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差距分析总结范文
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将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小学教育差距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小学教育差距分析1. 师资力量差距(1)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部分教师学历较低,教学能力有限;城市小学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但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
(2)校际师资力量差距:优质学校师资力量充足,而一般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
2. 教学资源差距(1)硬件设施: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存在明显差距,城市学校设施先进,农村学校设施简陋。
(2)软件资源:城市学校拥有丰富的图书、电子资源等,农村学校则相对匮乏。
3. 教育理念差距(1)城乡教育理念:城市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农村学校则偏重应试教育。
(2)校际教育理念:优质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般学校则偏重知识传授。
4. 教学方法差距(1)城乡教学方法:城市学校教学方法多样,农村学校教学方法单一。
(2)校际教学方法:优质学校教学方法灵活,一般学校教学方法僵化。
三、改进措施1. 优化师资力量配置(1)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2)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2. 提升教学资源水平(1)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
(2)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开展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水平。
3. 转变教育理念(1)倡导城乡学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2)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4. 提高教学方法(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四、结论通过对小学教育差距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要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育差距,需要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除了师范毕业生,有很多非师范类教师也投身于教育事业。
作为非师范类教师,他们在职业能力的提升上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和困境。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探究和总结。
首先,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虽然他们并非专业教育背景出身,但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非师范类教师需要通过自学、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其次,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非师范类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差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另外,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非师范类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此外,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师德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非师范类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
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具备持续学习的品质和能力。
非师范类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参与教研活动、阅读教育专著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摘要】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境,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师范类教师的特点,包括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欠缺等问题。
接着分析了非师范类教师所面临的困境,例如教学水平不高、学科知识储备不足等。
随后探讨了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和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能力提升策略。
最后从对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启示和未来研究展望两方面进行结论,强调了进一步加强非师范类教师的培训和支持的重要性,为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供了参考。
本文旨在为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困境、培养、发展路径、提升策略、启示、未来研究、教育改革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当前教师队伍中,非师范类教师所占比例并不低。
这些非师范类教师可能是来自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或者是因为历史原因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
他们虽然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对于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他们的特点、困境以及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小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而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
研究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意义在于帮助这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探究非师范类教师的特点、困境、职业能力培养、发展路径以及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可以为改善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与指导。
研究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有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师个人差距分析总结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在教育岗位上,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对于学生的教育和自身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以下是我对个人差距的分析总结。
一、教育教学理念上的差距1. 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意识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和实质理解还不够透彻,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新课程理念的优势。
2.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未能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方法上的差距1. 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中,我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2. 评价方式单一。
在评价学生时,我主要依靠考试和作业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全面。
三、师生关系上的差距1. 与学生沟通不够。
在日常教学中,我未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导致学生对我的信任度不高,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 对学生关爱不足。
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我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使得部分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感到压抑。
四、自身素养上的差距1. 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学科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营养。
2. 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在课堂上,我的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如课堂管理、课堂互动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针对以上存在的差距,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3.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加强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 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总之,通过本次个人差距分析,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对比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对比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的对比分析据统计,2006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3%。
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均等,并向教育公平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
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
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教育有决定性的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师资的提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此,本文以邢台市为例,对义务教育城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期了解城乡师资队伍的差异,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设计并发放问卷,以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调查问卷的设计:本课题对城乡教师队伍状况的均衡问题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数量、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工作量等方面。
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抽取了8县1市的学校。
每个县抽取4所公办学校。
其中2所初中、2所小学,分别来自县城、乡镇和村;邢台市区抽取了3所初中、3所小学。
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36份。
本研究采用国家XX局对农村的定义,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
因此,县城的学校不在“农村学校”之列。
二调查结果与讨论1.教师的总体数量生师比是反映教师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常会认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
但本次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城镇学校生师比为17.1,农村学校生师比为9.5。
其中,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师生比分别23.9和13.0,初中分别为14.7和8.2。
说明农村教师数量超过了城镇学校。
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越来越少。
加上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均衡,越来越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较好的学校去读书,导致农村生源越来越少。
笔者在一个农村小学调查时了解到:10年以前,这里的学生有300多人,现在却只有80多人,个别班仅有10多名学生。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
这两类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下面笔者就对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比较,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差异会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显现出来。
在中小学教学中,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使教学正常开展,学校应有意识地对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比较。
1.教学观念方面。
师范类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学观念,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考虑教学观念的科学性。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下,师范类教师比较关注素质教育的要求,而非师范类教师则不太关注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一差异导致了教师对教学观念的理解不同。
由此可见,相比非师范类教师,师范类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观念,更愿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2.教学效率方面。
教学效率方面的差异是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教学能力差异的重要体现。
师范类教师往往基础扎实,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师范类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比较高。
3.时间把握方面。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师范类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把握更为精准。
师范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往往会事先进行细致的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有效调控,严格执行,因而师范类教师组织的活动一般不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
虽然非师范类教师也学习过专业理论,但总体来说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并不扎实,执行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非师范类教师对时间的掌握不够精准,可能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
4.训练方式方面。
师范类教师受到过专门的训练,因此他们对训练方式的选择会更加准确,对训练时机的选择会更加科学。
教师专业水平层次差异比较-2019年精选文档
教师专业水平层次差异比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是一个人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本文主要是讨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层次,解读它们的基本特质,特别关注“教师”这个职业专业水平的发展层次比较。
第一层次: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在很多人眼里,“匠”可能是实用的,也是精巧的,但绝不是艺术的。
“匠”是规矩、束缚、再现的代名词,他们守成有余,创新不足。
其特质是:知识储备有限,多非专业出身,缩手缩脚,生搬硬套,惯于做教材的“传声筒”和模式的“代言人”,他们无心创造教学,无心探索课堂,一切遵循着“书上这样说的”,仅局限于把前人总结好的东西传给学生,完成授业和解惑之任而已。
对于教学,“教书匠”多是以“填鸭式”和“说教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材成为教师的“责任田”,照搬于教学参考,束缚于模式流程,照本宣科,缺少生成,将原本鲜活而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弄得千篇一律,从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本真,缺失了课堂应有的“味道”。
对于学生,“教书匠”仅限于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他们眼里,讲得好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听得明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唯分数论,唯成绩论,从而使自己和学生都成为考试机器的牺牲品。
第二层次:启迪思维的“领路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育阵地上,同样如此。
相对第一层次的“教书匠”,领路人已经高了一个境界,他们对学生同样要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所不同的是:因教师本身教学的态度、素质、领悟、能力及教学艺术的不同,对借用来的教学设计研究、处理的不同、演绎的效果亦不尽相同,所以在这些合格的教师中,也出现了优劣课堂之分。
对于教学,这种层次的教师在传道、授业和解惑过程中,会主动借鉴和吸取其他教师好的策略或做法,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将他人的知识、方法借为己用,会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得更聪明、效率更高,事半功倍,他不断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流畅度,以成熟的课堂艺术和个人魅力赢得学生,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非师范类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非师范类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一名非师范类教师,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非师范类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与学生交流,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其次,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非师范类教师,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和研讨会,通过学习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我还积极向同事请教和交流经验,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另外,我注重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差异,因此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我努力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和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最后,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除了传授知识,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实验和比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
精神和创新思维。
总体而言,在过去一年里,我作为一名非师范类教师,通过努力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贡献更多。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第一篇: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分析与对策(最终版)关于农村师资力量现状的调查报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
但在农村,中小学师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教师缺编严重、整体素质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瓶颈。
1.教师编制不足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不够现象,教师跨年级、多学科代课兼职现象十分严重,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英语等因缺少专业教师至今无法正常开设。
2.整体素质不高3.教师数量太少,教师负担及其压力较重。
农村中小学师资现状的对策师资队伍结构要培养新人才,必须拥有一支既具备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进行中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为了狠抓教学质量,本专业建立了一系列培养和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制度和管理文件。
如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聘请校内外一些德高望重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传经授道;在青年教师中实施导师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加快了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长;经常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我校各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效果优秀奖获得者的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些措施得力,效果显著,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他们很好地胜任了教师岗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高等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应对严峻的挑战,农村教育同样需要建设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对教学与教学改革工作充满敬业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加大校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力度。
继续抓好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
着力抓好博士点、重点学科、师资队伍的梯队和团队建设,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把学科带头人培养接班人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 1.人才的选拔、培养、引进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要求像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也催生了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招聘和培养。
与传统师范类教师相比,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人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但由于缺乏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差距和短板。
因此,探究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对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适应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所需的基本能力1.专业知识能力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力,以保证他们对所教授学科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了解。
这要求非师范类教师注重学科的研究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2.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3.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组织是非师范类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秩序和教学的顺利进行,非师范类教师需要善于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资源,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4.学生管理能力学生管理是非师范类教师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
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5.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是非师范类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评价结果,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三、如何提升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1.抓好入职前的培训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入职前,应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教育法规和政策,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
2.加强岗位培训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在岗位工作期间,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课程和案例,加强自身素质的内涵。
中小学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比较
中小学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比较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小学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比较分析•提升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CHAPTER引言0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演变。
中小学阶段的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其职业能力水平的比较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当前,我国对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否合理、是否与实际教学需求相匹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通过对比分析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类教师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提供参考。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CHAPTER中小学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02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知识与能力具备分析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能力。
职业道德与素养具备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能力,能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CHAPTER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03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关技能强调实践应用具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1教学能力23非师范类教师通常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能够因材施教非师范类教师通常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非师范类教师注重教学反思与改进,能够根据教学效果和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注重教学反思与改进03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职业素养01具备高度的责任感02关注学生全面发展CHAPTER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比较分析04师范类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比较师范类教师经过实习或实践教学的锻炼,具备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非师范类教师在教学经验和能力方面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提升。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
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其缺乏师范教育的专业培训,他们的职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关于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能力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是指没有接受师范教育的教师,他们的专业背景比较多样化,涵盖了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等多个领域。
虽然他们具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和卓越的学术成就,但由于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不具备设计课程、组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绩效和协调教育资源等能力,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二、探究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1.加强师范培训为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提供师范教育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和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他们的职业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2. 提供教育资源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亟需教育资源的支持,例如教育技术、课程设计和学习资源。
教育资源的提供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素养和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 鼓励交流合作鼓励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职业能力。
可以设立教师交流平台、创建教学互助群、召开教学经验分享会等方式来促进交流。
4. 注重实践提高实践经验,注重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教育教育实战经验,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应该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和课外活动,例如加入社团、参加竞赛、承担课外教育等,以提高他们的教学经验和能力。
5. 制定职业发展计划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包括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方向定位、专业培训、终身学习等,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三、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中小学师范与非师范类教师职业能力比较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
表 2的数据结果显示 , 在教师职业能力相 同的三个 维度 中 , 非师范类教师的各题项得分与师范类教师有所 不 同,“ 调控 交往能力 ”得分最高 , “ 自我发展能力 ”得
分最低 ,“ 教育教学能力 ”明显低 于师范类教师该项得 分,但均 分大于 中值数 3分 , 表明非师范类教师也具备
解 到,目前在江西省各类 中小学教师 队伍 中,非师 范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 究对象 课题组 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 , 在上 饶市部分县( 市、
区) 随机选取 了近 五年 内获得教师资格证并进入 中小学 教 师队伍 的师范 类和非师范 类教师各 5 O人进行 问卷抽 样调查 ,两类被试者年龄相 近、教龄相 同、男女 比例相 似 ,所抽 取的样 本具有 代表性和可 比性 。 ( 二 )研 究方法 采用 自制 《 中小学教师职业 能力 现状调查 问卷》 , 该 问卷共 设计 了 3 O个题项 ,涉及教育教学能力 ( 含教 学 、班级 管理) 、调控交往 能力 ( 含情 绪调控 人际交 往) 、 自我发展 能力 ( 含职业认 同与规 划、教育科研 ) 三个维度六个方面 的内容。经二轮 预测后确定 问卷 ,问
收稿 日期 :2 0 1 6 06 - - 2 l
卷信度为 o . 8 9 4 ,说明本 阿卷是 比较可 靠和稳定的 。本
调查 以学校为单位对被 试者进 行两两 比较测验 , 共发放 范类 4 8 份 ,其中男教师 4 3 份 ,占4 4 0 4 ,女教师 5 5份 ,
基金项 目:江西省教育科 学 “ 十二 五”规 划课题 ( L 3 Y B 0 8 3)
不仅掌握 了丰 富的教育学、心理学 、 教材教法等教 育理 论知识, 同时还 专 门接受 了时 间较长 的教育实 习实践 。
2019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差异特点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差异特点论文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探究其影响因素及如何依据差异特征有效开展培训和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着重探讨了使用教育技术年限和学科两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科差异;年限差异1研究背景我国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调查发现,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培训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
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怎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沈书生副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层次与结构研究》,对此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调查研究的内容是其中一部分,主要探索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自身发展的规律,及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特点,以便中小学教师能够结合其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参加培训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研究工具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问卷》(自编),问卷包括58个题项,由意识与态度、基础知识与技能、多媒体应用、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5部分组成。
采用四点量表法,每项用分值1-4依次代表4个等级不同的选项。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江苏、上海地区的l2所中小学的学科(不包含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调查。
研究对象为参加过培训的中小学教师。
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2份,回收率为90.00%;其中有效问卷为66份,有效率为82.50%。
3研究目的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在使用教育技术年限和学科两个方面的差异特征,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和研究意义进行讨论。
4研究结果4.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年限差异为了研究方便.根据调查结果。
我们把教师使用教育技术年限分为3组,见表1。
中小学教师状况及基础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中小学教师状况及基础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方法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形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具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学生由消极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的转变。
教师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时了解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学的情况,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教师基本情况⑴性别和年龄结构1 2 3 4 5⑵学历情况⑶职称结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5%多,以成为主体,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新路,注重总结经验,多出教学、教研成果。
2、教育教学及教育科研状况⑴教师任教情况结果发现四分之一多的教师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学非所用。
绝大多数小学教师为兼职教师,很大一部分农村小学校点教师存在一人把一班的现象(即教这个班的所有学科),兼职即牵扯教师精力,增大工作量,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从上述两方面就能明显呈现出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我县正在实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学区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⑵教育科研情况申报自己的科研课题并实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认可的)承担科研课题并实验(上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的) 1 2 3 4 5论文发表(正规教育刊物)奖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三、思考和建议1、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从调查中发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县城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乡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低,而新课程的实施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期待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是知识结构,教师不但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还应该了解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扩大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是能力结构,不但表现为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等等。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师范学历教师和非师范学历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研究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师范学历教师和非师范学历教师的教学能力
差异研究
弋文武
【期刊名称】《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2(32)3
【摘要】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变化进行连续跟踪调查,假设全国各地开展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学术称号能完全代表教师的教学能力,并通过数理统
计对小学、初中教师的最初学历、最终学历、师范类学历、非师范类学历与教学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能力与初始学历呈负相关,与最终学历有时呈负相关,有时呈正相关;教师最终师范学历和最初师范学历与教学能力呈正相关。
但是,教学能力与学历的相关程度并不是很高。
有关部门应严格小学、初中教师的
入口,并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弋文武
【作者单位】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2
【相关文献】
1.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员学习特点及理想课程设置调查——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学员对比研究
2.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3.新建
本科院校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4.国家教委师范司负责人就加快中学教师学历培训步伐工作答《中小学教师培训》杂志社记者问5.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成人学历教育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教育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区别二者的不同
⼩学教育师范类和⾮师范类区别⼆者的不同师范类,泛指⼀类⾼校,⽽不是具体指某些专业。
具体说,过去师范类⾼校中的所有专业均可算为师范类专业,包括不是从事教师⼯作的⼼理,教育学等专业。
⼩学教育师范类和⾮师范类的不同1、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基础课程外,师范类专业还需要学习教育学和教育⼼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论、教学论、⾛进新课程、普通话等等教育相关的⼀些课程。
毕竟是师范⽣,当然⼀切以教育为主。
并且师范⽣在⼤三、⼤四阶段还有教学实习、模拟课堂、备教案等。
⾮师范类专业则没有这些专业课程。
2、师范类专业和⾮师范类专业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不⼀样的,学位证上会注明你的具体专业和授予的相关学位,毕业证上也会注明具体专业。
⽽师范类,也会注明,师范类的院校成绩还是相当⾼的,毕竟教书育⼈,⾸先教师⾃⼰要⾜够优秀。
3、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师范专业⽣会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但是近⼏年,教师资格证改为全国统⼀招考,⼀视同仁,⽆论你是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都要通过全国统⼀招考笔试和⾯试获得资格证书。
另外,教育部⼜⼀次进⾏改⾰,未来⼀些重点师范院校,还是可以直接颁发资格证书的。
4、从理论上说,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就可以参加教师招考。
只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就会有先天的优势条件,会优先录取,⽽⾮师范类院校毕业的⼈们就会收到严格的审查。
⼩学教育专业前景⼩学教育是咱们“⼗年寒窗”的开始,也是义务教育的第⼀个阶段。
⼩学教育的成败与否往往关系到⼀个⼈以后的长期发展,因此备受家长们的重视。
虽说现在教育类的专业也不少,各个城市教师竞争激烈,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分迅猛,不只局限于学校,更是拓宽到了学⽣兴趣、特长培养等范围,教师需求量依然不⼩。
⼩学教育专业的⼩伙伴们就业机会其实很多,不论是和专业最对⼝的⼩学⽼师,还是与教育相关的后勤⾏政⼯作,或是与⽂字相关的⼯作如编辑、策划,都可以成为咱们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舞台。
关键在于怎么在追求专业对⼝的同时打开就业思路,全⾯挖掘⾃⼰的潜⼒,利⽤兴趣爱好拓宽就业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
这两类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下面笔者就对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比较,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差异会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显现出来。
在中小学教学中,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呈现出例外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了促使教学正常开展,学校应有意识地对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比较。
1.教学观念方面。
师范类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学观念,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考虑教学观念的科学性。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下,师范类教师比较关注素质教育的要求,而非师范类教师则不太关注素质教育的要求。
这一差异导致了教师对教学观念的理解例外。
由此可见,相比非师范类教师,师范类教师更加重视教学观念,更愿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2.教学效率方面。
教学效率方面的差异是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教学能力差异的严重体现。
师范类教师往往基础结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师范类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比较高。
3.时间把握方面。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师范类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把握更为精准。
师范类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往往会事先进行细密的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有用调控,
严格执行,因而师范类教师组织的活动大凡不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
虽然非师范类教师也学习过专业理论,但总体来说他们对理论的掌握并不结壮,执行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非师范类教师对时间的掌握不够精准,可能会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
4.训练方式方面。
师范类教师受到过专门的训练,因此他们对训练方式的选择会更加确凿,对训练时机的选择会更加科学。
5.活动组织方式方面。
师范类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更为灵敏和有用,而非师范类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则比较呆板。
实际教学过程复杂多变,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思想、制订有用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6.教学实践方面。
相对来说,师范类教师的实践经验更为丰盛,这主要是因为师范类教师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计划地进行实践。
这些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学有强大的帮助作用。
非师范类教师虽然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建立结壮的理论体系,但是却无法进行充分的实践,因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
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获得认识、培养能力的过程。
所以,从实践方面来看,师范类教师比非师范类教师更有优势。
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师范类教师的实践经验也非常丰盛。
综上所述,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这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中小学校在分配教学任务的时候要多角度考虑,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