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成因、类型与鉴别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课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课件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课 件
目录
• 岩石概述 • 几种常见的岩石类型 • 岩石的鉴别与观察 • 岩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01
岩石概述
岩石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岩石是由矿物或矿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固态物质。
分类
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火成岩(由岩浆或熔岩固化形成)、 沉积岩(由沉积物压实或胶结形成)和变质岩(由其他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经过化学或物理变化形成)。
的重要原料。
砂岩
定义和特征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的砂粒经过压实、胶结作用形成。其颜色多样, 质地较硬。
形成过程
砂岩主要是由河流、海浪等搬运的砂粒沉积形成,经过长时间的压实、胶结作用固化成岩 。
分布和用途
砂岩分布广泛,特别是在河流、海岸等地域。由于其质地坚硬、耐磨、耐压,常被用作建 筑材料、铺路材料等。此外,砂岩中的油气储藏丰富,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发的重要 目标。
电子探针分析: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岩石中的矿物进行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以提供更准确的岩石鉴定结果。
以上即为岩石的鉴别和观察的几种常见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相互补充的,综合利 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岩石。
04
岩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混凝土骨料
岩石经过破碎、筛分后得到不同粒径的骨料,与水泥、砂子混合 制成混凝土,用于建筑、道路等工程。
岩石中的金属矿物可提炼出金属,如铁矿石提炼 铁、铜矿石提炼铜等,这些金属在机械、电子、 航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能源原料
部分岩石如石油页岩、油砂等含有可燃有机物质 ,经过提炼可获得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第九讲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一、内容提要:本讲主要讲述①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

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

②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

二、重点、难点: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和地质年代三、内容讲解: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一、主要造岩矿物(一)矿物的基本概念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形态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组成地壳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矿物成分、性质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

已被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而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只有三十多种。

造岩矿物绝大多数是结晶质,其基本特点是组成矿物的元素质点在矿物内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稳定的结晶格子构造。

矿物的外形特征和许多物理性质都是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反映。

但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二)矿物的分类矿物按生成条件可分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原生矿物:一般是由岩浆冷凝生成的,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一般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直接生成的,如高岭石、绿泥石等;或在水溶液中析出生成的,如方解石、石膏等。

(三)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主要有形状、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等。

1.形状:指矿物的外表形态。

结晶体的大都呈规则的几何形状,非结晶体则呈不规则的形状。

2.颜色:指矿物新鲜表面呈现的颜色,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所含的杂质。

按成色原因,有自色、他色、假色之分。

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较固定。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精品课件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精品课件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二章《地球的物质组成》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的定义、分类、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具体涉及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辨识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定义,掌握岩石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2. 学会通过观察和识别,辨别不同类型的岩石。

3.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辨识,岩石形成过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挂图、PPT课件。

2. 学具:放大镜、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引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岩石的定义、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及各类岩石的特征。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类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区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提供的岩石标本进行辨识,并记录观察结果。

5. 课堂讨论(15分钟)各组汇报观察结果,讨论岩石的形成过程。

七、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岩石》2. 内容:岩石的定义岩石的分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的特征岩石的形成过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2. 答案:见教材第二章第三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岩石形成过程的理解上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各类岩石标本,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2024年认识岩石课件完整版课件

2024年认识岩石课件完整版课件

2024年认识岩石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地质学导论》第四章“认识岩石”,详细内容涉及岩石的形成过程、分类及特征,重点掌握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基本概念及识别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2. 掌握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依据,学会识别各类岩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分类及特征,尤其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识别。

教学重点:岩石形成过程的理解,各类岩石的识别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岩石标本、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具:放大镜、地质锤、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岩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岩石的形成过程:讲解地壳运动、火山喷发、沉积作用等岩石形成过程。

(2)岩石分类:介绍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依据及特征。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岩石的识别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分发岩石标本,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识别,并做好记录。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形成过程2. 岩石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3. 岩石识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岩石的形成过程。

(2)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观察身边的岩石,尝试识别其类型,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岩石形成过程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喷发、沉积作用等。

(2)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压缩、胶结形成;变质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有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

(3)观察结果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形成过程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2. 拓展延伸:(1)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岩石类型。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
小学科学《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精选3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与《岩石和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共同组成“岩石与矿物”单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和地表变化”作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通过图片导入,提出问题“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为后面学习岩石的特征,岩石的种类建立联系,作好铺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仔细研究各种岩石,多角度了解岩石的特征,并对岩石进行分类;第三部分: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岩石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岩石是一种大家经常能见到的东西,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学,还处于表面的认知状态,只是一些零碎、。

岩石分类辨别PPT课件

岩石分类辨别PPT课件
积 碎 屑 岩
粘土 岩类
化学 及 生物 化 学岩 类
碎屑结构
结构 粒径>100mm 粒径100~2mm 粒径<2mm 砾状结构 (粒径>2mm)
砂质结构 (粒径2-0.05mm)
粉砂质结构 (粒径0.05~ 0.005mm)
泥质结构 (粒径<0.005mm)
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
岩石分类 名称
火山集块岩 火山角砾岩
层面构造:层面上有时还保留有反映沉积岩形成时的某些特
征,如波痕、泥裂等。
化石:经石化作用保存下来的动植物遗骸或遗迹,如蚌壳、三
叶虫、树叶等,常沿层理面平行分布。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
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层理构造
泥裂
化石
常见的沉积岩
岩类
火 山 碎 屑 岩
碎 屑 岩 类沉
深成侵入岩所特有。 类型:粗粒结构
中粒结构 细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主要矿物结晶颗粒的大小不同,相差悬殊。
晶形完好、 颗粒粗大的称为斑晶,小的为石基
类型:斑状结构: 石基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似斑状结构:石基为显晶质。
岩浆岩的结构
全晶质结构
按 矿 物 结 晶 程 半晶质结构 度
非晶质结构
显晶质结构 隐晶质结构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1、岩浆岩、沉积岩原有矿物: 岩浆岩中的所用矿物 沉积岩中的大部分矿物
2、变质矿物: 变质作用中产生的变质岩所特有的矿物: 石墨、滑石、蛇纹石、石榴子石、绿泥石、 绢云母、硅灰石、兰晶石、红柱石等。
变质岩的结构
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粒状变晶结构 石英 鳞片变晶结构 云母、绿泥石 纤维状变晶结构 阳起石、硅灰石

岩石成因、类型与鉴别

岩石成因、类型与鉴别

岩石的基本组成
岩石----矿物----元素
元素: 是地球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 不同,但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 (Na) 钾(K)﹑镁(Mg)八种元素占了地壳总重量的97%以上﹐其 中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一半(49%)﹐硅占地壳总重的1/4以上(26%)。 元素是组成矿物的物质基础。
B:沉积岩--水携带的物质沉积形成,通常是成 层状的,里面可以找到化石和水冲 刷留下的痕迹 C:变质岩--地球表面的岩石,被埋到深处或随 板块运动被带到地壳深处发生改变 形成的岩石
谢 谢!
陆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非蒸发岩
铝质岩
锰质岩 蒸发岩 天然碱岩 石膏、硬石膏岩 钙芒硝岩 石盐岩 钾镁盐岩 其它化学沉积岩 可燃有机岩
火山—沉积碎屑岩
沉积—火山碎屑岩
火山—沉积碎屑岩
沉积岩粒度与源区距离关系
碎屑粒级划分表
自然粒级标准,mm ≥128 <128~32 <32~8 Φ 值粒级标准 ≤—7 >—7~—5 >—5~—3 陆源碎屑名称 粗碎屑 (砾) 巨砾 粗砾 中砾
泥岩里的 恐Leabharlann 化石碳酸盐岩里 的三叶虫 妈妈和宝宝
双壳化石
鱼类化石
恐龙遗迹化石
沉积岩中古生物化石

Sedimentary Structures (cont’d) Fossils - traces of plants or animals preserved in sedimentary rock; includes replacement by calcite or silica, voids spaces or molds reflecting the former shape, filling in the molds to form casts, flat carbon imprints. footprints, trails, and burrows

各种各样的岩石PPT

各种各样的岩石PPT

密度
密度
岩石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为单位。例如,花岗 岩的密度一般在2.6到3.0克/立方厘米之间,而石灰岩的密度则较低,一般在 2.2到2.8克/立方厘米之间。
密度与物质组成
岩石的密度与其组成矿物的密度以及矿物之间的结合紧密程度有关。例如,由 重矿物组成的岩石往往密度较高,而由轻矿物组成的岩石则密度较低。
VS
详细描述
由于岩石具有硬度和质感的特性,使得它 们成为雕塑家和艺术家们的理想材料。许 多著名的雕塑和艺术品都是用岩石雕刻而 成的,如纪念碑、雕像、浮雕等,展现出 岩石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铺路和填方
总结词
岩石在道路建设和填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详细描述
岩石是道路建设和填方工程中的主要材料之 一,它们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能够 承受车辆的重量和摩擦力。在铺设道路和填 方工程中,岩石可以作为基层、垫层和填充 材料,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和安全。
主要类型
常见的变质岩有片麻岩、大理岩、 石英岩等,它们在矿物成分、结构 和构造等方面与原来的岩石有所不 同。
沉积岩
定义
沉积岩是由风化作用、水、冰或风等 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或化学沉积物沉 积下来,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的岩石, 是三大岩石中的一种。
形成过程
主要类型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 等,它们在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 方面存在差异。
成分
成分
岩石的成分是指其组成矿物的种类、含量、化学成分等特征。例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 等矿物组成,而大理岩则主要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等矿物组成。
成分与分类
根据岩石的成分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矿物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岩 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而在沉积岩中,又可以根据颗粒成分的不同将其分为砂岩、页岩等不 同类型。

第105讲第十九章第一节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第105讲第十九章第一节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第十九章工程地质复习指导二、复习指导考生在复习“工程地质”这部分内容时,应熟悉“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全面理解、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地质现象、基本工程地质勘察要求及试验方法。

其具体要求如下:第一节重点掌握常见的主要造岩矿物及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识别。

第二节主要掌握各类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分类;熟记地质年代顺序。

第三节重点掌握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第四节掌握岩体结构面的类型、特征;搞清赤平极射投影的原理、作图方法及在边坡稳定中的应用。

第五节掌握地震基本概念、有关活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等: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暂时性流水、河流、海、湖水、风的概念及地质作用。

掌握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土洞、塌陷、沙丘的概念、成因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第六节掌握地下水埋藏分类,各种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七节掌握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各种勘探方法的基本特点。

第八节掌握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的基本试验原理、适用的范围和目的。

三、例题【例19-1】下列各种岩石构造中哪项属于沉积岩类的构造:A.流纹构造B.杏仁构造C.片理构造D.层理构造解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各种矿物在空间排列及充填方式形成的外部特征。

选项A,流纹构造是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的气孔或长条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的构造。

它反映岩浆喷出地表后流动的痕迹。

选项B,杏仁构造是某些喷出岩中的气孔构造被次生矿物如方解石、蛋白石等所充填形成的。

选项C,片理构造是在定向压力长期作用下,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片状、板状、纤维状矿物互相平行排列形成的构造。

选项D,层理构造是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引起沉积物质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沿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的成层现象。

答案:D【例19-2】如图所示,为四种结构面与边坡关系的赤平极射投影图,试分析其中下列哪个属于不稳定边坡?(AMC为边坡的投影,1、2、3、4为结构面投影)A.A1CB.A2CC.A3CD.A4C解从赤平极射投影图可知,四种结构面的走向与边坡走向一致,其中A3C结构面的倾向与边坡AMC倾向相反,属于最稳定的边坡。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PPT课件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PPT课件

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
摩氏硬度计— 以选出的10种硬度不同的矿物,按硬度小 到硬度大排序,作为测定比较其他矿物硬度的标准。 野外工作中,常用指甲(2~2.5)、铁刀刃(3~3.5)、 玻璃刀(5~5.5)、钢刀刃(6~6.5)鉴别矿物的硬度。在 进行鉴别时,应在矿物的新鲜晶面或解理面上进行。
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
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
颜色描述方法 标准色谱法: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 及白、灰、黑来描述。 ·当颜色有深浅差别时可加上深、浅,如浅灰色。 ·当矿物颜色介于标准色谱两种颜色之间时,将次要颜
色写在主要颜色之前,如黄绿色。
类比法: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颜色来描述。如正长石的 肉红色、橄榄石的橄榄绿色。
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
隐晶集合体是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分辨矿物单体的集合 体;胶态集合体是在显微镜下也不能辨别出单体的界限的集 合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单体。 隐晶及胶态集合体可由溶液直接结晶或由胶体生成。


鲕状、豆状
肾状
葡萄状
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
钟乳状
土 状
第一节 主要造岩矿物
2. 矿物的光学性质 矿物的光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可见光作用下所表现的性质。 包括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 (1)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作用所产生的。按成 色原因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比较固定 他色是矿物混入某些杂质引起的颜色。纯净的石英为无 色,含杂质时,呈现不同颜色,紫晶(Fe多)、烟水晶(含 Mn)。 假色是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薄膜对光的折 纤维状集合体:石膏 射、散射所引起的。
(2)解理 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 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将解理分为五级: ·极完全解理:极易裂开成薄片,解理面大而完整,平 滑光亮,如云母。

《岩石分类辨别》课件

《岩石分类辨别》课件

岩石分类:根 据岩石的性质、 成分、结构等 特征进行分类
矿产资源:岩 石中含有的矿 产资源,如铁 矿、铜矿、金
矿等
开发利用:通 过岩石分类, 了解矿产资源 的分布和储量, 进行合理开发
利用
环境保护:在 矿产资源开发 过程中,注意 环境保护,减 少对环境的破
坏和污染
岩石分类:根据岩 石的性质和用途进 行分类
形成原因:地壳中的岩石在高温、 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
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片理、条 带等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常见类型:板岩、片麻岩、大理岩、 石英岩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雕 塑等领域
沉积岩:由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由地壳中的岩石经过高温、高压等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石、石英岩 等
地质学与化学的交叉:利用化学方法研究岩石的化学成分和形成过程
地质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利用生物学方法研究岩石中的生物化石和生物 作用
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研究岩石对环境的影响和岩石环境效应
地质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和分析岩石数据,提高研 究效率和准确性
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等,拓宽岩石研 究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视角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岩石分类是地质 学研究的重要内 容之一
岩石分类有助于 了解地球的演化 历史
岩石分类有助于 寻找矿产资源
岩石分类有助于 预测地质灾害
地质研究:了解地球的演化历 史和地质构造
资源开发: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提高开采效率
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案和教学设计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案和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材分析】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本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

学生主要借助比较的方法认识三种岩石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光滑、粗糙程度、光泽、硬度、岩石成分的颗粒大小、成分是否单一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

对于岩石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兴趣。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区分这三种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十分轻松,但在生活对岩石无意识的观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特征认识。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作为本节课观察岩石的基础,但对岩石观察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但这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难点:学生对于岩石光泽的判断【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1个放大镜、1个手电筒、1枚钢钉、1把铜钥匙、活动记录手册,(以小组为单元,材料充足,可2人一组)。

【教学过程】一、聚焦:种类繁多的岩石(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3种岩石图片、三种岩石。

工程地质课件——第二章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课件——第二章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辉长岩、辉长岩和深色辉长岩。
辉长岩具辉长结构、次辉绿结
构、反应边结构和出溶结构,为块状构造。产于 各种构造环境,常构成大小不等的岩盆、岩盖、 岩床状侵入体,相关矿产有铜、镍、钒、钛、铁 等。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 花岗斑岩(岩浆岩) 酸性浅成岩,具有花岗斑 状结构。斑晶含量一般为 15-20%,通常被基质熔 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花岗斑岩通常以 小岩株、岩瘤、岩盘、岩墙产出
第二章 岩石的成因类型 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
• 地球的主要数据(1975年) • 赤道半径(a) 6,378.160 km • 两极半径(c) 6,356.755 km • 平均半径(a2c)1/36,371.017 km • 扁平率(a-c)/a 1/298.257 • 赤道周长40,075.7 km • 子午线周长40,008.08 k32×1012km3
• 大理岩(变质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 经重结晶变质而成 等粒变晶结构,块 状构造。
• 云英岩(岩浆岩) 由酸性侵入岩受气成-高 温热液交代作用蚀变所
形成的岩石,颜色较浅,
一般为浅灰、浅灰绿色。
花岗变晶结构或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 造。主要发育于中等深度的花岗岩穹窿体 顶部和边缘,或在矿脉两侧呈脉状、网状 等
• 花岗岩(岩浆岩) 显晶质酸性深成岩,呈肉
红色至浅灰色。半自形等
粒结构,有时具有特征的
文象结构。广泛分布于不
同时代的褶皱带和前寒武纪地盾区。花岗岩 常见的产状有花岗岩穹窿、岩基、岩株、 岩盖和岩墙等,多分布于大陆地壳的上层, 而且常包裹数量不等的岩石包体。
• 云母片岩(变质岩) 其原岩主要为泥质岩和中
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 各层之间物 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教科版《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课件1

教科版《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课件1

教科版《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自然与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各种各样的岩石》。

具体内容包括岩石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我们将深入了解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典型代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各类岩石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不同岩石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质科学的兴趣,提高探索自然现象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的分类、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岩石标本、显微镜、投影仪、教学PPT。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世界各地的岩石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多样性。

2. 岩石概念与分类(1)讲解岩石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自然物体。

(2)介绍岩石的分类,讲解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点。

3. 岩石的形成过程(1)讲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以例题进行说明。

(2)讲解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实践情景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

4. 各类岩石的特点(2)通过显微镜观察,让学生了解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点。

5. 随堂练习出示不同岩石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其分类及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岩石概念、分类、特点2. 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3. 各类岩石的特点及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岩石的概念及分类。

(2)举例说明各类岩石的特点。

(3)观察身边的岩石,判断其分类及形成过程。

2. 答案:(1)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自然物体,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2)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如页岩、砂岩;火成岩:结晶颗粒较大,如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具有片理结构,如片麻岩、大理石。

(3)根据观察结果,判断岩石分类及形成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及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判断岩石形成过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小学科学认识岩石课件ppt

小学科学认识岩石课件ppt

04
常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岩浆岩类型及特征
类型
岩浆岩主要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喷出岩是岩浆喷出 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如玄武岩、流纹岩等。侵入岩是岩 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如花岗岩、橄榄岩等。
特征
岩浆岩具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颜色、密度、硬度 等物理性质因矿物成分不同而异。此外,岩浆岩中常含有各 种金属、非金属矿产,如铁、铜、铅、锌、金、银、石英、 云母等。
03
岩石物理性质及鉴定方法
颜色、光泽和透明度观察
颜色
观察岩石新鲜面的颜色,注意区 分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对鉴 别岩石种类、分析岩石成因有一
定意义。
光泽
观察岩石的光泽,不同的岩石具有 不同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 泽、油脂光泽等。
透明度
观察岩石的透明度,透明度与岩石 中矿物的成分和结构有关。
硬度和密度测试方法
构成地壳
岩石是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之一,地壳中的岩石层 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板块,这些板块的运动和相互作 用是地球地质活动的重要原因。
矿产资源
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属、非金属、 能源等。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地质景观
岩石还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地质景观,如山脉、峡谷 、瀑布、溶洞等。这些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 是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作用的重要证据。
变质岩形成过程
原岩形成
变质岩的原岩可以是岩浆岩或沉积岩 ,这些岩石在形成后经历了变质作用 。
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变化
在这些变化的影响下,原岩中的矿物 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 化,形成新的岩石类型——变质岩。
变质作用发生
由于地壳运动或地下热流的影响,原 岩所处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如温度 升高、压力增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EPR, MAR)
M洋id-Oce中an R脊idge
Intraplate (Hawaii, Reunion)
O洋cean I岛sland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Andes in South America)
C陆ontinen缘tal Mar弧gin Arc
岩石的基本组成
岩石----矿物----元素
元素:
是地球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 不同,但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 (Na) 钾(K)﹑镁(Mg)八种元素占了地壳总重量的97%以上﹐其 中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一半(49%)﹐硅占地壳总重的1/4以上(26%)。 元素是组成矿物的物质基础。
熔浆形成于板块边缘地幔
熔浆形成于地球深部 (地幔柱)
熔浆形成于板块边缘地幔
岩石成因 熔浆直接喷出地表-火山作用-火山岩
岩石成因
海 底 火 山 作 用
海底火山喷发因为海水很凉,深度很大,岩浆主要是在海底流动, 形成枕头状的岩石-枕状溶晶--侵入作用--侵入岩
岩石成因
陆地占地球表面的 30%;海洋占70% 研究发现 :海洋中的岩石普遍非常“年轻”,陆地上的岩石普遍比较“老”,并且比较“轻
岩石成因
板块构造学说 地幔柱构造学说
三类岩石的成因机理
水、风等搬运后沉积(沉积岩)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Mariana, Tonga)
岛弧 Island Arc
变质岩成因及岩石特征
High-temperature limit grades into melting Over the melting range solids and liquids
coexist Xenoliths, restites, and other enclaves? Migmatites (“mixed rocks”) are gradational
If we heat a metamorphic rock until it melts, at what point in the melting process does it become “igneous”?
火成岩分类
(1)按熔浆结晶的位置分为:A 到达地表--火山岩 B 未到达地表--侵入岩
( 2 )按岩石的成份分为:
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酸性岩
SiO2,Al2O3
增加
增加
MgO,FeO
颜色深,比较重
颜色浅,比较轻
流纹岩
(酸性岩类)
花岗岩
英安岩
(中酸性岩类) 花岗闪长岩
安山岩
岩石分类: 三大基本的岩石类型 3 fundamental rock types
Igneous
火成岩
Sedimentary
沉积岩
Metamorphic
变质岩
出露在地球表面的三类岩石 的形成机理(成因)
岩石成因
南美洲
非洲
50多年前,科学家们利用潜水艇等对大洋底部的仔细研究发现,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底部的地貌是相同的,都有像“脊柱”一样的海底山脉,那 里有岩浆不断的上涌,形成最年轻的岩石。大洋两侧的陆地还可以拼贴起来
地球科学知识:
岩石成因、类型与鉴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苏 犁
地球的本质特征与岩石成因
地球性质
地球表
海洋
大陆
面由水和
陆地两部
分组成
地球性质
陆地占地球表面的 30%;海洋占70%
地球特性
地球的内部结构: 中心没有完全固结的鸡蛋
地壳
地幔
内 核
外 核
鸡蛋
地球特性
岩石圈
D” layer
地球是(1)分层的;(2)内部是富集铁、镍、镁等重元素,外部富集硅、铝 等轻元素;(3)内部热、外壳冷(地核的温度可高达5000°C以上)。地球内部分 层的特性,特别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向地球表面释放导致地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包括在地球表面形成岩石层,根据岩石形成作用的不同,地球表层(包括地壳和软 流圈以上地幔构成的岩石圈)岩石通常被分为三大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岩石成因
板块构造学说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Mariana, Tonga) 岛弧 Island Arc
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EPR, MAR)
M洋id-Oce中an R脊idge
Intraplate (Hawaii, Reunion)
O洋cean I岛sland
矿物: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份 和特定的晶体结构,并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温度、压力、氧逸度等)条 件下稳定,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研究表明,由地壳中主要元素的氧 化物或氧盐(主要是硅酸盐) 形成的矿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相。目前 已知的矿物约有3000种。
岩石:
指天然产出、具一定结构构造的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化学成 份随所含矿物种类及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由各类岩石构成了地球的最外 部圈层--岩石圈。按岩石形成机理(成因)可将它们分为岩浆岩、沉 积岩和变质岩 3个大类。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Andes in South America)
C陆ontinen缘tal Mar弧gin Arc
Intraplate/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East Africa, CFB of Deccan)
大R陆ift裂谷
熔浆形成于地壳
Intraplate/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East Africa, CFB of Deccan)
大R陆ift裂谷
地表岩石因埋深(变质岩)
板块俯冲带入地球内部(变质岩) 地球内部热物质上涌(火成岩)
火成岩成因及岩石特征
在地球内部(地幔或地壳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高温 熔浆上侵至近地表发生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被称为火成岩
(中性岩类) 闪长岩
枕状熔岩
(基性岩类)
辉长岩
科马提岩
(超基性岩)
橄榄岩
祖母绿
红刚玉 刚玉
黄玉
钛铁矿
帘石
电气石
宝石
岩石中的漂亮矿物
金伯利岩-形成于150 km以下, 并快速喷发至近地表的超基性岩
光彩照人钻石
变质岩成因及岩石特征
地表岩石可以因为被埋到地下深处,或 因板块运动被带到地球深部,或受应力 挤压变形等作用影响而发生变化成份和 结构构造特征改变形成的岩石--变质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