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建筑物理(2)》考试大纲

《建筑物理(2)》考试大纲

《建筑物理(2)》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建筑学专业本科生二、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二篇建筑光学第一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考试内容:眼睛与视觉、基本光度单位与应用、材料的光学性质、视度及其影响因素考试要求:1、了解人眼的视觉特点;掌握光谱光效率、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等各光学基本单位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掌握发光强度与照度关系;了解照度与亮度关系。

2、了解各种材料的光学性质。

3、了解视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天然采光考试内容:光气候和采光标准、采光口、侧窗采光、天窗采光、采光设计、中小学教室采光设计、美术展览馆采光设计、采光计算考试要求:1、了解天然光的组成和影响因素。

2、理解采光系数的概念及其标准值。

3、了解光气候分区及其采光质量要求。

4、了解侧窗、天窗的采光特性及影响采光效果的各种因素。

5、掌握中小学教室采光设计、美术展览馆采光设计要点。

6、了解采光设计的计算步骤及方法。

第三章建筑照明考试内容:人工光源及其光特性、灯具、室内工作照明、.照明计算、室内环境照明设计考试要求:1、了解人工光源的种类和特性及其选用方法。

2、了解各类灯具的光的特性和分类。

3、掌握照明方式的种类及选择,了解各类建筑室内照明设计标准。

4、了解影响照明质量的因素。

5、掌握“利用系数法”的照明计算方法。

第三篇建筑声学第一章建筑声学基本知识考试内容:声音、声源的方向性、波阵面、声功率、声强、声压和分贝、频率和频谱、音乐和噪声、声音在户外的传播、声音的三要素、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扩散、吸收和透射、驻波和房间共振;混响时间、室内声压级计算、人对声音的感受、响度级、A声级、噪声对人的影响考试要求:1、了解声音的基本性质,明确声功率、声强、声压、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频程和频谱等有关建筑声学物理概念及计算方法。

2、掌握声音在户外的传播的规律。

3、理解声音的三要素;掌握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扩散、吸收和透射等概念;理解驻波和房间共振现象以及克服此现象的措施。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热学一、名词解释1。

室内热环境:主要是由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及壁面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2。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首要因素3。

热舒适:指人们对所处室内气候环境满意程度的感受4. 城市气候:在不同区域气候的条件下,在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化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气候。

5。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近处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的比郊区高,而且由市区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的现象6。

传热:指物体内部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热能转移的现象7。

热阻:指热流通过壁体时遇到的阻力,或者说它反映了壁体抵抗热流通过的能力。

8。

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9. 材料的传湿:当材料内部或外界的热湿状况发生改变导致材料内部水分产生迁移的现象10。

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指按照冬季或采暖期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室外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11. 建筑通风:一般是指将新鲜空气导入人们停留的空间,以提供呼吸所需要的空气,除去过量的湿气,稀释室内污染物,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以及调节气温12. 室内空气污染: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室内空气的自净能力,而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13。

日照时间:以建筑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14.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15。

外遮阳系数:在阳光直射的时间里,透进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没有遮阳设施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16。

窗口综合遮阳系数:(Sw)指窗玻璃遮阳系数SC与窗口的外遮阳系数SD的乘机二、填空及选择1、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有室外气候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影响和人体活动的影响。

建筑物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1.室外热湿作用:室外因素如太阳辐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风雨雪等,统称为室外热湿作用2.室内热湿作用:室内因素如空气温度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和水分等。

统称为室内热湿作用3.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温度。

4.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25%~30%,辐射散热约占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25%~30%5.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室内空气温度、有效温度ET、热感觉PWV-PPD指标7.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8.相对湿度:一定湿度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饱和水蒸气量fmax的百分比10.露点温度:大气压力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11.气候要素:空气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降水积雪,日照以及冻土等都是室外热湿气候的要素。

12.气候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3采暖期:某一地区建筑设计计算采暖天数,即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c的天数。

14.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在采暖期的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15.采暖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c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

16.热岛效应:下垫面吸热、热容量大散热慢、上空CO2长波辐射、不透水、通风17.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法:导热、对流(空气间空气和壁面分子)辐射18.导热系数: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c时,在1h内通过1m2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结构成分,密度,压力,温度等。

小于0.25保温材料(绝热材料)。

1.室内外温度的计算模型:1)恒定热作用,室内外温度不变,采暖房间冬季2)周期热作用。

单向周期(空调房间)双向周期热作用(自然通风房间的夏季隔热)2.一维稳定传热特征:通过平壁的热流强度q处相等、同一材质平壁内各界面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

建筑物理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复习提纲

传热的基本方式❑ 传热产生的原因温差导致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 传热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辐射 ❑ 温度场的概念及表示温度的常用符号t , T , θ❑ 稳态温度场与非稳态温度场 ❑ 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 ❑ 不同温标之间的转换⏹⏹ 导热:同一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转移的现象。

⏹ 对流:流体与流体之间、流体与固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产生的热量交换现象。

⏹ 辐射:把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

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同时也可以接受热辐射。

❑ 材料的导热系数及热阻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 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W/m.K )。

热阻是衡量材料抵抗热量传递能力的指标;热阻与材料本身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和材料的厚度成正比; 不同状态的物质,导热系数相差很大• 气态:导热系数最小 0.006~0.6 W/m.K常温下空气为0.026 W/m.K ;• 液态:0.07~0.7, 水约为0.58 W/m.K ; • 固态: 非金属约为0.03~3.5 W/m.K金属约为2.2~420 W/m.K同一种材料厚度不同,热阻也不同导热系数低于0.3 W/m.K 的材料为绝热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一般密度(容重)越大,导热系数也越大 有些材料如玻璃棉有一个最佳容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材料的防潮问题其它的影响温度、材料内部结构、纤维走向等对流换热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层流层的厚度(流体运动状况、温差、流体本身特性、表面状况及倾斜程度等)K C T t 273=+F C t 1.8t 32=+辐射换热的特点辐射换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物体的内能——电磁能——内能电磁波的传播无需任何介质,也不需要冷、热物体直接接触 辐射换热是物体之间互相辐射的结果。

综合的结果:温度高的物体净失热,温度低的物体净得热。

建筑考试】《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考试】《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考试】《建筑物理》复习资料Brightno2011年01月09日 01:38:10第一章建筑声学基本知识1、了解声音的基本性质,明确声功率、声强、声压、声功率级、声强级、声压级、频程和频谱等有关建筑声学物理概念及计算方法。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符号:W,单位:瓦(W),微瓦(μW)声强:在单位时间内,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所通过的声能。

符号:I,单位:(W/m2),声强与声功率的计算:I= w/s声压:某瞬时,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的改变量。

符号:p,单位:N/m2, Pa(帕),μb(微巴)。

1N/m2 = 1 P a = 10 μb声压级:一个声音的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

Lp = 20lg (p/p0) (dB) (在0~120分贝之间)式中p0——参考声压(基准声压),p0=2´10-5N/m2,使人耳感到疼痛的上限声压为20N/m2声强级:一个声音的声强与基准声强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10。

LI = 10lg (I/I0 ) (dB) (在0~120分贝之间)式中I0——参考声强(基准声强),I0=10-12W/m2,使人耳感到疼痛的上限声压为1W/m2。

声功率级:一个声音的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10。

LW = 10lg W/WO (dB) (在0~120分贝之间)式中W0——参考声功率(基准声功率),W0=10-12W声音的叠加:P270-271公式频谱表示某声音频率组成及各频率音量的大小倍频程(倍频带):f2 / f1=2n, n=1,中心频率:125,250,500,1000,2000,,4000…Hz。

1/3倍频程(1/3倍频带):f2 / f1=2n, n=1/32.掌握声音在户外的传播的规律和计算(一)点声源随距离的衰减在自由声场中,声功率为W 的点声源,在与声源距离为r 处的声压级Lp 和距离r 的关系式:Lp =Lw –11 –20 lg r (dB)从上式可以看出,观测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降低 6 dB,(二)线声源随距离的衰减线声源,如公路上的车辆,声波以圆柱状向外传播,当线声源单位长度的声功率为W,在与声源距离为r 处的声强为声压级为:Lp = Lw –8 –10 lgr (dB)因此,观测点与声源的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降低3 dB。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建筑物理(⼆)复习思考提纲1、采光系数和采光系数标准值的概念(课本207-208页)(1)采光系数C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某⼀点给定平⾯上的天然光照度(En )和同⼀时间同⼀地点,在室外⽆遮挡⽔平⾯上的天空漫射光照度(Ew )的⽐值,即 %100?=EwEn C (2)采光系数标注值室内天然采光照度等于采光标准规定的标准值时的室外照度称为“临界照度”,⽤El 表⽰,即开始需要采⽤⼈⼯照明是的室外照度值。

确定临界照度值,可将室内天然光换算成采光系数。

采光标准规定我国Ⅲ类(⼴州属于Ⅲ类)光⽓候区的临界照度值为5000lxP208 表9-2中,表中的采光系数标准值适⽤于Ⅲ类光⽓候区,其他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相应的光⽓候系数K*表9-2中所列的值(光⽓候系数表9-3可查,表中默认识记Ⅲ类)2、各种采光⼝的采光特性(课本207-208页)采光⼝分类:侧窗、天窗、侧窗天窗混合(1)侧窗:窗⼝形状结合房间形状⽽选择:窄⽽深选⽤竖长⽅形;宽⽽浅选⽤横长⽅形特点:构造简单、布置⽅便、造价低廉采光特点:照度沿进深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2)天窗:①矩形天窗:(纵向矩形天窗、横向矩形天窗、井式天窗)采光特性与⾼侧窗相似:离窗⼝越远,照度越低,照度最⾼点也往下移,照度变化趋于平缓。

②锯齿形天窗:采光均与性较好,具有⽅向性较强的特点,可保证7%的平均采光系数,满⾜精密⼯作车间的采光要求。

③平天窗:结构特点:降低建筑⾼度,简化结构,施⼯⽅便采光特性:采光率⾼且布置灵活,易于达到均匀的照度。

3、天然采光设计的⼀般步骤(课本223-226页)(1)搜集资料:①了解设计对象对采光的要求a.房间⼯作特点及精密度b.了解⼯作⾯位置c.了解⼯作对象的表⾯状况d.了解⼯作中是否容许直射阳光进⼊房间e.了解各⼯作区域对采光的要求②了解设计对象的其他要求a.采暖b.通风c.泄爆③房间及其周围环境概况(2)选择采光⼝形式:天窗or侧窗(3)确定采光⼝位置及可能开设窗⼝的⾯积①侧窗:常设在南北侧墙上②天窗:侧窗采光不⾜之处可设天窗(4)估算采光⼝尺⼨(5)布置采光⼝4、侧窗采光计算⽅法(课本237页)=τcmin''ρ'CKKwKfKKC?d5、⼈⼯光源和灯具的分类,配光曲线、遮光⾓及灯具效率的概念⼈⼯光源分类:1、热辐射光源:⽩炽灯、卤钨灯2、⽓体放电光源: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荧光⾼压汞灯、⾦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电极荧光灯灯具分类:直接,半直接,均匀扩散,半间接,间接配光曲线:当光强体被通过Z轴线的平⾯截割时,在平⾯上获得的封闭交线以极坐标的形式绘制在平⾯图上,这就是灯具的配光曲线遮光⾓:灯罩边沿和发光体边沿的连线与⽔平线所成的夹⾓。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

建筑师业务基础建筑物理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该现象,属于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百度百科)一、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P13)1、室外气候因素(1)太阳辐射(2)空气温度(3)空气湿度(4)风(5)降水2、室内影响因素(1)热环境设备的影响(2)其他设备的影响(3)人体活动的影响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P19)严寒地区:指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10℃的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北部、新疆北部地区、西藏和青海北部地区。

寒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0℃地区,主要包括华北地区、新疆和西藏南部地区及东北南部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即南岭以北、黄河以南的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地区,包括南岭以南及南方沿海地区。

温和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0-13℃,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地区,主要包括云南、贵州西部及四川南部地区。

三、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P20)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1)窗口设计(2)透射体设计(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2、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1)保温性能(2)隔热性能(3)防潮性能3、自然通风4、绿化四、基本传热形式传热是指物体内部的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热能转移的现象。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传热的基本方式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

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

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五、建筑保温(P54)、保温途径(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维护结构的总面积。

(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最终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最终版

掌握单一材料层、组合材料层和封闭空气间热阻的求法。

单层平壁的稳定热导:热阻--R=d/λ,热流密度(热流强度):q λ=(θi -θe ) /R多层平壁的稳定热导:热阻--∑R=R1+R2+……+Rn ,热流密度:q λ=(θi -θe ) /∑R组合壁的热导:加权平均热导:R=∑h/∑(h/R)会求通过多层平壁的总热流密度和总传热阻。

传热阻R 0=R i +∑R+R e ,其中R i =1/αi ,∑R=R 1+R 2+……+R n , R e =1/αe热流密度q=(t i -t e ) /R 0*熟练掌握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计算;求室外综合温度最高值t sa,max 及出现时间τtsa,max 1室外综合平均值te =tsa+αs I/αe2太阳辐射热等效温度的振幅A ts =αs (I max -I )/αe3室外气温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及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时间t sa,max =15h 。

τImax =8h (东墙),12h (屋顶)、16h (西墙) 4 I max 与t e,max 出现的时差:△τ=|τImax -τte,max |5室外综合温度的振幅及最大值At sa =(A te +A ts )β (时差修正系数β根据A ts / A te 及△τ查表得到) t sa,max =tsa +At sa 6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 τtsa,max =τte,max ±AteAts Ats+×△τ (计算西墙取“+”,计算东墙或屋顶取“-”)了解窗口遮阳基本形式,重点计算水平式遮阳板的尺寸。

水平式:水平挑出长度L =H*ctgh s *cosγs,w ,两翼挑出长度D=H*ctgh s *sinγs,w 。

(γs,w =|As-Aw|)理解四个基本光度量的概念光通量Φ,lm 流明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各个方向发出的光能数量,说明光源的发光能力。

发光强度I ,cd 坎德拉 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表示光源在某个方向上发出的光通量的空间密度I=Φ/Ω,Ω=A/r 2 照度E ,lx 勒克斯=lm/m 2 被照面上单位面积接受的光通量,说明物体的被照射的程度E=Φ/A,照度可以直接相加E 总=E 1+E 2+…+E n 。

建筑物理2期末复习指导

建筑物理2期末复习指导

建筑物理2期末复习指导1.声强、声压、声功率及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各自的定义及计算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量。

声压:空气质点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振动时所引起的大气压力起伏;有两层意思,(1)瞬时声压,是指某时刻媒质中的压力超过静压力的值即压差;(2)有效声压,即在一段时间(几个周期)内,各瞬时值平方的算术平均值的平方根,不影响计算过程。

符号p,单位N/m2(牛顿/米2),或Pa(帕斯卡)。

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单位为W(瓦)或μW(微瓦)。

声强级:在某一指定方向上的给定声强与参考声强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

声压级:给定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以分贝计声功率级:给定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之比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

声功率级L W=10lg(W/W0)(dB)W0=1×10-12W声强级L I=10lg(I/I0)(dB)I0=1×10-12W/(m2)声压级L P=20lg(P/P0)(dB)I0=2×10-5W/(m2)或Pa2.吸声系数、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材料吸收和透过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叫吸声系数(α)。

透射系数:指在给定频率和条件下,经过分界面(墙或间壁等)的透射声能通量与入射声能通量之比。

(τ)反射系数:(γ)=1-τ3.听觉定位、哈斯效应、掩蔽效应、驻波、房间共振听觉定位:人耳听觉定位是由双耳对声音感觉的时间差和强度差来判定的。

通常对于高于1400Hz的声音,主要由强度差其主要作用;而对于低于1400Hz的声音,主要由时间差起主要作用。

人耳对声音的方向感强于远近感,对水平方向声音位置的变化的识别强于竖直方向。

哈斯效应:当同一声音的反射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迟于直达声的时间在50ms之内时,人耳分辨不出是两次声音,反射声对直达声音有加强作用,且人耳感到声音方向与直达声相同,不会有声音漂移感。

建筑物理1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1复习提纲

建筑物理1复习提纲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围护结构传热,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包括传热方式、影响因素、计算方法)2.导热系数的定义式,其大小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吸收率、反射率与透射率与材料性质和波长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建筑中的应用4.相对湿度、露点温度5.蓄热系数、热惰性指标的概念,影响因素6.封闭空气层热阻的提高方法7.有限厚度平壁的周期性传热特征8.影响人体热感觉的6各因素是什么9.了解PMV和SET指标10.太阳高度角与太阳方位角的定义与计算11.城市气候的特征12.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与建筑气候分区的关系13.建筑保温对气候资源利用方式(如太阳能:朝向选择、太阳能房等)14.防潮层设置的原则为进难出易,结合保温材料的设置说明防潮层与保温层的设置位置,倒铺屋面15.空气层防潮的原理16.建筑保温的主要途径(建筑体形;建筑物朝向和间距;防风;防潮;围护结构保温)17.建筑防热的主要途径与措施(围护结构隔热(屋面、墙体);窗口遮阳;自然通风;关键:综合使用)18.自然通风的原理,强化热压通风的措施19.窗口遮阳的基本形式及其适用方位20.室外综合温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21.分析浅色外表面处理和蓄水屋盖的隔热机理,建筑处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2.了解围护结构隔热计算23.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的概念24.发光强度与照度关系;亮度与照度关系25.光谱光视效率26.材料的光学性质27.视度及其影响因素二、计算类型1.热阻计算书p2~4 参考例题1-1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书p24 公式1-45,1-463.围护结构温度分布计算4.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计算书p51-545.遮阳板尺寸计算(水平、垂直、挡板),书p152-153,例题6-26.光通量计算7.照度计算p117,例题8-28.发光强度与照度关系计算9.照度与亮度关系p179,例题8-3三、应用讨论1. 太阳能房、特郎布墙、内呼吸双层玻璃幕墙、外呼吸玻璃幕墙的作用机理与应用情况2. 学习建筑的重要目的是使用当地的气候特点,建设健康、舒适、节能的建筑,那么对于我国南方地区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建设适应岭南气候特点的建筑?。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

1.导热系数λ: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影响因素:材质;密度;含湿量。

2.传热系数K: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3.热阻:R=厚度d/导热系数λ,热阻+内外表面换热阻=总热阻,总热阻的倒数就是总的传热系数。

4..温室效应:建筑可以通过玻璃获取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室内构件吸收辐射而温度升高,但室内构件发射的远红外辐射不能通过玻璃再辐射出去,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5.封闭空气间层传热:辐射散热70%,对流和导热30%。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技术措施;如果技术可行,在围护结构中用一个厚的空气间层拨入用几个薄的空气间层;为了有效地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热量,可以在间层表面图贴反射材料。

6.周期性不稳定传热:简谐热作用7.材料层热惰性指标D:表示围护结构在谐波热作用下抵抗温度波动的能力。

8.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9.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汽量的百分比。

10.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以不考虑夏季隔热;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11.城市气候主要特征:大气透明度差,削弱太阳辐射;城市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风速减小。

风向不稳定;城市降水增多;城市蒸发弱,空气湿度小;城市雾日增多,能见度差。

12,热岛效应: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较多,发热体较多,形成城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试从隔热的观点来分析: (1)多层实体结构; (2)有封闭空气间层的结构; (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它们的传热原理及隔热的处理原则。

答: (1) 多层实体结构:多层实体材料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导热。

处理原则: 1) 为了提高材料层隔热的实力,最好选用入和a 都比较小的材料; 2)采纳粘土方砖或外饰面采纳浅色,可使隔热效果良好。

(2)有封闭空气间层的结构:在封闭空气间层中的传热方式主要是辐射。

处理原则: 1)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 2)外饰面的轻质隔热材料和浅色也很重要。

(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是当室外空气流经间层时,带走部分从面层传下的热量,从而削减透过基层传入室内的热量。

处理原则: 1)增加进气口和排气口处的风压或热压; 2)通风间层内表面不宜过分粗糙,进、出口的面积和间层横截面的面积比要大。

·为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实力应实行什么措施?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间层其热阻值在冬季和夏季是否一样?试从外墙及屋顶的不同位置加以分析。

答:提高封闭间层的隔热实力实行措施: (1)在间层内铺设反射系数大、辐射系数小的材料如铝箔; (2) 把封闭间层放置在冷侧。

外围护结构中设置封闭间层,在冬季和夏季其热阻值状况:(1)空气间层的热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间层两个界面上的空气边界层厚度 ---对流换热; (2)是界面之间的辐射换热强度 -----辐射换热。

(2)在有限空间的对流换热强度,和间层的厚度,间层的位置、形态,间层的密闭性等因素有关,所以,对流换热不同,屋顶和外墙的热阻不同。

(3) 由于冬、夏空气间层所处的环境温度,其间层中的辐射和对流换热量都随环境温度的不同而有较大改变,其辐射传热不同,在低温环境中辐射换热量比高温环境少,热阻较大。

·试从降温柔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分析南方地区几种室内地面(木地板、水泥地面、磨石子地面或其它地面)中,在春季和夏季哪一种地面较好?该地面处于底层或楼层时有无区分?答:从降温柔防止地面泛潮的角度来看,在春季和夏季用选用 :木地板. 因为,在南方湿热气候区,在春夏季节,为了要避开“差迟凝聚”现象(室外空气温度和湿度隧然增加时,室内物体表面由于热容量的影响而上升缓慢,滞后若干时间而低于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当高温高湿的室外空气流过室内低温表面时必定发生大强度的表面凝聚),用热容量小的材料装饰地板表面,提高表面温度,减小夏季结露的可能性,效果较好。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共2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建筑物理17-18上复习资料建筑热工学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辐射温度。

2.欲保持人体稳定的体温,体内产热量应与环境失热量相平衡。

热平衡方程见教材正常比例散热对流换热C占总散热量 25%~30%辐射散热R占总散热量 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 25%~30%3.湿空气的物理性质(1)水蒸气分压力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Pw=Pd +PPw湿空气总压力 Pd干空气总压力 P水蒸气分压力饱和水蒸气压随温度升高增大(2)空气湿度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一定温度及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饱和蒸汽量的比值。

相对湿度是判断空气潮湿程度的依据。

(3)露点温度大气压力一定,空气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4.室外热气候构成要素: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建筑物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太阳辐射、室外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

5.建筑气候分区以及对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6.热量传递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对流、辐射(1)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物质种类、结构成分、密度、湿度、压力、温度等。

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非金属和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不流动的空气就是一种很好的绝热材料;故如果材料中有很多空隙,就会大大降低λ值。

(2)对流分为自然对流和受迫对流。

主要是空气沿围护结构表面流动时,与壁面之间所产生的热交换过程。

一般情况下在壁面附近,存在着层流区、过渡区、紊流区三种流动情况。

(3)辐射一般建筑材料看做灰体黑体的定义见教材(1)物体表面对外来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特性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白色对可见光反射能力最强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2)物体之间的辐射换热7.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Absorption Conduction Emission8. 一维稳定传热特征平壁:当宽度与高度远远大于厚度时,则通过平壁的热流可视为只有沿厚度一个方向,即一维传热。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建筑物理考试复习资料(⾃⼰整理)⼀、传热的基本⽅式0.按正常⽐例散热:指的是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约为45-50,呼吸和⽆感觉蒸发散热约占 25-30,处于舒适状况的热平衡,可称之为“正常热平衡”。

1.传热的特点:传热发⽣在有温度差的地⽅,并且总是⾃发地由⾼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3.导热: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靠物质微观粒⼦(分⼦、原⼦、⾃由电⼦等)的热运动引起的热能转移现象。

导热可在固体、液体、和⽓体中发⽣,但只有在密实的固体中才存在单纯的导热过程。

4.对流:定义:对流只发⽣在流体中,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相对运动,互相掺合⽽传递热能的。

促使流体产⽣对流的原因:1.本来温度相同的流体,因其中某⼀部分受热(或冷却)⽽产⽣温度差,形成对流运动,称为“⾃然对流”.2. 因受外⼒作⽤(如风吹、泵压等)迫使流体产⽣对流,称为“受迫对流”。

⼯程上遇到的⼀般是流体流过⼀个固体壁⾯时发⽣的热量交换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单纯的对流换热不存在,总伴随有导热发⽣。

5.辐射:定义:辐射指依靠物体表⾯向外发射热射线(能产⽣显著效应的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现象。

⾃然界中凡温度⾼于绝对零度(0K )的物体,都能发射辐射热,同时,也不断吸收其它物体投射来的辐射热。

特点:辐射换热时有能量转化:热能--辐射能--热能。

参与换热的物体⽆须接触。

6.温度场:热量传递的动⼒是温度差,研究传热时必须知道物体的温度分布。

对某⼀物体或某⼀空间来说,某⼀瞬时,物体内各点的温度总计叫温度场。

物体内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定温度场;反之,则为不稳定温度场。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1.平壁导热:定义:指通过围护结构材料传热。

2.经过单层平壁导热: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积的热流量,称为热流强度。

热阻:导热过程的阻⼒。

为导热体两侧温差与热流密度之⽐。

在同样温差条件下,热阻越⼤,通过材料层的热量越少;增加热阻的⽅法:加⼤平壁厚度或选⽤导热系数⼩的材料。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

建筑热工学第一章: 室内热环境1.室内热环境旳构成要素: 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3.2.人体热舒适旳充足必要条件, 人体得热平衡是到达人体热舒适旳必要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到达人体热舒适旳充足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旳25%-30%, 辐射散热量占45%-50%, 蒸发散热量占25%-30%4.影响人体热感旳原由于: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室内热环境旳影响原因:1)室外气候原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旳太阳总辐射照度表达。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 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原因旳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旳热互换是空气温度升降旳直接原因, 大气旳对流作用也以最强旳方式影响气温, 下垫面旳状况, 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旳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旳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一样是引起大气压力差旳重要原因降水2)室内旳影响原因: 热环境设备旳影响;其他设备旳影响;人体活动旳影响5.人体与周围环境旳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6.气流速度对人体旳对流换热影响很大, 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 则取决于空气温度旳高下。

7.影响人体蒸发散热旳重要原因是作用于人体旳气流速度和环境旳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旳综合评价:3) 1)有效温度: ET 根据半裸旳人与穿夏季薄衫旳人在一定条件旳环境中所反应旳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原因综合作用旳评价原则。

4) 2)热应力指数: HSI 根据在给定旳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旳外部热应力、不一样活动量下旳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旳理论计算而提出旳。

当已知环境旳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有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资料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建筑热工学1、点辐射源均匀的向四周辐射,其辐射能量密度与距离大约成反比关系。

2、在建筑的外表面中,室外综合温度最大的表面是屋顶。

3、全天使用的采暖房间,外墙适宜采用外保温方式。

4、冬季控制外墙内表面凝结的主要措施是保温。

5、建筑墙体内饰面材料的辐射系数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

6、在屋面常用的隔热方式中,采用种植隔热方式会使外表面温度升高。

7.、物体在热辐射时,会发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其主要与温度有关8.保温材料的构造特点是_轻质多孔_,蓄热材料的特点是重质密实。

9.采暖建筑上的热桥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内表面凝结、传热率增大.10.围护结构稳定传热时,通过各层的热流强度相等,控制围护结构传热量的性能参数是热阻。

11.围护结构周期传热的主要特征是温度波的衰减、温度变化时间延迟,称这种特性为热惰性12.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干密度、含湿量13.热辐射按波长可分为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建筑外表面白天接收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夜间接收的环境热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14.夏季防止室内过热的主要措施有围护结构的隔热与散热、窗口遮阳、合理的组织通风15.、建筑自然通风的动力为风压作用和热压作用建筑通风中的“烟囱效应”取决于空气密度差和进气口的高度差第二章建筑光学1.建筑外窗的节能设计参数主要有玻璃部分的保温性能、窗框的保温性能.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采暖方式有直接受益式、对流环路式、附加阳光间.3.室内工作照明方式有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方式和混合照明4 种。

4.常用电光源的发光机理有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固体发光光源。

5.可见光是一种能直接引起视感觉的光谱辐射,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

6.人眼观看同样功率的辐射,在不同波长时感觉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人眼的这种特性常用光谱光视效率曲线来表示。

7.人眼视看范围有一空的局限,双眼不动的视野范围为水平面 180°;垂直面 130°,上方为 60 ,下方为 70°。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DOC)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DOC)

1、绝对压强:以没有气体存在的完全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值称为绝对压强,以称号pjd 表示。

2、流制排水系统:当生活污水、工业污(废)水、雨、雪水径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水管渠系统来汇集和输送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3、经济热阻:经济热阻是指在一个规定年限内,使建造费用与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范围护结构总传热阻。

1、 照度:被照面上某微元内光通量的面密度2、 写出光通量的常用单位与符号光通量的常用单位:流明,lm (1分)符号:φ (1分)3、 采光系数:室内某一点天空漫射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天空漫射光照度之比值4、 光强体:灯具各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里用矢量表示,由矢量终端连接起来的封闭体5、 混合照明: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组成的照明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声音是 弹性介质中,机械振动由近至远 的传播。

2.材料的吸声系数是 吸收声能+透射声能 与 入射声能 的比值。

3.响度级的单位是 方 ,响度的单位是 宋 。

4.房间的混响时间越 短 ,声学缺陷明显。

5.按投影面积计算空间吸声体的α值大于1,其原因是 其表面积大于投影面积。

6.从整体考虑为保证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注意 缝隙的处理 和 门窗隔声量 。

7.厅堂对电声系统的实际效果基本要求是: 具有足够的声压级 ,声压级分布均匀 , 声音还原性好 。

8.墙体隔声实际测量时,除测量墙两侧的声压级外,还需测量受声室的房间吸声量 和 隔墙的面积 。

9.噪声控制中从声学系统整体思考问题,首先应考虑的措施是:6、 对噪声源进行噪声控制1、光通量在单位时间内,人眼感觉光辐射能量的大小,ф=K m ∑фe λV (λ)2、亮度在给定方向上发光面微元的发光强度和垂直于给定方向的该微元投影面积之比,αφαcos 2dA d d L Ω= 或αααc o s A I L = 3、侧窗装在侧墙上的采光口(窗洞口)4、热辐射光源的发光原理当金属加热到大于1000K 时,发出可见光,温度愈高,可见光成份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理(二)复习思考提纲1、采光系数和采光系数标准值的概念(课本207-208页)(1)采光系数C在全阴天空漫射光照射下,室内某一点给定平面上的天然光照度(En )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漫射光照度(Ew )的比值,即 %100⨯=EwEn C (2)采光系数标注值室内天然采光照度等于采光标准规定的标准值时的室外照度称为“临界照度”, 用El 表示,即开始需要采用人工照明是的室外照度值。

确定临界照度值,可将室内天然光换算成采光系数。

采光标准规定我国Ⅲ类(广州属于Ⅲ类)光气候区的临界照度值为5000lxP208 表9-2中,表中的采光系数标准值适用于Ⅲ类光气候区,其他地区的采光 系数标准值=相应的光气候系数K*表9-2中所列的值(光气候系数表9-3可查, 表中默认识记Ⅲ类)2、各种采光口的采光特性(课本207-208页)采光口分类:侧窗、天窗、侧窗天窗混合(1)侧窗:窗口形状结合房间形状而选择:窄而深选用竖长方形;宽而浅选用横长方形 特点:构造简单、布置方便、造价低廉采光特点:照度沿进深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2)天窗:① 矩形天窗:(纵向矩形天窗、横向矩形天窗、井式天窗)采光特性与高侧窗相似:离窗口越远,照度越低,照度最高点也往下移,照度变化趋于平缓。

② 锯齿形天窗:采光均与性较好,具有方向性较强的特点,可保证7%的平均采光系数,满足精密工作车间的采光要求。

③ 平天窗:结构特点:降低建筑高度,简化结构,施工方便采光特性:采光率高且布置灵活,易于达到均匀的照度。

3、天然采光设计的一般步骤(课本223-226页)(1) 搜集资料:①了解设计对象对采光的要求a.房间工作特点及精密度b.了解工作面位置c.了解工作对象的表面状况d.了解工作中是否容许直射阳光进入房间e.了解各工作区域对采光的要求②了解设计对象的其他要求a.采暖b.通风c.泄爆③房间及其周围环境概况(2)选择采光口形式:天窗or侧窗(3)确定采光口位置及可能开设窗口的面积①侧窗:常设在南北侧墙上②天窗:侧窗采光不足之处可设天窗(4)估算采光口尺寸(5)布置采光口4、侧窗采光计算方法(课本237页)•=τ••cmin''ρ'CKKwKf•KKC•d5、人工光源和灯具的分类,配光曲线、遮光角及灯具效率的概念人工光源分类:1、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2、气体放电光源: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氙灯、无电极荧光灯灯具分类:直接,半直接,均匀扩散,半间接,间接配光曲线:当光强体被通过Z轴线的平面截割时,在平面上获得的封闭交线以极坐标的形式绘制在平面图上,这就是灯具的配光曲线遮光角:灯罩边沿和发光体边沿的连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

灯具效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发射光通量与灯具内的全部光源在灯具外按规定条件点燃时发射的总光通量之比。

6、建筑照明设计的一般步骤1、选择照明方式;2、照明标准;3、光源和灯具的选择;4、照明设计举例;5、照明计算7、利用系数法(课本282页例题)8、声音的概念,声压级的意义及其叠加方法声音的概念: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以波动方式疏密相间地在介质中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作用于人耳便形成声音。

声波是纵波,即介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用声线表示。

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声源、传声介质(根据介质的不同,声音分为空气声和固体声)声压级的意义:大大压缩了量程的数量级,提高来计算的简明程度;方便描述人耳的感觉变化与声压的对数值成正比的关系n个相等声压级Lp1叠加(总声压级Lp≠nLp1)Lp=20lg( P/Po)+10lg n。

2)连个不相等声压级分别为Lp1和Lp2叠加(Lp1>Lp2)则Lp= Lp1+N9、声波平面反射和曲面反射的特点,用反射定律作图1.平面反射时,真声源S与虚声源S’对称于反射面,反射声可视为从虚声源发出的直达声。

2.凸面反射产生声扩散,凹面反射产生声聚焦。

3.当反射声与直达声的声程差大于17m(或时差超过50ms)时,就可能产生回声。

10、响度、响度级、等响曲线和A声级的意义(课本316-318页)响度:听觉判断声音强弱的属性。

响度级:某一声音的响度级,是根据听力正常的听音判断与该声音相同的1000Hz纯音的声压级。

响度级的单位是方(phon)。

等响曲线:描述等响条件下声压级与频率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A声级:声级计具有A计权特性时测得的计权声压级,单位为分贝,记作dB。

A声级计权网络模仿等响曲线中响度级为40方的等响曲线,其对信号的加权方式符合人耳对低频声灵敏度比高频声弱的特性。

11、吸声系数和吸声量的概念及其求法(课本322-325页)吸声系数:材料吸收和透过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叫吸声系数(α)。

a=1-γ=1-Eγ/E0=(Ea+Er)/E0γ: 反射系数Ea :构件吸收的声能;Er :反射声能;E0:单位时间内入射到构件上的总声能;吸声量:材料的吸声量等于按平方米计算的表面面积乘以吸声系数。

12、各种吸声材料(结构)的吸声特性及其选择、布置的一般原则 (课本342-353页)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本身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收,背后留有空气层时还能吸收低频。

选择布置原则:(1)选择合理的厚度;(2) 合理选择吸声材料的容重;(3)合理设计背后空气层厚度;(4) 使材料表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例如可使用金属网、塑料窗纱、透 气好的纺织品等,不用或少用粘着剂。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吸声特性:一般吸收中频,与多孔材料结合使用吸收中高频,背后留大空腔还能吸收低频。

选择布置原则:当要求在较宽的频率范围有较高的吸声系数时,可以开微孔,或在穿孔板后铺多孔材料,当穿孔板需要喷油漆时,保持多孔材料的透气性很重要,宜待在板上喷涂油漆之后再安装多孔材料。

薄膜吸声结构吸声特性:视空气层的厚薄而吸收低中频。

薄板吸声结构吸声特性:吸收低频比较有效。

柔性材料:吸声特性:内部气泡不连通,与多孔材料不同,主要靠共振有选择地吸收中频。

如何正确布置吸声材料:(1)装置吸声材料时,应结合灯具及室内装修统一考虑。

(2)要使吸声材料充分发挥作用,应将它布置在最容易接触声波和反射次数最多的表面上,如顶棚,顶棚与墙,墙与墙交接处1/4波长以内的空间等处。

(3)吸声材料分散布置,比集中式布置有利于声场扩散和改善音质条件。

13、求三种共振吸声结构(薄膜、薄板、穿孔板)的共振频率(课本346,249,350页)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L M L M c f o o o 600221≈=ρ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mk mD f +⨯=721104.1πγ 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计算公式为 )(2δπ+=t L pf c o 14、混响时间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两个公式)(课本334,335页)混响时间: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降低60dB 所经历的时间 称为混响时间两个公式:1)赛宾公式AVT 161.060=2)伊林公式 mVS V T 4)1ln(161.060+--=α15、驻波和房间共振的概念(课本338,339页) 驻波:驻波是一种特殊的波的干涉现象,它是由两列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沿着某一轴 向相向传播的波互相叠加而形成的房间的共振:在一些内装修材料比较坚硬的房间内,当声源发声时,常会激发这个房间内的 某些固有频率(或称简正频率)的声音,即出现民房间共振现象。

16、透声系数、隔声量的概念,隔声质量定律透声系数:透过维护结构的声能与入射的总声能之比值即为透声系数。

隔声量:γ1lg 10=R R-隔声量,dB;γ-围护结构的透声系数,γ=Er/E0质量定律:墙的单位面积质量越大,隔声效果越好,这一规律称为质量定律=M+R20-f48lglg20f-入射声频率,HzM-墙体单位面积质量,kg/m217、各种墙体(重质墙、轻质墙、组合墙)的隔声特性重质墙:包括单层匀质密石墙和双层匀质密石墙。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量大小主要与入射频率和墙的单位面积质量有关。

刚度、材料、内部阻尼以及墙的边界条件对隔声量也有很大影响。

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频率特性曲线显示,在很低的频率段,劲度起主要控制作用,隔声量随频率升高而降低;频率继续升高,质量效应增大,隔声量整体上随频率升高而增大,由于墙的共振,在共振频率处出现隔声低谷,其大小由材料内部阻尼决定;当频率继续增高到主要声频范围(125-4000Hz),则质量起主要控制作用。

轻质墙:轻质墙隔声性能差,一般轻墙的平均隔声量约为30dB,难以用作分户墙。

组合墙:组合墙是指实体墙和门窗的组合。

由于普通门窗的隔声量通常比一般墙体低,因此,组合墙的隔声量就要比实体墙低。

18、提高楼板隔绝撞击声能力的措施要降低撞击声的声级,除了对可振源进行的控制外,还应该在振动传播的通路上采取隔绝撞击声的措施。

主要是通过面层、垫层、吊顶进行隔绝撞击声的处理:面层法:弹性面层。

采用铺设地钻、软木板、塑料地面、再生橡胶等弹性柔软材料减轻撞击楼板的能量,从而减弱楼板结构层的振动。

这种措施对降低高频撞击声的效果较显著。

垫层法:弹性垫层。

弹性垫层是以软木,矿棉等弹性材料作为楼板结构层与面层之间的“浮筑层”,用以减轻结构层的振动,从而改善楼板隔绝撞击声的性能。

要注意的是在面层和墙的交界处也要采用弹性隔离措施,以免将振动传递给墙体。

吊顶法:楼板下做吊顶。

吊顶的目的是隔绝上面楼板的撞击声向下面房间的空气传声。

因此,应按上一节空气隔绝声的原理设计隔声吊顶。

此外,吊顶最好采用弹性吊顶,即吊筋与吊顶的连接采用弹性挂钩,从而切断吊筋的“声桥“作用,使吊顶的隔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隔声要求很高的房间中,还可将上面三种措施同时应用。

19、噪声评价数、等效声级和统计百分数声级的概念及其求法噪声评价数(NR值):等于1000Hz时倍频带声压级的分贝数,说明噪音干扰和危害程度。

NR≦15(超低噪声区);15<NR≦45(舒适范围);NR>45(有害噪声区)等效声级:把间歇出现的变化的A声波级在一段时间内取能量的平均值。

等效声级:Leq:在相同的时间间隔T 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噪声的A 声级统计百分数声级:统计百分数声级Ln是表示在整个测量时间中有百分之n的时间噪声级是超过Ln的20、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原则:1、噪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控制噪声源的声功率,即采用低噪声设备。

2、在噪声传播路径上采用隔声、消声措施。

3、远离噪声源及提高房间维护结构隔声量以隔绝对外部环境噪声。

4、通过设备管道的隔振及提高楼板撞击声歌声性能来隔绝固体声噪声。

5、室内采用低噪声设备,或通过隔声屏(罩)隔声:空调、通风系统通过管道消声系统隔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