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再造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8
【北京】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
ICS65.020.40B 64备案号:36778-201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953—2013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ry carbon accounting and monitoring 2013-01-31发布2013-05-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碳库的确定与选择 (2)5 计量与监测 (2)6 监测要求 (9)附录A(规范性附录)样地调查取样记录表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北京部分树种的含碳率 (11)附录C(资料性附录)北京森林及城市绿地主要树种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 (12)附录D(资料性附录)IPCC温带森林树木根茎比与生物量转换扩展因子参考值 (14)附录E(资料性附录)不同温带森林类型地下生物量、灌、草及枯落物生物量换算参数 (15)附录F(规范性附录)碳排放计量参数记录表 (16)参考文献 (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平、薛康、周彩贤、何桂梅、张峰、于海群、李伟、刘琪璟、姬宏旺。
II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碳库确定与选择、计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和监测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开展林地与城市绿地的碳汇计量监测工作。
主要计量监测林地与城市绿地的碳储量、碳储量的变化量、林业活动及森林火灾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NY/T 1121.4 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
7.1 碳库的确定 ···················································································7 7.2 温室气体排放源 ·············································································8 7.3 温室气体泄漏源 ·············································································8 8 基线论证与调查 ··············································································8
项目合格性561土地合格性要求562项目边界要求663额外性要求764风险管理要求7碳库确定排放源和泄漏源选择771碳库的确定772温室气体排放源873温室气体泄漏源8基线论证与调查881基线情景论证882基线碳层划分883基线碳储量变化量9碳汇竹林造林技术991造林地清理与整地992竹种苗选择与处理993造林方法与初植密度1094管护与抚育措施1010项目情景10101项目碳层划分10102项目碳储量变化量11103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泄漏量13iiiii104项目净碳汇量1311项目监测方案13111主要监测内容13112主要监测方法14113抽样方案14114样地监测频率15115项目碳储量变化监测15116项目温室气体排放和泄漏监测16117抽样监测精度与不确定性分析17118项目核查1712项目碳信用额18121项目碳信用额计算18122碳信用额有效期18附录a规范性附录19项目温室气体排放和泄漏计量与监测方法19a1施肥引起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19a2森林火灾引起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20a3使用运输工具引起的项目边界外的温室气体泄漏21附录b规范性附录22土壤有机质碳库监测方法22b1监测频率22b2采样测定方法22b3计算公式22附录c资料性附录24主要造林竹种的生长方程和生物量模型24主要参考文献28竹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学范围本方法学规定了竹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原则适用条件项目合格性确定碳库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泄漏源选择基线论证与调查项目情景项目监测计划项目碳信用额等技术要求
人工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
人工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的碳库确定与选择、林地调查、计量、监测及技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林的碳汇计量与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应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253-2014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碳库的确定与选择选择林业碳库进行计量监测时应充分考虑成本有效性、保守性和降低不确定性原则。
本文件中林地主要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有机质四个碳库。
枯死木碳库可依据计量监测单位需求适当选择。
计量监测单位选择了某个碳库后,就要连续对该碳库进行碳计量和碳监测。
5 林地调查5.1 样地抽样与设置5.1.1 抽样方法根据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的起源、森林类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林龄及树种等具体情况,采用典型取样法,每种类型抽取3个以上的样地。
如果现有一类清查样地不能完全满足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要求,可再根据需要增设有典型代表性的样地类型。
所有样地布点都需落实到森林资源分布图上。
5.1.2 样地与样方设置样地与样方设置应符合LY/T 2253-2014中5.6的规定。
5.2 乔木层调查记录乔木样地调查因子,包括: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起源、下层主要植被类型及盖度、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样木因子,包括:树种、胸径、树高、生长状况等。
对所有胸径大于5cm的活立木进行每木检尺。
5.3 灌木层调查调查样方内灌木种类(包括未达起测直径D <5.0cm 的幼树)、地径、盖度、株数、平均高等。
选择样方中3株平均大小的标准木,采用全株收获法分别测定其地上干、枝、叶和地下根系的鲜重,选取干、枝、叶和根样品(300g )带回实验室测定其含水率。
重庆市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办法
式中,V为单株材积,A为树木年龄,a、b、c为参数。
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项目实施后的不同碳层、不同树种和不同种植时间的林分在项目期内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碳库中的碳储量,即:
(5.5)
(5.6)
(5.7)
年龄林分地上生物量碳库中的碳储量(t C)
重庆市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办法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造林地的碳汇计量与监测
按照《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国家林业局办造字[2011]18号)。
二、减少毁林的
(一)
森林(Forest):本《办法》所指的森林,是指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7公顷,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大于等于2米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大于等于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米或冠幅投影宽度大于等于10米的林带。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按照国家林业局《“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的规定》(林资发[2004]14号)执行。
计入期(Crediting Period):对减少毁林项目活动产生的项目净碳汇量进行计量和核查的时期。
利益方(Stakeholder):已经或可能受到拟议的减少毁林项目活动影响的公众,包括个人、群体或社区。
核查(Verification):由第三方定期地、独立地审评减少毁林项目开始以来所产生的项目净碳汇量。
森林碳库(Forest carbon pool):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
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土壤层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生物量,包括干、桩、枝、皮、种子和叶。
地下生物量(Below-ground biomass):所有活根生物量。由于活细根(直径≤1-2mm)通常很难从土壤有机成分或枯落物中区分出来,因此通常不纳入该部分。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林业因其贡献大量碳存储,已成为最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之一。
因此,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为了全面开展造林项目,推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采取的经济措施来实施有效的碳汇计量与监测。
本文旨在介绍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套件,以便更好地理解造林项目的碳汇政策。
一、碳汇计量指南分析1.恰当认定碳减排量首先,在计量过程中,必须确定碳减排量,以实施有效地碳汇计量。
此外,必须确保林分的碳储量不会降低,必须组织专业的气候变化专家对碳汇计量做出明确的评估。
2.确定造林地区其次,应根据最佳生态环境,精确定位造林项目所在地区,确保工程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发展需要,并符合当地碳汇政策和程序。
3.确定造林实施期限最后,应确定造林项目实施期限。
应根据受森林覆盖影响的气候变化周期,明确造林实施期限。
二、碳汇监测指南要求1.数据采集在实施造林项目之前,需要采集足够的数据,以便准确评估林分碳库变化。
数据采集主要有:(1)树种覆盖度的量化;(2)森林覆盖的变化范围;(3)森林生长量的准确测量等。
2.碳汇效益评估实施完森林覆盖任务后,必须对碳汇效益进行评估,以证明存储量满足当地碳汇政策的投入要求。
3.碳储量监测在实施碳汇后,还需要定期监测碳储量,以确保项目有效地发挥作用,以及确保其效果持续维持。
三、结论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可为政策制定者及实施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以有效推动造林项目的碳汇政策的实施。
在造林项目的碳汇政策实施中,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应按照不同指南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维护森林资源,并有效地落实碳汇政策。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
附件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国家林业局2011年2月前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而深远的影响。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全球最重要的碳贮存库,是大气CO2重要的吸收汇。
毁林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源。
林业活动(造林、森林管理、减少毁林、植被恢复等)是大气温室气体增汇减排、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此,《京都议定书》允许将这些林业活动获得的增汇减排,按一定的规则用于抵偿工业化国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
同时《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工业化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活动获得的碳减排量或增汇量来抵偿其承诺的减限排指标。
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活动是第一承诺期合格的CDM林业项目。
在未来承诺期,林业活动预计仍将在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于2007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林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林业局2009年也对外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其中就明确将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增强森林碳汇作为未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碳汇造林是指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并对造林及其林分(木)生长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开展的有特殊要求的营造林活动。
为规范碳汇造林项目的计量与监测方法,推进碳汇造林项目计量与监测工作的开展,确保项目产生的碳汇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受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委托,中国林科院牵头编制了《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指南”不仅适用于碳汇造林项目的计量和监测,也可作为其它类似造林项目的碳汇计量和监测的参考。
本“指南”在国家林业局气候办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下编制完成。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汇计量监测成为了重要的环保工作。
而造林项目是一项重要的碳汇项目,因此对其进行计量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一、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的必要性造林项目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手段增加森林面积或森林树种组成,以达到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水土流失等目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增加森林面积,还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减缓气候变化。
因此,在实施造林项目时,需要对其进行碳汇计量监测。
首先,这有助于了解该项目对环境的贡献程度,并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管理和评估该项目的效果;最后,也有助于推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
二、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内容1. 监测范围在进行碳汇计量监测时,需要确定监测范围。
一般来说,该项目的监测范围应该包括植树造林的地点、树种、数量等信息。
2. 监测指标碳汇计量监测需要考虑多个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面积:这是计算碳汇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准确测量和记录。
(2)树种:不同树种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需要记录所种植的树种信息。
(3)年龄:森林生长年限也会影响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需要记录每棵树木的年龄。
(4)生长速度:不同树种生长速度也不同,因此需要考虑每棵树木的生长速度。
(5)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有影响,因此需要记录相关信息。
3. 监测方法在进行碳汇计量监测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定位法:通过在地图上标记出植树造林的地点,然后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
(2)遥感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相关数据,如森林面积、树种、年龄等信息。
(3)模型法:通过建立森林生长模型来预测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4. 监测频率在进行碳汇计量监测时,还需要确定监测频率。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每年或每隔几年进行一次监测,以便更好地了解该项目对环境的贡献程度。
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汇计量
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汇计量冷清波;周早弘【摘要】在阐述森林碳汇概念及碳汇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Volume-biomass method)对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总碳储量为45.11×106 tC,其中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7×106 tC、森林植被枯落物层碳储量为0.94×106 tC、森林土壤层碳储量为35.0×106 tC.运用蓄积、面积估算结果是:总碳储量为40.89×106 tC,其中林分生物量碳储量4.13×106 tC,竹林生物量碳储量0.21×106 tC,经济林碳储量0.61×106 tC,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不变.最后得出东江源区森林系统总碳储量值43×106 tC,东江源区森林系统碳交易潜在价值约合28亿美元.以此,提出了建立东江源区绿色基金会的构想.【期刊名称】《西北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8)005【总页数】5页(P254-258)【关键词】森林碳汇;碳汇计量方法;东江源区【作者】冷清波;周早弘【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7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流域总面积35 340 km2。
东江源区在江西境内主要是指寻乌、安远、定南3县,江西省境内流域面积3 502km2[1]。
东江水源区是东莞、惠州、深圳和香港的主要水源地,江西省境内年径流量约32亿m3,源区每年输入广东省境内约29.21亿m3。
东江承担着深圳、东莞、广州、惠州和香港的供水重任,加强东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持其优良的水质和充足的水量,关系到沿江居民,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为保护好东江源区水源,源区政府和居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据史晓燕[2]等(2012)研究,东江源区寻乌县、安远县和定南县2006—2009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成本分别为20 168.60、21 607.75、125 234.54万元;加上限制发展的机会成本,3县供给成本总投入分别为247 683.6万元、334 876.36万元和231 563.7万元,合计供给总成本为814 123.65万元。
林业碳汇计量方法。
• 热带稀树草原燃烧引起的非CO2排放在农业部门编制和报告, 而其它地区草地燃烧则属LULUCF。
二、IPCC指南及其发展
2006 IPCC 指南
• 将IPCC-GPG-2000中的第四章(农业)和IPCC-GPGLULUCF进行整合,但仍采用GPG-LULUCF的分类结构。
2.5
GtC.a-1
2.0
1.5 1.0
0.5
0 1850
1870
1.北美 North America
2.太平洋发达国家 Pacific, developed
3.中国 China
4.欧洲 Europe
5.前苏联 Former USSR
6.北非和近东 North Africa and Near East
三、IPCC-土地利用分类
• 5.C 草地:
5.B.1 一直为草地(GG) • 亚类
5.B.2 其它地类转化为草地(LG); • 5.B.2.1 有林地转化为草地; − 森林类型、草地类型 • 5.B.2.2 草地转化为草地; • 5.B.2.3 湿地转化为草地; • 5.B.2.3 居住地转化为草地; • 5.B.2.3 其他地类转化为草地;
二、IPCC指南及其发展
GPG LULUCF的主要问题:LULUCF的清单报告中涉及 农地、草地及其与其它地类的转换,因此容易出现重复或 遗漏,也容易使清单编制人员混淆。如:
• 农地非CO2排放在农业部门编制和报告,而CO2在LULUCF 部门编制和报告;
• 林地和湿地排水引起的N2O在LULUCF报告,农地和草地排 水引起的N2O排放在农业部门报告,CO2在LULUCF报告;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LYT3253-2021FDIS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术语 (1)2.1 一般术语 (1)2.2 林业碳汇 (4)2.3 碳汇交易 (9)2.4 林业温室气体清单 (14)2.5 林业碳汇统计分析 (19)3 缩略语 (27)参考文献 (29)附录 A(资料性)汉语拼音索引 (30)附录 B(资料性)英文对应词索引 (35)I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术语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关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方面的术语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和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方面相关工作。
2 术语2.1 一般术语2.1.1气溶胶 erosol空气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其大小一般在几纳米至10微米之间,可在大气中驻留至少几个小时。
气溶胶既包括颗粒物也包括悬浮的气体。
气溶胶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来源。
气溶胶可通过几种方式影响气候:通过散射和吸收辐射直接影响;通过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云的生命周期而产生间接影响。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大气气溶胶,都起源于两种不同的路径:初级颗粒物的排放,然后从气态前体形成二级颗粒物。
大部分气溶胶来源于自然。
2.1.2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指大气中由自然或人为产生的,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本身和云所发射的陆地辐射谱段特定波长辐射的气体成分。
该特性可导致温室效应。
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GHG。
此外,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由人为因素产生的GHG,如《蒙特利尔协议》所涉及的卤烃和其它含氯和含溴物。
除CO2、N2O和CH4外,《京都议定书》还将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和全氟化碳(PFC)定义为GHG。
2.1.3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大气中所有红外线吸收成分的红外辐射效应。
温室气体(GHGs)、云和少量气溶胶吸收地球表面和大气中其他地方放射的陆地辐射。
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方法
林业碳票碳减排量的计量方法主要遵循以下步骤:
1. 确定项目边界:首先需要明确林业碳票项目的具体边界,这包括树木的种植面积、林木的年龄、以及经济林的生产情况等。
2. 选择基准年:在项目边界内,选择一个基准年来测定碳汇的初始值和开始时间。
通常,基准年可以是2005年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年份。
3. 确定碳储量计算方法:接下来,需要确定碳储量的计量方法。
对于林业项目,这通常涉及计算树木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储量。
4. 进行碳汇计量:根据所选的碳储量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项目期内的碳减排量。
这通常是通过项目开始时的碳汇初始值减去项目结束时的碳汇终值来得到的。
5. 监测和验证:对于碳汇项目的监测和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现场调查、遥感影像分析、数字高程模型等手段来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林业碳票碳减排量的计量方法可能会因地区、树种、林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林业碳票碳减排量计量方法的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
河南伏牛山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研究毕会涛;杨红震;凡琳洁;王炳焱;高贤明【摘要】选择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五种典型植被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15块临时样方内的乔木树种,分别测量出树高,胸径等因子,通过异速生长模型进行不同乔木树种生物量测定,进一步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选取的五种典型森林植被中,生物量大小依次为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
在落叶针叶林中,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
这一生物量分配格局既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的自身生长,也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乔木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
%In this paper we chose five kinds of typical vegetation type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e nature reserve of Funiu mountain within the 15 pieces of temporary samples on tree species,respectively,then measured the treeheight,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and other factors. Through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biomass allometric growth model,we analyzed the biomass and further results. The selection of five kinds of typical forest vegetations,show the biomass sizes as deciduous coniferousforest>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mixed forest>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needle sharp tooth oriental white oak forest. In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 ,Japanese larch various organ biomass in total biomass accounted for the order from large to small is thetrunk>root>branch>bark>leaf. The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 is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Japanese larch ,also reflected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In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mixed forest,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needle sharp teeth,oriental white oak forest,the ground biomass of tree species are greater than the underground biomass,especially for deciduous coniferous forest,the biomass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on the ground.【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6页(P2008-2013)【关键词】伏牛山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作者】毕会涛;杨红震;凡琳洁;王炳焱;高贤明【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 45000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82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上有机物质数量,可以表征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积累.农田系统生物量可以等同为收获的干物质量,对于森林而言生物量表明森林的状况和利用价值.森林生物量的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能够反映森林生态生产力水平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复杂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系统的健康水平[1-2].测定森林群落生物量,可以衡量群落生产力的高低,是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3].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基本参数[4],对其进行估算有助于正确认识森林的碳汇功能和贡献,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5-7].森林群落的碳储存量主要决定于森林中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和各器官的碳含量.目前,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8-9],这些研究对于明确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10].伏牛山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11-13].并且,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许多特有树种,在全国的资源现状中占据很大比例,有重要的保护意义.伏牛山是秦岭东西方向的余脉,是河南省乃至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是占据重要地位的水源涵养林区.近些年来,该区域的森林景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学者对区域森林植物群落类型、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群等进行较多研究[14-19],重点是对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随着海拔等立地条件的变化,伏牛山脉主要森林植被的演变,而在系统性地分析伏牛山脉的主要典型植被以及生物量上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全球变暖这一严峻问题为背景,以河南省伏牛山处于不同海拔的5个地点的典型植被生物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的生物量概况.通过各个典型森林植被的生物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乔木树种自身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的一些规律,以及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分配趋势,同时将乔木树种的生物量与立地条件结合起来,可以得出生物量与土壤、坡位、海拔等条件的相关性.总体来讲,本研究对伏牛山典型植被乔木层生物量的计算大致反映了伏牛山乔木树种的现状,为今后更好地采取各种护林措施提供了依据.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是秦岭山脉东段延伸的山脉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3°05′,北纬32°45′~34°00′,分布在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6县境内,总面积达56 024 hm2,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区.伏牛山脉全长125 km,宽约40~70 km,山脉主脊高度约1500 m上下,呈西北东南走向,是黄河、淮河、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最高峰鸡角尖2212 m.岩层由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和花岗岩体等组成,主要研产有矿产有铜、铅、锌和铬等,山区有森林及草原分布,有林业及牧业发展,植被依高度呈垂直分布,从低海拔的落叶阔叶林到高海拔的灌丛都有.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已知有维管植物175科、892属、2900多种,是我国华北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表1),被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为具有国家和全球重要意义区域.1996年在原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成立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本研究选取的五种典型森林植被分别是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锐齿槲栎天然林.落叶针叶林位于洛阳栾川县的龙峪湾林场,林场群落名称是日本落叶松-接骨木-蹄叶橐吾,优势乔木树种是日本落叶松.常绿针叶林位于嵩县的五马寺林场,群落名称是华山松-连翘-龙牙草针,优势乔木树种是华山松,针阔混交林位于南阳市西峡县的黄石庵林场,群落名称是油松-鹅耳枥-求米草,优势乔木树种是油松和鹅耳枥.落叶阔叶林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的画眉谷村,群落名称是栓皮栎-荆条-羊胡子草,优势乔木树种是栓皮栎.锐齿槲栎天然林位于南阳内乡的宝天曼国家级保护区,优势乔木树种是锐齿槲栎,其间分布有葛萝槭、青麸杨、铁木等植物.2.1 样地的设置在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即林分特征和立地条件一致的地段设置标准地,总共设置5块样地,基本上包括了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构成.分别是洛阳栾川县的龙峪湾林场,嵩县的五马寺林场,南阳市西峡县的黄石庵林场,平顶山市鲁山县的画眉谷村,以及南阳内向的宝天曼国家级保护区,依次用P01,P02,P03,P04,P05表示.每个样地又设置三个重复样方,分别用R1,R2,R3表示.样地选定后,用罗盘仪、坡度仪和皮尺确定标准地边界,使标准地形状为四边形,大小为20 m×50 m,坡度大于5°时要进行改正,边界确定后,应在四角设木桩,然后用测绳围起来,使标准地边界明确.记录样方内胸径大于5.0 cm的所有乔木个体的种名、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等[21].调查过的林木,在胸高部位编号作记,记号面向上坡,便于查找,以免漏检或重检.同时进行环境因子调查,记录各个样地的海拔、坡度、坡向、落叶厚度等因子(表2),以便后期进行结果分析.2.2 研究方法及步骤2.2.1 样地树种组成分别对各个样地内的乔木树种类,树种组成以及优势树种进行统计,并求得每个样地内的所有乔木树种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如表3所示.2.2.2 样地生物量模型本研究根据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2月颁布的《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的相对生长关系,乔木以树高、胸径、冠长为变量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构建松类、栎类组主要树种(组)生物量模型(表4),模型测算因子简单易得,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然后将本次样地调查数据,分树种代入模型,分别得到各类型森林的生物量.将样方内所有乔木树种的平均胸径(D)和平均树高(H)分别代入表4进行中不同树种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中,P01-R1为例,分别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代入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个生物量模型中,得到单株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各个器官的生物量大小,分别将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叶生物量和树皮生物量相加得到单株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生物量,再分别乘以样方内的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株数,得到样方内日本落叶松和水曲柳的地上生物量,相加即得到P01-R1样方内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指树根生物量,按照相同的方法可计算出P01-R1样方内的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之和即为P01-R1样方内乔木层的总生物量.其他样方均按此法进行计算(表5).3.1 伏牛山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概况由图1可知,伏牛山区各个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大小排序依次为:P1落叶针叶林>P4落叶阔叶林>P3针阔混交林>P2常绿针叶林>P5锐齿槲栎林.以日本落叶松林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1落叶针叶林,生物量最大,达到332.321 t·hm-2.原因可能是日本落叶松林已处于近成熟林阶段,林龄最高达28年,林分密度大,郁闭度在0.80~0.90,人类活动如造林、旅游、择伐、收集林下植被等对林地产生了积极影响,且栾川县的气候条件也满足了日本落叶松喜水不耐干旱的特性,做到了适地适树,综合各方面,日本落叶松生长状况良好.以栓皮栎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4落叶阔叶林,处于自然演替初期,群落高度9 m,郁闭度达0.90,其间分布着灌木层优势种荆条和草本层优势种羊胡子草.调查中,基本未见人类活动,所以可以初步推定此林地几乎不受人类活动干扰,总体来说长势良好.以油松,鹅耳枥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3针阔混交林处于自然演替初期,郁闭度为0.85,群落高度为11~16 m,其间分布着求米草,珍珠梅等植物.值得一提的是,所选定的针阔混交林都处在坡麓的位置,水分会比其他坡位充足,利于植物生长. 以华山松为优势乔木树种的P2常绿针叶林,相比之下生物量较小,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伐木、收割林下灌木、刈割等较多,林内未见松鼠,鸟类等动物的活动,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人为活动,使林地尽快回复到自然生长状态.P5锐齿槲栎林属于天然林,处于自然演替中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处于缓慢的自然生长状态.3.2 生物量各器官分配位于洛阳栾川县的龙峪湾林场的日本落叶松林,郁闭度高达90%,群落高度达21 m,林龄24,是演替到一定阶段的成熟林.由于受到人类干扰较少,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林分生长的自然规律.利用表4的日本落叶松生物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的生物量以及各器官在整株树木生物量所占的比例(表6).由表6可知,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其中,树干生物量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0.83.从树木的自身生长来说,日本落叶松是喜光树种,把更多的能量用于树干的生长能够使其支撑了树枝、树叶等其他器官更好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在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地位奠定基础.从树木的利用来说,作为用材树种,这种累计比例是经济合算的.其次是根生物量比重较大,平均占总生物量的16.85%.根生物量积累,既有利于落叶松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也使得落叶松更好地固着在土壤中,是应对其易发生风倒这一特性的生态对策.由于日本落叶松处于成熟林阶段,生长年限较长,树皮积累到一定厚度,也占据了一定比例的生物量.叶生物量虽小,但由于针叶表面积大,既满足了足够的光合面积又减轻了高海拔山地易发生雪折的压力[22].3.3 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对于乔木树种来说,地上生物量包括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以及树皮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指树根生物量.表5中已计算得出各个样方内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以及总生物量,分别把P01-R2和P01-R2以及P01-R3样方内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相加并求得平均数,最终得出P01样地,即落叶针叶林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由图2可知,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几乎是地下生物量的7倍.这是因为,对于植物来说,大部分器官是生长在地上的,树干起到整株树木的固着以及支持作用,树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对整株植物的营养供给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树枝对树叶起到固着作用,也为树叶和树干之间的营养、水分运输起到桥梁作用.树根虽然生长在地下,但是对于整株树木的生长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树根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向上运输运达到植株的各个器官.所以,总的来说,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这一趋势是符合植物的生长学特性的.然而这一生物量分配并不是对所有植物适用,与环境的异质性以及植物特性有关.例如,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显示,陕西省地下生物量是地上生物量的1.1~6.3倍[23].1)伏牛山区各个典型森林植被乔木层生物量大小排序依次为: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2)在落叶针叶林中,优势树种是日本落叶松,各个器官生物量在总的生物量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这一生物量分配格局既有利于日本落叶松的自身生长,也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3)在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锐齿槲栎林中,乔木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地下生物量,尤其是对于落叶针叶林来说,地上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下生物量.4)由于条件限制,应在伏牛山地区尽可能多设置一些样方,以进一步完善数据,准确估算生物量和分析其他相关关系.【相关文献】[1]罗云建,张小全,王效科,等.森林生物量的估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9,45(8):129-134.[2]胥辉,张会儒.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3]薛立,杨鹏.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3):283-288.[4]Dixon R K,Brown S,Houghton R A,et al.Carbon pools and flux of global forest ecosystems[J].Science,1994(262):185-190.[5]Fang J Y.Forest productivity in China and its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J].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2000,24(51):513-517.[6]Fang J Y,Chen A P,Peng C H,et al.Changes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J].Science,2001(292):2320-2322.[7]王兵,魏文俊,李少宁,等.中国杉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2):93-98.[8]Bartel P.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t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 donor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4(59):643-644.[9]Pan Y D,Luo T X,Birdsey R,et al.New estimates of carbon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in China’s forests:Effects of age-class and method on inventory-based carbon estimation[J].Climate Change,2004(67):211-236.[10]王新闯,齐光,于大炮,等.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13-2020.[11]田朝阳,郑晓军,胡小丽.河南省分布的常绿阔叶植物在郑州市和北京市的栽培现状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6):655-658.[12]田朝阳,孟庆法,郑晓军,等.河南珍稀保护树种引驯化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3):309-312.[13]田朝阳,郭二辉,王从彦,等.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观赏植物与园林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07,25(23):761-764.[14]丁圣彦,卢训令.伏牛山和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J].地理研究,2006,25(1):62-70.[15]史作民,程瑞梅,刘世荣,等.宝天曼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2002,38(6):17-23.[16]史作民,刘世荣,程瑞梅,等.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林业科学,2000,36(6):20-27.[17]张乃群.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木本植物研究,1999,19(1):10-16. [18]胡楠,范玉龙,丁圣彦,等.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乔木植物功能型分类[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5):1104-1115.[19]范玉龙,胡楠,丁圣彦,等.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分类[J].生态学报,2008,28(7):3092-3101.[20]叶永忠,杨清培,翁梅,等.伏牛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I.群落垂直分布与物种丰富度[J].河南科学,1999,17(S1):61-64.[21]郑师章.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2]艾训儒,沈作奎.中亚热带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生长量研究[J].湖北民族学报,2001,19(2):20-22.[23]邓蕾,上官周平.陕西省天然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12,20(5):825-835.。
《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
《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碳汇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已受到广泛关注。
碳汇项目造林方法学(V01版)
监测、取样和计算方法;简化了项目情景下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监 测方法等。
4. 本方法学整合了国内众多研究成果,总结整理出了方法学中各类参数的 缺省值和可供参考的回归方程,使之更积量换算为全株生物量的基本木材密度、 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之比、生物量含碳率等。同时还筛选 出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树种或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参考方程等。
5.1. 项目边界的确定...............................................................................................................4 5.2. 土地合格性.......................................................................................................................5 5.3. 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5 5.4. 项目期和计入期...............................................................................................................6 5.5. 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6 5.6. 碳层划分 ..........................................................................................................................8 5.7. 基线碳汇量.......................................................................................................................9 5.8. 项目碳汇量.....................................................................................................................12 5.9. 泄漏 ................................................................................................................................19 5.10. 项目减排量...................................................................................................................19 6. 监测程序.................................................................................................................................20 6.1. 基线碳汇量的监测.........................................................................................................20 6.2. 项目活动的监测.............................................................................................................20 6.3. 项目边界的监测.............................................................................................................20 6.4. 事后项目分层.................................................................................................................21 6.5. 抽样设计 ........................................................................................................................21 6.6. 样地设置 ........................................................................................................................23 6.7. 监测频率 ........................................................................................................................23 6.8. 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24 6.9. 灌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26 6.10. 项目边界内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碳库的监测 ...............................................28 6.11. 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28 6.12. 精度控制与矫正...........................................................................................................28 6.13. 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29 6.14. 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42 7. 附件.........................................................................................................................................45 附表 1. 全国主要乔木树种生物量方程参考表...................................................................45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版本号V01)2014年1月编制说明为进一步推动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营活动,规范国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碳汇计量与监测等工作,确保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所产生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国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特编制《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版本号V01)。
本方法学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方法学模板为基础,在参考和借鉴CDM 项目有关方法学工具、方式和程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优良做法指南》、国际自愿减排市场林业项目相关方法学和要求,结合我国森林经营实际,经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利益相关方反复研讨后编制而成,以保证本方法学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林业实际,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1 引言 (1)2 适用条件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2)4 定义 (2)5 基线与碳计量方法 (4)5.1 项目边界的确定 (4)5.2 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 (4)5.3 项目期和计入期 (5)5.4 基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6)5.5 碳层划分 (7)5.6 基线碳汇量 (7)5.6.1 基线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8)5.6.2 基线枯死木碳储量的变化 (11)5.6.3 基线枯落物碳储量的变化 (12)5.6.4 基线木产品碳储量的变化 (13)5.7 项目碳汇量 (14)5.7.1 项目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 (15)5.7.2 项目枯死木碳储量的变化 (16)5.7.3 项目枯落物碳储量的变化 (17)5.7.4 项目木产品碳储量的变化 (19)5.7.5 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估计 (20)5.7.6 泄漏 (21)5.8 项目减排量 (22)6 监测程序 (22)6.1 项目实施的监测 (22)6.1.1 基线碳汇量的监测 (22)6.1.2 项目边界的监测 (23)6.1.3 项目活动的监测 (23)6.2 抽样设计与碳层划分 (24)6.2.1 碳层更新 (24)6.2.2 抽样设计 (24)6.3 林分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26)6.4 枯死木碳储量变化的测定 (28)6.4.1 枯立木碳储量的测定 (28)6.4.2 枯倒木碳储量的测定 (30)6.4.3 枯死木碳储量的计算 (31)6.5 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量的监测 (33)6.6 精度控制和校正 (33)6.6.1 项目碳汇量监测的精度校正 (33)6.6.2 基线碳汇量监测的精度校正 (34)6.7 不需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34)6.8 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 (44)附件1 主要森林经营活动 (48)附件2 中国主要树种(组)人工林龄组划分标准 (50)附件3 主要人工林树种的生物量方程 (51)1引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的有关规定,为推动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森林经营活动,规范国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设计、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等,确保项目所产生的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推动国内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特编制《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版本号V01)。
碳汇宝自愿减排项目标准及交易规范-2023标准
碳汇宝自愿减排项目标准及交易规范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碳汇宝自愿减排项目申报标准,界定了项目申报涉及的术语和定义,项目类型、申报原则、申报要求和申报流程。
本文件确定了碳汇宝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CNER的交易规范,包括交易基本原则、交易主体、碳汇宝减排量CNER交易及中和流程、交易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碳汇宝自愿减排项目的申报、交易及中和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2012]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国家林业局《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办造字[2011]18号)IPCC《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做法指南》(IPCC,2003)ISO14064-2《温室气体第二部分项目层次上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ISO14064-1《温室气体第一部分组织层次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AR-CM-004-V01)LY/T1607—2003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GB/T41198—2021林业碳汇项目审定和核证指南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CMS-083-V01)非湿地类小规模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的基线与监测方法学(AR-AMS0007)非湿地类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活动的基线与监测方法学(AR-ACM0003)改善农业土地管理的方法学(VM0042)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AR-CM-001-V01)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AR-CM-002-V01)可持续的草原管理方法学(VM0026)3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林业碳汇项目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及应用分析_以贵州省贞丰县林业碳汇项目为例
1.2 CDM A/R 项目的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 为 确 保 林 业 碳 汇 项 目 的 环 境 效 益 、经 济 收 益 、长
远 意 义 ,确 保 林 业 碳 汇 项 目 本 身 能 带 来 的 长 期 、实 际 可 测 量 、额 外 的 减 排 量 ,需 要 一 套 有 效 的 、透 明 的 、可 操作 的 基 准 线、计 量、监 测 标 准 体 系。 自 2004 年 以 来,联合国 CDM 执行理 事 会 (EB)建 立 了 造 林 再 造 林方法学专家 工 作 小 组 (AR-WG),专 门 研 究、设 计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执行的具体方法学问题,并负 责向 CDM 执行理事会推荐其认为适 合 的 造 林 再 造 林方法学。方法学 涉 及 的 主 要 方 面 包 括:基 线 的 确 定 、项 目 边 界 和 泄 漏 估 算 、碳 汇 计 量 和 减 排 成 本 效 益 估 算 、监 测 的 程 序 和 方 法 等 。
460
地 球 与 环 境 EARTH AND ENVIRONMENT
2012 年 第 40 卷 第 3 期 Vol.40.No.3,2012
林业碳汇项目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及应用分析
———以贵州省贞丰县林业碳汇项目为例
尹 晓 芬1,2,王 晓 鸣1,王 旭1,王 灏3,吴 乔 明4
(1.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2.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3.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魁北克 G7H6J9:4.贵州省林业学校,贵阳 550201)
中 国 目 前 虽 然 不 承 担 《京 都 议 定 书 》框 架 下 的 减 排义务,却无法回 避 气 候 变 化 带 来 的 消 极 影 响。 与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中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较 低 ,基 础 设 施 较 差 ,抵 御 和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能 力 远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 因此,有效地利用发 达 国 家 转 让 的 先 进 技 术 和 援 助 资 金 来 适 应 气 候 变 化 、提 高 应 对 能 力 显 得 十 分 必 要 。
我国林业碳汇市场供需研究——以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为例
我国林业碳汇市场供需研究——以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为例石柳;唐玉华;张捷【摘要】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作为我国首个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发的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对于我国林业碳汇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对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发现林业碳汇交易价格被远远低估,从而使该项目不具备经济上的可复制性.为探究交易价格被低估的原因,本文考察了林业碳汇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现目前碳交易市场对林业碳汇CCER 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首先,从需求侧来看,广东省碳排放配额设置过于宽松,缺乏林业碳汇CCER的接纳能力;其次,就供给侧而言,CCER的交易成本很高,且项目申报要求业主为企业法人,这严重限制了林业碳汇CCER的有效供给.鉴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应同时从林业碳汇CCER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着手改革.就需求侧而言,收紧广东省碳排放配额总量,并将林业碳汇CCER交易由补充机制改为配额管理.就供给侧而言,可以结合广东省推进林业碳普惠制度,将项目申报主体和交易主体放宽到独立法人和个人,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培育大型林业企业开展碳汇造林项目;降低碳汇项目进入门槛,根据省情制定方法学,简化签批手续.【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年(卷),期】2017(009)001【总页数】7页(P104-110)【关键词】长隆项目;林业碳汇;成本收益;供需【作者】石柳;唐玉华;张捷【作者单位】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 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2;X196未来十多年,我国将进入迎接碳排放峰值来临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解决就业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增加森林碳储存,增强森林吸收汇,2007 年 7 月 20 日,由中国石油天然 气集团公司与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等联合发起建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 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为规范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 法,推进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下的造林碳汇项目计量与监测工作的开展,确保项 目产生的碳汇是准确、可靠和可核查的,受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 委托,编制了本《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和监测指南》(以下简称“指 南”)。本“指南”不仅适用于中国绿色碳基金支持下的造林项目的碳汇计量和监 测,也可作为其它类似造林项目的碳计量和监测的参考。
本“指南”是在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下编 制的,在编制过程中经过了三次专家研讨,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北京 林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林业企业和地方科研院所 的专家和科技人员,提出了大量宝贵的修改意见,并最终由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 变化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了审定。
中国绿色碳基金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
(审定稿)Biblioteka 序言1前言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 济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和深远的影响;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 致全球温暖化的主要因素。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全球最重要的 碳贮存库,大气 CO2 重要的吸收汇,毁林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的全球温室气 体排放源。同时林业活动(造林、森林管理、减少毁林、植被恢复等)是大气温 室气体减排增汇、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京都议定书》允 许将这些林业活动获得的减排增汇,按一定的规则用于抵偿工业化国家承诺的温 室气体减限排目标。同时《京都议定书》确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允许工 业化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活动获得的减排增汇来抵偿其承诺的减限排 指标。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活动是第一承诺期合格的 CDM 林业项目。在未来承诺 期,林业活动预计仍将在温室气体减排增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自愿者市场,林 业减排增汇项目也正在兴起。
4.3.1 标准.......................................................................................................15 4.3.2 确定方法...............................................................................................15 5 计量方法..................................................................................................................16 5.1 概述................................................................................................................16 5.2 分层................................................................................................................17 5.3 基线碳储量变化............................................................................................19 5.4 项目碳储量变化............................................................................................21 5.4.1 林分生物量...........................................................................................23 5.4. 2 竹林和灌木林.....................................................................................24 5.4.3 植被生物量减少...................................................................................26 5.5 项目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29 5.5.1 施肥.......................................................................................................29 5.5.2 燃油机械的使用..................................................................................30 5.6 泄漏................................................................................................................31 5.7 项目净碳汇量................................................................................................33 6 监测方法..................................................................................................................33 6.1 概述................................................................................................................33 6.2 项目活动及其边界监测................................................................................34 6.3 抽样设计........................................................................................................34 6.3.1 分层......................................................................................................34 6.3.2 确定样地数量......................................................................................35
参加本“指南”编写的人员还有:朱建华、武曙红、章申东、侯振宏、罗云建、 张志军等。
本“指南”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
编者 2008 年 7 月 北京
3
目录
序 言..............................................................................................................................1 前 言..............................................................................................................................2 目 录..............................................................................................................................4 1 目的和范围................................................................................................................6 2 术语和定义................................................................................................................7 3 项目边界和土地合格性............................................................................................9
3.1 土地合格性......................................................................................................9 3.2 项目边界确定................................................................................................10 4 碳库与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确定..............................................................................11 4.1 碳库选择........................................................................................................11 4.2 温室气体排放源............................................................................................13 4.3 关键排放源的确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