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课件
合集下载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课件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5fd3f7ee06eff9aff8075c.png)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1.含义 指由于 气候变化 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 土地退化 。 2.土地退化
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可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 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3、土地退化的类型:
荒漠化、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等
4、荒漠化的实质:
类化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的分类:
次石红土质生色地荒盐漠荒沙渍化漠漠化化化
西北 地 区
华 北 平 原
云贵高原
二、荒漠化的危害:
1.破坏基础设施 使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和灌渠 等受到风沙的威 胁。 2.影响人们的生活 荒漠化造成表土裸露,为 沙尘暴 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沙 源,恶化了人们生存环境。 3.影响农业生产 荒漠化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 生产力 持续下降,引发饥荒。
三、荒漠化的原因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三、荒漠化的原因——以西北为例
1、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和内蒙古大部。
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原因: 2、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
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苁挖蓉发—菜—名贵中药材
(1)过度放牧
主要发生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 50%~150%,少数地区高达300%。
草地
被破坏 的草地
在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在井泉附近,常 常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3)过度开垦
免土壤盐渍化
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含义
1.含义 指由于 气候变化 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 土地退化 。 2.土地退化
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可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 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3、土地退化的类型:
荒漠化、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等
4、荒漠化的实质:
类化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的分类:
次石红土质生色地荒盐漠荒沙渍化漠漠化化化
西北 地 区
华 北 平 原
云贵高原
二、荒漠化的危害:
1.破坏基础设施 使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和灌渠 等受到风沙的威 胁。 2.影响人们的生活 荒漠化造成表土裸露,为 沙尘暴 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沙 源,恶化了人们生存环境。 3.影响农业生产 荒漠化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的破坏,使得生物的 生产力 持续下降,引发饥荒。
三、荒漠化的原因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三、荒漠化的原因——以西北为例
1、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和内蒙古大部。
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原因: 2、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
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苁挖蓉发—菜—名贵中药材
(1)过度放牧
主要发生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 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 50%~150%,少数地区高达300%。
草地
被破坏 的草地
在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在井泉附近,常 常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3)过度开垦
免土壤盐渍化
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2.1 荒漠化的防治 示范课件
![2.1 荒漠化的防治 示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37a1230066f5335a8121fe.png)
特点
成本高,费工大,保 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作用
增加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能截留 水分,有利于固沙 植物的存活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ks5u精品课件
1、荒漠化成因的分析
“垦荒地区”处于亚欧 大陆中部偏北,虽处西 风带但远离海洋,降水 稀少。从周边的内陆湖 “里海”“咸海”的分 布特点可推断,这是一 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 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 ks5u精品课件 前苏联垦荒区示意图 大风。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ks5u精品课件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生物 措施
草原畜牧业、灌溉 农业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小结
二、荒漠化成因
基本条件
1、自然原因(P16第三自然段-18):
(1)干旱为主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物质条件: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ks5u精品课件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ks5u精品课件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鄂尔 多斯 毛乌素
ks5u精品课件
为什么绿洲变荒漠容易,荒漠变绿洲难呢?
当地干旱环境决定, 水分条件消失容易, 所以绿洲变荒漠容易, 荒漠变绿洲难。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 治、改造、利用荒 漠化行之有效的措 施。
成本高,费工大,保 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
作用
增加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能截留 水分,有利于固沙 植物的存活
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ks5u精品课件
1、荒漠化成因的分析
“垦荒地区”处于亚欧 大陆中部偏北,虽处西 风带但远离海洋,降水 稀少。从周边的内陆湖 “里海”“咸海”的分 布特点可推断,这是一 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 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 ks5u精品课件 前苏联垦荒区示意图 大风。
a.合理利用水资源
西
海陆 位置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干旱内陆区
牧区草原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
ks5u精品课件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绿 洲 地 区 缺 水 源 地 区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营造防沙林带 农田防护林网
生物 措施
草原畜牧业、灌溉 农业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小结
二、荒漠化成因
基本条件
1、自然原因(P16第三自然段-18):
(1)干旱为主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物质条件: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ks5u精品课件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ks5u精品课件
四、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鄂尔 多斯 毛乌素
ks5u精品课件
为什么绿洲变荒漠容易,荒漠变绿洲难呢?
当地干旱环境决定, 水分条件消失容易, 所以绿洲变荒漠容易, 荒漠变绿洲难。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 治、改造、利用荒 漠化行之有效的措 施。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地理《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人教版高二下学期地理《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87a89ba76e58fafbb00301.png)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山河位置 自然范围 行政范围
总结: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 亚欧大陆内部。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
一线以北。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大致包括新疆、宁夏与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分析教材图2.1,结合地图集,讨论西北地区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林地退化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 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沟槽地貌组 合
沙漠化
风蚀雅丹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石质荒漠化(流水侵蚀)
红漠化(流水侵蚀)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 溉,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 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荒漠化的类型、过程及危害。 2 .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3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
5、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 沙漠腹地,这反映了( )
A.气候的异常变化
B.地形的隆起
C.大陆漂向干旱的内陆 D.绿洲因水资源枯竭而后退
6.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人类的活动不当
总结: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 亚欧大陆内部。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
一线以北。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大致包括新疆、宁夏与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分析教材图2.1,结合地图集,讨论西北地区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林地退化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 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沟槽地貌组 合
沙漠化
风蚀雅丹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石质荒漠化(流水侵蚀)
红漠化(流水侵蚀)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 溉,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 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荒漠化的类型、过程及危害。 2 .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3 .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
5、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 沙漠腹地,这反映了( )
A.气候的异常变化
B.地形的隆起
C.大陆漂向干旱的内陆 D.绿洲因水资源枯竭而后退
6.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根本原因: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人类的活动不当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34张PPT)(推荐课件)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共34张PPT)(推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05ee5126fff705cc170aa2.png)
②典例:草方格沙障
沙障一般由柴草或作物秸秆做成 网状(方格)沙障
设置沙障——草方格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当地多流动沙丘。人们 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设 置沙障。
40%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1、改善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C )
D 原因有( )
①距海远,得不到充足的水汽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得不到丰富的光照条件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9、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 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大540多亿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
2.1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防治
思考: 1、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区、实质、成因、 表现形式); 2、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类型、 特点、植被、水文; 3、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荒漠化的原因; 4、荒漠化的防治(内容、原则、措施); 5、案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防
C、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治
2、防治原则:
A、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B、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重点: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有效措施: 恢复天然植被
沙枣
胡杨
柽柳
锦鸡
木麻黄
狼尾草
4、对策、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1、干旱的气候 Nhomakorabea使生态脆弱
沙障一般由柴草或作物秸秆做成 网状(方格)沙障
设置沙障——草方格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当地多流动沙丘。人们 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设 置沙障。
40%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天津、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1、改善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C )
D 原因有( )
①距海远,得不到充足的水汽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得不到丰富的光照条件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9、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 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
直接经济损失大540多亿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防治
2.1荒漠化的防治 ——以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防治
思考: 1、荒漠化的概念(分布区、实质、成因、 表现形式); 2、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类型、 特点、植被、水文; 3、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荒漠化的原因; 4、荒漠化的防治(内容、原则、措施); 5、案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防
C、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治
2、防治原则:
A、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B、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重点: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 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有效措施: 恢复天然植被
沙枣
胡杨
柽柳
锦鸡
木麻黄
狼尾草
4、对策、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1、干旱的气候 Nhomakorabea使生态脆弱
《我国荒漠化的防治》课件
![《我国荒漠化的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4faf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9.png)
3 我国荒漠化程度及其
影响
我国荒漠化严重,涉及面 积广,对环境、经济和社 会都有重大影响。
防治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
通过减少农业耕地, 恢复自然植被,防止 土地退化。
植树造林
大规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树造林项目 可以提高土地植被覆 盖率,减缓荒漠化的 进程。
沙漠治理
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 如人工防护措施和水 土保持工程,来减缓 沙漠的扩张。
案例展示
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案例中的变化,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效果评估
对已经实施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估,分析其效果和可持续性。
未来展望
1 荒漠化防治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新技术的应用和国际合作。
2 政策展望
展望国家和地方政策对荒漠化防治的支持和引导。
3 环保行动前景
生态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 生物多样性,促进荒 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
成效展示
1
荒漠化防治的历史回顾
回顾我国过去几十年在荒漠化防治方面
成果展示
2
所取得的成绩。
展示一些成功的案例,讲述荒漠地区发
生变化的故事。
3
经验总结
总结过去防治荒漠化的经验,为今后的 工作提供借鉴。
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
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案例,探讨其原因和防治措施。
我国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无法被植被覆盖的 现象。本课件将介绍我国荒漠化的概述、防治措施、成效展示、案例分析、 未来展望以及结论。
概述
1 荒漠化的定义
荒漠化指的是土地退化, 无法被植被覆盖,进而影 响生态环境。
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
![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地理《21荒漠化的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08d6f658fb770bf68a551d.png)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 和草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什么是荒漠化?
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 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实质: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荒漠化的发生过程
植被 地面 破坏 裸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一)、自然原因:
(1)干旱为主的环境(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
干旱的自然
特征本身就包含 着荒漠化的潜在 威胁。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西北地区降水变率大,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二)、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原因: 1、人口压力
过
过
过
度 2、不合度理的人类活度动
草地变 旱地
草地 缩小
牧场 转牧脆 超载 弱地区
劳动力 需求
弃耕后
荒漠化 加剧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 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 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图2.11)试提 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明显地描绘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
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 源头在于人口增长过快,如果控制人口增长 与实行环境治理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 可以得到解决。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土地沙化
(3)过度开垦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用水量增加
植被退化
灌溉方式不当 —次生盐渍化
土地荒漠化
※归纳: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 和草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什么是荒漠化?
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 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实质: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荒漠化的发生过程
植被 地面 破坏 裸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一)、自然原因:
(1)干旱为主的环境(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 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
干旱的自然
特征本身就包含 着荒漠化的潜在 威胁。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西北地区降水变率大,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二)、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原因: 1、人口压力
过
过
过
度 2、不合度理的人类活度动
草地变 旱地
草地 缩小
牧场 转牧脆 超载 弱地区
劳动力 需求
弃耕后
荒漠化 加剧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 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 化加剧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图2.11)试提 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明显地描绘了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
贫困饥荒与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过程。问题的 源头在于人口增长过快,如果控制人口增长 与实行环境治理双管齐下,这个恶性循环就 可以得到解决。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土地沙化
(3)过度开垦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用水量增加
植被退化
灌溉方式不当 —次生盐渍化
土地荒漠化
※归纳: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林业工程课件-荒漠化防治原理
![林业工程课件-荒漠化防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d45a3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7.png)
塔克拉玛吉林沙漠
—
腾格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库布齐沙漠 宁夏河东沙区 平均
0.01 0.01 — — 微量
0.02 — 3.40 1.60 0.78 1.10 0.16 1.00
4.54 8.70 23.40 6.61 17.31 1.90 17.99 11.49
34.15 68.20 61.40 86.88 72.11 85.30 75.05 69.01
0.1~0.25 0.25~0.5 0.5~1.0
>1.0
起沙风速(m/s)
4.0 5.6 6.7 7.1
表 3-2 不同含水率时沙粒的起动风速值
沙粒粒径(mm)
2.0~1.0 1.0~0.5 0.5~0.25 0.25~0.175
不同含水率下沙粒的起动风速(m/s)
干燥状态 1
含 水 率(%)
2
130
坡度 (%)
6.0 10.0
相对风蚀量 坡顶 坡上部
320
230
660
370
5.裸露地块长度
风力侵蚀强度随被侵蚀地块长度而增加,对于一定 的风力,挟沙能力是一定的。土壤可蚀性越高(抗 蚀性越低),则饱和路径长度越短。
6.植被覆盖
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生长的作物或作物残体),是 降低风的侵蚀性最有效的途径。
降雨侵蚀力指标
(二)地表径流侵蚀
1.坡面径流侵蚀
冲刷流速和粒径、容重间关系
稳定条件下,水流流过单位 面积坡面时产生的冲刷作用
2.沟蚀
侵蚀沟谷分为浅沟、切沟、冲沟、坳沟4个不同发育阶段。
坡面径流集中向下切入底土,形成深度超过1m,宽度超 过深度0.5~1倍以上(在生产影响下可达几倍到几十倍) 的宽而浅的沟道,即浅沟。
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
![荒漠化的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02a86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5.png)
断完善防治措施。
04
国际合作与成功案例
国际公约与协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这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国际公约之一,旨在全球范围内防治荒 漠化,保护受影响地区的人民和经济。
《国际湿地公约》
旨在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同时也关注因湿地减少和退化导致的荒漠化问题。
成功防治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
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就,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 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 有效地遏制了荒漠化的进程。
02
03
04
科技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 感、GIS等技术,对荒漠化地
区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生态产业
发展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等,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和就业。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进全
球荒漠化防治工作。
问题
经验分享
各国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这 些经验得以分享和传播,有助于提高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整体效果。
05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挑战 与机遇
中国荒漠化的特点与挑战
荒漠化面积大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 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 约为2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
积的28%。
分布范围广
视程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02
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积极参与国际荒漠化防治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
谢谢观看
土壤改良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 土壤酸碱度调节等,改善土壤质量,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适应性。
04
国际合作与成功案例
国际公约与协议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这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国际公约之一,旨在全球范围内防治荒 漠化,保护受影响地区的人民和经济。
《国际湿地公约》
旨在保护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同时也关注因湿地减少和退化导致的荒漠化问题。
成功防治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
中国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就,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生态 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 有效地遏制了荒漠化的进程。
02
03
04
科技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 感、GIS等技术,对荒漠化地
区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生态产业
发展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 绿色食品等,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和就业。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进全
球荒漠化防治工作。
问题
经验分享
各国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这 些经验得以分享和传播,有助于提高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整体效果。
05
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挑战 与机遇
中国荒漠化的特点与挑战
荒漠化面积大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 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 约为2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
积的28%。
分布范围广
视程度。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02
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荒漠化防治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积极参与国际荒漠化防治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
谢谢观看
土壤改良
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施加有机肥、 土壤酸碱度调节等,改善土壤质量,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适应性。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PPT课件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6279d1844769eae109ed8a.png)
这些都是涉及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的必需,短期的 经济损失和给生活带来不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 府要给农牧民一定的补贴。在此之前,农民一时想不 通也是必然的,但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 明白“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的意义。
[名师课堂教学]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制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 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 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
[名师课堂教学]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读图思考】
⑴.苏联垦荒区的自然背景: ①.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__干__草__原____带。 ②.气候_干__旱___,降水变率__大___。 ③._冬__春___两季多大风。 ⑵.垦荒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则、措施。
【课前预习】
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的退化 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合理利用水资源
❖ 合理利用水资源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控制人口增长
[名师课堂教学]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制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 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 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原
[名师课堂教学]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和措施P PT课件 (完整 版PPT)
【读图思考】
⑴.苏联垦荒区的自然背景: ①.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渡的__干__草__原____带。 ②.气候_干__旱___,降水变率__大___。 ③._冬__春___两季多大风。 ⑵.垦荒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则、措施。
【课前预习】
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的退化 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应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 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合理利用水资源
❖ 合理利用水资源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控制人口增长
《土地荒漠化》课件
![《土地荒漠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1a7f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7.png)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 地被占用,导致土地荒漠 化。
土地荒漠化的过程
土壤侵蚀
风蚀和水蚀作用导致土 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
。
植被退化
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 种类减少,生态系统脆
弱。
地表沙化
地表逐渐变为沙地,地 表物质稳定性降低。
土地生产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 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
受到严重影响。
03
05
土地荒漠化的未来展望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全球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制定防治荒漠化的国际政策,推 动全球范围内的土地保护行动。
政策协同
促进各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协 同,包括投资、技术转移、信息 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应 对土地荒漠化问题。
技术创新与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
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 环保的土地修复和治理技术,提高生 态修复的效率和成功率。
美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例如,加利福尼 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 是肥沃的农田和牧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恶化 ,逐渐变成了沙漠。土地荒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了当地居民,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 复工作,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提高公众意识与参与度
教育宣传
加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荒漠化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 意识。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土地保护行动,发挥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形 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土地荒漠化的过程
土壤侵蚀
风蚀和水蚀作用导致土 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
。
植被退化
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 种类减少,生态系统脆
弱。
地表沙化
地表逐渐变为沙地,地 表物质稳定性降低。
土地生产力下降
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 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
受到严重影响。
03
05
土地荒漠化的未来展望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全球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制定防治荒漠化的国际政策,推 动全球范围内的土地保护行动。
政策协同
促进各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协 同,包括投资、技术转移、信息 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合力应 对土地荒漠化问题。
技术创新与生态修复
技术研发
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研发更高效、 环保的土地修复和治理技术,提高生 态修复的效率和成功率。
美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美国西部地区曾经是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但由于过度开发 和气候变化,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例如,加利福尼 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 是肥沃的农田和牧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恶化 ,逐渐变成了沙漠。土地荒漠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了当地居民,结合当 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 复工作,恢复土地生态功能。
提高公众意识与参与度
教育宣传
加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荒漠化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 意识。
社会参与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土地保护行动,发挥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形 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荒漠化的防治 -PPT课件
![荒漠化的防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a9c9aaed630b1c59eeb5cf.png)
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 括戈壁、沙漠和沙地。 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
A 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牲畜数量或者品质 下降
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1.西北地区的范围:
a. 自然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 金山—古长城以北
草原 半干旱
草原畜牧业、灌 溉农业
绿洲
拓展延伸
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 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
绿洲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的边缘,或 者是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因为那里 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或 是渗入到地下的泉水,这对干旱地区 的农牧业生产极为重要。
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漠荒化的自然背景
过度开垦
农恳区周围 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3、下列有关我国的荒漠与世界荒漠的说
D 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现代荒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世界防治荒漠 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D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A 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的是( )
A.土壤有机质增加 B.沙尘暴频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牲畜数量或者品质 下降
二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1.西北地区的范围:
a. 自然界线: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 金山—古长城以北
草原 半干旱
草原畜牧业、灌 溉农业
绿洲
拓展延伸
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 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
绿洲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的边缘,或 者是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因为那里 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或 是渗入到地下的泉水,这对干旱地区 的农牧业生产极为重要。
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漠荒化的自然背景
过度开垦
农恳区周围 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 次生盐渍化
3、下列有关我国的荒漠与世界荒漠的说
D 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都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C.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现代荒漠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世界防治荒漠 化和干旱日 (6月17日)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D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