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优秀读书笔记10篇.doc
红楼梦读书笔记(优秀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0366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2.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优秀10篇)红楼梦的读书笔记篇一觉得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是可以读多次,而每次感受都不一样。
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读高中时,当时看书更多注意故事情节,为了更快知道最后的结局,书中的诗歌大多跳过了。
看完后为书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不太喜欢薛宝钗,更喜欢林黛玉。
前年,女儿要看《红楼梦》,帮她借了一本成人看的,她看了几天,可能看不懂,就不再翻了,我就一字不漏的再看了一遍。
我才知道高中时没有读的诗歌写得是多么的好。
作者曹雪芹如果不是家道中落,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写不出《红楼梦》,作者把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都融于小说里,他用心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我认为《好了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生只有一世,到生命的尽头,名、利皆是空,不要为他人做嫁衣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也许,又看一遍,又有新的感受。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二近来有幸研读了《红楼梦》一书,在读到“黛玉之死”三回时,感触良多。
王国维曾说过:“《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吾国之文学,以挟乐天之精神故,故往往说诗歌的正义,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离其罚,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而“黛玉之死”正好就是照应了“悲剧”这一说法。
有人说这三回是后四十回中最精彩的三回。
写黛玉之死,就是写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结局。
在读这三回时,我有这样几个体会和思考:第一,黛玉之死的悲惨结局揭露了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表现出的冷酷无情。
他们不惜牺牲林黛玉的生命,也不顾宝玉的疯傻,毅然决定用欺骗的手段,让薛宝钗代替林黛玉同贾宝玉结婚,这一决定虽然老祖宗贾母起了决定作用,虽然是王熙凤提出的掉包计,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是一个为了维护贵族的家庭利益而提出的集体决策。
这就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内容。
第二,贾母对林黛玉的前后态度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林黛玉刚进贾府时,贾母是将黛玉搂在怀里当成心肝宝贝的;然而,当林黛玉吐血,贾母去看望她时,见林黛玉神气不好,她不但没有什么悲痛表情,反而吩咐凤姐等人说:“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难好。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bfb46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d.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读书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读书笔记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名为《红楼梦》的书。
《红楼梦》里有许多相貌美丽,生活却很坎坷的女孩。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感想很多的苏州女子——林黛玉。
说起林黛玉,我们都不陌生。
她的一生都很坎坷。
林黛玉幼年因家境贫寒,连饭都吃不起。
无奈,只好到金陵去投靠自己的外祖母——贾母。
小小年纪就离家,父女相隔两地,无法相见。
过了不久,贾府又来了一位美丽的女子——薛宝钗。
薛宝钗比林黛玉漂亮,又不似林黛玉般自命清高,深得下人喜爱。
林黛玉对薛宝钗怀有偏见,又兼薛宝钗有母有兄,更是时常落泪。
这就像我们苏州女子,经常会自己一人没事落泪。
过了不久,宝玉因常近女色,被自己的二舅舅贾政毒打。
自己又不敢公开看他,只好在傍晚无人时偷偷去看他,却获知宝玉极其疼痛,心里就如同刀割了一般。
这就是苏州女子的多情,和自己心爱的人情牵一线。
到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林黛玉更是表现出一种苏州女子的幽默。
在刘姥姥听见音乐手舞足蹈时,她戏称"舜王奏乐,百兽齐舞,如今才得一牛耳。
"刘姥姥回家时想要一张大观园的图画,贾母应予,让惜春不仅画上院子,还要画上人物。
在李宫裁拟定给惜春诗社休假的时候,林黛玉更是把刘姥姥比作母蝗虫,还说,这幅画的题跋是"携蝗大嚼图"。
有一天,薛宝钗来看她,告诉她自己给她配的新药方,还给他了燕窝。
到这时候,釵玉的关系,才正式和好。
过去了不少日子。
林黛玉的丫环紫鹃知道自己的主人要出嫁了,和主人青梅竹马的宝玉却迟迟没有反映,就试试宝玉,说林黛玉要回苏州。
结果宝玉当时就呆了。
宝玉的奶妈怎么使劲也醒不了。
林黛玉听说后,身不由己,将自己所吃的药全部吐出。
这就是苏州女子的痴情。
《红楼梦》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
![《红楼梦》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08ad6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6.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红楼梦》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经典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又读了一本著名的书,它就是——《红楼梦》。
看看它会带给我们哪些故事呢?这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着。
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
这部文学名着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
因此,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着。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制、哲学思想、文化形态、民俗现象,因此历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冷香丸”是薛宝钗形象塑造中的点睛之笔。
它将其冷艳无情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无疑,宝钗是美的。
首先是表现在外貌上,她容貌丰美“眼如水杏,脸如银盆,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又“肌骨莹润,肌肤丰泽”却是天生丽质,而且正当锦瑟年华显出青春的鲜艳。
但她更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她懂得淡极始知花更艳,又去追求素净淡雅的美。
她不施粉黛,不熏香,没有胭脂气,但却富贵而举止娴雅。
它的居处也是这样“及至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供着数只菊花,两部书,茶茶具而已。
她的这番床上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一番描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她的这番审美趣味是高雅的,而她的外形也成为淡雅而艳丽的了。
她的寓所蘅芜苑给人的第一印象便可用淡雅二字概括,一如蘅芜君本人。
宝钗天资聪慧,博学宏览。
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形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
她尤其深得中国传统文化清空淡雅之趣。
《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afdff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6.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引导语:《红楼梦》人物关系极其复杂,所涵盖的人物也极其多,我们在阅读的同时用笔画下你觉得优美的词句,也可以随手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下面是《红楼梦》读书笔记,欢迎参阅!《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所写。
他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从兴旺到没落。
曹雪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
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
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
黛玉的聪明清秀,才华横溢,性格孤僻,心思敏捷;宝钗的美丽娴雅,处事圆滑;史湘云的开朗豪爽,心直口快……等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但《红楼梦》和其它几本名著不同,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搞得我晕头转向,看来我还得多读几遍才能理清楚。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2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无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炼成仙。
两位因灌愁海水,结下一段生死缘分。
高山晶莹的绛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报,听说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泪水交换,换取他的回头是岸,以报答灌溉之恩。
当年看到这里,深深被绛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无私行为所感动。
后来方知,绛珠黛玉,名别体殊,实乃香魂一缕所化,本为一人,从此深爱不已。
黛玉前生仙体,神水浇灌,一尘不染,纤纤弱质,来到污浊的凡间,深涉红尘,无所适应,遂染无医之病。
初见化为宝玉的恩人,便泪如雨下,高兴之极乎,感恩之深乎?无论如何,绛珠终于又遇到神瑛,三生石上旧精魄,万劫人世有情缘。
既然入凡尘,即行凡间事。
当年神瑛因动情红尘,万事自然从他富贵闲人的生活开始,黛玉宝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根深种。
为了让宝玉早启慧根,懂得世无常欢,花无常艳,黛玉不惜以泪洗面,让宝玉在锦衣玉食中,看到悲苦无常。
而常人视她,只当黛玉心胸狭窄,目下无尘。
可怜绛珠一片心意,正是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红楼梦》读书笔记篇3《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华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华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406e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2.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华15篇)《红楼梦》读书笔记1最近一周,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有意思极了!书中描写了“我”和两个伙伴乘坐一艘名叫“鹦鹉螺”的潜水艇在海底探险的故事。
我们在海底欣赏到了美丽的海底景象:海底广阔的细沙平原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地毯。
海底的花岩石、植物、贝壳、珊瑚就像色彩缤纷的万花筒,美丽极了!海底景色虽美,但危险也不少:巨型的海蜘蛛、凶残的大角鲨、身长有7米的大章鱼,它们各个令人恐怖,使人害怕。
看了这本书,我羡慕死了,长大后,有机会我也要到海底去探险。
《红楼梦》读书笔记2《红楼梦》这颗文学界闪耀的明星,一定会永远挂在美丽的星空的!嗨!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又看了不少课外书呢!我看了让人捧腹大笑《笨狼的故事》,看了有趣的《会做生意的狐狸》,看了古典小说《红楼梦》,看了经典名著《水浒传》,看了岳飞的《说岳全传》,看了家喻户晓的《隋唐演义》,看了英勇的《柯南》,还看了恐惧的《福尔摩斯断案》·其中,最最最令我欣赏的是古典小说《红楼梦》。
实话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笔下的一篇很深奥的小说。
我一开始读也是读了四,五遍才读懂的。
因为《红楼梦》在曹雪芹笔下写的如此生动,就像一杯茗茶,需要细细地,渐渐的品味咀嚼,回味无穷。
红楼梦是一本必读的.书,无论是表情,动作,语言,哪怕是一个笑,都在曹雪芹的笔下写的是那样的微妙微翘,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无论是谁读了都会爱不释手。
《红楼梦》读书笔记3《红楼梦》十八世纪中叶问世,即不胫而走,风靡全国,在当时士大夫中流传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红楼梦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她既承载着中国之文化,又展现着中华之瑰丽,人人推崇,堪称绝唱。
《红楼梦》中描绘的人物有400多人,生动地描绘了在特定环境中不同人物的特定表现,人物鲜活丰满。
其中很多人物都会触动读者心灵,让读者感慨人物的命运,为之悲叹。
作为主要人物的林黛玉贯穿始终,塑造的这一典型人物,使得“林黛玉”、“林妹妹”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b773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5.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1《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读书笔记2《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
其中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大量人物,形象丰满,风采各异。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令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忘。
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掩卷沉思,泪水长流。
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
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36ace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f.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15篇)《红楼梦》读书笔记1我怀着辛酸泪把《红楼梦》读完,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为贾宝玉的命运而诉苦;为林黛玉的短命而叹惋。
这本千古绝唱的《红楼梦》却从一块灵石而引发出来的。
灵石为了让自己成为奇物,被仙道刻上了一些字,并带到了荣国府贾宝玉的身上。
这块石头经历了风风雨雨,从荣国府的繁荣昌盛到后来的败落;从贾宝玉每天无所事事到剃发还僧,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我赞叹不已,并为荣国府的悲剧而感到叹惋。
我特别喜欢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曹雪芹把人物的动态、语言、神情及场面描写都描写得面面俱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特别向着贾宝玉,看他每日无所事事的样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务正业,命运注定他一定没有什么好下场。
那些整天吃喝玩乐的大小姐,每天都要作诗、饮酒。
在一起玩乐,到头来死的死;卖的卖;亡的亡,不经鼻子一酸,替他们感到可惜,这种封建社会制度对人的不公平。
我要学习曹雪芹能把红楼梦写的这么好,许多地方都能用上诗、词和歌曲串联在一起,配合得十分恰当,让《红楼梦》锦上添花,更加完美了。
其中我最喜欢“护管符”上赞美金陵四个大家的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景象,形象生动,总会让人历历在目:贾不假,白玉当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容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但想到贾家、史家、王家薛家都落到穷苦之地,都免不了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从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的样子,到关在监狱里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真是一落千丈。
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我还要学习曹雪芹一波三折的写法,能把人物写得形象生动,好像我已经置身于荣国府中,体会荣国府的兴亡与衰落。
合上书,我看完了《红楼梦》便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红楼梦》读书笔记2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确其妙地方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杯具为重要资料,经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活泼描述,而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69fc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红楼梦读书笔记1轻轻地翻阅《红楼梦》,那是一本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的著作,让人时常落泪,里面的诗词之多,令人不得不折服其下。
《红楼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生活和长辈对于晚辈婚姻的纰漏,可笑的是“指腹为婚”甚至第一次相见就是在婚礼上。
可想而知在那时生活的不自主。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读者们有没有想过呢?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
在那时,贾母是她唯一的亲人,而贾宝玉和他的爱情,就像林黛玉唯一的依靠一般,她很害怕失去,所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
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我曾想过,如果她出了家,又会是怎样的一生呢,我想那仅仅只剩下一捧清水的淡然,并不可能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可是最后第结局却永远那么苦涩,但我想黛玉并不后悔自己的抉择,我相信如果她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如今那苦涩的结果。
而如今的她,也解脱了,不是吗?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知音难寻的无奈何苦闷。
《红楼梦》中散发的那股悲凉,让我思考了很多,或许,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完美一说,事事不能符合人意,不能得到完美,人同样如此。
红楼梦读书笔记2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
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9篇)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b06e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7.png)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9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1《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
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
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然而,说它是一部悲剧,也确实如此。
而导致这成为悲剧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
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
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
可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
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
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不过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
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知道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
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十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98ab2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十篇《红楼梦》读书笔记一《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
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面的任务各有个的特点。
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的父亲。
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
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
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命运。
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暗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肯,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如此。
”暗示了她从来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人,虽然表面上和谁都很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红楼梦》读书笔记二在课本里学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那一段,也看了关于课文的电视剧,来来去去,倒对这以前不怎么感兴趣的《红楼梦》生出些兴趣来。
于是找书来翻了两翻,却也有了些感受。
《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5566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b.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通用10篇)《红楼梦读书笔记》篇1他是她一场好梦,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题记提到《红楼梦》,人们想到的大多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亦或是为林妹妹的香消玉殒而扼腕叹息。
而对于薛宝钗,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都是虚伪、善于逢迎,认为她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内心却很势利,甚至连对宝玉的感情也带着利益的成分。
其实我认为未必就真是这样的。
首先,宝钗接受过良好的封建正统教育,宽容大度,温婉娴静,是个典型的名门淑女,其次,她博览群书,文采斐然,这从她所作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
而说她虚伪、善于逢迎,可就真是有点冤枉他了。
宝钗早年丧父,只有一个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一个不成器的哥哥,家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她的操持,她从小就要周旋于各色人物中间,所以养成了“见人总带三分笑的性格”,后来,宝钗因为种种原因而进了贾府,在贾府里,宝钗因为自身温和宽容、平易近人的个性而“大得下人之心”,又因为贤惠能干而为贾母所称道:“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这评价可真是极高的。
宝钗有了好东西也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且从不厚此薄彼。
第六十回中,薛宝钗把薛蟠从江南回来送自己的东西,在分送众姐妹时,也送了一些给贾环,贾环的母亲赵姨娘非常感激:“怨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平常看起来果真不错。
他哥哥能带了几东西来,他挨门送到,也不显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赵姨娘尖酸刻薄,对人总是有三分防范心理,宝钗能够得到她的赞扬,更是说明了宝钗是极为为人处世的,这也是天性敏感孤傲的林妹妹所比不上的。
贾府里几乎人人都对宝钗佩服不已,连丫头下人们也喜欢和她说话,可就是这样好人缘的宝钗,却偏偏对那“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静若秋波”的风流佳公子暗生了情愫。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6b3a2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e.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5篇)《红楼梦》读书笔记1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王熙凤对刑岫烟的观察、安排心思不错。
王熙凤的说话、识人、处事都很有水平,只是太贪财。
宝玉虽与黛玉厚密,说话也绕些弯子,欲问黛玉几时与宝钗和好,先借用《西厢》。
早说过凤姐胆大狂野,是一个贪玩的家伙,开始因有事不来诗社,知道有烧烤了,再忙也抽空玩。
《红楼梦》读书笔记2《红楼梦》这本书感情色彩丰富,内容浅显易懂。
故事情节虽然不是那么跌宕起伏,但是十分扣人心弦。
每每我看了后,心中就久久不能平静。
“满纸荒。
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现在只能读懂《红楼梦》写得很荒。
唐,但我相信我可以读懂它心酸之处。
《红楼梦》博大精深,我次次读都能领悟其中的魅力。
《红楼梦》读书笔记3想必大家都知道《红楼梦》这本书吧!《红楼梦》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红楼梦》吧!读完《红楼梦》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猜灯谜。
里面讲了:元春写了一个灯谜,让弟弟妹妹们来猜。
随后,宝玉他们也都纷纷自己写了一个灯谜让其他人来猜,宝玉他们除了贾环写的诗不好,其他人写的都很好。
我喜欢这一篇的理由是:因为这个篇目里的那些诗写得都不错,所以百看不厌,其中要数探春做的诗最妙。
《红楼梦》中的人物有许多,下面我就来评一评这些人物,宝玉心地善良,黛玉爱发一些小脾气,宝钗八面玲珑,探春公平正直……。
我最喜欢的就是探春了,因为她为人处事落落大方。
而且很早就看到了贾府的隐患之处,是贾府难得的管理人才和清醒之人。
《红楼梦》这本书中的贾家太封建了,就是因为贾家的封建而导致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个人到最后谁都没有落到好的下场,黛玉死了,宝玉出家,宝钗一个人。
如果当时让黛玉嫁给宝玉,让宝钗与其他人结婚,就不会让他们三个人谁也没有过上好日子,真是有情人最终未成眷属。
《红楼梦》读书笔记4小时候,我只喜欢读一些有趣的故事书,后来通过妈妈的介绍,我开始“进攻”四大名著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华[15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华[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025bf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6.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华[15篇]《红楼梦》读书笔记1《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剧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杯具为主要资料,经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述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全书规模雄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杯具。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3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此刻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别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红楼梦》读书笔记2《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著作。
宝玉和黛玉凄美的爱情正是它艺术性的最好表现,也引得无数人为之落泪,而文章表达出的封建的腐朽和民主的思想使它超出了爱情作品的界限,成为了一部名著。
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几篇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的女性,大多以反角或配角登场,即使不是反角或配角,也多以不非常荣耀的形象出现。
《红楼梦》的.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决然冲破这一牢笼,拨云见日,还真理于人间。
他笔下的云集于大观圆中的女性,大多是一群聪明而富有才智、多情而个性鲜明,干净无华、敢爱敢恨、清新可人的美丽形象!作者在《红楼梦》中除赞美了众多女性的生命的美和美的生命,还写出这些年轻生命的美的被消灭——即青春和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优秀范文10篇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优秀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1dfc3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5.png)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优秀范文10篇曹雪芹著《红楼梦》,有史证,有自证。
史证即胡适、周汝昌等人考证出来的史料,自证即原著第一回作者自序及署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的读书笔记优秀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红楼梦》的读书笔记范文一《红楼梦》作为古代文学之巅峰,便涵盖了所有小说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丰富的故事情节,深厚的文化底蕴,细腻的文字描写,鲜活的人物形象,以纯熟精妙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揭露了社会百态。
《红楼梦》用一种带有玄幻色彩的开头,巧妙地设下了由一块石头引发的三世恩怨。
小说处处有伏笔,例我们初看宝玉出世时,不要那金书玉帛,不要那兵戎铁马,偏生选择了女孩子家家使用的玩意儿,便可粗略猜出他的性格。
小说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惊叹,单是黛玉进贾府这一事,就把熙凤等人的性格描绘得淋漓尽致。
王熙凤,作为古代社会的女强人,有着精美绝对的容颜和狠毒足够的心肠。
而她,也是间接导致贾府腐败的原因之一。
要说贾宝玉身边的女子,且不谈那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单是他的丫鬟,袭人就足够了。
袭人长伴宝玉左右,似乎是最懂得他心思的。
我想她定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婉约的女子,哪曾想曾在一本评析上,看见她是那尖酸刻薄之人,从她的名字上就可以略知一二(一说袭人是因为姓花,宝玉取自花气袭人知骤暖)。
我心底也疑惑,不知究竟该给她下个什么定义。
只是从心底,并不厌恶这个身世可怜的女子。
薛宝钗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之一,作者自是花了大量笔墨在她身上。
她出身优越,大方得体,知书达礼,无一不彰显着一个完美女性所应有的所有特征。
她生得珠圆玉润,她眉目含情,怎奈如此佳人美景,却得不到宝玉的真心怜爱,便是平白娶了这位美人儿,也百般不愿。
是的,有因才有果。
贾宝玉无法接受宝钗,是因为心里已有了一个林黛玉。
黛玉瘦弱,不似宝钗丰腴,却另有一番风味。
她双瞳如剪秋水,乃至见宝玉一见,便不由得给她取了个“颦颦”作为字赞美她万千风韵。
然,黛玉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她多疑、善妒,常常讽刺他人,言语之间充满了一股清傲之味,仿佛就是那冬日里一株梅,高洁傲慢。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38bce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0.png)
《红楼梦》读书笔记精选10篇红楼梦的读书笔记篇一《红楼梦》打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也影响过千千万万的人。
《红楼梦》在中国可谓地道的名著。
它以凄婉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兴亡史。
其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其实也是他们(她们)的性格悲剧,当然也更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在文学是史上,《红楼梦》被称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它高度的思想性,更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以贾府为中心活动舞台,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贾、王、史、薛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至衰的发展过程及豪华奢侈生活的生动叙述与描写,客观而真实地揭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并明白无误地预示了其无可挽回的覆亡趋势。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
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
”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ling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
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
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通用10篇)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f203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e.png)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通用10篇)红楼梦的读书笔记篇1我和大部分认为贾宝玉为了爱情而出家的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则他不会娶宝钗。
他的离开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
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地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
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
天是无法改变的,老天说这样,你不能那样。
可我觉得,贾母那是不相信宝玉,不相信黛玉。
不然为什么要这样——活生生的拆散宝黛俩人。
这是为什么呢?曹雪芹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刻画的都不一样,而且还清清楚楚的、对比鲜明,尤其是林黛玉丰满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写作的妙处,我们要认真学习他的写作方法呀!不愧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的知识又丰富了许多。
还有三本我想着以后我一定会慢慢看完,细细去品味。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篇2奴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奴知是谁?------题记早知你是一个惊艳了世俗的女子,在这个寂静的午后,一本书籍中与你相遇,从此我走近了你……你就像一朵变幻多姿的花,诉说着不同的花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优秀读书笔记10篇《红楼梦》主要讲了金陵四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红楼梦》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红楼梦》读书笔记《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作家曹雪芹呕心沥血近十年完成的一部古代长篇小说。
《红楼梦》主要讲了金陵四大家族(史,贾,薛,王)从兴盛到衰败的全过程。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是《贾雨村断案》,这篇讲的是:薛家的大公子薛蟠因抢夺一个侍女而打死了冯家的公子。
冯家告到了官府,这时的县令是贾雨村,贾雨村听了大怒,立刻要惩治薛蟠。
这时,有一个衙役阻止了他,给他了一个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并且说:"金陵的地方官如果不想失去官职就不能去得罪这四大家族,这次打死人的正好是丰年好大雪中的薛家。
"贾雨村听了连忙问衙役该怎么办,衙役告诉了他办法,贾雨村照衙役的方法把冯家的公子说成是得急病死的,一桩人命案就这样匆匆了解了。
揭露了当时社会腐败的现象。
希望大家能够多读书,读好书。
红楼梦读书笔记就在这个寒假,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这部小说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对历史兴衰的真实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广泛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末期的社会生活,表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其中,第二章贾母怜惜林黛玉让我回想起了一件事:那时,只有四岁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
一进超市我就眼花缭乱,有许多玩具和吃的,接着,我就和妈妈一起开始采购东西,我和妈妈来到二楼买纸巾,我突然看到那边有好多玩具,好像去看看,于是,我就趁妈妈在挑纸巾时偷偷溜走了,去看玩具,看完了玩具后我就到处乱走。
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妈妈不见了!于是,我非常着急,到处找,最后,我实在是找不到,就在原地哇哇大哭。
突然,广播响了,说:"圆圆,妈妈在前台,快过来!"听到这个声音,我高兴极了,马上下楼,去前台找我的妈妈,我终于找到了,妈妈见到我后说:圆圆,你要记住,如果和妈妈走散了,就要到前台,叫工作人员帮你,知道了吗?"我说:"知道了。
"离开亲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像我一样,才离开妈妈不到五分钟,我就已经很伤心了,所以啊,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红楼梦读书笔记这周,我看了一本很了不起的书——红楼梦,这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巨作,作者是清代杰出的小说家——曹雪芹,不过,这本红红楼梦并不是原著版的。
这本书的主人公一共有16个,如——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等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林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自幼聪明,言谈举止与众不同,所以,林黛玉的父母视林黛玉为掌上明珠,可不幸的是,林黛玉9岁时,林黛玉的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我为林黛玉感到可惜,要那个时候,华佗神医还在世的话,那该多好啊,世人就不会因病去世了,后来,孤苦的林黛玉住到了贾府,才认识了贾政的儿子——贾宝玉,贾宝玉是个奇怪的男孩,按理说,男孩应该喜欢和男孩玩,可贾宝玉不一样,贾宝玉喜欢与女孩玩,并且,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嘴里衔着一块美玉,上面刻着许许多多的字,正面有,反面也有,我正想亲眼看看这块美玉。
读了这本书后,我又知道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才会使石头记改名为红楼梦的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这个星期六,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原著版的《《红楼梦》》,这本书可深奥了,原先我还看不懂,可后来,越看,越想往下看。
《红楼梦》的第一篇,写的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闺秀。
这篇具有古文的风度,比任何一篇都深奥,让我怎么也摸不透,曹雪芹真了不起,那么厉害。
《红楼梦》里写了一位叫黛玉的姑娘,她自幼多病,七八岁时,就丧母,后来,又移居到宁国府,与外祖母一起住,黛玉和宝玉很投缘。
黛玉有一股自然风味,而宝玉却会说很多甜言蜜语,让姐妹们都喜欢他,宝玉天生喜欢与女孩玩,他认为女孩是水做的,走近点,就会闻到一阵轻爽味,这让宝玉的父亲很讨厌他,认为他长大后,一定是个大色鬼,因为宝玉的父亲为人忠心,铁面无私。
结果被奸人所害,砍头。
后来,黛玉病死,宝玉当和尚,贾家就这样家破人亡。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同学们,要想知识渊博,就来看《《红楼梦》》吧。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寒假里,我收获颇多,拜读了早已期待已久的「红楼梦」,感受着故事里讲述的悲欢离合,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一曲红楼,让我如痴如醉。
大观园里的众多人物,我并不只钟爱一人,而是喜欢她们身上不尽相同的性格,也深深的懂得人无完人的道理,再完美的人都会有不足之处。
其中,我最喜爱黛玉的温婉恬静,与世无争,可她偏激和执拗的性格也注定了自己悲凉的结局。
我也喜爱宝玉,他一生仙子似的姐妹们环绕身边,却只钟情一人,视名利如粪土,不染尘世,超脱世俗的宝玉这一世也注定坎坷无奈。
我喜欢妙玉,因为世上的词藻难以形容她的清丽脱俗,她超然于各色人群,独善其身,不惹尘埃。
我爱晴雯,那个随意随心的疯丫头,只叹一生心高命不随。
我喜爱王熙凤,虽说是故事里相对反面霸道的女子,但个中无可奈何与谁诉说,实境造就了这样一个性格泼辣,叱咤大观园得人物。
金陵十二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只是命运可叹。
红楼一梦,千古幽幽!道不尽离愁,说不完悲欢!畅读「红楼梦」,一种满足在心上。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薛宝钗是一位来自皇商贵族的女子,是一位很守妇道的封建女子。
表面上看温柔和顺,其实内心却冷酷无情。
当柳湘莲出家,尢三姐自杀后,薛宝钗贪婪无才的哥哥薛蟠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她却毫不在意。
这正是被末世影响的女子,可悲又可叹!薛宝钗虽冷漠无情,但艳冠群芳,所以"任是无情也动人"。
很受人喜爱,致使她登上宝二奶奶的宝座。
但是,最近还是落了个独守空闺的悲惨结局。
我们在生活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能象薛宝钗一样不敢提出意见和无原则的顺从末世。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不仅有两位性格不同的女主人公,还有刚烈不阿的晴雯,软弱无能的迎春,能言善辩的探春,看破红尘的惜春,活泼开朗的史湘云。
王熙凤一字不识,但天姿聪颖,把家理得井然有序。
王熙凤胆大妄为,有心计。
我在生活中胆小如鼠,一点也不胆大,我要学习王熙凤能说会道的性格。
红楼梦不仅是封建社会女子的噩梦,也是一本美梦,迷梦......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红楼梦》用它的悲净化着人们的心灵,赚了读者太多的眼泪。
林黛玉是一位善良、智慧、勇敢、纯洁的女子,她在末世仍然坚强不屈,写出了"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盘""质本洁来还洁洁,强于污淖陷渠沟"等矢志不渝的佳句。
林黛玉风流袅娜,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如弱柳扶风。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难怪王熙凤也感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儿!"林黛玉博学多才,她的两首《葬花吟》和《秋窗风雨夕》都是几百年来传颂的名诗。
林黛玉有着孤傲守洁的品格,一句"片言谁解素秋心"抒发了她不被理解在、不被世俗所容的孤独、寂寞和愤懑。
正因为这种寄人篱下的处境,最后,这根来到凡间报恩的绛珠仙草泪尽黄泉。
我很佩服林黛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她的才华,我决定勤奋学习,像她一样满腹经纶。
《红楼梦》读书笔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经常从妈妈的嘴里听到这首好听的歌,后来才知道这是电视剧《红楼梦》里的经典歌曲。
被歌曲打动的同时,总想看看《红楼梦》究竟是什么故事,前一阵子,哥哥给我拿来了这部名著,我才有幸拜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子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
这部名著让我看的是眼花缭乱,摸不清头绪,光人物都让我难以记住,我决定要继续研究它,多读几遍,用心去领会古人的文采。
释然一梦梦境悠长,哀婉绵延,梦醒之时,飞鸟各投林。
——题记在我眼中,曹雪芹的惊鸿巨着《红楼梦》其实非常模糊,每一个人物都亦真亦幻。
正如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近些年来,许多红学家着力于寻找《红楼梦》中人物的原型,譬如,说史太君的原型是康熙的曹贵妃:譬如,说邢夫人的原型是雍正皇后乌喇那拉氏云云。
可惜,文学与政治挂上钩,便失去了原先那种模模糊糊的美意。
许多人说,《红楼梦》是晦涩的批判: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家长管制,批判统治者专权,批判黑暗污浊社会;但我看来,《红楼梦》仅仅描绘了一个家庭的兴衰,仅仅是一个唯美而凄凉的爱情故事,一个动人的梦,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物都在唯美而模糊的悲剧中得到了自己的极乐与升华。
何必把《红楼梦》想得那么复杂深奥呢?它只是一个模糊而释然的梦。
黛玉葬花时,酿作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溅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这样悲伤的诗句,她的性格变幻莫测,又有些离奇古怪,拥有着悲的一面,但这种悲,无疑也是一种感人的美。
后来,她气尽而死,看似抱怨抱憾,可试想,她走黄泉路,喝下孟婆汤,忘却世间是是非非,升天化作潇湘妃子,生活在着她梦寐以求的"世外仙源",何尝不是清高脱俗的生活呢?以死来结束这样一个人物,又不对其死因做清晰描写,任其模模糊糊的死去,真是神来之笔。
同样模糊的还有跟林黛玉以身相许的贾宝玉,其实贾宝玉并没有准确的性格,他任性,风流,多愁善感,又有一点小孩子气。
他衔玉而生,肌骨如凝脂,似桃花,他曾两次梦游仙境,目睹仙界妖娆华丽,鉴金陵十二钗之命运,却懵懵懂懂,似傻似呆。
他生活在纸醉金迷中,模糊而多变,扑朔迷离。
或许是有意避讳,作者将书中的一切都描绘的模模糊糊,既然如此,我们便似懂非懂的品读,又有何妨呢?十二钗如一梦;宝黛间"但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如一梦;宝钗矜持柔韧,不卑不亢的高风如一梦;晴雯勇而直爽,死而无憾的豪情如一梦;诗社中风花雪月,潇潇洒洒的岁月如一梦;刘姥姥嬉笑无忌,粗糙浮躁的俗乐如一梦;大观园红香绿玉,清泉泻露的浮华如一梦;贾府流水落花春去也,曲终人散的结局如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