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期末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期末复习
牡丹区第二小学毕爱云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所以,至于期末复习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复习”这个词的概念,它既不是机械的重复性学习以前所学知识,也不是零散的细枝末叶的简单温习,而是让我们的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既能分门别类理解掌握,又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再学习过程。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下面我就如何搞好复习谈几点认识,供老师们参考:
一.做好复习计划
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复习效率,应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制定计划。首先要明确定计划的目的和要求;再把拼音、字、词、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等粗线条归纳编写,同时每部分内容需要的课时数也要写清楚;这样就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复习的实效。我们都是打一表格贴在办公室内。
二、要精心设计复习教案
复习阶段,往往教师没有教案,总认为写教案多余。其实,这时的复习重点已经不在课本知识本身,而在于这些知识之间有何关联,应如何建构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起来条分缕析,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这时的教案是一个去粗取精、由厚变薄、由多变少的过程。教案不但要写,而且要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下功夫写。还要精心设计课堂流程。有效的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完成繁杂的复习任务,提高复习效率。有效的课堂流程,可以使整节课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精讲少讲,又能把知识内化到学生头脑中,还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会越来越乐学。
二.复习的过程要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复习要体现目标性
复习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复习质量的好坏。每堂课都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反之,则导致复习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学生无所适从,茫茫然跟着老师转,转来转去脑子里还是那些零星的,支离破碎的、学生还自以为都会的知识。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所以我们应做到:
①明确新课标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年级具体目标。
②清楚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
③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特别是单元训练重点;比如这一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你就得让学生吃透这些人物形象各自的特点,包括作者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刻画这些人
物形象的,也就是写作上的特点,这些单元重点又和习作紧密相连,复习好了很容易达到知识上的融会贯通。
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差异,从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状态,并加以调整,必要时要与家长结合,正所谓状态决定成败,就像一辆车在远行之前一定要大修一样。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搞好复习的前提条件。
2.复习要体现系统性
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换个说法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一个学生,通过平时分单元分课文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各种基本知识的理解任务,完成了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通过复习时的回顾,查缺补漏,将长期学习的各部分内容有机地“组装”起来,帮助我们掌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编织一张“知识之网”,否则只会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流于形式。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网那么所学知识将会逐步变成能力。就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它才能永不干枯,而且发挥出它的能量。否则孤零零的一滴水是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蒸发掉的,成为时间的牺牲品。3.复习要讲求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刚才也讲了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但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做到有序,横向或者纵向循序渐进,精讲精炼,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复习课可以按照“讲、练、评、测、再评,最后总结”这样几步程序。这其实是复习过程的具体呈现。
4.复习要突出方法性
结果重要,过程也重要;知识重要,方法也重要。在复习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复习中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学法,由“复习好”向“会复习”转化。如语文复习划分段落的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学习:读,了解内容;做,圈画关键词句;想,自然段之间的关系;说,划分段落的依据。这些依据包括一般写事文章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参观记的游览顺序,说明文事物并列几个方面的写作顺序等等,重点是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样,学生在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中较易掌握划分段落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复习要选题精练
对于复习资料,要取舍有度:一怕无,二怕滥,三怕生搬硬套。现在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泥沙俱下,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一味拿来。而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
首先,复习课必须要有适当数量的复习资料,也就是我们编写的复习试卷或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借助这些个扶手实现学生的由量变到质变,由眼熟到熟能生巧的知识升华的过程。那么手中的这些资料就是搞好复习工作的物质基础;其次,正确对待自己手头的复习资料。复习阶段,有的教师图省事,一课时复习一单元,同时做这一单元的检测题。于是,习题成了这个阶段的命根子、压轴戏。这种靠多做来压题、猜题、提高成绩的题海战术,效率极低,效果极差。为了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巩固所学知识,适当的强化训练完全有必要,但必须精选习题,否则,学生如果不加选择的做题,做得越多越糊涂,头脑越乱,反而不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当然,以上这些工作,离不开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商讨,离不开集体备课与教研。
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我们在复习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同时,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大量的试卷分析看,造成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虽然主要是由于所学知识的缺陷,但不良的学习习惯也是其中之一,如字迹潦草,粗心漏题,会却写不对、笔下误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于不仔细审题造成的所答所非问。
因此,复习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编制复习题时,可选择一些有附加要求学生容易疏忽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