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德谟克里特”

合集下载

浅谈德莫克利特美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谈德莫克利特美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孽意 义
德 其 里 说 克 的 利 具 特 体 的 运 荚 用 学 观 其 是 原 原 子 子 论 论 对 美 今 学 日 观 自 , 然 即 科 原 学 子 论 的 意 在 美 义 学 自 领 不 域 必
但它 对后 世美学 的影 响亦非 一般 。 从整体 而 青 , 他 全部 的美学思 想 主要是 为 以后美 学思 考 的整体

期 希腊哲学 家 父 _ 于 世 界结构 理论 的最 高成就 。 恩 培多 克勒那 里 . 火, 水, 土, 气 四种 元素 卡 } I 互转 化 , 每种 元 素都 是通 过其 他元 素 来确 定 的。而 原子 与此不 同 . 它是通 过 自身来确 定的 这种 通过 A身 来 确定 的 . 恰恰 说明 , 我 们 在对 美进 行分 析时 , 首 先得 从 审美 对象 . 即 审 荚客 体 …发 无论 审美运 思之 前 , 还 是 审美 活动 的 完成 , 都 得 柯 个明确 的审 美客体 的存 其 实 , 就德莫 克利特 所处 的古 希腊 i f 言. 对客 体 本 身的 强 凋在 当时 , 并 不能 够 称之 为 特 色 . 因 为 当时 的 主 导思 维 就是 本体论 的 , 象 毕达 哥 托斯 , 赫拉 克 利特 , 恩培 多克 勒 等人. 他们 研究 主要 对象 是 人的 A然环 境 和宁 宙 , 寻找 6 1 然 本原 是 他们 共 同的特点 , 所 以德莫 克利 特在这 样 的大环境 下 必然会 重视 对 审 美 客体 的 强 调 . 就后 世 而 青 , 白他 开始 , 人 们 研 究对 象便 逐 渐 偏 向对 审美 主体 的研究 自苏 格拉 底 ,柏 托图 主客二 分渐 渐形 成 , 但 由于经 过普 洛 丁 , 再 到 中世纪 , 直 至 后来 英 国经验 派 这 种偏 主体 轻 客 体就 更加 明 了, 只有 在 马克思 思 想体 系形 成 以后 . 通 过 劳动 或 者 说实践 才很 好的 印证 了二者 的关 系。 那 么德莫 克利特 是 不是就 不看重 审美 主体 的作 用 了呢 ?“ 德 莫 克 利特卡 H 信 天才胜 于技 艺 ,不许 清醒 的 诗人在赫 里孔 山上逍 遥 ” 至 于 激情 . 灵感, 天 才 问题 我 仃 】 在 这 里暂 且不作 具体 论述 , 从这 句 贺 拉 斯 在《 诗 艺》 【 { I 评 价德 莫 克利 特 的 话 , 我们 便 可 以看 出 艺 术家 住 审 美创造 中 的作 用 。在 他之前 ,毕达哥 拉斯 学派 强调数 的 和谐 , 比 例 等 问题 , 赫拽 克利 特强 调 的是 自然 中 的辨证 法 问题 , 恩 培 多克 勒 虽 涉及到 了 审美知觉 形成 的原 冈这个 问题 ,但基 本上还 是猜 测 , 也 比较 粗糙 。 可见这之 前 的诸多忻 学 家井没 有深 入地探 讨过 审美 主体 这 方面 , 更不 用说强 调 主体在审 美活 动 r { 1 的重要地 位 l r 德 莫 克利 特那 里 审荚 主体 和审 美 客体 这 二 者是 怎 么联 系 的 呢? 应该 说主要 是通过 “ 模 仿” 来 达到 的 。关 于模仿 , 他说过 一段 著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评述

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评述
,
页 ) 他 告诫人 们 魂之 中


幸 福 不 在 于 占有 畜群
每 一 种 快乐 都 是善
,
然而 并不 是每 一种
,

不 在 于 占有 黄金 也

,
它 的 居 处是在 我们 的 灵
快 乐 都 值得 选 取
,
正 如每一 种 痛苦都 是 恶
,
( 同 上第 1 3 1 页 ) 德漠 克利 特 没
却并 非每一 种痛 苦 都应 当迥 避

,
应 当拒绝一

道 德 活动 的最 终 目的
和 几 乎所 有的 哲 学 家
。 ,

这 一点
德漠 克 利特
切 无 益 的 享乐
( 同 上第 1 0 9 页 )而

应 该只
,


伦 理 学 家们 的 思 想十
,
追 求高 尚 的 快 乐
,
( 同 上第 1 1 6 页 )这里 德
分相 近


但是
对 于 幸福 的 理 解 各 有 不 幸 福不 是人们 对物
,
把追 求 精神 价值视 为高
,
罗 马 哲学 中 的 一 颗 璀 灿 的 明 珠
受 到 了 中外

于 肉 体价 值 的 生 活 目标
哲学 史界 的 极大 重 视 和 高度 评 价
马克 思

这 位 曾被
在 这 种 幸福 观 的 支 配 下
德谨 克利 特认 这 种状 态 下 的

恩 格斯 称 为

实 验 自然 科 学 家 和 第
宁 夏大 学 学 报
,
社 会科 学 版 )

简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简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简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摘要】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自然哲学理论。

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而伊壁鸠鲁则强调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通过理性的活动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在宇宙观方面,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是永恒不灭的原子和虚空的组合,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宇宙是由无限数量的原子组成。

在人性观和方法论方面,两位哲学家也存在一些异同。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反映了古希腊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比较他们的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原子论、幸福观、宇宙观、人性观、方法论、差异、比较、总结1. 引言1.1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概述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都是原子论的代表人物,但是在自然哲学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念上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德谟克利特主张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运动相互碰撞,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

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不仅构成了物质世界,还构成了人类的灵魂,人的思想和感情也是由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所决定的。

在幸福观方面,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来源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只要能够控制欲望,追求简朴的生活,就能够达到心灵的宁静。

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境界,人应该尽可能追求快乐和愉悦,享受生活的乐趣。

在宇宙观方面,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是由原子无限运动构成的无限空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所决定的。

而伊壁鸠鲁则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而和谐的整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宇宙的节奏。

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原子论、幸福观、宇宙观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也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2. 正文2.1 原子论的区别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原子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创始人之一,在很多领域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称得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全才型人物,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德谟克利特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谟克利特简介德谟克利特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是一位对学习有着特殊兴趣的人,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早年曾经经商,在阿布德拉那样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的城市中德谟克利特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并且激发了其创造性思想的发生。

德谟克利特淡泊名利和学位,早年的时候德谟克利特曾经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的学生。

德谟克利特特别喜欢学习和研究,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周围的一切都不能够影响到他,正是这种对学问的狂热追求才使得德谟克利特在众多的领域内都有所建树,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德谟克利特决定外出游学。

德谟克利特分到了祖上的财产中最少的一部分,100塔仑特现金。

他用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并且去世界各地旅行,曾经到达了埃及,红海,巴比伦平原,埃塞俄比亚,印度,波斯等等地方。

外出游学花费了他的绝大部分财产。

等到他回到阿布德拉的时候被指控为“挥霍财产罪”。

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的学识和雄辩征服了整个阿布德拉,不仅仅被判无罪,而且得到了五百塔仑特的奖励,受到了阿布德拉城人民的疯狂追捧,甚至是在其活着的时候就为其建立了铜像,死后以国家的名义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德谟克利特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贡献中最著名的要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德谟克利特认为整个世界是又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的,由于原子的组成与结构不同导致了世间万物的不同。

另外德谟克利特在哲学上也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探析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

探析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

探析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论思想德谟克利特,一位生活在大约两千五百年前的伟大哲学家,他提出的一系列伦理范畴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他首次提出“完人”和“至善”的概念,是他对伦理学的巨大贡献。

他从他的唯物主义原子论出发,对善良、正义和良心进行界定,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开创了自然主义幸福论的先河。

标签:完人;至善;善良;正义一、德谟克利特的简介(一)德谟克利特的生平德谟克利特生于大约公元前460年,死于公元前370年,他生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也有人说他生于米利都,这两个地方都是当时很繁华的城市,也是自然哲学的发源地,这对他的哲学思想和他的伦理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比他还年轻,他主要生活在希波战争以后希腊最繁荣的奴隶制社会的伯里克利特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的奴隶逃亡事件,他的伦理思想和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而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则是对立的。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富商之家,为了追求知识他借远出经商的机会游历了许多东方国家和希腊各地,因此耗尽了所有财产,回到家乡已是贫困潦倒,不得不依靠他的兄弟供养。

他性格开朗,知识渊博,著述据说有五十多种,涉及到哲学、伦理、数学、天文、医学、音乐、绘画等领域。

马克思曾说过,他是“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的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十九世纪的哲学家策勒尔也曾说过,他“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要超过所有的古代和现代的哲学家,在思想的尖锐性和逻辑的正确性方面要超过绝大多数哲学家。

”这些赞誉未免有些过誉,但是却可以看出德谟克利特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家心目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已散失,只留下一些片断。

据说柏拉图曾想聚集德谟克利特所有的著作然后烧毁,由此可以看出在柏拉图的心中德谟克利特这个对手是多么的强大。

(二)德谟克利特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上,在奴隶主贵族派和民主派的斗争中,德谟克利特坚决的站在民主派的方面,他拥护奴隶主民主制反对奴隶主贵族的专制。

德谟克利特(整理)

德谟克利特(整理)

德谟克利特他生于公元前460年,死于公元前370年,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他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约公元前500年—约公元前440年)是他的导师。

德谟克利特是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人,但比苏格拉底年轻一些。

它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公元前440年以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州社会最繁荣的伯利克里时代,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奴隶逃亡事件。

他的伦理思想与赫拉克利特的伦理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与苏格拉底则是对立的。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富商之家,本人也经商。

为了追求知识,他借远出经商的机会游历过许多东方国家和希腊各地。

因为耗费了全部财产,在回到家乡时已经穷困潦倒,最后不得不依靠他的兄弟来供养。

他性情开朗,知识渊博,著述极为丰富,据说有五十多种。

他一生从事过多方面研究。

他对哲学、法律、伦理教育、修辞,以及天文、数学、物理、生物等学问都有很深的研究,队音乐、绘画、诗歌以及兵法、农医等技艺,也无不通晓。

他与赫拉克利特不同,比较善于接触现实,熟悉当时的风俗民情、社会动态,了解国内外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文辞也不晦涩难懂。

①马克思曾经指出,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史家策勒尔也曾赞扬德谟克利特,说他“在知识的渊博方面要超过所有的古代的和当代的哲学家,在思维的尖锐性和逻辑正确性方面要超过绝大多数哲学家。

”原子论德谟克利特的老师留基伯最早提出了原子论学说,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它们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自古以来就在无限的虚空中永远运动着。

德谟克利特接受并发展了他的老师留基伯的原子论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

原子一直存在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从无中创生,也不能消灭,任何变化都是他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主张一种新的自然哲学,即“原子论”。

他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构成的,这些微小物质叫做原子。

原子在不断运动中,通过碰撞和交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是以自然现象为基础的,他不断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从而逐渐发现它们的本质。

他认为,自然现象是可以解释的,只要我们找到了它们的根源,即原子。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原子论成为了化学的基础,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等理论。

同时,他的自然观也对现代科学的进步产生了启示,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受到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响。

总的来说,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自然观,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科学领域,也在哲学、文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 1 -。

德莫克里成就和观点

德莫克里成就和观点

德莫克里成就和观点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朴素唯物论的卓越代表。

希腊殖民城邦阿布德拉人,出身富有的贵族家庭,少时聪颖好学,受到良好教育。

及长,到埃及、西亚、印度旅行,增长见识。

回国后避开所有公共事务,专事学术研究,是亚里斯多德之前希腊最渊博的学者,著有哲学、伦理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动植物学、农学、医学、军事学、文学艺术等学科作品约60部。

马克思称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现仅存其作品的少量片断和一些作品名。

在哲学史上,德漠克利特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原子论的真正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本质相同,依自身大小、位置与形状的不同而在虚空中运动,构成具体物质,如水、火、气、土、人类等世界万物。

物质的生成与毁灭均由于原子的聚合与分散。

他在政治上是古代少有的欣赏奴隶主民主制的思想家之一。

他说过:“在一种民主制度下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

”他的人品学识受到阿布德拉人的崇敬,曾获公民的一笔赠款并得到树立铜像的殊荣。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的学生,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哲学观点是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这就是著名的德谟克利特原子理论。

1、德谟克利特的哲学观点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因为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

2、德谟克利特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他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他称之为必然性。

在强调必然性时,他否定了偶然性,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结为必然性。

德谟克利特生平

德谟克利特生平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原子论的倡导者公元前有些哲学家,曾经提出过类似原子论的学说,认为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

从中国的墨子、印度的呔陀到希腊的一些学者,都有过这类的著作,尤以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为最有名。

他留下的著作的内容也较丰富。

先谈一下我国的情况,从一位古代哲学家和他的学生们留下的一部著作里,我们找到几句接近原子学说的话。

这是一部有名的书,《墨子》。

墨翟这位学者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他生在比孔丘稍晚一点的春秋末年。

据钱穆的考(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370)证,墨翟大概生于公元前479年,死于公元前381年。

战国到汉朝初年,一般人都是以孔丘和墨翟并称的。

到了汉朝,因为孔丘的学说大大地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而墨翟的学说却富有民主思想,所以儒家思想被大力提倡,墨家思想却被排斥和受压抑了。

《墨子》这部书,一部分是墨翟的学生们对于他的言论的记录,其中有一部分大概是墨翟死后,他这学派的人编写的。

据清末的人考证,《墨子》里“经上”等六篇,大概是战国末年墨家的后学写作的。

这里提出了“端”的概念,认为“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

“经下”篇里又有这样的话:“非半弗则不动,说在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斫开它了。

这种情形可名之为“端”。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分就得要那物质本身有可分为两半的条件,如果没有分为两半的条件,那就不能分了,所以说,“端”是无法间断的。

这些话诚然很简短,我们从化学史的立场来看,认为《墨子》里的“端”字,可说具有现代原子学说的雏形。

因此,我们相信:墨派的学者已有了极其原始的物质小单位的概念了。

印度历史学家曾说,原子理论出现在蹇拿陀等人的胜论派哲学体系之中,后来从纪元前二世纪起在佛教和耆那教的著作中得到了发展。

他们把原子的梵文名拼成拉丁字,先名为anu,微小之意;后来又名为Paráanu,很微小的意思。

他们认为这些颗粒是不灭的、球形的、比日光中最微小的尘埃还小。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德谟克利特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德谟克利特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德谟克利特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约前460—前370),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美学家。

生于特拉斯的阿布德拉地方的一个有钱人的家庭。

少年时期开始学习神学和天文学。

一生经历了奴隶主民主制由盛到衰、科学精神十分勃兴的时代。

自称是热烈追求知识的人,“在我国同辈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我看过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最多有学问的人的讲演;构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超过我”。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创始人。

原子(Atom)这个词希腊文的原意是“不可分割”。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指一种最小、坚实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

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原子构成的,原子流射出来成为事物影象,作用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感觉和思想。

德谟克利特对美学和艺术怀有浓厚的兴趣,作过许多有意义的探讨。

他涉猎广博、著述甚丰。

主要著作有《论音乐》、《论诗的美》、《节奏与和谐》、《论绘画》等七十二种。

可惜除目录以外,全部失传,现在只留下一些断简残篇和旁人引用的话。

德谟克利特的美学思想是总结希腊艺术实践和当时的审美观念的成果,在长期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他的以“小宇宙”即人为中心的美学学说。

他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它象大宇宙一样瞬息万变,和谐而富有规律,美不可言。

人不仅注重外在的身体美,而且要注重内在的灵魂美。

他说:“完善的灵魂可以改善坏的身体,至于身强力壮而不伴随着理性,则丝毫不能改善灵魂”,“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他认为灵魂就是理性,就是理智,“坚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宝贵的东西,胜过其余的一切”。

智慧又体现三种“德行”,即“很好地思想,很好地说话,很好地行动”。

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身体的有力和美”属于青年人,“至于智慧的美则是老年所特有的财产”,他认为值得向往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论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

论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

得分:评分人: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姓名:付孟娜学号:1005010081 班级:人文学院历史101班“幸福”多么令人激动、向往,对“幸福”的追求更是我们每个人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呼唤。

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所判明的:“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

”然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世界就是一个舞台,人生就是一场戏剧,每个人都要粉墨登场。

”现实生活是那样的富有戏剧色彩:有些人追求幸福,走向了幸福的彼岸;有些人追求幸福反而远离了幸福;有些人追求幸福却陷入了绝境和深远……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幸福,到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渴求的幸福,我们无数次的探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终于,在一次总结原子论知识的哲学课上,唐老师偶然提到的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即身体健康,心灵安宁,深深地触动了我,并让我为之激动。

也许,这就是关于幸福的答案!为了探寻到这个通往幸福的道路,我翻阅了很多的关于古希腊哲学的书籍,但遗憾的是,这些书大部分都只是介绍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物理学,而对于他的伦理学却没有更多的介绍。

终于,我看到了1994年02月的《清华大学学报》的一篇社会学的论文《怎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其中两次提到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并且注释了这些观点的来源是《古希腊罗马哲学》。

于是,我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1982年版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研究室编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希腊罗马哲学》。

其中,第107页至第124页集中总结了德谟克利特的道德思想。

以下是我的心得。

其中带引号的部分是德谟克利特的原著。

“人是一个小世界。

”的确,人是一种极其复杂并且难以捉摸的动物。

人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具有其他一切动物的欲望;并因为其高于其他动物的心智和能力,进一步将欲望无限地丰富;为了达到这些欲望,又不断地运用、发明手段;这样循环往复,使得人类模糊了本心,变得复杂而难以捉摸。

德谟克利特的政治思想

德谟克利特的政治思想

浅谈德谟克利特的政治思想摘要德谟克利特曾被马克思誉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通晓天文地理,在数学、生物等领域中夜游很深的造诣。

他创立的原子论虽然只是一种假说,但对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德谟克利特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劝导人们接受政治科学方面的教育,认为政治科学非常重要,认为政治是“那种人能借以实现最伟大最美的事业的工作”。

关键字民主国家私有德谟克利特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国家是自然发展的的结果。

国家它产生于人类的需求。

作为一个通晓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种学科的学者,德谟克利特非常深刻的认识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并且把人类社会看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有物质微粒也就是原子构成的,只是由于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而显示出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

人类并不是神创造出来的,而是同虫草鸟兽一样,是从地理出来的。

用他的话说就是“人是从地里出阿里的,就和虫子之类产生的方式一样,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并没有特别的理由”。

人类最初过着与禽兽差不多的生活,并且在许多方面模仿禽兽,如从蜘蛛那里学会纺织,从燕子那里学会建筑,从天鹅和夜莺那里学会了歌唱等。

他认为,出于对自然的恐惧和共同的利益,人们才组建懂得了相互帮助和共同行动,能并且聚集为群体,形成了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有了进一步团结、建立更广泛联合的需求,于是又建立了城邦。

德谟克利特这里所说的城邦就是当时遍布于希腊地区的城邦国家。

他的这一思想显然为后来的自然法理论及社会契约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由于人与人之间虽然既需要互相帮助,但又总是存在着相互敌视,相互倾轧,相互嫉妒等情形,这些情况又极容易导致社会内部的分裂,导致内战或纷争。

为了避免分裂,避免内战极纷争,城邦又建立了法制。

德谟克利特说:“内战对于双方都是有害的;它使得胜利者和失败者一样遭到毁灭。

”他还说:“人们若不相互倾轧,则法律将不必要禁止任何人随心所欲的生活了。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年—前370年)和他的老师留基波在继承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阿那萨戈拉的种子说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已经积累的经验科学知识,提出了原子论哲学。

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合称为希腊哲学的三大体系。

原子论对后来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萨戈拉,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

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

不过,他的原子论思想是直接从留基波那里继承来的。

留基波的生卒年已不可考;有的史料说他是米利都人,也有的史料他是爱利亚人。

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

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

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

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原子与虚空: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所谓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

原子是体积极小,坚实而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所谓虚空,就是指空虚的空间。

德谟克利特把虚空视为原子运动的原因。

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空间都被充满,原子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成具体事物。

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结合成万物,分离时,事物就消亡。

他把虚空和原子都视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是非存在。

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

存在并不比非存在多点什么,因为虚空并不比物体少点什么,它们同样都是实在的。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在性质上则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说明万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区别,它们结合时又有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

次序是指原子结合的顺序,位置是指原子运动与结合的方向。

用希腊字母表示,A与N就是形状不同,AN 与NA就是次序的不同,I与H就是位置的不同。

这样,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则存在四种区别: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年—前370年〕和他的老师留基波在继承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阿那萨戈拉的种子说的根底上,根据当时已经积累的经历科学知识,提出了原子论哲学。

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合称为希腊哲学的三大体系。

原子论对后来哲学和科学的开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萨戈拉,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

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成功者。

不过,他的原子论思想是直接从留基波那里继承来的。

留基波的生卒年已不可考;有的史料说他是米利都人,也有的史料他是爱利亚人。

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

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

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

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开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原子与虚空:万物的本原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所谓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

原子是体积极小,坚实而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所谓虚空,就是指空虚的空间。

德谟克利特把虚空视为原子运动的原因。

因为在他看来,假设空间都被充满,原子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成详细事物。

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结合成万物,别离时,事物就消亡。

他把虚空和原子都视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是非存在。

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

存在并不比非存在多点什么,因为虚空并不比物体少点什么,它们同样都是实在的。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在性质上那么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说明万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区别,它们结合时又有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

次序是指原子结合的顺序,位置是指原子运动与结合的方向。

用希腊字母表示,A与N就是形状不同,AN与NA就是次序的不同,I与H就是位置的不同。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简介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160年~约公元前370年),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在原子论的发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家。

据考证,他的著作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一切部门,但传于今世的仅有几百个片段。

德漠克利特继承了古希腊原子论创始人刘基伯的观点原子是组成物体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

他认为万物皆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所组成,原子在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外形彼此不相同,这就可以解释各种物质的性质。

水的原子平滑呈圆形,因此水才能流动而无固定形状。

火的原子是多刺的,这就是烧灼使人痛苦的原因。

自然界中物质发生变化是由于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散开来,又重新以新的形式结合的结果。

根据德谟克利特的见解,原子的运动和变化受自然界一定的而又不可打破的规律的影响,根本不是上帝或鬼神灵机一动的结果。

所以,德谟克利特是最早期的彻底机械唯物论者,他认为宇宙的活动就象一台机器的活动一样,是无知觉和有限制的。

他甚至还认为天地宇宙的产生是无数原子引起无目的旋转运动的结果。

这种运动使原子结成团块而形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与现代关于物质结构和宇宙起源的理论甚为相似,但有本质的不同,德谟克利特的结论产生于自我直觉和猜测,而现代理论是建立在定量实验和井然有序的推理基础之上的。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盛年约公元前。

出生于色雷斯沿岸的阿布德拉,他的寿命很长,一直活到柏拉图非常活跃的时代。

他周游各地,著述丰富,内容涉及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和历史学,数学也很出色,但基本上都亡佚了,只保存下来少数残篇。

哲学史上人们把他看作是古希腊原子论者留基伯的学生,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原子论者着重讨论的也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赫拉克利特把世界看成是永恒变化的,认为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例如火有时变成水、气、土等。

爱利亚的哲学家巴门尼德盛年约在公元前)因此发问:一种东西如何能够改变它的性质,成为另外一种事物?从逻辑上说,存在者”不能够“不存在”,因此,如果存在者发生变化,就不是来自于“不存在”(“无中生有”),而是来自于存在自身。

存在自身是同一的。

巴门尼德说:“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而“不是的东西必定不是”。

因此,他认为,凡是存在的东西,必然是永恒的、连续的存在,存在不能生成或消失。

我们所思考的不合逻辑的东西是不能存在的,思维和存在是一致的。

巴门尼德这里提到的存在(being )成为后来哲学家们思考的焦点。

这种存在是什么?意义何在?巴门尼德之后的原子论者认为:这种存在是原子。

他们认为,原子(实在、存在)在本质上是永恒的、不可毁灭的和不变的。

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宇宙和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原子不是数学上的点,不是数学上不可分的东西,它有广延。

原子的根本属性是绝对的“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毫无空隙,是物理学上不可分的东西。

原子既不能毁坏也不能改变,不生不灭,性质上没有差别。

原子在数量上也是无限的,它们在宇宙中处于涡旋运动之中,因此形成各种复合物:火、水、气、土,又构成万物。

虚空是空洞的空间,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原子叫存在,虚空又叫非存在。

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相对于原子来说它没有充实性。

存在和非存在同样都是实在的。

虚空是无限的,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是永恒的,所以宇宙也是无限的。

宇宙万物的差别是由原子的形状、大小、排列次序、位置不同所造成的。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希腊文:Δημόκριτος, 英文: Demokritos/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的哲学家是他的导师、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 希腊文:Λεύκιππος, 英文:Leucippus 或 Leukippos. 约公元前500 - 约公元前440年)。

德谟克利特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渊愽,他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中,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同时,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

他是古希腊杰出的全才,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

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

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

一、德谟克利特生平德谟克利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

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泊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是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德谟克利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

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

德谟克利特从小就见多识广。

小时候,他作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的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

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

他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时他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象。

知识点德谟克里特认识论

知识点德谟克里特认识论

知识点德谟克里特认识论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年-约公元前370年)是古希腊开创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认识论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谟克里特是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在他的认识论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分别是感觉、知觉和思考。

感觉是德谟克里特认识论的出发点之一。

他认为,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感知。

感觉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意识,形成我们对于世界的最初认识。

德谟克里特将感觉视为人类认识的起点,因为感觉的输入是来自于外界,而非人类自身。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德谟克里特认为,感觉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我们需要通过知觉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理解。

知觉是对于感觉的解释和理解,是人类对于世界进行分类和归纳的方式。

德谟克里特强调了知觉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对于相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知觉,这取决于个体的背景、经验和思维方式。

思考是德谟克里特认识论的最高层次。

他认为思考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人类能够深入思考问题和进行推理的能力。

思考使人们能够超越感觉和知觉,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世界。

德谟克里特认为,思考是人类最高级别的认识形式,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达到真理的境地。

德谟克里特的认识论对于后世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关注点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提出了感觉、知觉和思考的概念,并将它们作为认识论的三个重要要素。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思想的起点,为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总结起来,德谟克里特的认识论包括感觉、知觉和思考三个层次。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知觉是对于感觉的整合和理解,思考是对于问题深入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认识过程和世界万物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德谟克利特的流射说

德谟克利特的流射说

德谟克利特的流射说
德谟克利特的“流射说”是他关于认识论的一种观点。

德谟克利特认为,每一个物体都会发出一种与自身形状相似的影像,这种影像通过空气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眼睛里产生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

他认为这是认识发生的根本原因。

同时,德谟克利特也指出,感觉是因人而异的,它受到情感、意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德谟克利特认为,我们关于事物性质的感觉是约定俗成的。

对于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虚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

但他也强调,理性离不开感觉,二者之间只有精确程度上的差异。

德谟克利特的这一观点较为圆满地解决了一与多、存在与非存在、本原与运动、理性与感觉等重大理论问题,使古希腊的结构自然观达到了完备的形态。

总的来说,德谟克利特的“流射说”是一种重视感官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认识论观点,对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眼中的德谟克里特

我眼中的德谟克里特

我眼中的“德谟克里特”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都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唯物论却并不是什么很现代的哲学观点,他甚至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更加早。

那时是早在古希腊时代,在爱琴海北部的亚布吉拉。

德谟克里特就生在这富裕都市的富商家,巨大的财产,费在他五年的东洋旅行上。

他自己说:“我漫游的地方之广大,在和我同时代的人们中,要算第一个。

那时,曾作极广泛的研究,看见很多土地和国家,听见很多学者的言论。

”他特别优长于自然科学的数学的研究,这点对他确立唯物论有深刻的关系。

可是他的知识并不限于这个。

用他自己的话说:“当阿那克沙哥拉已老,年龄还轻”的他,除吕基泼的学说外,已懂得毕达哥拉学派、爱勒亚学派、恩白多克列、阿那克沙哥拉的学说,并懂得后期索非斯特派的诸说。

他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据古人说,他的著书实达于六十种,简直普遍了该时代的整个知识领域,如物理学、数学、医学、政治学,无所不包,并含有关于音乐、绘画、农业、文法、战术的研究。

他的论敌亚里士多德,常拿尊敬的态度论及他。

他坚持自由人的观念,且有主张撤除国家墙壁的哲学见解。

他和贵族主义尖锐地对立,热心拥护德谟克拉西的一个指导的思想家。

他说:“与其沉溺于依附贵族的富裕中,我情愿在民众国家内,过贫穷的自由生活。

”同时,他又是反国家主义的世界主义者。

他说:“哲学家无论在哪一块土地上,都能生活。

有为的人物,以全世界为祖国。

”有一种说法称最早的希腊哲学家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他的循环与变化。

有一位自然派哲学家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万物是一直存在的。

虽然这种想法在希腊并不陌生,但他的思想比其他大多数人更加深刻:他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

当然,帕梅尼德斯也认识到大自然恒常变迁的事实。

透过感官,他察觉到事物的确会发生变化,不过他不将这个现象与他的理智思考画上等号。

即他不得不认为感官是一种令我们对世界认识不正确的幻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德谟克里特”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都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唯物论却并不是什么很现代的哲学观点,他甚至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更加早。

那时是早在古希腊时代,在爱琴海北部的亚布吉拉。

德谟克里特就生在这富裕都市的富商家,巨大的财产,费在他五年的东洋旅行上。

他自己说:“我漫游的地方之广大,在和我同时代的人们中,要算第一个。

那时,曾作极广泛的研究,看见很多土地和国家,听见很多学者的言论。

”他特别优长于自然科学的数学的研究,这点对他确立唯物论有深刻的关系。

可是他的知识并不限于这个。

用他自己的话说:“当阿那克沙哥拉已老,年龄还轻”的他,除吕基泼的学说外,已懂得毕达哥拉学派、爱勒亚学派、恩白多克列、阿那克沙哥拉的学说,并懂得后期索非斯特派的诸说。

他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据古人说,他的著书实达于六十种,简直普遍了该时代的整个知识领域,如物理学、数学、医学、政治学,无所不包,并含有关于音乐、绘画、农业、文法、战术的研究。

他的论敌亚里士多德,常拿尊敬的态度论及他。

他坚持自由人的观念,且有主张撤除国家墙壁的哲学见解。

他和贵族主义尖锐地对立,热心拥护德谟克拉西的一个指导的思想家。

他说:“与其沉溺于依附贵族的富裕中,我情愿在民众国家内,过贫穷的自由生活。

”同时,他又是反国家主义的世界主义者。

他说:“哲学家无论在哪一块土地上,都能生活。

有为的人物,以全世界为祖国。


有一种说法称最早的希腊哲学家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他的循环与变化。

有一位自然派哲学家帕梅尼德斯认为现有万物是一直存在的。

虽然这种想法在希腊并不陌生,但他的思想比其他大多数人更加深刻:他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事物。

当然,帕梅尼德斯也认识到大自然恒常变迁的事实。

透过感官,他察觉到事物的确会发生变化,不过他不将这个现象与他的理智思考画上等号。

即他不得不认为感官是一种令我们对世界认识不正确的幻象。

这里坚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

另一位自然派哲学家赫拉克里特却刚刚相反,他认为恒常变化(或流动)是大自然的基本特征。

也就是说,他对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更有信心。

这两人的观点可谓是南辕北辙。

曾有许多人试图将这些理论结合起来,可是那种结合、综合,并不充分,因而他们没有能够确立原子论的唯物论。

德谟克里特才完成了这一工作,尽管他完成的还是机械论的唯物论。

他认为世界由无数细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即现在所说的原子)构成,他们有很多种形状,就好像积木一样可以组成各种物质然后拆散并组成另一些物质。

“德氏将帕美立德之‘大一’打破为无数不再可破的极小原子。

此原子似是有形相的。

似一希腊雕刻家破开大块云石雕刻众形。

引空间入于大石块以成众尽管德谟克里特手中的存在和行动,有和非有等等的统一,是那样机械的事情,尽管他的唯物论,是机械论的原子论的唯物论,可是他的唯物论,在古代世界,确是最严密的唯物论,它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在认识被古代的条件限制下,是最彻底唯物论、无神论,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它的特征。

德谟克里特大大的嘲笑阿那克沙哥拉的“精神”的目的论学说,据他看来,世界是由无限多数的实体成立的。

万有分为无限微小的小物体,这些小物体,已不是感官所能知觉了。

因为它们已经小到不能再分割的程度,所以叫做“原子”。

他认为除了“原子”和空虚的空间外,什么都不存在。

古代世界从德谟克里特这一“原子”说中,完成了唯物论思想的定式化,理解一切不同于具体物的同质的物质,达到物质的抽象概念。

于是,恩白多克列和阿那克沙哥拉,曾从质的方面区别出来之物质单位的“根”或“种子”的根本源性,成了废物,同时,那种说“爱、僧”或“精神”被运动最初冲击的假定,也无用了。

于是原子自己运动的概念,物质自己运动的概念,开始确
立起来。

这是德谟克里特唯物论的功绩。

德谟克里特又说:“真实地存在的东西,就是原子和空虚”“忘了‘无’‘空虚’中之矛盾性,辩证法。

”“无和有一样地存在”。

他从这个有和无、原子和空虚中,说明了运动和变化,在德谟克里特的这个物看来,空虚构成物质运动的条件。

黑格尔认为从德谟克里特“空虚”中,看出了辩证法的重要契机——反驳、否定的原理在萌芽。

他说:“这个空虚,就是和肯定物对抗的否定物,也就是原子运动的原理。


因果的必然性原理,从原子和空虚、有和无中,引出原子的自己运动来了。

德谟克里特,是把物质自己运动的概念提示出来的最先一人。

虽是这样,有和非有(无)的统一,在他手中还只是机械的统一,不是辩证法的统一。

他把有和没有现实运动的非有(空虚),机械地结合起来,不能把“非有”作为事物的转化、运动的辩证法契机去理解。

“原子在数上是无限的,有着无限不同的形状。

在经过无限的空间而无限的降落的运动中,较速落下的较大原子,和较小的原子冲突。

由此成立的侧面运动和漩动就是世界形成的开端。

无数的世界,反复于生灭中。


“一切事物的差异,由其原子的数、大小、形状及顺序的差异而来。

原子没有质的差异,也没有任何‘内的状态’。

“是灵魂由火一样的精微圆滑的原子所构成。

这样的原子,最易于运动,因着它的运动遍于全身体,于是发生生命现象。


这里所谓灵魂,据德谟克里特说,实是“特殊的物质”。

唯物论的认识论第一个根本命题,就是把意识(精神)看做被特殊组织了的物质,德谟克里特的对于灵魂的解释,正是这第一个根本命题的原始表现。

他又认为知觉发生于从物中来的流出物(像),因着这流出物适合于它而产生。

唯物论的认识第二个根本命题,把意识看做存在的模写,德谟克里特对于知觉的解释,正是第二个根本命题的原始表现。

我们从这里,看出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德谟克里特手中,虽说还是原始的形式,可是却达于确立了。

因此,德谟克里特的哲学,就是古代世界的唯物论之完成。

它把作为科学世界观的近代唯物论之一切伟大根本命题,在其萌芽上包含着。

也正因为它是在其萌芽上包含着它们,所以它自身决不是彻底完成了的唯物论,而是机械论的唯物论。

它上面,对于物质的质和量的辩证法关系,对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关系,对于物质运动的辩证法法则,都没有正确地把握住。

原子这东西,虽然德谟克里特说它是“真正实在者”,然而这“真正实在者”的规定,还是很抽象。

就是说,他没有正确地把握现象和本质的辩证法统一,把“真正实在者”抽象化了。

所以,德谟克里特的唯物论中,还有唯心论的插足余地。

他说,“我们对于真实,什么都不知道”,“人和‘真实’隔离得很远”,“真理在‘深邃地方’隐藏着”。

从这里,我们看出德谟克里特哲学(认识)的古代限制来。

不能超越这一古代的限制,定要在机械唯物论中绕圈子,这是德谟克里特及其时代的命运注定了的。

可是另一方面,他的哲学却站在古代唯物论发展的最高峰,是古代哲学的最大的成果,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中通体都把德谟克里特“完全继子般地”看待。

德谟克里特在古代是有最高地位的伟大哲学家,可说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大部分得益于研究他的著作。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不提德谟克里特的姓名,径自借用他的语句之处,不知有多少。

据说唯心论者“柏拉图,曾梦想购集德谟克里特的一切著书,把它焚毁”。

就从这一点看,也够知道德谟克里特的伟大。

却可惜他从来没有获得多的相当地位的评价。

所以朗格说:“古代伟大人物中,没有一个像德谟克里特那样,受着历史的虐待。


一般地说,这是由于后来唯心论反动的兴起,哲学一般地移向唯心论,不能不长期地忘却德谟克里特唯物论原故。

他的哲学,自从古代末期,由伊壁鸠鲁及鲁克黎杜把他复活了一时之后,在整个中世纪内完全被遗弃。

从德谟克里特的时代起,二千年以后,因着自然科学渐渐勃兴,才由培根把他从遗忘中拯拔到光明的地方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