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化學知識點全面總結(完整版)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4(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現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3)檢驗產物H2O: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4)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複燃。
說明石蠟蒸氣燃燒。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一)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二)測容器--量筒(1)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
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準。
(2)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
(3)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託盤天平(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託盤上。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可) (任写一条)。
1
2
3
4
5
6
7
考点2 CO与CO2的性质及用途 3. (娄底中考)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 金刚石和石墨都很硬
C.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D. 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 4.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B)
B.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类型三 气体的检验和鉴别 7. 下列操作方法中,鉴别二氧化碳、氧气两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D ) A. 测量两瓶气体的密度 B. 测量气体的溶解性 C. 称量两瓶气体的质量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B. 用MnO2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用紫色石蕊溶液区分CO2和O2 D. 用检验燃烧产物的方法来区分CO和H2
烯),其层内微观结构如图1。这种单层的石墨片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其他 奇特性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一层或几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在电子、复合材 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2。
1
2
3
4
5
6
7
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领域。纺织面料中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 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 进新陈代谢。另外,纺织面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 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氧气与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B.食盐水和蒸馏水:过滤C.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D.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肥皂水2.地表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软水一定是纯净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C.铜丝用于作导线D.用氢气填充气球4.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C.反应③中的催化剂需要经常添加D.反应④澄清溶液变浑浊,说明CaCO3难溶于水5.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的鉴别B 环保知识蔗糖和食盐:看颜色二氧化碳和氮气:用燃着木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积极植树种草减少雾霾:用燃烧法处理秸秆C 物质的宏观组成D 化学史①氮气是由氮元素构成的②二氧化碳中含有两个氧元素①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弄清了物质燃烧的本质②门捷列夫: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A.A B.B C.C D.D6.右图是探究空气和呼出气体中 CO2的含量差异。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的滴数要相同B.该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 CO2体积含量比空气大C.该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是 CO2D.滴入石灰水震荡集气瓶有利气液充分接触短时产生更明显现象7.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1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最新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资料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
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注意事项】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钻头等。
2.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等。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 物理性质差别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因为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所以具有吸附性,常用作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5.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6.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1)碳完全燃烧 C + O2 点燃CO2(属化合反应)(2)碳不完全燃烧2C + O2 点燃2CO(属化合反应)(3)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高温2Cu + CO2 ↑(属置换反应)(4)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铁3C + 2Fe2O3 高温 4 Fe + 3CO2 ↑(属置换反应)(5)炽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C + CO2 高温2CO(属化合反应)(6)CO2使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CO2CaCO3 ↓+ H2O (不属基本反应)7.观察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回答:(1)此实验的现象是:①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①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束后,为何要先撤走石灰水,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3)酒精灯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8.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氧化剂,得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氧化性,物质夺取氧的性质叫还原性。
9.判断题:(1)C60属于化合物×。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3)活性炭吸附毒气是化学变化×。
(4)小孩咬铅笔芯容易造成“铅中毒” ×。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不: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别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XXX、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干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爽朗性、腐蚀性、毒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索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别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歪(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办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别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别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洁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别聚成水滴也别成股流下。
(7)可直截了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别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别尝、手别摸、鼻别闻(闻的办法:扇闻)未讲明药品用量时:液体普通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九年级化学五六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五六单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变化关系的科学,是理工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九年级化学的五六单元主要涉及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描述了所有已知元素的组织方式,通过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对元素进行了分类和排列。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通常由7个水平排列的横行,称为周期。
每个周期中,元素的原子数按升序排列。
同时,元素周期表也由18个垂直排列的竖列,称为族。
这些族代表了元素的特定性质。
2. 周期表中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增加时,元素的性质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规律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元素周期表可以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不同的分区。
常见的分区有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有元素等,这些分区对于理解元素的结构和特性非常有帮助。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构成化合物的原子之间的力,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对化合物的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化学键:1. 离子键:当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时,通常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所形成的。
2. 共价键:当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时,通常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的,共享电子对之间的引力使得原子形成一个分子。
3. 金属键:金属元素之间通常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金属键合力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形成的。
4. 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类型,多见于氢原子与氧、氮、氟等高电负性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氢键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对于保持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九年级化学的五六单元涵盖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周期性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答案:C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可防止CO中毒,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可与许多物质反应,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实验设计,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是()A.B.C.D.答案:B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硫酸钙会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不合题意;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装置中若在导管上关闭止水夹,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大理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气体排出,装置内的压强减少,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符合题意;C、该反应无法控制的反应的停止,不合题意;D、该反应无法控制的反应的停止,不合题意。
故选B。
3、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C.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D.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答案:CA、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故选项正确;B、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选项正确;C、石墨在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可以制作铅笔芯,故选项错误;D、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故选项正确。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解析:D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B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目没有变化,反应前后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3623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0320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值为0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D解析: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6+2+3+4=待测+20+3+20,待测=2,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丁的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
A、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待测值为2,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20-2):(20-4)=9:8,不符合题意;D、甲是反应物,乙、丁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生成物D解析:D【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有一个构成相同的分子,可判断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为两种不同的分子各2个参加反应,生成一种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1个和一种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2个,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装大理石B.加稀盐酸C.制取并收集CO2D.检验是否收集满答案:D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大理石为固体颗粒状药品,取用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大理石置于试管口,再缓缓竖起试管,使大理石滑入试管底部,A选项装大理石的实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稀盐酸为液体药品,通过倾倒法加入,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一手拿起试管,一手拿起细口瓶,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慢慢倒入,B选项加稀盐酸的实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发生装置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导管口伸入到集气瓶底部,C选项制取并收集CO2的实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利用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进行二氧化碳的验满,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图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选项检验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加入稀盐酸D.收集二氧化碳答案:B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连接仪器,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气密性良好,则烧杯中的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将药品放入试管,之后将试管缓慢竖立起来,如图操作块状药品会打破试管底部,图示操作错误,符合题意;C、取用液体药品应将瓶塞倒放于桌面,试管倾斜,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倾倒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图示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因为纯的CaCO3不易溶于稀盐酸。
②为什么加热反应能使反应速率加快?因为加热能提高反应物的分子运动速率,增加碰撞频率,促进反应的进行。
2)实验步骤:①将石灰石碾碎成粉末,加入稀盐酸中反应。
②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注意事项: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应及时收集,避免泄漏。
②氢氧化钠溶液应预先准备好,避免浪费时间。
3、二氧化碳的应用1)二氧化碳用于饮料的制作,使饮料有起泡沫的效果。
2)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能够阻止氧气进入火源,达到灭火的目的。
3)二氧化碳用于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
4)二氧化碳用于制造干冰,在实验室中常用于保温、制冷等方面。
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以及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其中实验室制法是通过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工业制法是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物理性质包括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化学性质包括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其用途包括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温室肥料等。
最后提到了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的问题,需要采取减缓措施。
文章已经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介绍了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鉴别方法和化学反应。
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密度比空气略小。
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其中,一氧化碳的毒性很高,因为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生物体缺氧。
为了除去杂质,可以通过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或灼热的氧化铜来鉴别它们。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和联系,如C→CO、C→C O2、CO2→H2CO3等。
九年级化学(2011新教材人教版)第六单元知识清单
九年级化学(2011新教材人教版)第六单元知识清单(已经在《中学生学习报》刊登,现公开,供参考)◇知识导航◇基础定位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的物质,可用于制造等。
石墨很软,颜色呈深灰色,可用于制造铅笔的;有优良的,可用于做电极;石墨是结构,故其有润滑由构成,每个分子由构成,属于(单质、性,可用于做电车的电刷。
C60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和医学等领域。
碳的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炭,有、、、,它们属于物,其中和有很强大性,可用于食品脱色、冰箱去味等。
可以看出,物质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可以用于生产碳酸型饮料;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其用途可用作、等。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空气中不能没有二氧化碳,因为需要二氧化碳,但人的生存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久未开启的菜窖等地方,要通过确认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空气中二氧化碳过高会引起,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控制其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等,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倡导“”理念,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
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原因是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内缺氧,生活中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重点提升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剖析:古代用墨(主要含炭黑)完成的书画,能长久不褪色,是因为碳的单质在下具有性。
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氧气生成,与不充足的氧气生成,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性,与氧化铜反应现象为:色粉末逐渐变成色,石灰水变,反应方程式为,与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典题演练: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木炭与氧化铜反应,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
+
+
2
4
3
2
3
2CO
Fe
C
O
Fe高温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
3高温
CaO+CO
2
↑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
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
2+H
2
O==H
2
CO
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
2CO
3
== H
2
O+ CO
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
2
==CaCO
3
↓+H
2
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
2高温
2CO
5)参与光合作用
3、用途:
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升华吸热,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光合作用,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H
2
、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2)可燃性:2CO+O
2点燃2CO
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H
2
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H
4
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
2、CO、CH
4
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只生成水,是H
2;只生成CO
2
,是CO;生成水和CO
2
,是CH
4
3)还原性: CO+CuO △
Cu+CO
2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
2O
3
+3CO
高温
2Fe+3CO
2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
参见练习册99页(重点)氢气作还原剂相似
除杂:CO[CO
2] 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CO
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
2
CaO[CaCO
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
3
高温
CaO+CO
2
↑
鉴别:鉴别CO
2
和CO a、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溶液
C、燃烧的木条 d、灼热的氧化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