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第一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福建邵武卫闽小学高秀琴一、教材分析《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纳了不同的处置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造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判。
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诵,制造性演出。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学会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培育制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诵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阅读进程中学会各抒已见,明白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培育制造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品析重点文句,明白得和感悟课文内容。
明白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四、教学难点:在阅读进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培育制造性思维。
五、课时:2课时六、课前预备:PPT课件七、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学前铺垫(10分钟)(1)课前游戏。
我说你猜,我说一句台词,你们来讲说出自哪个童话剧!A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乖乖》B魔镜呀,魔镜呀,请你告知我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孩?——《白雪公主》C我必然会回来的——《喜洋洋与灰太狼》(2)揭露课题。
今天高老师也给大伙儿带来的一个童话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三袋麦子》。
三、质疑问题课前预习这篇课文,你们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彼此交流的吗?(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预设:问:(1)课文讲了谁和谁发生的一件事?(2) 小猪,小牛小猴眼中的小麦是什么样的?( 3 )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而他们是如何处置土地公公给的麦子的?(4)一年后,土地公公是如何评判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小组交流完,高老师依照大伙儿的回答归纳了这几个问题出示课件2(集体读)过渡:会认生字词是读通课文的钥匙。
小孩们咱们先来认读这篇课文的生字吧?课件出示3(一)拼读读生字(注拼音的)麦份迫食保防止访仍(适时评判)谁来讲说这位同窗读的好的地址,哪些需要咱们来纠正的。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会讲述故事。
2、学会本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根据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读了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后生字,再读,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9 三袋麦子教学目的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一个多音字。
⒉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1、阅读课文,懂得做事要从长远考虑,要有远见。
2、第二年,土地爷爷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发现它们处理麦子的方法不同,土地爷爷的态度也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教具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⒈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
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⒉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⒊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⒈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⒊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⒋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⒈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⒉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课前,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故事导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之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寓意。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对麦子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内容。
二、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三、分析人物形象1.让学生找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并汇报成果。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人物形象。
四、理解故事寓意1.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麦子有什么象征意义?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复述故事,巩固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学生分享上节课作业完成情况。
二、深入分析故事情节1.让学生找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分析事件之间的联系。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汇报成果。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内在逻辑。
三、创新思维训练1.让学生设想:如果故事中的小明、小亮、小强换成其他人,故事会有怎样的变化?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批判性思维训练1.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小明、小亮、小强分别代表了哪一类人?现实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人物?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关于《三袋麦子》的短剧,下节课进行表演。
2.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袋麦子教案第一课时

9.三袋麦子(第_1_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3、能说说课文的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大意。
教法指导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阅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
目标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学生字“麦”)2.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学习板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导引: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3.钢笔描红,交流难写的生字。
(二)展示交流:1.同桌互读生字。
2.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效果。
麦子、保存、杂粮、防止、搬到、拜访、仍然、节俭、神秘、收获、能干.、兴.奋、食品、馒头、烙饼、发霉、虫蛀、舔舌头、憨厚、麦囤、迫不及待合作探究3.小组内分任务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加点的字。
4.你们是怎么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有什么好办法。
5.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6、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二)展示交流“迫、食、防、仍”该怎样写?怎样记住笔顺?目标检测1.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1)小猴把麦种.(zhǒng zhòng)全部种.(zhǒng zhòng)下了地。
(2)第一小组的同学把教室里打扫得干.(gān gàn)干净净。
老师说:“你们真能干.(gān gàn)!”2.看拼音,写词语。
shí pǐn fáng zhǐréng rán( ) ( ) ( )bǎo cún bài fǎng pò bù jí dài( ) ( ) ( )总结提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9、三袋麦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羊、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2、知道小猪、小羊、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并精读1至4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三个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童话故后鼻韵母,边音、鼻音以及一字多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图示)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以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动物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第一部分1、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以外地得到一袋麦子后是怎样做的?他们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板书:小猪——吃光了小牛——保存小猴——全种下了地)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语。
3、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
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
4、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第1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学生作业课堂作业1、用钢笔描红。
2、练习朗读课文回家作业1、钢笔习字册第21课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资料提供者:。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

第三单元课题三袋麦子第 1 教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区别“防”、“访”,掌握“仍”的笔顺。
3.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区别“防”、“访”,掌握“仍”的笔顺。
课前准备:(一)课件(二)“先学”提纲:一、字词我先学●我会读:用红水笔圈出9个生字组成的新词,用绿水笔圈出8个绿色通道中的生字,会给多音字“干”组词。
●我会写:按课后第二部分要求给九个生字用钢笔进行描红。
●我理解:词语:我的理解:词语:我的理解:词语:我的理解:二、课文我先读●把课文轻声读两遍,再大声读一遍。
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再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学着老师的样子概括一下2、3、4自然段的内容:(2)小猪(谁)磨面粉做食品(干什么)(3)(4)●想一想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在书上标一标“‖”。
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故事的结局:学情分析:本文是借麦子说一个故事,听故事是有趣的,但让孩子们理清课文层次,并学会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就比较难了。
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思考与调整1.(板书:麦),同学们,请随我一起来书写这个字。
(同时书写好“麦子”)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粮食作物,当你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可以用词或句子来表达。
2.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麦子有关的童话故事(补充完整“三袋麦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设计意图:第二单元学习的都是写景的课文,其中《北大荒的秋天》是典型的描写秋天景色的。
于是我在设计时,有意地将“麦子”与秋天丰收的景色联系起来,同时也是为了使文本“接近”学生,达到开篇与积累“双赢”的效果。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学会本课生字,试着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袋麦子ppt第一课时

执教人:李清贤
自读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麦子
馒头Leabharlann 烙饼lào食品一份
保存 饱满
防止
dùn
搬到 抚摸
各种各样
A 傻,痴呆。
拜访
réng
告诉 发霉
麦囤
仍然
迫不及待 兴奋 磨粉
憨厚可爱
B朴实,天真。
麦种
饱满: a丰满
小猴( )地说: “我 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 获。您带一些回家吧。”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 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1、哼,这小猪,真馋,一大袋子麦子全做成 了食品吃了,真不会过日子! 2、唉,这小牛,真可怜,明明心里喜欢吃麦 子,却舍不得吃,这不是难为自己吗!
3、哈,这小猴子,真奇怪,土地爷爷给你麦 子是让你吃的,你怎么都给种了!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 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 和 烙饼了!”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 成 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 喊道:“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 头 和烙饼了!”他 迫不及待地把麦子 磨 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 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 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 舔了舔嘴唇。看着小猪憨厚可 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 哈大笑。
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
送 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 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 麦子。老人点点头。
这是一头(
)的小牛。
这是一头(勤劳节俭 )的小牛。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 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 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袋麦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辨认“防”“访”字形的异同,读准多音字“种”“干”,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迫不及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了解小猪、小牛、小猴对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土地爷爷的不同态度,感受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牛的勤俭节约,小猴的聪明能干。
学习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
5、在阅读中感受童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读通课文,读出文中角色的不同语气。
2.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三袋麦子》。
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麦”,是我们本课的一个生字,写的时候注意第三横要长一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写字、写好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针对本班学生字写得不漂亮的现象,我在每一节课上都让学生在老师板书时进行书空。
】
二、读通课文,粗知内容
1、《三袋麦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老师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觉,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你们想这样读书吗?赶紧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一次,遇到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确。
(学生读书)
2、认读词语。
(1)课文中有些词语比较难读(课件出示词语),自己先读一读。
(词语在课件中,这里省略)
(2)指读词语。
3、这些词语读好了,课文读起来就更容易了。
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回到课文中,同桌两人一起读课文,在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想一想:
《三袋麦子》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谁来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猪小牛小猴)
【设计意图:通过多遍朗读,学生能读准生字词,熟知课文内容。
】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看,(出示图)这就是土地爷爷送给三个小动物的麦子,咱们看来一模一样的麦子,三个小动物看到的却不太一样,小猪看到的是一一(黄灿灿的麦子)“黄灿灿”是什么样子的?(金黄金黄的闪着金光的,亮闪闪的)
多诱人的麦子啊,小猪望着这“黄灿灿的麦子” 一定眼睛一亮,谁来读读这个词语(出示“黄灿灿的麦子”)
【指导学生读出色泽的鲜亮,读出小猪眼前一
亮的感觉】
2、小牛看到麦子是一一(饱满的麦粒)
小牛看的该多仔细啊,一粒粒都那么饱满,来,
让也我们体会一下小牛仔细观察的感觉,轻轻地读,慢慢地体会(出示词语“饱满的麦粒”)
3、小猴发现这袋麦子是----- (出示:上等的麦
种)
同学们,这“上等的麦种”就是怎样的麦种?
你能换个词说说你的理解吗
(最好的百里挑一的不仅颜色金黄而且
颗粒饱满的)
小猴眼中的麦子又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带上
动作,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词组教学为重点,旨
在让学生在理解“黄灿灿的麦子”、“饱满的麦粒”、、上等的麦种”这三个词的基础上,走进课文,与小猪、小牛、小猴一起去感受“三袋麦子”。
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
4、小猪、小牛、小猴他们三个人眼中看到的麦子都不太一样,那他们拿到自己那袋麦子是怎么想
的,又是怎么做的呢?咱们再来读读课文。
先看一看应该从哪一段读到哪一段。
(学生自读)
5、学习第二节。
(1)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瞧瞧小猪开心的样子,(出示课件情境图)想
想他此时此刻脑子里立刻会出现哪些好吃的东西?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所以小猪开心的喊道一一(课件出示小猪喊的话“太棒啦!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指名读)
指导:想着你们平时开心的样子,请你再读读这句话,把小猪开心的样子读出来。
(齐读)
(3)是呀,他一分钟也等不及了,课文中有一
个词最能体现小猪这种着急的心情。
(迫不及待)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把小猪的开心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小猪的心情,读好小猪说的话。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走进小猪内心的过程。
】
6、学习第三节
(1)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物,课文自然就读的有滋
有味了。
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指读。
(2)小牛这段话写得多好啊,不过想把它读得有滋有味却不太容易,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出示:
“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啊,我要先把它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
”),请你来读,老师建议你读的慢一点,特别注意这几个描写小牛动作的词。
和小牛一起看一起想,再读读这句话,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学生齐声朗读。
(3)听完你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一个会思考的小牛,那他到底是怎样保存麦子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个长句子,(出示:为了防止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这个句子读好了你也就读明白了。
请女同学一起读!
指导:如果读的时候在这两个地方稍微停顿一下换口气就会读得更轻松了。
(齐读,个别读)来,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扎扎实实读好书,对三年级
学生来说,读书的指导必不可少,只有扶和放结合,既有朗读技巧的指导,又有学生个人的感悟,学生才会对朗读产生兴趣。
】
7、学习第四节
(1)小猪面对黄灿灿的麦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磨成面粉(出示词语:磨成面粉),吃了!而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是看了又看决定保存起来慢慢享用(保存起来);我们看看小猴,他发现这是上等的麦种决定怎样做?(全种下地)
(2)小猴这段话语言最少,但包含的内容可不少,我们先把些小猴的这一节来读一下。
(齐读)你觉得小猴当时可能想些什么才决定把麦子种下地?
(预设:
小猴肯定想,如果现在把麦子吃了,明年就没东西吃了,不如种下地,就会有更多的麦子吃。
小猴想,一袋麦子很快就会吃完,我要种下地,明年收到更多的麦子还可以分给大家吃。
)
(3)看来小猴是动了一番脑筋啊!同样是一袋麦子,三个小动物看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样。
那一年以后,当土地
爷爷又来拜访三个小动物的时候,他们会对土地说些什么,土地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合理想象,教学方式简简单单,效果却不简单,能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
】
三、写字
1、再次出示本文生字组成的词语,齐读。
指导书写“食”,比较“防”和“访”
2、学生书写钢笔习字册上的词语。
四、作业(家作)
1、比一比组词。
麦()访()止()仍()表()防()上()扔()
2、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
板书:小猪黄灿
灿的麦子磨成面粉
三袋麦子
小牛饱满的麦
粒保存起来
小猴上等的麦种
全种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