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模拟题和参考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685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4.png)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
A. 传播媒介B. 传播内容C. 传播效果D. 传播者2. 传播学中的“双重流”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歇尔·麦克卢汉B.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C. 哈罗德·拉斯韦尔D. 威尔伯·施拉姆3. 以下哪项不是传播学研究的范畴?A. 传播媒介的演变B. 传播内容的分析C. 传播效果的测量D. 个人心理状态的评估答案:1. C2. B3. D二、简答题:1. 简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2. 描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1.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报道某些事件,而非其他事件,能够影响公众认为哪些问题是重要的。
它强调媒体在塑造公众议程方面的作用,即媒体通过其报道内容的优先级,间接地引导公众关注某些议题。
2. “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受众是主动的媒体使用者,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和使用媒体内容。
该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体使用行为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个人需求,如信息获取、社交互动、娱乐消遣等。
三、论述题: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的适用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适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例如,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依然有效,因为社交媒体平台和搜索引擎的算法依然能够影响用户关注的话题。
然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和去中心化特征使得议程设置变得更加复杂,用户也更有可能接触到多样化的信息源,从而影响议程设置的效果。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个性化地定制自己的媒体消费,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
但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过载和内容碎片化也给用户带来了选择困难,使得满足需求变得更加复杂。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需要适应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征,同时也需要关注新媒体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文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反过来影响传播过程和效果。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a94f8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9.png)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播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物理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传播学答案:D2. 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信息源B. 传播媒介C. 接收者D. 以上都是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传播的类型?A. 人际传播B. 大众传播C. 组织传播D. 个人传播答案:D4. 传播效果理论中,哪一种理论强调了传播者的影响力?A. 两步传播理论B. 创新扩散理论C. 沉默的螺旋理论D. 议程设置理论答案:A5. 传播学中的“5W”模式指的是什么?A. 五个传播的要素B. 五种传播媒介C. 五个传播的阶段D. 五种传播的效果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播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威尔伯·施拉姆2. 传播媒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3.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________来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
答案:突出报道某些事件4.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诺尔·诺依曼5. 人际传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双向性、互动性、个性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诺尔·诺依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可能会选择沉默,以避免被孤立。
这种现象会导致少数意见逐渐消失,而主流意见则越来越强大。
2. 描述一下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或议题,能够影响公众对这些事件或议题的关注程度。
媒体的报道重点往往会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认知和态度。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6874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9.png)
传播学概论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B、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C、参与者即传播者D、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正确答案:D2.意见领袖和被影响者保持着( )A、横向传播关系B、外向传播关系C、纵向传播关系D、内向传播关系正确答案:A3.“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传播效果研究B、制度分析C、文化指标研究D、讯息系统分析正确答案:C4.被视为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 )A、《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B、《报刊的四种理论》C、《论出版自由》D、《独立宣言》正确答案:A5.在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测定的形式是( )A、座谈会B、定性分析C、定量化形式D、受众来信正确答案:C6.大众化报刊面向的读者是( )A、知识分子B、社会精英C、特定的新闻爱好者D、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正确答案:D7.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20年代正确答案:C8.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比喻为“雷达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环境监测功能正确答案:D9.英国学者戈尔丁以时间和意图两个要素相组合,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 )A、短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B、短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积极效果、消极效果C、积极效果、消极效果、逆反效果、长期效果D、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正确答案:D10.20世纪70年代以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是( )A、宏观效果论B、皮下注射论C、微观效果论D、有限效果论正确答案:A11.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传播中( )A、人的视觉功能加强,其他感觉被削弱B、在人类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C、分裂了人类的感觉生活,阅读和思考成为个人化的行为D、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正确答案:D12.当代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学科的特征体现在传播学上为( )A、理论先行B、重视实验C、理论实践并重D、引入模式正确答案:D13.在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A、经济控制B、受众控制C、文化控制.D、政治控制正确答案:A14.社会分类论的基础是( )A、心理学B、人类学C、社会学D、政治学正确答案:C15.传播学“登堂人室”的第一步是( )A、对传播过程的研究B、对传播活动的研究C、对传播方法的研究D、对传播现象的研究正确答案:A16.1848年在美国成立的纽约六家报纸联合创办的通讯社叫( )A、港口新闻联合社B、美联社C、合众社D、路透社正确答案:A17.根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解释,人们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 )A、人际传播B、内心传播C、大众传播D、组织传播正确答案:C18.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舆论是一种( )A、大众话题B、社会合意C、社会控制的机制D、公众意见正确答案:C19.在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之间的信息是( )A、人工信息B、实得信息C、先验信息D、潜在信息正确答案:A20.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 )A、方法论的基本问题B、系统论的基本问题C、信息论的基本问题D、控制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21.“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是指( )A、传播条件B、传播内容C、传播目的D、传播机构正确答案:B22.在大众传播研究中,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是( )A、控制实验B、内容分析C、问卷D、抽样正确答案:C23.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B、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C、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C24.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B、传播渠道C、传播效果D、传播内容正确答案:B25.传播单位这个概念出现于( )A、申农—韦弗模式B、拉斯韦尔模式C、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D、德福勒模式正确答案:C26.为了克服由于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所造成的西方民主制的危机,李普曼的设想是建立( )A、全球化的网络媒体B、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大众传播媒介国有化D、新闻检查机构正确答案:B27.对传播过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学者是( )A、卢因B、伯洛C、拉斯韦尔D、赖利夫妇正确答案:B28.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德福勒B、维纳C、申农D、香农正确答案:B29.“过程研究”属于传播学( )A、分支理论B、宏观理论C、微观理论D、实用理论正确答案:B30.“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A、群众的喉舌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C、权力的工具D、“镜子”式的反映正确答案:B31.最先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的是( )A、韦伯B、李普曼C、麦奎尔D、诺依曼正确答案:D32.罗杰斯认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是( )A、两级的B、N级的C、多级的D、一级的正确答案:D33.对传播媒介而言自我控制是一种来自传播者的控制,它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自内而外D、自外而内正确答案:C34.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要求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数据的方法叫( )A、面对面调查法B、日记法C、电话询问法D、仪器记录法正确答案:A35.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李普曼C、韦伯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C36.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噪音B、反馈C、信息D、循环正确答案:B37.为传播学贡献一张“蓝图”,或者说一个“脚手架”的模式是( )A、5W模式B、系统论模式C、控制论模式D、申农—韦弗模式正确答案:A38.对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研究的是( )A、卡兹B、莫斯考维西C、池田谦一D、马丁正确答案:B39.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A、麻醉精神功能B、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C、授予地位功能D、文化传递功能正确答案:D40.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线性模式正确答案:D41.传播功能中可以造成媒介人物的功能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B、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C、社会整合功能D、授予地位的功能正确答案:D42.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A、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B、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C、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D、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正确答案:A43.狭义的人际传播亦称( )A、亲身传播B、亲属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正确答案:A44.大众传播的内容力求( )A、平易B、抽象C、深邃正确答案:A45.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B、提供信息C、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发挥协调功能正确答案:C46.读者概况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法B、辅助回忆的方法C、人口统计学分类法D、内容分析法正确答案:C47.人类最原始的信息表现形式是( )A、图像B、符号C、语言D、文字正确答案:C48.施拉姆首次以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是( )A、《传播与说服》B、《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C、《大众传播学》D、《人民的选择》正确答案:C49.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实用论B、可获得性(易得性)论C、认识连贯论D、使用与满足论正确答案:B50.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B、特殊性C、普遍性D、操作性正确答案:D5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施拉姆C、李普曼D、霍夫兰正确答案:A52.诺依曼认为,任何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是( )A、选择性机制B、沉默的螺旋机制C、议程设置机制D、拟态环境的机制正确答案:B53.1952年在其著作中曾对“内容分析”下过一个经典性定义的是( )A、希尔泰兹B、施拉姆C、贝雷尔森D、麦克法考尔正确答案:C54.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知识格差”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正确答案:A55.下列为隐功能的是( )A、娱乐功能B、传递文化C、形成“脑海图景”D、监测功能正确答案:C56.传播学的研究路线是( )A、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一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B、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多学科理论探索C、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多学科理论探索D、多学科理论探索——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正确答案:A57.涉及心理过程的实验,要在隔音室中进行,以消除外界之光与声等对心理过程的干扰,这个实验中光与声是( )A、因变量B、实验对象C、无关变量D、自变量正确答案:C58.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的地方是( )A、纽约B、匹兹堡C、伦敦D、威尼斯正确答案:B59.传播的条件问题又称( )A、外部结构问题B、外部问题C、内部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A60.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是( )A、霍克海默B、卢卡奇C、霍夫兰D、葛兰西正确答案:A61.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模式研究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 )A、构架问题B、条件问题C、要素问题D、方向问题正确答案:C62.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是( )A、人际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网络传播时期B、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C、口头传播时期,组织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正确答案:D63.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B、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C、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D、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正确答案:D64.1850年在德国创办的新闻通讯社叫( )A、德新社B、路透社C、港口新闻联合社D、合众社正确答案:B65.就文化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雅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是( )A、大众文化B、娱乐文化C、平民文化D、弱势文化正确答案:A66.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具备不同的特点。
传播考试试题和答案
![传播考试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bcc9c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3.png)
传播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起点是()。
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者D. 传播内容2. 传播学中的“5W”模式是由谁提出的?()A. 施拉姆B. 拉斯韦尔C. 麦克卢汉D. 霍夫兰3.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拉斯韦尔D. 霍夫兰4.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
A. 告知公众何事重要B. 塑造公众意见C. 引导公众行为D. 娱乐公众5. 传播学中的“两步传播”理论认为,信息首先从()传播到()。
A. 媒体到意见领袖B. 意见领袖到大众C. 大众到意见领袖D. 媒体到大众6.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选择媒介是为了满足()。
A. 信息需求B. 娱乐需求C. 社交需求D. 以上都是7. 在传播学中,传播效果的三个阶段是()。
A. 认知、情感、行为B. 知晓、理解、行动C. 接受、理解、记忆D. 感知、态度、行为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认为,媒体通过()来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
A. 选择性报道B. 强调某些方面C. 使用特定的语言D. 以上都是9. 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认为,当个体感知到自己的观点与主流观点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
A. 保持沉默B. 加入主流观点C. 改变观点D. 以上都是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高估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这个理论是由()提出的。
A. 戴维森B. 诺依曼C. 麦克卢汉D. 霍夫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媒介研究B. 受众研究C. 效果研究D. 内容分析1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
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13.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包括()。
A. 线性模式B. 互动模式C. 系统模式D. 反馈模式14. 传播学中的“传播类型”包括()。
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d574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e.png)
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过程D. 传播内容答案:C2. 传播学中的“两步流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拉扎斯菲尔德B. 麦克卢汉C. 施拉姆D. 霍夫兰答案:A3.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诺尔-诺依曼B. 麦克卢汉C. 施拉姆D. 霍夫兰答案:A4.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报道重点会影响公众的()A. 信息获取B. 信息处理C. 信息记忆D. 信息理解答案:A5.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选择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A. 信息需求B. 社交需求C. 娱乐需求D. 所有上述需求答案:D6. 传播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群体内部的互动B.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C. 群体与环境的关系D. 群体的决策过程答案:A7. 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理论认为,意见领袖在群体中的作用是()A. 提供信息B. 影响他人C. 决策制定D. 社会控制答案:B8.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认为,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的影响A. 传播者B. 信息内容C. 受众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9. 传播学中的“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人们依赖媒介是因为媒介能够满足他们的()A. 信息需求B. 社交需求C. 娱乐需求D. 所有上述需求答案:D10. 传播学中的“文化研究”理论主要关注的是()A. 文化产品的生产B. 文化产品的传播C. 文化产品的消费D. 文化产品的批判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内容分析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包括()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答案:ABCD3.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包括()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系统模式答案:ABCD4.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包括()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移动电话答案:ABCD5. 传播学中的“传播受众”研究包括()A. 受众的分类B. 受众的接收行为C. 受众的心理特征D. 受众的社会影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理论的主要观点。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91069baa76e58fafbb00388.png)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1.拉斯韦尔2.个人差异论3.信息流程4.新媒介5.新闻专业主义二、简答题1.控制论模式的优势和缺点是什么?2.简述拉扎斯费尔德对传播学的形成所做的主要贡献。
3.简述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题1.试论述信息的基本性质和传播特征。
2.试述中国受众调查的发展历程。
3.试述麦克卢汉的主要媒介理论观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拉斯韦尔答:拉斯韦尔是美国政治学家,一生都致力于政治传播的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
其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为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道路。
(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而立下又一功勋。
2.个人差异论答:个人差异论由美国传播学者德弗勒在1975年出版的《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
该理论以“刺激—反应”论为基础,从行为主义的角度阐述受众特征,认为并不存在统一的大众传播的受众。
由于每个人身处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不同,造成个人的种种差异,包括个人心理结构、先天禀赋、后天习性、态度、价值观、信仰、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信息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进而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个人差异论”主要停留在假说阶段,但最有价值的是,它提出了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的观点,对受众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3.信息流程答:信息流程也叫传播流程,指信息从传到受的流动过程,包括信息流动的状态、特征、方向、作用等。
信息流程研究经历了从“两级传播”模式到“多级传播”模式的变化。
该研究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信息是通过媒介直接传送给受者,而影响是以人际传播为中介、间接传布的,即信息流是“一级”的,影响流是“多级”的。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4cd5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2.png)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之父是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弗洛伊德C. 威尔伯·施拉姆D. 马歇尔·麦克卢汉答案:C2. 传播学研究的起点是?A. 信息B. 媒介C. 受众D. 传播效果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媒介研究B. 受众研究C. 效果研究D. 心理学研究答案:D4. 传播学中的“两步传播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 库尔特·勒温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威尔伯·施拉姆答案:A5.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告知公众B. 引导公众讨论C. 塑造公众意识D. 娱乐大众答案:C6.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卡尔·霍夫兰B. 诺尔·诺依曼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答案:B7.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B. 受众如何使用媒介C.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D. 受众对媒介的反馈答案:A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关注媒介如何?A. 选择信息B. 呈现信息C. 解释信息D. 分析信息答案:C9. 传播学中的“螺旋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 信息的传递B. 信息的接收C. 信息的反馈D. 信息的存储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A. 高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B. 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C. 高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D. 低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效果理论B. 传播媒介理论C. 传播受众理论D. 传播控制理论E. 传播内容理论答案:ABCD1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E. 个人效果答案:ABC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A. 发送者B. 信息C. 媒介D. 接收者E. 反馈答案:ABCDE14.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有哪些?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系统模式E. 网络模式答案:ABCDE15.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包括哪些类型?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数字媒介D. 社交媒介E. 传统媒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传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传播学原理习题(含答案、资料)
![传播学原理习题(含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9ae6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6.png)
传播学教程习题库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名词解释1. 传播: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理解错误。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4.双重偶然性: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就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填空题1、(库利)(填写人名)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社会学传统,(皮尔士)(填写人名)开创了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2、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它们分别是(信源)、(讯息)和(信宿)。
判断题(判断正误,不需说明理由)1、传播学正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的时间和新闻学的产生时间大致同期。
(❌)2、任何传播活动都有双重偶然性。
(❌)3、任何传播活动都能达成信息的共享。
(❌)单项选择题1、对传播学的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A、是一门新兴学科;B、是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的具体化;C、是一门交叉学科;D、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
2、对英文communication的传播学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C)A、传播的内容为非物质形态的信息;B、传播的意图是为了信息共享;C、一般而言,传播者具有主动性,受传者具有被动性;D、中译名“传播学”没有准确表达原有单词的交流含义。
3、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提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以下选项哪一个不符合要求?(C)A、信源;B、讯息;C、媒介;D、信宿。
4、对信息的传播学理解,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A、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仅包括人类信息,而且包括自然和生物意义的信息;B、人类社会的信息不同于自然和生物意义信息;C、人类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a6e7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5.png)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 )A、心理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B、认知层面、态度层面、行动层面C、认知层面、态度层面、精神层面D、认知层面、精神层面、行动层面正确答案:B2.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李普曼C、拉斯韦尔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C3.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娱乐性内容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A、发挥协调功能B、提供信息C、集中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D、分散对重要问题的注意力正确答案:D4.“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英尼斯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C5.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是( )A、1654年B、1465年C、1456年D、1546年正确答案:C6.在拉斯韦尔模式中具备较强不确定性的环节是( )A、效果B、传者C、媒介D、受者正确答案:A7.《人民的选择》的作者是( )A、卡兹B、拉扎斯菲尔德C、李普曼D、施拉姆正确答案:B8.一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 )A、米德B、施拉姆C、拉扎斯菲尔德D、阿多诺正确答案:B9.“文化指标研究”起源于20世纪( )A、60年代初期B、50年代中期C、80年代D、60年代后期正确答案:D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目前还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的是( )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1.英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蒂芬森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游戏说B、社交性功能C、工具性功能D、自我中心性功能正确答案:A12.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反馈B、选择性记忆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接触正确答案:D13.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 )A、语言、符号和图像B、客观信息类C、指导性信息类D、说服性信息类正确答案:A14.批判学派引起的学界革命的直接策源地是在( )A、美国B、英国C、加拿大D、德国正确答案:B15.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思想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的是( )A、自由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论C、使用与满足论.D、社会参与论正确答案:A16.约于15世纪初产生的报道商业、政治消息的手抄新闻信札( NewsLetters )出现在()A、长安B、威尼斯C、法兰克福D、罗马正确答案:B17.“培养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它是什么的有机组成部分?( )A、传播效果研究B、讯息系统分析C、制度分析D、文化指标研究正确答案:D18.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正确答案:B19.各种随机抽样形式的基础是( )A、等距随机抽样B、整群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0.关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后者指的是对“思考对象”的影响B、后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C、前者指的是对“思考方式”的影响D、后者是以告诉人们“想些什么”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来正确答案:B21.1946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拉斯韦尔C、霍夫兰D、李普曼正确答案:B22.对于报刊是“直接民主制喉舌”的观点,李普曼的看法是( )A、既不赞同也不反对B、予以批评C、同意D、非常赞同正确答案:B23.意见领袖的最早提出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贾尼斯C、饱户弘D、沃卡尔特正确答案:A24.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赖特B、帕森斯C、拉斯韦尔D、默顿正确答案:A25.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B、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C、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C26.下列属于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著作的是( )A、《谷登堡的灿烂群星:印刷文人的诞生》B、《媒介即讯息》C、《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D、《空间感的失落: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正确答案:D27.霍夫兰等人的“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内容分析法B、实地考察法C、定性分析法D、实验心理学法正确答案:D28.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英尼斯B、梅罗维茨C、麦克卢汉D、戈夫曼正确答案:A29.在大众传播中,收集受众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 )A、受众调查B、受众测试C、受众分配D、受众分析正确答案:A30.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又被称为( )A、意见领袖调查B、拉氏调查C、伊里调查D、竞选调查正确答案:C31.娱乐节目、体育比赛及一切渲染爱情、暴力、罪恶的信息属于( )A、说服性信息B、指导性信息C、维持性信息D、复原性信息正确答案:D32.与传播实践结合最密切的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 )A、传播控制B、传播效果C、传播媒介D、传播功能正确答案:B33.被视为传播学控制研究领域的“一项最杰出的研究成果”是( )A、《论出版自由》B、《报刊的四种理论》C、《独立宣言》D、《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功能分析》正确答案:D3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C35.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韦伯C、李普曼D、麦库姆斯正确答案:B36.在我国被很多人称为典型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判断抽样B、定额抽样C、雪球抽样D、偶遇抽样正确答案:A37.各类模式中最常用的是( )A、5W模式B、数学模式C、图像模式D、文学模式正确答案:C38.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个性化B、优势C、反馈机制D、整体倾向性正确答案:D39.在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中,继“选择课题”之后的是( )A、确定研究客体B、分析资料C、搜集资料D、研究设计正确答案:A40.“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 )A、有限效果论B、宏观效果理论C、强大效果论D、适度效果论正确答案:D4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中的“脱离部落文化阶段”,指的是( )A、“地球村”来临时期B、电子传播时期C、文字印刷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正确答案:C42.为了克服由于大众传播的“拟态环境”所造成的西方民主制的危机,李普曼的设想是建立( )A、新大众传播媒介国有化B、对事实负固定责任的组织C、新闻检查机构D、全球化的网络媒体正确答案:B43.《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拉斯韦尔B、施拉姆C、李普曼D、霍夫兰正确答案:C44.随着文字的产生,特别是15世纪中期印刷机的出现,人类的视听两种通道开始分离,社会信息的主要通道是( )A、视觉通道B、听觉通道C、感觉通道D、触觉通道正确答案:A45.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B、以政论为主C、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D、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正确答案:B4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偶遇抽样B、判断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D、机械抽样正确答案:A47.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有关传播功能分析的书是( )A、《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B、《传播学概论》C、《大众传播:一个社会学的视角》D、《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正确答案:D48.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创立于( )A、1848年B、1920年C、1936年D、1923年正确答案:B49.人类传播发展史上书面文字发明前漫长的历史时期被称为( )A、口语传播阶段B、大众传播时代C、电子传播阶段D、手抄传播阶段正确答案:A50.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构筑出一幅传播学大厦蓝图的学者是( )A、怀特B、拉斯韦尔C、施拉姆D、拉扎斯菲尔德正确答案:B51.默多克—戈尔丁一派在批判性传播研究中,又被称为( )A、社会文化学派B、政治经济学派C、行政管理学派D、经营管理学派正确答案:B52.“使用与满足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 )A、40年代B、30年代C、70年代D、60年代正确答案:A53.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人物是( )A、葛兰西B、霍克海默C、卢卡奇D、霍夫兰正确答案:B54.德福勒模式对此前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人了( )A、反馈B、信息C、噪音D、循环正确答案:A55.在现有的符号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符号是( )A、推理符号B、表象符号C、数理化符号D、语言符号正确答案:D56.讯息的不一致性产生的过程是( )A、输入—输出B、编码—译码C、发射—接收D、表述—理解正确答案:C57.“自我修正”观点属于( )A、自由主义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共产主义理论D、社会责任理论正确答案:A58.通过研究儿童的谈话,发现传播个人功能的瑞士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B、施拉姆C、皮亚杰D、斯蒂芬森正确答案:C59.把申农度量信息不确定性的熵和力学中的熵直接联系起来的是( )A、维纳B、拉扎斯菲尔德C、布里渊D、施拉姆正确答案:C60.传播学研究的出发点,贯穿这门学问的一条主线是( )A、传播效果B、传播模式C、传播对象D、传播方法正确答案:A61.西方发达国家黄色报刊的特征是( )A、刊载低级趣味内容为主B、刊载政论为主C、读者限于部分外围群众D、读者局限于组织成员正确答案:A62.在传播学研究中,作为正式调查的抽样形式是( )A、随机抽样B、雪球抽样C、偶遇抽样D、非随机抽样正确答案:A63.“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两级传播B、意见环境C、意见领袖D、议程设置正确答案:B6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社会系统B、信息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正确答案:B65.传播学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基本理论和( )A、调查方法B、实验方法C、模型公式D、研究方法正确答案:D66.非语言传播的高级层次是( )A、类语言B、图像C、艺术D、体语正确答案:C67.影响受众有选择性的传播行为的,是信息的( )A、共享性B、普遍性C、可获得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C68.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的模式是( )A、“传播单位”模式B、德福勒模式C、申农—韦弗模式D、5W模式正确答案:D69.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传播层次是(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构成传播流程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A、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B、英尼斯《传播的偏倚性》C、卡兹的《人际影响》D、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E、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正确答案:ACE2.关于申农—韦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B、模式中的信源相当于传者,信宿相当于受者C、这本来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D、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E、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正确答案:ABCDE3.下列项目中,属于大众传播中的定量化形式反馈的是( )A、报刊发行量B、广播节目视听率C、电视节目视听率D、书籍销售量E、唱片销售量正确答案:ABCDE4.组织传播是( )A、组织肌体的防腐剂B、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C、组织关系的粘合剂D、组织功能的润滑油E、组织活力的源泉正确答案:ABCDE5.传播作为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过程,具有( )A、社会性B、全球性C、不同个性D、共同性E、区域性正确答案:AD6.布雷多克把5W模式变成7w模式添加的环节是( )A、信宿B、信源C、情境D、动机E、噪音正确答案:CD7.艾玛蒂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的论据有( )A、社会的发展具有的上限B、传播者本身具有的上限C、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D、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E、现有知识已达到的上限正确答案:CDE8.语义内容分析可以细分为( )A、归因分析B、指定分析C、语句分析D、断言分析E、词章分析正确答案:ABD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缺陷有( )A、忽视传播占有方式及使用情况的重要性B、使用的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动态分析C、把人类文明发展史等同于传播史D、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E、忽视了人们通过媒介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几乎只关注人们面对面交流中的相互作正确答案:ACD10.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
传播学试题资料(仅供参考答案)
![传播学试题资料(仅供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7f18df76a20029bc642d0e.png)
传播学理论练习答案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3、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4、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5、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7、受众的特点包括多(人数众多)、杂(成分复杂)、散(居住分散)和匿(相对隐匿)。
8、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9.传播学界五大先驱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__霍夫兰_、施拉姆。
10.个体对个体的传播,被称为____人际传播____。
11.拉斯韦尔“五W”公式忽略了传播过程的___反馈__要素和传播动机的分析。
13._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__被称为符号。
14.__媒介即信息__是麦克卢汉媒介“三论”的核心和出发点。
15.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16.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__渠道__。
17.对信源(传播者)的可信性与说服效果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的是___霍夫兰_。
18.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经验学派__。
19.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_通过什么渠道_。
20.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麻醉作用_。
21.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研究,称为__控制研究__。
22.在因特网上,有些人通过破译通讯代码,擅自闯入别人的网页,或乱加篡改,或窍取信息。
这些“闯入者”被称为__电脑黑客__。
专升本模拟题答案-新闻学-传播学原理
![专升本模拟题答案-新闻学-传播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2ecfa2e45c3b3566ec8b2c.png)
《传播学原理》复习模拟题一一、名词解释1.传播学的“共享”说2.组织传播3.大众传播的监视环境功能4.地球村二、简答1.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2.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重大贡献3.自由主义理论的原则4.议题设置理论的内容,分别解释从议题设置效果的形成方式看,形成的三种模式三.论述试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理论参考答案:三、论述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初的强效果论,即认为大众媒介有十分强大的威力,能形成意见信仰,改变生活习惯,并或多或少按媒介控制者的意图支配受众的行为,几乎无所不能。
其代表性理论是“子弹论”。
从方法角度看,以思辨性的评论和探讨为主,还没有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的”研究。
第二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
所谓“有限效果”,并非说媒介毫无影响力,二是说媒介总是在一个现存社会关系的结构和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运行的。
代表理论是贝雷尔森的“某些传播,在某些问题上,被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所注意,有某些作用”和克拉伯的“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受众发生影响的充分且必要的起因,它其实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联络环节,而发挥着各种功能。
”还有理论是“劝服性传播”,即利用媒介积极主动地告知消息并进行劝服。
第三阶段——起始于60年代末,被称作“回归强效果论”阶段。
代表理论有卡茨、麦奎尔为代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麦克姆斯和肖为代表的“议题设置论”,伯格纳为代表的“培养分析”等,这一时期的效果研究,转向媒介的长期、潜在和间接的效果,以及信息的认知、社会环境等中介因素、舆论气候、信仰结构、文化模式乃至社会制度。
西方效果理论研究由“强”到“弱”,再转向“强”的转变,与此相连,人民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经历了强-弱-强这样三个时期和两次转折。
《传播学原理》复习模拟题二一、名词解释1.人际传播2.大众传播的传递社会遗产功能3.获知权4.媒介即讯息二、简答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说2.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3.培养理论的基本论点4.分别解释“两个环境”理论三.论述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参考答案:三、论述(一)媒介背景从政治角度看,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传播试题及答案
![传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75e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6.png)
传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人行为B. 社会互动C. 组织结构D. 信息传播答案:D2. 传播的四大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信息传递B. 教育C. 娱乐D. 经济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理论?A. 沉默的螺旋B. 议程设置C.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 两级传播答案:C4.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A. 信息的接收者B. 信息的传递者C. 信息的加工者D. 以上都是答案:D5. 传播效果研究中,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区别在于?A. 效果的强度B. 效果的持续时间C. 效果的类型D. 效果的测量方法答案:B6. 传播媒介的类型包括?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网络媒介D. 以上都是答案:D7. 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指的是?A. 政府官员B. 社会名流C. 具有影响力的个人D. 媒体工作者答案:C8. 传播学中的“回音室效应”是指?A. 信息在封闭环境中不断重复B. 信息传播的无序性C. 信息传播的快速性D. 信息传播的扩散性答案:A9.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信息的编码方式B. 信息的传播渠道C. 信息的接收方式D. 信息的组织结构答案:D10. 传播学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关注的是?A. 信息的传播效果B. 信息的传播渠道C. 信息的接收者D. 信息的传播者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播效果?A. 信息内容B. 传播媒介C. 接收者的心理状态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ABCD2.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能够?A. 决定公众讨论的议题B. 改变公众对议题的看法C. 影响公众的行为D. 塑造公众的认知答案:ABD3.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以下哪些现象?A. 少数意见的沉默B. 多数意见的强化C. 意见领袖的作用D. 社会压力的影响答案:ABD4. 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涉及到以下哪些概念?A. 意见领袖B. 信息扩散C. 信息过滤D. 信息反馈答案:AB5. 传播学中的“传播障碍”可能包括?A. 信息不完整B. 信息误解C. 信息过载D. 信息偏见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传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传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61fb5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9.png)
传播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传播理论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斯洛B. 麦克卢汉C. 诺尔-诺依曼D. 拉扎斯菲尔德答案:C2. 在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决定公众的个人偏好B. 塑造公众的价值观C. 影响公众对重要事件的认知D. 改变公众的行为模式答案:C3. 传播效果的"两步流程"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A. 霍夫兰B. 拉扎斯菲尔德C. 施拉姆D. 麦克卢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理论属于传播学中的"效果理论"?A. 传播流理论B. 认知失调理论C. 媒介依赖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B|D2. 传播学研究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传播效果?A. 传播者信誉B. 信息内容C. 接收者态度D. 传播渠道答案:A|B|C|D三、判断题1. 传播理论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主动选择媒介内容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
答案:正确2. "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高估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答案:正确3. "框架理论"认为,媒介通过特定的框架来呈现信息,从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传播学中的"螺旋沉默"理论。
答案:"螺旋沉默"理论是由诺尔-诺依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公共讨论中,当个体感受到自己的观点与主流意见相悖时,可能会选择沉默,以避免社会孤立。
这种沉默反过来会加强主流意见的主导地位,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螺旋效应。
2. 描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答案:"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某些事件和议题,能够影响公众对哪些议题是重要的认识。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c06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6.png)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社会心理现象B. 人际交流过程C. 信息传播的科学D. 媒体技术发展答案:C2. 传播学中的“5W”模式指的是以下哪五个要素?A. 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B. 谁、什么、何地、如何、为什么C. 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D. 谁、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答案:C3.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中的理论?A. 沉默的螺旋B. 议程设置理论C. 刺激-反应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4.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通常指的是什么?A. 信息的传播速度B. 信息的传播范围C. 信息对接收者产生的影响D. 信息的传播成本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传播媒介的类型?A. 报纸B. 电视C. 广播D. 电子邮件答案:D6. 传播学中的“双重传播效果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拉斯韦尔C. 霍夫兰D. 施拉姆答案:C7. 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指的是什么?A. 媒体的编辑B. 政治领袖C. 影响他人意见的人D. 社会名流答案:C8. 传播学中的“群体动力学”主要研究什么?A. 群体成员的互动B. 群体的规模C. 群体的地理位置D. 群体的组织结构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传播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答案:D10. 传播学中的“媒介素养”是指什么?A. 媒体的制作技能B. 媒体的批判性思维C. 媒体的传播技巧D. 媒体的编辑能力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其报道的重点,能够影响公众认为哪些问题是重要的。
媒体通过强调某些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的议程。
2. 描述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当人们在公共场合表达观点时,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可能会选择沉默,以避免社会孤立。
《传播学原理》有答案版
![《传播学原理》有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94ddc2453610661fd9f4a6.png)
《教育传播学原理》复习一、判断题1、符号为人类所独创√动物不能创造符号2、传播具有目的性特征√3、传播具有阶级性特征√4、非语言符号具有离散性 X 特点: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及时性、真实性5、传播的规律是人为规定的 X6、知情权是受众的最基本的权利 X 选择权是受众的一种最基本的权利7、意见领袖是一类介质受众√8、媒介组织不是一个产业机构 X 媒介组织就其本性而言是双元的、混合的,具有双重性、兼容性的特点和特殊地位。
首先,它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其次,它是一种信息产业机构,第三,它是一种社会机构。
9、传播的功能研究是一种社会研究√10、人际传播不太容易改变受传者态度 X11、电子传播的产生主动将人类推向了信息 X将信息推向人12、印刷传播的产生将人类带入到跨国传播 X应该是电子(广播)的传播13、符号的内蕴意义包括文化意义√14、教育传播学是传播学的核心学科 X应该是理论传播学15、自由传播权是职业传播者特有的权利 X16、传播研究、传播理论是传播学建立的基础√17、对内向传播的研究主要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18、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集中 X19、时间性媒体不适用于进行情感暗示 X20、符号的外延意义是客观的、稳定的√21、优秀的传播模式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优秀的传播模式的功能与标准: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引导功能、简化功能、预示功能22、组织传播的信息一般是情感性内容信息 X大都是指令性、训导性和劝服性内容23、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 X(每个符号都有“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这叫做符号的形式和内容。
它们的联系与结合并非存在着什么必然的关系,而完全是出于符号创造者的主观规定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约定)24、整体互动模式中,价值分析是属于边际要素范畴√25、传播者在创作过程中,最关注的是其心目中想象的受众26、容貌漂亮、风度翩翩的传播者所传信息更容易为受众接受√28、模式方法可对某一项将要进行的传播活动的进程或结果进行预测√29、相对于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显得更加真实√特点: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及时性、真实性30、传播学对新闻学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二、名词解释题1、信息爆炸; p159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超越了媒介空间的容纳而产生的剧烈传播反应或社会影响。
传播学理论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18672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6.png)
传播学理论第二讲测试题与答案总计:4大题,51小题,共100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是符号的外延意义。
A.符号的字面意义B.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C.符号的含义之异同D.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界定2.关于艾奥瓦学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们研究象征性互动理论B.他们主张用案例研究、不定性访谈展开对象征性互动理论的研究C.他们主张用量化方法展开对象征性互动理论的研究D.代表人物是曼福德・库恩3.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是()。
A.外延意义B.区别性意义C.指示性意义D.明示性意义4.米德认为,整个社会群体的态度可以被称为()。
A.特定的他者B.概化的他者C.舆论口.客我5.不符合自我传播特性的是()。
A.是个体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B.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D.与其他类型传播毫无关系6.对于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下列不正确的是()。
A.米德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8.〃自我〃可以分解〃主我〃和〃客我〃C.当一个人作为〃主我〃时,他将按照他人对他的态度来左右自己D.当一个人作为〃主我〃时,代表了人的冲动的倾向和自发的行为7.关于心灵说法正确的是()。
A.是使用具有共同和社会意义的象征符号的能力B.单向地依赖于社会C.个人不必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就有心灵存在D.是对社会的外化8.关于米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B.提出了〃镜中我〃理论C.著有《心灵、自我与社会》D.提出了象征性互动理论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鲁默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B.米德提出了〃镜中我〃理论C.库利认为自我是由〃主我〃〃客我〃共同构成的D.自我互动理论强调了人的社会化10.通过他人的角度反思我们自己的能力是()。
A.心灵B.自我C.语言D.思想1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传播学教程模拟习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模拟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24044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5.png)
传播学教程模拟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87题,每题1分,共87分)1.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A、社会效益B、思想价值C、艺术价值D、经济效益正确答案:D2.纯粹受众是指( )A、充当信息中转站,进而扩散信息的人;B、只接受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C、只接受新闻信息,并继续下传的人D、不仅接受信息而且传播信息的人;正确答案:B3.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 )A、爱屋及乌B、择善而从C、从谏如流D、见仁见智正确答案:D4.“秘匿权”是新闻从业人员享有的权利之一,这项权利有几种别称,其中不包括 ( )A、“取材秘密权”B、“消息来源保密权”C、“新闻来源守密权”D、“记者隐私权”正确答案:D5.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强调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必要性,该书作者是( )A、约翰·厄斯金B、约翰·弥尔顿C、约翰·密尔D、托马斯·杰弗逊正确答案:C6.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A、通过什么渠道B、说了什么C、对谁D、谁正确答案:D7.提出“媒介的三种体系”以挑战“报刊的四种理论”的著作是 ( )A、《帝国与传播》B、《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C、《权力的媒介》D、《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正确答案:C8.传播的功能可以分为工具性传播和消遣性传播,下列学者中强调消遣性传播的是 ( )A、李普曼B、斯蒂芬森C、皮亚杰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9.施拉姆等人的《报刊四种理论》把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基本分为四种,分别是( )A、封建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B、社会责任理论、科学社会理论、共产主义理论、苏联体系。
C、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维埃理论;D、自由主义理论、民主主义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正确答案:C10.传统的大众传播有两个突出的缺点,一是互动频率低,一是 ( )A、缺乏科学性B、内容单调C、反馈慢D、信息少正确答案:C11.“火星人入侵”事件的发生,证明当时一种传媒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844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9.png)
传播考试题及答案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及其社会影响的学科。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传播学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A. 信息的传递B. 信息的接收C. 信息的编码与解码D. 信息传播的效果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大众传播的特点?A. 广泛性B. 快速性C. 互动性D. 权威性答案:C3.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施拉姆C. 麦克康贝尔D. 科恩答案:D4. 传播效果的强弱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传播媒介B. 信息内容C. 受众态度D. 传播环境答案:B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传播学理论?A. 两步流程理论B. 螺旋沉默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答案:“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诺伊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公共意见形成过程中,人们倾向于不表达与主流意见相悖的观点,以避免社会孤立。
因此,当人们观察到自己的观点与周围大多数人不同时,他们可能会选择沉默,这导致少数意见的沉默,而主流意见则被放大,形成一种螺旋式的沉默效应。
7. 解释“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意见领袖是指在特定领域或群体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人物,他们能够引导和影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通过分享信息、提供解释和表达观点,帮助信息在群体中传播和接受,从而加速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信息的说服力。
8. 描述“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答案: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包括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认知效果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感效果指的是信息对接收者情绪的影响,如引起共鸣、激发情感等;行为效果则是指信息对接收者行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如改变态度、促使行动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的适用性与挑战。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7751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8.png)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是()。
A. 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者D. 传播内容答案:B2. 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包括以下哪些要素?()A.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B.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目的C.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反馈D. 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结果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播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答案:D4. 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是指()。
A. 信息的接收者B. 信息的传播者C. 信息的加工者D. 信息的反馈者5.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麦克卢汉B. 施拉姆C. 诺尔-诺依曼D. 霍夫兰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A. 两步传播理论B. 议程设置理论C. 传播效果理论D. 信息加工理论E. 媒介依赖理论答案:ABC2. 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政治传播B. 广告传播C. 健康传播D. 组织传播E. 国际传播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是传播媒介的类型?()A. 报纸B. 电视C. 网络D. 广播答案:ABCDE4.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
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个人效果D. 社会效果E. 心理效果答案:ABCD5.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传播过程B. 传播模式C. 传播效果D. 传播策略E. 传播政策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
答: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通过选择性报道某些新闻事件,影响公众认为哪些事件是重要的,从而影响公众的议程。
2. 解释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
答:框架理论是指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通过特定的框架来组织和解释信息,从而影响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98ce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6.png)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传播学的基本要素?()A.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受众B.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反馈C.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效果D. 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媒介答案:A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5W”传播模式?()A. 哈罗德·拉斯韦尔B. 赛义德·伊尼斯C. 马克思·韦伯D. 威廉·肖克利答案:A3. 以下哪个属于大众传播的特点?()A. 传播速度快B. 传播范围广C. 传播内容丰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传播学的基本功能?()A. 信息传递B. 情感沟通C. 价值引导D. 娱乐消费答案:D5. 以下哪个属于新媒体?()A. 电视B. 广播C. 报纸D. 网络媒体答案:D6. 以下哪个属于传播学的四大理论流派?()A. 功能主义B. 批判主义C. 系统理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是传播效果研究的核心问题?()A. 传播者B. 信息C. 传播渠道D. 受众答案:D8. 以下哪个属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A. 实证研究B. 定性研究C. 定量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网络传播的特点?()A. 互动性强B. 传播速度快C. 传播范围广D. 信息真实性高答案:D10. 以下哪个属于传播学的重要理论?()A. 使用与满足理论B. 媒介依赖理论C. 议程设置理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传播者、________、传播渠道、受众。
答案:信息2. “5W”传播模式中的五个要素分别是传播者、信息、________、________、受众。
答案:传播渠道、效果3. 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包括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式多样4. 传播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传递、情感沟通、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原理》复习模拟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传播学的“共享”说
2.组织传播
3.大众传播的监视环境功能
4.地球村
二、简答
1.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2.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重大贡献
3.自由主义理论的原则
4.议题设置理论的内容,分别解释从议题设置效果的形成方式看,形成的三种模式
三.论述
试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理论
参考答案:
三、论述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初的强效果论,即认为大众媒介有十分强大的威力,能形成意见信仰,改变生活习惯,并或多或少按媒介控制者的意图支配受众的行为,几乎无所不能。
其代表性理论是“子弹论”。
从方法角度看,以思辨性的评论和探讨为主,还没有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的”研究。
第二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
所谓“有限效果”,并非说媒介毫无影响力,二是说媒介总是在一个现存社会关系的结构和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运行的。
代表理论是贝雷尔森的“某些传播,在某些问题上,被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所注意,有某些作用”和克拉伯的“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受众发生影响的充分且必要的起因,它其实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联络环节,而发挥着各种功能。
”还有理论是“劝服性传播”,即利用媒介积极主动地告知消息并进行劝服。
第三阶段——起始于60年代末,被称作“回归强效果论”阶段。
代表理论有卡茨、麦奎尔为代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麦克姆斯和肖为代表的“议题设置论”,伯格纳为代表的“培养分析”等,这一时期的效果研究,转向媒介的长期、潜在和间接的效果,以及信息的认知、社会环境等中介因素、舆论气候、信仰结构、文化模式乃至社会制度。
西方效果理论研究由“强”到“弱”,再转向“强”的转变,与此相连,人民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经历了强-弱-强这样三个时期和两次转折。
《传播学原理》复习模拟题二
一、名词解释
1.人际传播
2.大众传播的传递社会遗产功能
3.获知权
4.媒介即讯息
二、简答
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说
2.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
3.培养理论的基本论点
4.分别解释“两个环境”理论
三.论述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三、论述
(一)媒介背景
从政治角度看,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另外在战争期间,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附更凸显出来。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是,为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企业,为资本家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如果说市场经济离不开媒介的帮助,反过来,媒介也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扶持。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给大众带来的利弊都有了充分的显露。
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互动中媒体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示出来。
(二)学科背景
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传播学原理》复习模拟题三
一、名词解释
1.二级传播
2.拟态环境
3.麻醉精神
4.接近权
二、简答
1.大众传媒的四功能说
2.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
3.知沟理论的基本论点
4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及其缺陷
三.论述
传播学四大先驱及集大成者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参考答案:
论述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与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的主要贡献。
答: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另外他指出人类传播活动的三项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和文化传承。
2、心理学家卢因:主要贡献在于从其团体动力学方面对人际传播问题做了许多研究,
此外他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他的两极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
杂性,从而实际上扭转了早期传播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理论倾向:媒介万能而效果无限。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主要贡献在于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及其改变的研究方面,为有效的进行传播而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有益的、切实可行的“劝服”策略,进而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开拓了广阔的视野。
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
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