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屋檐下心理健康活动设计
夫妻恩爱孩子好《爱在屋檐下》教案带给我们的思考
夫妻恩爱孩子好——《爱在屋檐下》教案带给我们的思考一、教案简介《夫妻恩爱孩子好》这一教案,主要以家庭情感剧《爱在屋檐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剧情中的人物关系、情感变化以及家庭矛盾,引导学生们思考夫妻关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理解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美好家庭环境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夫妻恩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重视家庭和谐。
三、教学内容1. 分析《爱在屋檐下》剧情中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2. 讨论夫妻恩爱对孩子心理健康、性格塑造的好处。
3. 分享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正面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 小组讨论: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3. 案例分享:真实故事介绍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正面作用。
4. 小组分享: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分享父母之间的恩爱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及分享情况。
3. 学生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情感变化,以及家庭价值观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们观看《爱在屋檐下》中展现夫妻恩爱的片段,之后分组讨论这些场景如何影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孩子的成长有何积极影响。
2.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模拟剧情中的夫妻对话,体验在恩爱的夫妻关系中如何沟通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3. 家庭作业: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父母之间的互动,记录下一周内父母之间的恩爱时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夫妻恩爱对孩子成长的正面影响,以及如何在自己的家庭中实践和推广这种恩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剧情中提炼出夫妻恩爱的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改善家庭关系。
八、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爱在屋檐下》剧集片段、相关家庭价值观的阅读材料。
《爱在屋檐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爱在屋檐下》——主题班会方案一、班会背景随着身体发育,独立意识变强以及升学的压力,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小时候对父母说的话现在大多说不出口,但却也还没学会理性成熟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干脆不说或者在表达过程中情绪激动,因此亲子矛盾时有发生。
但事实上父母是爱孩子的,孩子也爱父母,只是不懂沟通的技巧和方式。
本次班会旨在让孩子学会察觉自己和父母在亲子矛盾中的内心感受,并且学会使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增进与父母的良性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二、班会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肯定”,感知沟通从心开始。
2、学会使用恰当的方式和父母来表达想法和述求。
3、理解父母在多重角色、生活压力下的观念差异,多换位思考,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班会主持人班主任四、课前准备亲情卡、《妈妈之歌》视频、《0-100岁》视频、《沟通小技巧》视频、《打包》视频、学生家长录制的《爸妈等你回家吃饭》视频。
五、班会过程(一)爱的感悟(8mins)1、播放视频:感受人的一生《0-100岁》。
0到100,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更是从新生儿到百岁老人的岁月变迁。
零岁的你,在无知懵懂中呱呱坠地,那个时候你还不知道你自己是谁,会有多棒。
10岁的你总期待长大,因为可以吃很多糖果,喝很多可乐,最重要的是,可以尽情对父母说“No” !15岁的你,倔强又有些小叛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会觉得老师的关注,父母的叮嘱,都不如一张爱豆海报、一本喜欢的小说带来的愉悦。
未来的你们还要经历很多年,要记住,每个年龄段的你,都应该是最好的自己!2、马克吐温说“当我7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7岁—小时候的我们,对父母依附及崇拜。
14岁—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
21岁—生活经验和阅历丰富起来后,我们开始体谅和理解父母。
《爱在屋檐下》教案
《爱在屋檐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电视剧《爱在屋檐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和朋友的关爱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集:家庭重组,新成员的加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适应。
2. 第二集: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3. 第三集:友情的重要性,朋友之间的支持与帮助,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担当。
4. 第四集:爱情的力量,情侣之间的相互扶持,以及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坚持和勇气。
5. 第五集:家庭矛盾的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及和谐家庭的构建。
三、教学方法1. 观看电视剧:组织学生观看《爱在屋檐下》的相关集数,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2. 讨论交流:观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引导学生从剧中汲取正能量。
3. 案例分析:选取剧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和人际关系。
4.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剧中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观看电视剧的积极参与度,观察他们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态度和表现。
2. 讨论交流环节中,学生分享心得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在分析案例时的见解和思考。
3. 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电视剧《爱在屋檐下》的播放设备,如电视、投影仪等。
2. 教学PPT,内容包括剧集介绍、讨论话题、案例分析等。
3. 角色扮演道具,如服装、道具等。
4. 教学指导书籍,用于辅助分析和讨论。
5. 课堂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过程。
六、教学准备1. 组织学生观看《爱在屋檐下》的前五集,确保学生对剧情有充分的了解。
《爱在屋檐下》教案让孩子学爱与尊重
《爱在屋檐下》教案让孩子学爱与尊重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家人。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学会尊重和理解。
3. 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庭的重要性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助,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等。
讨论家庭成员如何共同分担家务,学会团队合作。
2. 第二课时:关爱他人学习如何关心身边的人,如关心同伴的生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
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他人的感受。
3. 第三课时:尊重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不同,如尊重同伴的兴趣爱好、尊重老师的教导等。
讨论如何礼貌待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4. 第四课时:情感表达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喜悦、悲伤等。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5. 第五课时:家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家庭主题的活动,如家庭成员间的爱心传递、家庭才艺展示等。
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家庭的重要性、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等。
2.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感受,增进对他人理解。
4. 家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家庭重要性的认识和珍惜家人的态度。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行为,如帮助同伴、礼貌待人等。
3. 评估幼儿情感表达能力,如是否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否能倾听他人等。
五、教学资源1. 故事书籍:《爱在屋檐下》等有关家庭、关爱、尊重等方面的故事书籍。
2. 讨论卡片:制作有关关爱、尊重等主题的讨论卡片,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交流。
3. 家庭活动道具:准备一些家庭道具,如家庭成员照片、家庭海报等,用于开展家庭活动。
《爱在屋檐下》教案范文
《爱在屋檐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家庭的关系和结构,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通过观看电视剧《爱在屋檐下》,培养学生对家庭情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4.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爱心,让他们学会关心和照顾家人。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关系和结构,阐述家庭的重要性。
2. 观看法: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爱在屋檐下》,通过剧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家庭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法: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与家人沟通,关心和照顾家人,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庭的关系和结构教学重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的类型。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讲解家庭结构的类型,如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等。
2. 第二课时:家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阐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家庭的教育、情感支持等;讲解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如家庭的社会化、稳定等功能。
3. 第三课时:观看电视剧《爱在屋檐下》教学重点:理解剧情,感悟家庭情感。
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观看电视剧《爱在屋檐下》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剧情,感悟家庭情感,如亲情、爱情等。
4. 第四课时:家庭沟通技巧教学重点: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教学内容:介绍家庭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与家人的沟通经验,互相学习。
5. 第五课时:家庭责任感与爱心教学重点:培养家庭责任感和爱心,学会关心和照顾家人。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责任感和爱心的含义,如关心家人、承担家庭责任等;引导学生回家后,尝试与家人沟通,关心和照顾家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爱在屋檐下教案
爱在屋檐下教案教案标题:爱在屋檐下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爱在屋檐下》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社会关怀意识。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学会关注他人的需要,培养同理心和友善行为,并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对他人需要的关注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帮助他人的行动。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善行为,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4. 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尊重家庭成员。
教学准备:1. 《爱在屋檐下》故事书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家庭和社区的场景3.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材料4. 学生个人反思和讨论的材料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源,让学生描述家庭和社区场景,引发他们对家庭和社区的思考和讨论。
-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在家庭和社区中曾经帮助他人的经历,鼓励他们讲述相关故事。
2. 故事阅读:- 分发《爱在屋檐下》故事书,让学生阅读或听故事。
-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鼓励他们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看法。
3. 情感教育和社会关怀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和需要,例如孤独、温暖和关爱。
-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通过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关爱和支持的人,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计划。
4. 同理心和友善行为培养:-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社区服务项目,并制定计划和行动方案。
- 学生小组之间分享他们的计划,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 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并让学生记录和反思他们的经验。
5. 家庭的重要性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尊重和关心家庭成员,并提出实际的行动计划。
6. 总结和反思:- 学生个人反思和讨论,回顾他们在本课程中学到的关于情感教育、社会关怀和家庭重要性的知识和经验。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施社区服务项目中的收获和感受。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爱在屋檐下——感恩父母》主题设计方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
一、活动理念:
初中生正经历着身心巨变,他们与家庭父母关系也不同往昔,学生更多的是想从家长的唠叨、干预、限制中解放出来,划出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而父母基于对子女期望,导致对子女的过分的关心和约束,所以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不愿意跟父母讲心里话,不听从父母话,甚至顶嘴吵架,于是亲子的爱随着冲突增多,代沟的加深而疏远、淡化。
此次活动课程是为使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而设计的。
二、活动主题:《爱在屋檐下一一感恩父母》
三、活动目的:
生命是父母赋予的,而创造生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把这小小的生命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还要历尽千心万苦。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父母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因此,父母是孩子最亲,最应该感激的人。
然而,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
如何让孩子懂得家长的不易,理解父母的心,就成了感恩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本活动围绕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这一主题,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年龄回归等方式,以期达到以下目标:
1、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感受父母对自
己的爱;
2、学会理解父母,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
3、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学会感恩父母。
四、活动设计。
《爱在屋檐下》教案范文
《爱在屋檐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屋檐下和谐共处。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2.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3. 与家人沟通的重要性及方法4. 在屋檐下和谐共处的技巧5.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讨论:分别讲解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与家人沟通的重要性及方法。
3.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有关家庭矛盾和冲突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
4. 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以及如何与家人相处,总结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深度和提出解决办法的合理性。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内容。
2. 案例材料:提供几个有关家庭矛盾和冲突的案例。
3. 参考书籍:关于家庭关系、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书籍。
4. 网络资源:有关家庭和谐、人际交往的视频、文章等资料。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家庭,模拟家庭生活中的场景,如冲突、和解等,以此锻炼学生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
2.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家庭知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巩固所学知识。
3.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就“家庭和谐共处”的主题发表演讲,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讲授法:讲解家庭的意义和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内容。
家教加强,家庭和谐借鉴《爱在屋檐下》教案
家教加强,家庭和谐借鉴《爱在屋檐下》教案第一章:亲子沟通的艺术1.1 学习目标:了解并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学习倾听和理解孩子的需求。
培养积极的亲子互动方式。
1.2 教学内容:亲子沟通的重要性:理解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倾听孩子:学习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
表达爱: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意,给予孩子情感支持。
积极互动: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和互动。
第二章:家庭规则与边界设定2.1 学习目标:理解家庭规则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设定合理的家庭规则和边界。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2.2 教学内容:家庭规则的意义:讨论家庭规则对家庭和谐的影响。
制定规则:学习如何制定合理、可执行的家庭规则。
边界设定:了解如何为孩子设定健康的边界。
自律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第三章:情绪管理教育3.1 学习目标: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帮助孩子表达和管理情绪。
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3.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的基础:认识情绪的类型和影响。
表达情绪:学习如何表达和识别情绪,鼓励孩子表达感受。
调节情绪:探讨帮助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情绪调节活动:开展情绪调节活动,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第四章:培养责任感与独立性4.1 学习目标:理解责任感与独立性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4.2 教学内容:责任感的培养:讨论责任感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任务分配:学习如何合理分配家务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独立性培养:探讨如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自我管理: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五章:家庭价值观与传统教育5.1 学习目标:理解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传承和培养家庭价值观。
探讨如何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5.2 教学内容:家庭价值观的传承:认识家庭价值观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培养价值观: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价值观。
传统与现代教育:探讨如何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苏科版七年级下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九课
第十九课爱在屋檐下教学目标和设计依据(一)教学目标1.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认识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
3.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
4.学会解决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5.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设计依据“积极与教师及父母进行沟通”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与父母沟通是很重要的内容。
随着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提高,初中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不像以前那样完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父母的观点。
由于观点上的分歧,初中学生开始改变对父母的看法,甚至批判父母的言行。
而有些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孩子独立自主的需要,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要求孩子像以前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因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应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父母,同时让学生努力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找到和父母沟通的良好方式,从而形成积极的、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气氛。
本课属于“人际”模块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尝试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
(二)教学难点学会解决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教学建议触动我心早晨,林芬急急忙忙地抓起书包就往外跑,妈妈叫住了她……★设计意图1.教师用书本故事导人,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和父母相处的状态。
2.通过导入故事,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与父母发生隔阂和冲突是常有的事情。
★问题你有没有类似经历?说说你的感受。
◎教学步骤1.学生阅读材料故事,教师提问学生:“你有没有类似经历?说一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到进人青春期后,自己与父母的相处开始出现冲突与隔阂。
2.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角遇到了什么苦恼?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恼的?你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烦恼?当你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有哪些感受和想法?3.教师总结:“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开始渴望独立,但在父母眼中,我们还是孩子,因此,在许多事情上,我们与父母有了分歧,有了冲突。
《爱在屋檐下》教案让孩子学爱与尊重
《爱在屋檐下》教案让孩子学爱与尊重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看动画片《爱在屋檐下》,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间的爱与尊重。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情感共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片《爱在屋檐下》的观看及解析。
2. 故事中体现的爱与尊重的价值观。
3. 针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与实践。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播放动画片《爱在屋檐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3. 情感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观看动画片《爱在屋檐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之间的互动。
2. 解析故事情节,提炼出爱与尊重的价值观。
3. 针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与实践,如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
4.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与体会。
5. 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爱与尊重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爱与尊重的理解和接纳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感体验中的表现,如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等。
3. 搜集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分析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表现。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动画片《爱在屋檐下》片段,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之间的互动。
2. 解析片段情节,提炼出爱与尊重的价值观。
3. 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爱与尊重的情感。
4.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与体会。
七、教学实践:1. 开展“爱心传递”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人。
2. 组织“尊重他人”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3. 设立“关爱日”,鼓励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展现关爱与尊重的行为。
夫妻恩爱孩子好《爱在屋檐下》教案带给我们的思考
夫妻恩爱孩子好——《爱在屋檐下》教案带给我们的思考第一章:家庭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夫妻间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学会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氛围1.2 教学内容:家庭的定义和组成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在夫妻关系中的作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法1.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家庭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分享夫妻间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夫妻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第二章:亲子关系的培养与深化2.1 教学目标: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掌握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技巧学会在亲子关系中有效沟通的方法2.2 教学内容: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原则和方法有效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亲子活动的重要性2.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亲子关系的培养与深化分享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亲子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第三章:兄弟姐妹间的相互关爱与成长3.1 教学目标:了解兄弟姐妹间关系的重要性掌握兄弟姐妹间相互关爱和支持的技巧学会解决兄弟姐妹间冲突的方法3.2 教学内容:兄弟姐妹间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相互关爱和支持在兄弟姐妹关系中的作用解决兄弟姐妹间冲突的原则和方法兄弟姐妹间的合作与共享3.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兄弟姐妹间的相互关爱与成长分享兄弟姐妹间相互关爱和支持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兄弟姐妹间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第四章: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4.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学会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引导孩子的方法4.2 教学内容:家庭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效引导孩子的原则和方法家庭教育中的奖励和惩罚的使用4.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分享家庭教育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教育中的引导和沟通第五章:家庭氛围的营造与维护5.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氛围的重要性掌握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技巧学会在家庭中维护良好氛围的方法5.2 教学内容: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原则和方法维护良好家庭氛围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家庭中的共同活动和互动的重要性5.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家庭氛围的营造与维护分享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中的互动和共同活动第六章:应对家庭压力的策略6.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中常见的压力源掌握应对家庭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家庭和谐的策略6.2 教学内容:家庭压力源的识别和分析应对家庭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保持家庭和谐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家庭中的情感支持和共享的重要性6.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应对家庭压力的策略分享应对家庭压力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家庭压力下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第七章: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感7.1 教学目标:了解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的策略7.2 教学内容: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家庭中的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性7.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责任感分享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教育中的分工和合作第八章:家庭中的沟通与理解8.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有效家庭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家庭中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的策略8.2 教学内容:家庭沟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效家庭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增进家庭相互理解和包容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家庭中的倾听和表达的重要性8.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家庭中的沟通与理解分享有效家庭沟通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中的倾听和表达第九章:家庭规则的建立与遵守9.1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规则的重要性掌握建立合理家庭规则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家庭中遵守和执行家庭规则的策略9.2 教学内容:家庭规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建立合理家庭规则的方法和技巧遵守和执行家庭规则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家庭中的秩序和公平的重要性9.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家庭规则的建立与遵守分享建立合理家庭规则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中的秩序和公平第十章:家庭中的情感教育10.1 教学目标:了解情感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家庭中培养孩子情感智力的策略10.2 教学内容:情感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孩子情感智力的策略和注意事项家庭中的情感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性10.3 教学活动:观看《爱在屋檐下》相关片段,讨论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分享情感教育的实际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中的情感支持和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家庭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理解夫妻间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爱在屋檐下 心理健康教案
爱在屋檐下
--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
【活动主题】爱在屋檐下
【活动时间】2017年12月13日星期三
【活动对象】15金融班全体学生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内
容,增进对亲情的感受和体验,并能感受到亲情的无价。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改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能够反省自己在处理父母关系时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3、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关系。
【活动方法】
1.讲故事、讨论;
2.现场调查;
3.角色扮演.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
2、下载歌曲《天亮了》《懂你》
【教学过程】。
爱在屋檐下教案
3、分享:
1)为什么把家人或亲情留到了最后?2)在删去家人或亲情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什么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教师自我开放
15分钟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十几年,或许学生已经淡忘了这份亲情对于自己有多么的重要,用惊险的场景设计提醒学生:虽然和父母有争吵、有矛盾甚至有伤害,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爱一直都在,这是难以割舍的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爱若在,才能彼此珍惜,共同努力。
爱在屋檐下
课题:爱在屋檐下
时间:45分钟
地点:教室
准备事项:白纸若干
多媒体课件
辅导对象:高二学生
辅导老师:宁海职教中心金飞燕
辅导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家是自己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学会如何爱对方是经营好家的重要条件,在换位思考中进一步理解父母,学会包容父母,意识到自己有义务和父母一起构建和谐之家。
15—20分钟
根据换位思考的原理,让学生为一位有困惑的母亲出谋划策以帮助解决母子间的矛盾,从而能够让学生体会母亲的不容易,让学生明白:爱是需要学习的,做父母需要学习,做子女同样需要学习;爱是相互的,我们需要父母的爱,父母同样需要我们的爱;当我们渐渐长大,我们有义务更有能力学习爱我们的父母。
背景音乐
四、我家的屋檐下
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回忆一下最近与父母发生过的一次冲突或不愉快的经历,当时的自己是怎样面对的?如果现在给你一次机会,你会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吗?请把这些话写在纸上,带回家,将它送到父母的手里。
5分钟
由此及彼,在帮助别人妈妈解决亲自问题之后,我们也要学会自己解决与父母的冲突或矛盾。
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六年级
爱在屋檐下(教学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六年级教学内容本节课以“爱在屋檐下”为主题,旨在帮助六年级的小学生理解和体验家庭的爱,学会感恩和珍惜亲情。
教学内容包括:1. 家庭的定义和功能2.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3. 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4. 学会感恩和珍惜家庭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家庭的定义和功能2. 认识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3. 体验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4. 学会感恩和珍惜家庭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并能够学会感恩和珍惜家庭。
为了克服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家庭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1. 家庭图片或照片2. 家庭关系图3. 感恩卡片4. 彩色笔和纸张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教师展示家庭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定义和功能。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阶段:家庭关系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2. 学生绘制家庭关系图,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阶段:家庭温暖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家庭中的温暖和快乐的时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第四阶段:学会感恩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2. 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写下对家人的感谢和祝福。
第五阶段: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珍惜家庭和亲情。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爱在屋檐下1. 家庭的定义和功能2.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关系3. 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4. 学会感恩和珍惜家庭```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 制作一张家庭海报,展示家庭成员和关系。
2. 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3. 每天为家人做一件小事,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爱在屋檐下”活动策划
“爱在屋檐下”--主题演讲比赛活动策划方案第二生活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三年三月1日一、活动主题与目的:背上行囊,离开家乡,我们来到沈阳师范大学。
远离了家庭的庇护,在这个新的集体里,我们都在寻找新的归宿。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生活区自然成为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
为了促进广大学生相互交流,发掘写作、演讲人才,培养学生积极的精神面貌,达到丰富沈师学子的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爱校,爱寝的感情的目标。
特此第二生活区自管会举办“爱在屋檐下”主题演讲比赛。
二、主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工办三、承办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第二生活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四、活动时间:报名时间:2013年3月11日——2013年3月17日初赛时间:2013年3月20日——2013年3月22日决赛时间:2013年3月27日——2013年3月39日五、活动对象:沈阳师范大学第二生活区全体同学六、活动地点:初赛:博文楼决赛:校部会议室/图书馆报告厅七、活动要求:1、演讲稿要求:1)以“爱在屋檐下”为主题2)内容积极向上,记叙生活区趣事,乐事,好人好事或反映寝室成员之间团结的亲情、友情等。
3)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文字精炼。
4)演讲时间控制在3~5分钟。
5)作品要求原创,严谨抄袭。
2、其他要求1)参赛队员同一寝室即刻,人数不限2)可配乐、PPT、Iebook、视频等3)要求半脱稿,纳入评分项4)如有配套材料,自请同学播放5)比赛前十分钟到场拷材料注意:参赛者自留底稿八、活动实施流程1、前期工作1)宣传:①在北区各宿舍楼一楼展板上贴好通告②在北区宣传栏内以海报形式贴出宣传海报③食堂人流密集处贴宣传海报④在生活区布置报名处⑤报名处张贴赞助条幅⑥最后统计报名人数,安排初赛、决赛2)场地布置在初赛及决赛之前与宣传部沟通,布置会场2、报名方式1)、交稿即报名,稿件交到宿舍楼各个楼一楼值班室;2)、也可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报名,641546666@ 注:稿件一定要注明姓名、联系电话、所在楼号及寝室。
案例6: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方案—“爱在屋檐下”
案例6: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方案爱在屋檐下——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活动目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而创造生命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把这小小的生命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还要历尽千心万苦。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他们所需要的一切;父母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
因此,父母是孩子最亲,最应该感激的人。
然而,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
如何让孩子懂得家长的不易,理解父母的心,就成了感恩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本活动围绕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这一主题,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年龄回归等方式,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让学生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2、学会理解父母,掌握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3、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学会感恩父母。
【活动时间】2节课【活动要求】环境要求:多媒体课室设备要求:多媒体(投影、音响、麦克风)教具要求;1、FLASH《天下父母心》、手语歌《感恩的心》的MTV;一首轻缓,柔和的音乐2、需要呈现的多媒体课件;3、心型卡片,数量由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而定。
【活动要点】学会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用换位思考等方法去理解父母;难点在于如何化解亲子间的冲突;在活动过程要注意营造一种有感染力的气氛,特别是在活动三,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活动过程】(『』符号里的是活动老师说的话。
)1、活动流程:导入——活动一(走进父母)——活动二(爱的冲突)——活动三(时光隧道)——尾声——作业2、活动方法:故事讨论、情景AB剧、年龄回归、学习手语歌3、具体步骤:导入:『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
』播放FLASH《天下父母心》。
在歌曲将近结束时,『下面老师来考考同学们。
』出示材料:一道佳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学生回答。
『没错,答案很简单。
前者是父母和孩子,后者是孩子和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
活
动
开展辅导两周之后再次做社会调查,让家长谈谈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和变化。
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活动后反思】
1、心理透析:
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是孩子最反感的事。反复的唠叨本身是一种令人厌烦的现象,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它伤害一个人的自主性和自尊心,更何况这又直接抵触孩子日益增长的成人感。
(六)心
灵
碰
撞
心灵碰撞:爱在心头
1、播放《爸妈谢谢你》的伴奏歌曲:
2、师结语:同学们,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呢,有一位教授已经60多岁了。门外寒风凛冽,教授要出门去作报告。他那80多岁的母亲,年迈多病,在病床上,发出断断续续的、低沉的声音:“儿啊,多穿点衣服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再大也仍旧是孩子,我们就像父母心中的风筝,永远让他们牵挂。很多人长大以后对父母曾令人心烦的唠叨又有了这样的感受:
通过生生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搜求多种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在交流、筛选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应对唠叨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笑
迎
唠
叨
笑迎唠叨:积极应对
1.把各小组“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两个好点子都贴在黑板上。
2.学生交流,勾出好的点子。
3.根据大家认同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学生不断接受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学习应对父母唠叨的最佳方法。
【活动时间与场地】
活动时间:一学时。
活动场地:团体辅导室。
【活动设计】环节活动过程来自设计意图(一)动
感
地
带
动感地带:画座位图
你注意过吗,你的家里通常是怎样来坐座位的,绘制一张“我家的家庭座位图”在你的家庭排序图中,你通常是离着谁最近?你又是离着谁最远?这样的排序大致是从何时开始的?那时的你或者你的父母有了怎样的变化?
爱在屋檐下心理健康活动设计
———————————————————————————————— 作者:
———————————————————————————————— 日期:
ﻩ
爱在屋檐下
---用心聆听父母的唠叨
【活动主题】爱在屋檐下---用心聆听父母的唠叨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理念阐述】
这个主题的确定是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的。因为“唠叨”与“反唠叨”是小学高年级亲子关系的主要矛盾,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早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的充满关爱的唠叨发生冲撞时,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长大了,有时心里明知父母的唠叨是为了自己好,也会反感,觉得父母麻烦多事,甚至和父母产生摩擦,破坏亲子关系。据了解,很多学生都嫌自己的妈妈或爸爸唠叨,而对父母的唠叨,一般都采取顶撞、回避、忍受等方法进行“还击”,而这些都不是有效解决唠叨的方法。要减少父母唠叨,家长和孩子都必须努力。这节心理辅导活动,主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面对父母的不理解,没完没了的唠叨,我们应该怎么办?与孩子在理解父母的基础上共同商讨一些积极应对的策略。
1、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举手发言)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2、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联系学生心理实际,针对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让孩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排去紧张情绪,创设一种开放、安全、温暖的氛围。
(二)心
灵
追
踪
心灵追踪:回忆真情
同学们,爸爸妈妈也在盼着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为你们做了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他们关爱的点点滴滴。(内容见附件二《爸妈在爱我》)
看的时候,你们可以对着画面指指点点,也可以和伙伴交头接耳,想跟着唱也行。
(点击课件配上音乐)
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畅谈。
小结:爸爸妈妈把我们养大多不容易呀,他们要为生活奔波,要为我们操心,可能会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麻烦、苦恼和辛酸。
通过交流,回忆起生活中一幕幕感人的细节,重温那份感动,感知父母的不易,为以下环节作铺垫。
(三)
实
话
实
说
实话实说:宣泄不满
爸爸妈妈有那么多的烦心事,有时看到我们达不到他们的要求,难免会显得着急,有时就会不停地唠叨。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结合课前的问卷调查-----见附件一中活动一的内容)
(四)头
脑
风
暴
头脑风暴 :各想策略
1、所以有时就免不了会和爸爸妈妈之间产生一些摩擦,弄得他们不开心,自己也不开心,其实我们心里也不愿这样。商量一下:面对他们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办?
2、大家各想各的主意,来一个头脑风暴,请一位同学快速记录在白纸上,然后在许多主意中挑选出最好的两条,用记号笔写在红色的纸上。(出示附件一中的活动二里的回应栏及红色的爱心屋纸)
[出示课件]
唠叨是浓浓的关爱;
唠叨是温暖的呵护;
唠叨是母爱的重叠;
唠叨是亲情的附加。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听不进父母的唠叨,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说明我们在成长。如果父母的唠叨让你感到心烦了,受不了,记得用上今天学到的好方法呦!
在孩子们都比较熟悉的歌曲中结束本课,借助音乐的感染力触动学生的心灵,在爱的氛围中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让学生意犹未尽。
【活动目标】
1.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能从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理解父母。
2.学会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课前做好一份问卷调查(见附件一中的活动一和活动二)
2、课件一《爸妈在爱我》(见附件二)、课件二(唠叨的诗)
3、红色的“爱心屋”纸、白纸
4、歌曲《爸妈谢谢你》(见附件三)
对于父母,唠叨始终是出于对子女的一片爱心。不少做父母的由于缺乏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自己和子女的心理,也谈不上教育艺术,只凭自己的“父母心”与孩子打交道。殊不知“父母心”有时候会受到年龄心理特征的影响。如更年期的妈妈心情变得烦躁,情绪不稳定,看到子女成绩不如意时自然会心烦话多;爸爸上了年纪后,嘴巴也会“勤快”起来,说个没完,不像年轻时善于克制自己。而太多的唠叨也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子女对于父母无关紧要的唠叨都有着左耳进,右耳出的态度。也有许多家庭问题是在父母的唠叨上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