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保罗
让-保罗 萨特
让-保罗·萨特 1943年萨特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仍由伽利玛 出版社出版。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 因为煤炭短缺和电力供应不足,萨特就到住所附近的一个叫弗洛的咖啡馆,用乙炔照明来写作。书问世后在知识 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萨特认为,通过“我”来研究意识,就意味着把某种不透明的“中心”引入了意识。照他的说法,这样一来 意识变成了“沉重的”“有份量的”东西,从而获得了实体的特点。这一切整个来说破坏了胡塞尔本人提出的 “纯粹”意识概念。此外,萨特认为胡塞尔在这里犯了笛卡儿犯过的同样错误,即把“我思”(cogit)看成为起 始的行为,而主要是看作同一层次的行为。萨特说,胡塞尔认为“我”与“思”处于同一层次,而实际情况并非 如此。这里把两种层次区别开来在原则上是十分重要的。萨特认为,“我”是我们意识中的第二性构成物,它只 是在反射意识的层次上出现的。意识只有设法转向自身,才能通过反射行为构成“我”这个“处于”我们一切意 识活动“之外”的东西。因此,并非“我”是我们的意识与其一切活动起作用的条件,“我”本身只有基于非反 射的和(萨特又补充了一个特点)自生的意识才可能成立。萨特认为,只有从意识中排除一切哪怕一点点“非透 明的”、“有份量的”东西,即排除一切可能在意识中形成意识本身的真正客体的东西,才能避免唯心主义。因 此,萨特拒绝承认先验的“我”。从他的观点来看,先验的“我”这个概念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按照他 的意见,这个概念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它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唯我主义。之所以不必要,是因为现象学的意识概念 不必求助于“我”就能相当充分相当彻底地解释意识及其与世界的关系。这里萨特以为他对现象学的意识概念的 理解比这一概念的创造者胡塞尔本人的理解更符合原意。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萨特及其背景萨特,全名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二十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文学家、戏剧家、社会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出生于1905年的巴黎,成长在一个充满自由思考和人文主义精神的中产阶级家庭。
萨特早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接受教育,后赴德国柏林和海德堡大学深造,接触并深受德国现象学的影响。
萨特所处的时代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及二战后的法国,这是一个充满社会动荡、政治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时期。
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与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挑战,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萨特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但他将存在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个人的自由、责任和选择,认为人是在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过程中获得意义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不仅对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学、戏剧和社会评论等领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萨特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是对传统哲学的挑战和超越,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他的思想和作品不仅为哲学界所重视,也在文学、戏剧和社会评论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存在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流派,其核心在于对个体存在及其意义的深入探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正是这一流派的杰出代表。
萨特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即个体的存在是首要的、原初的,而人的本质并非先天决定,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通过自由选择和行为塑造的。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责任”。
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个体的存在是不受任何先验规定或固定本质束缚的,人的本质是在不断的自我塑造中形成的。
自由选择则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可能性和情境时,具有自主决策的能力,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加涅的具体概念
加涅的具体概念加涅是一种哲学概念,源自于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著作《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
加涅既是一种表现出人类存在本质的经验,也是一种认识和探索人类自由意志的道路。
加涅的概念在萨特的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解读加涅,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自由的本质。
首先,加涅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存在的状况。
在萨特的哲学中,加涅意味着人的存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无意义的现实,同时又有选择和行动的能力。
在加涅中,人被推到了面对自己的自由和责任的境地。
加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状态,人们无法逃避,因为人类的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割的。
其次,加涅还可以被理解为人的主体性。
在加涅中,人被认为是自己的存在原因和意义创造者。
这种主体性的观念意味着每个人都是自己选择和行动的主体,没有预先确定的道德或行为准则。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承担责任,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加涅强调个体的自主和自由意志,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力和责任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此外,加涅还强调人的自由和虚无。
加涅中的自由意味着人没有被命运或上帝所束缚,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方式。
然而,自由也带来了虚无的存在。
由于人没有确定的本质或目的,人的存在变得无意义和没有价值。
人被抛入了一个没有固定道德准则或价值观的世界,需要自己创造意义和价值。
最后,加涅还强调人与他人的关系。
在加涅中,人被认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由和意义也来自于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
人无法完全孤立地存在,他人的存在和观察对于自我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
个体存在的意义和自由得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来实现。
总之,加涅是萨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本质和自由意志的探索。
通过加涅,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存在是不确定、自由和自主的。
人在加涅中需要自己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动负责。
加涅还强调人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认为个体存在的意义和自由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实现。
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所理解的人学辩证法的根本内容 ——整体化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人学辩证法 (三方面)
个人实践的辩证法 (构成的辩证法)
集体实践的辩证法 (被动的辩证法)
共同实践的辩证法 (被构成的辩证法)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只不过是个人实 践活动的辩证的总体化,社会历史是从事实践活 动的人创造的。在这里,他的思想明显受到了马 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 同时,对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性实际上又是加以 否定的。因此,总体上看,他的思想仍是没有脱 离存在主义的总体视域。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他医治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 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离开 来。一方面否定和排斥辩证唯物主义,代 之以所谓人学辩证法;另一方面重新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把它当
辩证法就是整体化法则,这个法则造 成了一些集合体,一些社会,一部历史, 即一些强加个人之上的实在性;而同时, 它又必须由无数个体行为交织而成。
四、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影响及 其问题
萨特以其存在主义的视角表达了对马克 思主义的尊敬,看到了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的缺陷,但他的理解仍停留在存在主义视角。 在他的人学辩证法中,把建立在人的主观性基 础上的“我”与“他人”的冲突当作辩证法的 内容,否定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这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精神是相悖逆的。
思考题
1.谈谈萨特“存在先于本 质”的思想。 2. 2.何为自在的存在与自为 的存在。 3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影 响及其问题。
参考书目
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巴黎1960年版。 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 民出 版社,2000年。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3年。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 店,1987年。 韩秋红《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7年。
高考作文理论素材积累之萨特: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同时也是位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
萨特说,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
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
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
”萨特承认自由选择是“无目的”、“无着落”的,为选择而选择,为行动而行动,“除行动外,别无现实”,存在主义所遵循的格言是“不冒险,无所得。
”究竟萨特的存在主义都讲些什么呢?今天精选了他的36个名句,一起来了解一下。
关于萨特存在主义的36句话1. 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
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2. 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3. 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4. 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5. 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6. 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7. 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是自由的。
8. 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
他们可以通过观念的灌输,把你烤的迷迷糊糊。
9. 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但也可以光芒万丈。
10. 思想在我头脑里流过,或快或慢地,我不使任何东西留下来,我让它们自然地逝去。
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借以依附的词句,我的思想始终是模模糊糊的,它们汇成一些含混的但很有趣的形体,互相贪婪地吞噬着,马上我就把它们忘了。
11. 自欺永远摇摆于真诚和犬儒主义之间。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
《存在与虚无》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深受其启发,对生命、存在和虚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在这部作品中,萨特提出了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人类的存在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
他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没有上帝或者宿命的安排,一切都取决于个体的选择和行为。
这种自由带来了孤独和焦虑,因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且这种责任是无法逃避的。
这种对自由的理解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是来自于外部的权威或者规定,而是来自于个体的选择和行为。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另外,萨特还探讨了虚无的概念。
他认为虚无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因为人类的存在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
在这种虚无之中,人类必须自己创造意义和价值。
这种对虚无的理解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由个体自己创造的。
每个人都必须在虚无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通过阅读《存在与虚无》,我对生命、存在和虚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我意识到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没有预先确定的意义和价值,而是由个体自己创造的。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同时在虚无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对生命的理解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刻,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更加关注他人的自由和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都有权利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和价值。
5 保罗·利科
保罗·利科(Paul Ricoeur)保罗·利科(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
他出生于法国南部城市瓦朗斯,先后就读于雷恩大学和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曾就读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索邦大学、南泰尔大学(巴黎十大)和鲁汶大学,病曾担任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的客座教授。
利科视野开阔,涉猎广泛。
他会通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解释学与批评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文学理论与宗教哲学等,被誉为哲学领域久负盛名的翻译家。
利科著作等身,曾出版学术著作逾20部,范围涉及现象学、解释学、语言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和政治学等。
他曾翻译胡塞尔等人的哲学著作,并进行过深入的翻译理论思考。
晚年出版的《翻译论》(sur la traduction,2004)一书,是其翻译思想的集中体现。
本文便选自该书英文版。
在文中,利科提出翻译的两种范式:一是语言学范式,即从狭义上讲,翻译是语言间的话语信息的转变;二是本体论范式,即从广义上讲,翻译是同一话语社区内对整体意义的阐释。
这两大途径都是合理合法的,第一种途径以贝尔曼为代表,认为翻译是“异域的考验”;第二种途径以斯坦纳为代表,认为“理解即翻译”。
利科认为,一方面由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翻译是有必要的,但在理论和先验上似乎又是不可能的。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人类几千年以来一直在从事“不可能”的翻译活动,这又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传统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模式没有意义。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种更具实践色彩的“忠实”与“背叛”新模式。
利科的哲学翻译思想充满了对话和辩证性,既接受各大流派思想的影响,又具有敏锐的批判精神。
他指出,翻译是个理论上困难、实践上相对简单的问题。
如果翻译在实践层面是可能的,那么在语言多样性的背后必定隐藏着某些结构。
这些结构要么携有已经失去,但必须找回的原初语言的痕迹,如本雅明所谓的“纯语言”;要么由一些先验的符码或普通结构组成,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重建,如艾特等人所谓的“完美语言”。
让-保罗·萨特名言
让-保罗·萨特名言1.萨特经典语录1、他人即地狱——《禁闭》2、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
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
——《恶心》3、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
——《密室》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
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5、所有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互相解释以及庆祝他们意见相同上。
我的天,他们是有多看重”所有的人意见相同“这件事。
——《恶心》6、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存在与虚无》7、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自由之路》8、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存在与虚无》9、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
——《恶心》10、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
——《死无葬身之地》11、无需赤热的烤架,地狱就是他人。
——《密室》12、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是自由的。
——《苍蝇》13、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
——《恶心》14、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墙》15、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诉它。
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它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将的那样去生活。
然而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生活或是讲述。
——《恶心》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年),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萨特作品介绍
● 从艺术特征上来看,《苍蝇》表现了萨特戏剧的特点:
● 第一,遵循了法国传统的戏剧结构原则即以古典主义"三一律"来结构戏剧, 集中凝练地表现戏剧冲突。
● 第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痛苦抉择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 第三,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常常出现出人意料的剧情逆转,造 成震撼人心的强烈艺术效果。
萨特
英雄自己使自己成为英雄
● 作家简介
●让-保罗·萨特 ,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二战”后 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将存在主义哲学与存在主义文学有机地 统一了起来,其哲学思想和文学实践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整一代人。
● 其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还有存在 主义小说《厌恶》《墙》等。萨特发表过《苍蝇》《禁闭》《死无葬身之 地》《毕恭毕敬的妓女》等11部剧本,其中《苍蝇》《禁闭》被誉为现代 戏剧的经典作品。
● 三幕剧《苍蝇》是萨特对于古代传说进行的改造。它以俄瑞斯忒斯回到故 国开篇,在一连串的事件中俄瑞斯忒斯发现了阿耳戈斯的秘密。尾随他前 来的朱庇特想把他引出城邦、阻止他走向复仇之路,于是不厌其烦地向他 描绘阿耳戈斯的恐怖景象——苍蝇满城飞舞、民众失去人性。阿伽门农被 害以后,所有的臣民都感到罪孽深重;每年的亡人节,都要在一个据说最 接近地狱的深不可测的岩洞举行仪式,召唤亡人回来过一天人间生活,以 表达活人的悔恨之意;他们无休止地哀叹自己的罪过、忏悔自己的罪孽。 在朱庇特看来,他们曾对阿伽门农的遇害缄默不语,理应感到愧疚;而俄 瑞斯忒斯见此则郁郁寡欢,想马上离开阿耳戈斯。这时,他遇上了他的姐 姐厄勒克特拉,随后目睹了王后母女的口舌之战。
● 第三幕里,面斯忒斯杀死弑兄篡位的埃癸斯托斯和淫乱杀夫的克吕泰墨斯特拉而为父报 仇,实现了厄勒克特拉的梦想后,她失却了存在的依托,不相信复仇的正 义性,开始感到恐惧和悔恨。俄瑞斯忒斯同样感受到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酷 性,但他把杀死国王和母亲看作一件天经地义的行动,他勇敢地面对现实、 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当朱庇特到神庙来劝诱他们赎罪时,厄勒克特拉甘 愿领受复仇女神的惩罚;她的行为同母亲杀害阿伽门农以后的行为如出一 辙,她将在忏悔中痛苦地了却一生。但是,俄瑞斯忒斯却公然反抗朱庇特, 坚守自由的意志,他没有让朱庇特勾起丝毫的负疚感;他鼓动阿耳戈斯民 众重新认识他们的自由,并引着穷追不舍的苍蝇离开了阿耳戈斯,使城市 得到了净化。
萨特对文学的认识
萨特对文学的认识
让-保罗·萨特是 20 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文学观点和作品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萨特认为文学是一种自由的表达。
他强调作家应该有完全的创作自由,不应受到任何政治、社会或道德的约束。
这种自由使作家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从而揭示人性的本质。
其次,萨特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批判。
他主张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弊病。
文学应该成为社会变革的工具,激发人们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此外,萨特还强调了文学的存在主义特征。
他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谬和无意义的,但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应该描绘人物在面对荒谬的世界时所作出的选择和奋斗。
最后,萨特对读者的作用也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读者通过与作品的互动,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存在意义,并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
总的来说,萨特对文学的认识强调了自由、现实批判、存在主义以及读者的参与。
这些观点使他成为 20 世纪文学思潮中的重要人物,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灵与肉读后感
灵与肉读后感《灵与肉》是法国哲学家保罗·费耀布电竞竞猜的一部重要作品,他在书中对于灵与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身体与灵魂的紧密联系,以及身体对于灵魂的影响。
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主要讲述了灵魂与肉体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费耀布电竞竞猜认为,人类是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中身体是有形的、感知的和与世界相互作用的,而灵魂是无形的、超越时空的。
作者通过对话的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
他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全面地分析了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他认为,灵魂是人类的本质,是我们思考、感知和超越的来源,而肉体则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
他用丰富的哲学理论和生动的例子,向读者展示了身体对于灵魂的重要性。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身体不仅是灵魂的外壳,还与灵魂紧密相连。
他通过引用一些神秘学的理论,说明了身体和灵魂的相互作用。
无论是身体的感受、欲望,还是思考、行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灵魂。
我们的身体不仅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工具。
通过身体的行动和感觉,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读完《灵与肉》后,我对于人类身体和灵魂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意识到身体并不是简单的肉体,而是与灵魂相互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思考、感知和行动的工具,没有身体的存在,灵魂是无法与世界相互作用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能够感受到身体对于灵魂的影响。
当我感到疲倦或者生病时,我的思维会变得迟钝,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而当我身体健康时,我会感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这个过程让我更加相信了费耀布电竞竞猜在书中提出的观点。
通过阅读《灵与肉》,我意识到人类身体和灵魂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不能只注重灵魂的发展,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
只有当身体和灵魂达到平衡状态时,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启发性的阅读。
通过深入地探讨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我更加理解了自己是如何与世界相互作用的。
萨特的哲学:人的存在与自由
萨特的哲学:人的存在与自由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
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支持法国革命群众运动,挺身保护《人民事业报》,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上,都曾发表正直的言论。
与波伏娃的爱情也被人津津乐道。
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如下:《论想像》、《情感理论概论》、《想像之事物:想像的现象主义心理学》、《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
这些著作中,最重要的是后面三部,即出版于1943年的《存在与虚无》、出版于1946年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及出版于1960年的《辩证理性批判》。
萨特的小说主要如下:出版于1936年的短篇小说集《墙》,包括五个短篇;中篇小说《恶心》,发表于1938年;长篇小说集《自由之路》,包括三部,即,发表于1945年的《理智之年》,发表于1945年的《延期》,发表于1945年的《灵魂之死》。
剧本则有:《苍蝇》,上演于1943年;《此路不通》上演于1944年;《死无葬身之地》,上演于1947年;《可敬的妓女》,上演于1946年,后来被拍成影片,中文片名为《被侮辱与被压迫者》;电影剧本《决心已下》,1947年上映;(肮脏的手》,1948年上演;《魔鬼与神》,1951年上演;《涅克拉索夫》,1955年上演;《阿尔托内囚》,1959年上演;《特洛亚妇女》,1966年上演。
萨特还写了许多其他类别的著作,例如文学理论著作《何谓文学?》、文学传记《波德莱尔》、研究福楼拜的名作《福楼拜传》、系列论文集《境况种种》以及出版于1952年的传记《圣热内,演员和殉道者》,当然还有萨特最著名的自传——出版于1963年的《语词》。
笼中鸟的原理
笼中鸟的原理笼中鸟原理是由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用这个概念来描述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自由的限制。
笼中鸟原理指的是人类被社会、环境和个人的限制所困扰,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在笼中鸟原理中,笼子代表了社会和个人的限制,而鸟则代表了人类的自由。
鸟儿在笼子外可以自由地飞翔,探索世界,而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则无法展翅高飞,受到了限制和束缚。
笼中鸟原理认为,人类在社会中被种种束缚和限制所困扰。
这些限制来自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等等。
人们被告诉应该怎样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他们的选择受到了限制,而且很多时候是强制性的。
另外,个人内心的限制也是导致人类失去真正自由的原因之一。
人们常常受到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恐惧、焦虑等的困扰,也让他们无法真正地自由发展。
这些心理上的限制和压力使人们缺乏勇气去追求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和目标。
笼中鸟原理的核心观点是,人类需要去摆脱这种束缚和限制,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
这需要个体积极地去思考和行动,超越社会的期望和限制。
人们应该追求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追求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
为了实现真正的自由,人们需要认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存在,有着自主意识和选择的能力。
他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审视社会和个人的限制,并勇敢地面对这些限制,尝试突破和解放自己。
同时,社会也需要为个人追求自由创造更加宽松和包容的环境。
社会应该倡导多样性、尊重个体差异,提供教育、工作、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机会,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和追求自由的权利。
总之,笼中鸟原理是要告诉我们,人类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各种限制和束缚,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只有通过理解和认识这些限制,并积极地去追求自由,人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这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和公正的世界。
保罗萨特
让保罗·萨特简介让-保罗·萨特,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
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是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
让·保罗·萨特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
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
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
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
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
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
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二战期间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第二年获释。
20世纪40年代,萨特既在战场上,也在文坛上参与反法西斯运动。
1950年代,萨特是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鼓吹者之一。
1960年代,萨特和他的终生女友西蒙·德·波瓦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地最敏感的前线上:1960年加勒比海危机时,他们在古巴;1967年中东七日战争爆发时,他们在加沙地带。
1964年,萨特更以他的超常举动,令世界震惊。
这就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拒绝。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自觉拒绝诺奖的人(之前有两人因政治原因被迫拒领)。
理由是他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名字和一个研究炸药的人联系在一起。
萨特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
1960年代后期,法国多次发生学潮和工潮,而萨特始终是运动中的精神领袖。
萨特认为“哲学家应该是一个战斗的人”,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他反对冷战,1954年曾经怀有很大希望访问苏联,但看到实际情况后又觉得很失望。
存在主义 主要著作
存在主义主要著作
存在主义是20世纪哲学思潮的一种,主要关注个体的存在和自由意志的问题。
存在主义的主要著作包括以下几部:
1.《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是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的代表作,于1943年出版。
这部著作探讨了人的存在和自由意志的问题,强调人的自我决定和责任。
2.《疯狂与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代表作之一,于1961年出版。
福柯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现代社会对疯狂的定义以及对疯狂者的治理方式,反映了存在主义对社会和权力的批判。
3.《绝对的自由》(Absolute Freedom)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代表作之一,尼采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超人(Übermensch)的概念,强调个体的超越和自我创造。
4.《局外人》(The Outsider)是法国作家艾伯特·加缪
(Albert Camus)的代表作之一,于1942年出版。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梅尔桑的视角,探讨了人的生存状态和对世界的态度,体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
以上是存在主义的一些主要著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存在、自由意志、责任和社会等议题,对20世纪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真实”不能缺席——保罗·维利里奥对战争与电影的批判性反思》范文
《“真实”不能缺席——保罗·维利里奥对战争与电影的批判性反思》篇一真实不能缺席——保罗·维利里奥对战争与电影的批判性反思引言保罗·维利里奥是一位备受尊重的法国哲学家、社会评论家。
他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和对社会现象深刻的洞察力而著称。
他的批判性思考尤其体现在对战争与电影的深入研究中。
他主张真实不应缺席,对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与探讨。
本文将从保罗·维利里奥的观点出发,分析其对战争与电影的批判性反思。
一、保罗·维利里奥的批判视角保罗·维利里奥认为,真实是理解战争与电影的关键。
在当今社会,战争与电影往往被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然而在维利里奥看来,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他强调,战争和电影都是通过影像、语言和符号来传达信息和观念,而真实则是它们共同的核心。
二、对战争的批判性反思保罗·维利里奥对战争的批判性反思主要体现在对战争真实性的探讨上。
他认为,战争往往被美化、夸大或扭曲,失去了其本来的真实面貌。
在战争中,人们往往追求胜利、荣誉和权力,而忽视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牺牲。
因此,维利里奥呼吁人们要关注战争的真实性,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同时,维利里奥也认为,电影可以作为揭示战争真实面貌的一种手段。
电影可以通过还原战争场景、呈现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然而,他也指出,电影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还原战争的真实性。
因此,他强调电影制作者应该以真实为准则,尽可能地还原战争的真实面貌。
三、对电影的批判性反思对于电影,保罗·维利里奥同样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反思。
他认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应该以真实为基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电影往往受到商业利益、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
维利里奥认为,电影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
它应该揭示社会的矛盾、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类的困境。
高中素材哲学家名人故事:让·保罗·萨特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创始人
哲学家名人故事:让·保罗·萨特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创始人让·保罗·萨特(Jean-PaluSartre,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两岁时去世,后来他就跟随寡母到当大学教师的外祖父家中生活。
萨特二十岁考入巴黎师范学院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
1933年去柏林,投身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门下深造。
回国后,他在执教的同时从事写作。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获释。
20年代,柏格森的学说把萨特引进哲学的殿堂,与此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儿的哲学影响。
大学期间,他广泛涉猎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
毕业后参加教师学衔会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名列第二的波伏瓦,从此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1931年至1933年在外省任中学教师,1933年到德国研究胡塞尔学说,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1934年继续任教并开始写作。
1939年应征入伍,1940年在前线被浮,1941年侥幸获释回到巴黎,参加抵抗运动。
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
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
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
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运动,直到逝世。
萨特的成名作是193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恶心》,这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存在主义。
它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才形成的,萨特有句名言:“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
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诗
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诗(最新版)目录一、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的背景二、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的贡献三、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的影响正文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是指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保罗·波尼亚(Paul Bonitatis),他生于 1821 年,卒于 1882 年。
作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他在当时法国社会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为法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保罗·波尼亚出生在法国东部的贝桑松,早年曾在贝桑松大学学习哲学。
后来,他前往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深造,并在那里结识了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
在孔德的影响下,波尼亚开始对社会学产生浓厚兴趣,并成为孔德的助手和亲密合作者。
波尼亚在社会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是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在孔德的推荐下,波尼亚于 1856 年成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并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始教授社会学课程。
这标志着法国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也为法国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波尼亚为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贡献。
他不仅关注社会学的理论研究,还强调社会学的实证方法,将社会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此外,他还关注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卫生、劳动等,使社会学成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有力工具。
最后,波尼亚在培养社会学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学学者,如涂尔干(mile Durkheim)、莫斯(Marcel Mauss)等,他们后来都成为法国乃至世界社会学界的杰出代表。
总之,保罗·波尼亚作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为法国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 2005年05月23日06:45 深圳商报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走了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失去一个天才发言人而哀伤【本报讯】(深圳商报记者李宁/编译)5月1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逝世,终年92岁。
他广为人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上的研究。
保罗·利科是在半夜的睡眠中死于巴黎西部的查特内-马拉布里镇的家中。
1913年2月27日,保罗·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河谷中的瓦朗斯市。
不久,他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他在法国西部的雷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
不久,他就被德军俘虏。
在真正结束前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德国战俘营里度过。
在战俘营中他所忍受之痛苦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期思想发展。
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贝尔斯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战后,他曾在多所大学里任教,包括巴黎的索邦神学院和美国的芝加哥大学等。
他也曾为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过,还在社会党中表现活跃。
保罗·利科为人所知的是他在现象学中的研究。
他研究人的本体是怎样通过他对事件的感知而塑造的,并试图理解人们是怎样通过关照人类的精神遗产而克服弱点和怀疑。
2004年1月,保罗·利科在接受法国《上流社会报》采访时说:“如果让我必须展示我对世界的观点的话,我想说:给我我出生的地方;给我我接受的文化;给我我阅读的文字;给我我学习和思考的东西,现在在这儿,这些事物的存在对我来说达成了我要做的最好的事情。
我称它为适合的行动。
”保罗·利科出版过至少20本书,从中体验许多主题,包括罪与邪恶、语言学、心理学、宗教以及伦理在政治中的作用。
去年11月,保罗·利科和美国历史学家雅罗斯拉夫获得克鲁格奖,共同分享100万美元奖金。
该奖于2003年设立,用来奖励诺贝尔奖没有涵盖的领域。
他还曾获得法国学院哲学大奖等。
法国总理拉法兰说:“今天,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整个欧洲的人文史都要为它的一个最天才的发言人之一而哀伤。
”按照保罗·利科的遗嘱,他的葬礼仅限于朋友和家庭成员参加。
时间和地点都要在葬礼结束后公开。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隐喻是诗的华彩,更是诗的本源。
保罗·利科试图在《活的隐喻》中给我们阐述一个基本的观念:隐喻不仅提供信息,而且传达真理。
隐喻在诗中不但动人情感,而且引人想像,甚至给人以出自本源的真实。
当我们体味“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的诗句时,我们眼前浮现出的不仅是蚕丝的洁白和麦子的金黄,而且是四时的运演和自然的更替。
这里的“白雪”与“黄云”所激起的不但有视觉的美感,而且有活泼的情绪,这种情绪使人想到丰收,看到希望,体会到劳作时的艰辛和收获时的喜悦。
因此,从“白雪”对蚕丝的隐喻以及“黄云”对麦子的隐喻中,我们窥见到的不只是一般修辞学所说的名词的简单替代,同时有对作者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曲折而真实的展现。
隐喻是微缩的诗歌。
隐喻的诗歌性与诗歌的隐喻性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从接受修辞学的观点看,隐喻让人产生怎样的联想以及产生联想的广度与深度都离不开倾听者或阅读者的感受力、想像力和理解力,离不开接受者的敏感性和生活经验。
《活的隐喻》保罗·利科著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1日作者:深圳商报记者李宁保罗·利科保罗·利科(Paul Ricoeur,1913—2005),法国著名哲学家、当代最重要的解释学家之一。
曾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strasbourg)教授、巴黎大学(Sorbonne)教授、朗泰尔(Nanterres)大学教授,并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2004年11月,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有人文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
1913年2月27日,保尔•利科生于法国南部罗纳河(le Rhone)河谷中的瓦朗斯市(Valence)。
不久,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遂随外祖父在布列塔尼地区度过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三十年代初,在法国东部雷恩市(Rennes)上大学;后到巴黎从师庄•纳贝尔德(Jean Nabert)和伽普里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并于1935年获哲学教授资格文凭。
(关于这两位老师,据利科在<庄·纳贝尔德论行为与信号>(L‟ a cte et le signe selon Jean Nabert)一文所说,纳贝尔德的反思哲学继承了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曼·德·比朗(Maine de Biran,1766-1824)的传统,集中探索具有独立的创造力的意识的问题。
利科在1935年至1940年期间,坚持参加伽普里尔·马塞尔主持的“周五学术讨论会”。
利科在概述马塞尔的思想影响时说:“马塞尔对我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三点:⑴无拘束性(la disponibilite),⑵“存在”与“有”的对立(l‟opposition de l‟Etre et de l‟avoir),⑶“希望的极端性”(le pole de l‟espoir)。
总之,一句话,就是新苏格拉底主义。
)1940-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利科应征服兵役。
不久,被德军俘虏。
在战俘营中所忍受之痛苦经历,给予后期思想之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在战俘营中,利科与同营中的法国哲学家米凯尔·杜弗连(Mikel Louis Duffrenne, 1910-1995)一起,共同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及卡尔·雅斯培存在哲学的著作,两人合写的读书笔记遂成为战后发表的《卡尔·雅斯培与存在哲学》一书的初稿。
1945-1950年,连续三年担任中学教师,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参加哲学史研讨会。
这一时期,可构成为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一时期,即所谓“接受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时期”。
1949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的一卷《意愿者与非意愿者》(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 I: Le volontaire et l‟involontaire, Aubier-Montaigne 1949)。
本书对“意愿者”与“非意愿者”的结构进行现象学研究,在“决定”(la décision)、“行为”(l‟agir)与“同意”(le consentement)的三向交错领域中进行解析。
从1950年到1955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承接庄•依波利特(JeanHyppolite,1907-1968)教职,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教授。
翻译并发表胡塞尔著《论观念:一种现象学及一种纯粹现象论哲学的指导性观念》。
1955年,随法国记者代表团,以《精神》杂志成员的名义,访问中国各大城市,历时两个半月。
《精神》杂志曾于1956年1月和6月发表“从中国归来”专号,总结利科一行访问中国的观感。
发表《历史与真理》(Histoire et Vérité)。
1956年在巴黎大学教授哲学课程。
创建并领导胡塞尔现象学研究中心,出版《巴黎胡塞尔文库》(Pariser Husserl-Archiv),并注意吸收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基督教神学关于意识、认识、行为、象征以及意义的研究理论成果。
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二时期,即所谓“对于象征和神话的历史比较研究时期”(1956-1960)。
1960年,发表《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目的性与意志》(Philosophie de la volontéⅡ: Finitude et volonté, 2 vol. Aubier-Montaigne, 1960)。
《关于意志的哲学》第二卷包含两分册:第一册《目的性与罪过:可能犯错误的人》(Finitude et culpabilité: 1·L‟homme faillible);第二册《恶的象征性》(2·La Symbolique du mal)。
上述两分册完成了利科意志哲学的三部曲:⑴对意愿者和非意愿者的交叉结构的现象学分析;⑵对于“可错性”概念进行人类学研究,以便从“人”的先天构成中探索道德上的“恶”和精神上的痛苦的可能来源;⑶对于“恶”的象征体系进行分析,说明“恶”的单纯可能性与错误的现实性的关系。
意志哲学三部曲的完成,使利科发展了关于信号和象征以及“论谈”(le discours)的完整理论,阐明了语言、行为和思想的综合交错关系,为他的现象学的反思诠释学理论奠定了基本构架。
1961年,年初在罗马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象征的诠释学与哲学反思>的论文(Herméneutique des symboles et réflexion philosophique),重点说明“反思”在揭示象征的意义的过程中,如何可能沿着“哲学合理性”的原则进行深化。
利科尤其深刻说明了“象征使人思想”(Le symbole donne à penser)的基本原则。
进入了利科思想发展的第三时期:反思与分析的诠释学时期(1961-1975)。
从1961年开始,利科以其象征诠释学的反思原则,积极参与西方哲学界从伽达默发表《真理与方法》(1960)以来围绕诠释学问题的大争论。
1962年初在罗马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刊《关于非神秘化与想象力的问题》(Demitizzazione e imagine, 1962, 1)上发表论文<象征的诠释学与哲学反思续篇>(Herméneutique des symbols et réflexion philosophique Ⅱ),集中论述关于恶的象征性诠释学的基本精神,强调“恶”的“象征”,作为“神话的图案”(des images mythiques),表现了“象征”的非凡的凝缩能力(la puissance de condenser),强调了表面上清晰的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深层含义。
1963-1965年,利科更为集中地研究诠释学与精神分析学的关系,从哲学的高度,对梦、性、图腾和各种心理活动的象征性理论,进行哲学诠释学的理论分析,进一步对“意义”的深层结构进行探索,试图解决“我思”、“我说”、“我做”及文化历史总体的协调一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