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在建筑工程领域,劳务分包是一种常见的合作模式,它将整个工程分割成小的部分,并将各个部分分包给专业的劳务承包商。
这种分包模式在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劳务分包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劳务分包的定义和目的劳务分包是指建筑企业将原本需要自行完成的一部分工作或任务委托给其他劳务供应商完成的行为。
它通过将工程分解为多个子分包工程,实现了分工协作和专业分工,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劳务分包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和专业化。
二、劳务分包的优势1.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专业分工,劳务分包可以让每个承包商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降低成本:通过与专门的劳务供应商合作,建筑企业可以减少后期招聘、培训等成本,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降低总体造价。
3.优化资源配置:劳务分包可以使建筑企业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集中于核心竞争力上,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劳务分包的挑战1.合作风险:劳务分包涉及多个合作商之间的协作,涉及到合作伙伴的资质、信誉度等问题,需要建立合适的合作机制来管理风险。
2.施工协调问题:劳务分包会使得工程执行过程中的协调变得更加复杂,建筑企业需要进行严密的协调与沟通,以确保协作无间断。
3.质量控制:由于劳务分包涉及多个承包商的参与,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各分包工程的质量管控,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
四、劳务分包的应用案例1.大型建筑工程:大型建筑工程通常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如结构、电气、装修等,建筑企业可以将相应的工作分包给专业承包商,确保高效顺畅的施工。
2.外部专业技术:如果某项工程需要外部专家或者具有特殊技能的劳务,建筑企业可以选择将其分包给具备相关经验和资质的劳务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结语在建筑工程中,劳务分包是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然而,它也面临合作风险和协调问题等挑战。
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劳务分包策略,并加强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与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实施。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现代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关系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劳务管理已日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管理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工期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社会形象等重要指标。
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劳务管理;问题;对策一、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劳动用工形式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大致可将建筑业劳动用工分为三种:一企业是“自有职工”,即建筑施工企业直接雇佣的劳务。
这些人普遍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正式工”。
二是成建制的分包劳务。
自2001年建筑业企业资质重新就位后出现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他们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出现,从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企业那里分包劳务作业的分包企业,由其直接招收、管理和使用务工人员。
三是由“包工头”带到工地劳动或者企业直接使用的零散用工。
此种用工方式主要是为了一个具体工程项目而临时雇佣,是我国建筑领域里的普遍现象,但基本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二、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劳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在本企业正式员工管理之外的所有劳务队伍管理和劳务用工管理的统称。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联系松散,没有稳定充足的劳动资源。
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是有了项目再去寻找所需劳务队伍信息,与劳务队伍间的合作常常没有固定的联系模式,没有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缺乏稳定充足的劳动资源,一旦工程量大时就有可能因为找不到足够的劳务队伍,而不得不降低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从而影响了用工质量。
(2)建筑施工企业对劳务队伍的前置准入评审制度以及合同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相对变动性大,所需务工人员数量众多,用工形式复杂,极大的增大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劳务队伍管理的辨识难度,如果对劳务队伍的资质和信用没有进行严格评审和把关,就可能出现皮包队伍混入建筑施工企业务工队伍的现象。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摘要:建筑业企业中的劳务分包管理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混乱、工资待遇不公等。
因此,本文探讨了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包括劳务分包企业的选择、合作方式、劳务管理等方面。
该新模式旨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保障劳务分包工人权益,促进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新模式、管理效率、工人权益、健康发展正文:一、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现状分析建筑业企业中,劳务分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劳动力配置方式。
然而,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混乱、工资待遇不公、劳动力暴利等。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形象。
二、劳务分包企业的选择原则在选择劳务分包企业时,企业应考虑以下原则:经营合法、信誉良好、技能熟练、服务质量保证等。
同时,企业应对劳务分包企业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合同管理。
三、合作方式的探讨在合作方式上,企业可采取“短期合同”、“长期合同”、“委托管理”等方式,同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进行选择。
四、劳务管理的重要性劳务管理是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人员招聘、岗位分配、工作安排、劳保保障、工资支付等。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劳务管理制度,确保劳务分包工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五、结论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保障劳务分包工人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作方式,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管理,全面推进劳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的提出为建筑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应用,具体如下:一、选择优质劳务分包企业在选定劳务分包企业时,应根据其资质、信誉、技能、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察。
要求劳务分包企业经营合法、信誉良好,同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专业的技能。
二、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方式,既要考虑企业自身能力,又要考虑劳务需求的大小和周期。
详细解读劳务分包模式的优劣及其影响
详细解读劳务分包模式的优劣及其影响1. 引言劳务分包模式是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一种重要运作方式。
本文将从定义、优势、劣势以及影响等方面,对劳务分包模式进行详细解读。
2. 劳务分包模式的定义及运作劳务分包模式是指施工总承包方将工程项目中的部分或全部劳务工作,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由劳务分包企业组织劳动力进行施工。
在此模式下,劳务分包企业承担一定的施工任务,同时享受相应的经济利益。
3. 劳务分包模式的优势3.1 提高施工专业性劳务分包企业专注于某一专业领域的施工,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3.2 降低施工成本劳务分包企业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人工、材料等成本,从而降低施工总成本。
3.3 提高施工效率劳务分包企业拥有熟练的施工队伍,施工效率较高,有利于缩短工程周期。
3.4 减轻总包方的管理压力总包方只需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合同,无需直接管理分包队伍,降低了管理难度。
4. 劳务分包模式的劣势4.1 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劳务分包企业众多,质量控制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4.2 安全隐患较多分包队伍的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4.3 合同管理复杂总包方与多个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合同,合同管理相对复杂。
4.4 分包企业竞争力不足部分劳务分包企业竞争力不足,可能导致施工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风险。
5. 劳务分包模式的影响5.1 积极影响劳务分包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促进产业升级。
5.2 消极影响劳务分包模式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合同管理复杂等问题,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6. 结论劳务分包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总包方和劳务分包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各自的优劣势,加强合作与沟通,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劳务分包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建设安全。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体系中,建筑业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建筑企业的劳动力也非常集中。
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注意加强劳动管理,加强员工的塑造,强化员工的整体责任感,合理优化和改进建筑企业的劳动管理。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强施工企业劳动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全程实施劳动管理模式,加强对施工现场、劳动招标会等多方面的监督。
同时,应注意严格控制出入检查站,提高合同文件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并通过多样化的应对措施促进劳动管理方法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现状;对策1建筑施工企业劳务人员现状1.1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当前,我国建筑用工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有自己的工人队伍,技术力量雄厚,但效益偏低、负担较重,但常根据项目工程需要与其他用工方式互为补充;二是劳务分包。
即将施工项目分包给有资质的公司;三是自带队伍,以临时性用工为主,包工头揽工的方式虽与现行国家政策有冲突,但一些小工程出于管理便利,仍以该种形式用工。
所招致的劳务人员(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安全及维权意识较低,无组织无纪律且素质偏低,既不便于管理又得不到良好的培训,导致工程安全质量问题频发,容易造成项目管理的波动及失控。
1.2劳务管理不够重视施工企业在开展劳动管理工作时,由于没有以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合同作为管理工作的依据,就会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导致现场劳动管理流于形式,劳动管理的应有价值和现实意义无法充分发挥,这导致工程施工企业面临更多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此外,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劳动管理不是人力资源管理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也没有建立劳动管理的责任部门。
此时,一旦在劳动管理阶段出现问题,工程和建筑公司通常会出现责任转移等不利条件。
在劳动管理中,仍然存在对专业人才管理不够重视的问题。
在这个社会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影响力逐渐增加,而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阶段通常需要许多高技能人才作为依托。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摘要】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传统模式下存在着诸多管理困难和效率低下的弊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模式的提出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强调合作共赢的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强调合作、共赢和高效管理。
通过对新模式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其优势和对建筑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最后提出了推动新模式发展的建议,并展望其为建筑业注入新活力的前景。
这种新模式的推广将极大地提升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助力整个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建筑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传统模式、核心理念、实施方法、优势、建议、展望、发展、活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建筑业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管理挑战。
劳务分包作为建筑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统的劳务分包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劳务分包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施工质量,亟需引入新的劳务分包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研究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通过探索和创新劳务分包管理模式,可以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劳务分包作为建筑业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劳务分包管理模式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低下、成本控制困难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新模式的提出将有助于解决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劳务分包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分包管理浅析
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分包管理浅析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劳务分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作业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将部分劳务作业分包给专业的劳务队伍,能够集中精力进行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关键技术的把控,从而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劳务分包管理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务分包管理进行浅析,旨在探讨如何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劳务分包的概念及意义劳务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
劳务作业包括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钢筋、混凝土、脚手架、模板、焊接、水暖电安装、钣金、架线等。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劳务分包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能够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企业无需长期雇佣大量的劳务工人,避免了人员闲置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其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专业的劳务分包企业通常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劳务作业。
此外,劳务分包还可以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通过与具有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能够有效避免劳动纠纷和法律诉讼。
二、劳务分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在建筑市场上,劳务分包企业的数量众多,但资质水平却参差不齐。
一些企业缺乏必要的人员、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项目的要求。
这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和质量,还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二)合同管理不规范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不清晰、不完整,对劳务作业的范围、质量标准、工期、价款等重要内容约定不明。
这容易导致双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争议和纠纷,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劳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劳务分包企业的劳务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这给施工现场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劳务分包模式分析及探讨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劳务分包模式的分析及探讨纵观当今世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应接不暇,发展变化赏心悦目、日新月异。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腾飞的公司比比皆是,墨守成规逐渐萎缩、解体、破产的企业也数不胜数。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败轨迹也莫过如此,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此,根据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心得并结合一些先进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管理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的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能对公司的劳务分包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当今的建筑施工市场已经从原来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发展变化成了现在的全面竞争性市场经济模式。
每一个建筑工程的承接都来之不易,都是建筑施工企业综合实力、信誉和营销技巧的体现。
要使一个建筑工程能够获得相应的利润并且按合同顺利地实施,其前期的策划组织尤为关键,在组织策划中劳动力的组织策划(即劳务分包管理)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是重中之重!对一般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承接的中小型建筑工程(单个合同造价 5 千万以下)施工而言,现在大多数企业通常采取以下两种劳务分包模式:第一种是“劳务大清包模式”,第二种是“劳务纯清包模式”。
这两种模式都是在施工企业组建项目管理部的情况下由项目管理部直接领导施工。
两种管理模式孰优孰劣,在此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比,希望能找出适合我们自己进行施工劳务管理的方法。
第一种模式:劳务大清包模式“劳务大清包模式”其实也算是一种“不完全的工程分包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除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型材等及一些特殊性专业由项目部解决组织外,其余的工程辅材及所有的施工周转材料、机具、机械等由协力队伍承担解决;并在公司组建的项目部直接领导下组织施工。
这种模式理论上的特点就是所谓的“省心不省钱”。
这种模式的理想状态是:施工协力队伍应当是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一定的施工技能和较好的社会信誉,它能够较顺利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施工任务。
由于这样的队伍也会有自己的管理层,所以收取的施工费用较高。
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模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吸引大批劳动力就业的领域之一。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用工模式是一个关键的管理方面,它决定了企业的效率、质量以及员工的福利。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用工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及优缺点。
首先,传统的雇佣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常见的用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和提供福利。
雇佣制度的优点是灵活性强,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随时雇佣或解雇工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员工在工作期间享受到法定的劳动权益,如社会保险、工资保障等。
然而,雇佣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企业需要承担招聘、培训和管理的成本,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企业难以雇佣到合适的人员。
其次,劳动合同的期限较短,员工缺乏长期稳定性,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流动率较高,不利于团队的稳定和建设。
其次,外包制度是另一种常见的建筑施工企业用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性较强的劳务公司,由劳务公司负责招聘、管理和支付工资。
外包制度的优点是可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减少管理的负担。
劳务公司负责整合资源和管理人力,能够更加高效地协调施工进度和人员安排。
然而,外包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外包公司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缺乏直接的雇佣关系,给沟通和协调带来一定的困难。
其次,劳务公司在招聘和管理过程中可能降低招聘标准,导致员工技能水平的不稳定性,影响施工质量。
此外,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众包平台逐渐进入建筑施工行业。
这种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连接建筑施工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实现了更加灵活和精细化的用工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众包平台按需招聘各类专业人才,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而自由职业者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项目资源。
互联网众包平台的优点在于灵活性高、成本低、可塑性强,但也需警惕平台的监管和信任问题,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模式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员工的福利。
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
建筑劳务大包模式的利弊分析
建筑劳务大包模式的利弊分析一、劳务分包的利与弊劳务分包作为现在组织劳务人员的首选方式,给项目的生产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这些便利着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可以减少企业的在职员工数量,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目前国内部分企业都为旗下员工的技术水平、专业知识、组织观念而苦恼。
由于承揽项目数量的增长超过有经验懂管理员工的增速,企业也没有那么多的职工可用,每个项目只能在关键岗位上使用几个人,这也使劳务大包的存在成为可能。
另外,企业的员工数量越大,意味着企业承受着越多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
另外,企业在没有项目时,还要保证旗下闲置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员工人数越多,那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必然越多。
2、企业可以优先选择实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更易于管理的劳务分包组织以提高项目部的工作效率;企业选择劳务分包是通过层层比选、重重考核后决定的劳务分包组织,企业掌握着主动权,可以从容的选择最优秀的劳务分包组织,减少了企业的管理难度。
3、劳务清包可以减少项目承包者的前期投入;目前项目承揽的垫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前期的垫资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企业资金压力极大,而一些有实力的劳务公司可以承担大部分的垫资份额,这样可有效降低企业的实际垫资额度。
4、劳务清包能够降低项目承包者的投资风险。
目前项目承包的风险分别来自合同、材料、资金、政策和管理风险,而劳务大包可分担施工过程中的占垫资量40%-50%有劳务费用的额度,实际上是有效减轻项目部组织资金形成的投资风险。
当然,劳务分包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项目部选择劳务大包公司时只考虑经济利益。
项目部在选择劳务公司时,过于重视承包单价的高低,对其施工管理能力、技术装备水平、资金状况如何,不甚了解,甚至连有无法人资格,“三证”是否齐全也不过问,只是凭关系,凭亲友的介绍就进行工程项目发包。
结果导致劳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各项管理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影响工期和质量,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浅析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方式.doc
浅析新形势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方式-2014年7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此为标志,国家对建筑业实施更加规范和完善的管理。
其中,《意见》第17条对于建筑行业用工方式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关键岗位自有工人为骨干、劳务分包为主要用工来源、劳务派遣为临时用工补充的多元化建筑用工方式。
本文结合国家政策规定和企业实际,对此进行探讨。
1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方式的变革与现状国有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方式与国有建筑企业体制改革基本同步,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全民所有制身份阶段。
这个阶段与计划经济小企业、大社会的特点相适应,不论是企业管理人员(干部),还是基层操作人员(工月,都具有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身份。
对应的时间段大致是建国初到上世界九十年代初近四十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项目法施工推行以后,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阶段。
这个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倡导建筑行业以鲁布革经验为蓝本全面推广项目法施工,到2011年,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修订版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为标志,大约经历近20年时间。
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管理层与作业层的两层分离,形成企业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劳务作业层三个管理层级。
在劳务作业层方面,比较大的劳务队伍也会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层。
而在这个两层分开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对国家发展一个最显著的贡献就是,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劳务作业层领域,并经过十余年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大军这个新的产业工人队伍。
其管理模式也经历了最初的包工头模式到200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第一版《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11年修订)后的劳务分包企业及其资质分类分级管理。
这也是目前企业最主要的管理模式和用工方式。
第三阶段机械化和信息化时代对劳务用工的新要求。
在经历最初粗放式发展和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法规的治理和规范之后,国有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和用工方式也自然升级到精细化管理的层面。
建筑企业劳务模式及相关问题浅析
建筑企业劳务模式及相关问题浅析【摘要】随着建筑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单一的劳务承包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外部环境的发展需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探索新的劳务管理模式。
科学、合理的劳务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劳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标签建筑企业;劳务模式;相关问题一、建筑企业劳务管理模式现状建筑企业劳务管理,即企业对劳务资源的获得、开发、使用、完善及合理配置。
企业中的劳务资源不仅仅是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对象,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要素的总集。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劳务资源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拖欠工资等,导致劳务人员集体上访、消极怠工等事件屡屡发生。
(一)招聘环节不够完善许多建筑企业在招聘劳务人员时,并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企业中约有50%的农民工没有与企业签订合同,在另外50%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33%并不规范,有些仅仅是劳务人员与企业之间进行了口头约定而已。
合同的签订,不仅仅能够为劳务人员的工作提供保障,而且也是劳务人员的社会保险等缴纳的保障。
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或是签订的合同不够规范,那么企业便能够逃避有些社会责任,侵犯劳务人员的权利。
(二)薪酬管理不够到位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劳务人员中约有82%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
一般的建筑企业多采用平时发放生活费,年终结工资的模式来发放工资,这样明显拖欠工资的行为,导致劳务人员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另外,劳务人员一般都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而如果劳务人员的工资出现拖欠情况,那么一个家庭也就会随之陷入到经济困境中,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培训工作十分薄弱根据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建筑行业现有的工人队伍中,有90%以上的人员为初中以下學历,在工作之前也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工作了。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
探索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劳务分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大型施工项目中,因为人力需求较大,一般都会采用企业劳务分包模式。
然而,当前的劳务分包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业企业劳务分包管理新模式,以解决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业的工人流动性较大,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工资支付不规范,这些问题常常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因此,建议建立行业内的信用体系,将工人的个人档案采集至一单元,企业可通过这个单元查询与获取工人信息。
同时,建立企业劳务分包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各企业之间的分包信息公开透明。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竞争,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增强行业的公信力。
其次,劳务分包中一般会存在人员管理的问题。
企业需要考虑工人的成长与培训,而有些企业则不愿为工人进行培训,认为这样做容易流失员工,较小的分包企业还面临动力和经济等多种困难。
对此,可以建立职业教育培训平台,通过平台网课、在线直播、考试认证等多种形式,提供针对建筑工人的专业职业培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共同提升建筑行业的劳动力素质。
最后,针对劳务分包中工资支付不规范的问题,可以建立企业劳务分包薪资支付监管平台,由行业权威监管机构对各个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统一规划薪资标准和预付金制度,并通过平台监管管理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企业的行为。
只有这样,建筑劳务分包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运营。
总之,企业劳务分包模式是建筑业常用的一个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此模式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和企业劳务分包薪资支付监管平台是当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够打造一个更加合法规范、公平合理的分包行业平台。
建筑劳务用工模式及其问题研究
建筑劳务用工模式及其问题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建筑项目呈现技术复杂化以及规模扩大化特征,对劳动力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劳务用工管理的种种弊端也开始逐渐凸显,因此,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国内建筑劳务用工模式的问题与治理对策,对我国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基于此,下文将对建筑劳务用工模式及其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劳务用工模式;问题1 建筑劳务用工模式1.1 劳务外包模式劳务外包模式属于劳务分包的一种,是指总承包企业或专业分包企业与独立的劳务企业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按工种分包或以包清工的形式将所承包工程的劳务作业,部分或整体分包给这类企业的班组或作业队。
然而,劳务企业的发展仍遇到不少障碍。
在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中,由于总承包企业与工人之间增加了一个管理层,劳务企业的运营成本明显高于包工队,使得“包工队”用工模式能够长期生存;另外,劳务外包方式使得总承包企业对一线劳务工人控制力较低,劳务工人对企业也没有直接责任感,最终使得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难以保证,施工进度也可能会延滞。
1.2 劳务内部承包模式所谓劳务内部承包模式其实也是劳务分包中的其中一种,指的就是总承包公司将原来的一些作业员工单独拿出来,再安排部分管理人员,同时在社会上招聘一些作业人员或者是“包工队”里面的劳务作业人员,由这些人员来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劳务公司,该公司归总承包企业所有,总承包企业就通过该劳务公司来完成相关劳务作业需求。
其实劳务内部承包模式和“包工队”用工模式在形式上差不多,只是将其合法化了,通常情况下劳务企业的法人代表都是和总承包企业存在非常紧密关系的管理型职工或者是“包工头”,这些人员在之前就和总承包公司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
但是毕竟劳务公司还是属于总承包公司的子公司,在管理和组织方面主要还是受到总承包公司的控制,劳务公司员工只能进行作业班组的日常生产组织和管理,却不能真正参与到劳务作业的组织和管理中去。
1.3 直接雇佣建筑劳务人员的模式顾名思义,这一模式指的是,劳务用工成为建筑用工企业内部的正式职工,双方基本上都订立了正式的劳动合同,这方便建筑企业对劳务用工的进度、工资、保障、人员等的管理。
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探索——以西部某特级资质国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例
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探索——以西部某特级资质国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为例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加大企业精细化管理力度,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是积极应对新形势,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措施。
劳务用工管理模式是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探索建立劳务用工管理新模式,现已成为建筑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一、西部某特级资质国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劳务管理现状分析(一)企业基本情况该企业成立于1955年,2019年营业收入97亿,拥有石油化工、市政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另有8项机电安装、房屋建筑等施工一级资质和3个二级施工资质、1个三级资质。
公司同时具有市政行业甲级、化工石化医药行业甲级、机电设计事务所甲级、建筑智能化甲级设计资质及压力容器设计证和锅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力设施、电梯等专项许可证。
目前,施工项目分布在全国范围及国外赤道几内亚、加纳、安哥拉、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现有员工(在册)2756人,其中管理人员1724人,工人1032人;其中电工294人,管工288人,焊工264人,钳工、通风工、铆工、起重工、调试工等186人。
(二)劳务管理现状该企业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建筑企业,劳务自有班组管理模式由来已久。
一方面,由于其现拥有的施工资质类型以及机电安装、石油化工、市政工程等专业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所属各工程公司在行业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们也沉淀和积累了自有班组建设的经验和优势。
目前该企业采用自有班组管理为主、社会劳务进行补充的劳务用工管理模式。
该企业现有工人1032名,为了发挥这一人力资源优势,建立一支稳定的劳务队伍就是其着力点。
企业通过科学搭建班组,创新承包模式和提升机械化率来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流程和规范,使自有班组成为规范、高效的作业单元,目前自有劳务班组多达30多个,劳务班组规模20—40人不等,成员以自有职工为主、社会用工作为补充。
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
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第一篇: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邓显宁(南宁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摘要:直管劳务模式以其劳务成本和经营风险低,对项目的控制力度强等明显优势,在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被广泛应用。
在体验直管劳务模式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模式在保证技术工人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建筑企业劳务模式存在缺陷基本形式技术支持当前,在我国建筑企业劳务管理一直采取劳务承包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存在。
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深入化发展,国外建筑企业准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单一的劳务承包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发展形式的需要。
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新模式,对降低建筑成本,提升建筑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行劳务管理模式的缺陷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劳务管理主要采取劳务承包的模式,即包清工模式。
这种模式以成建制的外部劳务队伍按照“包工不包料”或“包工包委托代购材料”的承包方式进行劳务承包,由施工企业负责施工管理,组织材料(或主材)供应,对建设单位负全责,对所承包的工程对外承担全部经济法律责任。
这种模式是将主体工程按分项工程和劳务分包商签订合同,具有相对稳定的劳务分包队伍,建立合格分包商目录,能降低公司的项目成本。
劳务承包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分包模式,就是将项目的部分工程分包给成建制分包商。
其主要特点是:管理强度小,成本比较高;劳务控制水平低,风险系数较大;行业分工细致、专业性较强,在建筑领域有较广阔的存在空间,是总包企业向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集中度太低,市场竞争激烈,且总包企业多,专业承包企业少。
二是外部劳务队伍的素质不够高,技术装备及职工能力水平较低。
三是重用轻管、粗放经营等不良现象凸显。
四是依赖于外部劳务队伍,容易受制于人。
五是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因偷工减料而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经常会发生经济纠纷和民事诉讼等问题。
建筑企业用工模式的现状与思考
• 建筑企业用工模式概述 • 建筑企业主要的用工模式 • 建筑企业用工模式存在的问题 • 对建筑企业用工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 建筑企业用工模式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建筑企业用工模式概述
用工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用工模式是指建筑企业与劳动者之间 建立的法律关系和权益保障机制,包 括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 方面。
建筑企业向其支付劳务费用。
优点
用工灵活性高,可以随时调整用工 数量和用工类型,降低用工成本。
缺点
不利于企业长期培养人才,员工归 属感相对较弱,可能存在管理漏洞 。
业务外包模式
定义
业务外包模式是指建筑企业将部 分业务或工作外包给其他单位或 个人,由其负责招聘和管理劳动 者,建筑企业向其支付外包费用
。
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建筑企业应当尊重和保障员工的合法 权益,如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提供合 理的工作条件等。
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
通过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提高员工福 利待遇等方式,建立和谐、稳定的劳 动关系。
规范用工管理,提高用工效率和质量
加强用工管理规范化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确保员工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的规范 化。
然而,灵活用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员工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等,需要企业加 强员工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技术创新对用工模式的影响和机遇
技术创新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用工模式选择,如自动化、智能化等 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风险。
技术创新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工期,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 的价值。
建筑企业用工模式具有多样性、灵活 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 工程项目、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因 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建设浅析
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建设浅析感谢您提出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建设的相关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安排劳务用工,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能够有效的优化完成任务的效率,这也是企业管理能够推动效益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劳务用工建设目标,统一工作要求及标准。
其次,要科学选拔劳务用工,通过多维度的考核,确保用工完全符合企业安排的实际工作需求。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指导劳务用工了解和确定服务质量,有助于探索客户满意的工作方案,达到快速而高质量的施工安排。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要实施绩效考评活动,通过合理有效的考核评估细则,明确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推动劳务用工获取相应的绩效回报,更好地优化施工流程,实现企业目标。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建设,不仅需要具体操作,而且需要强调重视用工的心理价值及劳动价值,以提升劳务用工的工作动力及担当工作的责任,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建筑劳务公司的业务模式
建筑劳务公司的业务模式说到建筑劳务公司,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建筑公司不就是干建筑活的吗?没错,没错,可问题是,这其中可不仅仅是砖头、钢筋、混凝土这些咱们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背后还有一堆有的没的的“看不见的活”呢。
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建筑劳务公司,它是怎么赚钱的,它背后有什么故事,是怎么在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杀出重围的。
你想啊,建筑公司常常需要大量的工人,但这不等于他们自己就能把所有的活儿都干了。
建筑公司找的不是“万能的工人”,而是“专门的工人”。
说白了,建筑劳务公司就是把这种专业工人提供给那些需要他们的建筑公司。
就像你开个饭店,要的不是一个万能的服务员,而是一个会端盘子、会收钱、会倒酒的“专职服务员”。
而劳务公司就充当了这样的“中介”,他们不直接给建筑项目负责施工,反而是提供具体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工人会有不同的技能,有的擅长电焊、有的擅长木工、还有的擅长钢筋工。
听着是不是有点复杂,但其实也挺简单:你需要人,我给你找,找的还是对口的。
这就像是你想请个会做饭的厨师,可你厨房里又没有经验丰富的厨师,这时候你就得找一个厨师中介——找一个能够帮你把人才和需求对接上的平台,给你搞定一切。
而建筑劳务公司,基本上就是干这事的。
这么一看,其实建筑劳务公司挺像个“猎头公司”,不过,它们的“猎头”不是经理或工程师,而是泥瓦工、电焊工、木匠这种一线工人。
当然了,作为一个有点规模的劳务公司,它们的生意可不是靠几个临时工就能支撑的。
想做大做强,劳务公司得有自己的管理系统、自己的培训机制。
想想看,哪有随便一个工人就能在现场干活的?必须得经过一定的培训,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
像电焊工,得会看电路图、会操作机器,还得懂得安全操作。
这一切,都得靠这些劳务公司来“培养”工人。
很多公司都要求工人有一定的资质证书——比如建筑工人得有一定的安全证书,消防工人得有防火知识证书。
没这些证书,光靠一腔热血是干不了这行的。
劳务公司还得解决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人力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企业劳务模式浅析
直管劳务模式以其劳务成本和经营风险低,对项目的控制力度强等明显优势,在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被广泛应用。
在体验直管劳务模式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模式在保证技术工人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标签:建筑企业劳务模式存在缺陷基本形式技术支持
当前,在我国建筑企业劳务管理一直采取劳务承包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存在。
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深入化发展,国外建筑企业准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单一的劳务承包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发展形式的需要。
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劳务管理的新模式,对降低建筑成本,提升建筑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现行劳务管理模式的缺陷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劳务管理主要采取劳务承包的模式,即包清工模式。
这种模式以成建制的外部劳务队伍按照“包工不包料”或“包工包委托代购材料”的承包方式进行劳务承包,由施工企业负责施工管理,组织材料(或主材)供应,对建设单位负全责,对所承包的工程对外承担全部经济法律责任。
这种模式是将主体工程按分项工程和劳务分包商签订合同,具有相对稳定的劳务分包队伍,建立合格分包商目录,能降低公司的项目成本。
劳务承包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分包模式,就是将项目的部分工程分包给成建制分包商。
其主要特点是:管理强度小,成本比较高;劳务控制水平低,风险系数较大;行业分工细致、专业性较强,在建筑领域有较广阔的存在空间,是总包企业向智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集中度太低,市场竞争激烈,且总包企业多,专业承包企业少。
二是外部劳务队伍的素质不够高,技术装备及职工能力水平较低。
三是重用轻管、粗放经营等不良现象凸显。
四是依赖于外部劳务队伍,容易受制于人。
五是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因偷工减料而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经常会发生经济纠纷和民事诉讼等问题。
六是劳务培训保障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劳务人员能力素质的需要,基地发展滞后,劳务企业用工成本高。
七是分包模式造成“包工头”挂靠分包现象,容易引发分包市场混乱,而且由于总包企业较多,对工程的控制力相对较弱,难以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加大了工程的潜在风险。
2 直管劳务模式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点
要弥补现有劳务模式的的缺陷,就要对建筑企业的基层劳务管理模式做适当调整,以便适应市场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加大对直管劳务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判断直管劳务模式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模式,首先要从它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上去理解和把握。
从特定的意义上讲,直管劳务模式是将劳务人员或劳务骨干人员作为企业的固定员工参与工程施工的管理模式,又称
为自带劳务施工。
其特点就是现场劳务管理由公司的工长来完成,在施工中发生的辅料、机械等,都由施工企业管理。
基本形式有三种:
2.1 内部独立。
这种形式一般运用于大型建筑企业,将劳务作业层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劳务公司,实行独立核算,可以在保证内部需求的基础上参与外部劳务市场竞争。
这种劳务公司一般是由建筑施工企业原有的劳务人员组成,也可以吸纳社会上有意参股的施工队伍共同筹资组建。
在管理上独立于母公司,在经营上自负盈亏,同时向母公司缴纳一定的管理费。
2.2 技术骨干加临时工。
就是以企业内部员工为骨干成立施工班组,对外招募零散劳务人员或施工队伍,按照内部人员同等管理,现场劳务管理由公司固定工长来组织完成。
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固定的员工少,临时工流动性强中,劳务闲置风险较小,可最大限度降低劳务成本,并且较好保留了技术骨干力量,增强了项目实施能力和控制能力。
2.3 相对固定的劳务施工队伍。
劳务人员与公司签订较长时间的合同,参加各类培训,享有保险等福利待遇。
当企业规模扩大时,各劳务队伍因需而流动,形成具有竞争机制的内部劳务市场,也可择优引进外部劳务队伍,以提高内部竞争力。
当公司业务量不足时,为保证劳务人员收入,将内部劳务队伍外包。
以上三种形式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劳务成本低,对项目的控制力度强,经营风险也很低,但是管理的难度和强度大。
要使项目的组织计划顺利进行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依赖劳务基地的强化培训、考核,保证劳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和劳务工人的较高技术水平。
3 直管劳务模式的作用
总体上说,直管劳务模式具有盈利性能力和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两个最主要的功能。
一是优化管理,增加盈利。
建筑企业最直接、最简单的盈利渠道就是低价中标、索赔盈利,这种传统观念上的盈利方式已经不在适应新时期建筑领域的发展,应从提高自身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去求取。
工程成本主要包括直接费、间接费、税费和其它行政费用,对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是对直接工程费、进度成本和质量成本的控制。
直管劳务模式由于特有的精细化管理特征,能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为什么说直管劳务模式具有优化管理,增加盈利的作用。
它的第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节约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资源(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
消耗量又包括了资源的净耗量和损耗量,前者指在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内的必要资源用量;后者指在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损耗,包含工艺损耗和管理损耗两个部分。
因此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说,控制直接工程费就是控制资源的损耗量。
直管劳务模式由于其特有的精细化管理特征,使企业拥有了过硬的作业工人、规范的组织管理文化、可信任的员工关系、劳动工人较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通过有效降低工程损耗而提高企业利润。
直管劳务模式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相对稳定、相互信任的组织关系,确保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防止违约费用发
生,达到降低工程进度成本的目标。
同时,还能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节约了质量事故引起的返工费用、违约费用等,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直管劳务模式的第三个功能就是在施工中减少工程的交易层次,节约交易成本。
由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材料和机械的利润十分有限,而基层劳务管理的利润则相当可观。
直管劳务模式不但可以赚取总包管理利润,还可以赚取劳务管理的利润。
二是创新模式,参与竞争。
建筑企业采取哪一种竞争模式,是由许多特定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质量、创新、工期和成本是影响建筑业竞争模式和组织表现的最重要的因素。
但不论采取哪一种竞争模式各建筑企业均以成本、质量、进度和创新等因素作为主要竞争策略。
其实,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是哪一种竞争模式来实现的,最具竞争力的模式就是采用所有的竞争模式,既要重视施工质量和工程服务,也要重视按期完成甚至提前工期来赢得项目,开源以降低成本,以创新吸引客户。
任何一种竞争模式都是单一的、狭隘的、不科学的,只有多种竞争模式的科学组合,才能使建筑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并获取最大利润。
对于直管劳务模式的探索实践目前还只是尝试性的。
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著,以其劳务成本和经营风险低,对项目的控制力度强等特点在一些大型建筑企业被广泛应用。
在体验直管劳务模式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模式在保证技术工人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2006.04.
[2]张宜.《浅议建筑劳务企业的管理策略》[J].《大科技》.2009.08.
[3]王伍仁主编.《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1版.
[4]杨俊杰主编.《工程承包项目案例及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