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打坝淤地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 集中的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建梯田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3)矿物成分不同——排除风化残积说

黄土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东山上的那个点灯呀西山上的那个明 ,一马马的那个平川呀瞭不见个人。
黄土塬
陇东董志塬、 陕北洛川塬 甘肃白草塬
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建梯田是治理坡 耕地水土流失的有 效措施,蓄水、保 土、增产作用十分 显著。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 放牧牲畜的数量。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甘宁 晋 陕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的来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厚度100米左右。
黄土的来源
黄土来源问题有: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等 “风成说” 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吹来。
风成说
(1)厚度均匀——排除水成说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
窑洞是黄土高原 典型的民居。 请说出这种民居 的特点。
答案: 陕北窑洞,因其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 成为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男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主角孙少安经常以这样的装扮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出现。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请问: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为什么多在头上带一条白色的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毛巾? 巾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
实验四:水土流失原因之地形坡度 实验器材 1.黄土块2份。 2.托盘1只,洒水器 1个。
实验现象 将托盘斜放不同的坡度,代表陡坡和缓坡,
观察
坡度大的黄土块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结论 坡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 严重 。 推断现状 黄土高原沟谷斜坡 多 ,坡度 大 ,水土流
失 严重 。
归纳总结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自然原因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 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


面 水


水 流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建挡土坝)
建挡土坝有何作用?
建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 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人教版七下地理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七下地理黄土高原课件
能解释黄土的来源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一、 文明的摇篮 位置和范围
乌鞘岭


太 行 山 脉
看教材P24,读图6.25找出:太行山、乌鞘岭、长城、秦岭
一、 文明的摇篮 1.位置和范围
所跨省区: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宁 夏


族 自 治
陕西

西
一、文明的摇篮 北 方 地 区 第 二 级 阶 梯
黄土高原位于 北方 地区,第 二 阶梯,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东起 太行山脉 , 西至 乌鞘岭 ,南抵 秦岭 ,北连 长城 。

6.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 核心观 念,指人 们对人 类与地 理环境 之间形 成协调 关系的 必要性 和可能 性的认 识、理 解和判 断。

7.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 段性表 现及其 原因;能 够结合 现实中 出现的 人地矛 盾的实 例,分析 原因,提 出改进 建议。

8.中东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终年高 温,太阳 辐射强 。白色 服装对 太阳辐 射的反 射作用 强,吸收 热量较 少,所 以阿拉 伯人传 统服装 是白色 的缠头 巾和宽 大的白 色长袍 。
D 3.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貌类型区是( )
A.塬 B.梁 C.峁 D.川
C 4.这种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采矿开挖 B.风沙侵蚀 C.流水侵蚀 D.冰川作用
5 .填注: 山脉:A. 秦岭 ; B. 太行山; C.乌鞘岭 。 河流:D.黄河 。
B
C
D
A
课后思考1:
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悠久的历史早就了丰富多彩 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阅读课本23— 25页内容,参照图6.23、6.24和6.26、6.27、6.28,看一看 关于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 有哪些?

第三节__黄土高原

第三节__黄土高原

由于以面食为主,关中人的饭量就特别大。所以, 为了减少盛饭的次数,碗就做的特别大。
洁防花陕歌 手晒格西谣 擦防手农: 汗尘帕村 更又头老 实防上太 在雨带太 。 ,。,
金不换
民俗文化 秦腔 是陕西 最具代表性 的戏曲,被 人称为“中 国戏曲的鼻 祖”。
凤翔彩绘泥塑
凤翔木板年画
陕北剪纸——十二生肖
黄土墚
黄土塬
黄土墚:长条状延伸的 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峁:呈穹状或馒头状的 黄土丘。
黄土峁 黄土川:是深切在黄土塬面 下的河谷平原。 黄土川




黄土墚、黄土峁
思考: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哪种地貌?
黄土高原的自然带过渡性非常明显,表现在? 干湿:湿润半湿润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 农牧区: 农耕区向牧区过渡
所跨的省区:秦、晋大部分,宁、甘、豫、青一小部分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3.地形:
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1000---2000米之间,是世界上最大 的黄土堆积区,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200米。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 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 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 作区。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 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 以上的历史。
1.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
2.黄土层受水浸湿后,强度降低,极易坍陷。 3.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 1.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 2.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
原 因
3.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3.水土流失会产生哪些后果?
①土层变薄,土地肥力下降 ②河流含沙量剧增(黄河“地上悬河”) ③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4.黄土高原的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塌陷

黄土高原(33张ppt)

黄土高原(33张ppt)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招一招手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招一招手
地表坡度 大
黄土疏松 易被侵蚀
33
思考
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带走了大量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并在下游淤积,抬升河床,形成 “地上悬河”,洪涝灾害增加。
泥沙翻滚的黄河
黄河下游的“地上悬河”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 恶化自然 灾害频繁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招一招手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招一招手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招一招手
羊啦肚子手啦巾哟 三道道格蓝 咱们见格面面容易 哎呀拉话话的难 一个在那山啦上哟 一个在那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话 哎呀招一招的手 招一招手
第三节
黄土高原
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 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 黄土厚度在100米--200 米之间,最厚在兰州, 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 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 界之冠。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坡 面 水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六章三节黄土高原(完整版)PPT共PP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六章三节黄土高原(完整版)PPT共PPT
多浑圆,斜坡较陡。
5、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黄土 深厚之外,还更表现为……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 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而且多暴雨。
3、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 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位置: 东至太行山,西至 乌鞘岭 北至长城连接内蒙 古高原,南至秦岭。
跨越的省份:
晋、陕、宁、甘
A
C
乌鞘岭
D 秦岭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
人教八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 高原优 秀课件P PT共PP T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可能从中亚、 蒙古高原、西北内陆一带而来。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二4、、风典吹来型的黄地土貌:②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长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谢谢大家!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 土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巩固提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黄土峁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 失严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
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黄 土
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地貌景观及成因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黄河流经提供了灌溉 条件,便于发展农业。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便于耕作,这里曾经林 草茂盛,环境宜人,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44张PPT)
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 流失,起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2. 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 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耕作。 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 原 课件(共44张PPT)
黄土墚
黄土地形的分类
黄土墚:条状延伸 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地形的分类
黄土峁:呈穹状或 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黄土地形的分类
川地是黄土高原上主 要地形类型之一,它是指 下切在黄土区中的河谷。 如渭河平原(谷地)、汾 河谷地就是黄土高原上两 个最大的川地。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 活动探究
理现象 1. 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 原 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 原 课件(共44张PPT)
2.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
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这说明( B )
A.黄土是黄河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 B.黄土是风从西北方吹来的,不是流水冲来的 C.黄土是本地岩石风化形成的 D.黄土是夏季风从南方吹来的
陕西黄帝陵
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
气候干旱, 降水少;黄土 的直立性强, 不易崩塌。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 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 很直接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地理6.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6.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PPT课件
3、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__成__说__ _”得到了广泛的支 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 中 亚、 蒙等古地的荒 漠、戈壁吹来的。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 土分布最广,堆积最深厚的地区。
5、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 塬、 梁、 、峁 。 川 黄 土高原的地形特征是 沟纵壑横,这主要是严重的
为 因
修路

采矿
活动3题 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后果?
带走地表肥
土地肥力下降、生态
沃的土壤
环境恶化

土 流
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大量泥沙入 河(黄河)
河流治理难度大, 旱涝灾害加剧
-
24
四、水土保持
治理措施
• 黄土高原的人们是怎样进行生态建设的?他们 取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P30第一段
1、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等 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相结合。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 陡坡还林、还草,过 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水土流造失成的。 -
29
巩固训练
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支持的是( A)
A.风成说 B.水成说 C.风水雨相说 D.雨相说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D)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 艳艳
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
9
“黄土风情”——民居、艺术
-
10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最厚可在300米以上。 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 都居世界之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宁 晋 陕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的来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厚度100米左右。
黄土的来源
黄土来源问题有: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等 “风成说” 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吹来。
风成说
(1)厚度均匀——排除水成说
风 成
实证 (2)从西北向东南 颗粒越来越细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知识梳理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原因
千沟万 壑支离 破碎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严重
水土保 持措施
危害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为 原 因 修路、采矿等
活动破坏地表植 被。
等等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人为原因是造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什么?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 每年流失 的土壤养 分相当于 上千万吨 化肥。
带走了地表肥 沃的土壤,破 坏了农田和村 庄。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坡
度大。
自 黄土土质疏松, 多空隙,许多
然 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裸露,缺
乏植被的保护。
夏季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水土流失严重
人多地少,开发 历史悠久,长期
人 的过垦过牧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怎样才能改善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Hale Waihona Puke 让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 可持续发展?
目前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方面,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 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 渡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第三节 黄土高原(2)
目标导航 0 1 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0 2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 0 3 了解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
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为什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长期的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3)矿物成分不同——排除风化残积说

黄土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东山上的那个点灯呀西山上的那个明 ,一马马的那个平川呀瞭不见个人。
黄土塬
陇东董志塬、 陕北洛川塬 甘肃白草塬
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林草护坡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植树种草,建设护 坡林草带,能够有效 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 表的侵蚀,减少表土 流失,起到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的作用。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打坝淤地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水土流失的危害
自然灾害加剧 生态环境恶化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滑坡
崩塌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 增大,淤塞下游的河床、 水库,给防洪及河道的整 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跳进黄河 也洗不清!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思考: 怎样才能改善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 集中的地区。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建梯田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建梯田是治理坡 耕地水土流失的有 效措施,蓄水、保 土、增产作用十分 显著。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 放牧牲畜的数量。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
黄土莽原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文明的摇篮
3.黄土高原上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位于哪种黄土地貌景观?(D )
A.塬
B.梁
C.峁
D.川
4.填注:
山脉:A. 秦岭 ,
B. 太行山 , C. 乌鞘岭 。
C
河流:D. 黄河 。
D
B
A
知识拓展
知识结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跳进黄河洗不清”,原来与黄土 高原的水土流失有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小实验
1、水土流失和地表植被的关系。
结论: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多。
小实验
2、水土流失和土质的关系。
结论: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多。
小实验
3、水土流失和降水强度的关系。
小雨
暴雨
结论: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多。
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
小实验
4、水土流失和坡度的关系。
结论: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多。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黄土风情
白羊肚头巾,老羊皮袄
高唱信天游
传唱千古的信天游:用苍凉、哀怨、向往、不屈的声音,带给我们狂放、豪迈、热烈、达观的心灵震撼。
黄土风情——窑洞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干燥,容易开挖,这样的民居节约建材还冬暖夏凉。
现代窑洞——宾馆
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传承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黄土川
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
当堂达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D )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