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26045ccf84b9d528ea7a53.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一、填空。
(40分,每空2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习作)9、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判断。
(20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2、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三、选择。
(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45a9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6.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A. 树木、花草、蔬菜。
B. 狗、猫、鸟。
C. 桌子、椅子、板凳。
D. 春天、夏天、冬天。
答案,D。
2.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将欲行”表达的意思是()。
A. 正在行动。
B. 即将行动。
C. 已经行动。
D. 不打算行动。
答案,B。
3. 下列成语中,意思相反的一组是()。
A. 一马当先、排山倒海。
B. 井井有条、乱七八糟。
C. 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D. 乐不思蜀、思前想后。
答案,B。
4.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B. 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有趣。
C. 他们在公园里玩得很开心。
D. 这些花儿开得真美丽。
答案,A。
5.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小明昨天去了动物园。
”。
A. 小明。
B. 昨天。
C. 动物园。
D. 去了。
答案,A。
二、填空题。
6.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他昨天去了______。
答案,医院。
7.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春天的树叶______。
答案,绿油油。
8.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答案,有趣。
9.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他们在操场上______。
答案,奔跑。
10. 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完整:这个小朋友非常______。
答案,调皮。
三、简答题。
11. 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动物,并说明你为什么喜欢它。
答案,我喜欢小狗,因为它们聪明、忠诚,而且很可爱。
每当我回家的时候,小狗总会摇着尾巴迎接我,让我觉得很温暖。
12. 请简要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小王子》,因为它讲述了关于友谊、责任和爱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四、作文题。
13.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家乡》的作文。
提示,1. 家乡的地理位置;2. 家乡的风景;3. 家乡的特色美食;4. 家乡的人们。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6ae734ee06eff9aef807aa.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检测试10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284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71.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是()。
A. 草原B. 花园C. 森林D. 高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雪山B. 森林C. 草原D. 沙漠。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是()。
A. 森林B. 草原C. 花园D. 沙漠。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森林B. 草原C. 花园D. 高原。
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是()。
A. 森林B. 草原C. 高原D. 沙漠。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森林B. 草原C. 花园D. 沙漠。
7.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是()。
A. 森林B. 草原C. 高原D. 花园。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森林B. 草原C. 花园D. 高原。
9.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是()。
A. 草原B. 花园C. 森林D. 高原。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森林B. 草原C. 花园D. 高原。
二、填空题。
1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山。
12. 我们学校后面有一片很大的()。
13. 夏天,天气很()。
14. 冬天,天气很()。
三、简答题。
15. 请用“草原”、“高原”和“沙漠”这三个词,分别描述一下它们的特点。
四、解答题。
16. 请你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描述一下当地的自然风景。
答案:1. A2. B3. D4. A5. C6. D7. C8. B9. D 10. C。
11. 珠穆朗玛峰 12. 森林 13. 炎热 14. 寒冷。
15. 草原,广袤无垠,绿草如茵;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沙漠,干旱少雨,植物稀少。
16. 答案请根据学生所在地理位置具体情况回答。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做到心中有数。
祝大家考试顺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f9f03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0.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1.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生心理和用眼卫生。
2.下面是XXX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学素养两部分。
3.教育教学理论部分包括填空、判断和简答三个部分。
4.在填空题中,需要填写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与之统一的基本特点,以及综合性研究的研究过程和阅读教学的重点能力。
5.判断题中涉及到语文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标准的项目标和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
6.简答题中需要回答如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7.文学素养部分也包括填空、选择和简答三个部分。
8.填空题中需要填写《老人和海》的作者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
9.选择题中需要选择出与中国文学史相关的选项。
10.简答题中需要回答文学素养的培养方式和作家的社会责任。
鸟儿飞向村子,发现一个小女孩坐在煤油灯旁。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女孩回答:“火柴已经用完了,但是煤油灯还在燃烧着。
”鸟儿睁大眼睛,凝视着灯火,唱了一首歌给它听。
唱完后,鸟儿再次凝视着灯火,然后飞走了。
在《丰碑》这堂课中,几位老师都设计了相同的内容,让学生为军需处长写碑文。
你认为哪个设计更合理?不合理的预案存在哪些问题?第一份预案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军需处长的敬意。
第二份预案要求学生在插图下题写碑文。
第三份预案则要求学生了解碑文的定义,并为丰碑写碑文。
第四份预案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要完成画丰碑并题写碑文的任务。
最后一份预案是让学生自己拟一句碑文。
我认为第三份预案最合理,因为它要求学生了解碑文的定义,并为丰碑写碑文。
这样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碑文的概念,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表达对军需处长的敬意。
其他的预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第一份预案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写一篇文章很枯燥,而第二份预案则可能会让学生缺乏灵感,无法写出有意义的碑文。
自拟题目作文:寻找幸福的旅程一只小狗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回答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8637b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e.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写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桌子B. 柠檬C. 猫咪D. 小鸟答案:B. 柠檬2. “春风吹又生”这句成语中,“吹又生”表达的意思是:A. 春风吹拂,生机盎然B. 哪里吹来的春风会带来新生C. 吹过的地方会生长出新的植物D. 春风吹来,生长复苏答案:A. 春风吹拂,生机盎然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成语“画龙点睛”中所描述的情境?A. 一幅画龙的作品上的最后一笔是龙睛B. 在文言文中通过点睛的手法来突出主题C. 办公室里的墙上装饰一副画龙作品D. 作文结尾处点拨写作的重点答案:C. 办公室里的墙上装饰一副画龙作品二、填空题4. 轻轻的我走,正如我轻轻的_______________。
答案:来5. 红掌拨清波,长歌当______。
答案:止6. 笔走龙蛇,字如其_____________。
答案:人三、判断题7.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句中的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叙事D. 夸张答案:C. 叙事8.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没有见过大海的人只知道井底的水情景,比喻一个人见识狭窄、眼光短浅。
答案:对四、阅读理解请根据以下短文内容,回答问题9-10:《小猫钓鱼》小猫去池边,小鱼快快游。
钩儿悬清水,鲽儿泛着愁。
9. 小猫去池边是为了做什么?答案:钓鱼10. 根据短文内容,小鱼是否愿意上钩?答案:不愿意以上就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有答案)
![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f559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6.png)
xx小学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3 .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4.第三学段累计识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次设置学习任务群。
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性任务群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性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6.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
8.(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9.(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10.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0分,每题1分)1.第一学段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第二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第二学段的写字要求。
(×)4.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
(×)5.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是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
(√)6.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满足生活中的沟通需要。
(×)7.第一学段的阅读量应该不少于3万字.(×)8.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
2024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356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a.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
3.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目标从、、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5.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和。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8.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过程。
9.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0.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11.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12.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
13.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14.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15.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
16.能用毛笔书写,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17.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18.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和。
19.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和。
20.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二、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第1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答案
![(第1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345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第一套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分30分)1.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A、关键作用B、次要作用C、主要作用D、重要作用答案:A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A、结果性B、育人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D、目的性答案:c3.第三学段是指A、1-2年级B、3-4年级C、5-6年级D、7-8年级答案:c4.在【识字与认字】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1600B、2500C、2800D、3500 答案:D5.在【阅读与鉴赏】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A、5万字B、40万字C、100万字D、260万字答案:c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A、四个B、三个C、两个D、一个答案:B7.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指A、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B、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C、实用性阅读与交流D、思辨性阅读答案:B8.语文课程评价包括A、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B、过程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A9.终结性评价包括A、学业水平考试B、过程性评价C、学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答案:c10.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要求,教师要坚持A、终身学习B、同伴学习C、阶段性学习D、个人学习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两分,总分20分)1、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课程。
3.语文课程理念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4.不同学段都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有相应的要求。
5.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简答题(总分30分)1.简述核心素养内涵(6分)(1)文化自信(文化传承与理解) (2)语言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3)思维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 (4)审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2.简述学习任务群的种类(6分)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性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小学新语文课程标准试卷
![小学新语文课程标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175bf9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f.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语属于“ABB”式结构?A. 美丽B. 红彤彤C. 活泼D. 雪白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桥。
B. 太阳落山了,天空渐渐变暗。
C. 树上的苹果笑红了脸。
D.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闪烁着。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相同的是:A. 稻穗稻苗B. 拼搏拼命C. 河流河岸D. 休息休息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很厚,像一座小山。
B. 我去上学,走路用了五分钟。
C. 小明跑得很快,像一阵风。
D. 她的声音很大,可以传到十里之外。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我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B.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天空蓝了,河水清了。
C. 小明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他自己是个学生。
D. 这本书很好看,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6.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是:A. 快乐愉快B. 好奇好玩C. 高兴高兴D. 坚强勇敢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小猴子,灵活机敏。
B. 树上的苹果像红灯笼。
C.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
D. 这本书很重,像一块大石头。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B. 谁是小明的好朋友?C. 我们要去公园玩。
D. 这本书是谁写的?9. 下列词语中,属于“AABC”式结构的是:A. 欢快B. 红彤彤C. 雪白D. 活泼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声词的是:A. 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
B.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渐渐变亮。
D. 小明笑得很开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是:快乐_______、高兴_______、坚强_______。
2. 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是:漂亮_______、可爱_______、勤劳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的“的”、“地”、“得”分别表示什么?A. 他_______(的)脸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c47f8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8.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以教师发展为本C.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D.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答案:C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将语文课程分为()四大领域。
A. 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法修辞B. 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C. 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文学鉴赏D. 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汉字教学答案:B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个。
A. 3000B. 3500C. 4000D. 4500答案:A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万字以上。
A. 40B. 50C. 60D. 70答案:B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让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B. 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C. 强调文章结构严谨D. 注重文章语言的优美答案:A二、填空题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培养。
答案: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应用能力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关于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见闻、想法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版)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一个________的话题,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________。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及答案【各地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及答案【各地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73a67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c.png)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共9题, 共18分)1.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2.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4.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5.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6.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8.()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 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二.填空题 (共5题, 共20分)1.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 写()的话, 写()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2.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caac2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e.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语属于“ABB”式结构?A. 欢快B. 红彤彤C. 美丽D. 碧绿绿2.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
B. 那朵花笑得像个小姑娘。
C. 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D.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唱歌。
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三顾茅庐B. 破釜沉舟C. 纸上谈兵D. 指鹿为马4. 下列哪个字属于多音字?A. 吃B. 到C. 备D. 闪5.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A. 津津有味B. 毕恭毕敬C. 井井有条D. 一五一十6.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学习之路。
B. 我觉得他就像我的好朋友。
C. 那座山像一只巨兽卧在那里。
D. 我们一起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
7. 下列哪个词语属于“ABAC”式结构?A. 自由自在B. 红红火火C. 快快乐乐D. 美美满满8.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西游记》?A. 狐假虎威B. 画龙点睛C. 螳臂当车D. 画蛇添足9. 下列哪个字属于形声字?A. 才B. 芳C. 文D. 花10.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A. 时光荏苒B. 日月如梭C. 分秒必争D. 争分夺秒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正确的是_______。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性正确的是_______。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正确的是_______。
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性正确的是_______。
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
9.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正确的是_______。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试卷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e5a4fd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0.png)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请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B. 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C.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D. 漫天飞舞(màn tiān fēi wǔ)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摇曳生姿B. 摇摇欲坠C. 鸡飞蛋打D. 鸡犬升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心帮助同学。
B. 我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感动,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C. 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
D. 我希望我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将来能够为国家做贡献。
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个苹果又大又甜,非常可口。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动人。
C. 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冗长,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D.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定要读一读。
”小明说。
B. 小明说:“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定要读一读。
”C.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定要读一读。
”,小明说。
D. 小明说:“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定要读一读。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B. 这个故事讲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C. 他的性格很孤僻,总是独来独往。
D.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感到非常惋惜。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B.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黑色的幕布。
C. 小明的书包里装满了书,像一个小山。
D. 那只小鸟的叫声,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8.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了嫩芽。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 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8f0a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4.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检测试题学校: 湛河区实验小学一、判断题(40分)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4.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5.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6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 )8.总体目标指出, 要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
.... )9.第一学段要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10.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 )11.第二学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 )12.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 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 )13.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 )14.第三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 )15.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阶段学生要“多认少写”。
()16.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 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 )17.评价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 )18.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 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
.... )19.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 )20.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30分,每小题1分)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B.交流作用C.工具作用D.核心作用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
A.综合性B.实践性C.操作性D.综合性、实践性3.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的观点是()。
A.工具性B.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C.人文性D.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4.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D.语文水平5.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D.以上都是6.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D.课程7.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8.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9.第二学段要求会写()个汉字。
A.3500B.2500C.1600D.80010.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11.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标准提出:()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一、二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2.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A.诵读B.分角色朗读C.表演读D.默读14.关于写字评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B.第三学段要开始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C.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D.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课程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15.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的能力。
A.评价B.创作C.仿写D.体验16.“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是()对习作提出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17.第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左右。
A.7次B.8次C.14次D.16次18.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A.叙事性作品B.诗歌C.说明性文章D.非连续性文本19.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能用普通话()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A.正确B.流利C.有感情D.正确、流利、有感情21.语文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语言的积累B.语言的感悟C.语言的运用D.基本技能训练22.以下写作教学建议表述有误的是:()。
A.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B.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C.不反对抄袭行为。
D.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23.鼓励学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24.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B.贴近教材C.有语文特色D.有文化内涵25.语文评价应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A.定量评价B.终结性评价C.定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2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A.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B.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C.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D.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27.下面关于写作的性质与地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B.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C.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般方式。
D.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8.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A.策划B.组织C.协调D.实施29.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将()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A.教师的评价B.学生的自我评价C.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D.以上都是3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A.语文综合运用能力B.探究精神C.合作态度D.以上都是第Ⅱ部分:判断题二、判断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共30分,每小题1分)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2.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大部分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的“写作”,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
()5.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科技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6.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7.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8.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
()9.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达到多认少写的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学会用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查字典。
()10.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11.写作教学是独立存在的,以其它教学没有关系。
()12.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3.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14.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也要作为考试内容。
()15.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多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7.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
()18.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
()19.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20万。
()20.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21.“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是第三学段“阅读”中的一项要求()22.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
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为目的。
()23.第三学段目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25.“修改习作”是在第三学段才提出的目标。
()26.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27.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进行。
()28.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而不是为了改善教师教学。
()29.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等多种功能。
()30.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的内容都是一样的。
()第Ⅲ部分:简答题三、简答题。
(共30分,每小题2分)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答: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3.语文课程的教学建议有哪些?答:4.语文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答:5.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有哪些?答:6.第一学段对“识字与写字”提出的目标是什么?答:7.第二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的目标是什么?答:8.第一、二、三学段,对默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答:9.第三学段对“综合性学习”提出的目标是什么?答:10.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答:11.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对“识字、写字”的数量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答:12.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对习作修改的评价,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答:13.课程标准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对标点符号提出的目标分别是什么?答:14.课程标准第一、二、三学段目标与内容,“写作”部分对标点符号提出的目标分别是什么?答:15.关于写作的评价,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有什么要求?答:第Ⅳ部分:论述分析题四、论述分析题。
(共10分,第1、2小题每小题3分,第3小题4分。
)1.《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请结合教学实例,说说应如何体现自主学习?(3分)答:2.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3分)答:3.请围绕课标精神分析以下案例。
(4分)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
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