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参考文献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概论:中国音韵演变主要有四个阶段:上古音(狭意上来讲,仅限于秦汉时的中原古音,以其为雅言。

)中古音(唐以前的中原语音)注:由于汉至唐的几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人大量融合,中原音韵发生一定变化,并向南迁西。

近古音(主要形成于宋元阶段)注:原有的洛阳正音与北方的燕京语音发生大融合(历史原因),基本奠定了今日的语音发音。

现代音(民国至今)以上是中国古代雅言(也就是官方语言)的演变过程,方言接下来会详细论述。

下面的资料是经某一位姐姐整理过的,都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一:写在前面的话汉语古音韵以及其发展历史一直是一个比较生僻的研究方向,不太为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所知。

本人不敢称精通古汉语音韵学知识,实际上连粗通都不算。

充其量,不过是比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更多的涉猎这一方面而已。

写作此文,希望能够以通俗的语言将汉语古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历代汉语的音调,声韵母和历史演变介绍给大家。

更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真正的“大家”和“高人”的指导。

二:今古音存在着巨大差异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古汉语语音也不例外。

从古到今,古汉语语音一直都在不停的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但是,这一点往往被相当多的人忽略。

我曾在某网络帖子上看到有人大言不惭的宣称:“汉语是最优秀的语言,因为其稳定性高,传承性好,现在的小学生还能琅琅上口的朗诵楚辞”。

此论断简直慌天下之大谬!首先不说语言文字都是文化的直接载体,文化本身便不存在优劣,那么其载体也没有优劣之分了。

其次,此论断混淆了语音和文字的关系,汉语是通过像形,表“义”的文字,而不是西方文明体系的拼音文字,方块文字的读音变化是很难从书面文字上发觉的,于是便往往被人忽略。

从汉语的上古时代到现代,经历三四千年,汉字读音会因内外因素不断的变化,比如原本只是细微差异的读音变成有明显的差异;民族融合带来的外来语言与本地语言融合,或者某地区长期隔绝导致与其他地区的语音差异等。

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

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

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毕谦琦摘要音义材料是研究中古音非常重要的材料。

相比于韵书、韵图、字书注音,对音义材料的利用还不十分充分。

文章分类介绍了存世的中古时期的注音材料情况,对研究者利用这方面材料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文章也对这些音义材料在音韵学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音义材料《经典释文》佛典音义中古音—、弓[言研究中古音可资利用的注音材料,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中古韵书和韵图。

第二类:中古字书的注音材料。

第三类:训诂专书和训诂材料中的注音材料。

第一类和第二类最为显著,利用得也最充分,本文将不再介绍讨论。

第三类在学术界有一个名字,叫作音义材料。

所谓音义,指的是随文注音释义。

这类注音材料的特点是零散,但数量巨大,利用情况并不如前两类充分。

本文着重介绍第三类:中古时期的音义材料。

(一)汉语注音方式早期的经典及其阐释主要靠口耳相传。

纸张的发明和书籍的普遍流通,使得古代学者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来学习经典。

学习过程中遇到生字,就靠前人的注音释义来学习。

在反切兴起之前,古人的注音方式主要有譬况、读若、直音等。

譬况法是通过打比方或简单描述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来为汉字注音。

主要有急言、缓言、长言、短言、内言、外言等术语。

如《淮南子•墜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

”高诱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乃得之。

”读若法指的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给汉字注音。

格式一般是:“A读若B”咸“A读如B”。

如,《说文解字•口部》:“哙,读若快。

”《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酗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

”高诱注:“酗,读如《诗经》'哋哋硕言'之'哋’。

”直音法指的是用同音字来为被注字注音,如,《穆天子传》“道里悠远,山川间之”,郭璞注:“间,音谏。

”这些注音方式有不少的弊端,如注音不精确,适用范围受限等。

反切作为一种更为先进的注音方式逐步取代了上述注音方式。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为一个被切字注音,其原理是: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介音的信息有时反映在反切上字,有时反映在反切下字,大部分情况下反映在反切下字。

中古声调分析论文

中古声调分析论文

中古声调分析论文一、中古语音的声调概述汉代以前,人们还不知道有四声,直到齐梁间骈体文盛行,受佛教转读佛经声调的影响,逐渐觉察到自己的语言中也有声调存在,开始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字音进行归纳,随后定出“平、上、去、入”,通称为四声。

《切韵》、《广韵》、《韵镜》及《七音略》等都是按照“四声”分韵的。

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齐梁时代(五世纪末六世纪初),据《南史•陆厥傅》说:齐永明年间,“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

约等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

”永明时期的这段叙述是平、上、去、入“四声”名称见于记载的较早的材料。

此外,《梁书•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

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

’”《周颙传》记云:“颙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四声”只是归纳了中古时期语音的调类,至于各个声调具体的调值如何,古人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古人的形象的描绘中感受到大致的概括:“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

”我们由此可推测,中古时期四声中的平声是平调,入声是短促调。

因为平声没有升降,较长,而其他三声或有升降或短促,所以“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形成了平与仄两大类型。

中古时期的“四声”,发展到现代汉语方言里,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则只有三个(宁夏银川话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多则有十一个(广西南宁心圩平话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甲、阴去乙、阳去、阴入甲、阴入乙、阳入甲、阳入乙等十一个声调)。

但是,不管声调多少,或是如何变化,都与古代“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由于受古声母清(全清、次清)浊(全浊、次浊)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化。

有的分,有的合。

二、由中古语音声调到近代音声调的演变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与现代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

第五章 中古音系

第五章    中古音系

第五章中古音系上文提到,《广韵》与《韵镜》(包括《七音略》)在中古音的研究中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

通过《广韵》与《韵镜》的分析比较,相互参证,中古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值及声韵的配合情况就可以确定了。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母和韵母一、中古音的声母《广韵》的声母有三十七个,《韵镜》的声母有三十八个,二者的差别只在于,《广韵》的喉音中有影、晓、匣、以(喻四)四母,《韵镜》的喉音中则有影、晓、匣、云(喻三)、以五母,所以《韵镜》比《广韵》多出一母。

就《韵镜》的情况来看,“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但尚未同“以”母合流,这种现象说明《韵镜》所确定的声母要晚于《切韵》(《广韵》的声母即代表《切韵》的声母),但不会晚于守温制作三十字母的晚唐时期,因为在守温的三十字母中云、以已合流为喻。

本书将中古声母确定为三十七个,亦即《广韵》的三十七母,理由是让“云”归“匣”更能反映出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的面貌。

下面是三十七声母表及其拟音(拟音均为国际音标)。

中古声母音值表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唇音中少了四个,正齿音中多了五个,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中古音的韵母通过第三、四两章我们得知,《广韵》的韵类共有292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力《汉语音韵学》中的290类再加上戈开三和昔合三)。

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2类,其中所含韵母计有142类。

《韵镜》的韵类共有291类(比《广韵》少一个戈开三),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0类,其中所含韵母共有139类。

两相比较,《广韵》比《韵镜》只多出真合三、质合三及戈开三三个韵母。

由此可以看出,《广韵》切下字系联的结果和《韵镜》所列的韵类数是极其接近的,这说明了系联结果的可靠性。

本书把《广韵》的142个韵母确定为中古的韵母,下面是这142个韵母的名称及拟音,序次按92类的形式排列,其中平声韵的拟音代表平、上、去三声。

中古韵母音值表1.东开一 屋开一2.东开三 屋开三 3.冬合一 沃合一4.钟合三 烛合三 5.江开二 觉开二 6.支开三7.支合三8.脂开三9.脂合三10.之开三11.微开三12.微合三13.鱼开三14.虞合三15.模合一16.齐开四17.齐合四 18.祭开三19.祭合三20.泰开一21.泰合一22.佳开二23.佳合二24.皆开二25.皆合二26.夬开二27.夬合二28.灰合一29.咍开一30.废开三31.废合三32.真开三 质开三 33.真合三 质合三 34.谆合三 朮合三35.臻开三 栉开三 36.文合三 物合三 37.欣 开三迄开三 38.元开三 月开三 39.元合三 月合三 40.魂合一 没合一 41.痕开一 没开一 42.寒开一 曷开一 43.桓合一 末合一 44.删开二 鎋开二 45.删合二 鎋合二 46.山开二 黠开二 47.山合二 黠合二 48.先开四 屑开四 49.先合四 屑合四 50.仙开三 薛开三 51.仙合三 薛合三 52.萧开四53.宵开三54.肴开二55.豪开一56.歌开一57.戈合一 58.戈开三59.戈合三60.麻开二61.麻合二62.麻开三63.阳开三 药开三 64.阳合三 药合三 65.唐开一 铎开一 66.唐合一 铎合一 67.庚开二 陌开二 68.庚合二 陌合二 69.庚开三 陌开三 70.庚合三71.耕开二 麦开二 72.耕合二 麦合二 73.清开三 昔开三 74.清合三 昔合三 75.青开四 锡开四 76.青合四 锡合四 77.蒸开三 职开三 78.职合三 79.登开一 德开一 80.登合一 德合一81.尤开三82.侯开一83.幽开三84.侵开三 缉开三 85.覃开一 合开一 86.谈开一 盍开一 87.盐开三 叶开三 88.添开四 帖开四 89.咸开二 洽开二 90.衔开二 狎开二 91.严开三 业开三 92.凡合三 乏合三三、中古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前面在介绍中古声母和韵母的同时,已经涉及到了声、韵之间的配合关系,现在我们将中古的声母与韵母列成一个配合简表,以便全面了解声、韵的配合规律。

中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音乐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高师音乐专业教学与中学音乐新课标的对接.《音乐时空》.2014年13期.施胜.[2].寻找家乡的音乐——国家级中学音乐教材在安徽地区的乡土化. 《时代文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0期.颜诗斌.[3].中学音乐课堂引进音乐“party”教学模式的研究.《学周刊》.2015年20期.纪志云.[4].浅谈中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18期.胡安山.[5].中学校本课程的设立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以曲剧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补充作用为例.《音乐时空》.2015年5期.张保玲.[6].中学音乐新课程管理的推进与反思.《时代教育》.2015年1期.苗海菲.[7].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考试周刊》.2015年32期.孙华.[8].新课标下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改进与实践.《音乐时空》.2015年20期.范敏.[9].创新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美.《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年6期.姬小红.[10].探讨本土音乐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北方音乐》.2016年4期.王二翠.二、中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被引次数:30作者:王文澜.课程与教学论·音乐西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2].理解课程视域下的中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吴梅芬.音乐学南京艺术学院2013(学位年度)[3].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被引次数:7作者:朱春晖.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罗定中学音乐远程教育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梁玉萍.软件工程电子科技大学2015(学位年度)[5].花瑶民歌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价值及实践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凌小英.音乐学湖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6].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研究.作者:陈莹.学科教学(音乐)四川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上海市四所中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丁佳.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8].内蒙古地区中学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渗透.被引次数:1作者:李慧敏.音乐学内蒙古大学2013(学位年度)[9].激励理论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林文虹.学科教学(音乐)湖南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10].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学音乐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作者:徐涛.学科教学(音乐)河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音乐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Cognitivemodellingofearlymusicreadingskillacquisitionforpiano: AcomparisonoftheMiddleCandIntervallicmethods. BrunoEmondGillesComeau《Cognitivesystemsresearch》,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3Sep.[2]Musicvideos,prowrestling,andacceptanceofdaterapeamongmiddlesch oolmalesandfemales:anexploratoryanalysis..Kaestle,CEHalpern,CTBrown,JD《JournalofAdolescentHealth》,被SCI收录SCI.20072[3]UsingTablelsinMiddleSchoolScience. JaniceAndersonLanaMinshewSamuelBrown《Sciencescope》,20158[4]MusicGeneratedbyaZn/CuElectrochemicalCell,aLemonCell,andaSolar Cell:ADemonstrationforGeneralChemistry.Cady,SusanG.《JournalofChemicalEducation》,201410[5]Singingtherapycanbeeffectiveforapatientwithseverenonfluentapha sia.Yamaguchi,S.Akanuma,K.Hatayama,Y.Otera,M.Meguro,K.《Internationaljournalofrehabilitationresearch:InternationaleZeitschr iftfurRehabilitationsforschungon》,被EI收录EI.20121[6]Randomizedclinicaltrialoftherapeuticmusicvideointerventionforr esilienceoutcomesinadolescents/youngadultsundergoinghematopoieticstem celltransplant:AreportfromtheChildren'sOncologyGroup.Robb,S.L.Burns,D.S.Stegenga,K.A.Haut,P.R.Monahan,P.O.Meza,J.Stump,T.E .Cherven,B.O.Docherty,S.L.HendricksFerguson,V.L.Kintner,E.K.Haight,A. E.Wall,D.A.Haase,J.E.《Cancer:AJournaloftheAmericanCancerSociety》,被SCI收录SCI.20146[7]ScratchingMiddleSchoolers'CreativeItch.JoelC.Adams2010[8]Multivariatepredictorsofmusicperceptionandappraisalbyadultcoch learimplantusers..GfellerKOlesonJKnutsonJF《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Audiology》,被SCI收录SCI.20082[9]Canmusictherapyengagepatientsingroupcognitivebehaviourtherapyf orsubstanceabusetreatment?.DingleGAGleadhillLBakerFA《Drugandalcoholreview》,20082[10]Howwedidn'tcleanupuntilwewashedourhands:shigellosisinanelemen taryandmiddleschoolinNorthTexas.. SchulteJMWilliamsLAsgharJDangTBedwellSGuerreroKHamakerDStonecipherSZo reticJChowC《SouthernMedicalJournal》,被SCI收录SCI.20121四、中学音乐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案例教学与新手型音乐教师教育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学音乐教学法》课程为例.杨迎,2007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2]客家音乐文化渗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覃锡红,2011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南六省区)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3]浅谈中学音乐的视唱教学.王统,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4]浅谈新课程下中学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樊丽娟,2011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南六省区)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5]中学音乐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胡国英,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6]扎实管理,有效推进,彰显特色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信息公开和网站建设总结.,2011第十一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7]数字资源在中学音乐学科里的开发与应用.刘爱民,2014第五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8]中学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侯晓芳.李静,2008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9]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王瑞年.吴美华,2007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10]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草原之魂”蒙古族舞蹈》.刘姗.欧阳涛.陈维强.赵艳燕.陆大晔,2011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南六省区)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

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

古代汉语通论(二十四)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一、中古音的研究比起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来,中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有更丰富的材料,因此有更坚实的基础。

这首先是因为中古时期出现了系统记录汉语语音系统的韵书、韵图和反切注释,如《经典释文》、《切韵》和《韵镜》等文献资料。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基本掌握汉语中古音声、韵、调的完整而详细的分类。

这比起仅仅以《诗经》押韵字来对上古韵做不详尽的分类、以谐声字系统对上古声母做试探性的归纳来说,我们对中古音的确是更有把握。

其次,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分布着许多现代汉语方言,这些方言是古代汉语母语在各地分化发展的子语言,因此和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可以运用历史比较法,利用这些方言的读音来重建中古音。

再次,中古时期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有广泛的交流,汉语在境内兄弟民族和域外民族(例如日本、越南、朝鲜)的语言中留下了大量的借词,这些语言中的中古汉语借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古汉语的读音。

又次,中古时期佛教盛行,佛经翻译文献中的人名、地名等音译的专有名词和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对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古汉语的音值。

上述四个方面材料是语言学家构拟汉语中古音音值的重要依据。

有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音类,又有了考查中古汉语音值的材料依据,我们就可以构拟1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了。

汉语古音系统的构拟始于二十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在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1926年)中,首次构拟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2。

中古音构拟的基本方法是:根据中古时期韵书中汉语音类与现代汉语各方言同类音音值的对应关系,以语音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可解释性和系统性进行分析,从而构拟出汉语中古音系统和音值。

对于构拟的结果,还可根据当时其他语言的汉语借词和域外对音材料来证明和修正。

二、中古韵母系统中古韵书的代表是《切韵》。

《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作者是隋代的陆法言。

《切韵》音系代表了六、七世纪时汉语的语音系统。

《切韵》失传已久,3《切韵》音系完整的保存在《广韵》里面。

汉语中古音

汉语中古音

汉语中古音2014年11月20日14:34 来源:《语言研究》(武汉)2013年2期作者:潘悟云张洪明字号作者简介:潘悟云(1943-),男,浙江瑞安人,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洪明,上海人,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秘书长,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终身教授(上海200234)。

内容提要:文章指出《切韵》代表七世纪前后洛阳、南京的书音系统,介绍了《切韵》的音系结构,讨论了它与上古音、近古音的关系,以及它在语音史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古音/切韵/性质/音系/语音史作用人类的语言是有声语言,所以,语言研究必定离不开语音。

但是,汉字并不是拼音文字,光凭书面文字,很难得到古代汉语的实际读音。

汉语音韵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汉字的古代读音构拟出来,这就是汉语语言学中,音韵学备受重视的原因。

汉语音韵的历史研究应该从何入手?清儒选中了先秦音,高本汉则选中了中古音。

高本汉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

首先,中古音有《切韵》、《经典释文》等文献资料,在这些材料中,中古声、韵、调的类别已经划分得很清楚。

但是上古音研究主要依据《诗》韵和谐声材料,在声韵类别的划分上不可能得出精确的结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方言一直是强势方言,对周边方言与语言的重大影响,就发生在中古,造成各地方言的文读音与中古音的严密对应关系。

日本、越南、朝鲜的汉字读音也大体上在中古传入,其读音也与中古音严密对应。

以上这些材料使高氏得以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成功地构拟中古音。

此外,大量的佛经翻译也都发生在中古,从梵汉对音方面提供了研究中古音的重要材料。

汉语的中古音距离上古和现代各一千多年,中古音的研究成功,上可推上古音,下可推近代、现代音,这正是汉语史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切韵》的性质中古音研究的最重要依据当然是《切韵》,我们所说的中古音,指的就是《切韵》音系。

要研究《切韵》音系,当然首先要了解《切韵》的性质。

古代汉语参考资料

古代汉语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精品课http://211.82.247.131:82/index.php?mods=kcwz&kcmc=GDHY&nr=ckwx※1.《古代汉语》(修订本),郭锡良等编,商务印书馆1999.1(上、下)※2.《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5—12(上、中、下)△3.古代汉语,王宁主编,北京出版社2002.5△4.《古代汉语教程》(修订版),张世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5.《古汉语纲要》,周秉均,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16.《古代汉语》,郭锡良、李玲璞主编,语文出版社1992.9 (上、下)7.《古代汉语读本》(修订本),南开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4文字方面:※8.《说文解字》,汉.许慎,中华书局1963.12※9.《中国文字学》,唐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9※10.《说文解字通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1.10※11.《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出版社1988.8△12.《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0△13.《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6△14.《说文句读》,清.王筠,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 1983.7△15.《说文释例》,清.王筠,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83.9 (上、下)△16.《文字蒙求》,清.王筠,中华书局1962.10△17.《说文解字义证》,清.桂馥,齐鲁书社1987.1218《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梁东汉,上海教育出版社 1959.2△19.《汉字学》,王凤阳,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12△20.《说文解字释要》,王梦华,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721.《类篇》,宋.司马光等,中华书局1984.1222.《玉篇》(宋本玉篇),梁.顾野王,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3.923.《古今字》,洪成玉,语文出版社1995.1024.《甲古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85.725.《金文编》,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友摹补,中华书局1985.726.《古文字类编》,高明编,中华书局1980.1127.《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徐中舒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828.《说文笺识四种》,黄侃笺识,黄焯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29.《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唐兰,齐鲁书社1981.130.《基础汉子形义释源》,邹晓丽,北京出版社1990.6音韵方面:※31.《汉语音韵》,王力,中华书局1980.2※32.《音韵学初步》,王力,商务印书馆1980.12※33.《汉语音韵学导论》,罗常培,中华书局1956.5※34.《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35.《诗词格律》,王力,中华书局1977.12第二版※36.《反切释要》,殷焕先,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3△37.《广韵》(宋本广韵),宋.陈彭年等编,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2.6 △38.《中原音韵》,元.周德清,中华书局1978.6△39.《上古音》,何九盈,商务印书馆1991.11△40.《中古音》,李新魁,商务印书馆1991.11△41.《汉语音韵学》,李新魁,北京出版社1986.7△42.《反切概说》,林序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1△43.《汉语等韵学》,李新魁,中华书局1983.1144.《汉语音韵学》,王力,中华书局1956.745.《韵镜校证》,李新魁,中华书局1982.446.《切韵考》,清.陈澧,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4.747.《集韵》,宋.丁度等编,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 1983.748.《音韵学概要》,谢纪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1149.《中国音韵学研究》,瑞典.高本汉,商务印书馆 1994.850.《历代汉语音韵学文选》,汪寿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词汇、训诂方面:※51.《古汉语词汇讲话》,何九盈、蒋绍愚,北京出版社 1980.10※52.《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北京出版社 1989.12△53.《古汉语词义分析》,洪成玉》,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11△54.《古代汉语词汇学》,赵克勤,商务印书馆1994.655.《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张双棣,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056.《吕氏春秋词类研究》,殷国光,华夏出版社,1997.357.《古汉语词义简论》,苏宝荣、宋永培,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58.《古汉语词汇学简论》,周光庆,华中师大出版社 1989※59.《训诂简论》,陆宗达,北京出版社1980.7※60.《训诂学初稿》,周大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7.7※61.《训诂学原理》,王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8※62.《训诂方法论》,陆宗达、王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63.《训诂学》,洪诚,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7△64.《训诂学概论》,齐佩瑢,中华书局1984.5△65.《训诂学要略》,周大璞,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10(二版)△66.《训诂学》,杨端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上、下)△67.《古书疑义举例》,俞樾,中华书局1956.1△68.《尔雅》(见《尔雅校笺》),(周祖谟)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12△69.《方言》(见《方言校笺》),扬雄(钱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70.《释名》(见《释名疏证补》),刘熙(王先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 △71.《广雅疏证》,王念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4△72.《训诂学纲要》(修订本),赵振铎,巴蜀书社,2003.1073.《训诂丛稿》,郭在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74.《训诂学导论》,许威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1275.《中国训诂学》,冯浩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9(上、下)76.《训诂原理》,孙雍长,语文出版社1997.1277.《训诂学通论》,路广正,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1078.《汉语语源学》,任继昉,重庆出版社199279.《汉语语源义初探》,殷寄明,学林出版社1998.180.《十三经注疏》,清.阮元等编,中华书局1980.1081.《尔雅义疏》,清.郝懿行,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 1982.9(1—3册)82.《尔雅今注》,徐朝华,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783.《尔雅音训》,黄侃笺识,黄焯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84.《经典释文》,唐.陆德明,中华书局1983.985.《读书杂志》,清.王念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786.《经义述闻》,清.王引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787.《释名研究》,李维棻,台湾大化书局1969.988.《音训与刘熙释名》,方俊吉,台湾学海出版社1978.189.《经籍籑诂》,清.阮元等编,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2.3(上、下)△90.《同源字典》,王力,商务印书馆1982.10语法方面:※91.《马氏文通》,马建忠,商务印书馆 1983.9※92.《文言语法》(增订本),杨伯峻,北京出版社1956.11第二版※93.《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杨伯峻、何乐士,语文出版社1992.3※94.《词诠》,杨树达,中华书局1954.11△95.《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北京出版社1985.5△96.《高等国文法》,杨树达,商务印书馆1984.3△97.《马氏文通读本》,吕叔湘、王海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6△98.《文言语法基本知识》,张之强,北京教育出版社1987.5△99.《汉语文言语法》,李新魁,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6△100.《经传释词》,清.王引之,中华书局1956.3△101.《助字辨略》,清.刘淇,中华书局1954.10102.《古汉语特殊语法》,廖振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7103.《国文法草创》,陈承泽,商务印书馆1982.9104.《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中华书局1954.10105.《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孙良明,语文出版社1994.2106.《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郑奠、麦梅翘,中华书局1964.3107.《虚词诂林》,谢纪锋编纂,俞敏监修,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1修辞学及其他:※108.《古汉语修辞简论》,赵克勤,商务印书馆1983.3△109.《汉文文言修辞学》,杨树达,中华书局1980.9110.《古汉语同义修辞》,李维琦、王玉堂、王大年、李运富,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 111.《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郑奠、谭全基编,商务印书馆1980.7※112.《古代文体常识》,许嘉璐,北京出版社1980.3△113.《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6114.《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上海书店1983.12115.《日知录》(见《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黄汝成),岳麓书社1994.5116.《古代汉语参考资料》,谢纪锋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12117.《文字声韵训诂笔记》,黄侃,黄焯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118.《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洪诚选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4119.《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徐超,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6120.《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192112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1931.5汉语史、中国语言学史:※122.《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80.6 (上、中、下)△123.《汉语史简论》,齐冲天,大象出版社1997.12△124.《汉语发展史略》,舒化龙,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3.2125.《先秦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9126.《两汉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3127.《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3128.《隋唐五代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3129.《宋元明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5。

《唐韵正》考证古音的材料及方法探究

《唐韵正》考证古音的材料及方法探究
由上述可知,顾 炎 武 考 证 古 音 时,首 先 标 出 所 考 字在《广韵 》中 的 中 古 读 音 (今 音 ),其 次 标 出 考 证 字 的上古音(古音),最后引用各种类型的文献材料进行 证明。虽然顾炎武用了近十则材料论述“尺”的上古 读音,但是对于材料的排列却井然有序。他一般先采 用韵文材料进行论证,后采用声训材料来考证古音, 韵文材料的顺序一般是按照年代排序,材料的年代跨 度很大,上至 春 秋 战 国,下 至 魏 晋 唐 宋。 顾 炎 武 考 证 古音旁征博引且论据充分,丰富的论证材料使其所考 之古音更具说服力。但正是由于选取材料的庞杂,顾 炎武在证明上古音时选用了中古时期(魏晋唐宋)的
二、考证古音的模式及材料 《唐韵正》是 顾 炎 武 撰 《音 学 五 书 》之 四,其 书 以 古音正《唐韵》之讹,书首有凡例曰:“凡韵中之字,今 音与古音同 者,即 不 注;其 不 同 者,乃 韵 谱 相 传 之 误, 则注云‘古音某’,并引经传之文以证之。其一韵皆同 而中有数字之误,则止就数字注之,一东是也;一韵皆 误则每字注之,四江是也;同者半不同者半,则同者注 其略,不同者注其详,且明其本二韵而误并为一,五支 是也;一韵皆同无误则不注,二冬、三钟是也。”[1]223从 凡例中,可知顾炎武在考证古音时,若所考字的古音 与《广韵》的注音相同,则不注音;若不同,则注所考之 古音,并引大量的韵文材料来证明。在考证古音过程 中,顾炎武取其精华,去其糟怕,并对不详细的论证进 行补充说解。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讨论顾 炎武考证古音的基本模式及选用材料的特征。 (一)韵文、声训等材料 顾炎武考证古音最常用的文献材料是韵文材料 和声训材料。韵文材料是通过诗文词中的韵脚的押 韵来考证古音。声训材料是通过音同音近的字来考 证古音。下面我们以“尺”字的古音考证的过程为例, 分析顾炎武常用的考证古音的模式和材料。 尺,昌石切,古音昌若反。诗 《?宫》见柏字下。 《礼 记 · 曲 礼 》将 即 席,容 毋 怍。 两 手 抠 衣,去 齐 尺。 汉王躑《僮约》见陌字下。古诗《青青陵上柏》见柏字 下。《抱朴子·文行篇》本不必便疏,末不必皆薄。譬

中古音研究整理

中古音研究整理

韵书《唐韵》1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4期2封传兵、刘晓南孙愐《唐韵》传本及佚文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1期3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期4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之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5徐朝东孙愐及《唐韵》相关资料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3期6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7丁治民《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语言研究2010年2期8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段注本之比较云梦学刊2014年3期9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励耘学刊2013年2期10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11封传兵《唐韵》研究考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1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中国语文2004年2期14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15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16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17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例释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18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构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期19 P.2659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1期20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21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2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23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重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24徐朝东蒋藏本《唐韵》撰作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25徐朝东唐写本《唐韵》所引《说文》考辞书研究2011年4期26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27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28古德夫《唐韵》对《切韵》语音的改易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29饶星孙愐《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3期《切韵》1)不同版本研究1陈平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考温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2陈平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1期3丁治民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敦煌研究2011年1期4丁山《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月刊1937年13期5邓文彬《早期韵书的产生于陆法言<切韵>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6董作宾《跋唐写本<切韵>残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1930年4期7古德夫《宋跋本王韵与<切韵>》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8方国瑜《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2期9高本汉、王静如中古音《切韵》系统及其演变国立中央研究院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4期10高畑彦次郎、李无未、董冰华高烟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当代语言学2010年4期11李无未、董冰华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12吴风航《笺注本<切韵>——《s2071》声母异常音切再探》剑南文学2012年2期13吴风航《笺注本<切韵>反切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14魏建功《<切韵>韵目次第考源——敦煌唐写本“旧三十字母例”的史料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4期15龙宇纯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8年16王显也谈《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古汉语研究1993年1期17肖文郁、董丽娜《切韵》传世版本之探究语文学刊2008年18期18郑民论《切韵》敦煌写本及传世本之正字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3期19《唐抄本韵书及印本切韵之断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5期2)性质研究20蔡宝瑞论《切韵》的性质语文应用与研究1996年4期21邓少君从方言词论《切韵》的性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22董志翘《切韵》音系性质诸家说之我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23黄典诚《切韵》性质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3期24高永奇《试论陆法言的语言观及《切韵》音系之性质》殷都学刊2000年3期25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1期26方庆蓉从颜之推看《切韵》音系的性质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3期27李新龙对《切韵》音系性质诸说之评价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4期28刘洋洋《切韵》音系性质观点阐述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29刘欢《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3年23期30谭海生一切多音: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一个设想学术研究2007年5期31谢玉屏浅谈《切韵》的音系性质华人时刊2013年6期32潘文国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年4期219杨剑桥《切韵》音系性质的深刻论证:读33葛毅卿先生的《隋唐音研究》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4张金发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张淑娟《切韵》音系性质浅谈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4期36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性质的再探讨2009年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37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38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9张琨、张贤豹《切韵》的综合性质书目季刊1983年1期40周凤玲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1期41潘柏年《切韵》性质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2赵胜启《切韵》性质纵横论文学教育(下)2008年8期43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古汉语研究2010年1期44中古音讨论组关于《切韵》性质和音系基础的讨论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45胡和平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2期46李海英《切韵》性质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4年3期47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上)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2期48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下)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3期49王显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与何九盈、黄淬伯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12期50张玉来、徐明轩论《切韵》语音性质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3期51张民权试论《切韵》一书的性质——读《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4期52黄淬伯《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南京大学学报1965年3期53赵光智试论《切韵》音系的语音基础昌潍师专学报1997年4期54《切韵》的综合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9年2期55张宁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6张宇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7胡万粉从《切韵》音系的性质看内部拟测法的局限性安徽文学2011年11期58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中国语文1962年1-12期59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与王显、邵荣芬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2期3)音系(声韵调)研究60陈静毅《切韵》S2071反切注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61陈会兵试论《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学术论坛2006年1期62陈志清《切韵》声母韵母及其音值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63陈瑶从徽语看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3期64储泰松、杨军唐代前期佛典经疏引《切韵》考语言研究2011年4期65代小军《切韵序》“俱论是切”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66丁山《<切韵>非吴音说》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67冯蒸《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哈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论前、央、后/a/不能同居于一个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68冯蒸《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6期69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东南亚纵横2003年7期70谷建陈澧《切韵考》“用字偶疏”条例之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71郭成韬《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语文战线1980年10期72郜晓芹《从李白近体诗用韵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4期73黄笑山《<切韵>元音分韵的假设和音位化构拟》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74黄笑山《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期75黄笑山《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4期76黄笑山《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中文学术前沿2012年2期77黄笑山《切韵》于母独立试析古汉语研究1997年3期78黄笑山《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79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80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厦门大学1990年博士论文81黄笑山《切韵》27声母的分布:用黄伯虔师“轻重不平衡”理论处理《切韵》的作业汉语史学报2007年0期83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根据华侨大学学报2012年2期84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2011年85黄淬伯《切韵》“内部证据”论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86黄典诚《切韵》的综合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87黄典诚《切韵》的作者——陆法言辞书研究1981年4期88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上)华侨大学学报1986年0期89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下)华侨大学学报1987年1期90黄淬伯论切韵音系并批评高本汉的论点南京大学学报1957年2期91黄净伯讨论《切韵》的韵部与声纽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61期92李秋霞、马丽晶《切韵》的合口介音现代语文2013年11期93李秋霞《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名作赏析2013年36期94贺养州《切韵》中的唇音分化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年3期95姜亮夫《切韵》系统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1期96蒋至群、孙月香《切韵》语音规范性质简析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8期97金周生《切韵》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讨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98康素娟《切韵》的音韵系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99李于平陆法言的《切韵》中国语文1957年2期100李晓春《切韵》系韵书的演变过程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3期101李靖《切韵》音系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情况东京文学2009年2期102李荣《切韵》与方言——为第十六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方言1983年3期103李荣《切韵音系》语言学专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04李荣论李涪对《切韵》的批评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85年1-6期105李新魁论《切韵》音系中床禅的分合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1期106李毅夫《切韵》韵部特多的原因齐鲁学刊1984年1期107李国华读《切韵》残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4期108李永新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109李思敬《切韵》音系上去二声全浊声母字和部分去声次浊声母字在河北宁河方言中的声调表现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5期110刘恒志、牛守祯《切韵》研究述评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期111刘华江《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5期112刘冬冰试述《切韵》系韵书的相承和演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4期113刘孝杰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以高本汉《切韵》音系的构拟为例语文学刊2012年3期114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与现代闽南方言比较福建论坛2005年s1期115陆招英《切韵》系韵书中歌戈韵与梵汉、汉藏对音比较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2期116陆招英《切韵》系韵书寒桓二韵分合性质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3期117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分合性质研究——歌戈韵在韵书中的反切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118陆招英《歌戈等十三个韵分合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119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代长安语之声母燕京大学1940年28期120鲁启华对《切韵》音系四声八调说的再讨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88年1期121罗伟豪从《颜氏家训·音辞篇》论《切韵》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z1期122罗伟豪关于《切韵》“又音”的类隔学术研究1983年4期123罗伟豪略论过去音韵学上一些审音的问题——有关《切韵》的“重纽”问题及其他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3期124罗长培《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1931125罗长培《切韵》探赜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126龙庄伟《切韵》研究史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7林炯阳试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中华学苑1986年128马德强《重韵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29马德强《试论重纽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0马德强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1马德强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考论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期132马德强《高本汉对等韵的认识和运用之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133马德强《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134马德强《重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集刊2010年0期135马德强《中古元韵问题论述》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4期136马德强《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研究平议汉语史学报2011年00期137马国良、罗季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原因中国语文1962年12期138木拉特中国古代韵书的起源及《切韵》的传承简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6期139麦耘关于“益”、“石”分合的涵义和《切韵》的重纽——与张光宇先生商榷语言研究2003年1期140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1期141麦耘论重纽及《切韵》的介音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2期142麦耘《切韵》二十八声母说语言研究1994年2期143麦耘《切韵》知、庄、章组及相关诸声母的拟音语言研究1991年2期144麦耘《切韵》“祭泰夬废”四韵不带辅音韵尾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4期145聂鸿音《切韵》重纽三四等字的朝鲜读音民族语文1984年3期147欧阳国泰《切韵》“俟”母质疑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4期148潘悟云《反切行为与反切原则》中国语文2001年2期159朴庆松韩语的元音和谐律与《切韵》音系四个“等”的转化规律语言研究1999年1期160蒲立本、刘爱菊《切韵》和《韵镜》: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年0期161沈建民论《切韵》韵目用字的“同纽原则”语言科学2005年1期162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5期163邵百鸣《切韵》音系辩误职大学报2001年1期164邵荣芬《切韵》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4页165宋亚云、张蓉《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1年2期166宋兆祥、郭敏朝鲜借音的韵母系统——与《切韵》及唐五代西北方音相比较现代语文2007年11期167仝小琳试析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韵类相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 期168仝小林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大韵相混现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期169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70仝小琳《切韵》系韵书中的清浊音相混现象分析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2期171仝小琳《切韵》系韵书韵目流变研究语言研究2013年4期172谭海生试析延续百年的汉语“切韵音拟测”的不合理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173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兼论<切韵>的元音音位系统》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174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 兼论<切韵>的原音音位系统》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175王启涛永明文学与《切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176王健庵论“内外转”的真义与《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4期177汪寿明《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语言科学2003年1期178汪波论《切韵·残卷三》诂训材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1期179万献初《切韵》——金陵洛下读书音咸宁师专学报1986年2期180万波赣语建宁方言支脂之三分现象:兼论《切韵》支脂之三韵音值的构拟方言2010年1期181吴萍《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3期182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语文研究2000年4期183魏建功《<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附论韵书音类相从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2期184辛彩凤《切韵》S2071韵图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85谢纪锋《汉书》颜氏音切韵母系统的特点——兼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语言研究1992年2期186徐朝东《切韵》系韵书中四种异常音切之考察语言研究2006年1期187徐时仪《华严经音义引切韵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188徐通锵、叶蜚声《历史比较法和<切韵>音系的研究》语文研究1980年1期189薛凤生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语言研究1996年1期190熊桂芬试论从《切韵》到《广韵》辞书职能的演变武汉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191余迺永《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5期192余迺永再论《切韵》音——释内外转新说语言研究1993年2期193余明象《切韵》庚三归清说南开学报1987年3期194于建松《现见<切韵>诗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11年4期195盂广道庾信用韵分析:兼论《切韵》等有关问题吴中学刊1993年4期196尉迟治平欲赏知音非广文路——《切韵》性质的新认识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197袁忠欢《切韵》系韵书韵图考正和小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198远藤光晓、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199尹凯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3期200杨春俏、阙建华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1期201杨剑桥《切韵》重纽A、B两类的归字问题东方语言学2011年2期202杨晓斌《切韵》的编纂与隋初大一统的文化建设古典文化研究2012年0203姚永铭《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研究2000年1期204闫玉山《切韵》音系声母娘泥归一证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1期205闫玉山等韵“门法”中的“类隔”切语(兼论《切韵》音系中舌音的分合)复印报刊资料1984年7期206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207张忠堂《切韵》韵类考辨异同分析——对“止”摄分合的个案研究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208张建民《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3期209张琨《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1995年5期210张琨《切韵》止摄遇摄在现代粤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年211张琨《论中古音与<切韵>之关系》音韵学研究通论1983年4期212张琨《<切韵>的前a和后a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1期213《切韵》â的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1期214张贤豹《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1985年2期215张新朋吐鲁番出土四则《切韵》残片考汉语史学报2014年00期216张汝州《切韵》声纽之商榷学风1933年4期217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18周丹丹《切韵考》切语偶疏和借用条例之辨析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219周法高《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集刊1984年220郑伟《切韵》侯尤韵在太湖片吴语中的演变2008年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21郑伟《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中国语文2011年4期222郑伟《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民族语文2013年4期223赵彤《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语言科学2015年1期《广韵》[1]王进安. 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语多音字的审音[J]. 古汉语研究,2008,04:61-70.[2]刘明志. 《广韵》庄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演变[D].山东大学,2012.[3]史俊. 《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4]张渭毅.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广韵》异读字研究之一(增订本)[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9-60.[5]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6]赵宏涛. 《广韵》、《集韵》反切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7]胡建升. 从唐宋科举诗赋用韵看《广韵》“文欣”同用的起始时间[J]. 语言研究,2010,02:38-42.[8]赵丽媛. 《广韵》《大广益会玉篇》语音之比较[D].吉林大学,2012.[9]张隽. 《广韵》训诂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黄萍. 《汉语大字典》引用《廣韻》切语抽样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2.[11]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方言词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12]李开. 《广韵》重纽在古音构拟中的解释[J]. 语言研究,2012,04:76-84.[13]巫桂英. 《广韵》又音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14]赵娜. 《说文》《广韵》声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15]鲁国尧,吴葆勤.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再申释[J]. 古汉语研究,2013,04:2-6+95.[16]刘红花. 《广韵》所记“方言”词[J]. 古汉语研究,2003,02:19-24.[17]孙绪武. 《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1:61-66.[18]王婧. 《广韵》异读研究[D].兰州大学,2006.[19]石薇薇. 《广韵》动词新词新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20]雷励. 《广韵》、《集韵》反切上字的开合分布[J]. 语言科学,2012,04:425-431.[21]熊桂芬. 黄侃的《广韵》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6:758-763.[22]赵庸. 《广韵》不入正切音系之又音释疑[J]. 语言科学,2014,03:308-316.[23]国术平. 《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24]熊桂芬.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1:35-40.[25]郭晓敏. 《广韵》古文疏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9.[26]杨嫦. 《洪武正韻》與《廣韻》音系的比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27]蔡梦麒,夏能权. 《王三》《广韵》小韵切语异同比较[J]. 古汉语研究,2009,01:8-16.[28]李无未,秦曰龙. 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115-122+160.[29]夏能权. 《王三》《广韵》反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30]张晓凤. 《广韵》异体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31]赵群.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32]纪雅茹. 《宋本广韵》俗字丛考[D].青岛大学,2010.[33]凌云. 《鸡林类事》和《广韵》入声字韵尾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4.[34]药丽霞. 《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6.[35]杨小卫,尉迟治平. 《广韵》姓氏辩证例——《广韵》校勘拾零之二[J]. 语言研究,2009,04:70-74.[36]杨宝忠. 《广韵》疑难字考[J]. 古汉语研究,2005,04:32-36.[37]胡安顺,赵宏涛. 《广韵》、《集韵》小韵异同考[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02:39-44.[38]刘琨. 陈澧《切韵考》所删《广韵》小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39]雷励. 《集韵》《广韵》体例之比较[J]. 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02:221-233.[40]潘新玲. 《篆隶万象名义》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41]王芳芳. 論《新刊韻略》與《廣韻》之關係[D].吉林大学,2014.[42]熊桂芬. 《广韵》“本音”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6,03:27-31.[43]徐陶. 从《集韵》与《广韵》小韵的比较看《集韵》音系的特点[D].苏州大学,2009.[44]黎珏辰. 《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45]宋辉. 《广韵》“去入”异读研究[D].温州大学,2008.[46]乔秋颖,史晶璐. 《广韵声系》和沈兼士的“右文”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51-55.[47]丁治民. 《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J]. 语言研究,2010,02:33-37.[48]蔡梦麒. 从《广韵》看《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缺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潘悟云-中古音

潘悟云-中古音
韵》中的韵母构拟如下:
4
音位
a
等与 一 三 i 二
三i
介音
ɰ
元音 ɑ
a
æ
韵尾
-∅

麻二 麻三


阳 庚二 庚三
-m
谈 严(凡) 衔
-n


-i
泰废夬
-u


二ɰ
e 三 Ai
Bɻi
ɛ












i 四 三 Ai
Bɻi
e
i




先 真(臻)


音位
等与介

元音
韵尾 -∅ -ŋ -m -n -i -u
的构成部分。
根据反切上字的系联可以得到《切韵》的 36 个声母:
帮p
端t
知ȶ
章 tɕ
帮 滂 pʰ 组並 b
端 透 tʰ 组定 d
知 彻 ȶʰ 组澄 ȡ
章 昌 tɕʰ 组 禅 dʑ
明m
泥n
娘ɲ
书ɕ
见k
来l
庄 tʂ
船ʑ
见 溪 kʰ
精ʦ
庄 初 tʂʰ
日ȵ
组群 ɡ 疑ŋ
精 清 ʦʰ 组从 ʣ
组 崇 dʐ 生ʂ
一等 -∅ -
二 等, -ɰ-
三等 B - ɻi-
三等 -i-
四等 -∅ -
《切韵》时代一等与四等有相同的声韵配合关系,实为一类,都不带介音。因为四等韵 都带主元音-e-,但是到了中古的后期,前面增生出一个前滑音-i-,后来演变为-i-介音,与三 等韵相混,如“先”sen>sien>sien。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献分析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献分析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献分析作者:赵笑恒来源:《大观》2020年第09期摘要: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离不开文献资料,文献是做研究的基础,是著书立说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使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研究初步形成一个较完整、较系统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文献系统。

这本书不仅将相关文献做了系统全面的汇编,还运用“夹引夹议法”“多重证据法”等为文章佐证,在文献运用手法上严谨审慎且独具特色。

关键词:多重证据法;夹引夹议;《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修海林在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国音乐教育史等领域均有涉猎,是不可多得的多栖学者,在各领域都有着广博精深的研究成果。

他所著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是古代音乐教育专史类著作。

全书在尽可能全面梳理音乐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历史。

在梳理文献的过程中,修海林认为如何选择、如何取信、如何运用至关重要。

每一位学者都应掌握正确征引、运用文献的基础方法。

因此,他不仅将相关文献做了系统全面的汇编,还运用了独具特色的“夹引夹议法”“多重证据法”对文献进行甄别和取用。

下文将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该书中的音乐文献:一、详实充分的文献汇编在中国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大环境中,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这一研究领域尚未像其他音乐教育学科一样发展成熟。

大多数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范畴的研究内容都被归纳进中国音乐史的研究范畴,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本属于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教育史两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因此,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研究就绝不能仅将中国音乐史中有关教育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罗列。

文献独立的收集、整理、汇编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根基,也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领域的理论水平。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这本书对音乐教育史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发掘整理,从历朝历代的音乐教育制度到音乐教育思想,从音乐教育活动到音乐传教行为,皆做了详尽有据的叙述。

细读可知,著者广泛查阅了分散在经、史、子、集中的音乐教育资料,并以音乐教育为视角予以审视分析,旁征博引,分辨解读。

音韵学第五章中古音系

音韵学第五章中古音系
客家方言中的声母系统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音系的特征,如“并”、“端”等声母在客家话中仍然 有明显的对立。
韵母方面,客家方言中的一些韵母也保留了中古时期的读音,如“皆”、“鞋”等字的读音仍与中古音 系一致。
THANKS
感谢观看
带介音的撮口韵
中古音系的撮口韵还包括一些带介音的撮口韵,如“鱼”(yu)、“女”(nǚ)等。这些撮口韵在发音 时,介音会影响到舌位和唇形。
03
中古音系的声调系统
平声
总结词
中古汉语中的平声调是一个中平调, 其调值根据不同的方言和历史时期略 有差异。
详细描述
在平声中,声带保持松弛状态,声音 平稳且持续时间较长。在古汉语中, 平声字通常用于表达陈述、叙述等意 义。
上声
总结词
中古汉语中的上声调是一个上升调,其调值从半低音开始逐 渐上升。
详细描述
在发上声时,声带逐渐紧张,声音由低到高逐渐上升。上声 字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达疑问、感叹等语气。
去声
总结词
中古汉语中的去声调是一个下降调,其调值从高音开始逐渐下降。
详细描述
在去声中,声带先紧张后放松,声音由高到低逐渐下降。去声字在古汉语中常用于表达 命令、请求等语气。
带介音的合口韵
中古音系的合口韵还包括一些带介音的合口韵,如“乌”(wu)、“弗”(vhu)、“夫”(fhu)等。这些合 口韵在发音时,介音会影响到舌位和唇形。
撮口韵
单纯撮口韵
中古音系的撮口韵包括一些单纯撮口韵,如“鱼”(ü)、“女”(nü)等。这些撮口韵在发音时,嘴唇 呈现圆形或椭圆形,舌位保持不变。
值仍保留着中古时期的上声调值。
闽南方言中的声母系统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音系 的特征,如“并”、“端”等声母在闽南话中仍然有

中古音韵的文献资料及其价值

中古音韵的文献资料及其价值

中古音韵的文献资料及其价值郑伟摘要中古汉语音韵史的研究可以凭借的历史性资料,内部材料包括《切韵》系韵书、音义类辞书、诗文押韵三大类,外部材料主要是域外汉字音。

文章对这些材料做了分类介绍,并举例指出其在中古汉语音韵史研究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中古音韵书音义类辞书诗文押韵域外汉字音一、《切韵》系韵书陆法言《切韵》(601)原本已经亡佚,与之时代最近、内容最全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仁晦刊谬补缺切韵》,该书存五卷,其中平声上、下及上声有阙佚,学界称之为《全王》或 《王三》。

(龙宇纯1968)与《切韵》音系最为接近同时又在内容上有所扩充的是北宋陈彭 年等在大中祥符元年奉敕编定的《广韵》(1008),也就是“广切韵”。

《广韵》与《切韵》相 比,虽然在有些方面也反映出了语音的实际发展,但总的来说是对后者的承袭。

需要说明 的是,虽然从高本汉开始便已有将汉语中古音分作早、晚两期来讨论的意识,但严格区分中 古时期语音资料早、晚的做法,似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不多见。

一般习惯上都是混在 一起讨论,下面介绍相关韵书材料、涉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时,也不做严格区分。

说到具体的 问题时,再做分别。

自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对敦煌出土写卷的发现、整理和研究,斯坦因(Stein A uel)、伯希和(Pelliot Paul)等西方学者公布了一些《切韵》系韵书的残卷材料,并被伦敦大英博物 馆、巴黎国民图书馆等机构收藏,后来又有俄国、日本等国学者所组成的西北考察团队劫掠 了若干《切韵》残卷。

另有新疆吐鲁番所出、德人列考克(Le Coq)所得《切韵》残片,现藏于 柏林普鲁士学士院。

(周祖谟1983a)1音韵学界常常提到的用以探讨早期中古音的韵书材料,除了上述的《王三》,其他还有: (1)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即习称的《王二》)(周祖谟1958; 曹洁2013) ;(2)伦敦所藏三种敦煌出《切韵》残卷,g卩《斯二六八三》(也就是《伯四九一 七》)、《斯二◦五五》、《斯二〇七一》,分别对应于周祖谟(1983a)《唐五代韵书集存》中1.4、**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南各民族及‘一带一路’邻国语言文字中汉字音的数字化整理与研 究”(项目编号18ZDA29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境内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音变特征及其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 A ZD038)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古音研究

当前中古音研究

[讨论]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缘起:近日对中古音颇感兴趣,先后读了《切韵》、《广韵》、《一切经音义》等书,不明之处多矣!今日无意中得见此文,得以大致了解中古音研究之概况。

转之,冀能对同道者有所助益。

此文修订本原载于《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又见于韩国中国学会刊物《中国学报》第四十一辑,2000年8月出版。

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20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客观地回顾和总结近10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确定下一个世纪的研究起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中古音,指汉语语音史上魏晋至唐五代时期的语音。

这一时期的语音材料非常丰富,按照其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中古音的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壹《切韵》系韵书的研究所谓《切韵》系韵书,指《切韵》及其唐五代宋各种增订本,现存的完整增订本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

《广韵》虽成书于宋,但其音系是《切韵》音系。

《集韵》音系已跟《切韵》有了一些距离,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心所在,范围宽,论题广,大致可分为音系的外围研究和音系的研究两部分。

一音系的外围研究《切韵》音系的外围研究,包括韵书的搜集和整理、韵书的源流和异同、异读字、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

(一)韵书的搜集和整理20世纪初,陆法言《切韵》的唐写本和增订本在敦煌和吐鲁番的发现,是20世纪音韵学的幸事和盛事。

我国学者作了很多辑录和整理的工作,王国维、魏建功、周祖谟等用力最勤,创获最多。

1921年,王氏最先把斯坦因劫去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抄印,公诸于世。

1936年,由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的《十韵汇编》出版,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十种《切韵》系韵书。

1955年,姜亮夫三十年代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图书馆摹录的韵书总集《瀛涯敦煌韵辑》出版。

1968年,龙宇纯写成第一部全本《王韵》的校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参证多种韵书,细校详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1坂井健一1975《魏晋南北朝字音研究》,日本汲古书院。

2丁邦新1975《魏晋音韵研究》(英文),《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65种,台北。

1995《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中国语文》第6期。

3董同hé@①1968《汉语音韵学》,台北学生书局初版。

4段玉裁1775《六书音均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高本汉1915-1926《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合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耿振生2001《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

7何大安1981《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台湾大学博士论文。

1987《声韵学中的观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8《规律和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台北中研院中语所。

1994刘宋时期在汉语音韵史上的地位——兼论音韵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2:125-137
8黄典诚1993《汉语语音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9黄笑山1995《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台湾文津出版社。

10蒋冀骋1990《论近代汉语的上限》(上),《古汉语研究》第4期。

11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语音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二十世纪古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福建教育出版社。

12李新魁1979《古音概说》,广东人民出版社。

13林尹1937《中国声韵学通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

14罗常培1956《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

15罗常培、周祖谟1958《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

16罗杰瑞1995《汉语概说》,张慧英译,语文出版社。

17梅祖麟1994《唐代、宋代共同语的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中国境内语言及语言学》2:37-46。

18平山久雄1967《中古汉语音韵》,收入《言语》,《中国文化丛书》1,牛岛德次、香坂顺一、藤唐明保主编,日本东京大修馆书店。

19钱玄同1918《文字学音篇》,收入《钱玄同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邵荣芬1979《汉语语音史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

21唐作藩《汉语语音史讲义》,未刊待出。

22藤唐明保1967《上古汉语音韵》,收入《言语》,《中国文化丛书》1,牛岛德次、香坂顺一、藤唐明保主编,日本东京大修馆书店。

23王力1936《南北朝诗人用韵考》,《王力文集》第1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

1958《汉语史稿》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

1985《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王越1933a《汉魏南北朝之脂支三部及东中二部之演变》,《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一卷二期。

1933b《孔雀东南飞年代考》,《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一卷二期。

1933c《汉魏乐府释音》,《国立中山大学文史学研究所月刊》二卷一期。

25魏建功1935《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版。

26向熹1993《简明汉语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7谢云飞1987《中国声韵学大纲》,台湾学生书局修订版。

28于海晏1936《汉魏六朝韵谱》,暴拯群校改,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9郑再发1966《汉语音韵史的分期问题》,《中研院史语所集刊》36:635-648。

30郑张尚芳2000《中古音的分期与拟音问题》,《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六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出版。

31周祖谟1988《汉语发展的历史》,《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6《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32Baxter,WilliamH.(白一平1992)AhandbookofoldChinesephonology.Berlin,NewYork:MoutondeGruyter.
33Maspero,Henri马伯乐1920LedialectedeTch'ang-ngansouslesT'ang,BulletindeI'Ecde Francaised'Extieme-Orient20.
34Pulleyblank,E.G.(蒲立本1970-71)LateMiddleChinese,AsiaMajor15,
pp197-239;andAsiaMajor16,pp121-168.1983
MiddleChinese:AStudyInHistoricalPhonology,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Press, Vancouver.
35Stimson,HughM.(司徒修1966)TheJongyuanInYunn:aguidetooldMandarinpronunciation,NewHaven: YaleUniversityFarEasternPublication.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龠加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