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动物意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文学
文 ANHUIWENXUE

研 究
浅 析《德伯 家的 苔丝》中的 动物意 象
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燕 马春玉
扬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德伯家的苔丝》中使用了大量意象,这些意象不仅暗示着苔丝的悲剧命运,也不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 展。动物意象是《苔丝》一书中最鲜明的一组意象,文中反复出现的马、鸟、老鼠等动物无不与苔丝的悲剧人生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旨在分析《苔丝》中的动物意象,理清苔丝与社会传统道德之间的碰撞与矛盾。 关键词院《德伯家的苔丝》 动物意象 托马斯·哈代
安徽 文学
2018 年 8 期 总第 421 期
68
得相形见绌。这些对比都展现出英国乡村经济的日益 衰败。
三、鸟的意象 在《苔丝》中,鸟的意象层出不穷。在小说中,小鸟 的形象不仅与苔丝的心境相呼应,也起到了象征作用。 首先,当苔丝的心境产生变化时,作者便利用鸟 的形象与之相呼应。苔丝第二次离家来到乳牛场时, 她感觉重获新生。野她在每一阵微风中都听见悦耳的 声音,而每一声鸟鸣都使她感到快乐。冶当乳牛场主人 在餐桌上的笑话勾起了苔丝痛苦的回忆时,苔丝则听 到了野一只嗓音粗哑的孤零零的卢雀从河边的灌木丛 里向她打招呼,那声调悲伤、呆板。冶而苔丝得知安吉 尔将暂别乳牛场,回埃姆大教堂几天时,野这个早晨的 太阳陡然黯然失色,鸟儿的歌声也突然变得低沉。冶一 切景语皆情语,文中对各种鸟鸣的描绘更有利于读者 深入苔丝的内心,感受她的情绪起伏。 其次,小说中的鸟类意象具有相当重要的象征作 用。鸟类在文中不仅象征着纯洁温柔的苔丝,有时也 象征她与安吉尔的爱情。在树林中,苔丝失去了贞洁。 但作者并未对此进行正面描写。他利用鸟来暗示着苔 丝所遭遇的一切。野在他们上方,猎场古老的紫杉和栎 树高高耸立,栖在树上歇息的温柔鸟儿在打最后一个 瞌睡。冶鸟儿正象征着无邪的苔丝,而作者极力烘托出 树林中静谧而又吊诡的氛围为这一个悲剧事件染上 了神秘色彩。当被抛弃的苔丝在路上遇见那位粗野村 民时,她再次躲到了树林中去。此时,林中被击落的鸟 儿再次象征着苔丝的处境。与前文的一笔带过不同, 作者在这一段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这些奄奄一息 的雏鸡。苔丝此时正像是那些垂死的小鸟,被世俗这 张大网所追捕。作者形容那些猎人只有在打猎时才粗 鲁、野蛮,实际上他们都是彬彬有礼的人,只有在秋季 和冬季几个星期里就会变得像马来半岛的居民那样, 狂暴肆虐,杀生取乐。这时候他们才会那么粗野无礼 地对待自然界这个热闹的大家庭中比他们弱小的伙 伴。苔丝无法与整个世俗相抗衡。苔丝生长于这个世 俗环境之中,如果与惯常的道德伦理相抗衡,那么就 只能成为社会的反叛者。而这些平时文质彬彬的猎人 在面对这些比他们弱小的野鸟儿冶们时,就会展现出他 们残暴野蛮的本来面目。作者正是利用猎人对鸟儿的 疯狂肆虐展现了传统道德的虚伪。苔丝为减轻小鸟的 痛苦,亲手拧断它们的脖子。这一幕已经透露了苔丝 未来人生的走向,她在绝望之际,杀死了亚雷,同时也 相当于亲手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面对世俗的罗网, 苔丝已无路可退,刺死亚雷是苔丝对整个社会最后的 也是最彻底的反叛,在面临最终的裁决时,苔丝平静 且释然,因为在她挥刀行刺时,她也已经赌上了自己 的性命。 同时,在文中反复出现的鹭鸶则见证了苔丝与安 吉尔的爱情。当苔丝初入乳牛场,心中的沉闷早已被
一、《苔丝》与意象 《德伯家的苔丝》是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创作 进入第三阶段的标志。19 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入侵 乡村经济,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经济方 式到大城市中谋生。而苔丝就是这一代人的典型代 表。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个纯洁 少女的毁灭史。本书承继了作者一贯的野宿命观冶,用 意象暗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发展了现实主义的创作 手法。20 世纪初,受到东方古典诗词影响的现代西方 文学流派主张使用野意象冶来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绪。 意象的作用是将客观的外在事物与主观的感情相连 接,从而含蓄却又准确地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来。具 有现代性的哈代将意象的手法移植到小说中去,这便 使《苔丝》一书也染上了诗歌的朦胧感。哈代在书中运 用 了大 量 的 神 话意 象 、社 会 意 象 、自 然 意 象 、民 俗 意 象,但作品中多次出现的动物意象最具有代表性。 二、马的意象 《德伯家的苔丝》中最重要且最明显的一个动物 意 象是 马 。同 时 ,文 中 的 马车 意 象 ,也 带 有 深 刻 的 内 涵 。首 先,苔丝 的 悲 剧 人 生始 于 德 比 一 家 的 老 马 野 王 子冶的死亡。由于苔丝的失误,野王子冶意外身亡。在书 中,作者详细描写了野王子冶死亡的场景:野绝望的苔丝 跳上去伸出一只手捂住马的伤口,结果只是弄得自己 浑身上下包括脸上都被猩红的血溅得一塌糊涂。于是 她熟手无措地站在一边望着。野王子冶也尽量坚持着, 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直到它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冶极 力想挽救一切的苔丝不仅不能延缓老马的死亡,反而 沾染上了一身的斑斑血迹。在其后的故事情节中,自 责的苔丝正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才松口去亚雷家 认亲,之后才一步一步滑入悲剧的深渊。作者在一开 始,就已经用野王子冶的死预示了苔丝的人生轨迹。同 时,野王子冶也象征着逐渐衰亡的乡村经济,面对逐渐 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失去土地而宣告破产的农民不 计其数。那辆野如箭一般在路上飞驰,两个车轮却并不 弄出什么声音的邮车冶撞上了苔丝家野这辆提灯已经 熄灭、慢吞吞向前走着的马车。冶二者的鲜明对比已经
呈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优越性。而后,在苔丝与亚雷 一同前往德伯家的庄园时,第二匹马野蒂贝冶出现了。 这是一匹脾气急躁的母马。苔丝因晃动的马车而惊吓 不已,但亚雷却愈发得意起来。他说道:野如果说有什 么人能驾驭这匹马的话,那就是我。冶野蒂贝曾经踢死 过一个人;我刚把它买下才一会儿它又差点儿把我踢 死,后来———相信我说的是真话———我差点儿打死了 它 。不 过 现 在 它的 脾 气 仍 然很 急 躁 ,十 分 急 躁 ;有 时 候,人们在它后面时生命安全简直没有保障。冶亚雷的 一番话同样具有隐喻意义。亚雷对苔丝,正如同亚雷 对蒂贝一般,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亚雷对苔丝的 感情中掺杂了太多的占有欲。而母马蒂贝,也象征着 永不屈服,勇于反抗的苔丝。苔丝从一开始对亚雷就 充满了抵触心理,在亚雷对苔丝索吻时,她是抗拒的。 即使两人逐渐熟悉,苔丝也从未对亚雷有过爱意。然 而,亚雷发起的进攻则是粗暴的,正如他自己所说野我 差点打死了它。冶在树林中,他诱奸了苔丝。从此,纯洁 的苔丝便被亚雷杀死了。哈代又借母马蒂贝,为亚雷 的死埋下了隐秘的线索。野有时候,人们在它后面生命 安全简直没有保障。冶 这正暗示着亚雷终将丧命于苔 丝的匕首之下。随着故事的发展,野亚力克·德伯显然 克服了自己的怪念头,放弃了这种用埋伏的方法吓唬 苔丝的打算。冶于是,在树林中,第三匹马登场了。负气 的苔丝答应了亚雷的请求,攀上了亚雷的马鞍。她注 意到,这是一匹温和顺从的鞍马。这匹马象征着变换 策略的亚雷,慢慢地向猎物发起进攻。面对亚雷突如 其来的温柔,苔丝放松了警惕,但危险正像一直浮荡 在谷地里的薄雾一样,将她包围起来。之后,在作者的 轻描淡写之下,苔丝失去了贞洁,从此被整个社会所 抛弃。不可忽视的是,作者同时也通过对各类马车的 描写,展现了资本主义与乡村经济之间的鲜明差异。 不论是亚雷那辆装饰华丽锃亮显眼的崭新的双轮轻 便马车,还是玛丽安和伊丝所乘坐的由三匹辕马所牵 引的马车都象征着财大气粗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德比 家行将就木的野王子冶和搬家时所乘坐的那辆在重负 之下有散架之虞且咯吱作响的马车在它们面前则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