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合集下载

北京化工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化工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北京化工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学号:分数:一、填空(20 分)1. 用等式形式写出表压、绝对压力与大气压三者的关系为表压与真空度的二者的关系为。

2.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时,平均流速为管中心处最大流速的__ _倍。

此时,直管阻力与流速的__ _次方成正比。

完全湍流区时,直管阻力与流速的__ __ 次方成正比。

3. 离心泵将一个低位敞口水池中的水送至敞口高位水槽中,如果改输送密度为800kg/m 3其它物性与水相同的溶液,则流量(填“不变”、“变大”、“减小”),扬程 ,功率。

4. 列管式换热器常用的三种消除热应力的热补偿方式是、。

、5. 板式塔气液两相的接触工况有状态状态及状态三种。

6. 设计板式精馏塔时,若增大回流比,则所需理论板数将将。

,操作费用7. q 线方程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为。

过热蒸汽进料时,q 0(填>,< 或=);若为汽液混合物进料,其中汽:液=2:3(摩尔比),则 q= 。

二、简答题(20分,说明:从5道小题中任选4题回答)1.写出实际流体的静力学方程及在流动过程中的柏努利方程。

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2.请示意画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并说明离心泵的工作点。

列出至少两种流量调节方法。

3.套管换热器中,管内为湍流流动的冷空气被加热,管外为饱和水蒸汽冷凝,设壁阻及两侧垢阻可忽略不计,问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与哪侧的对流传热系数接近?内管的壁温与哪侧流体的主体温度接近?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4.说明精馏塔进行全回流操作时的特点。

包括回流比大小、操作线方程及理论板数特点。

5.请解释精馏塔设计时,最小回流比的物理意义。

并说明,若操作中的精馏塔所采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精馏塔是否能正常操作?若能操作,其产品浓度x D、x W将如何变化?三、(20分)如图所示,用离心泵将常温水由水池送往一常压高位槽中,已知两液面高度差为15m,所有管子规格均为⎫ 54 ⋅ 2mm,全部管路阻力的当量长度为100m(未包括管道进、出口能量损失)。

2008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2008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北京化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本大题分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 )由极性共价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 )Cl—与K+核外均有三个电子层,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 )CCl4,H2S,CO2分子的偶极矩都为零。

4.( )溶液的pH值越大,EDTA的lgαY(H)值越小,M-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5.( )对于微溶性强电解质,可根据其大小判断其溶解度大小。

6.( )Na2S2O3·5H2O俗称海波或大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常被用作强氧化剂。

7.( )PH3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能力比NH3强。

8.( )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建一定是非极性键。

9.(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10.( )电极电势较小的电对的还原态物质可以还原电极电势较大的电对的氧化态物质。

11.( )HgCl2和Hg2Cl2都是直线型分子,其中的Hg原子都是采取的sp杂化。

12.(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轨道类型。

13.( )对氢原子来说,其原子轨道能级顺序为1s<2s<2p<3s<3p<4s<3d。

14.( )NH3和H2O分子的中心原子都是以sp3杂化成键的,但氧原子的2对孤对电子占据2个杂化轨道而产生更大的斥力,使H2O中H-O-H键角小于NH3中H-N-H键角。

二、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下表内(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电极的电极电势与介质的酸碱度无关的是( )。

A、O2/H2OB、MnO4-/Mn2+C、Cr(OH)3/CrD、AgCl/Ag2.对于下面两个反应方程式,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有机化学》(II)期末考试试卷(A)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有机化学》(II)期末考试试卷(A)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有机化学》(II)期末考试试卷(A)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化合物,必要时标明构型(R/S,顺/反或Z/E)。

每题1分,共12分。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适用于应化、化工、高材专业重修生)1.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的是()A. 苯甲醚B. 硝基苯C. 乙苯D. 苯酚2. 芳香族伯胺发生重氮化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

A、强酸性B、中性C、碱性D、强碱性3. 下列化合物中能与土伦试剂发生反应的是()A. 葡萄糖B. 果糖C. 苯乙酮D. 丙酮4. 下列化合物哪一个是酸酐()A. B. C. D.5.下列化合物烯醇式含量最多的是:()A、B、C、D、6. 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A. 苯胺B. 三乙胺C. 乙酰苯胺D. 氨气7.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大的是()A. 邻硝基苯酚;B. 间硝基苯酚;C. 对硝基苯酚;D. 苯酚8. 不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产生沉淀的是()A、甲醛B、苯乙酮C、2-丁酮D、环己酮9. 下列负离子亲核性性最大的是( )A、B、C、D、10. 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 CH3CHOB. CH3COOHC. CH3CH(OH)CH3D. CH3COCH2CH311. 下列化合物发生醇解反应活性最小的是()A. 乙酰氯B. 乙酸酐C. 乙酰胺D. 乙酸乙酯12. 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发生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叔丁醇B、1-丙醇C、2-丙醇;D、苄醇13.能使三氯化铁溶液变成蓝紫色的是()A、乙酰丙酮B、甲醇C、丙酮;D、苯甲醇14.根据休克尔规则,下列结构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A. B. C. D.15. 发生亲核加成反应活性最高的是()A、苯甲醛B、丙烯醛C、丙醛D、丙酮三、完成下列反应(每空1分。

应化学生答第1-14小题,共30分;高材、化工重修生答第1-8及第15-22小题,共36分)四.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机理(本大题两个小题都适用于应化专业,总分6分;第2小题适用于高材专业重修生,总分3分。

2013年《基础化学》期中试卷_参考答案

2013年《基础化学》期中试卷_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北京化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课程代码CHM17T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分数: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一、判断题:(每空1分,共12分)(×)1. 由于BI 3为非极性分子,所以BI 3分子中无极性键。

(×)2. 同核双原子分子双键的键能等于其单键键能的两倍。

(√)3. 主量子数为4时,有4s 、4p 、4d 和4f 四种原子轨道。

(×)4. 过渡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填充顺序是先填3d 然后填4s ,所以失去电子时也是按照这个次序。

(×)5. 第八族元素的基态价电子层排布式为(n-1)d 6 n s 2。

(×)6. 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基态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

(×)7. 18电子构型阳离子相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要为ds 区。

(×)8. pH 值为3.29的溶液中的H +浓度值为3-4dm mol 10.135−⋅×。

(×)9.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一可逆反应,增大某反应物浓度,则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10. 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分压无关。

(√)11. 当向某未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正催化剂时(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会增加,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2. 单质的θm f G Δ、θm f H Δ和θm S 均为零。

第 2 页 共 6 页1. NH 3和CCl 4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包括 ( )A. 取向力和色散力B.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C. 诱导力和色散力D. 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2. 下列各组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合理的是 ( )A. n = 3 l = 3 m = 2 m s = -1/2B. n = 3 l = 2 m = 2 m s = +1/2C. n = 4 l = 2 m = 3 m s = +1/2D. n = 2 l = 1 m = 1 m s = -1 3. 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 平面上出现的几率密度为0的是 ( )A.2z d 3B.22y -x d 3C. 3sD.z p 34. 对离子或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r (S) > r (Cl)B. r (Fe 2+) > r (Fe 3+)C. r (Cl -) < r (K +)D. r (Fe) < r (Cr)5. 某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15 kJ·mol -1,其逆反应的活化能是 ( )A .-15 kJ·mol -1B .>15 kJ·mol -1C .<15 kJ·mol -1D .无法判断 6. 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作对照实验C .做空白实验D .进行仪器校正7. 在某温度下,AB(g) + CD(g) AC(g) + BD(g),1mol 化合物AB 与1mol 化合物CD 参与反应并达到平衡,AB 和CD 都有3/4被转化了,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A .9/16B .1/9C .9D .无法判断8. 反应NO 2(g) + NO(g)N 2O 3(g)的1mol kJ 5.40−⋅Δ=-θm r H ,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因素中可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 ( )A .保持T 和V 不变,压入氖气B .保持p 和T 不变,压入氦气C .保持V 和p 不变,T 减小D .保持T 不变,使V 减小9. 下列物质中θmf H Δ为零的是 ( )A .石墨,白磷B .石墨,红磷C .金刚石,白磷D .金刚石,红磷10. 某基元反应m A(g) + n B(g) p C(g)达到平衡时,如果压强增大一倍,则正反应速率增加( )A .m +n 倍B .mn 倍C .2m +2n 倍D .2m +n 倍第 3 页 共 6 页1. 在NH 3、HF 、H 3BO 3、HNO 3、CHF 3、C 6H 6中,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HNO 3,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 NH 3、HF 、H 3BO 3 。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3.202+0.01301)×12。

9= ;158.7÷2 - 5。

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8226;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

A、n=2,l=1,m=0B、n=3,l=2,m=1C、n=2,l=2,m=lD、n =3,l=2,m=2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A、1S22S22P1B、1S22S22P2C、1S22S22P3D、1S22S22P4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B、平面三角型C、三角锥形D、正四面体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A、氢键B、取向力C、色散力D、诱导力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A、恒压反应热B、反应的焓变C、系统的内能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C、这是个一级反应D、这是个二级反应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实验室里,倾注和使用易燃、易爆物时,附近不得有明火。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无限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当某弱酸稀释时,其解离度增大,溶液的酸度也增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将0.1mol/LHAc稀释为0.05mol/L时,H+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对于同类型的难容电解质,在一定的温度下,Ksp越小。

其溶解能力越小。

A、正确B、错误7.某物质如果含有6.02×1023个粒子,它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由于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也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标准物质在分析中主要用于分析仪器的校准和分析方法的评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的百分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将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就减少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A、正确B、错误13.溶液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物质的量浓度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实验中,应根据分析任务、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等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定量分析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是可以校正的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 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一定就是溶液的体积。

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用于合并

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用于合并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所有题目全部答在试卷上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0 ⨯10- 8 mol⋅L-1的HCl溶液,其pH为8.00;()2.任何一对共轭酸碱对均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 3. 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4.某物质的Kɵsp越大,其溶解度也越大;()5.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6.电极电势不具有加和性;()7.EDTA是很多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在水溶液中是四元弱酸;()8.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 A—B—C—D中,若EɵB/C< EɵA/B, 则B不可能发生歧化反应;()9.某一元弱酸,其浓度越小,其解离度就越大;()10. 由于生成配离子,Ag(Ⅰ)的氧化性增强;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强氧化剂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因此无法写出其平衡常数;(B)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ɵ可由公式∆r Gɵm = RT ln Kɵ求得;(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D) 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处发生。

2.下列物质不是一元酸的是: (A) H 3BO 3(B) H 3PO 2(C) HClO 4(D) H 3PO 33.浓差电池:(-)Zn |Zn 2+(c 1 mol .L -1) || Zn 2+(c 2 mol .L -1) | Zn(+) , 已知V E 76.0/Zn)Zn (2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负极处通入HCl 气体 (B)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正极处加入氨水 (C) 若c 1/c 2=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24V (D) 若c 2/c 1 =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12V 4.下列关于周期表各族元素论述正确的是: (A) 非金属都是主族元素,金属都是副族元素 (B) VIIA 族元素都是非金属(C) IV A 族与IVB 族元素最外层都只有4个价电子 (D) IA 族与IB 族元素的最高价态为+15.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副反应系数α Y 与酸效应系数αY(H)、干扰离子效应系数αY(N)的关系为:(A) αY = αY(H)αY(N) (B) αY = αY(H) + αY(N) (C) αY = αY(H) + αY(N) -1 (D) αY = αY(H)αY(N) -16.下列关于物质中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HF > HCl > HBr > HI (B) H 4SiO 4 < H 3PO 4 < H 2SO 4 < HClO 4 (C) H 5P 3O 10 < H 4P 2O 7 < H 3PO 4 (D) HClO > HClO 2 > HClO 3 > HClO 47.在H 3P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后,其溶液pH 为9.78,则此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大的是(已知H 3PO 4的p K ɵa,1=2.15,p K ɵa,2= 7.20, p K ɵa,3= 12.35): (A) H 2PO 4-(B) H 3PO 4(C) PO 43-(D) HPO 42-8.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MgCl 2,使[Mg 2+] 为0.0010mol ⋅L -1,则该溶液的pH 为(已知K ɵsp(Mg(OH)2)=1.8⨯10-11): (A) 8.63 (B) 10.13(C) 3.87 (D) 5.379. 下列物质中能组成碱性缓冲溶液的是:(A) 0.1mol ⋅L -1HOAc 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B) 0.1 mol ⋅L -1 H 2C 2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0.1 mol ⋅L -1H 3P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D) 0.1 mol ⋅L -1H 3PO 4与0.2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10. 已知K ɵb (NH 3⋅H 2O)=1.8×10-5,欲配制1.0 L pH=10.00、c (NH 3⋅H 2O)=0.10mol ⋅L -1的缓冲溶液,需用(NH 4)2SO 4的物质的量为:(A) 9.0×10-3mol (B)1.8×10-2mol (C) 0.050mol (D) 9.0×10-2mol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本大题分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NH4HCO3的质子条件式为。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C)分子中具有三中心四电子的大∏键 (D)分子中具有三中心二电子的大∏键 5、已知:E (Cl2/Cl-)=1.36V, E (MnO2/Mn2+)=1.23V,实验室利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此时由两电对 MnO2/Mn2+和 Cl2/Cl-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
(A)E <0,E<0
。 ;多原子分子
单质有(至少给出 2 个例子)
;巨型分子单质有(至少给出
3 个例子)

8、用 EDTA 准确滴定金属离子 M2+的必要条件为_________。
9、[Cu(NH3)3]2+ 的累积稳定常数 β3 与反应[Cu(NH3)2]2+ + NH3 _________ (填“相同”or“不同”)。
(C) CH4 > H2O > NH3 > HF
(D) HF > H2O > NH3> CH4
3、下列物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MnO4-
(B)CrO42-
(C)CoO(OH)
(D)Fe(OH)2
4、有关 B2H6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强还原性,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的热
(B)分子结构式为
4、EDTA 在水溶液中是______ 元酸,在水溶液中的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反应 Cr2O72- + 6Cl- +14H+ = 2Cr3+ + 3Cl2(g) + 7H2O 组成原电池,其标准态的电池符号为

6、(NH4)2HPO4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7、常见的小分子单质有(至少给出 5 个例子)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学院:专业:行政班: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一、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某反应的Δ❒☟❍Θ 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

✌、 增大 、不变 、减小 、先增大后减小、当主量子数⏹ 时,则角量子数●的取值为( )。

✌、 、 、 、 、 、 、 、 、 、± 、、某温度下,反应 ☠☎♑✆ ☎♑✆☠ ☎♑✆达到平衡,是因为( )。

✌、反应已停止 、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 、 ☠♋❒ 、 ☟ ☟ 、☠♋ 、蔗糖的凝固点为( )。

✌、 ℃ 、高于 ℃ 、低于 ℃ 、无法判断 、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 ,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

✌、 ♦区 、♎区 、 ♐区 、 ☐区、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 的反应、已进行完的反应、对于反应❒  ☞♏  ☟ ❒ ☞♏ ☟ ,其Δ❒☝❍ ⏹☞☜,式中⏹等于( )。

✌、 、 、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 ♓ 、 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

✌、 、 、 、、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

✌、Δ☟Θ  、Δ Θ  、Δ☝ 、Δ♐☟❍Θ 、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期终考试试卷适用专业: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各组溶液中,不能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 .0.1mol/LHAc 和0.2mol/LNaOH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B .0.1mol/LHAc 和0.1mol/LNaAc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C .0.1mol/LNH 3·H 2O 和0.1mol/LNH 4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0.2mol/LNH 3·H 2O 和0.1mol/LHCl 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下列盐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 .BaCl 2B . NaAcC .FeCl 3D . Na 2CO 3 3.下列有机物中含有芳伯胺氨基的是( ) A .CH 3CH 2NH 2B.C .NH CH 3D .4.向10mL 0.1mol·L -1NaOH 溶液中,先加甲基橙指示剂1d ,再缓慢逐滴加入过量的0.1mol·L -1HCl 溶液,边加边振荡,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A .无→黄→红 B .无→橙→红 C .黄→红 D .无→黄→橙→红 5.配制FeCl 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其目的是( ) A .防止Fe 2+被氧化 B. 防止Fe 2+水解 C. 防止Fe 3+被氧化 D. 防止Fe 3+水解6.向稀苯酚水溶液中滴加少许饱和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有黄色晶体 B .有白色浑浊 C .呈现紫色 D .有气体H 2NCOOCH 2CH 2N(C 2H 5)2HClH 2NCOOCH 2CH 2NH(C 2H 5)2+CH 2NH 27.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影响糖代谢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其结构式如右图,其中所含的碳原子数是( )A .19B .20C .21D .228.《中国药典》中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含量时,常加丙酮作掩蔽剂,以消除加在维生素C 中的抗氧剂NaHSO 3的干扰,其原理是利用丙酮与NaHSO 3发生了(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消去反应D .酯化反应 9.斐林试剂的主要成分是( )A .[Ag(NH 3)2]OHB .Cu(OH)2C .CuSO 4D .AgNO 3 10.下列物质不具有酸性的是( )A .乙醇B .苯酚C .乙酸D .苯胺 11.某同学用天平称了5.3g 无水碳酸钠,然后加水配成了250mL 溶液(M (Na2CO3)=106g/mo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2 mol/L B .0.4 mol/L C .0.02mol/L D .0.04mol/L 12.配制医用消毒酒精溶液500mL ,需95%酒精约( ) A .105mL B .395mL C .210mL D .290mL 13.配0.1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 (M (NaOH)=40g/mol ),需用固体氢氧化钠( )A .1gB .2gC .4gD .10g 14.下列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红色褪去的是 ( ) A .甲酸 B .乙酸 C .草酸 D .乙烯 15.配制碘水或碘酒时常加适量碘化钾,其目的是( ) A .防止水解 B .防止氧化 C .增加碘在其中的溶解度 D . 防止还原 16.下列化合物中既能水解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 .淀粉B .蔗糖C .麦芽糖D .葡萄糖二、判断题(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对的打“√”,错的打“ⅹ”,每小题1分,共15分)HOOC OHCH 2OHO1.重铬酸钾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氧化作用,其还原产物为绿色的Cr 3+。

2011-《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定稿-含答案

2011-《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定稿-含答案
(C)1、下列关于标准电极电势选项中,错误的是
A.Θ(Ag+/Ag)>Θ(AgCl/Ag) B.Θ(Cu2+/Cu)>Θ(Cu(NH3)42+/Cu)
C.Θ(Cu2+/Cu+)>Θ(Cu2+/Cu2S) D.Θ(H+/H2)>Θ(HAc/ H2)
(C)2、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ml中含有19mgK+,则血液中K+(FW: 39)的浓度为
(√)4、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5、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同、浓度相同的HCl溶液和HAc溶液达化学计量点时,所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同。
(√)6、当溶液中无干扰物质存在时,应选择波长为λmax的光作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7、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吸光度愈大,测量的误差愈小。
(×)12、临床上等渗溶液的浓度范围为280 ~ 320 mmol·L-1,所以,若将红细胞放入由100ml 0.15molL-1NaCl溶液和200ml 0.28molL-1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中,红细胞将皱缩。
(×)13、若在0.10molL-1HAc溶液中加入0.010molL-1KNO3溶液,HAc的解离常数(Ka)不变,解离度(α)不变,溶液中[HBiblioteka ]×[OH-]的乘积也不发生变化。
8、将0.010mol•L-1KI与0.008mol•L-1AgNO3等体积混合后,得到AgI溶胶,其胶粒结构为(15){[AgI]m·nI-·(n-x)K+}x-。在电泳实验中,该胶粒向(16)正极移动。
9、分光光度法测定中,常用的空白溶液有(17)试剂空白,(18)溶剂空白和试样空白三种。

北京化工大学2010——2011年第二学期《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北京化工大学2010——2011年第二学期《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3. (20 pts) 写出下面反应的产物,或给出适合的反应条件.
(e) sp
1)
2) 3)
第6页
Cl2, hv
monochlorination
Mg, Et2O
1. [HCHO]n 2. H3+O
4)
SOCl2
HBr, tBuOOtBu
CH2Cl
EtONa/EtOH
1. Mg, Et2O 2. O
题号
化合物
题号
化合物
1)
Hale Waihona Puke 2)IUPAC Name: 中文系统名:
H3C
3)
H C C CH
HC CH2
IUPAC Name:
中文系统名:
(Ignore Sterochemistry) IUPAC Name:
中文系统名:
4)
IUPAC Name: 中文系统名:
OMe
5)
6)
IUPAC Name: 中文系统名:
a) (+) 1.06 b) (+) 10.6 c) +) 100.6 d) (+) 0.106 e) (+) 0.53
8) 购得的(+)-α-蒎烯通常最好情况下只有 92 %旋光纯度,或者说它只有 92%ee 值。那么它和 它的对映构体在含量分别为多少?
a) 92 % (+) and 8 % (-)
= 57 kcal
5. (8 pts) 叔丁基溴在硝基甲烷中同氯离子和碘离子的反应都很快。 a)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产物和它的反应机理。 b) 假如三个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叔丁基溴与分别氯离子和碘离子进行的两个反 应,哪一个反应叔丁基溴转化地快?哪一个反应生成的消除产物比例多。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

基础化学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题(3分/空,共10空,30分)1及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23、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系统的性质按是否有加和性分为容量性质和强度性质两类。

5、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的速率。

6、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称为指示剂。

7、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包括分子、正离子、负离子)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物质(包括分子、正离子、负离子)都是碱。

8、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生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9、有机化合物最基本的共同结构特征是原子之间都以共价键结合。

10、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三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3分/题,共10题,30分)1、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热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C)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2、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PH等于( C )。

A 、 10~12B 、 7~9 C、8~10 D、5~103、当被称量物高于室温时,应( C )A、立即称量B、讯速称量C、冷至室温称量D、冷至35℃称量4、碳原数低于12的饱和一元醇常温下是( A )A、无色液体B、腊状固体C、黏稠状液体D、无色气体5、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配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B、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C、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D、配合物中的配位体是含有未成键的离子6、下列关于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均生成螯合物B、螯合物和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物稳定性相差不大C、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大小有关,现环境的多少无关D、起螯合作用的配体多为多齿配体,称为螯合济。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

基础化学考试题+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任何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配位滴定指示剂称为金属指示剂,它本身是一种金属离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是指每100mL溶液中含0.9g的氯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的一定是乙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乙酸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滴定突跃范围的宽窄,与酸碱的浓度无关,只与酸碱的性质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烯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原因是双键比单键牢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烯烃很容易被氧化,冷的稀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就能把烯烃氧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缓冲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时,缓冲对的pKa越接近缓冲溶液的pH时,该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就一定越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配合滴定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最大的是EDTA的浓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乙酸乙酯是易挥发,并有水果香味的液体。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同一溶液,其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同,所含溶质的质量也不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但物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有效数字当中不包括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2008年基础化学期中考试卷

2008年基础化学期中考试卷

北京化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1、一种碱的碱性越强,其pKθb越小。

()2、标定某种溶液时,选用的基准物不纯,会引起偶然误差。

()3、水在25℃时pH=7时是中性的,其它温度下pH=7时也是中性的。

()4、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5、中和等体积、相同浓度的一元酸消耗的碱量相等,所以同浓度一元酸的H+浓度基本相等。

()6、将2.3145、3.41551、6.5535和6.2238处理成四位有效数字时,分别为2.314、3.416、6.554和6.224。

()7、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越大,沉淀时越容易形成无定形沉淀。

()8、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加入HCl,使HCl的浓度为0.099mol/L,则由于缓冲作用,溶液的pH值不变。

()9、0.10mol/LHAC溶液的[H+]=1.3×10-3mol/L,则0.050 mol/LHAC 溶液的[H+]=0.65×10-3 mol/L。

()10、所有难溶金属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值都大于7。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每题2分,共30分)1、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l, 用来标定0.2mol/L的B溶液,设反应A+2B=P, 每份基准物的称量范围应为:A.0.1~0.2gB. 0.2~0.4gC. 0.4~0.8gD. 0.8~1.0g2、下列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A.H CO3-和CO32-B.H2S和HS-C.NH4+和NH2-D.H3O+和OH-3、下列何者缓冲容量最大A.0.1mol/LHAc+0.2mol/LNaAcB. 0.2mol/LHAc+0.1mol/LNaAcC.0.1mol/LHAc+0.1mol/LNaAcD. 1mol/LHAc+1mol/LNaAc4、下列各物质,哪些不能用标准强碱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N H4Cl(k b=1.8⨯10-5)B.苯甲酸(k a=6.2⨯10-5)C.水杨酸(k a1=1.3⨯10-3)D.盐酸羟胺(k b=9.1⨯10-9)5、有一磷酸盐混合试液,今用标准酸滴定至酚酞终点时, 耗去酸V1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滴定至终点时又耗去酸V2mL, 若V1<V2,其组成为A.N a3PO4B. Na3PO4+ Na2HPO4C. Na2HPO4+ NaH2PO4D. NaH2PO46、已知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求50ml 0.10mol⋅L-1H3PO4与75ml 0.10 mol⋅L-1NaOH混合后的pH值为:A. 4.71B. 1.64C. 7.21D.2.297、0.40mol/L丙酸溶液的pH值是(Kθa=1.3×10-5)A. 0.40B. 2.64C.5.28D.4.888、已知298K时反应:(1)2N2(g)+O2(g)=2N2O(g)Kθ1(2)N2(g)+2O2(g)=2NO2(g)Kθ2则反应2N2O(g)+3O2(g)=4NO2(g)的标准平衡常数Kθ3等于A. Kθ1·(Kθ2)2B. (Kθ2)2 / Kθ1C.2(Kθ2)- Kθ1D. Kθ2/ Kθ19、将浓度为0.10mol/L下述溶液稀释一倍,其pH值基本不变的是A. (NH4)2SO4B. NaFC.NH4ClD.NH4Ac10、已知Ag2CrO4固体在298K时的溶解度为6.5×10-5mol/L,则其标准溶度积常数为A. 2.7×10-12B. 6.9×10-8C. 8.5×10-12D. 1.1×10-1211、一元弱酸HA(Kθa=10-5)在pH=5.0的水溶液中,A-形式所占的百分比是A. 10%B. 25%C.50%D.80%12、Pb(OH)2的Ksp= 1.2×10-15,则[OH-]为A.6.5×10-6B. 1.3×10-5C. 1.3×10-6D. 6.5×10-513、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基准物质的是A. NaOHB.HNO3C.HClD. Na2C2O414、以0.1000mol ⋅L -1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苯甲酸(pKa=4.21),选用最合适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pKa=3.4)B.溴甲酚绿(pKa=4.9)C.中性红(pKa=7.4)D.苯酚红(pKa=8.0)15、一定温度下,反应H 2(g )+I 2(g )=2HI (g )的K θ=9.0,该温度下,在2.00L 的平衡混合物中含有0.60molHI 和0.40molH 2,则混合物中I 2蒸气的摩尔数是A. 0.050B. 0.40C.0.10D.0.1三、 填空题:(根据题意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每空1分,共20分)1、 下列数据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0.000320⎽⎽⎽⎽⎽⎽位, pH=5.2⎽⎽⎽⎽⎽⎽位, 5.380⨯10-5⎽⎽⎽⎽⎽⎽位。

基础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基础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基础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答案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20分,每小空1分)1.ΔU=q v的应用条件是封闭系统,不做非体积功,定容过程。

2.含有0.1 mol⋅dm-3HAc与0.1 mol⋅dm-3NaAc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为4.75 。

[K a=1.76×10-5]3.理想气体在向真空膨胀时,吉布斯函数(G)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反应。

5.对于反应N2(g)+3H2(g) 2NH3(g)的Δr Hθm(298.15K)=-92.2kJ⋅mol-1,若升高温度约100K,则(1)Δr Hθm 基本不变,(2)Δr Gθm增大,(3)Kθ减小(4)υ(正)增大,(5)υ(逆)增大(填“不变,基本不变,增大”或“减小”)6.电极极化使得阳极电极电势值升高,阴极电极电势值降低。

7.铅蓄电池放电做功25kJ,吸热5kJ。

该过程的体积功为0 kJ,非体积功为-25 kJ,ΔU = -20 kJ,ΔH = -20 kJ。

8.在BaSO4和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则其BaSO4的溶解度会增大,AgCl的溶解度会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盐效应。

9.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若该离子为-1价离子,则其为F-。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分,每小题2分)1.绝对零度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标准熵值为( A )。

A.0 B.4.871 kJ⋅mol-1⋅K-1C.4.871J⋅mol-1⋅K-1D.1 J⋅mol-1⋅K-12.通常反应热的精确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定反应或过程的哪个物理量而获得的( D )。

A.△H B.p△V C.q p D.q v3.下列函数值为零的是( B )。

A.△f Hθm(Br2, g, 298.15K ) B.△f Hθm(H+,aq, 298.15K)C.△f Hθm(O3, g, 298.15K) D.Sθm(Br2, g, 298.15K )4.影响平衡常数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题AB试卷带答案2套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题AB试卷带答案2套

班级学号姓名※※※※※※※※※※※※※※※※※※※※※※※※※※※※※※※※※※※※※※※※※※※※※※※※※※※※※※※※※※※※※※※※※※※※※※※※※※※※※※※※※※※※※※※※※※※※※※※※※※※※※※※※※※※※※※※※※※※※※※※※※※※※※※※※※※※※※※※※※※※※※※※※※※※※※※※※※※※※※※※※※※※※※※※※※※※※※※装订线基础化学模拟试题1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这种确定浓度的操作,称为。

而邻苯二甲酸氢钾称为物质。

2.在滴定分析中,根据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而该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称为。

3.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某种沉淀剂时,离子发生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

4.莫尔法是以作指示剂,在介质中用标准滴定溶液测定卤素混合物含量的方法。

5.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的原子实表示式为〔Ar〕3d104s24p5,则该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原子序数为,元素符号为。

6.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N采取杂化,键角∠HNH 109°28′(提示:填写>,=或<)。

7.已知φɵ(Fe3+/Fe2+)=0.771V,φɵ(Fe2+/Fe)=—0.447V,根据铁元素的标准电势图可知,Fe2+在水中发生岐化反应(能或不能),在配制其盐溶液时,常常放入适量的铁粉防止Fe2+被。

8.[]36K Fe(CN)命名为,其中心离子为配位体为,配位原子为,配位数为。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转化率为65%,若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则平衡转化率将A.大于65% B.等于65% C.小于65% D.等于100%()2.已知25℃时,反应Fe2 + (aq) + Ag + (aq) Fe3 + (aq) + Ag(s)的平衡常数Kθ=2.98,当Fe2 + 、Ag + 、Fe3 + 的浓度均为0. 010mol/L时,则该反应将A.自发向右进行B.处于化学平衡状态C.自发向左进行D.不能判定()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H2S(g)1KθS(s) + O2(g) SO2(g)2Kθ则反应H2(g) + SO2(g)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003Kθ为A.12K Kθθ+B.12K Kθθ-C.12/K KθθD.12K Kθθ⋅()4.欲配制pH=3的缓冲溶液,选择下列那种物质与其共轭酸(或共轭碱)的混合溶液比较合适A.HCOOH(θaK=1.77×10-4)B.HAc(θaK=1.75×10-5)C.NH3(θbK=1.8×10-5)D.HCN(θaK=6.2×10-10)()5.若c(12H2SO4)=0.2000 mol/L,则c(H2SO4)为A. 0.5000mol/LB. 0.2000mol/LC. 0.4000mol/LD. 0.1000mol/L()6.在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溶解度减小的现象称为A.盐效应B.缓冲作用C.同离子效应D.配位效应()7.精制食盐时,用BaCl2 除去粗食盐中的SO42-,若使SO42-离子沉淀完全[已知θspK(BaSO4)=1.1×10-10],需控制Ba2+离子浓度为A.>1×10-5 mol/L B.>1.1×10-5mol/LC.<1.1×10-5 mol/L D.>1.1×10-6mol/L()8.已知,θϕ(MnO4-/Mn2+)=1.507V,θϕ(Cr2O72-/Cr3+)=1.232V,则在25℃,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r2O72->MnO4-B.Mn2+>Cr3+C.MnO4->Cr2O72-D.Cr3+>Mn2+()9.下列各组物质沸点比较正确的是A.F2>Cl2B.NH3<PH3C.CCl4<CH4D.CH3OH<CH3CH2OH()10.已知φɵ(Fe3+/Fe2+)= 0.771V,φɵ(Cu2+/Cu)= 0.3419V,φɵ(Fe2+/Fe)= -0.447V,则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的物质是A.Cu2+ ,Fe2+B.Cu ,Fe3+C.Fe,Fe3+D.Cu2+, Fe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一般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4倍。

2018-2019基础化学期末样卷带答案

2018-2019基础化学期末样卷带答案

北京化工大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样卷课程代码CHM17T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一、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 ( × ) 由极性共价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P3032. ( × )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 有关,n 越大,能级越高。

3. ( √ ) Fe (Ⅲ)、Co (Ⅲ)、Ni(Ⅲ)的氧化性强弱的次序为:Fe (Ⅲ) < Co (Ⅲ) < Ni (Ⅲ)4. ( × ) B 2H 6为平面形分子。

5. ( × ) 18电子构型阳离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要为ds 区。

6. ( √ )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类型。

7. ( × ) 乙炔分子中C-C 叁键能是C-C 单键键能的三倍。

8. ( × ) 所有气体单质的摩尔生成焓都是零。

9. ( × ) SO 2分子和H 2O 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 型,他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10. ( √ ) 反应熵J 既可以大于平衡常数K θ,也可以小于平衡常数K θ。

11. ( × ) 对氢原子来说,其原子轨道能级顺序为1s <2s <2p <3s <3p <4s <3d 。

P241 12. ( √ ) H 2O 中H-O-H 键角小于NH 3中H-N-H 键角。

P289二、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下表内(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CH 4、NH 3、H 2O 、HF 等氢化物的还原性递减顺序是( A )。

(A) CH 4 > NH 3 > H 2O> HF (B) HF > NH 3 > H 2O > CH 4 (C) CH 4 > H 2O > NH 3 > HF (D) HF > H 2O > NH 3> CH 4 2、从离子极化的角度考率,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D ) A .MgCl 2 B . AlCl 3 C.SiO 2 D.PCl 5 3、=⨯=-=-+)(,106.1)(,126.0)(2522Pb PbCl E PbCl K V Pb Pb E sp θθθ则( C )A 、0.268VB 、-0.41VC 、-0.268VD 、0.41V 4、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错误的是( C ) A 、26223221s p s s B 、15626224333221s d p s p s s C 、27223221s p s s D 、162622333221d p s p s s5、已知=0.68V;=1.36V ,则反应Cl 2+H 2O 22Cl -+O 2+2H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B )。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学院:专业:行政班:姓名:学号:座位号:------------------------------- 密封线-------------------------------题目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总分阅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24 分):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2、当主量子数n=3 时,则角量子数l 的取值为()。

A、1、2、 B 、0 、1、2 C 、0、1 D 、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 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 、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 、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 、Na2O2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 、高于0℃C、低于0℃ D 、无法判断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 区 B 、d 区 C 、f 区 D 、p 区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 、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 1 的反应D、已进行完的反应8、对于反应Cr 2O72- + 6Fe2+ + 14H+ = 2Cr 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2- + 6Fe2+ + 14H+ = 2Cr中n 等于()。

A、1 B 、6 C 、3 D、12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 、CO2 C 、ZnS D 、Fe3C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化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所有题目全部答在试卷上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0 ⨯10- 8 mol⋅L-1的HCl溶液,其pH为8.00;
()2.任何一对共轭酸碱对均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 ) 3. 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4.某物质的Kɵsp越大,其溶解度也越大;
()5.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6.电极电势不具有加和性;
()7.EDTA是很多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在水溶液中是四元弱酸;
()8.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 A—B—C—D中,若EɵB/C< EɵA/B, 则B不可能发生歧化反应;
()9.某一元弱酸,其浓度越小,其解离度就越大;
()10. 由于生成配离子,Ag(Ⅰ)的氧化性增强;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强氧化剂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反应,因此无法写出其平衡常数;
(B)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ɵ可由公式∆r Gɵm = RT ln Kɵ求得;
(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D) 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处发生。

2.下列物质不是一元酸的是: (A) H 3BO 3
(B) H 3PO 2
(C) HClO 4
(D) H 3PO 3
3.浓差电池:(-)Zn |Zn 2+(c 1 mol .L -1) || Zn 2+(c 2 mol .L -1) | Zn(+) , 已知V E 76.0/Zn)Zn (2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负极处通入HCl 气体 (B) 为提高电池电动势,可在正极处加入氨水 (C) 若c 1/c 2=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24V (D) 若c 2/c 1 =104,则电池电动势为0.12V 4.下列关于周期表各族元素论述正确的是: (A) 非金属都是主族元素,金属都是副族元素 (B) VIIA 族元素都是非金属
(C) IV A 族与IVB 族元素最外层都只有4个价电子 (D) IA 族与IB 族元素的最高价态为+1
5.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副反应系数α Y 与酸效应系数αY(H)、干扰离子效应系数αY(N)的关
系为:
(A) αY = αY(H)αY(N) (B) αY = αY(H) + αY(N) (C) αY = αY(H) + αY(N) -1 (D) αY = αY(H)αY(N) -1
6.下列关于物质中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HF > HCl > HBr > HI (B) H 4SiO 4 < H 3PO 4 < H 2SO 4 < HClO 4 (C) H 5P 3O 10 < H 4P 2O 7 < H 3PO 4 (D) HClO > HClO 2 > HClO 3 > HClO 4
7.在H 3PO 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后,其溶液pH 为9.78,则此溶液中下列物种浓度最大的是(已知H 3PO 4的p K ɵa,1=2.15,p K ɵa,2= 7.20, p K ɵa,3= 12.35): (A) H 2PO 4-
(B) H 3PO 4
(C) PO 43-
(D) HPO 42-
8.向Mg(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MgCl 2,使[Mg 2+] 为0.0010mol ⋅L -1,则该溶液的pH 为(已知K ɵsp(Mg(OH)2)=1.8⨯10-11): (A) 8.63 (B) 10.13
(C) 3.87 (D) 5.37
9. 下列物质中能组成碱性缓冲溶液的是:
(A) 0.1mol ⋅L -1HOAc 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B) 0.1 mol ⋅L -1 H 2C 2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0.1 mol ⋅L -1H 3PO 4与0.0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D) 0.1 mol ⋅L -1H 3PO 4与0.25 mol ⋅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10. 已知K ɵb (NH 3⋅H 2O)=1.8×10-5,欲配制1.0 L pH=10.00、c (NH 3⋅H 2O)=0.10mol ⋅L -1的缓冲溶
液,需用(NH 4)2SO 4的物质的量为:
(A) 9.0×10-3mol (B)1.8×10-2mol (C) 0.050mol (D) 9.0×10-2mol
三、填充题(根据题意,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文字,符号或数值)
(本大题分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4HCO3的质子条件式为。

2. HgCl2的Kɵsp = 410-15,则HgCl2饱和溶液中Cl 的浓度(mol·L-1)是
3. 已知磷酸的逐级解离常数分别用Kɵa,1、Kɵa,2和Kɵa,3表示,则Na2HPO4的Kɵb= ,
Na2HPO4的水解常数为,它的共轭酸是。

4. 盐效应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难溶强电解质的
溶解度。

5. 用强酸直接准确滴定弱碱时,要求弱碱的c·Kɵb________。

6. 已知在标准状态下,下列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2)2Fe3++Sn2+2Fe2++Sn4+
据此可推断三个电对Eɵ(Cr2O72-/Cr3+)、Eɵ(Fe3+/Fe2+) 、Eɵ (Sn4+/Sn2+)的大小顺序是
,氧化性最强的是离子,还原性最强的是离子。

7.若在pH=10.0的氨性溶液中αZn(NH3)=104.7、αZn(OH)=102.4、αY(H)=100.5,则在此条件下,lg KɵˊZnY 为(已知lg KɵZnY=16.5)。

8. 已知螯合物[FeY]-的磁矩为5.92B.M.,在该螯合物中,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方式
为。

9. EDTA滴定金属离子,提高滴定的pH,有利的是,但不利的是,故
存在着滴定的最低pH和最高pH。

10. 硼酸是酸,其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为。

11. 某碱样可能含有Na2CO3、NaOH或NaHCO3,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到终
点时耗去V1 mL,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 mL,若V2<V1,则该碱样溶液的组成成分有。

12.已知铜元素的电势图:Cu2+0.159V Cu+Cu
0.337V
则Eɵ(Cu+/Cu)= V,反应Cu+Cu2+2Cu+的标准平衡常数Kɵ=。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10分) 1. S 2O 32- + I 2 → 2. Mn 2+ + NaBiO 3(s) →
3. (NH 4)2Cr 2O 7 −→−∆
4. P + H 2O + HNO 3 →
5. Co 2O 3 + H + + Cl -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计40分)
1 (本题8分). 已知25ºC 时0.010mol·L -1某一元弱酸溶液的pH 为4.0,求: (1)该酸的解离平衡常数K ɵa ; (2)该浓度下的电离度α;
(3)与等体积的0.010 mol·L -1NaOH 溶液混合后的pH 。

2 (本题10分).已知E ɵ
(Ag +/Ag)=0.799V ,K ɵsp (AgBr)=5.0⨯10-13。

E ɵ ([Ag(S 2O 3)2]3-/Ag)=0.017 V ,
计算[Ag(S 2O 3)2]3-
的稳定常数;若使0.10 mol AgBr 固体完全溶解,则Na 2S 2O 3的最初浓度应为多少?
3(本题10分). 在某溶液中含有Fe 2+与Fe 3+, 两者的浓度均为0.050 mol·L -1,若要求Fe(OH)3沉淀完全,而Fe(OH)2不沉淀,需要控制pH 的范围是多少? (已知K ɵsp (Fe(OH)3)=4.0×10-38 , K ɵsp (Fe(OH)2)=8.0×10-16)
4(本题12分). 某原电池的一个半电池由金属Co 浸在1.0 mol·L -1 Co 2+溶液中组成,另一半电池由Pt 片浸入1.0 mol·L -1 Cl -的溶液中,并不断通入Cl 2 [p (Cl 2)=100KPa]组成。

实验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为1.63V ,钴为负极。

已知E ɵ (Cl 2/Cl -)=1.36V 。

(1) 写出原电池符号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2) 计算E ɵ (Co 2+/Co);
(3) p(Cl2)增大时,电池电动势将如何变化?
(4) 当Co2+浓度为0.010 mol·L-1时,电池电动电势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