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8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文献中,属于国别体杂史的是()A.《春秋》B.《战国策》C.《史记》D.《汉书》2.下列关于孔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B.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C.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D.晚年整理"六经”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A.《春蚕》《秋收》《残冬》B.《雾》《雨》《电》C.《家》《春》《秋》D.《毁灭》《踪迹《背影》4.《张中丞传后叙》讲述了“唯阳保卫战”的故事,同属文中英雄人物的是()A.张巡、许远、贺兰进明B.张巡、许远、张籍C.许远、南霁云、张籍D.张巡、许远、南霁云5.下列诗歌在体裁上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山居秋暝》B.《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C.《蜀相》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A.曹操B.王安石C.韩愈D.辛弃疾8.《边城》《故都的秋》《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A.钱钟书、郁达夫、沈从文B.沈从文、钱钟书、郁达夫C.钱钟书、沈从文、郁达夫D.沈从文、郁达夫、钱钟书9、《李将军列传》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以”出自()A.《论语》B.《孟子》C.《礼记》D.《韩非子》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茅盾《子夜》、鲁迅《狂人日记》、老含《骆驼祥子》都是优秀的长篇小说B.郁达夫、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学研究会的代表作家C.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D.郭沫若《炉中煤)、戴望舒《雨巷》、艾青《我爱这土地》都是抗战时期的诗歌11.下列作家中,作品具有“含泪的微笑”这一独特风格的是()A.契河夫B.欧·亨利C.屠格涅夫D.莫泊桑12.下列作品中,记述了人物一生遭际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B.《马伶传》C.《冯谖客孟尝君》D.《李将军列传》13.《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所偏爱的人是()A.共叔段B.郑庄公C.公子吕D.颍考叔14.成语“狡兔三窟”出自()A.《答司马谏议书》B.《谏逐客书》С。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掌握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掌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熟悉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了解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掌握泰罗科学管理理论、霍桑实验要点;熟悉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人际关系学说要点,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第一节管理与伦理道德了解伦理道德的内涵;熟悉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掌握基本的道德观。
第三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了解道德管理的特征;熟悉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掌握改善企业道德企业的途径。
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了解企业价值观发展的历史阶段;熟悉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三章全球化与管理第一节全球化内涵掌握全球化的内涵。
第二节全球化与管理者了解全球化的环境因素;熟悉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第三节全球化与管理职能熟悉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熟悉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了解全球化经营的领导风格和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控制。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掌握信息的定义;熟悉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信息管理工作熟悉信息管理工作过程。
第三节信息化管理熟悉信息系统的要素;了解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理论掌握决策的定义;了解决策理论。
第二节决策过程掌握决策过程的步骤。
第三节决策的影响因素熟悉影响决策的四大因素。
第四节决策方法掌握定性决策方法;熟悉定量决策方法;了解计算机模拟决策方法。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掌握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性质。
第二节计划的类型掌握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熟悉计划编制的过程步骤。
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大纲点击次数:9798发布人:发布时间:2003-05-07 15:30:00.0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大学语文课是网络教育专升本的共同基础课,在检验应试者综合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应试者的语文水平,以适应深入学习和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进学习所选古今论说文、记叙文和诗词曲赋,领会、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识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对古今一般难度的文章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较准确的把握其要旨、内容及艺术特点;掌握论说文、记叙文及说明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基本要求的文章。
II、考试内容及考核目标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分语文知识、课文阅读分析和写作知识三部分。
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一) 作家作品知识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家作品介绍为依据。
1、识记课文作者(或篇章)所处的时代。
2、识记所学课文中主要作家(或篇章)的风格特点、地位及其影响。
(二) 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论说文、记叙文和诗词曲赋为依据。
1、解释教材文言文中常见实词,主要解释其中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
2、解释教材文言文中“之”、“其”、“以”、“于”、“而”、“则”、“乃”等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
3、理解教材文言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以及被动、倒序句式。
(三) 文体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一篇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要鲜明,支持论点的论据要坚实。
论据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使用论据要注意确凿、典型以论据与观点的统一。
论证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立论与驳论。
论证方法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和比较法(分对比法和类比法)。
驳论可以反驳论点,反驳论据,亦可以反驳论证。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记事、写景、状物之类的文章。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知识分享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为我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确保课程考核的质量,充分体现考核标准和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能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的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正确掌握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1.不写错字、别字和其他不规范的文字。
2.文字通顺,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3.语意表达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二)文言文阅读能力1、熟读大纲所列的古代文学作品,并能准确地将古代散文译成现代汉语。
2、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其、所、诸、焉、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
3、背诵课本中的古诗古词。
(三)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1、考纲涉及的古今各种文体知识。
2、考纲涉及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1)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
(2)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
3、考纲涉及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四)作品的分析与鉴赏1、能准确分析一篇作品的主题、篇章结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2、鉴赏。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
(1)结合文体知识进行鉴赏。
(2)史传文学、小说,侧重于人物、结构、语言的鉴赏。
(3)诗词、散文,侧重于抒情、写景、状物、意象、遣词造句等方面的鉴赏。
(五)作文1、议论文;2、记叙文;3、应用文二、考试内容《先秦诸子语录》(一、二)、《离骚》(节选)、《秋水》(节选)、《谏逐客书》、《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报刘一丈书》、《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柳敬亭传》、《张中丞传后叙》、《左忠毅公逸事》、《滕王阁序》、《始得西山宴游记》、《西湖七月半》、《柳毅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宝玉挨打》、《大明湖边听美人绝调》、《蒹葭》、《虻》、《湘夫人》、《采薇》、《长恨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声声慢》、《沈园二首》、《锦瑟》、《虞美人》(春华秋实何时了)、《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书愤》、《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西塞山怀古》、《前赤壁赋》、《【双调·夜行船】秋思》、《【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居秋溟》、《春江花月夜》、《苦恼》、《麦琪的礼物》、《断魂枪》、《风波》、《咬文嚼字》、《拣麦穗》、《哭小弟》、《雨巷》、《再别康桥》、《我与地坛》、《爱尔克的灯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朽—我的宗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华威先生》。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1.文言知识: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理解,特别是古今词义不同、词类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等,对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以及句意的理解掌握情况。
2.文学与文体常识:考查文体类型(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及其形式特征;古代经典诗词作品的背诵;古代和现当代著名作家基本知识(姓名、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阅读理解:考查对古代、现代、外国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表现手法、语言修辞特点及名篇中的名言警句等的阅读与理解。
能够把握名篇的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其写作特色,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文字表达:考查给材料应用文和给材料议论文的写作。
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要求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二、题型与分值考试时长: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1.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文学文体常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内容与艺术的阅读理解等。
)示例:《大同》课文中“大同”的意思是()A、大同小异B、大致相同C、众口一词D、高度和谐(答案:D)2.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正确运用、文言特殊句式与句意的理解、现代作品的理解等。
)示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顾城《回答》的开篇之句。
面对人妖颠倒、美丑颠倒、是非颠倒、善恶颠倒的现实,诗人陷入了痛苦的反思,并把反思的结晶凝炼成了这两行警句。
(答案:×)3.默写题(每句2分,共20分。
古代诗词名篇名句。
)示例:默写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中间四句。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安徽师范大学 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考试要求参加专升本入学考试的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掌握《高等数学》课程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考生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函数、极限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会作出一些简单的分段函数图像;2.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3.理解函数y =ƒ(x )与其反函数y =ƒ-1(x )之间的关系(定义域、值域、图像),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6.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7.会建立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二)极限1.理解极限的概念,能根据极限概念描述函数的变化趋势;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2.理解极限的唯一性、有界性和保号性,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比较无穷小量的阶(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替换求极限;4.理解极限存在的两个收敛准则(夹逼准则与单调有界准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1sin lim 0=→x x x ,e )11(lim =+∞→x x x, 并能用这两个重要极限求函数的极限.(三)连续1.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函数在该点处极限存在的关系;会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2.理解函数在一点处间断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并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3.理解“一切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都是连续的”,并会利用初等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的极限;4.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定理(有界性定理),介值定理(零点存在定理);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二、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导数与微分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左导数与右导数的定义,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3.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会运用函数的四则运算求导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和反函数求导法则求导数.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4.会求隐函数的导数;掌握对数求导法与参数方程求导法;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的函数的n 阶导数;6.理解函数微分的概念,掌握微分运算法则与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二)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1.理解罗尔(Rolle)中值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及它们的几何意义,理解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泰勒(Taylor)中值定理;会用罗尔中值定理证明方程根的存在性.会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2.掌握洛必达(L’Hospital)法则,会用洛必达法则求“00”,“∞∞”,“∞⋅0”,“∞-∞”,“∞1”,“00”和“0∞”型未定式的极限;3.会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会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5.会判定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6.会求曲线的渐近线(水平渐近线、垂直渐近线和斜渐近线);7.会描绘一些简单的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一)不定积分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关系,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掌握不定2.熟记基本不定积分公式;3.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第二类换元法(代入换元与一些简单的根式换元);4.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5.会求一些简单的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二)定积分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2.理解变限积分函数的概念,掌握变限积分函数求导的方法;3.掌握牛顿—莱布尼茨(Newton —Leibniz)公式;4.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5.理解无穷区间上有界函数的广义积分与有限区间上无界函数的瑕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6.会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以及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四、无穷级数(一)数项级数1.理解级数收敛、级数发散的概念和级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2.熟记几何级数∑∞=-11n n aq ,调和级数∑∞=11n n 和p —级数∑∞=11n p n 的敛散性;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与比值审敛法判别正项级数的敛散性;3.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用莱布尼茨(Leibnitz) 判别法判别交错级数的敛散性.(二)幂级数1.理解幂级数、幂级数收敛及和函数的概念;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区间;2.掌握幂级数和、差、积的运算;3.掌握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是连续的、和函数可逐项求导及和函数可逐项积分;4.熟记e x ,sin x ,cos x ,ln(1+x ),x-11的麦克劳林(Maclaurin)级数,会将一些简单的初等函数展开为x -x 0的幂级数.五、常微分方程(一)一阶常微分方程1.理解常微分方程的概念,理解常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2.掌握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与齐次方程的解法;3.会求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1.理解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2.会求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3.会求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非齐次项限定为(Ⅰ) f (x )x n x P λe )(=,其中)(x P n 为x 的n 次多项式,λ为实常数;(Ⅱ))sin )(cos )(()(x x Q x x P e x f m n x ωωλ+=,其中λ,ω为实常数,)(x P n ,)(x Q m 分别为x 的n 次,m 次多项式).六、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一)向量代数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表示法,会求向量的模、非零向量的方向余弦和非零向量在轴上的投影;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运算与数量乘法运算),会求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3.会求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掌握两个非零向量平行、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二)平面与直线1.会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与一般式方程;会判定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2.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会求直线的点向式方程、一般式方程和参数式方程;会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5.会判定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参考书高等数学(第六版,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考试细则《高等数学》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证明题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总分的40%左右,解答题和证明题占总分的60%左右.考试不允许考生携带计算器。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旅游学认识旅游学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旅游学的框架体系及其内涵理解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体系了解旅游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握旅游学研究的未来趋势第二章旅游了解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概况掌握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特征掌握从不同角度对旅游的定义方法掌握旅游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特征掌握旅游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类型熟悉旅游的本质属性第三章旅游者掌握国际和国内旅游者的技术定义和概念性定义掌握国际和国内旅游者的统计范围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旅游者类型、特点及其分类方法熟悉旅游者产生的客观影响因素掌握旅游者产生的主观影响因素了解旅游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的主要内容掌握旅游业的定义、构成、分类和特征掌握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旅游吸引物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住宿设施的类型了解住宿业的特征及其质量管理和等级评定方法掌握旅游中间商的含义、基本类型和结构了解旅游中间商的发展趋势区分旅游批发商与经营商和旅游零售商与代理商的业务特点和职能掌握旅游交通的基本方式和构成要素了解各种旅游交通方式及其竞争优势和劣势认识对旅游交通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第五章旅游目的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构成和主要利益集团掌握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的特征和意义了解旅游开发规划的层次和程序了解旅游卫星账户的作用和内容掌握测量旅游经济影响的基本方法了解旅游乘数效应分析的局限性了解旅游对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掌握衡量旅游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内容和程序掌握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方法熟悉旅游社会文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了解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掌握旅游目的地承载力的概念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内涵掌握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和特点了解全球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了解全球旅游市场发展新趋势熟悉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规模和需求特点熟悉中国国内旅游内场的发展内涵、规划和需求趋势熟悉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历程、规模和特点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内涵掌握制定市场营销计划的内容和过程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内容第七章旅游的发展与未来趋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展望旅游的未来了解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包括采取旅游安全措施的必要性意识到气候对旅游业未来的影响意义认识人力资源对未来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了解在未来的旅游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旅游行业可以控制的影响变量了解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旅游的主要概念掌握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一般应用掌握计算机预定系统和全球分销渠道的基本概念掌握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现象对旅游系统的结构和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了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对未来旅游业各相关利益方的战略意义参考书目:《旅游学》第三版作者:克里斯·库珀、约翰·弗莱彻、艾伦·法伊奥、大卫·吉尔伯特、斯蒂芬·万希尔,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专升本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专升本导读:本文将围绕着大学语文考试专升本的大纲展开论述,包括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备考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大纲的全面解读,帮助考生掌握考试要点,提高备考效率。
第一部分:大纲概述大学语文考试是专升本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依据。
考试大纲从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要求等方面对考试进行了详细规定,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基本情况,并使备考更加有针对性。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大学语文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阅读理解:考察考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包括文章主旨、段落主题、词语理解等。
2. 作文: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考生写出一篇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内容涵盖社会热点、文化传统等。
3. 注音辨析:考察考生对于词语读音的辨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 文学常识:考察考生对于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5. 名著导读:考察考生对于名著的基本了解及对名著中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第三部分:考试形式大学语文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1. 阅读理解:考生需要阅读若干篇文章,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答题形式可为选择题、判断题或是简答题。
2. 作文: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主题或要求,完成一篇独立的作文,通常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3. 注音辨析: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拼音,选择正确的词语。
4. 文学常识:考生需要回答与文学相关的选择题,考查对于文学知识的掌握。
5. 名著导读:考生需要根据老师指定的名著,回答相关的问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程度。
第四部分:备考策略备考大学语文考试,考生可以根据以下几点制定备考策略:1. 熟悉大纲:仔细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的范围、形式和要求,明确备考目标。
2. 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熟悉考试形式,找到自己的备考重点。
3. 阅读积累:多读一些优秀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注意积累词汇和句型,培养自己的语感。
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作 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作品阅读 分析和作文六部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整理ppt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
考核,要求考生能解释文言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 特别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掌握实 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 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等);文言虚词考核,要 求考生能辩识“之、其、者、所、以、于、而、乃、 则、焉”等常见的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 同含义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够分辨 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 之实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整理ppt
样题:填空
1.《诗经》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字和 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柳宗元《驳复仇议》中驳斥的错误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 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
专升本入要求 (一)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 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 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人 文素养。 (二)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 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具备较好的阅读 理解能力。 (三)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 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201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C)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D)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B)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A)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C)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B)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8.《行路难》的作者是(C)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C)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D)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C)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C)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C)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A)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D)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仲尼____.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论语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______惟有杜康______.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为何民不加多______.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相对______主义的。
【9A文】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9A文】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是为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全面考核专科毕业生在大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依据。
二、考试内容(一)语言知识1、能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2、能够正确使用汉字。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省略号等。
4、正确使用常见的词语(包括成语),能够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5、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6、能够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
(二)文学知识1、了解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到清代的重要作家,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及其作品。
外国文学: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海明威等作家及其作品。
2、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新诗等的特点和形式。
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在小说中的作用。
戏剧:戏剧冲突、戏剧语言、戏剧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三)阅读分析1、能够理解并分析现代文阅读材料,包括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能够理解并分析古代文阅读材料,包括文言文和古代诗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专升本考试语文提纲

专升本考试语文提纲(一)语文基础知识1.语言知识理解教材文言文中文字、词汇、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用法;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辞方法。
(1)识别古今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仍然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是”和“所以”、“是以”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等,并能正确译成现代汉语。
(2)修辞知识理解识别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问、设问、借代、层递、拈联、双关、顶真、对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并能联系作品说明其修辞的作用。
2.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与识记中外作家的姓名以及重要作家的字、号,所属国别、时代,主要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的贡献、代表作)等。
理解和识记所选课文的出处、写作背景、体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3.文体知识(1)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对论点、论据的要求,论据的种类,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等),掌握驳论的方法(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2)记叙文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叙述人称;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记叙文中的描写手法: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及要求;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写景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3)说明文掌握说明文的种类、结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诗、词、曲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了解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富有形象性和音乐美的特点。
了解诗、词、曲在体裁形式上的特点,识记所选作品分属何种体裁。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8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二)
50分。
3.: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语言知识约20分,文学知识约10分,实用文知识约10分,阅读约40分,写作约70分(其中实用文写作约20分,文学写作约50分)。
ﻭ
5.题型比例:选择题20分,填空题20分,阅读分析题40分,写作题70分。
ﻭ
四、背诵篇目ﻭ
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
《秋水》(节选)《庄子》ﻭ
3.《谏逐客书》李斯ﻭ
4。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ﻭ
5.《李将军列传》(节选)《史记》
6。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7.《氓》《诗经》ﻭ
8.《陌上桑》汉乐府
9.《短歌行》(对酒当歌)
10。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ﻭ
11。
《山居秋暝》王维ﻭ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蜀相》杜甫
14.《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陆游
15。
《炉中煤》ﻭ
16。
《我爱这土地》艾青
17。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ﻭ
1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ﻭ2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1.《前壁赋》苏轼ﻭ
2ﻭ。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第一节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一、社会工作的内涵二、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三、社会工作的不同形态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一、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涵义二、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领域及其扩大三、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领域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第二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一、社会角色的含义二、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一、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二、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第四节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一、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二、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三、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三、价值和反价值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二、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三、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第一节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第三节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纳第四节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一、学习、了解和研究二、认真总结和研究中国经验第五章个案工作第一节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一、个案工作的要素二、个案工作的涵义三、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第二节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一、个案工作的过程二、个案工作的技巧第三节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一、危机介入模式及其实务方法二、任务中心模式及其实务方法三、社会—心理模式四、行为治疗模式五、叙事治疗模式第四节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一、1949年之前的个案工作二、计划体制下的个案工作实践三、社会转型与个案工作的探索和发展四、个案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五、中国个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第六章小组工作第一节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一、小组工作的缘起与发展过程二、小组工作的定义三、小组工作的功能四、小组的类型第二节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一、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二、小组工作的三大模式三、相关的小组工作模式第三节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一、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二、小组工作过程三、小组中的社会控制第四节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一、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二、小组工作的技巧第七章社区工作第一节社区工作的含义与发展一、社区工作的一般含义二、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三、社区工作的定义四、社区工作的目标第二节社区工作的理论一、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二、社区工作的实务理论第三节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一、社区工作的过程二、社区工作的技巧第四节中国的社区工作一、中国的社区服务二、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与功能一、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层次三、社会工作行政的地位与功能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一、社会服务的计划二、社会服务的组织三、督导与激励四、社会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五、评估与报告第三节中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一、我国社会工作行政发展史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社会工作行政体制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社会工作行政第九章儿童社会工作第一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二、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特征与功能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途径第三节中国的儿童社会工作一、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现状第十章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历史一、关于“青少年”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发展历史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一、生物进化理论二、精神分析理论三、学习理论四、认知发展理论五、社会文化理论六、社会学的角色扮演理论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一、青少年社会福利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第四节中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一、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与发展二、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机构与职能分布第十一章老年社会工作第一节社会变迁与老年问题一、老年问题的由来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三、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一、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一、机构照顾二、社区照顾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第一节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什么是妇女社会工作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发展三、我国香港和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第二节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二、女性主义三、社会性别主流化第三节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一、妇联组织主要工作方法二、妇女增权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第四节中国的妇女社会工作实践一、三大主体活动和四项工程二、宣传教育妇女工作三、为妇女提供社会服务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参考教材: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 考试大纲

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大学语文是为提高理工科专业和管理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表达水平所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应用表达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
通过分析一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一)语文知识部分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
(1)记忆56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2)识记56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
(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华罗庚是现当代著名数学家等。
)2、语言知识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为依据。
(1)解释教材中10篇文言散文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理解10篇文言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以及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等。
(3)解释24篇现代语体散文中的疑难词语(不包括科技专门术语)。
3、文体知识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文体知识为依据。
(1)依据下列文体术语,识别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及题库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大纲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
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
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三、文体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
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标题:最新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详解一、考试性质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是为了测试和提高专科升本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包括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和文学素养等方面。
该考试是专科升本科学生升学和进一步学习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目标通过该考试,旨在评估考生以下能力:1、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意义和内在逻辑。
3、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准确、流畅、有条理地表达思想。
4、培养文学素养,包括古诗文鉴赏和现代文学评论能力。
三、考试内容1、语言知识:考察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包括词语搭配、语法规则、标点符号使用等。
2、阅读理解:选取各类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等,考察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写作:要求考生根据给定题目或材料,撰写一篇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4、文学素养:选取古代诗歌、散文和现代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评论能力。
四、考试形式1、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
2、考试总分:100分。
3、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五、考试难度1、试题难易程度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专升本考试要求设计,考察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
2、试题难度分为三个等级:容易、中等、较难,比例一般为3:4:3。
六、考试评分1、语言知识和阅读理解部分,每题分值根据题目难度和考生作答情况而定。
2、写作部分按照文章结构、内容、语言表达和字数要求进行评分,分值在30分左右。
3、文学素养部分根据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评分,分值在20分左右。
七、总结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备考的重要依据,考生应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形式和难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备考计划。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加强阅读、写作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考试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力求得分最优。
最新-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安徽卷,含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文言知识: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理解,特别是古今词义不同、词类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等,对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以及句意的理解掌握情况。
2.文学与文体常识:考查文体类型(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及其形式特征;古代经典诗词作品的背诵;古代和现当代著名作家基本知识(姓名、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阅读理解:考查对古代、现代、外国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表现手法、语言修辞特点及名篇中的名言警句等的阅读与理解。
能够把握名篇的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其写作特色,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4.文字表达:考查给材料应用文和给材料议论文的写作。
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要求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标点恰当;书写工整,行款规范。
二、题型与分值
考试时长: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1.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文学文体常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内容与艺术的阅读理解等。
)
示例:
《大同》课文中“大同”的意思是()
A、大同小异
B、大致相同
C、众口一词
D、高度和谐(答案:D)
2.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正确运用、文言特殊句式与句意的理解、现代作品的理解等。
)
示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顾城《回答》的开篇之句。
面对人妖颠倒、美丑颠倒、是非颠倒、善恶颠倒的现实,诗人陷入了痛苦的反思,并把反思的结晶凝炼成了这两行警句。
(答案:×)
3.默写题(每句2分,共20分。
古代诗词名篇名句。
)
示例:
默写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中间四句。
答案: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4.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经典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修辞特点、关键句等的解答。
)
示例:
评说《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事则高简瑰奇”的现代作家是谁?结合六则短文谈谈《世说新语》隽永简约的艺术风格。
答案:鲁迅。
隽永,指言语诗文等意味深长;简约,指语言文字经济简要。
“隽永简约”主要是指《世说新语》文本语言的言简意深、言要味长的艺术风格。
如《闻所闻而来》中,钟会率名流往寻嵇康,嵇康专注于打铁,若无所见。
钟会默立良久,临去时嵇康方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数语体现了嵇康任情率性、不与世俗同流的品格。
钟会妙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体现了钟会超然自若的个性。
问与答皆妙,意在言外。
5.写作题(70分)
(1)小作文(20分。
供材料应用文,字数要求200-300字。
示例略)
(2)大作文(50分。
供材料议论文,字数要求800-1000字。
示例略)
三、参考篇目
1.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老子>五章》(道可道、上善若水、有物混成、大成若缺、天之道)*
《礼记》之《大同》*
左丘明《晋公子重耳之亡》*
《<世说新语>六则》(身无长物、支公好鹤、小儿辈大破贼、雪夜访戴、试为我一奏、闻所闻而来)*
陶渊明《饮酒》二首(衰荣无定在、结庐在人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诗二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
杜甫《秋兴》二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昆吾御宿自逶迤)△
李商隐《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来是空言去绝踪)△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汤显祖《惊梦》*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闻一多《忆菊》
鲁迅《伤逝》
周作人《喝茶》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
林语堂《中国书法》
陈从周《说园》
北岛《回答》*
刘以鬯《打错了》
张承志《美文的沙漠》*
史铁生《命若琴弦》*
熊秉明《佛像和我们》
爱因斯坦《我的信仰》
R.卡逊《大自然在反抗》*
东山魁夷《听泉》*
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
史怀泽《敬畏生命》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略萨《文学与人生》
说明:
1.秘书学、法学、社会工作基础课考试科目为“大学语文”。
因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省内各高职高专所用教材亦不统一,故专升本考试不指定具体教材,仅指定作品篇目。
2.所列篇目带*号者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即安徽省教育厅MOOC平台“e会学”/)有完整的教学视频,为安徽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大学语文”课程组录制。
考生可注册登录“大学语文”页面(/View.aspx?cid=2254)完成学习,获得对作品内容的准确理解、对考试题型的初步认知。
3.所列篇目带△号者为背诵、默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