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合集下载

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特征

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特征

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特征作者:陈佳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0期摘要: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就是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层次。

现代社会中,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腐败现象的蔓延等,使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很多新的挑战。

理清社会治理的内涵、提出和特征,有助于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内涵;提出;特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这就对社会治理的过程提出了要求,即精细化。

为此,准确的理解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有助于深化对社会治理议题的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从字面来看,就是对社会的治理。

社会,在不同的学科中,它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在现代社会学中,将社会的内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上的社会,是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有机整体,狭义上的社会,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对的社会成员公共生活的有机整体。

每个人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因此每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时,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和混乱。

治理,是在社会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理理念。

它是西方社会的公共管理学科下颇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

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来看,直接原因是西方的国家和市场在对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都出现了失灵,都不能很好地对社会进行调控,也不能完成促进公民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目的,所以需要新的调控方式来弥补国家和市场的失灵,促进公民社会、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合作。

对社会治理的理解

对社会治理的理解

对社会治理的理解一、社会治理的定义与背景1.1 定义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过程。

1.2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如犯罪、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

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已经无法单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多元化的治理模式来应对挑战。

二、社会治理的目标与原则2.1 目标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原则•公平公正:社会治理应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和公正待遇,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科学民主:社会治理应依靠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注重民众的参与和决策,推动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共建共治:社会治理应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吸纳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同管理的良好局面。

三、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3.1 社会问题解决社会治理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这包括:1.公共安全问题:加强治安防范,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3.教育卫生问题:改善教育和卫生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医疗水平,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4.环境保护问题:加强环境管理和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5.贫困问题:扶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

3.2 公共服务提供社会治理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提供公共服务。

这包括:1.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2.公共教育服务:投入资金加大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

3.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提供全民健康服务,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4.社会保障服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中央集权: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较高的中央集权特点,中央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决策具有重要的权威和主导地位。

2. 党的领导: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党组织和党的干部在国家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又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保障国家经济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4. 综合治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注重综合治理,即通过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统筹协调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

5. 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将人民群众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力军作用,保障人民的权益,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

6. 反腐败机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注重打击腐败,建立了一系列反腐败机制,如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国家立法等,保持国家政权的清廉和公正。

7. 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根据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调整和改进国家治理模式,不断提高治理效能和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治理概念

社会治理概念

社会治理概念社会治理概念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各种主体通过协商、合作和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过程。

它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1. 多元主体参与。

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2. 公共利益导向。

社会治理的目标在于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3. 协商合作机制。

在实施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各方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达成共识,并通过制定规则来实现管理。

4. 非强制性约束。

相对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社会治理更注重自愿性约束。

二、社会治理的分类1. 政府主导型。

政府在这种模式下扮演主导角色,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各项工作。

2. 社区自治型。

这种模式下强调居民自治和自我管理,由社区居民自行组织管理。

3. 民间组织型。

这种模式下,民间组织扮演重要角色,通过自主运作来实现社会治理。

三、社会治理的实施方式1. 规划管理。

在制定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等方面,需要政府和各方进行协商,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规划方案。

2. 公共服务。

政府需要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 社区建设。

通过完善社区建设,促进居民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4. 突发事件处理。

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配合协作,共同应对灾难。

四、社会治理的意义1.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合作机制等方式来实现社会治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2.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在实施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一系列服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3. 推动城市发展。

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社会治理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增强政府公信力。

在实施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需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达成共识,增强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五、社会治理的挑战1. 利益分配不均。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

此前,经常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

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青睐。

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

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

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

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与对策建议

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与对策建议

环境社会治理现状特征与对策建议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OFSOLID WASTE IN CHINA固废污染防治既是一类最为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也是全社会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共治。

|于宏旭 王璇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当前,我国固废污染防治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垃圾围城”“白色污染”及危废非法转移处置等问题突出,以快递包装弃物、报废汽车等快速增长为代表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并由此衍生大量的土地侵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直接或间接危害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环境矛盾纠纷或群体性事件,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固废污染防治与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密切相关,涉及生产者、消费者、回收者、处置者和管理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既是一类最为典型的公共管理问题,也是全社会的综合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共治。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固废污染防治,在顶层设计中明确社会治理的理念和导向,坚持“全民共治”基本原则,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另外,《环境保护法》《固废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都明确了社会主体参与固废污染防治的责任和义务,为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构建了基本法律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固废污染防治,本文梳理我国固废污染防治领域环境社会治理的现状和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现状进展和问题一、信息公开要求趋向严格,但企业公开的质量不高政府固废环境信息公开相对规范。

从公开内容来看,主要集中于固废环境管理政策、固废产生量和处置情况、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处罚情况及相关行政许可等。

以2020年为例,全国共有196个大、中城市向社会发布了上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是一个组织和管理社会各方面问题的重要手段。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相辅相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有序的基石。

在社会学的角度下,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复杂问题,需要综合多个领域和角度的知识来加以理解和解决。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介绍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特征和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一、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概述社会管理是针对社会制度、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的某种方式的分配、组织或协调,其目的是实现社会效益。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统治、管理、调节社会活动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社会管理活动。

简而言之,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都是为了通过各种形式的组织和规范手段,使社会保持稳定有序。

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具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对象十分广泛,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其次,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设立了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这些制度是通过国家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的;第三,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视角是多元化的,不同的组织和个体角度决定了问题的多元性。

二、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虽然在保障社会稳定和有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难以有效复合。

其次,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所面对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化,缺乏相应体系的管控措施。

同时,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也给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

虽然市场化和全球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但在实际实施中,这种趋势也会牵扯出更多的社会问题,长期的竞争与紧张的环境使处理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协调能力成为特别的重要问题。

三、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应对之道在面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应对。

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治理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渐走向现代化。

现代化社会治理是指通过科技手段、制度建设、公共参与等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公平性和透明度,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社会治理不仅是现代政府治理的需要,也是提升国家整体治理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

其意义在于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现代化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现代化社会治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科技应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

2.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个领域的规范化。

3. 公共参与:倡导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4. 多元协同: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力,形成多元治理、多方参与的体系。

5. 透明公开:倡导政务公开、公民监督,加强社会信任和公共责任感。

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途径要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2. 健全制度建设:完善法制、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机制。

3. 增加公共参与:建立有效的民主参与和交流机制,鼓励市民对社会事务进行积极参与。

4. 加强协同合作:政府、市场、社会各方联动,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5. 提升透明度:推动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增加社会监督,提升社会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1. 技术应用:如何将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到社会治理中,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制度建设:如何建立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机制。

3. 公共参与:如何营造良好的民主参与氛围,倡导市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体系特征

社会治理体系特征

社会治理体系特征
1. 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社会治理体系本质是一个多元化的治理体系,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居民等多种主体参与,形成一种以合作、共治、共担、共享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2. 创新化的治理方式:社会治理体系倡导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治理方式向多元化、创新化的治理方式转型,充分发挥科技和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性和优势,实现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

3. 结构化的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具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关系,共同推进社会治理。

4. 人性化的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体系注重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促进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提高。

5. 法治化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系强调法治化的基础,坚持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确保社会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

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

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内涵、特征及未来前瞻作者:夏远永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第17期【摘要】只有进一步理清社会治理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才能对社会治理保持一种科学的前瞻态度。

第一,政府和社会共同建构一套科学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使强势政府和弱小社会逐渐转变为有效政府和责任社会;第二,创建良序社会,使人民安居乐业;第三,不断推进民主治理,保障公民权利;第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监督;第五,对社会采取微观治理,防控社会极端事件;第六,不断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培育社会中间力量。

【关键词】新常态社会治理内涵特征【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提出“推进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①。

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不绝于耳,多半与社会治理议题有关,暴露了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考验着社会公众对政府等公共部门作为或不作为的信任度和忍耐力。

在新常态下研究社会治理问题迫在眉睫。

本文重点研究社会治理的内涵是如何逻辑演变的?社会治理有哪些基本特征?对社会治理的未来该保持什么样的前瞻态度?社会治理的内涵辨析统治是我们最早用于分析统治阶层意志执行的政治术语。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可谓是近代西方治理研究的开山之作,探讨了作为君王术或统治术的治理术。

福柯则以考察具体历史的方式发展了这种“治理术”研究,企图以“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等“文化边界”问题的研究来批判现代西方文明。

从统治走向管理,是现代政治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管理淡化了统治的意识形态性质,强调了公共权力的公共性和服务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管理的单向性所致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不能满足公民社会的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更高要求。

2013年,福山指出,许多国家最糟糕的经验措施就是行政部门及其官僚体制。

②“一般认为,治理问题最初引起重视,是出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改善受援国或投资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治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治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治理理论社会治理是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治理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治理的实质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治理的本质社会治理可以简单理解为为实现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机制和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社会治理被认为是国家权力的一种运行方式,是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和治理,是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对社会进行组织和调控的过程。

社会治理的本质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只有通过有效的社会治理,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二、社会治理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社会治理的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广泛听取民意,民主决策,确保社会治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法治原则:依法治理社会,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3.科学原则:建立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机制,依托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4.协同原则: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要加强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会治理。

5.综合原则:针对不同的社会治理问题,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

三、社会治理的途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提出了一些社会治理的具体途径,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

这些途径主要有:1.政府治理: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中心和主要责任方。

政府通过立法、执法、行政等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保障人民福祉。

2.市场调节: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市场的自由调节和导向,提高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3.社会自治:社会成员通过自觉的组织和行动,参与社会治理,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公民参与:公民是社会治理的主体,通过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四化”问题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四化”问题

理论与实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成为一切工作的重要指导,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亦是如此,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中也有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这是我党深入分析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新要求,也将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新标志。

一、社会治理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基础作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其中阐述了国家秩序的理念,蕴含了社会善治的思想,意味着社会治理这条大道的目标就是充分实现公共性,而社会治理社会化正是公共性的主要体现,亦是公共权力和公共事务不断向社会转移的过程。

社会化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为治理的发展进步奠定基石。

当下,国家的发展越发依靠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也应不断向民生需求转变,因此,就应改革传统的高度集权、党政不分的一元行政管理模式,建立以高效服务、公正法治为特征的多元善治模式,在公共事务中更加注重发挥社会的各方力量,集聚广泛的社会智慧。

(二)社会化中的主要问题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让社会化真正体现出多元效应,发挥“1+1>2”的作用,就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已有的做法,将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作用效能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如何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上来。

通过转变观念、交流沟通以及制度保障等措施逐步搭建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基础与合作基础,促进有限的政府、有边界的市场、自组织的社会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相互制衡和良性互动之中构建起多元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治理实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意味着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需要在多元利益的调和与平衡中充分体现出社会化开放、民主、包容等特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参与主体的能力与水平,促使社会治理的成效能够日益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社会治理的名词解释

社会治理的名词解释

社会治理的名词解释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等多方合力,通过制度、法律、政策和行动等手段来促进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增进社会福祉的过程。

它是对社会运行和社会问题进行调节和优化的一种方式,旨在实现社会良性循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社会治理的理念与特点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社会治理不仅仅由政府行为来实现,还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2. 全面性:社会治理需要覆盖社会的各个层面,涉及经济、文化、环境、教育、医疗、住房等诸多领域。

3. 综合性: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以达到整体效果的最优化。

4. 长期性:社会治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体系。

二、社会治理的主体和途径社会治理的实践主体涵盖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三个方面。

1. 政府的作用: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它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监督和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协调、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角色。

2. 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商会、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等,它们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它们可以代表特定行业和群体的利益,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资源,承担社会公益责任,参与社会决策和社会管理。

3. 民众参与的作用:民众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他们需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决策和实施过程。

民众的参与可以通过选举投票、舆论表达、社会监督、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

政府和社会组织需要保障民众的权利,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内外联动、上下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路径。

1. 创新机制:社会治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机制体系,包括政策法规、工作流程、责任体系、激励机制等。

创新机制可以通过改革和完善制度,激发各方积极性,提高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精选文档社会治理四个特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

此前,经常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

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青睐。

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

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

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

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现代化,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的变化和挑战。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特征包括:1. 法治化。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

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行为受法律的制约,遵循法律规定进行决策和执行。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强化法治意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法治执行力度,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对国家和社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2. 民主化。

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

民主是指国家和社会事务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并有实质性权力和话语权。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议事机制,增强政府的民主化管理,促进社会自治和基层民主,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增强政府和社会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3. 网络化。

网络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

网络是指信息技术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实现全面、精准、智能的治理。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健全的网络治理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推动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建设,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4. 社会化。

社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

社会是指政府、市民社会、企业等各种社会主体之间合作、协商、协调、监督的关系。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健全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参与和协同治理,推动社会资源共享和融合发展,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力。

5. 公共化。

公共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

公共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各种公共事务的决策、提供、管理和监督。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建立健全的公共管理体系,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共事务、市场公共产品的供给和使用,增强公共治理的专业化、透明化、责任化和效率化。

6. 国际化。

国际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城市社会治理是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各种管理活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会治理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较大的演变,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共治。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实施管理。

政府是城市社会治理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居民只是被动接受管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权益意识的觉醒,社会组织如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等逐渐涌现,居民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得到提升,多元参与的格局逐渐形成。

其次,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由简单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法治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

在过去的社会治理中,政府往往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对社会秩序进行管理,而在法律规范、法治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行政手段的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近年来,中国城市社会治理逐步加强法治建设,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成为主要原则。

同时,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得到了强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再次,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由单向传导转向双向沟通。

传统的城市社会治理模式中,政府一方面强力介入社会事务,另一方面缺乏与居民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然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会治理逐渐转变为政府与居民的双向沟通和合作。

政府积极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组织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决策,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机制。

居民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表达意见和建议,参与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

最后,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由单一维度转向多元化。

以往的城市社会治理主要关注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重点是对一些突发事件和违法行为的处置。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多样化,城市社会治理的目标也不断扩展,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也包括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多个方面。

总之,中国城市社会治理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共治、从行政手段到法治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由单向传导到双向沟通、由单一维度到多元化等一系列演变和改革。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

此前,经常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

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青睐。

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

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

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

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试述治理模式具有哪些特征论述题

试述治理模式具有哪些特征论述题

试述治理模式具有哪些特征论述题
治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 多元化:治理模式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多元化的参与者。

这种多元化模式可以促进公共事务的多元参与,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率。

2. 合作与协商: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与多元参与者的合作与协商,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来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这种合作与协商的方式可以增强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治理的可信度。

3. 公共利益与认同:治理模式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和认同,强调治理对象的参与和权益保障。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公共事务的民主参与和民主决策,提高治理效果和公正性。

4. 上下互动:治理模式是一种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威来源,而是与多元参与者共同形成一种互动关系。

这种上下互动的方式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提高治理效果和民主性。

5. 强调责任与透明:治理模式强调参与者的责任和透明度,各利益相关者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需要公开自己的行动和决策,以便公众监督和参与。

6. 灵活性:治理模式需要根据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措施来应对公共问题。

7. 制度化:治理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以确保治理的规范化和可持续性。

这些制度和机制包括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估等方面,以及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总的来说,治理模式是一种开放、合作、协商、责任明确的多元参与管理方式,旨在实现公共利益和认同,提高治理效果和民主性。

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一、社会治理能力的基本概念社会治理能力指的是社会组织对其社会准则、利益关系和社会行为的控制能力。

它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的控制机制,及社会治理机制对社会活动的秩序关系、联系和组织结构的控制能力。

它强调社会组织的力量,识别和控制社会结构中元素的能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的社会治理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共存繁荣、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治理体系的内涵治理体系是指社会治理模式、治理机构、法制体系和一般政策等社会组织的框架结构及其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确立、维护和改进。

它是社会组织控制社会行为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宪政制度、政府机构和治理机制、政治制度、司法制度等,旨在构建社会治理方式,维护公平、正义、效率和社会和谐。

三、治理体系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治理体系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核心,即社会利益维护者,他们有责任和义务落实社会保护社会利益的任务,包括主权人民、政府、民间团体和其他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等。

其次,治理体系中的责任必须有效,即治理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确保社会治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现社会治理的民主性,保证治理制度及其决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三,治理体系的合作必须形成一致,即治理者应当利用各种形式、形式和模式,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理网络,实现治理的有效性,确保治理的公正性。

最后,治理体系的可持续性必须得到确保,即治理者应当加大投入,着力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率,改进治理机制,实现治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结论社会治理能力是社会组织控制社会行为和秩序的主要标志,治理体系则是构建规范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依托。

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体系支撑着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使人们在法治社会的环境中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治理四个特征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小标题下,用了1000字左右的一段话,阐述了一个新的执政理念——社会治理。

此前,经常
使用的一个类似概念是“社会管理”。

新的“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社会管理?什么是社会治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是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十
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
“Governance”即“治理”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风行而得到学
界和政界的青睐。

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个人和各
种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并列出了“治理”概念的四个特征:其一,治理不是一套规章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其二,治理的建立不以支配为基础,而以调和为基础。

其三,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

其四,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但
确实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段对“治理”特点的表述中,可以概括提炼
出四个关键词,即“过程”、“调和”、“多元”和“互动”。

按对“治理”的理解来看“社会治理”,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在社会领域中,从个人到公共或私人机构等各种多元主体,对与其利益攸关的社会事务,通过互动和协调而采取一致行
动的过程,其目标是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参照以上提出的“治理”的四大特征,对比“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这两个概念,也
可以概括出“社会治理”的四大特征:
社会治理必须强调“过程”。

在这里,“过程”的涵义是:社会治理的动态性、发展性和延续性——社会治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的,所以既不能靠制定一套“一刀切”的规章条例,试图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也不能靠一场“运动式”的大
轰大嗡,试图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而这两者,恰恰是以往“社会管理”的最显著的特点。

社会治理必须倡导“调和”。

社会本身是一个有自组织能力的有机体,通常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中。

所以,不能试图用某种强力乃至蛮力去“支配”社会。

而是要让社会本身发挥其
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乃至自我纠错、自我修复的功能。

所以,社会治理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在收放张弛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而以往的社会管理的缺陷,恰恰是过于迷信强制力量。

社会治理必须兼顾“多元”。

社会是由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构成的,不同的阶层和群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政治诉求都是不一致的。

因此,社会治理必须非常重视治理主体的多
元化——不论多数少数,不论强势弱势,不论公立民营,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错把高高在上的施恩赐惠当成了最高境界,而且极具“社会排斥”
的色彩。

社会治理必须注重“互动”。

要引导全社会达成利益共识,尤其是针对长期目标的利益共识,就要建立一个适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

使多元主体都能够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然后在沟通交流、相互妥协、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社会共识。

在行动上,也应该是互动
型的,上下配合,同心同德。

而以往的社会管理常常是“一言堂”,急功近利,短视而只顾眼前利益。

综上所述,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诸如一刀切、运动式、压制型、堙堵式、恩赐性、排斥性、一言堂、功利心,,不一而足。

这恐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
会要用一个新的概念,其实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社会治理来取代以往长期使用的社会管理一
词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
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社会治理: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工程。

什么叫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网格化?
是“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会事务信息化发展格局。

把辖区划分成若干个管理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