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与人性的裂隙:诗人顾城主体人格特征解读
顾城作品风格与性格
顾城作品风格与性格很多年前就读过顾城的诗,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更是成为学生时代记忆的经典。
作为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作品带有孩子般稚嫩单纯、梦幻情绪,所以又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表达方法来抒发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满载着一个成年人的忧伤。
这忧伤虽然有时很淡,但有时又像铅一样的重金属沉重。
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用他不被尘世间污染的思想,用象征隐喻、抽象变形、通感、物象叠合、物人转换、因意取象和省略跳跃等七种艺术特点,让你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关键词:顾城;诗歌;艺术;朦胧派;语言表达;意境;童话诗人对顾城的诗歌按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大致的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前童话时期”“中童话时期”和“后童话时期”。
但在笔者看来,仅凭舒婷的一首《童话诗人》就作这样的划分确实有些许的牵强。
看过1992年顾城在德国波恩接受《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顾城谈到不断变化的“我”的阶段性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把自己诗歌创作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文化阶段、反文化阶段和无我阶段。
从顾城早期诗歌来看,正如舒婷诗中所描写的:“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童话诗人之名的确名副其实,舒婷写于1980年的《童话诗人》也正是对诗人早期作品客观真实的总结概括。
但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中期以后,也就是按顾城自己划分的“反文化的我”与“无我”状态时期,因为在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无奈,更多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使得诗中多了很多灰色的意象,例如“墓地”“死亡”“黑夜”“杀人”等意象开始频繁的出现,并在后期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浅析顾城性格色彩与其诗歌文学创作的关系
浅析顾城性格色彩与其诗歌文学创作的关系文中系统的对顾城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童话的渴望和隐藏的死亡意识进行了解析,进一步指出顾城遭遇精神困惑的根本原因和其背后的哲学意识,文章通过哲学的角度用一种严密的逻辑对顾城及其作品进行了解析,对研究顾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一章顾城红色性格色彩的成因及其独特性第一节FPA 性格色彩与红色性格“FPA(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色彩”的分类方法来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
其源头最早可追寻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希波克拉底就对人体性格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一致的个体,但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特性上存在相似性。
当人们聚集在一个统一的群体进行活动时,总是会出现一些相同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在本质上会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相似活动。
希波克拉底的理论中对人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划分: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FPA 性格色彩的四色分类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性格色彩学认为,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用色彩来刻画形容。
人的性格色彩主要有四种,即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而不同色彩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特点。
红色性格的人心思灵敏,天赋超凡,但容易患得患失,情绪波动较大;蓝色性格的人思维缜密,善于控制,是最好的执行者,但过于拘泥于形式,不善于调控自身;黄色性格的人十分精明,会打算,才华外露,性格活跃,具有领导才能,但过于锋芒外露,好斗;绿色性格的人宽厚平和,不显山露水,与人为善且淡薄名利,是心静如水的明白人。
根据性格色彩学来分析,可以得知,顾城是十分典型的红色性格的人。
关于红色性格的特性,具体分析如下:一、红色性格的优点美国自然科学家杜利奥指出:“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状态不佳会让一切都处于不佳的状态。
”①此定理被称为杜利奥定理,主要讲述了一个人的状态对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作为外向型的情感色系,象征着能量与激情,红色性格的人,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能够以充满激情的姿态去实现它。
情感诗人鉴赏顾城的诗意人生
情感诗人鉴赏顾城的诗意人生顾城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其独特的诗意和对情感的表达而闻名。
他的诗歌作品流畅凝练,笔触细腻,充满了深刻的情感。
通过鉴赏顾城的诗意人生,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诗歌艺术和心灵世界。
一、顾城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点顾城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位诗人,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冲击。
这个背景使得他的诗歌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个体心灵的发展与追求。
顾城的诗歌充满了自由、开放、温暖和反叛的精神,他的诗意人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宇宙无穷的浩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息息相关。
二、关于爱情与美的表达顾城的诗歌中常常涉及到对爱情和美的独特感悟。
他以细腻、感性的笔触描述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同时也探讨了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他以独特的感悟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并将其与自然的景象以及人类的情感相结合。
通过他对爱与美的表达,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情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顾城的诗意人生中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
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体悟,把握着宇宙间的生命律动,捕捉到微小而瞬息的瞬间。
对他而言,生命与死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以诗意的方式描述了生命的繁华和流转,以及对死亡的超越和解放。
在顾城的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与对死亡的豁达,这种思考与感悟使他的诗意人生更加丰富多元。
四、对社会与人性的关注顾城的诗歌也关注了社会现实与人性的问题。
他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对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冲击和困惑给予了深刻的思考。
他以感悟和痛苦的表达,揭示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焦虑与无助。
在顾城的诗意人生中,他通过诗歌的独特形式传递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五、对艺术创作的追求顾城是一位对诗歌艺术有着追求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出了对诗歌形式和语言的探索。
他以独特的方式组织词语,创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意象和音乐性的语言。
著名诗人顾城人物简介
• 成为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顾城的创作背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氛围
• 社会动荡,人心惶惶
• 文人遭受迫害,创作受限
顾城的创作态度
• 坚守文学信仰,坚持写作
• 以诗歌为武器,反映社会现实
文化大革命对顾城创作的影响
• 使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 促使顾城探索新的诗歌表现手法
• 随着对顾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顾城及其作品
• 顾城研究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T C H I N G
Docs
对子女的教育理念
• 强调个性,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 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在顾城的影响下成长
• 接触诗歌,培养了良好的审美观
• 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顾城的生活态度:追求自由与理想
对自由的追求
⌛️
• 强调个性,追求自由,
反对传统
• 在生活和创作中都表现
出对自由的渴望
顾城的生活态度
• 坚守文学信仰,坚持写
对理想的追求
作
• 以诗歌为武器,反映社
会现实
• 通过诗歌表达对自己理
想的追求
• 为实现理想付出了巨大
的努力
04
顾城的死亡与遗产
顾城的死亡:悲剧性的结局与谜团
顾城的死亡原因
• 在新西兰激流岛因意外去世
• 具体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顾城死亡的悲剧性
• 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因意外离世
顾城与谢烨的爱情
• 执着而深沉,充满了浪漫和激情
顾城经典诗词赏析
顾城经典诗词赏析 顾城,他本是⼀株⾜下沾满泥⼟的花,他呼吸就像⼀株青草,蚂蚁在他⾝畔搬运沙⼟,绝不会因为爱情⽽苦恼,⾃在的野蜂在歌唱,把⼀⽀歌献给所有花朵。
以下是顾城经典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读顾城的诗,⼤体上应当注意如下⼏点: 1、四个阶段 顾城的诗可分为四个阶段:⾃然之我、⽂化之我、反⽂化之我、⽆我。
1.1 ⾃然之我 《蝉声》 你像尖微的唱针, 在迟缓⿇⽊的记忆上, 划出细纹。
⼀组遥远的知觉, 就这样, 缠绕起我的⼼。
最初的哭喊, 和最后的讯问, ⼀样,没有回⾳。
且不说那些少年天才的作品,从这⾸写于⼗五岁的《蝉声》中就能看到,顾城的天性之⼀就是与⾃然对话,惯于捕捉那些⾃然的讯号,“尖微的唱针”,以此来与个⼈进⾏交流、共鸣,“划出细纹”。
这个特点也是贯穿于他的⽣命始终的——顾城在诗中不断地与世界进⾏对话,或者说,不断地输出他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与其他的“⼈”的交互极少。
就连后来那⾸被⼴为传颂的《远和近》也是如此: 《远和近》 你, ⼀会看我, ⼀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其中,让顾城觉得有诗意的,并不是“你”,⽽是“远和近”的⽐较,并且,其中隐藏着⼈与⼈的疏远,以及⼈与⾃然的亲近,“对⼈性复归⾃然的愿望”(顾城语)。
1.2 ⽂化之我 《我是⼀个任性的孩⼦》(节选) 我是⼀个任性的孩⼦ 我想涂去⼀切不幸 我想在⼤地上 画满窗⼦ 让所有习惯⿊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架⽐⼀架更⾼⼤的⼭岭 画下东⽅民族的渴望 画下⼤海—— ⽆边⽆际愉快的声⾳ 所谓“⽂化”,固然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顾城⼤量学习了东西⽅⽂化并加⼊诗⾥,但最重要的是,顾城所能理解到的“⽂化”,其中最主体的⼀个因素便是与⼈、与社会的交流。
所以,顾城这个阶段的诗⾥,才会出现“东⽅民族”、“北⽅”、“⽗辈”、“⼭岭”、“母亲”这样的词汇,当然也还有各种诗选收录的《⼀代⼈》: 《⼀代⼈》 ⿊夜给了我⿊⾊的眼睛 我却⽤它寻找光明 像这种调性的作品,在顾城的创作中其实是⽐较少见的。
顾城部分诗赏析
顾城部分诗赏析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
接下来店铺搜集了顾城部分诗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1、《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
“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
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
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
“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
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2、《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
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
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
《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顾城: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
顾城:二元对立中的诗性人生内容摘要:作为上世纪末“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率真清新的诗歌语言,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以及骇人听闻的死亡选择,都给后人留下了道不尽的思索话题。
顾城的一生,留下明显的二元对立的印象模式。
本文试从理想,爱情,艺术追求三方面来剖析顾城二元对立的诗性人生,并试图探究思想原因。
关键词:顾城二元对立理想爱情艺术追求作为对时代风云的反叛与反思,“:朦胧诗”的出现是黎明时一代觉醒者的宣言;作为朦胧诗群的一员代表,顾城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符号:一切“群体”的特征都无法将他总结。
如果把顾城比为一副画,一面色彩是清晰,透彻明亮,勃勃生机的,一面则是朦胧,晦暗,茫然,模糊不清的。
画面两边的叠加,构成了下面将要讨论的主人公顾城。
一理想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对理想的寻找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纵观顾城一生对理想的追寻过程,可以看到明显的两截:前期热情奔放,追求理想,执着于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后期,一旦梦境醒来,黑暗降临,诗人马上变得疯狂,以双重的毁灭来拒绝黑暗。
顾城前后这种超乎常人又截然不同的举动也使得他的理想选择呈现明显的二元对立结构:由疯狂的追求走向疯狂的毁灭,对立的两个极致同时出现在一个诗人身上,这成为顾城追寻理想的一大特色。
作为出生于1956年的一代人,共和国变幻莫测的风云在幼年的顾城身上涂下了浓重的一笔,顾城也在历史风云中起伏跌宕。
童年随父下放山东海滨农村的生活经历虽然为顾城以后的诗歌创作乃至生活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童年经验,但灰色的历史,疯狂的人群,凌乱的生活,仍然在顾城身上刻下了抹不去的阴影,其诗作就留有这种痕迹。
如作于1969年时《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幻想”来自对黑暗现实的感受体会,“破灭”则是黑暗现实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顾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新诗自选集中,仍把这首诗放于其首,可见诗人对历史烙印的深刻记忆。
《我的幻想》十年后,大动荡平息后的那一年,年轻的顾城终于发出一代觉醒者的宣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诗歌赏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但知道她很美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画下婚礼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小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天,顾城在幼儿园里发起了高烧,妈妈赶来了,把顾城包得厚厚的放进儿童车里,在推着去医务室的路上,顾城感觉到世界都睡了,只有星星还又大又亮,小车吱吱地响着,而妈妈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童话,然后他看见了那童话中的世界,正和那洁白的水汽一起,在夜空中轻飘……在妈妈为顾城建造的童话的世界里,他不想长大,想要永远做个孩子,永远坐在妈妈的小推车里,但是他却不能拒绝长大,所以此后漂泊在江湖里,他就像一块漂在大海的小木片一样,思念着他的陆地,思念着他童话的城池.谢烨说顾城:"他喜欢睡觉,生活对他来说不过是通向梦海的沙滩.〞顾城是一个被幻想宠坏的孩子,如果说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那么幻想就是清醒人的美梦.所以他想要拒绝长大,但是成长不可避免,但长大了的诗人,却不让他的灵魂破茧而出,因为这个过长的梦,他变成了蛹.他就一直呆在这个蛹里,做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美梦,但是他知道:我的梦不会太久,她预备了萤火虫.孵梦的壳不可避免地在一丝丝裂开,只到有一天无法遮住诗人长大的身体,有一天,他胆怯地睁眼看着这个世界,梦,告诉他,生活是假的,而此时生活扑面而来,告诉他,梦是假的.生活,像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打劫了诗人的梦.最后,诗人的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终被一把斧头拆毁.那一把斧头莫名的出现在悲剧现场,却不是凶器,仿佛是种意向,就像那扛着斧头进山的樵夫,遇仙人,下一局棋,等要回去,才发现斧已烂柯,才知人间已今夕何夕,他是真的误入了那座仙境,却再也回不去了.就像顾城,携一笔,进入了他的童话乐园,他描绘了这童话里的种种美好,可是再出来,看见这人世亦是不知今夕何夕,而离开童话的他亦如离开水的鱼,离开天空的飞鸟,离开花朵的蝴蝶,濒临死亡.顾城说:"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不少人认识顾城大多起于《一代人》同时又终于《一代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此顾城就非彼顾城,而这首诗虽然曾经以朦胧诗的典X而出现,但是当人们已经在某一个较固定的层面普遍认同和接受了它,把它当成了"一代人〞独特的标志与象征,那么实际的它也就已经不再是以"朦胧〞的形态而存在了.它成了一个有着特定指代意义的符号,诗的思想性虽被拔高了,而它的诗意和情绪性却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简化和滑坡.〔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甚明显甚至还有待商榷的悖论: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却在不朦胧的层面被广泛接受了.因此在朦胧诗最有影响的时候,"朦胧〞的含义本身却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和接受.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文所要和所能讨论的了〕而如果每一首诗都像一个标语口号那样确定不移,那么它就不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复品读和欣赏.今天当我重读顾城的《一代人》,它吸引我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曾经据以成为典X之作的对一个时代以与那一代人遭际、姿态和抱负的统摄与反映.而是要远在这一点之外,在诗歌本身自然保存的字句中.寻求那最初的表达冲动、表达难度、表达幅度和在这个寻绎的过程中我在其间自由领略时所享受到的快感与快意,才成了我作为另一代人却仍然能够对它感同身受的原因.这首诗的"诗眼〞,或者说解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我以为是一个"却〞字.对这个字的不同感知、理解与领悟,对它不同的定性,造成了极不相同的欣赏和解读效果.在从前一些特殊年代,这种思想上的取向也许就是判定一首诗优劣的标准,但是今天,对它的偏好与取舍则更应该退回到诗意本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上去,退回到文学自身的感性与情性X围以内来对它进行选择和评说.诗歌在现代失去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诗歌解读的可能性与自由性的被戕害与被强奸.当所有诗句不是直言不讳,就是微言大义;读者要么只看到一种赤裸裸的煽情和无从参与的直白,要么是被宏大而又枯槁的口号压得失去判断、丧失了个体鲜活的感性与悟性.这样一来还会有什么诗的欣赏可言?当欣赏成了不可能,又哪里会有什么欣赏的快意和兴趣?而既然没有了兴趣,自然也就不会有对诗歌的关注与热情了.当然这是后话.既然诗歌是一种敞开,那么也许这种相互纠缠混合的混沌状态才是它的真实状态和原生状态.但是既然诗歌同时又是一种命名,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哪怕截然不同却一定切实存在的具体意向.解读的自由不是盲目与不可确定,而应该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确定.所以我抓住了"却〞字作为我的诗歌"确定〞的契机.正如上文已经有所提与的那样,一切可以从对"却〞字的不同命意开始.如果我们把"却〞理解为一个转折连词,理解成"但是〞和"偏要〞,那么这首诗就有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决绝与悲壮.即便执拗得孤傲,那也是对丑恶势力的孤傲.因此它成了"一代人〞凛然的肖像,哪怕黑夜漆黑了"我〞的眼睛,但是这只会使"我〞更起而反抗,而决不屈服."黑色的眼睛〞既是一次受骗和被伤害,同时也导致了"我〞的觉醒与反抗.至于"光明〞的有无,并不是诗要表达的重点,也不是它主要关心的所在.它要突出的只是一种对待"黑暗〞的态度,表示一种在荒谬中却依然坚定的一代人孤胆英雄般的姿态.这种理解是《一代人》被接受的主要理由和方式.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却〞的意义理解为一种反讽或自我嘲弄,把它理解成"竟然〞的意思.这样,英雄主义的色彩便被极大地消解.诗歌所表示的不再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姿势,而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嘲笑."黑暗〞在这里压倒了对光明本该有的信念,而"光明〞是不可能的.追求光明是可笑的,因为唯一可用来追求的武器也已经被黑暗所俘获、所污染."黑色的眼睛〞和"光明〞之间形成了不可抹灭也无法调和的悖谬.谁如果去打破它,谁就应该受到失败和嘲笑.只是在这里,打破和嘲笑的人,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因此这种英雄主义的退守里其实也能够包含着一丝时不我与的进击.嘲笑因为发自自我而有了指控的力量,虽然它是曲折的、甚至是消极的.这样的理解少了许多悲壮,多了一些苦涩;少了一种顽强不屈的"韧〞的精神,多了些自我消沉的颓丧.就像接受一种宿命,"我〞嘲笑并且接受了"人的不成功〞.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理解似乎更接近顾城本人的真实.同样作为黑暗现实里的失败,前者也许是暂时的,后者却宣告着一种必然.如果前者还有更多的"壮〞可言,那么在后者也许就只剩下了自我解嘲后无以复加的"悲〞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是在接受中被简化和定型化了的悲剧英雄,还是在浓重夜色中冲突不出,因而沉湎理想的"一个任性的孩子〞?事实也许是,这两者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英雄往往正是那些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任性〞和孩子气的人.他们的身上保存着更理想化也更纯粹的天性,正是这一点才使他们和一般人区别了开来,也才使他们最终选择了"英雄〞的行为并且成为英雄.所以孩子的任性其实是对英雄的丰富而不是消减.只是,过度的理想主义也可能导致对现状的抗拒和悲观,毫无保留的退守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取向.当孤傲的执拗走向极端,无奈的自嘲不是作为一种清醒而冷静的精神底色平衡激情,而是成了一种自我沉溺的理由和表现方式,对英雄行为和理想主义的期冀就容易在现实磨难面前,由希望而转向无望进而步入绝望.这就会导致人的遗世孤立和他偏执性格的片面发展与激化.从而导致两者在这一点上趋于统一,走向汇合,并且在这个封闭的圈内相互助长、恶性繁殖.如果这样说不是十分的牵强附会的话,我还想指出,在本诗的题目"一代人〞和诗句中的"我〞——而不是"我们〞——之间,其实早已经隐含着或者预示着在那个时代语境中,个人选择的矛盾与其X力.比如"一代人〞的宏大和"我〞的渺小,比如"一代人〞的担当和"我〞的不胜.我不敢说这是顾城所自觉和有心的用意,事实上,这两者也没有必然如此的对立,因为"我〞完全可以作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发言、而具有代表性.同时无论在诗歌的节奏上还是就诗歌本身的个人性表达而言,用"我〞都要比"我们〞适宜.因此我之所以指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诗意的内在X力而言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那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痛苦而艰难的现实选择与内心冲突,强调诗歌表意所具有的充分性.作为同时代人,温情的舒婷也曾写下《一代人的呼声》,在那里喊出了另一种更坚定也更自信的声音.所以我相信,无论是"一代人〞还是《一代人》,它们都是丰富的、多面的.而我们对它的解读、我们作为又一代人正在和将要做出的选择也一样."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把它当成了名人名言.到了20##的文学课上,我知道了它是一代朦胧诗人顾城的名作.20##,又再次聆听了X大老师对这首名诗的赏析,颇有感触.于是在课余去图书馆寻找有关顾城的书籍与这位神奇的诗人作心灵的沟通……——题记一、闲谈顾城出生于1956年的顾城在"文革〞期间只是个少年.和大多数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他经历了少年时代天真单纯的信仰的破灭,也经历了从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从他早期的短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冷峻的怀疑和批判.与同时期的诗人相比,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他要用"纯银〞一样的声音去构筑一个天国.为此,他被成为"童话诗人〞.诗人也不愧于这个称号.在他的笔下的世界是纯净和谐的,他的诗作被表现在未被涉世的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中,也被表现在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他一直去寻找朦胧又纯粹、自然简单又高度理想的童话王国.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拒绝成人的心态和眼光.我认为这和他小时候随父亲下方,在自然环境里长大有关.阳光、沙滩、松树是他诗作中始终不变的角色.所以说,在朦胧诗人中,顾城赢得了这个称号是理索应当的,舒婷曾在《童话诗人》中十分形象地勾勒出了顾城和他诗歌的特征.但是,在童话诗人顾城的内心一直就有着另外一面:童年的记忆培养了诗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却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这既是他极力逃避现实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造成他性格怪异、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下放时受歧视的生活和返城后人生际遇的不顺都使他心灰意冷.他在诗里写到"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童年生活留下的阴影,使他对新是生活充满了恐惧,也使他不能像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那样对历史做出理性的评价.他说: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写的如此忧伤绝望、可怜幽冷,与他唯美纯真的童话诗形成极大的反差,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灵真实的一面.由于无法摆脱阴冷的记忆,又深深知道童话王国的脆弱,现实中的顾城只能以离群索居的方式逃避现实.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给后人留下了一篇世人皆知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篇——《一代人》二、另眼赏读《一代人》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一共只有两行,读后却难以忘怀.这大概是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是"诗本身〞的深层意象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诗的标题"一代人〞又使诗获得了巨大的时空容量,起到了点题作用.全诗格调冷峻、深沉、意象独特,富于哲理性.在这里,"黑夜〞是黑暗岁月的象征;"眼睛〞象征一代人心灵的觉醒;"光明〞象征真理和未来.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意境奇特、充满活力的象征体.在黑色的画面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孕育着那冲破黑暗的力量.黑夜是可憎的,但又是黑夜创造了它的对立物.诗作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它概括了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的心灵里程,表现了诗人寻找光明和真理的信念.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但结构是完整的,因为它很完整地把一个意思表达了出来——对于过去一个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单是这一句所含纳的更为深广的意味就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受到强烈影响并意味深长......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除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之外,常常最终面对的宇宙和生命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处理.我认为顾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歌艺术家.还有人可能会感觉这"黑色的眼睛〞还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为什么这眼睛只能是黑夜给予的,为什么黑夜所孕育的双眼要背叛地寻找它的反面——光明,为什么这双眼睛就不能习惯黑夜.而读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后,几乎没有人会不停下来想想,"光明〞是什么,能寻找得到吗?"留白〞做的好的诗,会让人有一种想续写它的冲动,却最终发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如果让我们在这短短的两行字之后再加上一两行,那该写什么,恐怕没有人敢这么做吧.这正是《一代人》既空白又丰富之处.顾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节制了自己的冲动,而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了读者.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童话诗人〞,顾城的创作显在沉浸于他自我编织的迷人的"生命幻想曲〞时,丝毫没有忘记个人、诗歌对社会道义的独特承担.诞生于1979年的顾城的小诗《一代人》短小精悍,不仅彰显了优秀诗歌寓意无限、回味无穷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体现了顾城的这种积极的"文以载道〞的努力.《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与"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文革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没有谁告诉他们被太阳晒热的所有生命都不能远去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1982年7月如果以为童话诗人仅在假定性世界虚构他的幻象天国,用纯净的本真童心和异想型人格编制"梦游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童话与现实的边缘,在异想与梦幻的氛围里,他的诗亦时有渗透着对社会存在的介入,以与对生命的体味,尽管不是重笔浓墨,倒象是透明淡远的水彩.这首诗短短13个句子,形而上地触与了现实生存挣扎与死亡命定的严峻谜面.首句"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是概括性背景,有着映衬作用与反讽效果,联系整首诗可以联想为在这貌似明亮宽敞的社会舞台上,芸芸众生正在演出各自的剧目:正剧、闹剧、悲剧、喜剧……而对熙熙攘攘的众生相,诗人仿佛是以"场记〞的身份出现,坐在角落,冷静审视各种剧情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法官似的判定:"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拼搏角逐,〔"走来走去〞〕或巧取,或豪夺,其目的虽然是一种生存本能〔"围绕自己〞〕,但不无可悲的是,却被另一种社会性异己力量〔"木桩〞〕所主宰、所支配、所控制,以致近乎盲目围绕着它团团转,还洋洋得意以为生存得"宽敞明亮〞呢!这一剖析显示童话诗人并非天真,从"围绕自己〞到"围绕木桩〞的双重圆心运动中可以悟出,被"木桩〞所异化的人无法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本质,人时时陷入外部世界异己力量规定的重围中.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社会性含义.另一层的本体含义是:人围绕着自己团团转,人陷入自身的木桩"圈套〞,这种作茧自缚是现代人生最大的悲剧——人既是他人的地狱又是自身的囚徒.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马与木桩关系〕贴切地道出人的悖论.为了不至于过于分散,第二节首句再现一次"背景〞以便收拢,接着道出"偶尔〞也有极少数英勇的"蒲公英〞,能够做超脱性飞行.蒲公英这一意象在新诗潮中被广泛应用.它常常扮演先驱者、觉醒者、探索者、冒险者、叛逆者的角色.可是没有人"告诉〞蒲公英,他们终究飞不远,也有可能他们明知飞不远,还是义无反顾地"远云〞,他们拒绝种种被异化的现实的"黑夜〞,尽管他们明白:他们无法最终抗拒命运,无法抗拒人生最大的谜底——死亡.所有这一切都要被死亡这位"细心的收割者〞所捕获.诗人把死亡比喻为一位巨细无遗的收割者,绝不丢下任何一穗麦子.从蒲公英的相对自我肯定〔"飞舞〞〕走向最后的否定〔"不能远去〞"不会丢下〞〕实质上涉与了生与死的命题.诗人在此似乎放弃了生的坚执而肯定死的威力,虽然他的否定心平气和,口气很是客观,但那宿命的意绪多少有所流露,那是一种挣扎,一种平静的绝望.D&#·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说:"绝望是一种最终的或边缘的境遇.绝望的痛苦是这样一种痛苦:由于非存在的力量,存在者知道自己无力去肯定自己,结果便是它想放弃这一认识与其预设,放弃那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想摆脱自己——而这是做不到的.绝望以加倍的形式出现,以此作为逃避的孤注一掷的意图.〞顾城有没有彻底陷入死亡的绝对宿命呢?他把平静的绝望化解,寄托在"蒲公英〞的飞行中〔在他作品中曾大量出现"蒲公英〞型的意象〕哪怕最后都"不能远去〞.毕竟他还清醒:整个人类的生命可以解释为一种为了避免绝望而作的持续努力,他还没有彻底放弃努力.昨天,像黑色的蛇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现在它死了压在一座报纸的山下难以捉摸无数铅字像蚂蚁般聚会讨论着怎样预防它复活一九八O年九月"昨天/象黑色的蛇〞,这么一个有亮度、有色彩、有质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黑色的蛇,这么一种狰狞、恶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与我们昨天那段恶梦般不可思议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感觉上作用读者,以激起读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深入事物的内质,把两种给人感觉上相近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构成新鲜有力的比喻,以达到内在的准确,这是现代诗人所追求的.那么一个疯狂变态达十年之久,兽性战胜人性,假、恶、丑蹂躏真、善、美的昨天,正象一和冰冷的、黑色的蛇,"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让人心有余悸,不堪回首.痛定思痛,这条"难以捉摸〞的蛇,会不会僵而不死,再度复活?"怎样预防它复活〞,光靠"无数的铅字〞?对于一个血液里沉淀着过多封建因子的社会,对于一个头脑容易昏胀、发热而又缺乏##意识与法制观念的民族,要想防止悲剧重演,假、恶、丑再度横行,力量在哪?措施在哪?诗人在深沉地思考着,也在隐隐地担心着.用诗的方式处理具有深层反思意义的题材,这首诗是成功的.这主要在于诗人用意象代替情绪的发泄,代替议论.象蛇这样一个意象就暗含着诗人对昨天那段历史的情绪.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主X诗应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发泄,以准确的物质关系象征非物质关系.这首诗正有这样的特点.不是再见我们告别了两年告别的结果总是相见今夜,你真要走了真的走了,不是再见还需要什么?手凉凉的,没有手绢是信么?信?在那个纸迭的世界里有一座我们的花园我们曾在花园游玩在干净的台阶上画着图案。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
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顾城的童话是凶险的童话,顾城的人格一直是分裂的。
《山影》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今天像恶魔,明天又是天使”,可以概括他的两极性格。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顾城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顾城自己承认,他是个“从来没过八岁”的“始终没有发育成熟” 的“魔鬼般的顽童”。
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
顾城,这个任性的孩子,这位天才的诗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如同一阵穿过篱笆的风给世界带来无比的清新之感,如今读他的诗仍能感到扑面而来的灵气,仍会被感动。
《我是任性的孩子》是顾城的代表作之一,诗人、诗评家陈超把它视为近三十年来中国最优秀的三十首诗歌之一。
确实,这首诗很能代表顾城的风格,同时,似乎也暗示了他一生的悲剧。
这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耽于幻想的孩子,他想要画下纯美的自然,他想要拥有纯美的自然。
他想要爱情,他想要有美丽女孩担当主角的爱情。
他是一个孩子,一个受过伤的孩子,他要受庇护,但他也用暴力创造他心目中的美。
这是一个任性的,以自然美为宗教的孩子,一个灵视的画家:“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最后,在纸角上”。
在“我想、我想、我想”的节奏中,世界在开花,美丽在盛放。
这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在渴望爱情,爱情像一颗糖,这个孩子还只是凭着一张糖纸在遐想。
顾城诗案件鉴赏
顾城诗案件鉴赏标题:顾城诗案的深度鉴赏1993年10月8日,新西兰激流岛上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国文坛的离奇命案,著名“朦胧派”诗人顾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因头部被斧头砍伤而身亡。
这起案件不仅改变了顾城和谢烨的生命轨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顾城诗歌的深度思考。
顾城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朦胧派”风格。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象深远,常常以童心看世界,给人以洗礼和慰藉。
然而,顾城诗歌的美好背后隐藏着阴暗、痛苦的现实。
这正是导致顾城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顾城的个人生活一直备受争议。
他的崇拜者认为他是一个纯洁天真的孩子,因为内心承受着过多的痛苦折磨而酿成大错。
然而,也有人认为顾城自始至终都伪善、丑恶且病态,是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寄生”在妻子身上的“吸血巨婴”。
顾城不仅婚内出轨,甚至成为杀妻弃子的恶魔。
这种矛盾性贯穿于顾城的诗歌中,使其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现象。
在顾城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完美世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挣扎与逃避。
他的诗里有唯美的爱恋、自然与美好,也有对现实的挣扎与逃避。
这些诗歌一方面勾勒出他渴望的完美世界,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忧郁。
这种撕裂的人格正是顾城悲剧命运的写照。
综上所述,顾城诗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现象。
对于顾城的评价,人们往往陷入非黑即白的争论中。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顾城的诗歌创作和个人生活都充满了复杂性。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无数读者,而他的悲剧命运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在评价顾城时,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他的作品和人生,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和人生的教训。
顾城的诗的赏析
顾城的诗的赏析顾城的诗的赏析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顾城的诗的赏析,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顾城的诗的赏析一如果以为童话诗人仅在假定性*世界虚构他的幻象天国,用纯净的本真童心和异想型人格编制“梦游症”,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童话与现实的边缘,在异想与梦幻的氛围里,他的诗亦时有渗透着对社会存在的介入,以及对生命的体味,尽管不是重笔浓墨,倒象是透明淡远的水彩。
这首诗短短 13个句子,形而上地触及了现实生存挣扎与死亡命定的严峻谜面。
首句“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是概括性*背景,有着映衬作用与反讽效果,联系整首诗可以联想为在这貌似明亮宽敞的社会舞台上,芸芸众生正在演出各自的剧目:正剧、闹剧、悲剧、喜剧…… 而对熙熙攘攘的众生相,诗人仿佛是以“场记”的身份出现,坐在角落,冷静审视各种剧情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法官似的判定:“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
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拼搏角逐,(“走来走去”)或巧取,或豪夺,其目的虽然是一种生存本能(“围绕自己”),但不无可悲的是,却被另一种社会性*异己力量(“木桩”)所主宰、所支配、所控制,以致近乎盲目围绕着它一团一团一转,还洋洋得意以为生存得“宽敞明亮”呢!这一剖析显示童话诗人并非天真,从“围绕自己”到“围绕木桩”的双重圆心运动中可以悟出,被“木桩”所异化的人无法自一由地施展自己的本质,人时时陷入外部世界异己力量规定的重围中。
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社会性*含义。
另一层的本体含义是:人围绕着自己一团一团一转,人陷入自身的木桩“圈套”,这种作茧自缚是现代人生最大的悲剧——人既是他人的地狱又是自身的囚徒。
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马与木桩关系)贴切地道出人的悖论。
为了不至于过于分散,第二节首句再现一次“背景”以便收拢,接着道出“偶尔”也有极少数英勇的“蒲公英”,能够做超脱性*飞行。
一代人顾城赏析
一代人顾城赏析顾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被誉为“第四代诗歌的先驱”。
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顾城的诗歌风格、文学思想和艺术成就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顾城的诗歌风格独具匠心,充满哲理思考和感伤情怀。
他的诗作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描绘,呈现出诗人内在世界的真实感受。
在他的诗中,常常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以富于情感的形象和隐喻来表达对生命、爱情、自由等主题的思考。
例如在《风的痕迹》一诗中,他写道:“我想,是风吹动夏天的波浪,是长夜苍茫的大海。
……是不是我曾经有一个梦,在梦里有一轮太阳,是不是太阳已落山,是不是一切都没变。
”这种富有变奏和深远意味的语言,展现了顾城独具的诗歌风格。
其次,顾城的文学思想较为开放和前卫。
他主张诗歌应当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与时代同步进步。
他倡导诗歌应该是真实的、原始的和富有革命性的,传达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顾城崇尚自由、个性和独立思考,他在他的诗歌中探索人性的边界,评论社会的现象,并以此影响着许多后来的诗人。
例如在《寂寞的人》一诗中,他抒发了对现代生活压迫和人性孤独的思考:“寂寞的人不是迷,他们只是迷恋一种生活,寂寞的人不是乞索者,他们只是无法不去寻找自己。
”这种对人性和生活状态的深度思考,展示了顾城的文学思想的独特性。
最后,顾城的诗歌成就令人钦佩。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作,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作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思想凸显其独特性。
顾城的作品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等。
他的作品广泛被诵读和研究,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顾城是一位具有独特诗歌风格、开放文学思想和较高艺术成就的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情感表达、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共鸣,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顾城诗歌的情感特点的诗词鉴赏
关于顾城诗歌的情感特点的诗词鉴赏摘要:“童话诗人”顾城的诗歌语言自然天成,内容纯白如雪,情感动人心弦,仿佛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启了一代人的灵魂之门。
本文从情感特点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顾城诗歌艺术感染力的深层原因。
顾城,1956年9月出生于北京,十岁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他因此转学辍学,在围攻殴打的社会氛围中茫然失措。
1969年,全家被下放到山东省火道村,他每天拾柴放猪,享受雨滴空气,采集昆虫标本,从事诗歌创作。
1974年返京,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做过油漆工、搬运工、锯木工,见证了人生百态,积累了丰富阅历,激发了写作欲望。
1977年起,他开始集中写作,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朦胧诗人。
1987年远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之后隐居该国激流岛,创造他梦想的人间天国。
五彩斑斓的昆虫世界、五味杂陈的童年记忆、辗转颠簸的生活体验、翻云覆雨的命运转折,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的情感结构,提供着他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使他的诗句呈现出简单任性、质朴真纯、浪漫灵动的独特风貌,带给人远离尘嚣的自然之趣和默默感动。
总结来说,顾城诗歌的情感特点大致如下:1.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2.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3.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4.对生命的热爱和歌颂。
一、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顾城曾在《希望的小树》中写道,“童年的心,是一片净土,没有枯枝,没有落叶,没有垃圾。
只要有一阵淡淡的春风吹过,就会有无数希望的种子睁开眼睛,张开绿色的小手…”他自幼喜欢昆虫,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草丛中观察它们的活动,熟悉它们的习性,收获许多不为人知的乐趣。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他依旧独自到烈日下、落叶中、寒风里走,寻找蚂蚱、蜣螂、蟋蟀,并把父亲那本《昆虫记》奉若至宝。
他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生活和梦境似乎已浑然一体。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星月的来由》)。
这些诗句童趣盎然、惹人爱怜。
诗人顾城的文学语言艺术风格及性格特点
诗人顾城的文学语言艺术风格及性格特点很连年前就读过顾城的诗,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觅光明”更是成为学生时期记忆的经典。
作为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今世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初期的诗歌作品带有孩子般稚嫩单纯、梦幻情绪,所以又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表达方式来抒发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较,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可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满载着一个成年人的忧伤。
这忧伤虽然有时很淡,但有时又像铅一样的重金属繁重。
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用他不被红尘间污染的思想,用象征隐喻、抽象变形、通感、物象叠合、物人转换、因意取象和省略跳跃等七种艺术特点,让你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关键词:顾城;诗歌;艺术;朦胧派;语言表达;意境;童话诗人对顾城的诗歌按不同的时刻段能够大致的分为三个时期,别离为“前童话时期” “中童话时期”和“后童话时期”。
但在笔者看来,仅凭舒婷的一首《童话诗人》就作如此的划分确实有些许的牵强。
看过1992年顾城在德国波恩同意《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顾城谈到不断转变的“我”的阶段性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把自己诗歌创作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文化阶段、反文化阶段和无我阶段。
从顾城初期诗歌来看,正如舒婷诗中所描述的:“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动身”,童话诗人之名的确名不虚传,舒婷写于1980年的《童话诗人》也正是对诗人初期作品客观真实的总结归纳。
但从80年代开始,专门是中期以后,也就是按顾城自己划分的“反文化的我”与“无我”状态时期,因为在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无奈,更多的心里情感的转变,使得诗中多了很多灰色的意象,例如“墓地”“死亡”“黑夜”“杀人”等意象开始频繁的出现,并在后期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024年《顾城的诗》读后感(3篇)
2024年《顾城的诗》读后感《顾城的诗》是一本描写顾城的诗歌作品的集合,其中包含了他担任诗人期间的大部分作品。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而令人难忘的印象。
读完全集后,我被顾城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诗句所打动,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独立个性。
下面是我对《顾城的诗》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顾城的诗歌带给我的感受所震撼。
他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人性和情感,不论是对于爱情、亲情还是对世界的思考,他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最真实和纯粹的情感表达出来。
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渗透在每一个诗句中,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内心的迸发和独到的见解。
其次,我被他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所吸引。
顾城的诗句简洁而有力,不多不少,恰到好处,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
他擅长运用寓意和隐喻,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带给读者更深入和丰富的思考。
他的诗句具有画面感,读起来能让人联想到清晰的景象和情景,就像一幅画一样展现在眼前,让人陶醉其中。
顾城的诗歌的主题也十分多样化。
在他的诗歌中,他探讨了很多不同的话题,包括爱情、友情、家庭、社会等。
尤其是对于爱情和家庭这两个主题,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温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通过对小城镇、农田和自然的描写,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精神的追求。
此外,我还被顾城的人生态度所打动。
顾城是一个思想独立且不畏困难和挑战的人,他在诗歌中展现出对于生活和命运的坚持和挑战。
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对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表达。
他借助诗歌,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传递给读者,让人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真实和深沉的理解。
在读完《顾城的诗》后,我对顾城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了深化。
在他的诗歌中,我看到了顾城作为一个独特和独立的思想者和诗人的风采。
他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于命运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敬佩他对于诗歌的高度追求和坚持。
浅谈顾城(共5篇)
浅谈顾城(共5篇)第一篇:浅谈顾城浅谈顾城摘要:顾城的诗篇闪动着诗篇和灵性的光辉,坦诚相对的心灵世界,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关于美好,关于纯净的种种传说。
也许他这种对自然,对世外桃源的钟情缺乏世界性的眼光,也无法将它上升到宇宙意识和生命形式层次,但正是他率真的个性和执著的童心铸造了他独特的诗歌世界,显示了他的超凡才气,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一、浪漫主义的“童话诗人”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因为他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纯净明丽的意象、轻快自然的节奏和浪漫的童话色彩,因而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代唯一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与朦胧诗派的其它代表人物相比,顾城的诗显得纯真无瑕、纤弱纯净,尤其是他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和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顾城自一九七九年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后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
作为当代新诗史上一位不可忽略的“重量级”诗人,毫无疑问,顾城是以他的朦胧诗奠定了自己在诗歌上的地位。
然而,他的寓言诗以及旧体诗同样也因含义隽永而倍受世人注目。
本文试着从其诗歌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顾城诗歌前后期的转变。
二、顾城简介如果解读顾城诗歌的内容转变,那么了解顾城的生活经历就不是应该的,而是必须的了。
顾城1956年出生于北京,十几岁时随父顾工下放山东昌北火道村,在那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诗,这些诗歌的一部分被他抄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取名为《无名的小花》。
1974年顾城回北京并于当年在《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
1977年起重新进入写作,在《蒲公英》小报发表诗作,一跃而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初他所在的单位解体,自此顾城便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赏析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赏析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赏析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前尘往事顾城,在朦胧诗派来说,很独特的一位诗人,他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
顾城于1977年开始写诗,1979年《诗刊》刊物首次发表诗作,成名,成为朦胧诗人代表之一。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首诗写于1981年,属于顾城前期的创作阶段�D�D童话阶段。
这个阶段,顾城诗作的整体风格是明丽纯净,这个时期,他专注于自然界的那些美好、纯净而明媚的事物,辅以丰富奇崛的想象,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理想的童话世界。
他是一个天生的诗人,敏感而细腻的感知力,与生俱来的才华,无不昭示着这个诗人得天独厚的令人嫉妒的天赋。
而后期的梦幻阶段也没有缺失童话之美,在激流岛的生活,让顾城与陌生人之间的交际退回到孩童时代,不喜与人交流,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虽然苦,但是顾城并未能摆脱自己的孩子气。
他越来越感受到写诗于他而言是一种最为基本的纯自然的生命现象,完全处于“无我”、“忘我”的境界。
如果说前期顾城的创作是在营造一个理想的童话世界,那么后期的顾城则是疯狂地执着于建造自己奇幻的梦幻城堡。
要说顾城的创作风格的形成,我想除了父亲顾工的教育熏陶以及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和安徒生的影响,更值得一说的是他的经历。
顾城是一个“‘童年质情节’极强的人”[1],他的童年的记忆固执地停留在他与父亲下放的那段时间那个地点。
他的乡下经历从人的天性上来说,是一种解放,那个河岸放猪的少年,在那其中发现了很多不为人说道的乐趣。
而当他返回城市时,城市带给他很多不一样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困扰。
他对城市最大的感受是不自由、无趣。
他的诗从自然为对象转向了“非自然”状态。
在《河岸的幻影�D�D与王伟明问答》一文中,作者坦言,“我习惯了农村,习惯了那个粘土做成的村子,周围是大地,像轮盘一样转动。
我习惯了,我是在那里塑造成型的我可以想象道路,可以直接面对着太阳、风,面对着海湾一样干净的颜色。
”在顾城看来,“为了生命,为了艺术,我走向城市,走进一间冰冷的小北屋里,非常愚蠢地把铅笔削得尖尖的,画那些石膏球和碎花瓶。
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顾城,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欢迎参考学习!顾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常用意象张虹摘要: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第二是抽象变形法;第三是通感法;第四是物象叠合法;第五是物人转换法;第六是因意取象法;第七是省略跳跃法。
关键词:顾城;诗歌;艺术;意象顾城的诗,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正如这首《一代人》,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
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字里行间却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
在顾城的诗作中,人们总能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第一种意象表现手法是象征隐喻法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诗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早期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反复强调(2)“诗只能暗示,如直呼其名,诗的享受便减去四分之三”。
是的,诗的魅力不体现在直观和如实地描绘,也不是在证明什么,它总是在暗示什么,象征性的加以启迪也是现代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象征手法与古典诗歌“由此至彼”,“言此意它”的比兴手法极其相近,从根本上说,象征也是一种比兴,或者比兴是象征的一种表现手法,比是求诗的形象化,兴是求诗的言外之意,所不同的是象征手法经常巧妙地隐去被比事物,诗歌主题也就呈现了多义性。
例如开头出现的小诗《一代人》,它是由“黑夜”,“我”“黑色的眼睛”等感性形象构成的意象组合,它们既有其本身的客观意义,所代表的内在含义又都超越了这些词汇固有的客观意义,加上题目的指示,因而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性,即“黑夜”象征置于那一代人心灵上的阴影,“眼睛”象征一代人探索的眼睛,是一双渴望光明的眼睛,而诗中的“我”则象征着一代人。
诗性与人性的裂隙:诗人顾城主体人格特征解读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主力诗人顾城杀妻自缢于海外,客死异乡。
这也标志着顾城这个童话王子所穷极一生构建的“童话世界”真正的毁灭。
顾城与他的“童话之城”,谁先弃的谁,没有人能给出充足理由说得清楚。
现实中的他的童话之城坍塌并不意味着顾城诗歌中的幻想之城的毁灭,人已逝去,顾城在是诗歌中构筑的“童话之城”在某种层面上已是永存。
不合格提要重写,把论文要点写出来【关键词】顾城;诗人;人格特征诗性与人性的裂隙:诗人顾城主体人格特征解读歌德在《浮士德》中说:“每个人都有两种精神:一个沉溺在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面。
另一个则猛烈地要离去尘世,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犹如每个人内心之中都会存在的善与恶、天使与魔鬼的斗争。
1993年10月8日,年仅37岁的童话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自缢。
当他向玫瑰似的谢烨扬起那把罪恶的斧头,终是他内心中魔鬼占了上风。
在顾城看来,他所挚爱与依赖的妻子谢烨是与自己适合而唯一的一个人,他离不开谢烨。
若谢烨离开,那么他唯有自杀。
而完整意义上的自杀自然包括了谢烨。
他用了一场惨烈的方式完成了他的“自杀”。
在常人看来,则是不能理解亦不能接受的极其惨烈而又自私的行为。
如果说,另一位诗人海子是用身体的语言写了最后一首惨烈而不乏凄美的诗。
那么顾城,则用令世人费解的行为为自己穷极一生构建起来的“童话之城”“天国花园”画了一个腥红的句号。
一、童话之城里的童话王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标题居中)崛起于中国诗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派,尽管诗人们的创作风格各异,但诗人们却不约而同的将群体的“我们”转向个体的“自我”。
中国诗人开始以个人的声音表达思想与情感,顾城在同时期的诗人里,既不像北岛冷峻、深沉、具有批判精神,又不像舒婷的人道、自尊、富有温情,他显得纯净、灵性而富有幻想。
在诗中,他执著的构建一个与世隔绝,原始,纯洁,美好的“童话世界”,而他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忧郁王子。
“万物、生命、人,都有自己的梦。
从顾城诗歌看顾城的人生
从顾城诗歌看顾城的人生从顾城诗歌看顾城的人生朦胧派诗人顾城在自己的幻想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王国,他像一个永远无法长大的孩子,天真无邪,用童真静观周遭,活在自己的孩子世界,纯真而自然,他戴着童话诗人的桂冠,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座城,他活在主旋律之外,恣意编织梦想,美好而又带着忧伤。
他有一个美丽的理想诗歌世界,但却最终没能避免残酷的悲剧现实,诗人的远去让人震惊,也为之感伤。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从顾城诗歌看顾城的人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1993年10月8日,顾城在新西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后自杀身亡,杀妻自杀的顾城让人迷惑不已,扼腕叹息。
暮然回首,看顾城在1969年于北京写下《我的幻想?美》,其中《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美》:“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恒与生命/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无情/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最终为灰烬”。
顾城心中的幻想破灭,而这种破灭似乎是无法挽留,毅然决然的最终归宿,他自己渴望美的存在,但与现实是背道而驰,他眼中永恒的美看似色彩斑斓但却没有感情,生命的美因人而异各式各样,但悲伤的是这样的美却最终化为虚无,顾城内心承载了美的幻想,但却承载不了美的坍塌,美的破灭让他面无法理智地选择,而是走向死亡,至此结束这一切的幻想,而这一极端的行为让他备受争议,诗人的世界蒙上一层浓雾久久不愿散开。
但,不可置疑的是顾城在世人心中定格成一个带着帽子有着孩子思想的天才诗人,诗歌的至美与凄美同在。
一、自然美顾城关注大自然,他与同时代的诗人作家不同,他用笔诉说大自然,他让海鸥、风筝、大海、小花、石壁、河滩、小草等自然景物走进读者的视野,执笔绘下彩色的童年梦,他自己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对自然有着独特的的灵敏与感知,他对乡村世界,对自然充满向往与喜爱。
这与顾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在山东农村的生活让他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雨后》中:“花瓣、润红、淡蓝/苦苦地恋着树枝/浮沫在倒卖偷来的颜色”,《早晨的花》中:“所有的花都在睡去/风一点点走进篱笆”纯净而又自然的意象恰似诗人的内心,他依恋乡村,正如他曾说:“我习惯了农村,习惯了那个粘土作成的小村子,周围是大地,像轮盘一样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主力诗人顾城杀妻自缢于海外,客死异乡。
这也标志着顾城这个童话王子所穷极一生构建的“童话世界”真正的毁灭。
顾城与他的“童话之城”,谁先弃的谁,没有人能给出充足理由说得清楚。
现实中的他的童话之城坍塌并不意味着顾城诗歌中的幻想之城的毁灭,人已逝去,顾城在是诗歌中构筑的“童话之城”在某种层面上已是永存。
不合格提要重写,把论文要点写出来【关键词】顾城;诗人;人格特征诗性与人性的裂隙:诗人顾城主体人格特征解读歌德在《浮士德》中说:“每个人都有两种精神:一个沉溺在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面。
另一个则猛烈地要离去尘世,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犹如每个人内心之中都会存在的善与恶、天使与魔鬼的斗争。
1993年10月8日,年仅37岁的童话诗人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自缢。
当他向玫瑰似的谢烨扬起那把罪恶的斧头,终是他内心中魔鬼占了上风。
在顾城看来,他所挚爱与依赖的妻子谢烨是与自己适合而唯一的一个人,他离不开谢烨。
若谢烨离开,那么他唯有自杀。
而完整意义上的自杀自然包括了谢烨。
他用了一场惨烈的方式完成了他的“自杀”。
在常人看来,则是不能理解亦不能接受的极其惨烈而又自私的行为。
如果说,另一位诗人海子是用身体的语言写了最后一首惨烈而不乏凄美的诗。
那么顾城,则用令世人费解的行为为自己穷极一生构建起来的“童话之城”“天国花园”画了一个腥红的句号。
一、童话之城里的童话王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标题居中)崛起于中国诗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派,尽管诗人们的创作风格各异,但诗人们却不约而同的将群体的“我们”转向个体的“自我”。
中国诗人开始以个人的声音表达思想与情感,顾城在同时期的诗人里,既不像北岛冷峻、深沉、具有批判精神,又不像舒婷的人道、自尊、富有温情,他显得纯净、灵性而富有幻想。
在诗中,他执著的构建一个与世隔绝,原始,纯洁,美好的“童话世界”,而他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忧郁王子。
“万物、生命、人,都有自己的梦。
每个梦,都是一个世界。
……我也有我的梦,遥远而又清晰。
它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它是高于世界的天国。
它是美,最纯净的美。
……我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行走。
我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
如果可能,我将幸福的失落,在冥冥之中。
”【1】顾城曾如此这般描述过自己的理想。
他相信他能把这个与世俗背离的童话之城建好,并且简单安稳的生活在其中。
他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写到,“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这样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任性的以为可以避开世俗避开人世避开噪杂避开丑恶的将诗歌中构建的“童话之城”搬迁到现实世界之中,并且可以长久存在。
诗人舒婷曾写过一首《童话诗人》送给顾城其中有这样的话:“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兰的花。
”而顾城,他的幻想已经不可抑止,“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但知道她很美……”“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刻留在远方的心/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在世俗中过活的王子顾城,幻想自己可以像一只树熊,在一片安静的土地上,安静的做着自己的梦,没有梦醒,也不会有梦醒。
而新西兰的激流岛,作为顾城“童话世界”的现实基点,是他选择的这一片安静的土地,在某一段时间里成就了顾城的“天国之梦”“童话之城”。
他在登岛的第一天,他曾对谢烨说:“这是我找了二十年的地方,从我十二岁离开学校就开始找了。
”【2】他还说:“他要建一个城,把世界关在外面。
”【2】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顾城躲在他所构建的自己的“童话世界”里,自以为逃离了现实的人类的一切丑恶,没有世俗的喧嚣,日日的养鸡种地,刀耕火种的过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
他试图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得灵魂的安宁。
诚如他自己所说:“由于渴望,我常常走向社会的边缘,前面是草、云、海,是绿色、白色、蓝色的自然这洁净的色彩,抹去了闹市的浮尘,使我的心恢复了感知。
”【3】这样的世界,因为不容易建立,但是一旦建立,单纯的童话王子顾城自然会以为这样的世界不会轻易坍塌,甚至永远都不会坍塌。
他偏执的拒绝着成熟,他坚定地守着这个童话之城,“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
”更何况,这个世界里还有这两个那么特别的女子。
在顾城所构建的美好的童话世界里这俩个女子缺一不可,一个是被顾城的父亲称为“东方维纳斯”的顾城的妻子谢烨,一个是顾城心目中另一个自己的童话公主英儿。
在这个层面上来言,这个所谓的童话世界毋宁说是一个“女儿国”,一个可以自己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不用顾忌世俗与别人眼光的自由王国。
在这件几乎没有人可以理解的事上,谢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帮助英儿出国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为顾城着想。
从道理上,概念上来说,此事不通;但直接从人性角度来看,就通了。
顾城为英儿那么伤心,英儿对他又那么好,我很同情他们之间的感情,成全他们未尝不可。
有人说我傻,甚至怀疑我是否真爱顾城,其实我是太爱顾城,才为他们做了很多牺牲。
唉,谁也说不清楚爱是什么东西”。
而童话毕竟只是童话,唯美却不可能真的实现,顾城的童话世界里本身就带有童话本质中的悲剧意蕴,无可避免的会走向灭亡。
“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
”顾城没有彩色的蜡笔继续描绘幻想中的“童话之城”,英儿的决然出走抽走了这个童话世界的精神支柱,没有了精神支柱的世界犹如在风中摇摆的空中楼阁必然会坍塌,只是早晚的事;谢烨的离开或者不离开,只是在某一方面加速或者减缓它的倒塌而已。
他只剩下他自己,用他的手指和伤痛来继续构筑童话之城。
事实证明,顾城不是王子,童话只能是童话,他还要继续生活,还得食人间烟火,他就只能是自己诗歌中的王子。
他拥有不了他的童话世界,他同样驾驭不了自己的感情,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
那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任性的以为自己拥有了一个完整世界并且可以肆意妄为的王子顾城,终是随着他的童话世界去了。
二、“黑夜”中寻找光明的眼睛--《昨天,像黑色的蛇》《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的这首《一代人》曾震撼了多少人的心。
“黑夜”象征着那长达十年的浩劫,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
在这黑暗的年代中在荒谬的现实中扭曲、压抑、而顽强生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他们有着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孤独感以及所做的绝望抗争的信念。
面对着荒谬年代所带来的灾难与耻辱,顾城所致力营造的童话世界已不是脱离世界的遐想,而是对荒谬现实的反抗,是对人生虚无、孤独、寂寞的绝望抗争。
整整的一代人,在“黑夜”面前,失去了原有的理想、原有的信念和原有的信仰,以往尊奉和恪守的价值体系瓦解,就像诗人北岛在《语言》中所描绘的那样,“理性的大厦/正无声地陷落。
”那场十年黑夜对于顾城脆弱而又敏感的内心而言,同样是场浩劫,是一场具有毁灭性的冲击。
人世的丑恶,人性的残忍让他对于这个社会对这些人类产生由衷的排斥。
顾工先生回忆:“他不太看人——人似乎是最令人生畏的生物。
文革初期,有人在橱窗下马路对面的墙上,刷了条大标语,不知是贴反了还是贴错了,马上被众多的路人围绕来死死地缠住,揪住,按下头不放,用脚踢……顾城起初是从窗扇的缝隙中向外看,后来他恐惧了,脸色惨白,再不向窗外多看一眼。
他越来越想躲开人,躲开眼睛,躲开喧嚣的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有人只有天籁的世界。
”【4】之后,顾城因父被打为“右派”和“反革命”,随父下乡改造。
在《昨天,像黑色的蛇》中,“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它活着/是那样冷/死了,更不会热/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
”在他看来,整个的世界都颠倒了,没有理性,没有理想,只有疯狂甚至血腥。
整个的世界都黑了,荒谬的诠释着人性的扭曲与精神世界的崩塌。
就像顾城在《感觉》一诗中所描绘的:“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整个的那个年代以及那个年代生长起来的那一代人都有着黑暗的看不见光明的压抑。
于是他用拒绝的态度与外在的客观世界对抗,顾城的姐姐顾乡曾回忆,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
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顾城带着那双“黑夜”赋予他的黑色眼睛试图寻找所谓的光明,他保持了那一代人所特有的和难得的清醒去寻找“一代人”在浩劫刚刚过去之后的精神价值取向。
所谓的光明,就是他所致力构建的童话世界。
“寻找光明”的路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其后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人性的不满,最终使它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也就注定了顾城在这条偏离正常轨道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与现实对抗的过程中,顾城因着内心强大的自我,无可救药的走向失败,诚如在《从自我到自然》一文中写道:“我和这个世界对抗的时候,就像一个小虫子在瓶里碰撞,就想孙悟空被扣在一个瓶里,想逃走,他会一会儿放大自己,一会儿又缩小自己,用一个小针钻洞……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解决生命的矛盾……我没有办法对抗现实……我没有办法改变世界……我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我就靠着一根拐杖。
当这个支撑物崩塌的时候,我就跟着倒下去。
”【5】进而开始了对“童话世界”这个光明源的固执地寻求,也是一种进行自我拯救的内心冲动。
然而“黑夜”留给他眼睛里的“黑色”不仅没有淡化和消隐,反而愈见浓厚。
对于“童话世界”这个光明偏执的寻求,最终使其在某段时间得以建立。
然而建立还是以逃离现实,逃离社会为背景的。
也许这正是顾城所要追寻的结果,但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导致了其所精心构筑的“童话世界”的毁灭。
他拒绝黑暗,固执的要去摆脱黑暗,寻找光明,却最终没有被光明所收留。
三、“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顾城的“明亮的疯癫状态”“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始终没有长大。
”【6】在顾城给晓南(文昕)的信中,顾城也曾有过这样的自白:“我的秉性太极端了,我的最深处从来没过八岁。
”有人将最后的顾城称作魔鬼“撒旦”,也不无道理。
甚至有人也说,不管用什么来掩护,也无法为顾城充满阴暗的自私和变态心理的开脱。
可是顾城,他就是个孩子。
他始终是一个人活在自己的城堡里,他出不去或者说他从来没想到过要出去。
一九七九年在他给谢烨的信中曾提到:“我有一次割草时把自己的手割破了,草茎也流出洁白的血来,我看见了自己和青草的血液,我便不觉得痛,我看见每一滴血都像红宝石那样好,一粒粒那么新鲜,这时我觉得我要说话了……”他不觉得痛,他觉得血很美。
在他其后的很多诗里,他都有写“血液”这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