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江西省2024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4.C
5.C
6.A
7.B
8.D
二、诗歌阅读(9分,每小题3分)
9.D10.B11.D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2.B13.C14.A15.D
四、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6.①迢迢牵牛星②奔流到海不复回③浪遏飞舟
④映阶碧草自春色⑤杨柳依依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17.①赏玩:欣赏玩味(景物、艺术品等)。

(2分)
②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2分)
18.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分)
19.不偏离。

写江南之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赏玩不到十足的特点来反衬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4分)
20.一椽破屋、碧绿天色、驯鸽飞声、丝漏日光、牵牛花色、细长秋草、槐树落蕊、扫帚丝纹。

(共5分。

6—8个5分,5个4分,4个3分,3个2分,2个1分,1个0分)
21.第①段:读书加惠于人们的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2分)
第②段: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2分)
22.第①段:事实论据(2分)第②段: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2分)
23.引用论证方法(或引证法或理论论证法)。

使观点(读书使人向善、避恶)更全面、鲜明、深刻;使论证更具科学性、权威性。

24.语文综合实践(略)。

25.作文(略)。

江西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江西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江西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六月艳阳天,高考如期至。

十年寒窗苦,朝朝不停歇。

平稳保心态,从容应对答。

坚持得胜利,金榜必题名!高考频道带来[江西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祝你高考大捷!点击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江西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

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

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B.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D.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4.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高考语文江西卷基础题与答案(2005-2010年)

高考语文江西卷基础题与答案(2005-2010年)

2005-2010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基础题与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悖.(bèi)谬翎.(lín)毛赧.(nǎn)然咬文嚼.(jiāo)字B、脉.(mò)脉提.(dī)防吮.(sǔn)吸摸.(mó)棱两可C、福祉.(zhǐ)重.(zhòng)听怔.(zhèng)怔虚与委蛇.(shé)D、游说.(suì)破绽.(zhàn)斡.(wò)旋少不更.(gēng)事1.B 。

(A、翎”应该读líng .C怔应该读zhēng D项“说”字应该读shu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禅让震撼针砭惩前毖后B、荟萃蕴籍屠戮天花乱坠C、糟塌疲惫寒暄标新立异D、怄气伫立痉孪远见卓识2.A.(B“蕴藉”。

C“糟蹋”D“痉挛”)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晓华外语能力和公共能力很强,被学校到国际交流处负责外籍教师的引进和管理工作。

②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③有时她偷偷塞一点口香糖、瓜子什么的给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当众。

A、委任不管推却B、委派尽管推却C、委任尽管推诿D、委派不管推诿3.B 。

(“委派”是“派人担任职务或完成某项任务”的意思,强调的是派遣;“委任”是“派人担任职务”的意思,强调的是任命。

“尽管”是一个表让步关系的关联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是由此产生的相反的结果。

“不管”是一个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它所引导的一般是有疑问词的句子或选择关系的句子。

“推却”是“拒绝,推辞”的意思;“推诿(推委)”是“把责任推给别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拉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B、“权钱交易”、“权钱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具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我带来了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教学以典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进展同学智力为根本目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期望能帮忙到大家!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高考志愿填报询问有哪些公共服务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询问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询问公共服务体系。

在教育部层面,每年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办“高考网上询问周”活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参与,通过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供应志愿填报询问指导和服务。

2023年询问周时间为6月22日-28日。

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为考生细心编写多种形式的志愿填报服务材料,包括高校招生方案查询、高校近年录用状况、志愿填报方法和招生录用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直播、开通询问电话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学校层面,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呈现场询问、网上询问、电话询问、在线直播等活动,解读学校招生章程、招生方法和往年录用参考信息,供应各类志愿填报询问服务;中学会面对考生和家进步行志愿填报培训,准时供应相关部门和高校权威宣扬解读资料、发布渠道、发布支配等信息,并组织老师为考生和家长供应针对性的指导服务。

考生可以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渠道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询问电话或线上询问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总结(1)留意各高校的大小年现象。

一般来说,某个高校上一年的过冷、过热都会导致该高校下一年分数的反弹或者爆冷。

(2)高考报考高校和专业要有前瞻性思维。

就是说你要看到一个高校和专业至少四年后的进展状况。

[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阅读《平常的沈从文》(1)

[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阅读《平常的沈从文》(1)

[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阅读《平常的沈从文》(1)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作为一名AI语言模型,我无法亲身参与高考,但是我可以根据历年的试卷和答案“复盘”,向大家分享一下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及答案,其中包含了阅读理解、作文和翻译三篇文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理解——《平常的沈从文》文章介绍了沈从文这位知名作家的平凡生活以及他在平凡生活中的品质和行为。

沈从文是一位渐渐被人们认识的作家,他在生活中总是秉着诚实、正义、感恩等价值观原则,在对待文学创作和个人生活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文章从他的诗歌、小说、手记等作品中,阐述了他对于生命和人生的信仰与追求。

同时,他对良心、责任、真实等几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表现出作家的独特风格和文学价值。

这一篇阅读理解属于典型的文学阅读理解,题目也针对性地考查了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和人生追求。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掌握作者的创作特点和世界观,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并在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精准的回答。

作文——《关于网络公共场所的素质》本题旨在引导考生对网络公共场所的素质进行思考,并对其不良现象提出建设性意见。

考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作文的内容:第一,对网络公共场所的定义。

网络公共场所是指通过互联网等在线平台构建的、供公众使用的网络空间,如社交媒体、博客、论坛、聊天室等。

第二,网络公共场所的素质主要包括言行规范、知识水平、信息真实性和社交责任四个方面。

考生应该逐一分析这些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使用门槛、加强管理措施等等。

第三,网络公共场所的不良现象主要包括造谣诽谤、恶意攻击、暴力血腥、传播淫秽色情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不良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最后,考生还需要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底蕴,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雅性。

翻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英文版》这一篇翻译文章是针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一国家性文件的翻译,考生需要将其翻译成英语。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西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西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西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háng)伍彳(chì)亍着(zháo)装少不更(gēng)事B.造诣(yì)校(xiào)对珐(fà)琅茕(qióng)茕孑立C.蟊(máo)贼弹劾(hé)勖(xù)勉鲜(xiān)有所闻D.圭臬(niè)肖(xiào)像迤(yǐ)逦咄(duō)咄逼人答案:D。

【A着(zhuó)装B校(jiào)对C鲜(xiǎn)有所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渲染侯补霎时不落言筌B.端详肄业坐镇怨天尤人C.国萃吞噬神采要言不烦D.蛊惑钟磬亲睐惹是生非答案:B。

【A、侯(候)补C、国萃(粹)D、亲(青)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___,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②“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___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江西新高考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新高考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新高考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文章内容略)1.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尊重和推崇的。

文章中提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作者通过举例说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

2. 文章中提到的“文化自信”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分)答案:文化自信在文章中体现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信。

作者通过阐述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同时,作者也提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化自信,即通过教育、传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

3. 文章中有哪些论据支持作者的观点?请列举并分析。

(6分)答案:文章中支持作者观点的论据包括:(1)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2)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3)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4)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自信的强调。

这些论据从不同角度支持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积极评价和对文化自信的倡导。

4. 作者在论述传统文化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作者在论述传统文化时,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的传统文化实例,作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影响力;通过对比不同文化的特点,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阐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5.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6分)答案:文章的主旨是强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倡导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古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6-8题。

(古文内容略)6.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5分)答案:(1)“之”:指代前文提到的内容;(2)“以”:用;(3)“于”:在;(4)“而”:表转折;(5)“焉”:语气助词,无实义。

高三语文试卷2022江西(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2022江西(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2022江西(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庐山谣》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牧C. 刘禹锡D. 李商隐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李逵4. “唐宋八大家”中,下列哪位是唐朝的文学家?A. 欧阳修B. 韩愈C. 苏轼D. 王安石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纸上得来终觉浅C. 退避三舍D. 亡羊补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

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完整版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学素养的考核,对于考生来说,语文试题无疑是备考中的重要一环。

江西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也是备受关注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高考语文江西试题及解析的完整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洪荒之力”的意思相近?A. 震撼人心B. 刀光剑影C. 翻云覆雨D. 石破天惊答案:D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洪荒之力”的意思是力量强大,可以轻易改变、打破常规。

因此,选项D“石破天惊”与其意思最接近。

2. 题目:下面哪个句子的语法结构是正确的?A. 尽管下雨了,但大家都照常出去玩。

B. 他又跑又跳地赶了过来。

C. 她虽然很疲惫,但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D. 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回来。

答案:C解析:选项C的句子结构正确,虽然句子较长,但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和语法关系明确,符合语法规范。

3. 题目:下面哪一个成语的意思与“一触即发”相近?A. 慢慢来B. 乱七八糟C. 千钧一发D. 平安无事答案:C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可知,“一触即发”的意思是形势非常紧张,一点触动就会爆发。

因此,选项C“千钧一发”与其意思最接近。

第二部分:阅读题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从前的日落,是美丽的。

红红的太阳慢慢沉入西方的大海,顷刻全天候变成漆黑的夜晚。

可是,从前的日落,只有在田野、草地上能够欣赏得到。

城市的楼群,大桥的跨越,使人们对日落接触越来越少,逐渐淡忘了日落的美丽。

文中看似讲述了人们对日落的遗忘,但反之作者想表达出的是日出的美丽。

原因何在呢?也许是日出能看见每一天的开始,是一种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是一种朝阳,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有多远。

4. 题目:作者在文章中想表达的是什么?A. 人们对日落的遗忘B. 日出的美丽和意义C. 城市景观对日落的影响D. 日出与日落的对比答案:B解析:通过文中的描述可知,作者实际上是想强调日出的美丽和意义,以及它代表每一天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对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等有着制约作用。

但要做到“民心相通”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美国学者亨廷顿有“文明的冲突”理论,在西方世界影响巨大。

按这个理论来看,丝路沿线国家国情差别较大,历史文化各异,现实诉求不一,要获得国家间的深度认同与持久合作几乎不可能。

不过,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丝路文明重要遗存敦煌吐鲁番文献就很能说明问题。

通过丝绸之路这条狭长而神奇的丝路走廊,东西方文明进行了长期的对接与交流,敦煌、吐鲁番成了中外文化交汇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敦煌文献总数近7万号,吐鲁番文献总数约3万号。

其中,汉文写卷占绝大多数,还有不少怯卢文、粟特文、突厥文、于阗文等文字的文献,涉及多个国家多种久已失传的民族古文字。

当时丝路沿线流行的种种宗教信仰,几乎都在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表现了不同宗教的包容共存。

这些文献中,除了汉文、西夏文、蒙古文等佛教典籍,也不乏祆教、摩尼教等源自西亚的丝路沿线地区流行的宗教文献。

特别是一些双语并存的宗教文献,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元朝时新疆地区虽然渐趋伊斯兰化,但仍有许多回鹘人保持着传统的佛教信仰,像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量《金藏》本汉文佛经残叶,不少残叶的天头、行间都带有回鹘文批注。

敦煌地处西北边陲,是“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

敦煌文献中保存有翻译成吐蕃文的《尚书》写卷和《春秋事语》写卷,以及出自唐代翻译大师吐蕃僧人法成的汉、藏文经卷,堪称汉、藏文化交汇融合的难得佳证。

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

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

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

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

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

《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

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

江西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语文高考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设计著称,更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多面性。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合了白话文的流畅。

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表达力,也使其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情节设计上,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环环相扣,充满悬念和吸引力。

然而,《红楼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它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同时,作品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饮食服饰等,都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髓和审美追求。

小题:1.下列对《红楼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

B. 《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独特,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合了白话文的流畅。

C. 《红楼梦》在情节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手法,使故事简洁明了。

D.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答案:C解析:C项中“《红楼梦》在情节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的手法”错误,根据原文“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环环相扣,充满悬念和吸引力”可知,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而非“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江西省2020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Ⅰ)

江西省2020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新课标Ⅰ)

2020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

江西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

江西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

江西语文高考试卷和答案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较晚,19世纪40年代,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翻译中国典籍。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典籍外译逐渐兴盛。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典籍外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中国典籍英译活动,是中国学者、翻译家、汉学家及出版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中国典籍英译活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通过翻译,中国典籍中的思想文化、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典籍英译活动也推动了翻译学科的发展。

翻译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

这些理论、策略和批评,丰富了世界翻译学科的内涵。

(摘编自李磊《中国典籍英译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材料二:要提高中国典籍的翻译质量,必须先提高翻译者的专业水平。

翻译者应具备相应的外语水平、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技能。

翻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基础,更要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中文写作能力;不仅要熟悉中外文化,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还要有实际翻译经验。

此外,翻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

翻译不同专业的典籍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如医学典籍的翻译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翻译者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正确处理中国典籍中的文化元素,才能使翻译作品忠实于原文,才能让读者通过译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C.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答案:C(A、歃shà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比较容易排除;B、中肯zhòng考查多音字;D、监生jiàn,也是多音字的考查;字音基本来源于教材中的注解。

江西这两年特别注重每个选项只错一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家具赝品气概水乳交融萎靡帐篷更叠暴殄天物B. C.国粹输赢蛰伏旁证博引惭怍诟病九洲呕心沥血D.答案:A(B、更迭;C、旁征博引;D、九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答案:B(A、如数家珍:数:点数。

家珍:家藏的珍宝。

如同点数家里的珍宝,言下之意就不能“自己的东西’------这是解题重点,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B、不刊之论,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C、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同寻常,多指文艺作品;D、茹毛饮血,茹:吃。

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

,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

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答案:A(B、第一个顿号改逗号,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同一层并列,港澳台一层并列,小并列用顿号;C、第一个破折号前逗号去掉,“一个房地产商”是对“朋友”的解说,中间不需要加逗号;D、考查冒号的用法,冒号要掌管到句子结束,将第三个逗号改句号。

同时要注意在一个句子中不能出现冒号的套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C(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部分,不能并列;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

)6.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页 3 第A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

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C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

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

9《三国演义》)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答案:A(“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楚狂接舆,而是荷蓧丈人,楚狂接舆“风歌笑孔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时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

比如,红、橙、黄。

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

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页 4 第种冷色。

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

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

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

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

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

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

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是,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平层区域就会被激活。

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恩呢管理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连觉现象。

一些人用问题。

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

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教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也有人认为,联觉你呢管理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识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许多专家指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7.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答案:B(A、第二段“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排除A项;C、原文“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而不是“已经”证实;D、信息区域在倒数第二自然段,“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原文并没有提到。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

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预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答案:C、(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是42%的“联觉者”而不是“亲属”。

)9.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页7 第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

(牛汉《吊念一刻枫树》)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答案:D(“月”只是意象,没有通感。

)分)分,每小题3三、(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

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

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

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

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

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

廷臣顾忌,皆莫敢言。

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

”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

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他栅②闻之,悉款附。

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语文新高考博客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

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

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答案:B(慰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