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惩罚手段 为关老爷唱戏

合集下载

挑战关公禁忌就是在挑战商业秩序

挑战关公禁忌就是在挑战商业秩序

挑战关公禁忌就是在挑战商业秩序有些东西是不能挑战的,比如信仰和道德原则,“财神股”就是以其不可质疑、不可动摇的地位获得的认可。

关公是晋商的商业神,挑战关公禁忌,就是在挑战商业秩序和忠义伦理,其后果必然是损人不利己的。

晋商在会馆里唱戏,晋商的会馆从不演唱关羽的戏。

这是各地山西会馆的统一规矩。

因为山西人尊崇关公,但会馆的戏台一般不演关公戏,关公老家的商人们尊关公为帝君,认为帝君在殿一切活动都应严肃,不能容忍关帝随便粉墨登场扮演唱作。

还有传说,演关公戏会受到惩罚。

有些人不信这一点,非对着来。

有一年,在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发生了一个故事。

从南方来了几位富商,因生意获利颇多,想借会馆唱戏三日庆贺。

由于生意顺利,有几位商人就不免有些猖狂,听说会馆一般不唱关公戏,就非要点不可,而且偏偏就还点《走麦城》。

戏班主知道会馆的禁忌,与富商交涉,可这几位富商只说不信此事,硬要叫演唱。

戏班主无法,叫他们与会馆住持商量。

原来,晋商的会馆,因为都有关帝殿的缘故,通常都有一个住持。

住持给富商们解释,他们不但不听,还说:“如答应上演《走麦城》可以重资相酬,不然,则换地演出。

”那戏班主一来看有利可得,二来也不想得罪富商,就破例斗胆应允了。

夜场戏时辰一到,几通锣鼓响过,垫戏唱罢,扮演关羽的演员正要挑帘出场,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响,随即一股浓烟大火,从戏楼顶冲了下来。

接着狂风大作,火势愈猛,霎时把整个会馆照得通亮。

戏楼前的场院上,一时大乱,有的人争着向外奔跑,有的人取水救火,会馆内乱作一团。

再看那火,却也奇怪,火势并不乱窜,只是燃烧,却不向外漫延,任凭用水泼浇,丝毫不起作用。

慌乱中,住持还是镇定些,他大呼一声:“关老爷显灵了。

”住持一边喊,一边吆喝戏班主,赶紧让扮关羽之演员,净脸卸装,并吆喝大家快向关帝殿方向叩头认错求情。

晋商会馆的戏楼,一般都盖着面向关帝殿,因此,所谓唱戏,其实就是给关帝唱戏,大家只不过跟着关老爷听听戏享受一下。

再说那几个富商,一看大家都跪拜关帝殿,他们也慌了,忙着赶紧跪下,祈祷关二爷息怒饶恕。

民俗故事 奸商谋财害命 关老爷显圣 最终被伏法

民俗故事 奸商谋财害命 关老爷显圣 最终被伏法

民俗故事奸商谋财害命关老爷显圣最终被伏法清朝康熙年间,江南小镇上有个叫吕大钟的人,家财万贯,只是财旺人不旺,代代单传。

吕大钟焦急万分,抱孙心切,于是,当他的独生子吕人旺刚满十八岁时,他就给儿子娶了一妻二妾,期望未来的吕家能子孙满堂、人丁兴旺!这天,吕人旺和镇上的几个秀才相约去县学拜会老师。

不料,一直到了四更天,吕人旺还没有回来,吕大钟着急地起身去找儿子。

吕大钟一直找到了镇外。

这镇外有一口大池塘,池塘的后面有一座关帝庙,庙门的缝隙里透出一丝灯光,细听,庙里有人声嚷嚷;再细听,那嚷嚷声里还夹着儿子的声音!吕大钟快步走过去,推开虚掩的庙门。

只见里面杯盘狼藉,酒气冲天,几个秀才正热烈地谈论着什么。

吕大钟听了一阵,终于明白了:这几年全国发生了几十起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弄得读书人人人自危。

今天他们去县学拜会老师,又听到了新的噩耗:有个叫徐骏的江南文士,只因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两句,朝廷便认定其心存诽谤,被判了斩立决。

从县城回来已是傍晚,他们买了酒菜来到关帝庙,先是趁着夜色焚香烧纸,遥祭冤死的文人,接着借酒浇愁。

喝着喝着,有人提议:“既然清廷如此残暴,我们何不反了它!”也是酒壮人胆,大家群起响应。

因起事需要财力支撑.而吕家是镇上的首富,所以就公推吕人旺为首领。

听到这里,吕大钟吓坏了,大喝一声:“住口!”秀才们吃了一惊,待看清是吕大钟,又都松了一口气。

吕大钟叹了一声,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见识劝告他们:“刚刚灭亡的明朝,以一个国家的兵力、财力,尚且难以抵挡大清的虎狼之师,你们这几个文人想起事,那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吗?别让几杯酒烧昏了头!”秀才们才不听他的,吕大钟只好伸手拉儿子:“咱们不要瞎掺和。

钱财咱已经有了,等到儿孙绕膝,那才是天伦之乐呢!”儿子推开他,吐出满嘴的酒气和豪言壮语:“别管我,与其屈辱地活着,不如壮烈地死去!”吕大钟知道,这些文人一旦犯了犟脾气,那是十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既然用强不行,那就智取吧。

关公赏善罚恶的故事

关公赏善罚恶的故事

关公赏善罚恶的故事传说,关公从小就非常喜爱舞枪抡棒。

后来长到十七八岁时,便跑到华山去投师学艺。

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百般武艺样样学得十分高强。

回乡后,凭着他的一身武艺,对那些欺压百姓,抢良女掠民财的恶霸,一个都不肯放过。

所有常平村周围的不少无所不为的坏人都被他处置了。

因此,四方百姓拍手称快。

都说,关公是条响当当的好汉。

唯有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却对他恨之入骨,特别是被关公处置了的那些死鬼,虽然早入地府,但他们还想图谋报复,便联名在阎王爷面前告状。

说:“关羽,在阳间常平一带,欺压财东,谋害富家,作恶多端,死有余辜,祈求阎王大人,为我等作主。

”阎王听了十分气恼,心想:世上真有这人,不去行善积德,怎么专门害人?这还了得。

他立刻上殿,指派光脚板小鬼,前去常平找关公勾魂索命。

光脚板小鬼受命之后,不敢怠慢,紧急行动直奔常平关公的家。

当他走进正屋一看,却不见关公,便连声大叫。

关公听了没有理他,好象没有听见,还是磨他的豆腐。

光脚板小鬼可在一旁急了,跟在关公后头边走边嚷:“关羽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不然迟到了,阎王爷是不会轻饶你的。

”关公不慌不忙地说:“常言说得好,催命不催食。

等我磨完这点豆腐,咱们好走。

我不磨完,就做不成豆腐,卖不下钱,你叫我年迈的父母他们吃啥呀?”光脚板小鬼哪能听进这么许多,急得上去想把关公拉走,可拉了几下也不见他动,才觉得自己脚板下边有什么扎的慌,而且越来越痛,几乎寸步难行。

他低头一看,不好!原来磨道里撒满了蒺藜。

心想:我这真是熊到家啦。

眼看自己走都走不成,还勾什么魂哩!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可走又走不成,只好灰溜溜地爬着回到阎王殿。

阎王听罢光脚板小鬼说后更加气恼,心想:好个关羽,你真大胆,有眼不识泰山,都欺侮到老子头上来了。

光脚板不行,我就让铁脚板小鬼去,看你如何刁难于他。

铁脚板小鬼得令后,火速朝常平村而去。

他刚进村子,便眼瞅见关公正在扶着碾杆,吱吱扭扭地碾豆子。

这时,小鬼铁脚板欢喜得想:如此看来一点不费功夫,还是我铁脚板有运气。

晋商、移民与戏曲

晋商、移民与戏曲

晋商、移民与戏曲晋商、移民与戏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戏曲逐渐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到晋商和移民在戏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过去几个世纪中,晋商和移民不仅对戏曲的流传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成为这一艺术形式的资助者和支持者。

本文将重点探讨晋商、移民与戏曲之间的密切关系,并阐述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晋商和移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晋商是指来自山西晋阳一带的商人群体。

他们在明代中后期开始兴起,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晋商以其商业才能和资本实力著称,广泛参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

移民则指的是离开家乡,迁徙至他处的人群。

在历史上,移民常常出于经济、政治或战争原因离开故土,并在新的地方建立起新的居住和生活。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戏曲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戏曲是一种结合了舞蹈、音乐、杂技和戏剧性表演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源远流长,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其精湛的表演技巧、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戏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展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窗口。

晋商和移民对戏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他们为戏曲的传播和流传提供了资金和场地支持。

晋商以其丰富的商业资源和广泛的商业网络,为戏曲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赞助。

他们建立了剧团、戏院和剧场,为戏曲表演提供了专门的场地,并组织庆典和演出活动。

移民群体也为戏曲的传播和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将戏曲带到了新的地方,扩展了其影响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到这一艺术形式。

其次,晋商和移民还在戏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晋商通过资助和保护戏曲表演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使他们得以专注于艺术创作和表演。

晋商还在戏曲艺术的弘扬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他们鼓励表演者创新,挖掘并培养优秀的戏曲人才,从而为戏曲的传承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移民群体也为戏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和风格。

商业VS信仰:晋商的关公崇拜

商业VS信仰:晋商的关公崇拜

商业VS信仰:晋商的关公崇拜作者:杨杰来源:《醒狮国学》2015年第09期全国各地的会馆,很多都有别的名字,比如江西会馆叫“万寿宫”,湖广会馆叫“禹王宫”……大多地方的山西会馆,就直接叫做“关帝庙”。

晋人朴拙,犹把精忠贯日月;商路坎坷,亦如千里走单骑。

所以,山西的商人出门,都把自己的老乡关公带上,走到哪里安顿下,先把牌位供在桌子正中,深深一揖……晋商的精神,就是“诚”与“义”。

这在全国各地的关帝庙,都能找见这两个字。

“我会馆北位五圣像,神德灵应,佑我商人;南建演乐亭,依永和声,仰答神庥。

我乡贸易诸公,每遇朔望,咸集于此,敬修祀神。

虽异地宛若同乡,皆得以敦亲睦之谊,叙桑梓之乐矣。

”——北京浮山会馆的一方碑,记述了筹建会馆的源起。

会馆,最早联乡谊,后来通商络,再后兴同业……殿宇森森,氤氲道义和乡情。

山西商人每到一个地方发达了,就会增建会馆里的戏台,给关老爷唱戏。

关公,山西解州常平村人,山西人最引以为傲!“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随便一个出行在外的山西商人,都能对着戏台上的对联讲上半天,在他们看来,乡关万里是关老爷福佑着他们,在他们心中,关老爷忠义仁勇早已成西方圣人。

晋商对关公的崇拜,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关公文化的“忠诚”“信义”与晋商文化的核心不谋而合。

关公早年跟随主公刘备辗转流离,桃花园中一杯酒,此生与共手足情,一生征战无数,勇称“万人敌”。

然而关公亦曾被曹操所擒,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经张辽劝说,二人订下了“土山三约”: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爱才欲招降关公,上马金来下马宴,十美女进膳地招呼着关公,但他最后知道刘备下落,还是过五关斩六将义无反顾地走了。

一路上千里走单骑,月下读春秋,护送嫂嫂秋毫无犯。

这样的忠义,就像解州关帝庙牌坊上写的大字:气肃千秋!晋商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汇通天下”的主张,所以他们把分号开往全国各地,甚至到了日本的大阪、神户,印度的加尔各答,最多时有分号六百多家。

晋商钱庄精神及关公文化

晋商钱庄精神及关公文化

晋商钱庄精神及关公文化我们应该向晋商钱庄学点什么提起山西的钱庄、票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众所周知,晋商钱庄大多集中在晋南,晋商票号主要集中在晋中,先有钱庄后有票号,而且钱庄比票号的产生要早得多。

据《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载:“今襄汾县汾城镇永德泰钱庄,创建于明万历44年(1616年)”,是最早经营金融资本的商号,比平遥日升昌票号(创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要早208年。

史载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仅苏州一地就有晋南钱庄81家。

钱庄与票号金融功能类同,但是钱庄无论在资金规模之大、总体数量之多,还是运营时间之长,都是票号无法比拟的。

有关资料表明,晋商钱庄称雄明清两个朝代及民国时期长达500年之久,尤其从清代到民国初期,晋商钱庄在中国金融业十分活跃。

当时,晋商钱庄票号几乎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将事业推进到了俄罗斯、印度、朝鲜和日本等国,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晋商笃守诚信在工商业界声誉极高。

近代外交家郭嵩焘评价晋商: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惟心朴而实也”。

到20世纪初,钱庄、票号、外资银行一度在上海呈鼎足之势。

当时上海汇丰银行的一位经理曾对晋商的信用给予这样的评价:“二十五年来汇丰与山西商人做了大量的交易,数目达几亿两,但没有遇到一个骗人的中国人。

”近年来,晋商诚信为商的商道精神正在向全球传播,数百年的商业霸主正在与全球经济对话,就连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和原罪地美国,也刮起了晋商风。

有人曾说,山西钱庄票号理念曾领先华尔街百年。

可见,晋商商道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是多么值得关注和探究。

晋商起源于晋南是学界共识,因为,中华民族的先祖虞舜在晋南经过商,春秋巨商猗顿也因盐在晋南致富。

明代开中制后,晋商大多都是晋南盐商,平阳的亢氏,蒲州的张允龄、王文显、王海峰、展玉泉积累起大量财富时,晋中的王家、范家、常家、乔家都还没有起步。

其实更重要的一点往往被论者忽略:晋南还是晋商兴起的精神之源,晋商成功的精神起点。

山西商人拜关公掉进钱眼

山西商人拜关公掉进钱眼

山西商人拜关公掉进钱眼赚钱也要赚得坦坦荡荡,才能够尽心和彻底。

山西人抱着这样的态度成就了一个白银帝国。

商业之于中国传统,向来地位不高,但晋商改变了这一历史。

“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换。

”他们心无旁骛,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和梦想,把商业做纯粹了、把商人做坦荡了!康熙三十年(即1 91年),康熙帝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布统地区击败反叛的葛尔丹后,选择多伦诺尔,在那里接见了内外蒙古的48家王公贵族的朝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

随后,多伦诺尔成为内蒙古地区的重要交流中心,随着大批旅蒙商的进入,多伦商业随之繁荣,到1745年,在多伦诺尔经商的山西商人联合集资兴建了多伦山西会馆。

这一年,京城山西商号合盛魁的少东家洪长顺带着几个伙计,从京城一路赶往多伦诺尔,过了河北界后,到达蔡木山的月亮湖附近,大雪太大,实在不能前行,就在附近找了一个牧民家里住下。

大雪封路,也就无法前行,这一呆就是好几天,几天后,大雪融化,洪长顺和伙计们继续上路,洪长顺一行顺利到达多伦诺尔后,住进了自己的商号。

隔天,正是当月的初一,他跟着多伦诺尔分号的掌柜去山西会馆拜祭关公。

原来,多伦山西会馆又叫伏魔宫,同晋商在其他地方盖的会馆一样,供奉的都是关羽,每月的初一、初五和十五都要拜关公,因此,这一天就十分热闹。

洪长顺他们到了会馆门前一看,三座高大的牌楼,正中间那个写着“伏魔宫”三个大字,两边分别是“左通”、“右达”。

一进大门,是一个大戏楼。

转过去,到达正面,只见大戏楼正面挂着三个字:“水镜台”。

多伦的会馆,洪长顺听父亲讲过,但第一次进来,还是感到十分的震撼。

尤其是戏台前面的大广场,看起来十分的舒心,父亲讲过,这个广场唱戏的时候,容纳万人没问题。

洪长顺由分号掌柜引见拜见完会馆的会首后,就顺着到会馆最里面的关公殿祭在钱眼里磕头的关公崇拜做生意的山西人,拜关公。

在拜关公的时候也不忘整理一下衣服,自己的营生,故而能做到心有忠义,坦坦荡荡经商赚钱。

同业公会视阈下的晋商会馆制度安排

同业公会视阈下的晋商会馆制度安排

徒, 理主公罚神戏二部, 酒席一桌, 以戒将来。”] 6 河南赊旗 山陕会馆也有类似的规约 ,对于认
身, 更是晋商的精神支柱 , 在经营过程中晋商以关 可会馆的会员业户来说 ,这些会规具有神圣的习 公的“ 来摒弃欺诈 、 信” 伪劣等行为 , 取信于社会 ; 惯性 的约束 力 。
以及 滥收 窄短 布等弊 。今 既城 乡同行 , 均愿竭 力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此章, 即宜固守其章。如果故违 , 经公议罚不贷。 议春秋二季开市, 着庙僧 , 预 咨会各行某聚会 , 公择吉期 , 议定时价开庄。如有存奸计者, 私先刷 条, 开庄 买坏 市价 , 商等裹足 , 令 以便 垄 断。此 种 刁
业、 同地域的商人共同出资建立。如清代大量的晋 商人湖北的汉 口、 郧阳、 罗山 、 老河 口等地运销土
布, 人河南的开封 、 阳 、 昌、 阳等地收购土 舞 许 南 布, 因而在这些地方都建有会馆 , 为人鄂豫贩布的
晋商服 务 。这些 以同地 、 同行 业甚 至同一商人 为纽
以关 公 的“ ” 义 来摒 弃“ 利忘 义 ” 见 的不 良动机 。在 官府 对市 场 的运作采 取 自由放 任政 策 ,商 家无 规 则 可循 的中 国明清社 会 ,晋商 会馆 通过 神道 助教 化, 以关公 的不 取不 义之财 的气 节 , 训练 约束 同籍 商人 , 构建 了“ 利思 义 ”“ 逐 、诚信 无欺 ” 的商业 道德 由此 可见 ,为 防止 各种 非正 当竞 争及 价格 上 的混乱 , 维护 晋商 的长 远利 益 , 布 于各地 的晋商 分 会 馆对 各种违 规及 不正 当竞 争行 为规 定 了相应 的
建立 于地缘 基础 之上 ,并 内生 于晋 商群 体 中 的会 馆通 过长期 的博 弈形 成 了一 系列 明确 的条 文 规定 , 根本上制 约着成员 的各种经 济行为 。为维 从

为什么晋商要拜关老爷

为什么晋商要拜关老爷

为什么晋商要拜关老爷衰败不过百年的晋商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可是它的辉煌成就却一直在我们的心中,令所有人惊叹。

了解明清晋商之后,人们更多惊讶,晋商到底是怎样在资源资源匮乏、交通闭塞、文化传统底蕴又非常深厚的内陆省份创造了世界商业史上的奇迹?又是什么内驱力和动力机制构建了近代中国的商业文明?宗教伦理是否对商业伦理的他律和商业精神的塑造构成方向性的规定?在对晋商深入的了解中,发现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对关公的信仰。

其实,民间信仰、宗教对民众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这种信仰的理念一旦变为道德的自律,就会在经济行为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所向披靡的企业文化内聚力及吸附力。

而晋商的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以及思想,在最后变成晋商精神,都与晋商民间信仰关公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公信仰的宗教伦理在向实践理性的转换上就表现为强大的主体实践性,即晋商在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群体致诚、坚忍稳健、诚实笃信、勤俭自律等。

一、实践理性:晋商活动与关公信仰的生成关羽,字云长,汉末山西解州人,民间**惯上又称为关帝、关夫子、关帝爷、关圣帝君、协天大帝等,明清之际山西民众对其普遍信仰,把其神格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得民俗文化具有了中国传统宗教的凝聚力和吸附力。

晋商活动不仅把宗教伦理入世精神化为强大的实践理性,且将关公提升为塑造商业伦理的精神准则。

隋唐以前,关羽的知名度并不高,关羽兵败麦城,刘禅直到景耀三年才追封关羽为壮缪侯,与后世的光耀无法比拟。

隋唐年间,由于佛教盛行,关羽被佛教借用和推崇。

按照佛教的说法,因为在玉泉山建造了佛庐精舍,关羽父子就此皈依佛门并为之护法。

唐代之后,为了突出关羽“忠义”楷模的思想特征,对关羽的评价愈来愈具有政治伦理色彩,封号追谥愈来愈重。

绍圣三年(1096),宋哲宗赐关羽玉泉祀额曰显烈庙;宋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加封关羽为“忠惠公”和“崇宁真君”;宋大观二年(1108),宋徽宗又加封关羽为“武安王”;宋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又加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

我们村的关老爷阅读理解

我们村的关老爷阅读理解

我们村的关老爷阅读理解老街人爱听戏,老街人也懂戏。

街角旮旯,花园广场,只要支起家什,拉起弦子,就会有人聚在一起开心不开心地都要唱上一段。

老街人懂戏,一般的戏班子不敢来老街演出。

你的名气不大没关系,只要卖力尽心,老街人也会叫好。

你的名气再大,敷衍了事,老街人会把你懒散奸猾不尽力之处宣扬得人人皆知,任你满大街地敲锣打鼓油妆重彩地宣传,老街人就是不买账。

据说,当年最红火的常香玉剧团和杨兰春剧团来老街演出,也是格外地小心和卖劲。

丽京门下有一个裁缝店,名字特别,“贵妃醉裁缝店”。

而裁缝店的主家,却是个双腿不能行走、坐着轮椅的男子,大家都喊他程裁缝。

程裁缝爱听戏,才把铺子安在并不热闹的丽京门下。

这里能看到老街的戏园子,能听到来的戏班子啊咦呀的喊练声,能看到桃林里人压腿、拧旋子、踢腿、练小翻。

程裁缝剪裁做服饰,还修鞋擦鞋。

活做得细致,价钱公道,生意也不错。

程裁缝有个规矩,凡是戏服剧装到他这里来剪裁修整,免费。

一些让程裁缝办过事的戏班子,会给程裁缝送上戏票,邀他去听戏。

程裁缝看戏局外深入细致。

那日程裁缝听到春草古镇的戏班子出演《古城可以》,贫了戏,程裁缝却不跑,必须问问饰演马童的演员。

戏班子有人讶异,这《古城可以》出演的就是关公关二爷,戏迷冲的都就是出演关二爷的名角,还没看见存有戏迷必须见到饰演个马童的甩挥武生的。

出演马童的武生叫做孙成,紫带剑眉高扬,举手投足,英气勃发。

听闻存有戏迷等他,上装也没滚净,一声俺马童去也——,一个底朝天从台上甩下,走进程裁缝面前,双拳一抱著,敢问这位大人有何见教啊?程裁缝笑了,说我看你给关老爷牵马那一串跟头翻得不得劲啊。

孙成喝了回来,自己在这串成跟头上就是踢了优惠。

老街人不得了啊。

程裁缝又说,我知道不是你不用心,而是你的服装不得劲,你那裤子兜裆,不舒服。

拿来,我给你给改一下就中了。

孙成更是惊讶,的确就是崭新搞的裤子不太合体。

大戏班子,手头紧,服装布料也就是将就,负责管理服装的就是个姑娘,孙成也没有好意思明确提出去。

从晋商兴衰看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

从晋商兴衰看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

从晋商兴衰看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明清时期,山西戏曲在晋商的支持和推动下经历了起伏的发展历程。

晋商作为当时山西省最富有和有影响力的商业阶层,对山西戏曲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明代,山西戏曲开始兴盛起来。

明初,山西戏曲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杂剧形式演出。

此时的山西戏曲还比较粗糙,演员素质有限,缺乏专业培训。

由于晋商的财力支持,戏曲演出为晋商提供了展示自己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机会。

晋商开始资助戏曲队伍,聘请专业演员,加强培训,提高戏曲水平。

晋商还兴办剧团,培养演员,打造出一支支精湛的戏曲表演队伍。

在晋商的推动下,山西戏曲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明末清初,山西戏曲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晋商将戏曲演出作为商业活动来进行,通过专业演员的表演和精美的舞台布置吸引观众,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当时,晋商还在京城北平(今北京)设立了山西行馆,每年定期举办戏曲演出,吸引了大量观众。

山西戏曲也开始在外地进行巡回演出,扩大了影响力。

戏曲演出成为晋商进行品牌推广、社交交际的重要活动,提升了晋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到了清中后期,山西戏曲开始出现衰退。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京剧等其他地方戏曲进驻山西,与山西戏曲形成了竞争。

晋商逐渐退出了戏曲演出市场,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商业活动上,不再投入大量资金去支持戏曲演出。

戏曲表演队伍的素质下降,观众渐渐流失,山西戏曲的发展受到了重大挫折。

晋商的兴衰与山西戏曲的兴衰密切相关。

晋商的财力和影响力对山西戏曲的起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得山西戏曲在明清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晋商的退出和其他戏曲的竞争使得山西戏曲逐渐衰落,直至逐渐失去市场。

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晋商在明清时期的状态和变迁。

晋商与关公——精选推荐

晋商与关公——精选推荐

晋商与关公三、晋商与关公明清晋商非常崇拜关公。

晋商足迹遍布全国各商埠、集镇,凡建晋商会馆必在馆内建关帝庙。

晋商建会馆为什么要以关帝庙为中心,并设供戏楼,聚集拜祝,关公在晋商心目中占有何种地位起着何种作用呢?1、关公是晋商的庇护神、精神偶像。

晋商在外经商常常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

因此,精神上企盼有神灵庇护,而地域亲情的关公,则是最佳的选择对象。

关公被妇孺长幼顶礼膜拜,在民间关公已成为万能之神。

晋商商号、会馆供奉关公,就是祈求这位神通广大的神祗庇佑他们,并从关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以克服经商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上“酬神恩”下“联乡情”晋商在外经商,天南地北,要打开局面,站稳脚跟,需要同乡互相照应,并在商界建立互信,关公是晋商的精神偶像,同时也是凝聚同乡商人并以诚信的象征。

因此,晋商祭祀关公,既是“上酬神恩”“会聚乡公拜祝”的过程,也是通过“合属于同堂、崇隆祀典”,“通省联为一契,敦重乡谊”的过程,达到乡情永联,增强同乡凝聚力和山西地域商帮竞争力之目的。

3、以关公信义规范商业行为。

信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公一生行“义”,成为民众心中诚信忠义的化身。

晋商崇祀关公为精神偶像,以关公的“义”来规范商业行为,摒弃“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等不良观念与动机,以关公的信义取信于民,摒弃欺诈、假伪商业行为,并且请神威广大的关公日夜监督其精神世界和商业行为,以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与提高防卫能力,从而有效地规范商业行为,使商业活动立于不败之地。

在河南南阳社旗镇的山西会馆中,曾立有一块晋商同集会馆关帝庙议定规范商业行为碑刻,兹抄录如下:同行商贾公论戥称定规矩赊旗店,四方客商集货兴贩之墟。

原初,码头买卖行户,原有数家,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其间即有改换戥称,大小不一,独网其利。

内弊难除。

是以合行商贾,会同集头等,齐集关帝庙,公议戥称足十六两,戥依天平为则,应乎校准均匀公平无私,俱各遵依。

同行有和气之雅,宾主无乖戾之情。

晋商的“黑社会化”管理

晋商的“黑社会化”管理

晋商的“黑社会化”管理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像晋商一样幸运,凭着天时、地利,迅速爬上了财富的神话巅峰;孰不知,也很少有人像山西票号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天赐良机,以狂热的执著去抱残守缺,以天才的精明来糊涂犯傻。

100年后,当年富商巨贾云集的祁(县)、太(谷)、平(遥)三县,留下了一座座销金窟,供后人参观凭吊。

可是,山西票号的神话,留下的不应只是这一堆堆华丽的废墟。

我们许多人还在继续编造、装饰这个泡沫般的商业神话,在电视和小说的幻象中,圆一个“祖上曾经阔过”的大梦;或许,去寻找历史的真相更有现实意义——山西票号因何而起,因何而败?那些神话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一个如此美丽的故事,为何有这样悲惨的结局。

今天的人们,如何才能不让票号的悲剧重演?“黑社会化”管理的两面晋商不等于票号,但晋商最辉煌、最突出的,却是票号。

其他行业的商人,与徽商、浙商相比,并无明显的过人之处,因此,谈晋商,往往就是谈票号。

在关于票号起源的争论中,有一个传说广为流传:顾炎武创立票号。

徐珂在《清稗类钞》里说,票号乃是顾炎武所创。

顾炎武与傅青主,为了反清复明,在山西一带开设票号。

为什么在山西开票号?反清复明需要大量金钱,用票号来汇集、操纵资金最好不过;山西离北京近,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捣黄龙;票号运银子要找大批人马护镖,这正是他们秘密练兵的最佳掩饰。

传说不同于历史,可是,传说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见诸文字的历史真实。

很多时候,传说比官方编修、白纸黑字的“史实”更史实。

票号管理的高度自闭、严密控制,已经产生了某种“黑社会化”倾向。

它实在太不像一个企业了,更像一支秘密军队、一个地下帮派。

很多人不相信是商人构建了这个复杂严密组织,宁愿将之归功于顾炎武——这个当时中国最有声望、学问和抱负的头脑。

正是这种“黑社会化”的管理,给票号带来的短暂大繁荣,更注定了它的毁灭之路。

这几年的帮闲文人总结的“儒商”、“诚信”、“创新”、“仁义”等,与票号的真相其实相距太远。

从晋商兴衰看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

从晋商兴衰看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

从晋商兴衰看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明清时期,山西戏曲起伏发展与晋商的兴衰密不可分。

晋商是中国近现代商业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兴起和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当时山西戏曲艺术的繁荣。

随着晋商的衰落,山西戏曲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

明代时期,随着晋商的兴起,山西戏曲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晋商以其独特的经商方式,迅速积累起了巨额财富。

他们不仅在经济上对当地进行了大量投资,也喜欢文艺活动,其中包括对戏曲艺术的赞赏和支持。

晋商家族经营的茶棚、酒馆等场所成为戏曲演出的主要场所,为山西戏曲的演出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和经济保障。

戏曲艺术家们在晋商的赞助下,得到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和舞台,使得山西戏曲逐渐发展成了当时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

晋商的衰落也直接导致了山西戏曲的低迷。

明清时期,晋商遭受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不再是当年的辉煌。

晋商的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对戏曲艺术的资助也大幅度减少。

戏曲艺术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舞台越来越少,演出机会减少,加之观众的减少,为山西戏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尽管如此,晋商对山西戏曲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不仅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还培养了众多的戏曲艺术家。

晋商家族拥有丰富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高。

他们注重培养子弟的文化修养,许多晋商子弟接受到很好的教育,学习和传承了山西戏曲艺术。

这些优秀的艺术家通过扎实的基础和卓越的演出,为山西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山西戏曲的起伏发展与晋商的兴衰密切相关。

晋商的兴起为山西戏曲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为戏曲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和机会。

晋商的衰落也给山西戏曲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它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谷。

无论如何,晋商对山西戏曲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和传承。

明清时期晋商对戏曲的贡献

明清时期晋商对戏曲的贡献

明清时期晋商对戏曲的贡献明清时期晋商对戏曲的贡献[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发布日期:2013-11-11 ]刘文峰安徽亳州山陕会馆戏曲砖雕《击鼓骂曹》在以农业为本的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不发达地区有一个普遍现象,即有积蓄者常携资外出经商,贫困者往往卖身学艺。

这两种行业都被看作“贱业”“末流”。

因此,商人和戏曲艺人有一种天然联系。

这种联系突出表现在戏曲艺人在经济上要靠商人势力的支持,戏曲艺人为商人提供娱乐和精神产品。

在19世纪之前,戏曲是一种最普遍、最受人欢迎的娱乐形式。

豪商大贾无疑是仅次于皇家最有钱的观众群。

一个剧种、一个戏班,能否赢得豪商大贾们的喜爱和支持,对其生存和发展影响甚大。

山陕的梆子戏之所以能在各地流行发展,与晋商的支持密不可分。

梆子戏是明末清初在山陕豫民歌和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北杂剧和昆曲的剧目和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剧种,清乾隆中叶发展成为板腔体的戏剧形式。

乾隆末年到嘉庆年间,梆子戏占领山陕豫的戏曲舞台后,借助山陕商人势力的支持迅速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发展。

一种声腔剧种向外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诸如自身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足以超过所去地区的戏曲剧种或其他的艺术形式;有一定经济实力观众的支持。

梆子戏在乾隆晚期已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特别是后者,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五台新志》曰:山西商人“皆服贾于京畿、三江、两湖、岭表、东西北三口,致富皆在千里或万余里外,不资地力。

”他们离乡背井,远离亲人,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比较富裕,但精神生活却非常贫乏。

为了解除思想上的空虚与寂寞,他们常常不惜重金邀聘家乡的戏班来演出家乡戏。

这样,邀班唱戏,逐渐在山陕商人中形成风气,并影响到当地的其他观众,梆子戏就在外地站住了脚,有的甚至扎下了根,长出了新枝,开出了新花。

梆子戏班在外地有利可图,有些名角并由此而发了财,更刺激了梆子戏向外流动。

为了更好地欣赏家乡戏,在山陕商人聚集的一些商业重镇的山陕会馆都建有规模宏伟的戏楼,如现存的河南社旗的山陕会馆悬鉴楼、山东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安徽亳州山陕会馆花戏楼等,不仅建筑宏伟,而且有不少精美的戏曲砖雕、木雕、石雕、彩绘,为研究晋商和梆子戏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河南晋商会馆戏楼及祭祀演剧活动考

河南晋商会馆戏楼及祭祀演剧活动考

河南晋商会馆戏楼及祭祀演剧活动考
王玉坤
【期刊名称】《山西档案》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河南作为晋商重要的贸易运转之地,境内建有诸多晋商会馆。

晋商会馆
戏楼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

台面宽阔、装饰雕刻精美,体现了晋商雄厚的财力及对演剧活动的重视。

馆庙不分,先庙后馆及先馆后庙两种形式兼而有之。

正殿所祀之神为关帝,以“诚信忠义”作为精神感召确立晋商的行业道德规范。

祭祀时众商耗资制备华美仪仗,酬神演剧及罚戏活动众多。

目前保存的晋商会馆及馆内戏楼、碑刻,对于了解当时的祭祀演剧习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114-117)
【作者】王玉坤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1.33
【相关文献】
1.明清晋商会馆戏楼建筑形制初探 [J], 杨平
2.河南辉县苏村火神庙及其戏楼碑刻考 [J], 冯小彦;范春义
3.河南宜阳县白杨镇山陕会馆考述 [J], 朱宁春
4.四川李庄会馆剧场建筑形制及演剧活动考述 [J], 延保全; 邓弟蛟
5.晋商会馆戏楼文化研究 [J], 侯金卓;李永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晋商关公财神

晋商关公财神

晋商关公财神
吴秋生
【期刊名称】《会计之友》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晋商是指山西籍的商人或在山西地界上经商的商人,现代人们往往特指盛极一时的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其实,山西人经商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早在尧舜禹时期,作为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山西就有了很发达的商业活动.据《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至治天下也,……其导万民……得以所有易其所无,以所工易其所拙."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商就已经成为中国极为富有的商帮.《国语·晋语》载:"夫晋之富商,……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隋唐晋商不但辅佐李渊父子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辉煌的王朝——唐朝,而且还培养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的祖父武士貜是当时著名的晋商大户,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武氏给予了大力资助.李渊父子夺取全国政权后,封武氏为国公,地位等同秦琼、程咬金等.
【总页数】2页(P封2,前插3)
【作者】吴秋生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试论晋商对关公成为专职财神的影响 [J], 常海燕
2.武财神关公图像析 [J], 王世香
3.关公缘何当财神 [J], 仲严;
4.关公义行的晋商传承与当代赓续——基于公关伦理的视角 [J], 杨晶晶
5.财神关公:义中求财商业伦理的表征 [J], 张富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商的惩罚手段为关老爷唱戏
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惩罚。

如何惩罚,则直接体现出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

不让处罚行为双方产生对立情绪,以一种第三方受益的模式进行处罚,双方关系就会减少紧张,如此处理,对建设和谐组织与和谐社会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模式。

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于义在给雍正皇帝的奏折中写道:“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雍正皇帝在对刘于义这一奏折的朱批中有一句:“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犹肯力家,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山西商人到社旗,跟一位著名的晋商有关。

有一年,一位山西商人来到了社旗这个中原小镇,他看到这里水陆交接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以将自己的生意扩展到全国,于是便在这里设立商号,构筑他的商业王国。

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常万达,他将社旗镇作为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社旗山陕会馆山门
位于镇中心的“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是座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系清代山西、陕西旅居社旗镇的富商大贾接客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的场所,因养有监管僧道亦称山陕庙。

正殿供奉关羽坐像,所以会馆的绝大部分对联、门楣、匾额都是颂扬关羽的功德,故又称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民国十二年(19 年)改称山陕会馆。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 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落成,共经六帝1 7年。

占地面积10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 2 5.19 平方米。

就在雍正觉得山西商人可笑的这一年,社旗镇市场上出现戥秤问题:有的商家为图暴利偷换戥秤,市面度量混乱不一。

当时的市场混乱到什么情形呢?有的老百姓们到市场买东西都得自己带秤了。

其时,由于运茶中转,再加上其他生意,晋商在社旗的市场很大,市面一混乱,生意就受影响。

怎么办?大家心里都着急。

五月十三这天,祭拜完关公后,包括常家社旗商号的掌柜在内的山西商人,聚集在社旗山陕会馆的议事厅:市面有问题,咱们山西商人得想点办法啊。

说来说去,秤的准星好统一,但问题是,如果谁违反大家的商定怎么办?
为维护市场,实现公平交易,经过载行会协商制定《同行商贾公议戥秤定规矩碑》,并立石碑记录:
原初,码头买卖行户原有数家,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其间即有改换戥秤,大小不一,独网其利,内弊难除。

是以合行商贾会同集头,齐集关帝庙,公议称足十六两,戥依天平为则,庶乎校准均匀者,公平无私、俱遵依。

同行有和气之雅,宾主无棘戾之情。

公议之后,不得暗私戥更换,犯此者,罚戏三台。

如不遵者,举称禀官究治。

惟日后紊乱规则,同众禀明县主蔡老爷,发批钧谕,永除大弊。

维护市场公平,首先在内部解决矛盾——如果谁家违反了,就罚戏三台。

如果罚戏这样的内部矛盾解决办法还不见效,再犯的,就只好举报送官府。

晋商一出面,市面上有了公平秤,老百姓就总到晋商的商号买东西,慢慢地,社旗的市面也平静了。

罚戏三台,晋商对生意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在会馆内部进行解决,这种内部矛盾处理办法,以为关老爷唱戏的方式出现。

如此处理,无论是犯规者还是处罚者,双方都不觉得尴尬,惩罚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而不是要把犯规者置于死地——商人讲究和气生财,晋商更讲究仁者爱人,于是,大家坐在戏台下,一通锣鼓、一串唱腔,批评和自责、不满和愤怒都在梆子声里烟消云散,双方的面子在娱乐中得到满足,生意秩序由此获得维持。

在湖南湘潭北五省会馆,至今还有一尊撰刻于乾隆4 年的《棉花规例碑》,碑上详细地开列了棉花行情、脚力等级、买卖规矩等条款,对于研究清初的经济状况不无价值。

其中的第一条规定,“议行称砝码俱较划一,如有故轻故重者,查出公罚戏一本。


◆解析◆
山西人爱看戏。

谁犯了错,就罚谁请大家看戏。

中国人爱面子。

即便承认错误,也想保留个面子。

于是,受罚的人出钱请大家看戏,这一方面对犯错的人实行了惩罚,同时,这样的惩罚又显得很有人情味。

同时,唱戏是公开的,以行帮的身份请老百姓看戏,又往往宣传了,而且宣传了山西商人:看看我们山西人,做错了事情就要罚,但罚还罚得巧妙,让大家都来监督这个人,让大家都看戏沾光。

这个案例中,罚戏体现出来的是资本的仁义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那就要有仁义之心。

有意思的是,徽州在制定乡规民约的时候,有“公议演戏勒碑”的习惯。

通过这种罚戏的办法,不仅使违纪者在经济上受到损失,而且降低了他在全族人中的社会地位,同时,通过这种罚戏,再次告诫人们,使他们提高思想意识。

晋商会馆罚戏和徽州乡间罚戏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实在是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意思也是很
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办法。

今天,行业协会或者说商会已经大量存在,借鉴罚戏的办法,可以规范行业发展。

对企业来说,与其罚员工钱,倒不如罚员工请大家娱乐或者进行拓展训练等等,例如部门内员工犯错的可以请本部门的员工娱乐,经理犯错则请相关受损部门一起娱乐,寓处罚于娱乐中,寓处罚于教化中,寓处罚于培训中。

例如,偷税漏税的企业,税务局或可以让他们栽树等方式进行惩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