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珍珠养殖—河蚌育珠的工艺和技术
淡水珍珠蚌繁育和养殖技术要点
○罗金强1王田2程辉辉3本文对淡水珍珠蚌养殖技术进行要点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借鉴。
一、蚌苗繁育1亲蚌选择优先选择已经审定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如康乐蚌、三角帆蚌“申紫1号”、褶纹冠蚌、池蝶蚌等,并且要求亲蚌3龄以上,体质健康,喷水有力,也可根据蚌的外观挑选,大蚌产大珠,胖蚌产胖珠,彩蚌产彩珠,有条件的还可以选用优秀的自培品系。
2优质苗种培育2.1亲蚌培育培育方法有池塘直接培育和温室大棚培育两种,其中温室大棚适合早繁苗种,必须在上年度11月前建成。
亲蚌选择3龄以上,体重250-500g,体长12-18cm,体质健壮,完整无伤,壳色发亮,珍珠层美丽,生长线稀疏,闭壳敏捷,喷水有力。
亲蚌的雌雄鉴别方法:①看性腺部位:采用注射器,吸取性腺部位,组织液带有黄色颗粒为雌蚌,呈白色黏液为雄蚌;②看鳃:雌雄蚌鳃瓣上的鳃丝排列密度、沟纹、颜色、透明程度等都差异明显,通常雌蚌鳃丝密度是雄蚌鳃丝密度的2-3倍,雄蚌鳃瓣沟纹明显、淡黄色、透明状,雌蚌鳃瓣沟纹不明显、淡褐色、不透明。
繁育阶段可适当提高雌雄蚌比例至4∶1,之后采用亲本吊养的方式提高受精率。
吊养时应注意,在流水环境下雄性亲蚌宜养殖在雌蚌的上流方位,而在静水中培育亲蚌时,要集中养殖在同一水位深度。
2.2育苗准备工作首先要进行黄颡鱼的暂养和强化培育工作,因为黄颡鱼是钩介幼虫的优良寄主,钩介虫变态为仔蚌后再脱离寄主鱼,黄颡鱼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因此采苗鱼要选择鱼体健壮,性情温和,鳍条完整,鳍、鳃宽大的,之后准备好育苗设施,提前搭建各种生产车间,做好清洗消毒工作,进行预运转。
2.3寄苗和采苗(1)亲蚌检查与分级养殖在采苗期前,对全部受孕雌蚌进行孕熟程度检测,并按孕熟程度开展分养工作。
此操作不仅能对不同孕熟程度雌蚌的采苗期进行精准预报,还能避免频繁开蚌检查造成的“人工”早产现象。
(2)检查钩介幼虫成熟度一看外观:成熟的外鳃瓣饱满,鳃丝粗壮,呈现橙黄色或暗红色,不成熟则呈现粉色或乳白色;二看足丝:用解剖针点刺鳃瓣,若能挑起粘连不断的细丝,则表明钩介幼虫已成熟。
怎样养珍珠,怎样进行河蚌育珠
怎样养珍珠,怎样进行河蚌育珠珍珠是一种名贵药材,又可以制成贵重装饰品。
发展珍珠生产,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那么,怎样进行河蚌育珠呢?首先要选好河蚌培育珍珠的河蚌,一般选用三角形的三角帆蚌,也有用摺纹冠蚌的。
用三角帆蚌容易操作,生产的珍珠质量好,产量高。
采集河蚌一般在初春或秋末、气温在5~20℃时为宜。
采来的河蚌暂时养三个月左右。
暂时放养的水域要求水质肥,水流畅通,水质呈中性或稍微有点碱性,水深3尺以上,阳光充足,没有水生植物。
暂时放养密度以每亩吊养3000只左右比较好。
育珠蚌养殖的方法有吊养和笼养两种。
吊养,一般在池塘,河沟等较窄的水域。
用毛竹和木棒打桩,再安上横栏,进行吊养。
在育珠蚌的翼状部钻一个小孔,穿上尼龙线。
可以在一根尼龙丝上穿3~5只蚌。
两蚌间距离5 --8寸,行距3尺以上。
每亩放养800-1,000只。
吊养河蚌要使蚌体与水面保持0.5~1尺深。
冬季和夏季可适当调整水深。
笼养,一般选在湖荡、水库等大型水域进行。
在流速不大,饵料丰富,不影响船只航行的湖汉、库湾,用毛竹、木棍打桩,将育珠蚌放在笼内进行悬吊养殖。
笼与笼间距3尺以上,笼底离水面一尺左右。
一尺见方的笼内放养5只。
养殖珍珠注意事项浪大流急,水生作物多或者有农药、工业污水注入的水域,不能用来养珍珠。
养殖育珠蚌要活水,水质不能过肥、过瘦,一般以黄绿色的水比较合适。
如果水质过瘦,在育珠蚌伤口愈合后可以施肥。
夏季高温期间要经常冲水,保持水质新鲜,养育珍珠蚌的水面不要种水生作物。
做好的手术蚌要及时进行养殖。
开始的十天内,每隔二、三天检查一次,是否有吐片,死蚌等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以后每隔一星期或半个月检查一次。
洗刷育珠蚌上的青苔和其他附着物。
育珠蚌经过2~3年培育,珍珠已生长好就可以采收。
采收一般在冬季进行,此时珍珠基本停止生长。
采收方法有剖蚌取珠和活体取珠两种。
年龄较老的育珠蚌可以剖蚌取珠。
年龄较轻的可以活体取珠。
琅珠时不要破坏珍珠囊。
河蚌怎么养出珍珠 河蚌养殖技术
河蚌怎么养出珍珠河蚌养殖技术想必大家对于珍珠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吧,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品,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
而且珍珠还可以磨成粉,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
我们都知道珍珠一般都是出产于河蚌之中,那怎么做才能养出这种长珍珠的河蚌呢?河蚌怎么养出珍珠一、养殖方法1、池塘的养殖面积要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鲫鱼,不宜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鲢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2、要选择无污染的河流,氧气充足、水质清新、水体呈流动状态、物质交换充分,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
3、如果选择湖泊、水库等,水域面积要较大,选择岸边或弯处水体较浅的水域进行珍珠蚌养殖,水体流动性要好、水质要清澈、溶氧要丰富。
二、注意事项1、养殖珍珠蚌要注意这三点:水质环境、养蚌技术、对于鱼珠混养的品种选择。
2、在养殖珍珠蚌时,可以在养殖塘混养鱼类,比如说鲫鱼、花鲢、白鲢、黄辣丁等鱼类品种,但是不能混养鲶鱼、乌鱼等凶恶鱼类。
3、在混养鱼类时,不要将鱼类与患病珍珠蚌混养,不然将会导致珍珠蚌和鱼类都死亡,如果发生患病珍珠蚌,应及时用药治疗。
河蚌养殖技术1、养殖方式: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
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
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放养密度: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
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
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加强水质管理:在没有流水的封闭静止水域中养河蚌时,遇高温、水浅、低压后,会造成缺氧死蚌。
因此必须及时加水,换水或保持水质新鲜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况下蚌、珠生长缓慢。
4、清除附着物:育珠蚌经吊养一段时间后,在吊养网笼、网袋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必须定期清洗。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养殖方式,它可以让人们在淡水中养殖出美丽的珍珠。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产业。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珍珠贝放入淡水中,让它们在水中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珍珠贝会分泌出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会逐渐形成珍珠。
为了让珍珠贝生长得更好,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养殖者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珍珠贝的水域。
一般来说,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都是比较适合养殖珍珠贝的地方。
在选择水域的时候,养殖者需要考虑水质、水温和水深等因素。
养殖者需要选择适合养殖的珍珠贝品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淡水珍珠贝品种有马蹄珠、金珠、银珠等。
不同品种的珍珠贝生长速度和珍珠的质量也有所不同,养殖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养殖者需要掌握珍珠贝的养殖技巧。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需要注意珍珠贝的饲养、繁殖和保护等方面。
比如,养殖者需要定期清理水域,保持水质清洁;同时,还需要控制珍珠贝的密度,避免过度养殖导致珍珠贝生长缓慢。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产业。
通过掌握好珍珠贝的养殖技巧,养殖者可以在淡水中养殖出高质量的珍珠,为自己带来
丰厚的经济收益。
如何饲养河蚌
如何饲养河蚌河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都有出产,那么河蚌如何饲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河蚌的饲养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河蚌的饲养技术一、手术蚌选择挑选蚌体完整无残缺,壳体光泽好的,并且斧足肥壮饱满、台珠蚌比制片蚌贝壳大,育珠蚌最好选择4-8龄,制片蚌选择4—6龄,按大小一般采用7一10厘米。
二、手术操作应先准备好操作工具(镊子、开壳器、切片刀、开口针等).先用开壳器将制片蚌蚌壳打开,两壳分离,接着用切片刀取外套膜边缘的表皮,注意表皮要取得厚薄均匀,再用镊子放在玻璃板上放平。
用海绵擦去表皮上的水分,再用切片刀将其切成2毫米见方的小块,并及时浇上生理盐水来保持小片湿润。
把插片放在手术架上,撬开育珠蚌双壳,用送片针和切片针插入外套膜。
小片从左向右插入,为了使其接触好,要用开口针压实,这样长出的珍珠才能更圆。
一般可插3行,花形布局。
手术完成后,要用消毒水消毒,然后就要吊挂在养殖池中了。
三、育珠蚌养殖(一)养殖方式育珠蚌多采用吊养和笼养。
池塘里吊养河蚌前,可以先用毛竹、木头打桩,一排排用绳子绑好,把育珠蚌放在网笼里,悬吊于水中,为了使育珠蚌吊在同一水层高度,可以用塑料泡沫或可乐瓶子做浮子,既经济又好用。
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
根据水位、水温及季节变化,应适时调节育珠蚌的吊养深度。
冬季宜适当深吊(水面下40-60厘米),春、秋两季可吊养浅些(水面下15-20厘米),夏季吊水面下20-30厘米(水温32-34℃)。
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育珠蚌一般每亩养殖池塘为800一1200只。
(二)管理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
经过手术的河蚌生长过程中,体质比较弱,要经常检查一下,发现死蚌要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其他蚌的生长。
同时还要注意一下蚌的位置,保持它们仰天朝上的姿势。
为了不影响生长,还应及时将附着在壳体上的污物清理。
如育珠池塘水质清瘦,要及时施肥。
肥料可用有机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
河蚌育珍珠技巧
河蚌育珍珠技巧
河蚌育珍珠是一种特殊的珍珠养殖技术,其制作过程是将一定大
小的珠母贝核植入到河蚌的体内,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和成长,便可
以得到完美的珍珠。
河蚌育珍珠技巧是中国古老的工艺,至今仍被广
泛使用。
河蚌的育珍珠过程一般从夏季开始,这时候的河水温度比较适宜,也是河蚌繁殖的季节。
在选择河蚌的时候,要选择个头适中、品种纯正、外形完美的河蚌。
在育珍珠的过程中,要将珠母贝核和河蚌贝体密合,尽量避免感
染导致河蚌死亡。
同时,还要保证珠母贝核的大小和形状,这对珍珠
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河蚌育珍珠的时间一般需要1-3年,这期间需要对育苗的河蚌进
行特殊的管理和养护。
其中包括饲养、换水、加石灰等一系列细致的
操作,以确保河蚌的健康成长和珍珠的质量。
总之,河蚌育珍珠技巧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珍珠。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是指在淡水环境下利用特定的技术手段人工培
育珍珠的过程。
与海水珍珠相比,淡水珍珠生长周期较短,价格也相
对较低,因此淡水珍珠成为了国内外广泛重视的一种重要产品。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接种、养殖、收获和处理。
第一步是接种。
接种是淡水珍珠养殖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控制
珍珠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挑选出珍珠质量好、肉叶极佳的贝
壳作为种贝,然后取出其肉质,留下一小段肉叶,再将和糊包住1-2
粒麻子或小米,然后用尼龙网袋绑好,再将它放入一个淡水贝壳中,
接种淡水珍珠的种子。
第二步是养殖。
在种子加入贝壳后,需要将其放入淡水培养箱中,等待珍珠的生长发育。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对水质控制、温度调节、可见光照射等方面进行管理,以保证珍珠的健康生长。
第三步是收获。
当淡水珍珠生长至一定大小时,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这一步需要仔细观察珍珠的颜色、光泽度和表面纹路等指标来判
断珍珠的成熟度和质量,然后用特定的工具将珍珠取出。
第四步是处理。
处理是淡水珍珠养殖技术的最后一步,它包括清洗、打磨、钻孔等环节。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使珍珠的表面更加光滑
漂亮,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仅需
要科学技术的支持,还要对生态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开展淡
水珍珠养殖业务时,需要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环境的平衡与
健康。
绍河珍珠首创我国“淡水有核珍珠”培育技术 “一蚌多珠”技术有
方法 将 珍 珠 取 出 ,并 保 全育 珠 蚌
同时 ,获 奖 项 目还 研 制 出一 持 ‘ 肥、 活、嫩、爽’。”谢绍河说。 项 目还创造 了从鱼蚌混养 “ 生
原 有 的珍 珠 囊 ,根 据 珍 珠 囊 的 大 种 新 型 送 核 器 和 高 效 的 植 核 方
次 ,珍珠直径在 1 6 — 1 8 毫米之间 , 每 公斤在1 0 万元 以上 !”
上 ,优质珠率3 0 %以上。
据 谢绍河介绍 ,外套膜淡水有
项 目还 研 制 出 专 门针 对 河 蚌 核 珍珠 直 径在 8 —1 2 毫米 之间 ,价
的 营养 类 和抗 菌 类 药物 ,以提 高 格 是 3 0 0 0 — 5 0 0 0 元/ 千 克 , 而 内 脏 育珠 蚌 在 多 次植 核 手 术 期 间 的成 囊淡水 有核珍珠直径在 1 2 — 1 7 毫米
部位 培育 珍 珠 后 ,切 断河 蚌体 内 活率。 两端 的 闭 壳肌 ,采取 一 次 性 ‘ 杀 该 技 术 再 生 利 用 育 珠 蚌 资
间 ,价格 在1 万元/ 千克以上。
创 新 点 之 二 是 优 化 集 成 了 植
蚌取 珠 ’的方 法来 收获 珍珠 ,河 源 ,缩 短 了育 珠 周期 , 既降低 养 核 育珠 、养 殖 系统 技 术 ,形 成 育
小 选 择 规 格 适 宜 的珠 核 进行 手术 法 ,有效 地 解 决 了现 有 送核 器 无 态养殖”到 “ 公益养殖”的育珠模
植 核 ,继 续 养殖 培育 出 “ 再 生 有 法调 节和 送 核 定位 模 糊 等 问题 ,
式。利用富营养成分 的三类水质水 任何药物 ,实行科学管养调控 ,凸
珍珠蚌的饲养与养殖技术
珍珠蚌的饲养与养殖技术珍珠蚌是一种珍贵的贝类动物,其产生的珍珠被广泛应用于珠宝制作和装饰品。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珍珠,科学的饲养与养殖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珍珠蚌的饲养与养殖技术,包括选址、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繁殖方法等。
1. 选址选址是珍珠蚌养殖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选择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淡水或海水域作为养殖区域。
其次,需要确保水质稳定,避免有害物质污染。
最后,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温变化对珍珠蚌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养殖地点。
2. 养殖环境珍珠蚌需要适宜的环境来生长和繁殖。
首先,水质要保持清洁,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中的氧气、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有一定的平衡。
其次,要定期清理养殖设施,防止藻类和其他底栖生物堆积。
另外,养殖区域要避免暴雨冲刷和污染,确保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3. 饲养管理珍珠蚌的饲养管理关系到其生长和珍珠的质量。
首先,要保持适宜的饵料供应。
常用的饵料包括藻类、浮游生物和人工配制的饵料。
其次,要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疾病传播和养殖环境污染。
另外,定期检查珍珠蚌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4. 繁殖方法珍珠蚌的繁殖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繁殖方法包括人工授精和自然繁殖。
人工授精是指将雄性和雌性珍珠蚌的生殖细胞取出,在实验室中进行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促使受精卵发育成珍珠蚌。
自然繁殖是指将雌性和雄性珍珠蚌置于适宜的养殖环境中,让其自然繁殖。
繁殖期的管理要注意控制水质和温度,提供充足的饵料,促进繁殖的顺利进行。
总结:珍珠蚌的饲养与养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繁殖方法等因素。
科学的饲养与养殖技术能够提高珍珠蚌的生长速度和珍珠的质量,为珍珠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操作中,养殖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获得更好的饲养与养殖效果。
河蚌的人工育珠及管理
1、人工育珠的操作方法1.1选育珠蚌和暂养育珠蚌选择第一次育珠颗粒大,光泽好,数量多,养殖年限在1.5~2年的健壮个体。
手术前对养殖的育珠蚌逐一检查,先用竹片把鳃、斧足等拨至一侧,然后用竹片的头部轻轻触动每颗珠,以分析其生长情况。
凡红光珠、集头珠、空心珠、附壳珠等约占60%的,均不宜用作再生珠养殖。
目前育珠的河蚌主要有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鸡冠蚌)。
三角帆蚌育珠质好,优质率比较高,但适应性和抗病性比鸡冠蚌差,死亡率高。
在选蚌时,要求蚌龄小,蚌体健壮,无病伤的蚌育珠。
用于制片的蚌,应选择2~3龄(壳长>10cm)为宜。
育珠蚌最好挑选2~4龄的。
制片蚌和育珠蚌一般不能相差两龄(同龄最好)。
外购蚌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暂养,方可手术。
为防止蚌病传播,提倡自繁、自育、自用。
1.2适时植珠水温在10~30℃均可进行植珠手术,以春秋季15~20℃的水温最好。
因这时进行植珠手术,蚌体新陈代谢旺盛,分泌珍珠质能力强,伤口愈合快,形成珠的光质好。
所以一般三角帆蚌在3~4月和9~12月,鸡冠蚌在5~7月和9~10月进行手术为宜。
植珠要避开蚌的排卵期。
育珠蚌应该在手术前1~2个月进行暂养育肥。
1.3手术工具(1)制片工具开壳刀一把,一般医用剪刀一把,镊子两把,切片刀一把,解剖盘一个,6cm 宽、20cm长的玻璃板数块,海绵数块,杯子、盆、滴管、木制手术架各一个。
(2)植片工具开口器一个,塞子数个,拨鳃板一块(用竹片或不锈钢片制成,长约20cm,一端或两端呈舌形)。
此外还需小钩开口针和送片针。
(3)养殖工具钻子、网笼、毛竹、木棍制成架子,船只或木盆、刷子、塑料绳等。
1.4植片操作做好植片手术是获得优质高产珍珠的关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植片季节一般以3~5月份为主,9~10月份为辅,水温15~20℃最为适宜。
(2)河蚌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前把吊养的育珠蚌从竹架上取下,洗去蚌壳外的污物,然后排放在水泥池或水盆中。
排放时要将育珠蚌的腹缘向上,让其自然开口。
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
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珍珠贝是一种宝贵的珍贵贝类,具有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养殖淡水珍珠贝是一项具有潜力的企业,但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珍珠,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养殖淡水珍珠贝的方法和技巧,以帮助养殖者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选址和水质管理养殖淡水珍珠贝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理想的场地应该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和良好的水质条件。
淡水珍珠贝喜欢水温适中、清澈且富含营养物质的水环境。
因此,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
保持水体清洁和富含氧气对于珍珠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二、种苗选取和投放在开始养殖淡水珍珠贝之前,需要选取高质量的种苗。
选取种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健康的珍珠贝,外壳无裂纹,活动力强;其次,选择适宜大小的珍珠贝,避免太小或太大的种苗,以免影响后期的生长质量;最后,确保种苗来源可靠,来自良好的养殖基地或养殖场。
投放种苗时,应注意控制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竞争和损害。
同时,要确保珍珠贝适应新环境,可以在投放时逐步调节温度和光照。
三、饲料管理和营养供给淡水珍珠贝以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主要饲料来源。
养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饲料,并合理投喂。
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食或不足喂食。
此外,养殖淡水珍珠贝还需注意供给适量的矿质物质,如钙、磷等,以促进珍珠贝壳的形成和生长。
四、疾病防治和养殖环境的维护养殖淡水珍珠贝时,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养殖设施,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定期更换水质,避免积水和病菌滋生。
对于常见的疾病,如细菌感染和寄生虫,养殖者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但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频次,避免对珍珠贝产生不良影响。
五、定期观察和成长管理养殖淡水珍珠贝需要注意定期观察和记录珍珠贝的生长情况。
可以通过测量壳长、壳宽等指标,评估珍珠贝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
对于生长迅速且有潜力的珍珠贝,可以适当调节养殖密度,以提高养殖效益。
淡水优质珍珠培育及加工技术_王海华
| 62技术2014海洋与渔业2014年2月刊 总238期8cm以上开始进行插片育珠。
(1)养殖方式:采用40×40×10cm 的网框培育,框底铺薄膜和泥。
(2)养殖密度:每只网框放养蚌苗100只,每亩养殖水面放养蚌苗8000~10000只。
(3)日常管理:蚌苗刚放入网框中以吸收框内泥中的营养为主,因此需每周加泥一次,每次用量为0.5kg/框左右,加入的泥要求是除去杂质的肥泥。
当小蚌长到达3厘米后需向养殖水域中施肥,且随着小蚌的不断生长而逐渐增加施肥量。
施用的肥料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施用,泼洒时要注意用水充分调匀。
施肥数量根据水的肥度而定。
每月需施用一次生石灰以增加水中的钙质,用量为10~15kg/亩,要求生石灰必须兑水全池泼洒。
4.14cm以上(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培育(1)养殖密度10cm以前,继续采用40×40×10cm 的网框培育,但框底应除去薄膜以加大水的交换量,密度为30只/框、2500只/亩。
10cm以后,采用钻孔单吊或采用长网袋吊养(将蚌的腹缘向上、每袋放8只蚌),密度为1500只/亩左右。
(2)日常管理定期向养殖水域中施肥,且随着蚌的不断生长而逐渐增加施肥量。
施用的肥料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才能施用。
泼洒时要注意用水充分调匀,施肥数量根据水的肥度而定。
每月需施用一次生石灰以增加水中的钙质,用量为15 kg /亩,要求生石灰必须兑水全池泼洒。
定期向养殖水域中加注新水,有条件的可长期保持微流水,使养殖水域的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每月进行水域理化因子测量,用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控。
可在养殖水域中投放草、鲢、鳙、鲫、鳊等鱼进行鱼蚌混养,起搅动池水、生物施肥等互助互利作用,又能增加养殖效益。
5.育珠蚌养殖管理(1)育珠蚌放养前的准备养殖水域为池塘的,在育珠蚌放养前15~20天,进行干塘消毒,清除周边水草和埂边旱草后,用生石灰按75~100 kg /亩的用量彻底消毒,曝晒3~5天后,加满新鲜水,施用经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育水质,保证在育珠蚌吊养时有丰富的饵料生物。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中)
于水 层之中 , 有一定 浮力的塑料 浮球 、 料空瓶 等均可 用 塑
作浮 子。 网袋和 网夹一般 由聚乙烯 做成 。圆形网袋 中撑 一个 由竹篾 做成的弹性 圈 , 以保证 网袋固定 的形状 。 网袋放 养
合肥或与有 机肥结合施 用。否则 , 、 藻会过 多。 蓝 绿
施肥 的 作 用是 培 养 水体 浮 游 生物 ( 类和 浮 游 动 藻 物 )浮游植物 ( , 藻类 ) 和有机 碎屑 才是珠蚌 的饵料 。在整
业。
③使用 消毒 药棉 :用抗 生素 等药物配成 等渗的 消毒 液I 浸透药棉 ( I I 小粒棉 球 ) 制片手术操 作时 , 。 用镊子 夹药 棉 清理 、 调整组 织小片带 以及擦 除过 多粘液。 每粒小棉球 只用一只制 片蚌 , 绝不重 复。使用 药棉协助 制片的办 法 , 比使 用海绵要好 , 减少了海绵粗 糙面与组 织的 摩擦 、 它 损 伤, 又可避 免相互感 染。同时 消毒药棉 法也最适 宜与“ 撕 ( ) 术要 点 ① 植片 工具应与手 术蚌规格 相适 应 , 2技 开 口大小应与小 片大小相宜 。 ②排 列 : 第一 排6 , 粒 第二排
4合 理 施 肥 和 调 控 浮 游 生物 .
生物丰 富 , 具有一定 水流或风 浪运动的 内陆水体 , 可作 都
养蚌 育珠场 所 。
氮、 、 、 磷 钾 钙等是养蚌 水体 的基础营 养元 素。 外还 此 有很 多矿物元 素和微量元素 在养蚌 育珠 生产 水域也显得
十分重要 。这 和一 般水产 养殖 水域有些 不同。 水体可 以施用有机肥 , 也可以用化肥 。 在各类 有机肥
水 体钙 的 含 量 要求 在 每 毫 升水 体 5 毫 克 碳酸 钙 以 0
上 , 的 酸 碱 度 以 中性 稍 偏 碱 性 为好 ( H为68 85 。 水 p . .)  ̄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出处:黄冈水产信息网作者:发表日期:2006-9-26 阅读次数:--------------------------------------------------------------------------------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
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稚、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8亿只。
如果不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
所以,提高珍珠质量,限制产量迫在眉捷。
一、珍珠养殖现状1、技术进步中国珍珠产量的飞速增加,首先得益于钩介幼虫人工采集技术的突破和稚、幼蚌培育技术的不断进步。
虽然河蚌的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技术尚未解决,河蚌在生产中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繁殖。
但在生产中已能从钩介幼虫的采集开始进行大规模培育稚、幼蚌,从而使手术蚌的来源有了根本保证。
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大江南北的农民很快掌握,而且已经完全做到了规模化生产。
其次,专业从事手术操作的女工队伍已经形成。
在湖南汉寿、安徽贵池、芜湖等地的有此乡镇已成了手术操作工的产地,每个乡镇的手术操作工就可达上万人。
育珠手术已成了当地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通过师傅教徒弟式的发展,手术操作工队伍稳定、壮大,并得以延续,使手术操作环节的人力有了保障。
第三,蚌病控制技术已经突破,育珠蚌养殖技术有了一定提高。
培育浮游生物、肥水养殖育珠蚌的技术借鉴了“施肥养鱼”的池塘养殖技术模式。
在生产管理上,主要是改穿孔吊养方式为“网袋、网夹”的笼养方式。
在大规模生产中,网箱培育手术蚌技术的改革进步,使当年育苗、当年手术育珠有了可能,缩短了珍珠育成周期。
2、存在的问题河蚌育珠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目前,珍珠生产已不再是获得巨额利润的项目,暴利的年代已经过去。
但是,多年育珠生产的高盈利性,使从业者无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盲目生产仍在继续。
⑴中国的珍珠产业协会还不健全,有些地方或成了半官方的组织,缺乏行业协调和自律,珍珠的生产完全无序化,限制产量和提高质量任重而道远。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
淡水珍珠养殖技术我国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水库星罗棋布,可育珠水面非常广。
河蚌种类较多,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
再者珍珠的制片移插,它是一项精细的手工操作技术,即不能用电脑控制,也不能行机械操作,所以,特别适应我国劳动力多的现实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采捕与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
到80年代中期,我国珍珠产量便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珍珠输出量最大的国家。
1 我国淡水育珠业的发展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大体可分为研究试验、技术改革和技术改进成熟3个阶段。
1.1 研究试验阶段珍珠的人工培育技术,是人们在采捕天然珍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
1958年广东水产学校(现湛江水产学院)试验成功。
1962年在熊大仁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无核珍珠养殖与彩色珍珠形成与小片位置的关系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1964年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淡水珍珠的养殖,并形成了规模生产,产量不断上升,尤其是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发展较快。
1972年我国开始出口淡水珍珠,1979年出口淡水珍珠达11吨,创汇1800万美元。
在此期间,我国育珠蚌的主要来源是*在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人工采捕天然蚌。
育珠蚌主要以褶纹冠蚌为主,三角帆蚌还未摆到首要位置,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等育珠还在探索中。
制插片技术,养殖水平还比较低。
采捕的天然蚌个体一般都在12——18厘米,年龄2——5龄,制片方法多采用削膜,片厚而大,每只蚌插片数也较多;养殖多为池塘,采取鱼蚌混养,并以鱼为主,养殖密度大;手术蚌吊养在固定的绳或架上,蚌不能随水升降。
珍珠产量低质量差,但当时珠价好。
1.2 技术改革发展阶段到70年代末以后,我国育珠技术有了突破和进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河蚌人工繁殖成功:1978年前,我国的育珠是采捕天然水域中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天然河蚌源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此,70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河蚌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获得突破,这为淡水育珠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加快珍珠养殖与提高珍珠质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2)确立了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在育珠中的地位:我国淡水育珠蚌有十几种,经反复育珠试验,从产珠的光泽、颜色、洁度、形状、大小、产量以及手术操作方便程度等多因素考虑,确认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淡水育珠的最佳蚌种。
水产经济动物:河蚌养殖第三章珍珠植珠技术
片(锋利,刃平)
解剖盘:放置手术架和小片板 小片板:放置小片,材料为玻璃板或木版 木制手术架:制片、植片时固定蚌体 棱形通针:同体植片时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 弯头刀:同体植片时切除色线 玻璃滴管、烧杯、海绵
撕开内外表皮
取小片系:将外表皮放在消毒液中浸1分钟 后,置小片板上,使外表皮贴壳面向上,修 切小片,剪除色线
修边切片:用切片刀修整带 状的外表皮,然后切成小片
整修和切片
小片基本要求
厚薄均匀:0.3~0.4 mm,其中一般三角帆 蚌以厚为好,褶纹冠蚌以薄为好
大小整齐(以收缩后成正方形为佳) 从制片开始到插入在10 min内完成
小片——(3*4 mm)除产量略有降低外,圆 度、光泽度等提高,价格可提高1~2倍
小工具——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对蚌损伤小
2. 其他指标
健壮:壳色鲜艳,生长 轮宽大,具鲜艳软边; 反应灵敏喷水有力;无 病无损伤;无怀卵等
壳内面:珍珠层光泽好; 色泽鲜艳(制片)
制:插比例
无核育珠——2~3:2 有核育珠——1:10~1定壳口 舌形木片:拨开内脏团和瓣鳃 植(送)片针:植小片用,不锈钢制成,
针头圆形或半圆形,顶端最好有短刺
送核器:送入珠核,一种规格的送 核器只能送上同一种规格的珠核
开口针:手术时在外套膜上开创伤 口,有钩针和直针,不锈钢
通道针:开通送核的通道 固定针:同体植片时固定育珠蚌内
2. 小片切取大小、形状和位置
无核珍珠的小片:常用规格为4~5 mm (长宽比 约为3:2)
有核珍珠的小片:边长约为珠核直径的1/2~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对珍珠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育珠蚌养殖周期需长达4-5年,生产管理与一般水产养殖项目有显著不同。
1、水域选择
应选择常年有水源保证,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质较肥沃,水面水生高等植物,底质淤泥较少,水学2米左右的水域。
如果有微流水,面积从不到1公顷到十几公顷均可。
如果常年没有微流水,人工修筑的水面一般以3-5公顷为宜。
从水域类型上看,山塘、小水库如果水位起伏不大也可选作育珠场。
水质肥的外荡、湖泊和大中型水库年龄较长的湖湾、库汊也可养殖珠蚌。
总之,只要饵料生物丰富,具有一定水流或风流运动的内陆水体,都可作养蚌育珠场所。
水体钙的含量要求在每毫升水体50毫克碳酸钙以上,水的酸碱度以中性稍偏碱性为好(pH 为6.8-8.5)。
育珠蚌养殖场的水温,年平均达17-20℃,表层水的日最高水温不超过38℃,最低不小于2℃, 最适水温在23-30℃。
育珠水域一般要选择向阳、通风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热的传导和水温的恒定。
2、吊养方式
把育珠蚌放在水体浮游生物量较高的水层中养殖,就是为使珠蚌有充足的饵料和溶氧。
所以固定吊养的措施总是在不断改进,但浮子、绳索是最基本的。
改变最多的就是放置珠蚌的器具,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网袋和网夹。
放养前,必须在水域中选择两岸相对较近的岸边,用毛竹或树桩做成固定的撑架或直接在两岸边打桩。
然后每间隔1-2米沿水面拉上绳子,在每条聚乙烯绳上间隔一定距离系上浮子。
浮子是为了吊养的育珠蚌能均衡悬浮于水层之中,有一定浮力的塑料浮球、塑料空瓶等均可用作浮子。
网袋和网夹一般由聚乙烯做成。
圆形网袋中撑一个由竹篾做成的弹性圈,以保证网袋固定的形状。
网袋放养育珠蚌,每袋只能放1-2个。
我们在肥育手术暂养蚌时也采用这一网袋法,每袋放养5个幼蚌。
因此,用竹圈网袋放2只珠蚌,出水孔分别向外,腹缘朝下的吊养方式较好。
网夹呈长条形,网孔较大,水流畅通,但蚌壳易被网线卡进造成凹陷、甚至伤及外套膜。
每个网夹宜放3-4只珠蚌。
除了在冬季和炎热的夏季,多数时间是吊养在0.4米以内捕层水中。
3、手术后恢复
手术操作时如能按要求进行系统化消毒、严格使用滴片宝滴片,一般来自幼蚌培育池的手术蚌,接种后吊养回原塘,均可正常恢复,快速生长。
手术后需要转池吊养的(即从幼蚌培育
池,转到育珠池),该池需经过清塘消毒,然后提前施足肥料(250-500千克/亩猪粪),培肥水质(呈淡褐色或黄绿色)。
手术蚌吊养后的一周内不应施肥。
如果水色达不到要求,可用豆浆投喂,一般每天1千克黄豆/亩,磨浆后分2-3次泼洒,连续3-5天。
一周后,建议使用专用复合肥料。
如用有机肥,可按水色变化进行追肥,但有机肥必须充分发酵腐熟,分解彻底,用前还应拌生石灰消毒。
每次用量150千克/亩(猪粪),3个月内尽量不用鸡鸭粪肥。
4、合理施肥和调控浮游生物
氮、磷、钾、钙等是养蚌水体的基础营养元素。
此外还有很多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养蚌育珠生产水域也显得十分重要。
这和一般水产养殖水域有些不同。
水体可以施用有机肥,也可以用化肥。
在各类有机肥中,禽类肥的肥效较好,但是也容易过量,而且未发酵的禽肥很容易引发蚌病。
一般农家肥不如规模养殖场的猪、牛粪肥,这主要看牲畜是否投饲全价饲料。
有机肥一定要发酵、腐熟,使用时再与石灰混合则更好。
作为追肥,有机肥的用量要根据养蚌水体的具体水色、透明度和季节、气象状况等,采取少量多次使用。
不能固定每次用量或生搬硬套书本,或凭别人介绍。
根据有机肥种类、干湿确定用量,一般每次追肥150-250千克/亩,视水色而定,5-10月的生长季节,每半个月一次,11月后至翌年4月前,可间隔更长时间。
化肥的使用主要应掌握氮、磷、钾比例,最好使用复合肥或与有机肥结合施用。
否则,蓝、绿藻会过多。
施肥的作用是培养水体浮游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才是珠蚌的饵料。
在整个育珠蚌养殖期内,每年的高温季节应适时使用专用复合肥料。
不同的藻类对珠蚌的营养和消化率都有不同。
生产上需要通过施肥、冲水,用微量元素、石灰、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水质调节,尽可能使藻类的结构比例有利于珠蚌生长和珍珠育成。
对育珠蚌最有利的藻类是硅藻、金藻、黄藻、裸藻门中的一些单细胞种类。
从水色上判断,一般应呈黄褐色、黄绿色为主。
深绿色、墨绿色的水一般为蓝、绿藻占优势,这类水会进一步发展成“水华”,可以用青苔净等药物进行控制。
如果浮游动物过多,则可以用杀虫剂灭除。
在珠蚌养殖水体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200尾/亩)和适量草、鲫、鲴鱼,对防止蓝、绿藻过多有一定作用。
5、施用石灰和水质调控
养蚌水体经常使用生石灰,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调节水质措施。
一般淡水水体,每次以10千克/亩左右为宜。
生长季每隔半月一次,春季和秋后每月一次。
在育珠蚌养殖过程中,根据水域的不同特点,适当使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微生物制剂都
可以促进珍珠的生长。
随着对育珠蚌生理和珍珠研究和不断深入,以及对水体环境人为控制措施的技术进步,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调控水质已越来越普及。
本文由珍珠坊整理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