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崛起
晋商的崛起与衰落及其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第42卷第1期 济宁学院学报2021年2月Vol.42 No.1 JournalofJiningUniversityFeb.2021 文章编号:10041877(2021)01008905晋商的崛起与衰落及其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司长玉(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晋商特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群体,其经过我国古代时期的发展沉淀,于明清时期逐步崛起并发展到顶峰。
诚信为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是晋商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官商经济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是其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
当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既要学习晋商诚信经营、待人唯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经验,也要以晋商的衰落为戒,将自身的经营管理置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并积极创新,使企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晋商;崛起;衰落;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收稿日期:20200929作者简介:司长玉(1979),男,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经济史、区域经济史。
晋商特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群体,在明清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晋商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再加上明清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当时实力最雄厚的商帮。
晋商善经营懂管理,主要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业务。
票号被视为现代银行的前身,明清时期晋商的票号逐步发展起来,为支撑当时商业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晋商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探讨分析晋商崛起和衰落的原因,可以很好地了解其发展的历史,从中得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为当代企业优化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晋商缘起、发展及衰落山西地区的商业活动起源较早,发展过程漫长。
晋商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人群体之一;到明清时期,其实力逐渐增长,并在清后期逐步成长为全国的商业模范,成为我国第一商帮。
但在达到鼎盛后不久,便由于自身的经营不善及国内外多种势力的压迫,逐步走向衰落。
晋商的兴盛之路
晋商的兴盛之路1、地理及自然条件山西居天下之中,是沟通四方贸易的要冲,又与帝都长安、开封、北京相邻,王者之都,自然是高消费的城市。
山西地接边塞,为历代与塞外民族通商的桥梁。
因此,山西所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十分适合经商。
山西素有“八分山丘二分田”之说,境内除有起伏的山丘外,北部地瘠民贫,南部和中部汾河沿岸,虽稍多活土,但“地狭人满”,农田不足。
据统计,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1949年山西省人均耕地由10.82亩降至4.88亩,其中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人均耕地达到最低点,且十年九旱,即使是丰年,居民的粮食也常感不足,从而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外出经商。
这就为晋商的崛起奠定了社会基础。
2、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入明以后,新统治者为了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对农民、工商业者采取了一系列的让步政策,诸如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移民屯田、推广桑棉种植、减轻商税、严惩贪污等,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全国水陆交通进一步发展,简品交换打破了地域限制,商业资本也逐步活跃起来。
随着明初“开中法”的实施,北方边境贸易发展很快。
明后期1518年实施的“一条鞭法”使“役归于地”,税“概以银征收”,因而商人免除了劳役之苦,对商人来说这是一个解放。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康熙实行了“摊丁如亩”的政策,取消几千年来沿袭的人丁税,实行单一的土地税制,使封建人身束缚得以松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总之,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晋商崛起奠定了经济基础。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与封建政权力量相结合晋商在其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与封建政权力量相结合,清王朝许多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得力于晋商的赞助。
1720年西北准噶尔叛乱,清政府调集重兵征剿,当时因路途遥远,运输粮秣成为最突出的问题。
晋商得知后积极地随军进剿,代运军粮。
晋商崛起的文化成因
晋商崛起的文化成因一、深厚的人文背景(一)、文、人、商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内在因素与根本动力,而文化则是使人具有这种因素和获得这种动力的源泉与酵体。
因此,对于经济、社会,特别是对于人来说,文化始终都是其维系生命、焕发活力、凸显效能与实现提升的精神母乳与道德基因,其作用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无法取代的。
晋商的形成与崛起,实际上正是一个文化作用于人,并通过人的优化与提升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或可认为:没有文化,就没有晋商,更不会有晋商的兴旺与辉煌。
山西之所以会出现“晋商”,从根本上去考量,从源头上去追索,则恰恰是由于文化的洇酿与驱动。
或可认为,如果山西没有深厚而丰富的商业文化积淀,那就肯定不会有后世的商业繁荣和“晋商”的形成与崛起。
这是一种内在的必然,这更是由于规律而使然。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据、理由、动力和原因的。
晋商在山西的出现就是这样。
(二)商业文化对晋商形成与崛起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巨大影响被尊为商业鼻祖的陶朱公——范蠡,和与陶朱公齐名的猗顿,其商务思想与商业成就便都与山西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在范蠡和猗顿之后,司马迁还盛赞了同属于晋人的魏国大商人白圭和赵国大商人郭纵。
此外,像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而名世的帝舜,在商业意识和财富认知上的创举;像用“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而励商的晋文公,在通商管理和营商导向上的突破;像作为改革家魏文侯之智囊的段干木,在商业政策和经营推介上的贡献等,就都既是晋商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根脉,同时又是华夏文明在其商业板块上的历史刻度。
这说明,晋商所拥有的商业文化资源之富厚、商业文化根脉之久远、商业文化源流之丰沛,都是既列于全国之首,又居于古今之冠的。
(三)、晋商对传统文化精神、文化智慧、文化伦理与文化道德的高度崇仰、自觉接受和不断弘扬、发展与创新晋商的出现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传承、转换和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凸显与应用的过程。
晋商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晋商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晋商是指中国历史上活跃在山西、陕西等地的商人集团。
晋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曾经是中国最富裕、商业实力最强大的商人集团,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晋商兴起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位置优越。
晋商活动的地区处于关中平原和太行山南部地区,地形险要,自然资源丰富,物资流通便捷,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其次,政治环境稳定。
明清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年代长久,社会积淀深厚,这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空间。
第三,家族企业经营模式。
晋商的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在商业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家族的成员,家族名声、信誉高,这就使得他们在商业交易中更具有竞争力,也使晋商的品牌成为了商界的佼佼者。
最后,理财能力强。
晋商的理财能力非常强,他们知道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如何管理资金,从而在商业活动中获取高额利润。
这些高额利润又使他们更具有资本实力,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商业活动规模。
首先,晋商的兴起表明了地理位置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处的地理位置会对商业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商业活动的规模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帮助。
其次,商业活动的规范和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从政治稳定的角度出发,要发挥政府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推进商业环境的规范和发展。
第三,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在当今商业活动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让长久的家族信誉更具价值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在商业活动中思考借鉴。
最后,理财能力是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学习晋商成功的理财经验,注重综合学习和实践。
总之,晋商在中国商场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对我们来说,了解其兴起的原因和经验对我们参与商业活动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明清晋商的兴起及其衰亡
明清晋商的兴起及其衰亡明清晋商的兴起及其衰亡一、什么是商帮?明清有哪些影响较大的商帮?“商帮”是中国历史上由地域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集团。
商帮是在古代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的流通范围在本地狭小范围内满足不了需要了,因此就需要结帮联伙走出去采购或者是推销。
作为一个“商帮”,应该是具备五个条件,第一,在这个地区要有相当发达的商业;第二,有一批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巨商作为中坚;第三,在经营、制度、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其他商业集团的特点;第四,许多独立的商家出于经营和竞争的需要组成以地域为纽带的松散联合;第五,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按照这些条件,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山西以晋中为中心的晋商,歙县、婺源等徽州六县的徽商,与晋商同时兴起、亦被称为晋商小兄弟的陕商,临清、济宁、聊城、烟台这一带的鲁商,以龙游县为中心(包括常山、衢县和江山五县)的龙游商,西洞庭山(现在吴县的东山镇和西山镇)的洞庭商,江西由人口流动形成的江右商,以浙江为中心的浙商,苏州西南吴县境内太湖中东、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闽商,以广州、佛山一带为中心的粤商。
这十大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尽管时间并不相同。
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
历史上,山西商人称为晋商。
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以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
晋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崛起在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
二、晋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明清晋商兴起于明初,其兴起原因主要是:第一、明政府为北边各边镇筹集军饷而推行开中制,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明初开中制是明代统治者为了军事目的而创设的一种招商代销制度。
由于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着盐的生产和盐的专卖权,可以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出榜召商。
应召商人则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换取盐引(贩盐专利执照),然后凭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并在指定行盐地区销售,这套制度就称作“开中”。
晋商发家史
晋商发家史晋商在明朝开始兴起,发展至清朝时期整个商业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历经五百余年,由于诸多原因在民国初年开始时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明清时期的晋商所创造出的丰功伟业,在商业圈堪称历史性奇迹。
晋商的兴盛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优渥因素。
晋商发展至清朝可谓是晋商最鼎盛的时期,晋商之所以能够驰名中外除了清政府出台相应的政治政策的客观因素以外,还有晋商开创的票号以及规范的经商管理与制度下进一步加快晋商称霸整个商业圈的步伐,最终为实现货通天下的商业壮举创造了条件。
历史中的山西商人山西人经商的历史并不是从明朝、清朝才开始的,史书上对山西人经商的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山西人从商的对象是北方的匈奴。
山西人与其他民族进行商业贸易从汉代已经开始,这也为明清时期打开国门,对外经商的商业之路提供了范本,文字中还出现了汉使与匈奴进行交易的相关记载,其中所描述的汉使则是史籍中第一个山西官商。
唐宋两朝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期,从文化方面则表现出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盛世之举,经济的迅猛发展,贸易之路畅通无阻,山西商人在此时的优越的条件下大展身手,大量的史书将其记录在册。
史书上记载,在北宋雍熙至端拱时期,宋王朝先后在山西境内设立榷场(交易所),并且鼓励宋辽两地的商人进行交易。
从这一段相关记载可以看出,宋朝政府已经在当时的山西境内设立了许多的商业交易所,山西地区成为宋、辽商人进行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山西人善于经商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全国被元朝统一之后,社会呈现出和平、稳定的局势,相对太平的社会状态为国内外的商品贸易建立了最基本的保障。
据当时记载,世界上著名的商人和旅行家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他在中国历经十七年时间,曾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非常浓厚的友情,他访问了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并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记录在一本名为《马可波罗行记》的书籍之中,举世瞩目。
他曾到过中国的许多地区,感受中国各个地区的人文风情,他途径山西地区时曾路经山西的平阳府、太原府,对山西当时的盛世颇有印象,于是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出现这样的记载:“商业及数种工业颇见繁盛,有大商数人自此发足,前往印度等地经商谋利。
晋商和徽商崛起形成商帮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政策
晋商和徽商崛起形成商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政策晋商和徽商之所以能在明代崛起,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政策。
古代社会不重视商业,商人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这点从二十四史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历朝历代,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商人作了传(即《史记·货殖列传》)。
此后,古代商人能够青史留名的可谓凤毛麟角。
司马迁而商帮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商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使得商人以集体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
众多的商帮当中,晋商和徽商最为著名,而他们的兴起与衰落,更是见证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大历史。
01有意思的是,晋商和徽商的崛起都和盐业有关。
为防范蒙古人卷土重来,明朝自建国伊始便把国防的重点放在了北方,包括重修万里长城、长年派遣重兵驻扎等等。
其中,驻军最密集的当属“内迫京畿,外控夷狄”的山西大同一带。
朝廷在此修筑长城323公里,驻守步兵、骑兵十几万人,配各类牲畜数万匹。
要维持这么庞大的军备,军需粮饷的供应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为此中央政府每年花费上千万两白银,财政不堪重负。
为解决这个难题,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山西行省参政杨宪向朝廷上书,建议实行“开中制”。
“开中制”的核心就是盐业。
自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把盐业列为国家专营开始,中国历代政府都将其视为经济命脉严格把控,其专营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据很高的比例。
明朝也不例外,政府控制了盐的生产,盐业的“经销商”也由国家指定。
针对这一点,“开中制”规定:商人要获得“盐引(进货凭证及销售许可)”,须运粮及其他军需物资至北方边疆,“以粮换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取货,并在指定地区销售。
这个制度的实质是“以盐养兵”:利用国家对盐业的专营权,出让一部分权益,来换取民间财富对边防的支持。
而这一制度的实施,使山西商人迅速崛起。
山西地处边疆,运粮上有地利之便;更重要的是,以运城为中心的河东盐场自古是产盐重地。
身处“盐粮两利”之地,山西商人收粮贩盐,纵横天下,成为势力最大的区域性商人群体,为晋商之始。
晋商的崛起与衰落及其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晋商的崛起与衰落及其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晋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集团之一,起源于山西省晋中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
晋商的崛起和衰落,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晋商的崛起晋商的崛起始于明朝,当时山西地区的商业繁荣,晋商以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强大的资本实力,逐渐崛起。
在清朝时期,晋商更是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
晋商的崛起离不开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
晋商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家族企业为基础,通过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
晋商的经营理念则是以诚信为本,注重信誉和口碑,以此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晋商的衰落晋商的衰落始于清朝末期,当时中国经济遭受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的双重打击,晋商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此外,晋商的家族企业模式也逐渐失去了优势,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晋商的商业模式逐渐落后。
晋商的衰落也与其经营理念有关。
随着社会的变化,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晋商的诚信和口碑优势逐渐被其他企业所超越。
此外,晋商的家族企业模式也容易导致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管理混乱,进一步加速了晋商的衰落。
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晋商的崛起和衰落,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晋商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强调诚信和口碑,这对当代企业也同样适用。
企业应该注重诚信和信誉,以此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晋商的家族企业模式虽然已经落后,但家族企业的优势仍然存在。
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形成一个稳定的商业网络,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晋商的衰落也提醒我们,企业要不断创新和改革,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晋商的崛起和衰落,对当代企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企业应该注重诚信和信誉,发挥家族企业的优势,不断创新和改革,以此赢得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
晋商为什么就能成功呢?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篇1:晋商的第一桶金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北方边防军驻军90万人,分成9个兵站,就是9个据点。
为了防止蒙古人的侵犯,所以叫九边。
这9个边防站里有4个在山西省,这就给山西人一个得天独厚能够发达的机会。
由于九边驻军非常多,达到90万人,粮草就成了大问题。
明朝刚开国的时候通常靠湖南、安徽运送粮草,搞得天怒人怨。
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叫做开中制。
就鼓励商人运粮食到九边,然后明朝政府给他一个盐票,当时叫做盐引,实际上就是经营食盐的凭证。
中国古代各朝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主要原因是控制盐获得的利益很大,丝毫不亚于今天控制石油和煤矿的利益。
明朝政府就靠着这一种激励机制,鼓励这商人运粮到北边,换盐票。
这个环境之下,晋商最方便,所以囤积大批粮食运到北边,拿盐引换山东盐等等,和当时的徽商是平分秋色。
但是,经过长达百年的运营之后,这个制度产生了重大问题——腐败。
当地官员拿着这个盐引不给山西商人,给自己的亲戚。
因此这个制度破坏了就完了。
所以推一个新制度,叫做开中折色制。
但是在1492年,明朝政府规定,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到盐运司用银两换取盐票。
这样一来,山西商人先前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荡然无存,对盐票的控制也没有了,再加上官员腐败,山西盐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山西商人因此破产。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篇2:晋商的转折当时的山西商人并没有被打垮,因为明朝败亡了,清朝起来了。
清朝是北方当时的异族,所以清朝跟蒙古之间是互相通婚的,蒙古族跟清朝之间是不分的,因此北方没事了。
当时北方的特产是人参、貂皮、灵芝等等,南方生产铁锅、盐巴、茶叶等。
而北方跟南方的交界又是山西,所以山西商人得了清朝的地利之便,北方没有外患,就开始贸易。
北方蒙古那边人非常需要铁锅,他们自己不会造。
晋商的崛起
晋商的崛起 -----观《乔家大院》有感摘要:从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我看到是他们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从春秋时期晋国的贸易鼓励政策成为中国第一批商人;北宋年间的"折中制",抓住盐业放开销售和流通渠道的机会,参与并扩大了盐业贸易;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后又抓住了政府放开的盐业生产的机会,晋商登上了历史舞台;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开始了与北边少数民族多元化的贸易;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成就了"货通天下";另一个机遇是道光年间票号的产生,铸就了晋商的辉煌。
关键词:晋商成功之道票号货通天下生意买卖要领财东,赚钱赔本自古常情。
省吃俭用熬成富翁,置房买地福至心灵。
安下生意写下合同,俸股伙计掌柜相公。
原入利出足用秏存,局子当铺估衣客人。
茶商木客兑汇票银,粮店铺面百家所用。
走水放账出外登程,褡裢被套马褥鞍笼。
择个吉日搭伴起身,脚骡驼子大家送行。
出外走水戴月披星,起镖发货各省驰名。
本多利厚生意兴隆,每月开俸足有千金。
镜雨元宝水光纹银,几年光景十万有零。
没有顶戴体面不成,六品职衔顶子水晶。
房屋低小不得威风,修房盖屋地基要平。
东西厢房左右两分,书馆花园前后窑庭。
要做衣裳去唤裁缝,绸缎綾绢锦缎裁绒。
水獭领袖海骝拔针,大呢小呢羽绒哦噔。
人生衣食各有天定,想要吃喝又有厨工。
烧肉酥肉蹄要清蒸,糊烙鲤鱼火锅十景。
香片色黄武夷茶清,吃袋香烟玉蓝蒲城。
太极奇品双毛各针,杜唐清烟凤翔有名。
丫鬟斟茶小厮满斟,铺床叠被美女侍奉。
大妻小妾生儿养童,终身大事只此三宗。
这首清代晋商写的《俗言杂字》,将明清以来的实际生活和人生向往描绘的淋漓尽致。
明清以来晋商飞速发展,始终居于十大商帮的前列。
莽莽太行赋予晋商性格太多黄土地的烙印,朴实,忠厚,果敢,输诚慕信。
晋中商帮崛起的历程
晋中商帮崛起的历程一、晋中商帮崛起的基本轨迹清朝从顺治开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出现了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乾嘉盛世”的极盛时期。
晋中商帮正是在这170多年中,借助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迅速崛起,跃居于晋商各路商帮之首。
在1725年(雍正三年),汾州府已经被认为是“山右殷富之乡,百姓颇有积蓄”(《皇清奏议》卷二十六:刘于义《敬筹晋省积贮疏》)。
到1731年(雍正九年),山西全省106个州县中,征收商税、酒课、契税等两千两以上直到三四千两者,共有16个州县,其中属于晋中地区的就有介休、汾阳、榆次、平遥、交城、太谷、太原、阳曲等8县,占到一半,另外还有明代曾属于太原府的忻州和代州。
其余6县,属于平阳府的有太平、曲沃、绛州,属于泽潞两府的有长治、凤台、高平。
到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五二),其中大多数集中于晋中的富饶之区。
徐珂《清稗类钞》所列光绪时“资产之七八百万两至三十万两者”,共14户,包括介休侯氏、冀氏,祁县乔氏、渠氏,太谷曹氏、刘氏、武氏、孟氏、杨氏,榆次常氏、侯氏、王氏、何氏、郝氏,集中于介、祁、太、榆4县。
这些巨富,实际多数在乾隆、嘉庆年间已经以商致富。
在乾嘉年间已经大富的晋中商帮中的豪商巨贾,除少数如介休范家在清初已成官商大贾,太谷贠家在明末清初已富甲一方,灵石静升王家在明代已兼营商业之外,绝大多数是入清之后才涉足商业的。
其早者始于清初顺治年间,如太谷曹家、介休冀家、榆次常家;稍迟者始于康熙、雍正年间,如介休侯家和创办大盛魁的太谷王相卿、祁县张杰、史大学;而祁县乔家和渠家,平遥达蒲李家,则更晚一些,始于乾隆年间。
以上各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通过外出打工转向经商或通过小本经营、长途贩运发家的,而其中的多数,包括介休范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祁县渠家、乔家以及大盛魁等,又都是走东、西两口或下关东,在北部边地贸易中发展起来的。
晋商文化知识点总结
晋商文化知识点总结一、晋商的兴起与发展晋商是指中国历史上出现在山西地区的商人群体。
在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历史中,晋商一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兴起大约始于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晋商往往能够成为许多重要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1. 地域优势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地质特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
在古代,这些资源在山西一带都被充分开采和利用。
同时,山西又是重要的农业产区,类似于种植小麦、玉米、豆类和蔬菜等作物,所以山西山地地化特色所临上的俗称“五化山”。
2. 商业传承晋商的兴起和发展跟山西地域的经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山西是中国的工商业发达省份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和经济重要区域。
在山西地区,商业一直有着悠久的传统,商业文化十分兴盛。
与其他地区相比,山西在唐宋时期商业已非常发达,甚至有着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商业体系。
这些因素都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开煤矿与走向海外在清代,晋商以开采山西煤炭和与西域贸易而致富,有些商人甚至致富到可以通商海外、经商海外的地步。
他们建立了非常庞大的商业网絡,将山西煤炭等资源与外国进行了贸易交流。
这一举措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商业活动和商业网络与其他地区的商人相比,晋商在商业活动中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他们更强调商业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往往会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其他商人纳入到自己的商业网络中来,形成非常庞大、稳定的商业网絡。
这样的商业网絡非常有利于保持商业信息的流通,提高商业活动的效率。
二、晋商的商业思想和商业模式1. 信用至上晋商在商业活动中非常注重信用,他们认为信用是商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信用良好的商人才能够在商业活动中立足。
因此,晋商在商业活动中非常注意维护自己的信用,如实履行交易合同,不欺骗和坑蒙拐骗他人。
同时,晋商之间也非常注重彼此的信用,往往会通过亲戚朋友圈子的介绍来建立商业关系。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嘿,你知道吗,晋商文化的兴起和衰落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咱们
得感叹一下晋商的聪明才智啊。
他们呀,知道抓住商机,积极进取。
他们家族世代经商,靠着和外地商人交流,学习先进的商业技巧,算
得上独具慧眼啊。
听着,这儿有点儿揪心,晋商的繁荣也是有原因的。
你瞧,晋商
那时候热衷于投资商业和房地产,他们聪明地利用财富来获取更多的
财富,好似一只巧妙的钓鱼者,一网打尽。
他们道高一尺,鬼低一丈
地在货物流通领域中横冲直撞,最终累积了巨大的财富。
可惜啊,光彩不再,晋商的衰落也是历历在目。
唉呦,一切都要
从内外因素说起呀。
从外部来看,嘿,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
的入侵,让晋商难以翻身。
他们的生意遭到了破坏,市场受到了限制,可怜的晋商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说来也怪哟,晋商的文化观念也在衰落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尽管
他们有商业头脑和广阔的商业网络,可是他们的世袭观念、门阀意识
在商业竞争中显得有些束手束脚。
短视眼光和对新变革的抵触,让年
轻一代的晋商们失去了创新和活力。
没错嘞,晋商文化的崛起和衰落可谓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
嘿,
不过不要忘了,历史的变迁是无法改变的。
晋商的辉煌终将成为过去,但他们的精神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嗨,就让我们怀念他们的智慧和勇
气吧!。
晋商崛起客观环境分析ppt课件
The End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外部环境因素
其次,明代在一定时期采取了厚商措施。
在对待商人的态度上,朱元璋,“商贾之士 皆人民也”, 并且还特命儒士为商人编写教 科书。
实行从轻从简的商税政策。
外部环境因素
另外,明代道路交通条件的便利,也是山西 商人兴起的一个外部环境因素。
客观环境
三、地方物产因素
明代山西特有的资源及商品生产,特别是盐、 铁、煤炭、潞绸等的发展。
田狭人满因素
在有关明代山西商人的文献史料中,我们屡 屡可以看到,明代人在论及山西多贾的原因 时,总是使用“地狭人稠”、“天寒地瘠” 之类的词语。
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正是明代山西人地比例 极不相称、人多土瘠田少,迫而为商后,商 利倍于农的一种良性循环。
客观环境
二、外部环境因素
中国古代地方性商人为什么大都从明代开始 崭露头角。
解州产盐,平阳产铁和银,泽州产铁,潞州 产铁和绸;太原产铁,垣曲、代州、五台产 铜,大同有马市。
客观环境
四、“开中”效应因素
明朝有九处边防要隘,俗称九边,位于长城 沿线,地理环境比较恶劣,靠当地驻军屯田 根本无法满足军粮需求。而官府运粮供应前 线又消耗巨大,不仅要集结大量物资,还要 承担规模巨大的运粮部队的人力物力消耗。
晋商的衰落
晋商于清末民初经过十多年的挣扎,终于无 法振作,日益走向衰落。
1914年,开办最早、实力最强、在金融界 活跃九十余年的日升昌票号倒闭。日升昌票 号的倒闭象征着晋商帝国的衰落。
崛起疑问
在明代山西商人为何能够一跃而起,进而雄 踞天下呢?
客观环境因素
客观环境
一、田狭人满因素 明代晋商崛起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经商人数 众多。 为何山西人格外好商之风突起于明代?
晋商的崛起
晋商的崛起本期《潜流》聊晋商的崛起。
山西和陕西历来都有“秦晋之好”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晋商与秦商同样很亲密,他们在各地的商务会所往往叫“山陕会馆”。
在明代前期,秦商是大哥,晋商是小弟,而到了清代,小弟反超了大哥,主要原因是晋商与满清贵族在关外就关系密切,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清朝招为“大内皇商”,政治待遇很高。
再加上康熙历次远征西北,晋商都随军出征,为解决大军的粮草军需供应再立新功,因此被清政府视作“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又红又专”的商人楷模。
为了奖励晋商,雍正皇帝将利润最丰厚的中俄恰克图茶贸易的垄断权赐予了晋商。
在长达150年里,晋商独家经营着从福建武夷山到中俄边境城市恰克图的万里茶贸易之路,总利润高达数亿两白银,成为晋商体系最稳定最持久的现金流来源。
为了解决万里茶贸易的白银转运难题,晋商终于搞出了山西票号的伟大金融创新。
票号之所以被晋商首创,是因为山西的太古在乾隆时期就已经发展出了中国最先进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各路晋商的商业利润均解运到太古交割,太古市场根据银根松紧制定“开标利率”,从20天、1个月、3个月,到1年期的标期贷款品种齐全,而且每日交易上下波动,形成了完整的收益率曲线。
太古标形成了市场基准利率,太原、祁县、平遥、汾州、呼和浩特、张家口的利率紧跟太古标利浮动,即利率传导机制灵敏。
太古货币市场的利率影响张家口的贷款利率,这与今天中国的LPR改革路径完全一致,央行左右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从而间接影响银行贷款利率。
晋商早在200多年前的1750年就发明的金融玩法,我们今天却当成新发明从华尔街引进中国十大商帮唯有晋商搞出了市场化程度极高、流动性极好的货币市场,解决了同行拆借的根本性难题,这是票号诞生在山西的决定性因素。
简单地说,没有货币市场,就不可能发展出辐射全国的票号商业模式。
不过,票号最终诞生还必须解决另外三大瓶颈,这将是《潜流》下一期的话题。
晋商的崛起晋商的崛起■文 | 宋鸿兵在之前的《潜流》节目中,我们介绍了明清时期最早崛起的陕西商人,紧随其后的就是山西商人。
山西晋商的兴衰史
山西晋商的兴衰史作为一个山西人,说晋商是一个特别痛心的话题!不论现在的宣传,晋商是多么地诚实守信,票号什么怎么牛逼,但是都无法改变一个现实,那就是晋商的崛起,完全是借助了山西的地利。
因为山西长期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界,草原游牧民族是一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群体,需要从中原获取大量生活物资,这才为晋商的崛起提供了根本。
频繁的边境走私活动,使山西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山西的商业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不同于秦国的老农习性。
春秋时期的晋国、战国时期的三晋,都极为重视商业活动,将商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国基础。
早期的山西商人,也是心怀家国天下的,比如汉朝的马邑大商人聂壹,向朝廷进献“马邑之谋”。
像隋唐的商人武士彟,从事木材生意,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武氏从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宋朝之后,晋商就开始走上歪路了,宋朝失去中原王朝传统的养马地,需要从辽国进口大量的战马,而辽国也需要大量中原的手工业品。
山西地处边陲,而且自古就拥有成熟的互市榷场,因此宋朝就在山西设置了大量的榷场,与辽人进行互市。
山西的商人通过宋辽的互市,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但是宋辽之间,时战时和,互市榷场也时常关闭。
山西进行边贸的商人,怎么能看着到嘴的肥肉丢掉了,于是开始了大量不受官府管辖的走私贸易,由此积累下了大量的财富。
明朝的政策福利,使得晋商快速崛起晋商的大规模兴起,得益于明朝食盐专卖的“开中法”。
明朝规定,朝廷直接控制着食盐的生产和专卖权。
商贾想要获得食盐的贩卖权,必须凭借“盐引”,食盐的大规模生产经营在两淮,但是“盐引”却掌握在边地的军队手中。
要求商贾必须将边军需要的大量物资,比如粮草等,输送到边军手中,换取“盐引”,然后才能在两淮购买食盐进行销售。
这样的制度出来以后,因为边地都集中在北方,运输路途的遥远,已经边地的凶险,吓退了很多商人。
但是这队伍长期活跃于边地的山西商人完全不是问题,山西就是边地重镇。
晋商崛起的秘诀
拿什么振兴你,我的家乡山西省太谷职业中学赵培艺指导教师刘玉“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榆次太原祁县城有的是拉面削面香煞人……”这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奶奶在《夸土产》中唱的前几句。
伴着那优美的旋律,我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土特产。
是啊,山西的特产数不尽,这也说明了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我为我是一个山西人而骄傲。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我的确应该为我是一个山西人而骄傲!我们的先辈们成功,令人瞩目。
而他们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
儒商精神的根本在“诚信”二字。
诚信戒欺,重视商誉,成为我们的先辈们的商业道德观。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尽管“不务仁义之行,而徒以机利相高”的商人大有人在,但奉行诚信不欺的商人仍为主流。
如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它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复盛西铺是乔家在包头的一大商号,主要经营粮油,不管是质量还是分量都有所保证。
要知道,在那个市场里,到处都是弄虚作假的商号。
有些商家们在卖米面的斗上做手脚,缺斤短两的事情屡见不鲜。
乔家就靠着长期形成的良好信誉让复盛西在包头稳稳站住了脚,到这里购买粮油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
掌柜的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
凡是乔家人都知道,信誉连着财路,信誉没了,财路也就断了。
掌柜的命人倒掉整批掺假的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的胡麻油。
这个举动虽然让乔家损失不少,但是却为乔家赢得了守信的美名。
看长远些,这个举动足以为乔家吸引更多的商户。
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信誉也是金钱”!十多年前,邓小平爷爷说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嘿,晋商文化崛起的原因可不少呢。
首先呢,晋商在唐宋时期就
开始发展起来了,他们勤劳好学,善于经商,聪明伶俐,善于理财。
他们还善于联合,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这样才能有崛起的基础啊。
嗨,而且晋商还善于与外族通商,开拓广阔的贸易路线,这也是他们
崛起的关键吧。
唉呦,可惜啊,晋商文化的衰落也有不少原因。
首先呀,随着时
代的变迁,晋商的商业网络逐渐衰弱了,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他们
没有及时调整,这也是一个原因。
而且,内部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
营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也是晋商衰落的原因之一啊。
哟,晋商文化崛起与衰落的原因还有很多呢。
比如说,战争频繁
的发生,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这些都是导致晋商文化衰落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晋商文化在这些因素的影
响下逐渐式微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商的崛起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晋商的崛起 -----观《乔家大院》有感摘要:从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我看到是他们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从春秋时期晋国的贸易鼓励政策成为中国第一批商人;北宋年间的"折中制",抓住盐业放开销售和流通渠道的机会,参与并扩大了盐业贸易;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后又抓住了政府放开的盐业生产的机会,晋商登上了历史舞台;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开始了与北边少数民族多元化的贸易;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成就了"货通天下";另一个机遇是道光年间票号的产生,铸就了晋商的辉煌。
关键词:晋商成功之道票号货通天下生意买卖要领财东,赚钱赔本自古常情。
省吃俭用熬成富翁,置房买地福至心灵。
安下生意写下合同,俸股伙计掌柜相公。
原入利出足用秏存,局子当铺估衣客人。
茶商木客兑汇票银,粮店铺面百家所用。
走水放账出外登程,褡裢被套马褥鞍笼。
择个吉日搭伴起身,脚骡驼子大家送行。
出外走水戴月披星,起镖发货各省驰名。
本多利厚生意兴隆,每月开俸足有千金。
镜雨元宝水光纹银,几年光景十万有零。
没有顶戴体面不成,六品职衔顶子水晶。
房屋低小不得威风,修房盖屋地基要平。
东西厢房左右两分,书馆花园前后窑庭。
要做衣裳去唤裁缝,绸缎绫绢锦缎裁绒。
水獭领袖海骝拔针,大呢小呢羽绒哦噔。
人生衣食各有天定,想要吃喝又有厨工。
烧肉酥肉蹄要清蒸,糊烙鲤鱼火锅十景。
香片色黄武夷茶清,吃袋香烟玉蓝蒲城。
太极奇品双毛各针,杜唐清烟凤翔有名。
丫鬟斟茶小厮满斟,铺床叠被美女侍奉。
大妻小妾生儿养童,终身大事只此三宗。
这首清代晋商写的《俗言杂字》,将明清以来的实际生活和人生向往描绘的淋漓尽致。
明清以来晋商飞速发展,始终居于十大商帮的前列。
莽莽太行赋予晋商性格太多黄土地的烙印,朴实,忠厚,果敢,输诚慕信。
他们敢作敢为,有开拓精神。
他们拥有万贯家财任不失简朴本色。
今天,我想通过我的笔走近晋商,梦回太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地区的商业活动就已经非常频繁了.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战国时期的范蠡,猗顿,白硅等人,是中国最早的几位富商大贾。
其中猗顿经范蠡指点到晋国西河(山西,陕西省界上自北而南的一段),数十年间胜于王侯,后来人们更将猗顿视为山西最早的也是最好的商人!而白硅与范蠡一起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一说。
猗顿与白硅这两位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富商大贾,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
到了汉隋唐宋元几朝代,随着并州(今太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突出,山西的商业活动呈现出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繁荣景象!值得一题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河东道太原府文水县人,她父亲就是文水县一位经营木材生意发达的富商。
他在李渊,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的关键时刻,不计较后果出重资襄赞。
李唐王朝建立之后,武则天的父亲被封爵任官,担任过工部尚书,荆州都督一类的官职(我想武则天能够进宫,这也是重要原因吧)。
还有就是到过山西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到,山西的“商业相当发达,各种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在武器和其他相关军需更加出名。
葡萄数目也很多,葡萄产量十分高。
其他水果也很丰富.由于大量种植桑树,养蚕业极为发达。
”晋商经营行业十分广泛。
用“上自绸缎下自葱蒜”来形容再也贴切不过了。
盐业,粮实业,棉布业,棉花业,丝绸业,茶业,颜料业,煤炭业,铁货业,木材业,烟草业,饮食业,典当业等几十种行业。
有人说只要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的足迹。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晋商腰缠万贯,成为各大商帮学习的榜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
自然条件出现了第一批富裕的山西商人。
1,地形完固。
西、南两边为黄河天堑,东边是太行山,北边为长城、沙漠戈壁,凭山控水,据高负险,自古就有“表里河山”之誉,号称“最为顽固”。
2,物产丰富齐备。
具备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所有资源,如:粮、棉、丝、盐、铁、煤、马、木材等。
正是“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
3,处在农耕生产方式和游牧生产方式的交互地带。
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大致分为三种:北部游牧,中部农耕,南部游耕。
山西处在农耕生产方式和游牧生产方式的交互地带。
处在汉族和游牧少数民族的交互融合地带。
长期与北部的匈奴、蒙古族交互并存。
他们把汉族地区的棉麻茶盐等运到游牧地区,把游牧地区的马,动物皮毛等运农耕族地区,这成就了第一批富裕的山西商人。
4,与首都相邻。
唐朝以前,首都主要在西安;五代以后,首都主要在北京。
六大古都依次为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
山西处在北京与西安、洛阳之间,这种屡在首都附近的政治地理特点,是其他任何一个省份所不具备的。
第二,制度变化也为晋商带了历史机遇,一个是北宋时期实行"折中制"放开了盐的运输和销售(折中制:商人把粮食运到边疆,由政府给予"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这种制度为山西商人参与并扩大盐业贸易创造了条件,晋商形成的历史机遇。
第二个是明朝政府实行的开中盐法(当时的盐业是由朝廷经营的,明朝政府刚刚建立,溃败大漠之中的元蒙残余势力不断南下骚扰,为了维护北方地区人民百姓的安全和国家主权成为了明朝政府的当务之急!明朝政府只好沿蒙汉旧长城一代修筑工事和驻扎大军,然而如何保证驻军的物资供应,这是明朝政府必须解决的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因此,明朝政府颁布了"商人按照政府的指令把额定的粮食运到北边重镇,才能得到政府颁发的食盐专卖凭证,然后携带盐引指标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盐引,再到指定地点领取食盐,商人不得用些金银直接购买盐引,以此保证北方边军对粮食等大批物资的需求。
),为明朝时期晋商崛起创造了重要的机会。
可以说"开中盐法"的实施,对山西商人来说是一个决好的发展契机。
山西商人从明朝初期开始不断的往边关输送粮草,取得河东,长芦和两淮盐的专卖权,然后到指定地点去行销,去牟利。
可以说,山西盐商是最早把经营范围扩大到全国的专卖商!第三,抓住机遇。
无论对一个人,一个商帮,还是一个国家,机遇都是重要的,晋商的机遇就是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促进晋商盐业发展的是另一项政策:政府退出盐业生产。
山西人利用这个机会,作大了以盐业为主的贸易,需要相互帮助,形成了"纲"(浙直、宣大、泽潞、平阳、浦洲),以地域乡情为纽带的松散商业联盟,这就是我们说得"晋商"。
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大盐商迁到扬州,其余晋商开始多元化发展,寻找与北边少数民族的贸易机会。
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
清政府的统一边疆、开放边疆、管理边疆过程中,晋商抓住机遇,成就了进一步的发展,做到了"货通天下"。
清政府的对俄贸易政策推动晋商走向持续繁荣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清政府对这种贸易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凡行商于恰克图一带的商人,必须持有理藩部颁发的"信票"这几方面的政策,使得晋商的市场地盘更加扩大,远距离贸易更加发达。
另一个是道光年间的金融创新-票号。
票号出现在山西,由晋商首创,是一种历史必然;在票号出现之前,金融业的业态主要是典当、印局、钱庄、账局。
晋商在金融业中处于执牛耳的地位了。
在这些金融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也涌现了许多人才。
晋商的票号演绎了一段至今令后人仰慕的辉煌历史,把晋商推上了事业的顶峰。
第四,晋商和商业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国外市场的开拓。
山西人把生意做到日本,俄罗斯,朝鲜,东南亚各国。
这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可看出,乔致庸南下贩差北上恰克图。
在恰克图进行贸易时,政府不收市税,商人因此获利颇丰.此中情况一直延续到晚清咸丰年间.山西商人在这里积蓄了大量的资本,为山西票号的兴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最后一个,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重视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社会的最基本经济单位。
家族是指血缘关系明确,存在经济联系并通常同一居地的父系组织。
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十分重视家规与家风。
晋商大族中,有些家族兴盛时间较长,子弟有前途者多,而有些家族则衰败得快,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重视家规家风,后者家规弛、家风差、败家子弟也多。
并没有躺在祖宗基业上成为纨绔子弟,而是靠着自身的奋勉,各自开辟自己的事业与前途。
且恪守祖训,无一人涉足政界,大多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
晋商家族有重学的一面,但他们具有以学保商,“学而优则商”的特点。
从晋商的崛起和兴盛,我看到是他们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从春秋时期晋国的贸易鼓励政策成为中国第一批商人;北宋年间的"折中制",抓住盐业放开销售和流通渠道的机会,参与并扩大了盐业贸易;明初实行的"开中制",放开了盐的销售和运输,晋商抓住了这个机遇,后又抓住了政府放开的盐业生产的机会,晋商登上了历史舞台;明代中期,盐业政策转向"折色制",开始了与北边少数民族多元化的贸易;清代后,晋商抓住了两次机会,一个是清统一中国后,清政府的边疆政策和对外政策给晋商带来了贸易机会,成就了"货通天下";另一个机遇是道光年间票号的产生,铸就了晋商的辉煌。
其实当老师说了要写论文的时候我就突然想到了晋商,主要是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影响。
以上是我总结晋商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我看《乔家大院》的观后感,希望老师指正。
参考资料:1.《大话晋商》李刚黄冬霞着2.《大商帮》凿空使者着3.《乔家大院》朱秀海着4.《晋商第一乔》郝汝椿着5.《平遥瓦当》成乃凡着6.《天下晋商》孙丽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