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大纲
金属材料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教学大纲金属材料教学大纲引言:金属材料是工程领域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和机械性能。
为了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金属材料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金属材料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一、金属材料基础知识1. 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性:介绍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包括晶体结构、成分和性能等方面。
重点介绍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如强度、硬度、延展性等。
2. 金属材料的加工与热处理:讲解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和切削等方法。
同时介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淬火和时效处理等。
3. 金属材料的失效机制:探讨金属材料的失效机制,包括腐蚀、疲劳和应力腐蚀等。
重点强调预防和控制金属材料失效的方法。
二、金属材料的应用1. 金属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介绍金属材料在机械、航空、汽车和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分析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特点和要求。
2. 金属材料的设计与选择:讲解金属材料的设计原则和选择方法。
包括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考虑成本、性能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3. 金属材料的创新与发展:探讨金属材料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包括新型合金材料、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金属材料实验与实践1. 金属材料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介绍金属材料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
包括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
2. 金属材料实验项目:设计一系列金属材料实验项目,包括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观察和腐蚀实验等。
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和实验技能。
3. 金属材料实践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金属材料在其中的应用和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结论:金属材料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金属材料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提出了金属材料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包括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金属材料的应用和金属材料实验与实践等方面。
《金属材料学》 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金属材料学英文名称:Science of Metal Materials二、课程代码及性质课程代码: 080680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3四、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力学性能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1. 系统掌握金属合金化的基本原理,建立典型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特征--性能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金属材料学知识体系;2. 熟悉典型金属材料的服役条件与失效方式,为金属材料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3. 培养学生金属材料设计与选材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4. 了解金属材料发展前沿与动态,掌握其发展规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钢的合金化原理,系统掌握服役条件—材料成分和编号—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金属材料合金化原理中的元素交互作用辩证关系,针对品种繁杂的钢种,灵活掌握其特点,具备初步应用的基本能力。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引入生动的工程案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2)安排适量的课堂作业和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管能动性,要求学生通过课下资料查阅,掌握文献阅读、归纳和表达的基本能力。
教学手段:(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引入图像、视频等,生动教学;(2)多引入工程案例,并结合知识点进行剖析。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总体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金属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发展简史(2)现代金属材料(3)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2.基本要求了解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和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属材料学教学大纲-金属专业

金属材料学AScience of Metal Materials课程编号:07310410学分:3学时: 45 (其中:讲课学时:41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金属学、金属组织控制原理、金属材料强韧化、材料力学性能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教材:《金属材料学》,戴起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年9月第2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主干课,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金属学、金属组织控制原理及工艺和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及应用的关系。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金属材料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金属材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1.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发展简史(2)现代金属材料(3)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趋势2.基本要求了解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和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1.教学内容(1)钢中的合金元素:合金元素和铁基二元相图;合金元素对Fe-C相图的影响;合金钢中的相组成;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2)合金钢中的相变:合金钢加热奥氏体化,合金过冷奥氏体分解;合金钢回火转变;(3)金元素对强度、韧度的影响及其强韧化;(4)合金元素对钢工艺性能的影响;(5)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6)金属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基本概念;(7)钢的分类、编号方法。
2.基本要求(1)掌握钢中合金元素与铁和碳的作用;铁基固溶体、碳(氮)化合物的形成规律;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分布;合金元素对铁-碳状态图的影响(2)了解钢的分类、编号方法(3)掌握合金元素对合金钢工艺过程的影响(4)掌握合金元素对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5)理解微量元素在钢中的作用(6)了解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基本概念第二章工程构件用钢1.教学内容(1)工程构件用钢的服役条件及性能要求(2)普通碳素工程构件用钢、低合金(含微合金化)钢的合金化原则和有关的低合金钢,双相钢(3)提高高低碳工程构件用钢性能的途径:控轧、控冷、合金化等,了解工程构件用钢的发展趋势2.基本要求(1)了解工程构件用钢的服役条件及性能要求(2)掌握普通碳素工程构件用钢、低合金(含微合金化)钢的合金化原则和有关的低合金钢,双相钢(3)理解提高高低碳工程构件用钢性能的途径:控轧、控冷、合金化等,了解工程构件用钢的发展趋势第三章机器零用钢1.教学内容(1)机器零件用钢一般性能要求(2)机器零件用钢:调质钢、弹簧钢、低碳马氏体钢、轴承钢、高锰耐磨钢、渗碳钢、氮化钢、非调质钢等合金化原则和性能及其典型钢种(3)(超高强度钢简介)(4)理解典型机器零件用钢的选材思路和发展2.基本要求(1)掌握机器零件用钢一般服役条件及性能要求(2)掌握常用机器零件用钢的合金化原则和性能及其典型钢种(3)了解超强度钢(4)理解典型机器零件用钢的选材思路和发展第四章工具用钢1.教学内容(1)工具用钢的合金化、组织性能的特点及分类(2)低合金刃具钢的合金化,热处理特点,典型钢种。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大纲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大纲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大纲
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
一、课程内容:
1、引言
时代的划分与金属密不可分
2、金属材料历史进程
旧石器时代:几十万年至大约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1万年至6000年前
青铜时代:公元前34千年至公元前1千年
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多年-20世纪
新材料时代(多元材料时代):自20世纪下半叶起
3、金属材料价值和意义
●金属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自青铜时代以来,金属一直是人类制造生产工具和兵器的重要材料。
●金属的生产与应用的状况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国防支撑材料
高技术关键材料
国民经济基础材料
4、金属材料发展趋势
高性能金属材料、材料表面工程、超硬材料、先进纤维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二、课程目标:
1、为后续学习金属材料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2、熟悉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
3、熟悉金属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历史发展,及应用状况,
2、了解金属材料特性、工艺过程、及发展趋势。
《专业导论金属材料工程》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金属材料工程]》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14021课程名称:专业导论[金"Introduction to 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g major学分:0.5学时:8 (课内实验(践):上机:课外实践:)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第1学期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平时+调查报告、学习心得、小论文等方式考核。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内容概述:中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网络课程是为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新生特别开设的专业引导课,该课程包含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培养成效等方面网络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使其适度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性及学术前沿,为其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引、支持和帮助。
英文:Introduction of major is guidance courses for material in 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g college professional. This course includes introduc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path and develop effective online courses.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g, make the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the academic front, for their study and work to provide guidance, support and help.课程编号:02014021课程名称:专业导论[金]/ Introduction to metal material engineering major学0.5学时:8 (实验:上机:)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议修读学期:第一学期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先修课程:无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网络课程是为材料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新生特别开设的专业引导课,该课程包含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培养成效等方面网络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使其适度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也的特性及学术前沿,为其学习和工作提供指引、支持和帮助。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是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的材料学专业入门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知识结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初步了解、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常识性内容,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了解专业特点、教学特点、学习规律;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2.设计思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知识结构、应用领域、发展前景为主线,通过授课、参观、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个初步的了解。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材料化学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年级新生的必修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知识结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 1 -景,初步了解、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常识性内容,并能够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学习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要求学生(或小组)及时关注网络教学(包括移动客户端)的阅读资料、思考讨论题等,按照要求在课前完成相关的资料检索汇总及思考;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后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完成作业。
四、教学内容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杨瑞成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科学出版社. 2012.8[2] 陈克正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3] 王高潮,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A.闭卷考试: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2 -七、学术诚信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Introduction to Metal Materials Engineering Specialty课程编号:07370040学分: 1学时: 15 (其中:讲课学时:15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教材:无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开宗明义意义的课程,它建立在材料科学与人类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套课程做好铺垫。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任务是:1. 系统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和在当前和今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 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知识体系;3. 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4.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习方法,以及今后发展和深造的途径。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材料科学发展与人类现代文明进步的相关历史为背景,按问题的共性归纳成若干独立章节。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工科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需用哲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决和处理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实际中的工程问题。
本课程主要以实证的理论解析为主,介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际或实验成果。
本课程遵循唯物主义的观点、注重实践、重视实证分析、启发独立思维和学习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任务;(2)材料科技的突飞猛进及其前瞻;(3)几个重要概念A、“碳排放”与高碳产业;B、全球气候变化;C、“碳循环”与“低碳化”(4)材料科学的知识体系2、基本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2)掌握本课程的几个重要概念;(3)了解材料发展过程及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问题;(4)了解材料制备与碳排放;(5)了解材料科技与当代文明的联系与主要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导论(1)

第1章 金属材料导论
材料、信息、能源称为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
金属材料
工程材料
陶瓷材料 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1.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本节重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节难点:各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和测定方法
主要内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材料的强 度 、硬度、塑性、冲击韧性、疲劳 强度等。
量具钢
不锈钢 耐热钢 2Cr13、1Cr18Ni9 耐磨钢 其它
1 .7 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
普通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其它热处理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
保温 临界温度
加热
冷却
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
形变 真空 激光
热处理工艺曲线 T
渗碳 渗氮 碳氮共渗
1.7.1 退火和正火
退火:
将钢加热、保温,然后随炉冷 却或埋入灰中缓慢冷却。
相图中主要线的含义
➢ ACD线—液相线 是不同成分铁碳合金开始结晶的温度线。 ➢ AECF线—固相线 各种成分的合金均处在固体状态。结晶温度终
止线。 ➢ ECF水平线—共晶线 含碳量为4.3%的液态合金冷却到此线时,在
1148 ℃由液态合金同时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此反 应称为共晶反应。 ➢ PSK水平线—共析线(A1线) 含碳量为0.77%的奥氏体冷却到此 线时,在727 ℃同时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此反应称 为共析反应。 ➢ GS线—(A3线) 是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开始线。 ➢ ES线—称Acm线 是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实际上是冷却时 由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的开始线。
1.4 二元合金状态图
把各合金的结晶开始温度点连接起来,即为液相线;把结晶终了 温度点连接起来,即为固相线。这样就构成了Pb-Sb二元合金相图。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大纲-7

《粉末冶金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C050130615课程名称:粉末冶金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英文名称:Theory of Powder metallurgy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的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
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粉末冶金材料的粉末制取、成形、烧结、锻造各工艺原理和过程及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丰富金属材料制备理论及制备方法。
任务:为后续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应着重掌握粉末冶金材料制粉-成形-烧结的基本工艺;(2)了解材粉末冶金料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材料科学的发展历史。
(3)掌握粉末冶金材料粉末制备、成型方法、烧结工艺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及加工过程与性能间的相互关系;(4)掌握粉末的制取方法及基本理论和粉末性能及其测定方法。
(5)掌握粉末成形压制过程,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及影响压制过程的因素。
(6)了解和掌握特殊成形方法,包括等静压、粉末连续成形、粉浆浇注成形、粉末注射成型及爆炸成形原理及过程。
(7)掌握烧结过程的热力学基础知识和烧结机构、单元系烧结和多元系固相烧结,了解液相烧结、烧结气氛、活化烧结、热压的原理和条件。
(8)掌握粉末锻造工艺过程和塑性理论、了解锻造过程中的断裂和变形机构。
(9)掌握粉末材料的的孔隙特性及孔隙度对粉末材料性能的影响,了解弥散强化、颗粒强化、纤维强化、相变韧化和弥散韧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粉末材料的制粉-成形-烧结的基本工艺,会利用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分析相关科学问题;(2)掌握正确选材和合理使用材料的理论依据。
三、课程教学内容0.绪论内容:0.1粉末冶金简介粉末冶金:出现、定义、基本工艺、粉末冶金特点、应用0.2粉末材料科学的发展简史块炼铁技术与粉末冶金技术、现代发展0.3我国粉末冶金现状机械零件部分:弱硬质合金:产量多但质量差0.4材料科学与粉末冶金重点:建立粉末冶金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该法与其它材料制备方法的优劣难点:该课是粉末冶金的开篇,没有理论难点,但需要激发学生对该技术的兴趣要求:建立粉末冶金基本概念及工艺特点;了解粉末冶金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导论大纲
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
一、课程内容:
1、引言
时代的划分与金属密不可分
2、金属材料历史进程
旧石器时代:几十万年至大约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1万年至6000年前
青铜时代:公元前34千年至公元前1千年
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多年-20世纪
新材料时代(多元材料时代):自20世纪下半叶起
3、金属材料价值和意义
●金属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自青铜时代以来,金属一直是人类制造生产工具和兵器的重要材料。
●金属的生产与应用的状况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国防支撑材料
高技术关键材料
国民经济基础材料
4、金属材料发展趋势
高性能金属材料、材料表面工程、超硬材料、先进纤维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二、课程目标:
1、为后续学习金属材料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2、熟悉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
3、熟悉金属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三、课程要求:
1、了解金属材料历史发展,及应用状况,
2、了解金属材料特性、工艺过程、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