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保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

2005年05月23日06:45 深圳商报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失去一个天才发言人而哀伤

【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宁/编译)5月1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逝世,终年92岁。他广为人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上的研究。

保罗·利科是在半夜的睡眠中死于巴黎西部的查特内-马拉布里镇的家中。

1913年2月27日,保罗·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河谷中的瓦朗斯市。不久,他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在法国西部的雷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他就被德军俘虏。在真正结束前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德国战俘营里度过。在战俘营中他所忍受之痛苦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期思想发展。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贝尔斯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战后,他曾在多所大学里任教,包括巴黎的索邦神学院和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等。他也曾为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过,还在社会党中表现活跃。

保罗·利科为人所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中的研究。他研究人的本体是怎样通过他对事件的感知而塑造的,并试图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关照人类的精神遗产而克服弱点和怀疑。

2004年1月,保罗·利科在接受法国《上流社会报》采访时说:“如果让我必须展示我对世界的观点的话,我想说:给我我出生的地方;给我我接受的文化;给我我阅读的文字;给我我学习和思考的东西,现在在这儿,这些事物的存在对我来说达成了我要做的最好的事情。我称它为适合的行动。”

保罗·利科出版过至少20本书,从中体验许多主题,包括罪与邪恶、语言学、心理学、宗教以及伦理在政治中的作用。

去年11月,保罗·利科和美国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获得克鲁格奖,共同分享100万美

元奖金。该奖于2003年设立,用来奖励诺贝尔奖没有涵盖的领域。他还曾获得法国学院哲学大奖等。

法国总理拉法兰说:“今天,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它的一个最天才的发言人之一而哀伤。”

按照保罗·利科的遗嘱,他的葬礼仅限于朋友和家庭成员参加。时间和地点都要在葬礼结束后公开。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

隐喻是诗的华彩,更是诗的本源。保罗·利科试图在《活的隐喻》中给我们阐述一个基本的观念: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像,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当我们体味“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的诗句时,我们眼前浮现出的不仅是蚕丝的洁白和麦子的金黄,而且是四时的运演和自然的更替。

这里的“白雪”与“黄云”所激起的不但有视觉的美感,而且有活泼的情绪,这种情绪使人想到丰收,看到希望,体会到劳作时的艰辛和收获时的喜悦。因此,从“白雪”对蚕丝的隐喻以及“黄云”对麦子的隐喻中,我们窥见到的不只是一般修辞学所说的名词的简单替代,同时有对作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曲折而真实的展现。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隐喻的诗歌性与诗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从接受修辞学的观点看,隐喻让人产生怎样的联想以及产生联想的广度与深度都离不开倾听者或阅读者的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离不开接受者的敏感性和生活经验。

《活的隐喻》保罗·利科著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1日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李宁

保罗·利科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strasbourg)教授、巴黎大学(Sorbonne)教授、朗泰尔(Nanterres)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

1913年2月27日,保尔•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le Rhone)河谷中的瓦朗斯市(Valence)。不久,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三十年代初,在法国东部雷恩市(Rennes)上大学;后到巴黎从师庄•纳贝尔德(Jean Nabert)和伽普里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并于1935年获哲学教授资格文凭。

(关于这两位老师,据利科在<庄·纳贝尔德论行为与信号>(L‟ a cte et le signe selon Jean Nabert)一文所说,纳贝尔德的反思哲学继承了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曼·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的传统,集中探索具有独立的创造力的意识的问题。利科在1935年至1940年期间,坚持参加伽普里尔·马塞尔主持的“周五学术讨论会”。利科在概述马塞尔的思想影响时说:“马塞尔对我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点:⑴无拘束性(la disponibilite),⑵“存在”与“有”的对立(l‟opposition de l‟Etre et de l‟avoir),⑶“希望的极端性”(le pole de l‟espoir)。总之,一句话,就是新苏格拉底主义。)

1940-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不久,被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所忍受之痛苦经历,给予后期思想之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Mikel Louis Duffrenne, 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培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培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1945-1950年,连续三年担任中学教师,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参加哲学史研讨会。这一时期,可构成为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一时期,即所谓“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时期”。

1949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的一卷《意愿者与非意愿者》(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 I: Le volontaire et l‟involontaire, Aubier-Montaigne 1949)。本书对“意愿者”与“非意愿者”的结构进行现象学研究,在“决定”(la décision)、“行为”(l‟agir)与“同意”(le consentement)的三向交错领域中进行解析。

从1950年到1955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承接庄•依波利特(Jean

Hyppolite,1907-1968)教职,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教授。翻译并发表胡塞尔著《论观念:一种现象学及一种纯粹现象论哲学的指导性观念》。

1955年,随法国记者代表团,以《精神》杂志成员的名义,访问中国各大城市,历时两个半月。《精神》杂志曾于1956年1月和6月发表“从中国归来”专号,总结利科一行访问中国的观感。发表《历史与真理》(Histoire et Vérité)。

1956年在巴黎大学教授哲学课程。创建并领导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中心,出版《巴黎胡塞尔文库》(Pariser Husserl-Archiv),并注意吸收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基督教神学关于意识、认识、行为、象征以及意义的研究理论成果。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二时期,即所谓“对于象征和神话的历史比较研究时期”(1956-1960)。

1960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目的性与意志》(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Ⅱ: Finitude et volonté, 2 vol. Aubier-Montaigne, 1960)。《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包含两分册:第一册《目的性与罪过:可能犯错误的人》(Finitude et culpabilité: 1·L‟homme faillible);第二册《恶的象征性》(2·La Symbolique du mal)。上述两分册完成了利科意志哲学的三部曲:⑴对意愿者和非意愿者的交叉结构的现象学分析;⑵对于“可错性”概念进行人类学研究,以便从“人”的先天构成中探索道德上的“恶”和精神上的痛苦的可能来源;⑶对于“恶”的象征体系进行分析,说明“恶”的单纯可能性与错误的现实性的关系。意志哲学三部曲的完成,使利科发展了关于信号和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