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制度

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志愿者资格和管理第三章志愿者服务组织和管理第四章志愿者服务项目第五章志愿者服务保障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确保残疾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支持,特制定本《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章志愿者资格和管理1. 志愿者资格(1)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具有品行端正,能够独立完成志愿服务任务的自愿者均可申请成为本组织的志愿者。
(2)对于涉及到残疾人服务的志愿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残疾人服务经验或相关专业知识。
(3)志愿者应当接受本组织的培训和考核,并签署志愿者服务协议。
2. 志愿者管理(1)本组织建立志愿者档案,对志愿者进行登记、管理和评价,确保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2)本组织设立专门的志愿者管理部门,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核、奖惩和退出工作。
(3)本组织对志愿者进行定期督导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本组织建立志愿者服务奖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给予奖励和表扬。
(5)本组织建立志愿者服务黑名单,对违规行为严重的志愿者进行处理。
第三章志愿者服务组织和管理1. 志愿者服务组织(1)本组织根据需求设立不同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和组织,例如康复辅助服务组织、心理援助服务组织等。
(2)本组织需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兴趣将其分配到合适的服务项目和组织中。
2. 志愿者服务管理(1)本组织建立志愿者服务项目负责人制度,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服务经验的人员担任。
(2)本组织对志愿者服务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3)本组织建立志愿者服务组织考核制度,对志愿者服务组织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4)本组织根据志愿者服务项目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务设备和场所。
(5)本组织与相关合作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志愿者服务项目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章志愿者服务项目1. 服务内容(1)本组织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护理、文化娱乐活动、康复辅助、心理援助等内容。
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志愿者助残服务的各类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及其服务对象。
第三条志愿者助残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益性:志愿者助残服务应免费提供,不得以营利为目的;2. 志愿性:志愿者应自愿参与助残服务,不得强迫;3. 安全性:确保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4. 专业性:提高志愿者助残服务技能,确保服务效果;5. 诚信性: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维护志愿者和助残服务机构的声誉。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
第五条国家级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机构:1. 负责制定全国志愿者助残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2. 指导和协调全国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3. 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4. 组织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项目评估和表彰。
第六条省级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机构:1.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志愿者助残服务政策;2. 制定本省志愿者助残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3. 指导和协调本省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4. 组织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5. 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项目评估和表彰。
第七条市级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机构:1. 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志愿者助残服务政策;2. 制定本市志愿者助残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3. 指导和协调本市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4. 组织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5. 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项目评估和表彰。
第八条县级志愿者助残服务管理机构:1. 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志愿者助残服务政策;2. 制定本县志愿者助残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3. 指导和协调本县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4. 组织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5. 开展志愿者助残服务项目评估和表彰。
公司2024年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公司2024年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指针跳动,文字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思绪在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框架中穿梭,一点一滴地勾勒出这个方案的轮廓。
一、活动背景我们知道,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事业。
2024年,我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公司作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有义务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此次活动的背景,源于我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源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活动目标1.提高公司员工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三、活动主题“携手同行,共筑美好”是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
我们希望借助这个主题,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残疾人群体,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四、活动时间2024年3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五、活动内容1.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培训为了让员工更好地参与活动,我们将邀请专业讲师为大家进行助残志愿服务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残疾人心理、沟通技巧、志愿服务注意事项等,以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
2.组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1)关爱残疾人家庭:组织员工走进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2)技能培训:针对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
(3)康复陪伴:组织志愿者陪伴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
(4)文化娱乐:组织残疾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3.举办助残公益晚会在活动尾声,我们将举办一场公益晚会,邀请残疾人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展示活动成果,传递正能量。
六、活动组织1.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设立活动专项资金,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4.加强宣传,提高活动影响力。
七、活动预算1.培训费用:20000元2.活动物资:30000元3.公益晚会费用:50000元4.其他费用:10000元总计:110000元八、活动效果评估1.活动结束后,对参与活动的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活动效果。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4篇)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服务,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助残志愿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三条助残志愿服务的目标是提供专业、高质量的服务,促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自主发展。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四条助残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如协助洗衣、打扫卫生、购物等;2. 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和陪伴,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3. 协助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和康复辅助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4. 为残疾人提供社交支持,帮助他们扩大社交圈子,参与社会活动;5. 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和权益保障,帮助残疾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 组织和参与相关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理解。
第四章工作机制第五条助残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机制,确保志愿者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 建立残疾人需求摸底和服务匹配机制,确保志愿者的服务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3. 建立志愿者服务记录和评估机制,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提供必要的奖励和激励措施;4. 建立志愿者互助与交流机制,鼓励志愿者之间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五章工作要求第六条从事助残志愿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具备特殊群体服务意识,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的特殊需求;2. 具备一定的协助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3. 具备一定的心理支持能力,能够倾听残疾人的心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4.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志愿者和相关机构协调配合;5. 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中。
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条政府应当加大对助残志愿服务的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资金保障;第八条相关机构应当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志愿者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第九条志愿者应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志愿服务的纪律,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第十条对于在助残志愿服务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队,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五篇)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提高助残志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包括个人和组织。
第三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目标是为残疾人士提供爱心、关怀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融入。
第四条志愿者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的相关规定,履行志愿服务承诺,保护残疾人士的合法权益,维护助残志愿服务的良好形象。
第五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应当坚持上级组织领导下的统筹协调,形成全社会的参与合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由上级组织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包括政府部门、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等;同时,也鼓励个人自愿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第七条上级组织应当设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专门机构,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八条上级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志愿者的招募、评估、培训和管理制度,确保志愿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九条上级组织应当加强宣传,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助残志愿服务,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十条志愿者仅能在经过培训和评估合格后方可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不得擅自进行相关工作。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十一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陪伴残疾人士进行日常生活和康复活动,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二)协助残疾人士进行基本医疗护理,如测量血压、给药等。
(三)为残疾人士提供智力和心理支持,开展康复咨询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四)协助残疾人士参与社会活动,如陪伴他们参观展览、游览风景区等。
(五)开展残疾人士权益保障和法律援助工作,协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
(六)开展志愿者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助残志愿服务的认知和理解。
第四章权益保障第十二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应当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服务过程中不受侵害。
第十三条志愿者有权拒绝参与违法活动,不得因此受到任何歧视、打压或处罚。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3篇)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志愿服务是一种为社会公益事业付出努力的行为,助残志愿服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定一系列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范文,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应依法依规进行,志愿者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被服务对象的权益,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
第三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目标是为残疾人提供爱心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由志愿服务组织负责组织和实施,设立专门的助残志愿服务部门。
第五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由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完成,由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培训和考核志愿者。
第六条志愿者应接受组织委派,服从组织安排,并做好服务记录和心得总结。
第三章志愿服务流程第七条志愿服务工作应符合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现实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第八条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密切与被服务对象联系,关注其生活困难,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九条志愿者应引导被服务对象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第四章培训与考核第十条志愿者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素质。
第十一条志愿者应按时参加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
第五章奖惩制度第十二条对于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制度的志愿者,应进行批评教育或取消其志愿者资格。
第六章保障措施第十四条志愿者应购买适当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其在服务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五条志愿者所需的交通、通讯费用等由组织承担。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由助残志愿服务组织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如需要修改,须经助残志愿服务组织批准,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以上是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范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能够为你提供帮助!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助残工作,激发社会各方力量,制定本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志愿助残工作站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站的管理,提高志愿助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残疾人士的基本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作站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志愿助残工作站的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受助残疾人士。
第三条志愿助残工作站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以残疾人士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志愿服务。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志愿助残工作站设立以下组织机构:1. 管理委员会:负责工作站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和监督评估工作。
2. 项目部: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管理和评估。
3. 宣传部:负责工作站的形象宣传、活动策划和志愿者招募。
4. 财务部:负责工作站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5. 志愿者服务部: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考核。
第五条各组织机构的职责:1. 管理委员会:(1)制定工作站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工作站目标的实现;(3)监督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和资源使用;(4)定期对工作站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2. 项目部:(1)根据残疾人士的需求,策划和实施各类助残项目;(2)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3)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3. 宣传部:(1)宣传工作站的理念、成果和活动;(2)策划和组织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工作站的社会影响力;(3)拓展志愿者招募渠道,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
4. 财务部:(1)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2)负责工作站经费的收支管理和会计核算;(3)定期向管理委员会汇报财务状况。
5. 志愿者服务部:(1)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考核;(2)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维护志愿者的权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第三章志愿者管理第六条志愿者招募:1. 工作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2. 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报名参加志愿者选拔;3. 工作站对报名者进行面试和考核,选拔优秀志愿者。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以“关爱、尊重、帮助、共享”为宗旨,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助残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第三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在政府指导下,依托社会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四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坚持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成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设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办公室,负责本地区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建立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考核等环节,确保志愿者具备助残服务所需的技能和素质。
第八条定期召开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措施,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三、服务内容第九条助残志愿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活照料、康复辅助、教育辅导、心理支持、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
第十条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提高残疾人生活的自主性和幸福感。
第十一条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鲜明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扶残助残优良传统。
四、服务流程第十二条建立残疾人需求信息收集和发布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残疾人的需求,为志愿服务提供准确指导。
第十三条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和时间安排,选择助残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
第十四条助残志愿服务组织负责协调志愿者与残疾人之间的对接,确保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
第十五条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对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质量进行登记和评价,作为表彰和奖励的依据。
五、激励机制第十六条对在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设立助残志愿服务基金,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第十八条优先推荐优秀志愿者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助残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助残服务管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助残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等。
第三条助残服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2. 人道主义原则;3. 效率与效益相结合原则;4. 社会参与原则;5. 依法管理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国家设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全国助残服务管理工作。
第五条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主要职责:1. 制定助残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2. 组织实施助残服务项目;3. 监督检查助残服务实施情况;4. 开展助残服务宣传和培训;5. 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助残工作;6. 奖励在助残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六条地方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助残服务管理工作。
第七条地方各级残疾人联合会的主要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残疾人联合会的助残服务管理制度;2. 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助残服务发展规划和政策;3. 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助残服务项目;4. 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的助残服务实施情况;5. 开展助残服务宣传和培训;6. 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助残工作;7. 奖励在本行政区域的助残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章助残服务项目第八条助残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生活照料服务;2. 康复训练服务;3. 教育培训服务;4. 法律援助服务;5. 职业技能培训服务;6. 社会融入服务;7. 精神慰藉服务;8. 其他有利于残疾人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的服务。
第九条助残服务项目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残疾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2. 优先保障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基本需求;3.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4. 加强服务项目的监管。
第四章服务标准与质量第十条助残服务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024年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2024年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为了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关怀度,增加残疾人的福利和融入社会的机会,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提供残疾人的福利和融入社会的机会。
2. 任务:-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社区走访、康复辅助设施捐赠、就业培训等;- 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解决残疾人面临的实际问题;- 加强与各相关组织的合作,建立残疾人福利机构、康复中心等;- 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
三、活动内容和方式1. 社区走访:组织志愿者走访社区中的残疾人,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通过与残疾人面对面的交流,让社会更加关注残疾人的困境和需求。
2. 康复辅助设施捐赠:组织志愿者筹集资金,购买和捐赠康复辅助设施,如轮椅、助听器等,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和支持。
3. 就业培训:组织专业师资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课程,提升他们就业能力,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实现自立生活。
4. 心理辅导与法律援助:设立心理咨询与辅导热线、组织心理咨询师为残疾人提供心理支持;组织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5. 与相关组织合作:加强与残疾人福利机构、康复中心等的合作,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福利和服务给残疾人。
6. 宣传活动:组织举办助残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慈善义卖、公益演出、主题论坛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残疾人事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鼓励更多人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四、活动计划和时间表1. 2024年1月-2月:组织志愿者进行社区走访活动,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2. 2024年3月-4月:筹集资金,购买和捐赠康复辅助设施。
3. 2024年5月-6月:组织残疾人就业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三篇)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组织和规范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组织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
第三条志愿者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助残志愿服务的政策和规定。
第四条志愿者在助残志愿服务中应当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关心、帮助和支持残疾人,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第五条志愿者应具备基本的助残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必要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第六条志愿者应当遵守组织的纪律和工作安排,按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七条志愿者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是无偿的,不得接受残疾人或其他机构的任何形式的报酬。
第八条志愿者在履行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中,如有损害残疾人利益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志愿者应当保护残疾人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第十条志愿者应当善待志愿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减少因自身行为导致的损坏。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对志愿者的诬告、侮辱、威胁等行为,应当受到法律追究。
第十二条志愿服务机构应当及时通报志愿者有关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的变化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志愿服务机构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二章工作内容第十四条志愿者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陪伴残疾人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活动。
2. 协助残疾人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3. 帮助残疾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4.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残疾人树立信心和积极态度。
5. 协助组织和参与助残公益活动和宣传活动。
第三章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五条志愿者有权享受以下权利:1. 参与志愿服务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
2. 得到志愿服务机构的指导和支持,提供必要的服务工具和设备。
3. 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4. 获得志愿服务机构的荣誉证书和证明。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文(三篇)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范文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规范志愿者参与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行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 原则:公平、公正、公开、自愿、无偿、责任。
二、任务和职责2.1 任务:协助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2.2 职责: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定期与残疾人交流,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三、招募与管理3.1 招募:通过宣传、招募活动等方式吸引志愿者参与助残志愿服务。
3.2 管理:建立志愿者管理机制,制定入职和退出制度,建立志愿者档案,定期组织培训和分享交流。
四、服务内容4.1 社区关爱:定期走访残疾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4.2 技能培训:组织技能培训课程,帮助残疾人学习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4.3 心理支持: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
4.4 义务陪伴:组织志愿者进行陪伴活动,陪伴残疾人参加社交和文体活动,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五、权利和义务5.1 权利:享有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享受志愿者提供的各项服务,享受服务的保密和隐私。
5.2 义务:遵守服务规范,尊重残疾人的利益和隐私,保护残疾人的人格尊严,维护社会和谐。
六、奖励与惩处6.1 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和奖励,提供荣誉证书和奖金。
6.2 惩处:对违反规定和道德操守的志愿者进行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取消其参与助残志愿服务资格。
七、保障措施7.1 安全保障:志愿者参与助残志愿服务期间,享有相关保险责任和保障。
7.2 物资保障: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满足他们开展助残志愿服务的需求。
7.3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志愿者能够安心、舒适地开展助残志愿服务。
八、附则8.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8.2 对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服务方向和措施。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其中,心身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因此,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助残行列中,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这一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制定背景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具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有着自身的特殊需求和困难,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志愿者作为社会公益力量的代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和支持残疾人,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对于推动残疾人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内容1.工作目标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目标是支持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改善其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2.志愿服务形式助残志愿服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如定期去探访残疾人,为其提供日常生活援助,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在家庭和社区等地大力宣传残疾人权益认识和服务法律知识等等。
3.服务对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残疾人,无论残疾程度和类型。
针对不同的残疾类型的人,志愿者可以给予不同形式的安抚,如对声音刺耳的耳朵捐赠耳机、对盲人讲书、对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帮助等。
4.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工作安排助残志愿服务应按照服务对象和志愿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协作与交流,提高服务质量。
三、制度的实施1.引导了解服务对象所有志愿者在参与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情况,包括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以及服务对象居住的社区等等。
只有对服务对象有充分地认识,志愿服务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有效性,避免采取不适当的服务方式,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2.针对性培训服务技能对志愿服务团队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志愿者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方法,学会正确的服务技巧,如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五篇)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为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决定在社区成立助残志愿服务队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为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通过助残志愿服务行动,推动建立助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切实为各类残疾人活动提供有效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广大残疾人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参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构建____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____形式在青年志愿者协会中成立助残志愿者服务大队,负责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工作。
社区成立志愿服务工作站,负责在区域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建队程序1、招募。
按照“先建____、后招募”,“先培训、后发证”的原则,逐步建立各级助残志愿者____。
2、建队。
青年志愿者协会结合志愿者的工作性质、所在区域、性别、年龄、服务志向、服务时间、服务需求等情况,编成助残志愿服务队,任命队长一名,向服务队授旗(牌)等,并帮助指导服务队制定活动制度和服务计划。
3、服务。
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助残志愿服务队将根据残疾人实际需求,开展有____领导、有工作计划、有培训方案、有管理办法的助残志愿服务行动。
四、活动内容1、培训残疾人。
____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有一定条件的残疾人学习电脑操作等实用技能培训。
2、开展上门服务。
开展上门走访残疾人活动,与社区残协,村残疾人工作小组对本区域内的残疾人进行一次全面走访,了解需求,关爱残疾人,做到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
3、开展辅导服务。
与社区残疾人工作小组为残疾人开设康复辅导课,辅导帮助残疾人了解,掌握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4、开展义诊服务。
争取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支持配合,邀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医务人员到区福利院为残疾人提供义诊服务。
医院助残工作制度范本简短

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法规,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残疾人患者及家属。
三、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
2. 全员参与,形成关爱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3. 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残疾人患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4. 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法规。
四、工作职责1. 医院领导班子负责统筹协调医院助残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得到贯彻落实。
2. 医疗部门负责为残疾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3. 护理部门负责为残疾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
4. 医院其他部门协助做好残疾人患者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五、工作内容1. 建立残疾人患者信息档案,了解患者病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2. 设立残疾人专用病房,配备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患者就医。
3. 定期开展残疾人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残疾人患者的健康意识。
4. 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提高残疾人患者的自理能力。
5. 建立残疾人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
6. 加强与残疾人协会、社区等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爱残疾人。
六、工作要求1. 医院工作人员应树立关爱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意识,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
2. 医院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残疾人患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 医院要定期对助残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4. 医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院上下关爱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意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医院助残工作制度范本

医院助残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医院,旨在加强医院助残工作,提升残疾人就医体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条医院助残工作应以人为本,坚持平等、参与、共享的原则,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尊严,为残疾人提供安全、便捷、贴心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助残工作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施,确保助残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条医院应积极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残疾人的关爱意识和服务水平,将助残工作纳入医务人员培训和考核内容。
第六条医院应加强与残疾人福利组织、康复机构等合作,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二、具体措施第七条硬件设施保障1. 医院应设立无障碍通道,确保残疾人就医时的通行便利。
2. 医院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残疾人标志,便于残疾人识别。
3. 医院应配备无障碍设施,如盲道、语音提示、坡道等。
4. 医院应设立无障碍卫生间,满足残疾人如厕需求。
5. 医院应提供无障碍停车位,方便残疾人停车。
第八条医疗服务保障1. 医院应开设残疾人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绿色通道,缩短残疾人就医时间。
2. 医院应为残疾人提供预约服务,方便其提前安排就医时间。
3. 医院应配备专业的手语翻译、辅助器具等,确保残疾人能顺利沟通、接受治疗。
4. 医院应针对残疾人特点,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5. 医院应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为偏远地区的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第九条关爱与培训1. 医院应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
2.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残疾人关爱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3. 医院应加强与残疾人家庭的沟通,了解其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
第十条社会参与1. 医院应积极开展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医务人员参与。
阳光助残工作站工作制度

阳光助残工作站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阳光助残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有关政策规定,为残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务的社会组织。
工作站以“阳光服务、助残有我”为宗旨,致力于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公平、有爱、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二条工作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援助、康复训练、教育资助、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
第三条工作站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和权益,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
二、工作制度第四条工作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站长协助站长工作,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第五条工作站建立残疾人信息数据库,对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登记,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六条工作站设立咨询服务窗口,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申请救助等服务,确保残疾人优惠政策得到落实。
第七条工作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问题。
第八条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为残疾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
第九条工作站加强康复训练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设备和技术支持,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第十条工作站关注残疾人教育,为残疾人提供教育资助,鼓励残疾人参加各类学历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第十一条工作站组织残疾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的身心素质。
第十二条工作站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残疾人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帮助。
第十三条工作站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第十四条工作站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公布工作情况和残疾人受益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和政策执行。
三、工作流程第十五条残疾人可通过电话、网络、现场等方式向工作站提出服务需求。
第十六条工作站对残疾人需求进行登记,并根据残疾人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第十七条工作站对服务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是一项关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重要工作。
它旨在推动社会公正和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
本文将围绕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制度的目标、内容、执行和评估等方面。
首先,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目标是为残疾人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
这一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志愿者的参与,可以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其次,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对象的选择和培训、服务项目的开展和管理等方面。
在选择服务对象时,应以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培训志愿者是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残疾人的了解和尊重、服务技能的学习和提升等。
此外,志愿者团队的管理也是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志愿者团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执行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坚持问题导向,以残疾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其次,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支专业化、精干化的志愿者队伍。
最后,要加强制度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
总之,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对于推动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选择和培训、服务项目的开展和管理等方面。
在执行过程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合作、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发展,并加强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将更加高效、稳定和可持续,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残联志愿服务队规章制度

残联志愿服务队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残联志愿服务队的组织管理和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服务对象和组织的权益,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根据《志愿服务条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残联志愿服务队是由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残疾人、爱心人士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宗旨是服务残疾人,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条残联志愿服务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自愿参加、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平等互助的原则,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残疾人自强不息、融入社会。
第四条残联志愿服务队接受残疾人联合会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安全和有效。
二、组织结构第五条残联志愿服务队设队长一名,副队长若干名,负责组织的全面工作。
队长由残疾人或者具有残疾人工作经验的人士担任,副队长协助队长工作。
第六条残联志愿服务队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志愿者招募、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办公室成员由队长指定,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
第七条残联志愿服务队根据服务内容设立若干个项目组,项目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和实施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选择加入项目组。
三、志愿者管理第八条志愿者应当具备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热爱残疾人事业、具备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条件。
第九条志愿者加入残联志愿服务队,需填写报名表,经审核合格后予以录用。
志愿者享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志愿者培训和资料、获得志愿服务证明等权益。
第十条志愿者应遵守残联志愿服务队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按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向组织请假。
第十一条志愿者应尊重服务对象,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和权益,不得向服务对象索取报酬或者进行商业推广。
第十二条志愿者应积极参与志愿者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志愿服务活动第十三条残联志愿服务队根据残疾人需求和社会热点,策划和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助残帮扶、宣传教育、文体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残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度
1、协助社区居委会和镇(办)残联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团结、教育残疾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
2、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社区内所有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基本需要、建档立卡;
3、密切联系残疾人,积极向社区居委会和镇(办)残联反映残疾人的需要和愿望;
4、协助社区居委会和镇(办)残联做好有关残疾人生活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维权、无障碍、志愿者助残、文化生活等工作;
5、组织残疾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调动残疾人的积极性,参与社区建设;
6、开展残疾人自我教育,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
7、向社区议事协调机构推荐残疾人代表。
村居残协工作职能
1、准确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完善残疾人档案;
2、宣传、贯彻落实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团结、教育残疾人遵纪守法,乐观进取,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3、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为残疾人办实事、好事;
4、协助政府调查研究,制定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小康生活建设目标,帮扶残疾人致富。
5、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工作,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事业。
助残志愿者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