二战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docx
黄色方案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黄色方案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本文导读:唯一的积极消息来自希特勒本人。
由于他一直对鲁尔工业区的安全抱有一种神经质式的关心,因此对“黄色计划”中位于中路的A集团军群没有配备快速集群多少感到担心。
11月12日,他下令将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下辖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和部分武装党卫军)调拨给A集团军群,以便在战役开始后迅速从色当附近突破马斯河防线。
站在整体角度,这意味着希特勒开始注意到中路战线的价值,从而为最终推翻“黄色计划”第一、第二稿埋下了伏笔;但对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来说,将装甲部队过于随意地分散在漫长的战线上可以说有害无益。
因此,从11月30日到1940年1月12日,A 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和曼施坦因本人继续向措森的陆军总司令部发出4份备忘录,阐述“镰刀切割”的价值,但自始至终没有收获积极回应。
曼施坦因与希特勒的不谋而合从对纳粹的反感程度看,哈尔德、布劳希奇与曼施坦因和他的同僚们其实并无本质差别。
在“镰刀切割”计划的制订阶段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特雷斯科夫少校,后来成为军内反纳粹抵抗运动的著名领导人。
但在1939年冬天,双方关心的决定性问题截然不同:哈尔德和布劳希奇要的是秩序,要的是军事问题的决策像上次大战时一样完全掌握在陆军领导层手中,并由资深将领们基于经验和威望行使集体决定权。
任何破坏这种秩序的企图,不论其是出自希特勒的异想天开还是曼施坦因的苦心孤诣,都应当被制止。
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特雷斯科夫展现的是一种更狭隘、但也更纯粹的战略眼光:他们希望将刚刚现出雏形的装甲兵作战和德国军事传统中对歼灭战(坎尼模式)的偏好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闪击战”(Blitzkrieg)模式,颠覆哈尔德之类的炮兵权威对战争计划制订的垄断权。
而这种急于建功立业的叛逆心理,与希特勒恰好不谋而合。
“闪击战”(Blitzkrieg)模式和曼施坦因一样,希特勒也是德国传统军事路线的颠覆者。
自从“布洛姆贝格—弗里奇事件”以来,他已经习惯于通过毫无预兆的直接介入更改国防军高层的决定,并通过设立新机构和组建相互竞争的平行班子来破坏陆军总司令部的抱团企图。
整备战争德国侵占法国
整备战争德国侵占法国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欧洲战场的阶段,德国发动了针对法国的闪电战。
为了摧毁法国的抵抗,并迅速占领法国领土,德国制定了名为《攻占法国行动计划》的整备战争计划。
这个计划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行动之一,给了德国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优势。
1. 德军整备战争计划之初第一阶段是德国的防御行动。
在此阶段,德国积极地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工事,并提前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显示自己在军事技术和战略上的能力。
这为德国在入侵法国之前取得了重要的优势,也为后来整备战争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 突破法国的防线整备战争计划的第二阶段是突破法国的防线。
德国采取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包括利用军事力量和战术优势,在法国和比利时的防线之间制造混乱,迷惑法国军队的注意力。
此外,德国还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摧毁了法国的通信和交通网络,使法国的军队无法有效地应对德军的进攻。
3. 卷土重来,制定新战略在整备战争过程中,德国发现他们在入侵法国时使用的一些战术和策略并不完全有效。
于是,他们不断地改进和调整他们的战略,以适应战场的变化。
德国制定了新的行动计划,包括使用装甲部队进行闪电战,并利用空军对法国的中心地带进行猛烈轰炸。
这些措施对于摧毁法国军队的抵抗力量至关重要,加速了法国的崩溃。
4. 战败与盟友的夺权整备战争计划的最后阶段是德国的军事行动,直到法国的完全投降。
通过快速机动性和专注于摧毁法国军队的重要部分,德国在短时间内将法国逼到悬崖边缘。
法国的投降标志着整备战争计划的成功,也标志着德国对欧洲的控制的开始。
此外,德国还迫使法国政府签署《法国投降协定》,并在法国境内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确保了对法国的绝对控制。
总结:整备战争德国侵占法国的过程是一次充满军事智慧和战略的闪击战争。
德国通过精心策划、切实整备,同时不断改良自己的战术,成功地摧毁了法国的军事防线,迅速占领了法国。
整备战争对于后来的军事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德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其军事实力和威慑力。
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
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计划在法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登陆行动,旨在夺回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并最终解放欧洲。
这场历史性的行动被称为“诺曼底登陆”,也被誉为二战转折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
一、背景二战期间,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法国人民生活在极度压迫和恐惧中。
盟军意识到解放法国对于彻底战胜纳粹势力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法国地形复杂,拥有强大的防御工事,以及德军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一行动并非易事。
二、计划筹备盟军为了确保成功,进行了详尽的计划筹备。
首先,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情报工作,收集了关于敌军防御工事、地形地貌、战略要点等方面的信息。
接着,盟军制定了详细的登陆计划,包括登陆地点、攻占重要要点的步骤以及后续行动安排。
最后,盟军成立了多国指挥部,确保各国军队的协调合作。
三、登陆行动1944年6月6日,盟军开始了诺曼底登陆行动。
他们选择在诺曼底海滩进行登陆,这片海滩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军队登陆。
登陆行动分为五个登陆区域,分别由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其他盟国的军队负责。
登陆作战采用了空中、海上和陆上三个方向的夹击战术,以迅速突破德军的防御。
四、奋力突破德军对盟军的登陆行动有所察觉,他们采取了激烈抵抗。
盟军面临强大的德军火力,以及埋设在海滩上的地雷和铁丝网等一系列防御工事。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也对行动造成了一定影响。
然而,盟军士兵们奋不顾身,不断向前推进,最终成功突破德军的防线。
五、阻击纳粹对法国的反扑登陆取得成功后,盟军并未止步。
他们展开了全面的攻势,迅速收复了法国大部分领土,并与法国的抵抗力量展开合作,与纳粹德国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数月激战,盟军和法国反抗军最终于1944年8月解放了巴黎,彻底夺回法国。
六、历史意义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德军在法国的防线,对纳粹德国形成了巨大的打击。
其次,这次行动彰显了盟军的团结和协作精神,各国军队能够协调合作,共同追求胜利。
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的进攻路线是怎样的?法国是怎么投降的
法兰西战役中德军的进攻路线是怎样的?法国是怎么投降的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黄色”计划)。
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德军空降兵占领了荷兰和比利时的许多重要地区、机场和桥梁。
在德'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1940年5月14日,荷军投降。
在其左翼,德空降兵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成功,比军防御即告崩溃,退至安特卫普和马斯河地区。
到1940年5月14日,部分英法军推进到这一地区按计划驰援比利时。
与此同时,德“A”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于12日越过阿登山区,突破了法国的薄弱防御,次日下午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并开始从迪南和色当地区向索姆河口方向扩大战果。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
1940年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
1940年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轰炸,下午4时,古德里安指挥部队开始强渡马斯河。
当天黄昏,第1装甲师已经插入法军阵地,突入纵深。
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在晚间全部渡过了马斯河。
同一天,霍特的15装甲军属下的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40英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的推进速度不但令联军措手不及,而且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克莱斯特曾两度下令古德里安暂停前进,但他不惜以辞职抗争。
禁令解出后,他的速度比以前还快,1940年5月16日,古德里安督促手下的3个装甲师向西转进英吉利海峡东岸的敦克尔克地区。
1940年5月20日,古德里安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
同日,德坦克兵团进抵拉芒什,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分割了英法比军重兵集团。
尔后北上向被围联军侧后卷击。
21日,新任联军总司令魏刚命令所部向阿拉斯方向德军翼侧反击并突破合围正面的尝试未获成功,1940年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的安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来。
镰刀切割之时“黄色方案”如何成形
受 了伤 . . 从 机 舱 小 的 军 竹 ,他
爬 出 一 个 年 纪 不 地 走 到 伏场 r - I l J ,
士 曼 什 镇 定 地 阳 : “ 这 是 哪 里 ”当 伏
场 主 用 德 做 … _ I , 1 符之l 后, 官 脸 色 突变 , 掉 跑 m还 f : 1 烟 的 飞 机 残 丹 复 . . ![I L I 钟 ,他 又 跑 了 回 来 , 表 示 卜一 些 火种 来 ‘ ‘ 点= j = f j I = ” , 但 警觉的伏场
处
军 仃止 上 刮 似 伦 , 将 剩 余 《 尔 ,j { : I 』 l J
义 什 悉 数 带 同
人一 r 1 , J . 仃 z -删 洋
赖I 贝 尔 』 i 没
i 他7 J l f > ) : ? ' 7 ' i
究 竟 有 多 少 搬
家上 删 动, 希特}
文 I刘怡
‘ 1 9 4 0 l 川1 0[ 1 『 f 1 午l l 点半 , 比
到 一 ‘ I I I 毛 林 } I .饥 和 螺 旋 桨
主 给 了 他 一 f } { 火 柴。 德 人 重 靳 拜 向 飞机 之 后 几 分 钟 , 两钇 比利 [ J 、 『 边 坊 臀 祭 也 骑 柑 行 车 赶 到 了 农 场 ,并 向 机 湍 方 向 做 出 警 告 件 射 击 。
,井 日 l f 氐 地
驯 刨 达 。巧 合 是 , 5 2 埃单希 ・ 恩 曼 断 全 家
』 地 r 令 : 科降, 他
小 航 向 同 } } , # t f z ! 瑶去 科 降签 / J l F I q 足
一
天 使 f } 空 无 法 卜 H 终 1 月1 6 L ] 傍晚下令 :
德军最终入侵法国的计划之一——施里芬计划
德军最终入侵法国的计划之一——施里芬计划
德国在与法国开始“普法战争”以后,并不满意从法国手里拿到的利益,于是他们便开始了等待与筹集装备。
到了最后德国入侵法国的机会来了,于是就这样,德国当时的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设计出了入侵法国的计划,那就是施里芬计划。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又被人们称为“小毛奇”,施里芬计划是他所制定的一套作战方法。
其主要目标为在未来的战争中,应付来自德国东西两面的两个敌国-俄国与法国(英法联军)的夹攻。
施里芬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的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也就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他认为,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的做法可以迅速打击敌人,这种施里芬计划的提出使得德军在一战前期迅速攻入法国。
后来的古德里安有将施里芬计划的方针进行了修改,最终才出现了”闪击战“。
但是这个计划,虽然得到了实施,但是因为威廉皇帝的干预,而导致出现的问题,最终导致其在一战失败。
黄色方案中双方分别有着怎样的战略部署?投入了多少兵力
黄色方案中双方分别有着怎样的战略部署?投入了多少兵力本文导读:伦德施泰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负主攻,下辖第4、12和16集团军,共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翻越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实施突击,分割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
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荷兰、比利时国境至亚琛一线,作为右翼,突破荷兰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再向法国推进。
勒布上将指挥的C集团军群,下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其中1个摩托化师),位于马奇诺防线正面,担负佯攻,牵制当面法军。
德军在莱茵河地区还部署47个师(其中1个摩托化师),作为预备队,其中20个师作为各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听从于各集团军群的调遣,另外27个师则作为总预备队,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
同盟国一方,法国认为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必将进攻苏联,进攻法国至少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认为自己海军力量比较强大,因此主要负责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地面作战则主要由盟国承担;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避免卷入战争。
所以,这些国家都还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同盟国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12日才最后确定,这是由法国总参谋长兼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支持制定的,代号“D”计划,该计划有两个方案,如果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2个集团军和英军1个集团军应迅速进入比利时,在比军配合下,坚守代尔河一线;如果德军进攻马奇诺防线,则以1个集团军依托工事进行防御,再以1个集团军为二梯队,随时增援。
当时,同盟国军队有法军94个师,英国远征军9个师,荷兰军10个师、比利时军22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欧洲大陆上有飞机1300余架,英国本土还有1000余架飞机可供使用。
4 法国的沦陷
5月21日,指挥第一集团军群的比 约特将军因车祸受伤,两天后去世。 •6月7-9日,以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打先 •锋的德国第十五装甲军,从亚眠向鲁昂狠 5月23日,古德里安的装甲军,在 摩托师的紧密支援下,已经到达英 打猛冲,就把这支军队杀得晕头转向,把 吉利海峡,切断了英国远征军以及 它驱赶到塞纳河后边去了。法国的第九军, 与英军协同作战的法、比部队向南 包括英国的第五十一师(苏格兰高地师), 的交通。盟军在北方的几支军队就 被牵制在勒阿弗尔以北沿海,最后不得不 这样整个被隔绝在英吉利海峡沿岸 于6月12日在圣瓦莱里投降。更东面一些, 敦刻尔克为中心的日益缩小的三角 发生了新的灾难。有两支德国装甲军在6 地带上。 月9日突破了在雷代耳和苏瓦松之间的法 •国第四和第六集团军扼守的埃纳河防线。 5月24日和25日,比利时军队在德 军的一再攻击下继续后撤,终于在 •6月10日法国政府从巴黎撤到图尔,意大 加来投降后二十四小时,于5月27利对法国宣战,这个打击更加瓦解了法国 28日午夜投降。担任比军总司令的 的士气。 6月14日又撤退到波尔多。 利奥波德国王,认为继续战斗已无 • 6月11日,兰斯陷落,同日,德军到达 希望,在27日早晨就已作出了这个 马恩河畔的蒂埃里堡。 决定,可是遗憾的是,未曾及时通 •德军于6月14日兵不血刃开进巴黎;马其 知法英盟军,致使盟军左翼失去掩 诺防线已经被迂回过去,而且部分已被突 护。 •破; 5月26日,戈特勋爵和布兰查德将 •6月15日,德国第六集团军在特鲁瓦和桑 军决定撤退到沿海的利斯河这道反 之间突破法国第六集团军的阵线,第二天 坦克的屏障后面。 5月29日到6月4 渡过卢瓦尔河上游。17日,迪戎市陷落。 日,有三十三万八千多名盟军从敦 刻尔克的海滩上撤退到英国 •6月22日,法国代表在贡比涅刚近的勒通 德斯和希特勒签订停战条约。
二战德军行动代号
Achse轴心(1943年9月意大利退出战争时德国采取的应急措施)Acrobat杂技家(盟军从昔兰尼加向的黎波塔尼亚进军的计划)Adler雕(1944年德国第17集团军向塞瓦斯托波尔的撤退行动)Adlerhorst雕巢(1940年德国设在巴特瑙海姆附近的元首大本营)Adlertag雕日(1940年8月13日,德国开始对英国实施大规模空袭之日)Aerial天线(1940年6月盟军由比斯开湾向英国撤退的行动)Aida阿伊达(1942年6月德国进攻埃及的行动)Alcrity奥尔克里蒂(1943年10月盟军占领亚速尔群岛行动)Alpen—Reduit阿尔卑斯山要塞Alpenveilchen仙客来(1940年德军在阿尔巴尼亚的作战计划)Anakim安纳吉姆(盟军收复缅甸的作战行动)Antimon锑(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援助的行动)Anton安东(1942年11月德军占领法国南部非占领区的行动)Anvil铁砧(1943年7月盟军进攻法国南部的计划, 1944年月6日改称“龙骑兵”) Arcadia阿卡迪亚(1941年12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Archery射箭(1941年12月英军突袭挪威罗弗敦群岛的行动)Ardennen—Offensive阿登攻势(1944年12月德军在比利时芬纳高地与卢森堡北部之间地域对美第1集团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反攻)Atlantik—Charta大西洋宪章Atlantik Wall大西洋壁垒(德国于1942年---1944年沿法国西海岸至比斯开湾修筑的海岸筑垒地带)Attika阿提卡(1942年9月末东线德军向图阿普谢方向突击的行动)Attila阿蒂拉(德国于1940年12月制定的占领法国南部非占领区的计划。
1942年5月改称“安东”)Aufbau Ost东方建设(1940年德军为准备对苏作战在波兰占领区扩建军事设施的行动) Augsburg 奥格斯堡(德军于1939年11月预先制定的停止西方攻势的命令代号) Augsburg A(1941年2月德国鱼雷艇在英国伊斯特本海域的作战行动)Augsburg B(1941年3月德国鱼雷艇在英国伊斯特本海域的作战行动)Avalanche 雪崩(1941年9月美军在意大利萨莱诺附近实施的登陆作战)Backbone脊骨(盟军对西属摩洛哥的作战计划)Barbarossa巴巴罗萨(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Battleaxe战斧(1941年6月盟军进攻塞卢姆,拖布鲁克和卡普措堡地区的计划)Baytown贝敦(1943年9月英军第8集团军强渡墨西拿海峡的行动)Berlin柏林(1940年2月德国"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在大西洋的行动) ) Bettlealsstab乞讨棍(1942年2月德国第18 集团军进攻苏军奥拉宁鲍姆桥头堡的行动)Big Week重要的一周(1944年2月同盟国对德国为期一周的空袭行动)Birke桦树(1944年德军从芬兰撤退的行动)Birkhahn黑山鸡(1945年德军从挪威北部撤退的行动)Blau兰色(1942年6月28号德军东线的夏季攻势,6月30日改称"不伦瑞克")Blaufuchs青狐(1944年6月德国从本土和挪威向芬兰前调兵力的行动)Blei 铅(德国向罗马尼亚提供援助的行动)Blücher布吕歇尔(1,1942年7月德军强渡刻赤海峡的计划。
德国是怎样入侵法国的
德国是怎样入侵法国的德国“闪击”波兰得手后,更助长了希特勒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
于是,他一手举着“尊重中立国家”的招牌,一手签发了进攻西欧的第6号指令,制定了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计划,将重兵压在北海至瑞士一线,张开了吞并西欧的血盆大口。
德国为实现入侵西欧之目的,保障其翼侧安全,决定首先进攻北欧诸国。
在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认为实施“黄色方案”的时机已经成熟。
到 1940年 5月初,德军已在北海至瑞士一线集结和展开了 136个师(内有 10个装甲师、 6个摩步师),坦克 3000多辆,飞机 4500架,企图以“A”、“B”、“C”三个集团军群,一举吞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攻占法国。
其部署如下:“A”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4、第 12和第 16集团军,共 44个师,内有7个装甲师、3个摩步师)担任主攻,由第 3航空队支援,配置在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其任务是由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沿岸总方向实施突击,割裂部署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
“B”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内有3个装甲师、 1个摩步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集结在荷、比国境线至亚琛地区,其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尔后,作为德军的右翼向法国推进。
“C”集团军群(由莱布上将指挥,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 17个师,内有1个摩步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其任务是实施佯动,牵制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
德军的预备队共 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在德国的魔爪准备伸向西欧之时,法国仍执迷不悟,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将东侵苏联,即使进攻法国,也需 4—5年以后。
荷、比、卢三国却天真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免遭战祸。
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军才嗅出战争的气味,在法军总参谋长和英、法盟军总司令甘末林主持下,仓促制定了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并调集135个师、3000辆坦克和 1300多架飞机(必要时,还可利用驻英伦三岛的 1000架飞机支援战斗),准备抗击入侵之敌。
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
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战争计划赢得了人们的惊叹。
其战争计划明确而精确,旨在迅速占领欧洲大陆,并建立一个由德国主导的新秩序。
本文将深入探讨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从德意志战争开始,一直到攻击苏联的巨大失败。
德意志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纳粹德国战争计划的开头。
在这场战争中,德国领导人希特勒展现了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决策能力。
他通过快速行动和精确的策略,迅速征服了德国周边国家,并将战线推向了东欧。
这一战争背后的核心理念是“闪电战”,即通过快速机动、集中兵力和歼灭性打击来迅速获得胜利。
接下来,纳粹德国集中力量准备攻击法国。
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细致地规划了一系列行动,最终导致了1940年的法国战役。
纳粹德国利用其空中优势和机动性,展开了突袭作战,并成功地迅速占领了法国。
这场战役标志着纳粹德国战争计划的又一次成功,使得德国得以控制整个欧洲大陆的西部。
然而,纳粹德国并没有停止扩张。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苏联。
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大胆而具有侵略性,他们认为苏联是他们建立大德意志的最重要敌人之一。
1941年6月,德军发起了巨大的入侵行动,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
然而,这次战役很快变成了一个灾难。
纳粹德国高估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和苏联的抵抗力量。
由于苏联的顽强抵抗和严冬的来临,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战役中遭受了重大失败,无法达到他们最初的战争目标。
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可以说是成功而失败并存的。
他们在最初的战争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也在与苏联的战争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然而,无论成功与否,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都是精心策划的,注重速度和集中力量,这为后来的军事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纳粹德国的战争计划旨在通过快速行动和集中力量,迅速占领欧洲大陆,并建立一个由德国主导的新秩序。
他们的战略包括“闪电战”,通过快速机动和集中兵力来实现歼灭性打击。
纳粹德国在德意志战争和法国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在攻击苏联时遭受了重大失败。
二战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docx
二战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黄色计划二战时,德军成功地突袭波兰后准备进攻法国,并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
然而情报泄密,但就是这份泄密的绝密情报成为德国牵着英法鼻子走的“辔绳”,因为德国就势成功地设置了一次情报战骗局。
西欧的战败,把残余英法联军推向了死亡之角——敦刻尔克。
简介二战时,德军成功地突袭波兰后准备进攻法国,并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
就在法国及其盟国的情报人员千方百计窥取德国作战计划而苦无结果时,1939年12月底,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英法当局获得了一份德军第二航空队司令官弗尔米发给各兵团指挥官和司令“黄色闪电”路线图部的第五号训令。
训令中说明了“黄色”计划第一方案的作战企图,其中包括德军通过比利时向法国及其盟军实施主要突击的方向,对英法盟军来说,真是喜从天降。
然而,就是这份绝密情报成为德国牵着英法鼻子走的“辔绳”,因为德国就势成功地设置了一次情报战骗局。
“黄色”计划(第一方案)落到英法联军手中后,德军总参谋部认为再实施这一计划已不可能取得“闪击”的效果,必须改变西线初期战役的企图。
原“黄色”计划在战线右翼通过比利时中部,尔后转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后来决定改为由阿登地区经卢森堡向色当,继而向西北,然后转向加莱地区实施纵深分割突击,割裂英法联军的北方集团,并把他们逼到海边。
“黄色”计划修改后,隐蔽真正的主要突击方向对德军来说意义重大,成为德军关键性的战略任务,它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
为此,德军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反情报措施,使英法联军确信他们所获得的“黄色”计划没有改变,主要突击方向仍是经比利时中部地区。
德军采取的第一项迷惑措施是,在原计划通过比利时、荷兰实施进攻的“B”集团军群内建立强大的军队集团,并集中在原计划的主要突击方向上,而新选定的主攻战略集团“A”集团军群则隐蔽在远离国境线150公里至200公里的位置。
同时,德军战略展开的指令是按“黄色”计划第一方案的精神拟制的,但下达指令时指出,可以不执行指令中的一些措施,除非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
经典战例 法国战局
经典战例法国战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
德波战争后,德军主力西调,准备对法作战。
其作战计划"黄色方案"规定,军事行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A"集团军群(辖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配置在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司令为K.R.G.von伦德施泰特大将)实施主攻,穿越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迅速推进至英吉利海峡,尔后在"B"集团军群协同下围歼英、法、比军队于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B"集团军群(辖第6、第18集团军,配置在亚琛以北,司令为F.von博克大将)实施助攻,占领荷兰、比利时;"C"集团军群(辖第1、第7集团军,部署在马奇诺防线当面,司令为W.R.von勒布大将)实施佯攻,从正面牵制法军。
第二阶段:德"A"、"B"集团军群调整部署后,向法国腹地推进,协同"C"集团军群围歼驻守马奇诺防线的法军,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德军总兵力为141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和1个空降师)、2445辆坦克、3960架飞机、7378门火炮。
西线英法联军(总司令为M.-G.甘末林)在敦刻尔克至瑞士的法国边境地区部署有108个师(其中10个英国师、1个波兰师),组成东北战线,由J.乔治任司令,下辖3个集团军群,与22个比利时师和10个荷兰师共同实施战略防御。
其第1集团军群(辖法第7、第1、第9、第2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司令为P.比约特)部署在英吉利海峡至隆吉永一线,任务是增援比、荷军队,将德军阻滞在迪尔河一线;第2集团军群(辖法第3、第4和第5集团军,司令为G.普雷特拉)部署在隆吉永至阿格诺一线,坚守马奇诺防线;第3集团军群(辖法第8、第6集团军,司令为A.贝松)部署在阿格诺至瑞士边界,任务是坚守马奇诺防线南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三轮专项突破: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一位英国著名学者回忆道: “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与恶毒的咒骂。
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 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最大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因此能如此成功, 主要是由于( )A。
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B、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C。
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D、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2、德国进攻波兰之时,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这位政治家发表这一言论时主要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之后能够利用德国进攻苏联B、波兰的灭亡无损于英国的利益C。
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3、“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 )A。
镇压社会主义革命B。
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ﻩ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4、1942年1月, 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
, 推动该同盟形成的事件是( )①德军突袭波兰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④斯大林格勒保卫的胜利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危机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②纳粹党的宣传骗取了相对广泛的支持③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④纳粹党在1932年的国会大选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A、①②③ﻩﻩﻩB、②③④C。
①③④ﻩﻩﻩD。
①②③④6、“德军进攻法国的原定计划-—‘黄色方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施里芬计划’的翻版,计划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德军将领曼施坦因认为该方案毫无新意,主张将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中段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的效果……1941年初,一名携带‘黄色方案’的德国军官乘坐的飞机因迷失方向迫降于比利时,该方案因泄密而毫无价值。
希特勒最终采纳了‘曼施坦因方案’。
福建省泉州市榜头中学2019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榜头中学2019年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哪些部门的产生和发展()A.煤炭开采业和石油开采业B.机器制造业和石油开采业C.机器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D.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参考答案:D2. 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倾。
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参考答案:考点:9J: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意义.关键是对“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影响.解答:依据材料“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言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设想.故A正确.BCD描述均不合题意,故排除.故选A.3. 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
由此可知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参考答案:A4.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参考答案:C5.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
国民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A.促使各国关注中日战争B.警示世界大战可能爆发C.宣传日本威胁世界和平D.争取各国对华进行帮助参考答案:D“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说明国民政府想寻求世界各国的支持,D正确;A中关注;B中警示和C中宣传均不符合材料主要目的。
6. 普希金在《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中写道:“你们悲惨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意向,决不会那样消亡……沉重的枷锁会掉下,阴暗的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愉快地在门口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二战德国各战役战斗序列系列——法国战役(含各部队资料链接)
二战德国各战役战斗序列系列——法国战役(含各部队资料链接)喜欢二战德国部队资料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未来这个小小的头条号会成为二战德国军队各部队资料最详细的资料库。
本期放送1940年5月德国在法国战役中的战斗序列,法国战役期间,德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为国防军陆军司令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s,缩写:OKH),指挥官为一级上将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在战役最一开始,德国参与战争的武装力量分为四个版块:国防军陆军预备部队、A集团军群、B集团军群、C集团军群。
敦刻尔克的英国军队国防军陆军预备部队下辖有第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
第2集团军:指挥官为骑兵上将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下辖:第6军、第9军、第26军以及两个直属集团军的师,合计共有9个步兵师的兵力。
第9集团军:指挥官为一级上将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下辖:第18军、第42军、第43军以及一个直属集团军师,合计共有9个步兵师的兵力。
占领法国的德国军队A集团军群下辖有第4集团军、第12集团军、第16集团军以及“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此外A集团军还有一支番号为第40军的预备部队。
A级团军群的指挥官为一级上将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第4集团军:指挥官为一级上将京特·冯·克卢格,下辖:第2军、第5军、第8军、第15军,合计共有10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的兵力。
第12集团军:指挥官为一级上将威廉·李斯特,下辖:第3军、第6军、第18军,合计共有8个步兵师1个山地师的兵力。
第16集团军:指挥官为步兵上将恩斯特·布施,下辖:第7军、第13军、第23军,合计共有9个步兵师的兵力。
“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指挥官为骑兵上将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下辖:第14军、第19军、第41军,合计拥有5个装甲师、3个机械化步兵师外加一个步兵旅的兵力。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军事计划(一)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军事计划(一)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计划
普法战争后,法国为了防御德国,在法德边境修建了大规模的永固要塞群,德国为了实现在战时迅速绕过法军防线,快速进入法国腹地,由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制定了该项计划。
该计划预计在法德开战时,东线防御俄国和西线进攻法国的兵力比为1:8,而西线中,在法军要塞正面防守的左翼和从比利时快速推进至巴黎的右翼的兵力比也是1:8,从而实现快速解决法国,在从西线运兵到东线,解决俄国。
然而谨小慎微的接任者小毛奇却修改了计划,减少了西线右翼的兵力,再加上一战时期运输不便,不适合快速闪击战,导致施里芬计划失败,德军被堵在了巴黎门口,一战陷入长时间的堑壕阵地战。
白色方案。
二战前波兰
一战结束后,波兰割占了德国的西普鲁士和波兹南地区,又从俄国夺取了大片土地,成为一个亲法政权隔离在德国和苏俄之间,与德俄两国均有矛盾。
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和建立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制订了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1939年9月1日,白色方案正式实施,德国入侵波兰,两天后,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白色方案成为二战的导火索。
黄色方案。
黄色方案
德军占领波兰后,开始策划进攻西欧的计划,由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提出并制定,大体上可以说是施里芬计划的翻版,右翼军群负责进攻比利时和荷兰,然后进入法国,左翼军群在马其诺防线正面佯攻。
但一次意外的飞机失事,泄露了黄色计划,德军将计就计,继续用黄色计划迷惑盟军,左翼和右翼的任务不变,而将主攻方向放在了中央卢森堡一线,最终盟军中计,被打的溃不成军,德国闪击灭掉了法国。
明修栈道
明修栈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军统帅部制订了一个入侵法国的“黄色”计划,打算跨越比利时对法国实施主要突击。
但由于了解该计划内容的“圈里人”出了毛病,使“黄色”计划“跳槽”失密,被英法联军获得,英法联军针对“黄色”计划进行了反措施准备。
因此,德军统帅部被迫“改弦更张”,放弃了“黄色”计划的第一方案,“另起炉灶”,重新制订了“黄色”计划的第二方案,将主要突击方向改为横穿卢森堡指向色当。
德军为了隐蔽战役企图,采取了“明修栈道”的蒙骗措施。
首先是有意识地多次召开高级将领的作战会议,反复讨论“黄色”计划的第一方案,并故意通过各种“秘密”渠道将会议讨论情况“散布”出去。
例如,在明知有敌窃听的电话线路上大容量通话,“泄露”德军要集结部队进攻比利时,相机进攻法国,并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建立和集中强大的军队集团;同时,还在许多“秘密”作战文件中“透露”德军这一企图;还按第一方案编印了开战前几个小时向有关部队宣布转入进攻的命令,以及开战后第一天日终前由各报刊、广播电台发布的战报,等等。
英法联军轻信了德军这种“假戏真唱”的伎俩,死抱着“老皇历”不放,在既得情报的基础上“守株待兔”。
其实,德军在离国境线150~200公里的纵深内,已经隐蔽配置了强大的快速突击军群,虎视眈眈地盯着卢森堡了。
直到战争的序幕拉开以后,德国主力由阿登地区向法国实施主要突击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法国这才恍然大悟,但已经是“黄瓜菜”
(董强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德国对法国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黄色计划二战时,德军成功地突袭波兰后准备进攻法国,并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
然而情报泄密,但就是这份泄密的绝密情报成为德国牵着英法鼻子走的“辔绳”,因为德国就势成功地设置了一次情报战骗局。
西欧的战败,把残余英法联军推向了死亡之角——敦刻尔克。
简介二战时,德军成功地突袭波兰后准备进攻法国,并制订了严密的作战计划———“黄色”计划。
就在法国及其盟国的情报人员千方百计窥取德国作战计划而苦无结果时,1939年12月底,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英法当局获得了一份德军第二航空队司令官弗尔米发给各兵团指挥官和司令“黄色闪电”路线图部的第五号训令。
训令中说明了“黄色”计划第一方案的作战企图,其中包括德军通过比利时向法国及其盟军实施主要突击的方向,对英法盟军来说,真是喜从天降。
然而,就是这份绝密情报成为德国牵着英法鼻子走的“辔绳”,因为德国就势成功地设置了一次情报战骗局。
“黄色”计划(第一方案)落到英法联军手中后,德军总参谋部认为再实施这一计划已不可能取得“闪击”的效果,必须改变西线初期战役的企图。
原“黄色”计划在战线右翼通过比利时中部,尔后转向西南,直指巴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后来决定改为由阿登地区经卢森堡向色当,继而向西北,然后转向加莱地区实施纵深分割突击,割裂英法联军的北方集团,并把他们逼到海边。
“黄色”计划修改后,隐蔽真正的主要突击方向对德军来说意义重大,成为德军关键性的战略任务,它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
为此,德军开始实施一系列的反情报措施,使英法联军确信他们所获得的“黄色”计划没有改变,主要突击方向仍是经比利时中部地区。
德军采取的第一项迷惑措施是,在原计划通过比利时、荷兰实施进攻的“B”集团军群内建立强大的军队集团,并集中在原计划的主要突击方向上,而新选定的主攻战略集团“A”集团军群则隐蔽在远离国境线150公里至200公里的位置。
同时,德军战略展开的指令是按“黄色”计划第一方案的精神拟制的,但下达指令时指出,可以不执行指令中的一些措施,除非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
为了不引起盟军怀疑,德军多次召集高级将领讨论第一方案,讨论中肯定主要突击方向仍是通过比利时指向法国。
德国的第二项迷惑措施故意“泄露”一些“绝密”情报。
为使英法“死心”认定德军“黄色”计划没有改变,德国在中立国和亲德国的外交人员中故意抬高原计划制订者的战略思想;在明知有敌人窃听的电话线路上通话,“无意中”泄漏德军要进攻荷兰和比利时;在许多秘密文件中,包括特别重要的文件,透露德军有将主力集中在北部战略翼方向的想法;就在战争的前几个小时,由报刊、电台发布的德军战报还是将要从北部实施主要突击,而阿登地区的军事行动是只稍微一提。
另外,德军还多次改变入侵法国的开始时间,并把改变的日期通过某种途径让英法政府和总参谋部获悉,使之逐渐习以为常,失去警惕。
以致于在英法情报机关报告德军调动时,英法联军还以为又是一场“虚惊”。
由于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情报措施,所以在法国情报机关作出“德军将在卢森堡发起攻击”的判断时,法国统治集团和最高统帅部根本没有相信。
直到德军大兵压境,英法联军还在向其他方向移动,全然没有防备。
于是,德军便长驱直入,迅速占领法国。
计划背景1939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波兰之后,就对西欧虎视眈眈,并开英法联军空军1940.5.10-6.15撤退路线图始策划进攻西欧诸国的作战计划。
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进攻西欧的第六号指令,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随即开始制定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进攻计划,该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经比利时中部以法国巴黎为主要突击方向。
1940年1月10日,德军总参谋部一名携带着该计划的军官因座机迷航而在比利时境内迫降,该计划因此落入英、法之手。
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认为“黄色方案”已经泄密,如果继续执行,战略突然性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建议改为以阿登山区为主要突击方向,他的这一建议遭到了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一批高级将领的反对,但却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
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规定,德军主力将翻越阿登山区,攻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然后再从西、北两方向进攻巴黎。
在法国精心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正面德军,则组织佯攻,牵制当面之敌,等到主力攻占巴黎,并推进至该防线侧后时,再发起进攻,与主力前后夹击,聚歼当面法军。
德军部署1940年4月,德军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德军统帅部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于5月初开始进攻。
此时,德军从北海至瑞士一线共集结了136个师,其中10个装甲师和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飞机4500余架。
龙德施泰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担负主攻,下辖第4、12和16集团军,共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翻越阿登山阿姆斯特丹占领区的犹太人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实施突击,分割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
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下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展开于荷兰、比利时国境至亚琛一线,作为右翼,突破荷兰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再向法国推进。
莱布上将指挥的C集团军群,下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17个师(其中1个摩托化师),位于马奇诺防线正面,担负佯攻,牵制当面法军。
德军在莱茵河地区还部署47个师(其中1个摩托化师),作为预备队,其中20个师作为各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听从于各集团军群的调遣,另外27个师则作为总预备队,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
盟军部署同盟国一方,法国认为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必将进攻苏联,进攻法国至少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认为自己海军力量比较强大,因此主要负责对德国实施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地面作战则主要由盟国承担;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避免卷入战争。
所以,这些国家都还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同盟国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12日才最后确定,这是由法在等待被押送到俘虏营的比利时军人国总参谋长兼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支持制定的,代号“D”计划,该计划有两个方案,如果德军进攻比利时,法军2个集团军和英军1个集团军应迅速进入比利时,在比军配合下,坚守代尔河一线;如果德军进攻马奇诺防线,则以1个集团军依托工事进行防御,再以1个集团军为二梯队,随时增援。
当时,同盟国军队有法军94个师,英国远征军9个师,荷兰军10个师、比利时军22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余辆,欧洲大陆上有飞机1300余架,英国本土还有1000余架飞机可供使用。
比军和荷军都部署在本国境内,英法联军103个师,分为三个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群,下辖法军第1、2、9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共51个师,部署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部;第2集团军群,下辖法军第3、4、5集团军,共25个师,部署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第3集团军群,下辖第6、8集团军,共18个师,部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还有9个师作为战略预备队。
此外法军第10集团军,部署在法国与意大利边境,未计算在内。
盟军溃退1940年5月10日,德军从荷兰至法国全线发起攻击,首先出动3000余架次飞机空袭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72个主要机场,在地面上一举消灭同盟国数百架飞机,接着德军B集团军群所属的空降兵在荷兰、比利时后方战略要点着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占重要桥梁、渡口、机场和防御支撑点,尤其是德军空降部队于11日攻占了被誉为欧洲最坚固的工事——埃本·埃马尔要塞,使德荷兰军在莫登附近炸货轮封航道阻止德军军主力得以迅速通过马斯河,突破列日防线。
5月13日,德军装甲部队充分利用空军猛烈轰炸陷敌于极度混乱和惊慌之机,突破荷军防线,与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伞兵会合,14日德军攻占鹿特丹,荷兰女王搭乘英军驱逐舰逃往英国。
5月15日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宣布投降。
5月14日,德军B集团军群突破法军色当防线,对法军第9集团军展开扇形攻势,法军全线崩溃。
5月15日,英国远征军顽强战斗,顶住了德军的攻势,但由于荷兰投降,同盟国的战线出现了巨大的缺口,英军为避免被围歼,被迫后撤。
5月17日,德军肃清了英法军的抵抗,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然后继续向西发展进攻。
南线德军A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后,仅有30万人口的卢森堡国小力微,根本无力抵抗德军的进攻,于德军进攻的当天即5月10日就宣布投降。
德军A集团军群随即转向西进,翻越阿登山区,向英吉利海峡沿岸疾进。
14日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结合部的色当地区渡过马斯河,并给予法军重创。
就这样,德军A、B两个集团军群以沿海地区为目标,展开了规模宏大的钳形攻势。
德军以平均每天20至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如入无人之境。
5月15日,法军最高统帅部意识到随着德军突破马斯河防线,不仅法国北部的部队陷入了困境,而且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因此采取了一切措施来阻止可能的灾难,但在德军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和后续部队的迅速跟进下,这一切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5月18日,德军装甲部队到达索姆河上的重要城市亚眠。
5月20日,亚眠失守,索姆河入海口的重镇阿布维尔也于同日失守。
德军装甲部队随即北上,从后面攻击在比利时的英法联军。
5月21日,德军主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
此时,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往英国。
5月22日,英军2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在阿腊斯地区对德军进行了反击,这次出其不意的反击重创了快速推进之中的德军。
愚蠢命令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
——这一命令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第一个愚蠢的命令,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德德军很快横扫整个荷兰军装甲部队是德国陆军的精华,也是德国赖以支持战争的支柱力量,还将要在对法国南部和对苏联作战中发挥作用,如果用来消灭已经处在绝境之中的英法联军,固然可以将其全歼,但敦刻尔克是遍布沼泽的低洼地区,很不利于装甲部队的活动,而英法联军困兽犹斗的顽抗必将重蹈像5月22日那样的损失,那将是得不偿失的,加上空军司令戈林向希特勒保证,德国空军完全有能力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残部,希特勒自然不愿再让其宝贵的装甲部队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与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少将商议后决定将最后解决的任务交给了空军和远程炮兵。
促使希特勒下达这一命令还有一个原因是希特勒正打算与英国媾和,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媾和。
不管如何这就给了英国一个千载难逢的喘息之机,使其组织海上撤退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