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来客陨石》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_北师大版-最新教育文档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_北师大版-最新教育文档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北师大版2019《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全文以现代诗的形式,用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陨石的一些知识,并于结尾表述了作者的愿望——想知道它的过去。

以此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好奇之情,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向往。

拿到教材,首先粗粗浏览全文,我的第一感觉是:朴实!全文以及其简练的语言浅显地述说了陨石的知识,表述了及其质朴的愿望,没有华美的语言,更没有可供挖掘品味的词句,通篇似乎只是对陨石知识的泛呈,对于一向喜欢咬文嚼字的我来说,实在缺乏足够的吸引。

如何备好这样一堂课?一、备课前的思考与准备大家都知道,小语姓“小”,语文姓“语”,小学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念好“识、写、读、背、说、作、习”的七字歌。

而千万不能将这样一堂科学味儿较浓的课,上成科普课。

但是作为本节课需掌握的重点,陨石的知识又不可能泛泛而谈,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陨石时就失去最佳的激发好奇之情、培养探求欲望的时机。

因此,如何将知识的严谨、情感的触发与语言文字的训练巧妙结合,上出一堂有特色的好课,便成了我此课的落脚点。

对于陨石知识一窍不通的我,并没有急着备课,而是先上网寻找了大量有关陨石的知识,进行恶补,做到心中有陨石,对陨石的物质组成、形成原因、科学价值、以及陨石的危害及世界各地的重要陨石等等都作了初步的了解之后,重新拿起文本进行阅读。

此时再读,与初次浏览有了明显不同的感受,一节节读来,陨石如流动的画面一一从脑海闪现,竟有了历历在目的亲近感。

所以来新庄之前,我就请教研室的领导打电话通知,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课前搜集一些陨石的有关资料,一方面是看看孩子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和途径,另一方面也是为此课打下伏笔,希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二、关于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用好这个例子落实语文训练的任务才是我们教学的使命。

于是我决定抓住课题中天外来客的“客”字,让学生走近客人,亲近客人,了解客人,进而激发学生对客人更多的好奇之情、探索之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一陨石课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一陨石课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天外来客一陨石课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天外来客——陨石》是三年级语文下册一篇科普类型的儿童诗,老师在课后要进行怎样的教学反思呢?小编在此整理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类似于科普文学的小课文。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向学生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陨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的,它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将知识融于文学之中,因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这些小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没有一节一节推进室学习,我让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谈理解,谈收获。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可能做到全面,因此,我抢同学们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引导学生读书,从书中寻求答案。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有了这样的体会,再加上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知道朗读就能一气呵成。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2《天外来客——陨石》是一篇科普类型的儿童诗,用儿童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陨石落地的过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在讲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让孩子们感知诗歌押韵的特点。

为什么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因为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孩子们了解后完成课后第二题就简单多了。

本课生字也较为简单,因此上课时解决了诗中关于陨石的信息,即“默读课文,你知道了陨石的哪些信息?”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板书,把陨石由空中落地的过程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利于孩子们了解这一科学过程,也有利于背诵和记忆。

美中不足的的是没有关于陨石的图片或实物,孩子们不能直观感受,这一点希望家长帮帮忙,搜集图片资料让孩子们看一看。

《天外来客陨石》的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的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的教学反思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入天文地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中天体撞击与陨石是一个值得引入的话题。

《天外来客陨石》是一篇科普文章,对于这个话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以被用作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素材。

本文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天外来客陨石》这篇科普文章进行反思,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这篇文章来进行教学。

一、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分为三部分:一个引入,一部分讲述天体撞击事件以及撞击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最后一部分讲述陨石的相关知识。

这个结构是有助于引入话题,同时也能让读者逐步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

二、语言风格分析文章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没有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也没有使文章过于枯燥。

同时,通过篇章的结构,引入实例,并且图文并茂地展现观测、研究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视化。

三、教学应用思考3.1 理论教学这个文章适用于介绍天文地理学的概念,特别是天体撞击的一些基本概念。

可以使用《天外来客陨石》作为教材或者辅助教材,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天体撞击事件的概念认知。

此外,对于初学者,也可以发挥其中的启发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间的互动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陆地和大气圈等科目内容。

3.2 项目研究利用文章里面提供的研究陨石方面的知识点,可以组织学生收集陨石的资料,或者做陨石落地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陨石落地的过程以及观测和收集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锻炼科学的研究及实验能力。

3.3 讨论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们阅读《天外来客陨石》,讨论土星撞击,陨石撞击,甚至是太阳系的其他现象的相关知识。

通过活跃的讨论,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并培养思考、表达及批判能力。

四、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这篇科普文章是一篇十分值得阅读的文章。

它不仅仅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材的附属材料,更是可以引入到全球性、太阳系、行星地理学等各个专业领域中去。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陨石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陨石的兴趣。

(2)运用探究、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写作、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陨石的定义、特点和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1)陨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陨石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

(4)课堂练习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陨石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陨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收集到的陨石资料。

(3)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陨石?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总结陨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批改,及时反馈,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4. 巩固拓展:(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陨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总结,强调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观察周围环境,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陨石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天外来客陨石语文教案

天外来客陨石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天外来客陨石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8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陨石的定义、成因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陨石的成因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互动讨论法、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关于陨石的新闻报道或科普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陨石。

(2)学生分享自己对陨石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圈画出来,并借助工具书查找意思。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解答疑问。

3. 合作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陨石的定义、成因和特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陨石的知识。

(2)写一篇关于陨石的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步骤一:课程回顾(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确保学生对陨石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2)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陨石定义、成因和特点的理解。

2. 步骤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注意细节描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课文中的陨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它的外观和性质是怎样的?3. 步骤三:实践活动(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陨石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陨石海报、编写陨石小故事、设计陨石科普游戏等。

(五年级语文教案)《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教案)《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教案《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板书的妙用这是一篇科普类型的儿童诗,用儿童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陨石落地的过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在第一课时,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本课生字也较为简单,因此一课时还需要解决诗中关于陨石的信息,即“默读课文,你知道了陨石的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把陨石由空中落地的过程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利于学生了解这一科学过程,也有利于学生的背诵和记忆。

在带着体会读课文的时候,把握几处细节,即“熄灭的灯、沉睡的物体、沉默着……”,要从朗读中去体会陨石和星星之间的过渡与变化。

另外,课后思考题有关押韵的内容我进行了巧妙的处理。

在一课时初读课文时,部分学生的后鼻音发音不是非常标准,我就顺势请学生勾画出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并且请他们标出生字的读音。

学生们发现了这些音节都有韵母“ing”和“eng”,这时我又板书了《静夜思》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以及他们的读音,学生发现几乎都是以“ing”结尾。

这时我告诉学生这样的形式就叫做“押韵”,这样的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流传,并且也期待读到他们的作品。

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观看流星雨,在课开始将学生的兴趣技法,又通过展示资料、读书展示、想象自己是陨石、对陨石诉说自己的愿望,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天外来客——陨石》课后反思《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全文以现代诗的形式,用流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陨石的一些知识,并于结尾表述了作者的愿望——想知道它的过去。

天外来客——陨石教案(精选3篇)

天外来客——陨石教案(精选3篇)

天外来客——陨石教案(精选3篇)天外来客——陨石篇1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2、读懂课文,理解诗歌,了解陨石的有关知识,体会“我们”探索宇宙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了解陨石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我们”探索宇宙的愿望。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陨石的资料和知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天外来客看到题目,你们想到了什么?2、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整个宇宙中,除了地球,还有许多星球,人类也在不断的探索宇宙。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来自天外的客人——陨石(板书课题:天外来客——陨石)3、学生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识?4、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4、在读写中巩固生字新词。

三、朗读诗歌,了解陨石:1、指名分节读诗歌,评议正音。

2、朗读诗歌,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关于陨石的哪些知识?3、反馈交流,你从文章哪句话知道的?4、指导朗读。

四、小结,布置作业:1、朗读并背诵诗歌。

2、查找有关陨石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天外来客——陨石》4、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呢。

5、引导学生认识押韵,找出本课的韵脚。

二、交流资料,拓展知识:1、对于陨石,你都了解什么?把你了解到的知识或者有关信息,介绍给同学们听。

2、同桌互相交流资料,扩展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对陨石的了解。

3、师板书小结:三、体会愿望:1、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节诗。

2、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陨石沉默着,安静的想什么呢?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3、反馈交流。

4、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收集陨石的资料。

陨石,教学反思

陨石,教学反思

篇一:《天外来客——陨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与陨石、与自然、与宇宙进行了一次对话,用生动有趣富于想象力的语言,在介绍有关陨石的科普知识的同时,激起学生对陨石来历、经历的无限遐想。

于是,我在第二课时设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小诗,读出韵味,并背诵;2.了解陨石的知识;3. 仿写句子。

其中“了解陨石的知识”和“仿写句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三项活动,1.读文,思考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关于陨石的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指导朗读。

2.熟读并背诵诗歌。

3. 出示句子,读并仿照句子提问,最后写下来。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有很多不足。

首先,在第一个活动中对朗读的指导很不到位。

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出什么,却没有指导他如何去读,是凸显重点词语、放低音量还是柔化语气等,我都没有指明方法,也没有请其他孩子点拨评价,错失了教学良机。

如果用示范的方法,由词到句,或小组竞读的方式,应该更易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增强读书的效果。

其次,背诵时没能结合板书,通过梳理内容帮助孩子记忆,成了干巴巴地死背书,背死书。

且背诵的呈现形式太单一了。

这里可以将巩固练习的内容调整过来,先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再背诵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个活动“在观察中想象并提问”引导不透彻,孩子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怎么表述出来?每一步都应该落实,而不是急于表述,导致想象不合理甚至与观察脱节。

对学生思考及交流的过程关注度还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引导。

同时,这一难点在突破时设计太高了,应该更有练习的层次性,由简入难逐步上升,学生提问会更精彩。

最后,板书不够科学、美观。

本来设计时题目靠左,中间用大括号从上到下依次罗列陨石的名字、来历、经历和性格,再用大括号归纳它的奇妙,写在右边。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陨石的形成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关于陨石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陨石的形成和特点。

(2)运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关于陨石的知识。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互联网资源关于陨石的资料。

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天上的星星或小亮点突然坠落到地面上?(2)学生分享观察经历,引发对陨石的兴趣。

2. 课文学习:(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老师解释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理解。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陨石的特点和形成:(1)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介绍陨石的形成和特点。

(2)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了解陨石的性质和价值。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陨石的互联网资源,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2)每组向全班分享所了解到的关于陨石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陨石的知识。

(2)学生选择一篇关于自然科学的文章,进行阅读和理解,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续):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七、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陨石的科普小游戏。

2. 每组向其他同学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3.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游戏,增加对陨石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网上搜索,了解更多关于陨石的知识。

2. 学生写一篇关于陨石的小作文,表达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和感受。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陨石的形成、特点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陨石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学会通过课后阅读,拓宽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陨石的形成、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1)陨石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地球的关系。

(2)陨石在不同国家的发现及研究情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陨石的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 课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陨石的图片、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后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陨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陨石的特点。

(2)播放陨石相关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陨石。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陨石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朗读趣味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开展生字词游戏,巩固所学。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陨石的形成、特点和分类。

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考文本)

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考文本)

语文标准教材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考文本)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参考文本)课题:天外来客陨石教学目标: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陨石的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他是一块沉睡的物体,还没有被生命唤醒”的含义。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请同学谈谈你认识的石头。

2板书课题二、品读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在书中找答案)三、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四、指名检查读文。

五、初读课文以后,你对陨石有哪些了解。

(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六、理解“他是一块沉睡-----”这句话的含义。

七、为什么说陨石是信使。

什么是信使?陨石会带来什么信息?八、看着陨石图片,你想对陨石说些什么?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类似于科普文学的小课文。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向学生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陨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的,它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将知识融于文学之中,因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这些小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没有一节一节推进室学习,我让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谈理解,谈收获。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可能做到全面,因此,我抢同学们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引导学生读书,从书中寻求答案。

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有了这样的体会,再加上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知道朗读就能一气呵成。

天外来客—陨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天外来客—陨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

天外来客—陨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陨石的定义、形成和分类。

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陨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陨石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会运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资料查询,提高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认识陨石对地球科学和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1. 陨石的定义和分类。

2. 陨石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 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区别。

2. 陨石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陨石标本或图片。

2. 地球岩石标本或图片。

3. 相关科普读物或视频资料。

4. 互联网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陨石降落地球的壮观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陨石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陨石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陨石的定义,如“从太空落到地球表面的石头”。

讲解陨石的分类,如“石质陨石、铁质陨石、石铁质陨石”。

3. 陨石的形成过程:介绍陨石的形成过程,如“陨石的形成与太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来源于太空中的小行星、彗星等天体。

”引导学生思考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区别。

4. 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区别:展示地球岩石和陨石的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讲解陨石与地球岩石在成分、结构和形成过程上的区别。

5. 陨石对地球的影响:讲解陨石对地球生态环境、生物进化等方面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陨石对人类文明的价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陨石的定义、分类、形成过程以及与地球岩石的区别。

强调陨石对地球的重要影响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互联网资源,查找更多关于陨石的资料,了解我国陨石研究的发展现状。

8. 板书设计:陨石的定义陨石的分类陨石的形成过程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区别陨石对地球的影响六、教学拓展:1. 陨石撞击地球的案例:介绍一些著名的陨石撞击地球的事件,如“奇克斯卢布陨石坑、亚里桑那州的巴林热陨石坑”。

《天外来客——陨石》教后记

《天外来客——陨石》教后记

《天外来客——陨石》教后记
《天外来客——陨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全文以现代诗的形式引导学生与陨石、与自然、与宇宙进行了一次对话,用流畅、有趣富于想象力的语言介绍了陨石的一些知识,并于结尾表述了作者的愿望——想知道它的过去。

以此激发学生对陨石来历、经历的无限遐想,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好奇之情,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向往。

备课时,我先上网寻找了大量有关陨石的知识,对陨石的物质组成、形成原因、科学价值、以及陨石的危害及世界各地的重要陨石等等都作了初步的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关于陨石的知识,我还精心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在惊叹声中融入到这首充满童趣的小诗中,去寻求神奇的宇宙中陨石的秘密。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诗歌押韵的美妙之处。

这首诗歌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将知识融于文学之中,因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这些小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谈理解,谈收获。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像自己是陨石、对陨石诉说自己的愿望,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

小学语文《天外来客陨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陨石的定义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陨石的定义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陨石的成因和特点。

(2)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陨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陨石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组内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陨石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陨石知识问答。

(2)学生展示他们的陨石手工作品。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搜集更多关于陨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2. 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陨石的小作文。

(2)画一幅陨石的图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陨石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陨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陨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卡片。

3. 准备陨石知识问答的题目。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加深对陨石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外来客陨石》的教学反思
关于《天外来客陨石》的教学反思
《天外来客——陨石》是一篇科普类型的儿童诗,用儿童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陨石落地的过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在第一课时,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本课生字也较为简单,因此一课时还需要解决诗中关于陨石的信息,即“默读课文,你知道了陨石的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把陨石由空中落地的过程通过板书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利于学生了解这一科学过程,也有利于学生的背诵和记忆。

在带着体会读课文的时候,把握几处细节,即“熄灭的灯、沉睡的物体、沉默着……”要从朗读中去体会陨石和星星之间的`过渡与变化。

另外,课后思考题有关押韵的内容我进行了巧妙的处理。

在一课时初读课文时,部分学生的后鼻音发音不是非常标准,我就顺势请学生勾画出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并且请他们标出生字的读音。

学生们发现了这些音节都有韵母“ing”和“eng”,这时我又板书了《静夜思》中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以及他们的读音,学生发现几乎都是以“ing”结尾。

这时我告诉学生这样的形式就叫做“押韵”,这样的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流传,并且也期待读到他们的作品。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