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潇湘

合集下载

《夜雨》原文及赏析

《夜雨》原文及赏析

《夜雨》原文及赏析《夜雨》原文及赏析《夜雨》原文及赏析1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赏析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

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

潇湘夜雨叹羁旅 长夜无眠感身世——简析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叹羁旅 长夜无眠感身世——简析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叹羁旅长夜无眠感身世——简析马致远[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廖楚珍【摘要】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specific image in the "Night Rain in the Xiaoxiang Court" written by Ma Zhiyuan.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 and situation of Ma Zhiyuan and the social reality which Ma Zhiyuan live in, we can see the sorrow of separation because of being frustrated for all his talent and being far away from home; the sad of wanting to be an official but cannot achieve his wishes while only wasting life ; being concerned about the affairs of the state but only living in Xiaoxiang; having no other way though he was not willing to do so, etc. The author wants to experience so many kinds of feelings which are beyond expression and explore the historical origin briefly.%文章通过对马致远小令《潇湘夜雨》中设置的特定意象的品鉴,联系马致远的身份处境与其生活的宋元社会现实,简要分析作品所蕴含的怀才不遇羁旅他乡的离愁、追求仕途却半生蹉跎的迁愁谪意、心忧天下却偏寓潇湘、不甘沉沦却无可奈何……居多复杂难言的思想情感,并简要探究其历史渊源。

《临江驿潇湘夜雨》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临江驿潇湘夜雨》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临江驿潇湘夜雨》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临江驿潇湘夜雨》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潇湘夜雨》是元代杂剧作家杨显之的一部传世佳作。

描写潇湘雨的诗句

描写潇湘雨的诗句

描写潇湘雨的诗句潇湘雨,是江南雨的一种,也叫梅雨或百花雨。

它清新潮湿,醇厚浓郁,柔和温润。

下面是描写潇湘雨的诗句:1.“梅雨淋漓,潇湘浸润。

”——杨万里2.“柳丝随雨尽成丝,桃花带雨忽重开。

”——王之涣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潇湘水送客。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杜甫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桥边红药轻帘卷,岸畔青梅照眼新。

”——李煜5.“潇湘烟雨洒江南,抚琴闲吟多念伊。

雨零时,云飞处,溪水流长半笔难。

”——金缕衣6.“春雨绵绵润如丝,潇湘江南味如诗;芳草萋萋翠如钱,题诗叹句山水间。

”——陶渊明7.“江南江北多雨声,似此星辰也却行。

潇湘百花雨绵绵,洒向人间天地清。

”——杜甫8.“花雨绵绵似江南,绿殿遥与云岫连。

”——苏轼9.“潇湘江山鸦雀闹,天际莲花如火燃。

”——徐志摩10.“烟雨迷漫,晨昏凉暖,潇湘水石隐于漫天穹。

”——叶圣陶11.“潇湘夜雨落玉楼,又是一年百花忙。

青岸带烟风满袖,江水流长月缺时。

”——鲁迅12.“云在青山水在瓯,想当年望月怀乡处。

梦到西楼揽白雪,醒来潇湘妃已成。

”——李清照13.“江南春雨湖南秋,湘水山涧若彩虹。

望断南飞几千里,美人群在梦中逢。

”——李白14.“雨洒瓦楼又复添,潇湘江上水长流。

纺绡机声听不尽,最是东南美人愁。

”——白居易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潇湘八月即飞雪,云霁天高峰峦寒。

”——陈与义潇湘雨,充满着诗意和浪漫,静静地洒落在江南的山水间,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杨显之《潇湘夜雨》主要内容赏析

杨显之《潇湘夜雨》主要内容赏析

杨显之《潇湘夜雨》主要内容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杨显之《潇湘夜雨》主要内容赏析【导语】:《潇湘夜雨》全名《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病恹恹一位多愁女 弹词开篇《潇湘夜雨》赏析

病恹恹一位多愁女  弹词开篇《潇湘夜雨》赏析

玉 。可 当她 在这 里 已然得 不 到温 煦 的 关怀和 爱 的热切 回应 时,她 就会
强 烈地 感 到 “神 惚惚 ”、“影单 单”而黛 玉是 更要 断肠 的 。
开篇 对 黛 玉 周遭 环 境 的描 摹 ,
细 致地 表 现 出 了 她 的 寂 寞 飘 零 和
【好词 上海戏剧
·¨ { 刘 !
}:
愁 多 病 的 凄 婉 憔 悴 形 象 ,跃 然 眼
前,真 是 叫人 可怜得 心疼 ! 开篇 末 句 “病魔 入 膏肓 ”,预 示 了她 悲剧 性
的结 局, 这就 更令 人怜 惜 同情 了。
黛玉 如此 病体 ,是万 万 禁不起
感 情上 的 打击 、心理 上 的 磨 折 的
唱艺术 主要 是诉 诸 听觉 的特 征,从 些 用法 在 R潇 湘夜 雨》 中却更 有一 它 的音 韵也 是 美的 ,不愧 为弹 词开
而 别具巧 思地 运用 了连字 叠韵 的手 层深 意— —在 听 觉上 ,营造 出了潇 篇 之 中的精 品 。
图/戴敦邦
45
推 进 ——从 景到 人 , 再从 人 到 声 , 辫 子 ”)与 后面 七 言 句相 连 缀 合叠 黯 淡 、凄 凉 、空寂 的心 像 ,感 受到
最 后在 摹 写声 响之 中达 到高 潮 。这 出的句 法,使 叠宇 、双 声 、叠 韵等 馆 中人 幽怨 愁 闷悲 苦的心 理 。用语
是 因 为写声 就是 写 景,同 时也 是 写 重复 出现 以加 深听众 在 听觉上 的感 言 描摹 出的 声音 ,在 听觉 上的 感染
凄苦 无 助 。从 “声寂 寂 ”到 “风飒
飒 ”到 “雨 霏霏 ”,从 “滴 铃 铃 ”的
铜 壶 滴 漏 、“沓 啷啷 ” 的 时钟 鸣 响

夜雨诗词 潇湘夜雨诗词

夜雨诗词 潇湘夜雨诗词

夜雨诗词潇湘夜雨诗词今天给各位分享夜雨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潇湘夜雨诗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描写夜雨的古诗描写夜雨的古诗 1、点绛唇山暗秋云作者夜雨诗词:张元干山暗秋云夜雨诗词,暝鸦接翅啼榕树。

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

还知否。

燕将雏去。

又是流年度。

2、自笑作者:陆游诸公衮衮几金貂,自笑无材负圣朝。

老气醉中犹跌宕,闲身梦里亦逍遥。

旧书日伴吾儿读,薄饭时从野叟招。

病後秋衣须早制,竹窗残夜雨萧萧。

3、秋夜作者:陆游夜雨凄凉客思迷,闻碪却是梦回时。

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4、秋思作者:陆游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

乌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安得平生会心侣,一尊相属戏年光夜雨诗词?5、南乡子雨暗初疑夜作者:苏轼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6、初寒作者:陆游逐禄天涯半此生,明时宽大许归耕。

山围鱼市寒无色,雨掠蓬窗夜有声。

白发青灯身潦倒,残芜落叶岁峥嵘。

尔来有喜君知否,买得乌犍万事轻。

7、书叹作者:陆游多病文园苦滞留,时时浩叹揽貂裘。

纵无夜雨何曾寐,不为秋风也自愁。

今岁顿惊丝鬓改,此生难继锦江游。

欲谈旧事无人共,日落鸦归又倚楼。

8、寄黄几复作者:黄庭坚夜雨诗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9、玉楼春作者:蔡伸碧桃溪上蓝桥路。

寂寞朱门闲院宇。

粉墙疏竹弄清蟾,玉砌红蕉宜夜雨。

个中人是吹箫侣。

花底深盟曾共语。

人生乐在两知心,此意此生君记取。

10、枕上作者:陆游夜雨一再作,灯前独咏诗。

影看孤鹤瘦,吟答断蛩悲。

幽梦悠然觉,清笳何足吹。

残年犹几日,已矣媿明时。

11、野兴作者:陆游身似孤鸿铩羽翰,悲鸣饮啄住江干。

酒阑客思多新感,病起衰颜失故丹。

倦枕忽闻中夜雨,疏砧又报一年寒。

“潇湘夜雨”的由来

“潇湘夜雨”的由来

“潇湘夜雨”的由来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

倘若要说最有特色且影响深远的,必然不得不提到诗歌文化。

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只要接受过教育,便必然会有几首背的出亦或者是想得到的诗作。

而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是唐宋年代,因此,《全唐诗》成为了人们欣赏古诗所必须接触的作品。

《全唐诗》是清朝康熙年间,在康熙皇帝主导下众位大文豪齐心协力所搜罗整理的唐诗合集。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具有很深远的历史影响。

能够收藏在《全唐诗》中的作品,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检验的,可见其价值之高。

《全唐诗》中的作品很多,涉猎范围很广,其中便包括了不少描写雪景的诗作。

而在这些诗作之中,有一首诗则用雪写出了孤傲的最高境界,那便是柳宗元的《江雪》。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群山之中,鸟儿飞着飞着便不见踪影。

而人在道路上走着走着的,也就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在江面孤舟上,有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此人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显得孤清而寂寥。

作者用极简的文字,短短二十字,便将老渔翁独自垂钓的幽静寒冷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在大雪之下,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垂钓,凄清而寒冷,寂寥而无助。

然而,对于老渔翁而言,他却没有任何的放弃,依旧坚持做着这件事情。

从中,也可以看出老渔翁的孤傲之情。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并称“韩柳”。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这首诗便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所做,永州司马是一个闲官,没有具体职权,柳宗元到职后,也没有居住的地方,只能暂居在龙兴寺。

当时的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艰苦,到永州半年柳宗元母亲就因病去世,艰苦生活环境,水土不服,亲人离世的打击,加上政治上失意,被管制、被软禁,这样的“囚居”生活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健康,这样的状态,自然是不如意的,而柳宗元也有了一肚子的怨气,并转而将自己的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写诗上面,并用诗歌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意思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意思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意思
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

出自:杨显之著作的《潇湘雨》。

《潇湘雨》是中国元杂剧作品,一名《潇湘夜雨》,全名是《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是一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作品。

杨显之简介:
杨显之,元代戏曲作家。

大都(今北京)人,生卒生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与关汉卿为莫逆之交,常在一起讨论、推敲作品。

杨善于对别人的作品提出中肯的意见,因被誉为"杨补丁"。

在元初杂剧作家中,他年辈较长,有威望。

散曲作家王元鼎尊他为师叔,他与艺人们来往也较密切,著名演员顺时秀称他为伯父。

杨氏杂剧在元曲中亦有重要地位。

其一生今知作有杂剧八种:《刘泉进瓜》、《黑旋风乔断案》、《丑附马射金钱》、《临江驿潇湘夜雨》、《郑孔目风雪酷寒亭》、《蒲鲁忽刘屠大拜门》、《大报冤两世辨刘屠》、《借通县跳神师婆旦》等,可惜仅有《潇湘夜雨》、《酷寒亭》两种存世。

此二剧皆元曲中杰作,其中《潇湘夜雨》是元曲中仅有的一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剧作,其杂剧艺术上亦见特色。

“潇湘八景”的意象与意境

“潇湘八景”的意象与意境

存在的事物显然更加鲜活,篷舟便是存在于日本诗 人可感的现实之中的事物。

所以《五山文学新集》17首《潇湘夜雨》诗中,有13首诗歌提及舟或者 篷舟。

比如瑞溪周凤的《潇湘夜雨》诗:“潇湘听 雨宿孤舟,滴滴分明千斛愁。

虞舜不归天亦泣,余 声洒竹半江秋。

”又如东沼周岩的《潇湘夜雨》诗:“玉堂天上置潇湘,夜雨声悬芦苇傍。

十二髻鬟何 事绿,蓬窗客鬓白于霜。

”潇湘夜雨其实极具文化意蕴,不过这反倒容易 让人忽视其中一些常见的事物。

其实诗人们心中的千 头万绪,都是具体的场景所引起的,就潇湘夜雨而言, 正是夜雨和篷舟构成了其清绝凄苦的外部世界。

“潇湘八景”的意象与意境彭敏(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潇湘八景”得名于北宋宋迪的一组平远山水 绘画作品。

宋迪曾居官湖南,遍历潇湘风物,永州 的澹岩有其题名亲刻,可见其探访地方风物之趣 尚。

然而“八景”之名却不一定出自宋迪,很有可 能是后人根据画意与画境虚拟。

潇湘入画的传统也 要早于宋迪,学界至今流传着五代李成或黄筌最早 作八景图的说法,而李成高弟董源亦有《潇湘图》传世。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宋迪的八景图成为开创 “潇湘八景”综合艺术体系的标志。

潇湘八景虽发 端于北宋,其影响却延续千年,遍布东亚。

“潇湘八景”综合艺术体系包括绘画、文学、书法、音乐、园林建筑等多种领域,而这诸多的艺 术领域最终能归结于同一主题,其核心在于意象与 意境的统一。

下面试以潇湘八景诗画艺术浅谈一 _» 〇潇湘八景包括“潇湘夜雨” “平沙落雁” “山市 晴岚”“江天暮雪” “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渔村 夕照”八种景观。

在比较直观的绘画艺术上,八景 的意象最为鲜明,在山与水为总体背景的基础之 上,“潇湘夜雨”的经典意象是雨、竹、孤舟,“平 沙落雁”的经典意象是雁、沙渚,“山市晴岚”的经典意象是山市、行人,“江天暮雪”的经典意象 是冰雪、孤舟,“远浦归帆”的经典意象是帆船,洞庭秋月的经典意象是月,“烟寺晚钟”的经典意 象是山寺,“渔村夕照”的经典意象是江边村舍。

试析元杂剧《潇湘夜雨》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

试析元杂剧《潇湘夜雨》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

试析元杂剧《潇湘夜雨》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作者:张雅玲来源:《商用汽车新闻》 2010年第16期张雅玲(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1)【摘要】杨显之的《潇湘夜雨》是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一部描写书生负心的作品。

本文试图从作品的题材选择和结局处理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思考作者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

【关键词】元杂剧;《潇湘夜雨》;题材选择;结局处理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44-02杨显之,大都人,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之一。

和大多数元杂剧作家一样,其生平资料极其缺乏,根据《录鬼薄》等相关文献记载,可推断杨显之与关汉卿交好,擅长对杂剧作品修补润色,同时自己也创作杂剧。

一生共创作杂剧九种,今仅存两种:《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和《郑孔目风雪酷寒亭》,其余七种全部佚失。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又称《潇湘夜雨》,现存三种版本:一是《元曲选》本;二是孟称舜《柳枝集》本;三是《顾曲斋》本。

剧情梗概如下:张翠鸾随父亲张天觉往江州贬所,中途船覆落水,与父失散,被渔翁崔文远所救。

后经崔文远撮合,嫁给其侄崔通为妻。

崔通与张翠鸾相誓永不负心,但中了状元之后就攀附权贵,另娶试官之女,想借助联姻作为飞黄腾达的进身之阶。

三年后,翠鸾寻崔通至其任所,被崔通诬陷为偷东西的逃奴,并将其刺配沙门岛,并且欲在途中加以暗害。

幸亏偶遇失散多年、已作高官的父亲,在父亲的帮助下,张翠鸾亲自拘捕崔通。

后经崔文远求情才免了崔通罪责,最终父女团聚夫妇团圆。

《潇湘夜雨》是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一部描写书生负心的婚姻爱情剧。

元杂剧数量庞大,涉及的题材内容也比较丰富。

大致可将其分为历史剧、神仙道化剧、婚姻爱情剧、公案剧、社会问题剧等几大类别。

其中又以婚姻爱情剧数量为最多,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包括才子佳人、士子妓女、人鬼人神、帝王后妃等诸类爱情模式,而这些描写婚姻问题的剧作又分为两大类别:一是追求婚姻自由;二是婚变。

写婚变的大致有这样几部作品: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诈妮子调风月》、杨显之的《临江驿潇湘秋夜雨》、石君宝的《鲁大夫秋胡戏妻》、尚仲贤的《洞庭湖柳毅传书》等。

弹词开篇《潇湘夜雨》林黛玉“琴调”意象新解

弹词开篇《潇湘夜雨》林黛玉“琴调”意象新解

古城苏州的小巷深处,园林美筑零落着前世豪奢,却有枕河人家云集起小桥流水畔的生活风情好似在推开那一方方“自然聚散”的露天书场。

2500年历史文化的醇厚包浆,把苏州评弹化石成了吴侬软语的纤细静雅,当然也少不掉那种以超群个性闻名于世的玫瑰铿锵。

小巷深处,肩荷着那一把跟随了我30多年发自内心钟爱的琵琶,耳际如有了那一阵阵的“苏州声音”——将评弹唱腔送来。

苏州人习惯为它冠名叫做“呖呖莺声”,而出于评弹女演员的职业习惯,我总爱把这“呖呖莺声”形象化,而且还定不定就给弄成了“错位化”。

这“形象化错位”的况象之中,种种形态都很叫我向往。

这里面,同情是一种,如:明明听着“窈窕风流杜十娘”,我却看见了《琵琶记》中熟悉的赵五娘;比较则又是一种,明明听着“西宫夜静百花香”的杨玉环,我却看见了《潇湘夜雨》中“病恹恹,一位多愁女”的林黛玉;反差呢,却是另一种,明明听着“伶俐聪明寇宫人”,我却看见了“七十二个”中天底下数她调皮、数她热心而又数她可爱的“小梅香”彩萍丫头。

赵五娘、林黛玉、彩萍丫头都是“琴调”开篇、选曲中的人物形象。

上述关于她们的弹词唱篇都是我所钟爱着的“琴调”。

1986年,我拜师浙江曲艺团评弹演员周映红老师后,就正式学唱起了“琴调”,而周老师是“琴调”创始人朱雪琴先生的徒弟与传人,于是,我也就成了太先生“琴调”的第三代传人。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苏州评弹,爱跟着有线广播、收音机学着唱弹词。

“唱会了”这段选曲、又接着学唱那只开篇,可我对“学来学去学不像”的“琴调”开篇,却是心怀耿耿的。

太先生“琴调”难学难工,可是声音挺拔、听来沁人心肺。

她的喉咙“刮朗朗”,高音像追着云朵儿冲飞,清脆则阳刚得有大丈夫气概,利落时那种爽朗叫谁听了谁都喜爱。

《妆台报喜》《喈伯哭坟》《潇湘夜雨》等“琴调”代表作,自己也记不得都演唱过了多少回,可是总觉得还是没有唱好、没有唱够、没能唱出太先生一样的超级韵味来。

而且,随着艺术的进步、阅历的加深、视野的提高,我对“琴调”开篇《潇湘夜雨》更有了一种审美崇拜,因为太先生朱雪琴实实在在“唱响了”一个“心志高洁、命比草芥”的千古美女子林黛玉。

潇湘八景是哪八景

潇湘八景是哪八景

潇湘八景是哪八景潇湘八景分别是山市晴岚,烟寺晚钟,平沙落雁,远浦归帆,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渔村夕照,潇湘夜雨。

1、山市晴岚(湘潭与长沙接壤处的昭山):湘江由衡山北行150余公里到达昭山,紫气缭绕,岚烟袭人,云蒸霞蔚,一峰独立江边,秀美如刚出浴的仙子。

2、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湘江又北行北公里,经过佛教胜地南岳衡山。

晚来风急,万物入眠,唯寺内报时的古钟,不时敲出悠扬洪亮的声音,江舟中的旅者在这种钟声中系舟或者远行。

3、平沙落雁(衡阳市回雁峰):潇湘自永州下泻数百公里,到达南岳72峰之首的回雁峰。

由于古人地理思维的局限性,误以为雁到衡阳不再南飞,当北方天气转冷,雁阵南行,南方则秋风送爽艳阳高照,旷野平沙,芦苇丛丛,常常引采雁阵栖宿。

4、远浦归帆(湘阴县城江边):从橘子洲沿江北去,约远70公里,便到湘阴。

每当黄昏,远山含黛,岸柳似烟,归帆点点,渔歌阵阵,等待归船的渔妇和企盼宿客的青楼女子站在晚风斜阳中,衬托出一片温馨怅望的繁忙景象。

5、江天暮雪(橘子洲):橘子洲自古为长沙名胜,东望长沙,西瞻岳麓。

当大雪纷飞,白雪江天浑然一色,世间万物寂寂无声,江中商船落帆泊岸,雪光上的暮色烟雾一样漂浮不定,人的心情也就格外地清冷,思想随着雪花飘舞,那种清凉的悠闲也许是最接近冬雪本质的悠闲。

6、洞庭秋月(洞庭湖):由湘阴北去,便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

秋天的夜晚,月色如银,天空不杂任何痕迹,八百里湖面,碧水如镜,风息浪静,天空和湖面相互映照,月光和湖光相互交融,泛舟湖上,则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君山或者岳阳楼,想必又是另一种情怀。

7、渔村夕照(桃源桃花源对岸白鳞洲):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武陵人捕鱼为业”。

武陵人因为捕鱼,而发现了桃花源,世人所居住的渔村也就成了文人墨客所憧憬的地方。

白天,渔人撒网洞庭;傍晚,收拾渔网,提着肥美的鲜鱼,在夕阳的晚唱中踏着渔歌回家。

8、潇湘夜雨(永州城东)湘水在永州境内与潇水汇合以后,称为潇湘。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

潇湘夜雨作者:聂鑫森来源:《北方文学·上旬》2014年第02期傍晚时分,雨又下起来了,稀稀疏疏地濡湿夜幕之后,继而密密匝匝溅出一片声响来。

讨厌的潇湘黄梅雨季。

只有罗琼很喜欢这个季节,因为她喜欢雨。

她说不出是为什么,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喜欢。

雨声与这座古城,与这座老式的庭院,使她产生一种很古典的情怀。

她会想起雨中城墙根的苔痕又深了几许,而穿过雨帘的昭山寺的钟声一定是水淋淋的。

她常自问,二十五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是太老了?她没有开灯,独自坐在厅堂前台阶边,痴痴地听雨。

她很少看电视,“新闻联播”也罢,“焦点访淡”也罢,看又如何,不看又如何,生活照样有自己的轨迹。

她觉得在雨声中,能捕捉到一种清纯的感觉。

读大学念的尽管是数学,但那些枯燥的数字却丝毫搁不住她鲜活的思绪,她喜欢坐在一座琉璃瓦的亭子里听雨,感受雨天洋溢的清新气息,想象洗落尘埃后的世界何其洁朗。

她希望将来能住进一座老式的庭院,听唐诗宋词里收录过的雨声。

她果真有了这样一座庭院,当然不是她的,是旷天借给她的。

这位不到三十岁的天牌矿泉水公司总经理,给她钥匙时,说:“两套钥匙都给你,你可放心住。

我若来拜访,只是一个客人的身份,照旧按门铃。

”她的脸一时红晕闪闪。

旷天极少来,他太忙,来了,也是略坐片刻就走,他知道她在离开办公室后就再不想听矿泉水的话题。

旷天有次开玩笑道:“其实雨水和矿泉水都是水呀。

”她马上说:“那不是一回事。

”心里想,旷天就不能谈点别的。

那种渴望寂寞又希望打破寂寞的心境,无人知晓。

她坐在夜色里,听雨。

这种旧式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在城里越来越少了。

但这种房子,对于雨,却无异于知音,它是最能对雨作出敏锐反应的。

雨点打在薄而微凹的小青瓦上,叮叮当当,像珠玑乱跳;而镜瓦上的雨声,尖越而具有玻璃的质感。

罗琼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了。

那是来自安放在屋檐下悬挂的枧内。

枧是一种木板做成后刷了桐油的“U”形古老导水装置,有如渠道,高高低低,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

马致远潇湘夜雨教案

马致远潇湘夜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马致远《潇湘夜雨教案》适用年级:高中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理解《潇湘夜雨》的诗意和背景。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领悟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潇湘夜雨》的诗意和背景。

2.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难点:1. 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

2. 诗词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意义。

三、教学准备1. 相关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马致远及其作品《潇湘夜雨》的背景和诗意。

2.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探讨诗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意义。

3.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诗中的美,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分析作品,展开讨论。

4. 传统文化教育:讲解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潇湘夜雨》的诗意,写一篇关于古典诗词审美价值的心得体会。

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潇湘夜雨》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开展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七、课程评价1. 学生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在作业中对《潇湘夜雨》的审美分析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2. 课堂参与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鼓励积极发言和思考。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九、教学拓展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马致远的其他诗作,如《天净沙·秋思》、《南柯记》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表现潇湘夜雨的文学作品,如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

潇的四字词语

潇的四字词语

潇的四字词语潇,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汉字,它有着清新、自然、灵动的意味。

在汉语中,有许多以“潇”字开头的四字词语,它们或是形容自然景色,或是表达人情世态,或是描绘人生哲理。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品味这些潇的四字词语。

一、潇洒自如“潇洒自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形容人的举止自然、从容不迫,不受拘束。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潇洒青云间。

”这里的“潇洒”形容的是王孙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王孙的赞美和祝福。

二、潇湘夜雨“潇湘夜雨”是一个名词短语,意思是形容湖南地区夜晚的雨水。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里的“潇湘夜雨”形容的是巴山地区的夜雨,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三、潇潇洒洒“潇潇洒洒”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形容人的举止轻松、自然、不拘束。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潇洒青云间。

”这里的“潇洒”形容的是王孙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王孙的赞美和祝福。

四、潇潇暮雨“潇潇暮雨”是一个名词短语,意思是形容下午时分的细雨。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潇洒青云间。

”这里的“潇潇暮雨”形容的是送别时的天气,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五、潇湘馆客“潇湘馆客”是一个名词短语,意思是指湖南地区的文人墨客。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潇湘馆舍青山外,天寒翠袖,风多雪舞。

献寳珠,馈瑶瑟,琴书各如其志。

知者遂宴罢,欲飲琊門以洒濱兮。

”这里的“潇湘馆舍”形容的是湖南地区的文人墨客,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的推崇和赞美。

七字武侠诗句

七字武侠诗句

七字武侠诗句
阴阳两界惜分飞,悱恻缠绵任所羁;怕见杜鹃空泣血,孑然且自饮风雷。

剑气不堪残叶掩,风雷岂忍独低徊?浮云沧海悲行远,夜雨潇湘苦去迟。

夜雨浮云无限恨,惊涛骇浪枉空腾;枭雄今古如烟浩,惟见红尘滚滚声。

乾坤辟转又如何,枯骨功名叹几多;九五至尊今遂愿,难为磊落止干戈。

冷朝帝位思衰盛,仗剑江湖载酒行;断梗飘萍随逝水,江天野渡伴渔灯。

破阵子时愁彼岸,渔歌子处泪江心;文章处处皆肠断,荷叶杯中对酒吟。

醉看巫山一段云,潇湘神唱武陵春;破云孤月鱼肠剑,落寞佯狂不独君。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雨潇湘
晚上在电脑前敲写文字得累了,走上阳台,舒展下身体。

发现外面不知什么时候飘起小雨,丝丝地沁入肌肤中,带着夜的温柔。

很喜欢这样夜雨潇湘的感觉,尤其是夜阑卧听风吹雨,或是雨打芭蕉,点点滴滴,空阶滴到明,再想到身世浮沉雨打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翻卷上来,于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过现在是很难找到那样的古意,于是一般就是喜欢在那样的丁宁声脆中,捧一本书,听点轻柔的曲子,再迷迷糊糊地跌入时空的幻觉中,于是散了精神,掩了眼皮,沉沉地睡去,梦里再一袭烟雨拂面,或是伊人戏溅起一汪清水,凉凉地洒在脸上,夏意的热气也就在梦里的微笑中消解掉了。

其实还是觉得雨夜比较适合看点唐诗宋词的,错落有致的雨点声,带着氤氲的空气,最能够勾引出那些诗词中泅着的、漫漶着的淋漓湿意,一层一层地在心头照抚开了,湿漉漉的一片,春色也就渐渐地爬上心头,相思、离别、伤情,无一不被渲染得水洇洇,绿汪汪,那一抹春草的碧绿,柔软,也就将心头挑拨得微痒痒,恨不能将文字折做了一渡船,将自己载了去那烟水迷离、金粉脂气中。

庄子的《齐物论》中曾谈到“天籁”,大自然中,如大风起的“呼呼”声,是属于天籁,而风吹到竹子、山石等天地万窍,
万窍应而作响,这就是地籁,而人类听到了万物之应和声,觉得和谐悦耳,于是就用各种乐器将之模拟出来,这就是人籁。

从庄子的解释上说,我所听到的雨声是属于天籁,而各种雨打芭蕉声、雨滴阶前声、雨敲屋檐声,都是属于地籁了,而CD中流淌出的清泉流水音乐,都是属于人籁。

庄子讲人应该由此做到忘我,一切听取自然之音,不应让人籁扰了耳目心神。

不过我想我是难于做到坐忘,甚至我并不是就是喜欢雨声,因为很多时候,我都是同时在室内放着人籁音乐,我只是喜欢下雨所带来的那一种心情,在雨丝缠绵中,人的心灵就是会变得细腻丰盈,更容易坠入一些浪漫的幻想中。

站在阳台上,感受雨后的清新与舒爽,想,要是就住在阳台上,那多舒服啊,就不用再开空调,而就可以享受那样的切肤清凉。

陶渊明曾说: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对应起他的无弦琴和“既解琴中味,何劳弦上音”的注解,又是怎样的一种风雅。

他大概是很懂得享受天籁的,几乎达到坐忘的境界吧。

而我辈则是粗俗地想要以凉风来驱除暑气而已,也就看出对自然四季轮回的造化还是颇有怨词,所以更多地是要堕入下“不解风情”的等人之列了。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天性了。

就好象喜欢清风朗月,那就把屋顶四壁拆了去,喜欢寸丝不挂随流去,那就片叶不沾身地走了去。

一直很喜欢寸丝不挂的那一个禅林典故。

尼姑玄机去往参雪峰禅师,雪峰问她,既是玄妙之机,一天可以织多少布?玄机
自负地答道:“寸丝不挂!”寸丝不挂的原意是赤身裸体,玄机借以表示自己不受任何外物的牵制,洒脱无碍,说完就转身得意离去。

雪峰目送她的背影,突唤了一声:“袈裟角拖地了!”玄机慌忙回头察看,只听得雪峰拊掌而笑:好一个“寸丝不挂”!
好一个“寸丝不挂”!想我们世人,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就如《红楼梦》中的僧道二人所唱的《好了歌》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只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功名利禄,娇妻爱子,全都心头的牵绊,要做到“寸丝不挂”,明心见性,谈何容易!
如果真的想要做到“寸丝不挂”,大概也就承受许多的非议吧。

就好象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他只不过喜欢酒后在屋子里脱光了,“寸丝不挂”地裸奔,就有人来唧唧歪歪,还好刘伶也算是个人物,昂然地回答他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
只是刘伶终究还是不够洒脱,他也只不过是在自己屋里让肌肤与天籁亲密接触。

现代社会中,在大街上、大庭广众下裸奔的人都为数不少了。

不过像我这样的还是修为得不够,最多也就是三更半夜的时候,洗完澡,然后摘掉最后一片遮羞布地走到阳台上吹吹风,飘飘雨罢了,而且还得随时小心感冒着凉。

所以还是苏东坡来得潇洒自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杖芒鞋,穿林而过,雨嘛,只不过用来醒酒的而已,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妨,人生的风景,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