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1
职业道德知识点(一)

职业道德知识点一、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的工作(1)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有利于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发展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4、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5、学习职业道德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二、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执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三、职业道德的特征:一是职业性二是普遍性三是自律性四是他律性五是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六是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七是很强的实践性四、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一是规范全社会职业秩序和劳动者的职业行为二是提高劳动的质量、效益和确保职业安全卫生三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四是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五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六是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1、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2、为人民服务是区别其他社会形态“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3、每一位从业人员要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指导原则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含义集体主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集体主义强调以集体主义为基础。
二是集体利益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三是集体主义强调,在维护和发展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情况下,要充分满足个人正当利益。
七、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建立在社会公共生活基础之上,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和最平常的公共生活准则。
2、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3、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1)两种道德规范产生的生活领域不同,因而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的范围不同,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7d1244f1fab069dc50220182.png)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次作业题一、作业题目:通过此次培训,请您反思并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篇师德方面的真实案例。
(以下2种方式,请任选1种方式进行提交作业)。
方式1: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
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日常教学的某一堂课或某一知识点的教学感悟,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其中要体现课件学习中吸取教师职业道德理念,并且能够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字数要求600-1500字。
方式2:以“微课程”形式提交。
“微课程”是基于教学案例设计的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手机、相机、DV等数码拍摄设备进行录制,也可以通过录屏软件进行录制,形式不限)在5-10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字数在300字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微课程范例制作说明》、《制作微课程工具》、《微课程案例》请在蓝天远程教育网/资源中心/资源共享(常用工具)。
二、作业要求1.答题时写明题目,在题目下面写明作者和单位名称。
2.杜绝抄袭,如有雷同,均视为无效作业,成绩为“不合格”。
3.所写内容要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若干特点。
4.所写案例必须是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
5.所写事件围绕某个主题展开;或事件能够体现或说明某个主题。
6.所写案例可以是正面的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未能解决问题的、结果不理想或不成功的、生成新问题的案例。
7.尽可能写评析或反思。
8.事件的叙述要真实客观、具体生动、关注细节。
当事人关键的内心活动、行为表现、做法、事件处理的经过等描述要细致。
文字要朴实简洁。
三、答题内容师德工作案例茶山镇刘黄小学梁颖聪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意思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把学生培育成有道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就要求教师本身是有道德的人,并用道德的力量感染和影响学生。
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师德方面的一些想法做法和具体事例,与大家共勉。
1,语言礼貌、语气温和,穿戴整洁、面带微笑、举止得体;尊重学生,遇到学生问好,不是简单地‘嗯’一声就过去,而是回复相应的问候;进入学生的宿舍或学生自己的范围场所前先敲门,得到许可后才进入;遇到愿意谈话和谈心的学生,热情地回答学生的问话,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提出中肯的建议,提供援手等。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1)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复习提纲)1、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在业人员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
“职”是指职位、职责,“业”是指行业、事业。
“职业”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有工作,有事做;二是有收入,且是合法收入;三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从业人员。
职业具有时代性、经济性、连续性、知识性、技术性和规范性六大特征2、简述职业定义包含的四种关系正确理解职业定义,包含的四种关系:一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参与了社会分工,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二是知识技能与创造的关系:为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三是创造财富和获得报酬的关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四是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用所获报酬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4、简述职业素质的特征(1)职业性: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
(2)稳定性: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在长期执业实践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3)内在性:从业人员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心理品质。
(4)整体性: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和他整个素质有关的。
(5)发展性: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促进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5、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简单点地说,就是在所从事的职业范围内必须遵守的规范。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6、简述职业道德的作用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题与答案(1)

职业道德题与答案一、判断正误题1、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2、职业道德中的“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
(√)3、道德和法律两者作用的范围相同。
(×)4、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建设一般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5、职业道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仅居次要地位。
(×)6、贪污受贿违背职业纪律,但未违背职业道德。
(×)7、所谓“三德”建设,是指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和职业道德建设。
(√)8、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人们的自身修养,因此,职业道德的监督机制就无关紧要。
(×)9、“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句古语反映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10、道德和法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实现有相同的依靠力量即是他们的共同点。
(×)11、道德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一道防线,法律规范则是第二道防线。
(√)12、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道德这个庞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职业道德具有独立性,它不属于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14、职业选择是个人的事,与社会历史条件无关。
(×)15、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单一性。
(×)16、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必须具备丰厚的物质利益刺激。
(×)17、职业道德象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从业人员的人格高下。
(√)18、“仁以待人,以礼敬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企业文化对企业不具备自律功能。
(×)20、职工积极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体现了职工对企业较强的归属意识和认同感。
(√)21、企业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是科技革命的结果,与职工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没有关联。
(×)22、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职业都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
(√)23、“人往高处走”这一说法是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的。
职业道德规范1

职业道德规范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关爱老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从事老年事业的工作人员更应该敬老、尊老、爱老、助老为乐,为老年人服务,工作中不辞劳苦,兢兢业业,要处处为老人着想,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从老年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满足老年人的合理需要,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让老年人体会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尊敬和关怀。
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服务第一就是把为老人服务放在首位,把老年人作为工作考虑的第一出发点,把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第一要务,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只有树立“服务第一”“老年人至上”的理念,才能把服务老年人的工作做好,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称赞。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境界。
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同时爱岗敬业也是服务第一的具体体现。
要求从事老年事业的人员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认识到自己的工作重要性和社会意义,对自己的工作有极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要有“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3、团结协作、集体第一养老机构是目前我们新兴的行业,从事老年工作不单是为老年人服务,同时也是为养老机构服务。
任何组织,工作中都不是哪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将所有工作做好做完,需要各部门的精诚合作,只有团结一致,分工协作,不分彼此,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有了工作上的彼此配合和困难中相互鼓励,才能保证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国家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赋予的神圣使命。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大家把团队集体的荣誉、利益放在前面,个人服从集体,无私奉献,才能真正实现共同的目标服务好于老年人,赢得老人及家属的尊重,赢得全社会的赞美。
4、遵章守法、自律奉献遵章守法是说人们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做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安定、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保证每个公民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职业道德》一、二、三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职业道德》第一、二、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职业,准确的说法是(B)A、职业也俗称为工作B、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C、职业永恒存在不会消失D、职业可以脱离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2. 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C、道德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目标3. 道德的三大领域分别是(A)A、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集体道德C、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和集体道德D、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4. 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D)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是无助于促进企业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荣誉和形象D、职业有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5.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6.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A、爱岗敬业B、艰苦奋斗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是(B)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8. 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既包含基础性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基本要(A)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奉献社会D、办事公道9.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全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是(C)A、职业道德B、家庭美德C、社会公德D、个人道德10. 为了弘扬家庭美德,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主要思想道德是(D)A、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B、诚实守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爱岗敬业C、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爱岗敬业D、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 职业的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A、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来源,是赖以生存以及维持家庭生活的手段B、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特定工作,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手段C、职业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从事劳动的体现,是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途径D、职业是个人获得非经济收入(如:名誉、地位、权利)的只要来源E、职业生活使个人进入某种社会情境F、职业只与个人利益有关,与他人利益无关2.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论述主义包含(ACD)A、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容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决定的B、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不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C、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D、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赖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3.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BCD)A、行业性和公共性B、适当围有限性和多样性C、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D、利益相关性4. 职业道德有什么作用(ABDEF)A、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部以其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B、有助于维护和提高行业的信誉,促进行业发展C、与个人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对个人发展没有促进作用D、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E、有助于调节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F、承载着职业所赋予的特殊作用5.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BCDE)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容具有人民性C、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D、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树立新的劳动态度E、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体系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B)A、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会因为社会的性质不同而不同B、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职业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的职业道德规C、在相同社会的不同阶段,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演变被赋予不同的涵和要求D、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长久存在的,不因社会的改变而改变2. 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C、忠于职守的原则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 关于集体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A、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B、在处理各种不同利益关系中,应该坚持个人利益的原则C、集体主义的实质就是个人在坚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携手维护集体的根本利益D、集体主义与平均主义是完全相同的4. 下列不属于职业理想的作用的是(C)A、导向作用B、调节作用C、升职作用D、激励作用5. 下列关于职业态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职业态度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表现得行为举止B、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它与从业人员对社会及对其他社会成员履行职责义务没有关系C、职业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D、职业态度就是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6. 关于职业义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职业义务与职业环境、职业实践和各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没有关系B、职业义务是普遍存在的道德要求C、职业义务是道德关系的客观反映D、职业义务具有利他性和无偿性两个基本特性7. 下列不属于职业义务含义的是(D)A、职业义务是指公民和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B、职业义务是指在道德方面应尽的责任C、职业义务是指不要报酬的奉献D、职业义务是指从业人员一定要履行的责任8. 职业义务的核心是(A)A、职业责任B、无私奉献C、忠于职守D、工作能力9. 下列不属于职业纪律的是(B)A、职业性B、创新性C、安全性D、自律性10. 下列不属于职业良心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是(A)A、职业良心具有促进作用B、职业良心具有动机定向的作用C、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D、职业良心具有评价作用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容(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 集体主义的科学含义包含哪些(BCD)A、坚持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利益,一切言论和行为都要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B、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以这个社会的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C、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尽可能保证和满足成员的个人利益D、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发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E、在处理各种不同利益关系中,应该坚持个人利益的原则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主要畴包含(ABDE)A、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B、职业义务和职业纪律C、职业职责和职业态度D、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E、职业尊严和职业作风4. 如何正确树立职业理想(ABCDE)A、坚持科学的世界观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C、树立正确的职业观D、前面地认识自己D、前面地了解社会5. 下列属于职业纪律的是(BCD)A、时间纪律和合作纪律B、时间纪律和组织纪律C、岗位纪律和协作纪律D、安全卫生纪律和品行纪律E、组织纪律和合作纪律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职业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职业技能就是从事某行业所具有的能力B、职业技能是一组动作序列的组合,是指能使人们顺利完成某项职业活动的程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C、按照所涉及的技能的类型不同,职业技能可以看作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复合体D、按照所涉及的宽度和深度不同,职业技能是具有分层结构的2. 下列不属于职业技能层次体系的是(D)A、基础技能层B、专业技能层C、特定技能层D、高级技能层3.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层的是(D)A、正常的体力和智力水平B、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C、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D、创新能力4.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技能层的是(B)A、知识处理能力B、写作能力C、教学组织能力D、多媒体应用能力5.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特定技能层的是(B)A、相应的专业知识B、教学组织能力C、写作能力D、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6. 下列不属于职业能力的层次的是(C)A、职业特定技能B、行业通用技能C、高级技能D、核心技能7. 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不包括的是(C)A、职业技能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B、职业技能优劣是体现劳动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C、职业技能是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评估标准D、搞好技能培训是国家和学生的统一要求8. 下列属于德国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形式的是(A)A、双元制B、蓝领工人白领化制度C、脱产研修制度D、技能竞赛9. 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D)A、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相互依存B、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前提和条件C、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D、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相互独立,互补依存10. 要想立足社会并成就一番事业,从业人员除了要刻苦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C)A、搞好人际关系B、得到领导的赏识C、加强职业道德修养D、创立自己的小集团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 关于职业能力涵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A、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B、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涵─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C、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D、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涵─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E、传统的科学体系认为,职业能力与生俱来2. 职业技能的特征有(ABCDE)A、技术的先进性B、知识的密集性C、技能的综合性D、信息的开放性E、更新的快速性3. 职业技能培训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有(BCDE)A、职业技能的培训重要性在于组织保持和组织发展B、学习者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C、学习者通过培训机会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得以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D、个人和团体得以学习如何有效道德地发挥集体作用,从而强化组织功能E、个人和团体通过培训改变态度和行为,从而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4. 吸取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来培训职业技能(ABCDE)A、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法律保障机制B、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C、职业教育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D、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制度E、注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5. 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特点(BCE)A、宽基础单一型的教学容B、优势互补的教学场地C、协调一致的教学文件D、刚性的层次结构E、平等合作的办学方式。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基本点】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 【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
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
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
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
2024职业道德-1-24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1.下列行为体现办事公道的做法的是(C)A.对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B.协调关系奉行“中间路线”C.处理问题“不偏不倚”D.在任何情况下按“先来后到”的次序提供服务2.下列对办事公道基本要求理解错误的是(D)A.不畏权势,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B.要有正确的是非观,提高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C.照章办事,有据可查、严守劳动纪律D.关注人情事故,所有事情都要灵活对待,做到各方面协调,八面玲珑3.“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B)A.明辨是非B.公私分明C.以身作则D.上行下效4.下列对“照章办事,平等待人”理解错误的是(A)A.照章办事的“章”指的就是单位的规章制度B.照章办事要做到有章可循C.照章办事是指按照规定办理事情D.不徇私情,平等待人5.(D)就是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是实现公平的保障。
A.良心B.直理C.道德D.正义6.(B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明辨是非,处理问题合情合理、公平公正,敢于对不正之风说“不”A.照章办事,平等待人B.坚持真理,追求正义C.廉洁奉公,不谋私利D.不畏权势,不计得失1.能做到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人是伟大的。
坚持真理和正义,就要做到(ABCD)。
A.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B.在政治风浪面前要头脑清醒C.在腐朽思想文化面前要自觉抵制D.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自觉服从大局2.下列属于办事公道基本要求内容的是(ABD)。
A.坚持真理,追求正义B.廉洁奉公,不谋私利C.照章办事,讲究人情D.不断学习,明辨是非3.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C)。
A.从业人员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热爱真理,追求正义的高尚品格B.只要领导干部做到就好C.从业人员,尤其是握有一定职权的人,要在是非义利、得失名利权钱等旋涡之中,经历考验.D.一般的从业者没有机会做到4.从业人员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ABD)处处以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真正做到办事公道。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1.( A )和( C )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范畴。
(多选)A.义B.益C.利D.力2.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B)A正确B错误3.不通过计算机网络攻击他人计算机不属于计算机操作员职业道德要求之一。
(B)A:正确B:错误4.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职业道德精华主要表现之一(a )A正确B错误5.强化职业情感是职业道德的内容之一。
(A)A:正确B:错误6.树立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
(A)A:正确B:错误7.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表现在敬业、诚信、创新上。
(A)A:正确B:错误8.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属于职业道德的作用。
(A)A:正确B:错误9.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发展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A )A正确B错误10.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 A )。
A.行为规范 B.操作程序 C.劳动技能 D.思维习惯1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A )A正确B错误1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劳动技能。
(错误)13.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提高职业技能。
(B)A:正确B:错误14.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中的(D )A.用于革新的拼搏精神B.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C.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D.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15.表述职业道德范畴特点不正确的是(B )A. 内容上的稳定性 B.遵循上的随意性 C. 范围上的有限性 D. 形式上的多样性16.不是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表现在( A )。
A.社会责任不高B.敬业C.诚信D.创新17.不通过网络手段窃取他人信息是计算机操作员职业道德要求之一。
( B )A正确B错误18.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许或者作出了补偿。
1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章职业道德第一节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一、职业道德概述(一)相关概念1.职业:职业:就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2.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3.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他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4.粮食仓储业职业道德粮食仓储业职业道德,指从事粮食仓储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整个过程中应遵守的额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爱粮如命,爱库如家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库荣我荣,库衰我耻(二)职业道德主要特点表现在:1.职业性和成熟性2.稳定性和连续性3.多样性和实用性二、粮食仓储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粮食仓储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受教育培养者养成奉献社会、爱岗敬业、克勤律己、开拓创新的道德情操,并在工作中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调整其职业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确保国家储粮安全。
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四、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是做好粮食仓储工作的基础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基本要求:1.乐业2.勤业3.精业乐业体现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上。
职业情感,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好恶、倾慕和鄙夷的情绪和态度。
职业行为: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所作所为。
内心的职业情感必然表现在具体的职业行为之中。
第二节粮食仓储从业人员职业守则一、遵纪守法,保守秘密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三、团结协作,廉洁公正四、执行规范,文明生产。
第一篇职业道德

第一篇 职业道德 第一章 职业道德概述 1.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人们正是通过对道德的把握来感受社会关系的动脉,识别社会发展方向,确定自身存在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形成自己关于责任和义务的观念,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保持社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包括:①道德的认识功能。
②道德的调节功能。
③道德的教育功能。
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是道德的这种功能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现,它具体作用有:①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
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③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职业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职业道德是调整一定职业活动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其本质是:①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②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
③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
4.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具体有哪些? 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①爱岗敬业:爱岗敬业,通俗地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它是人类社会所有职业道德的一条核心规范,它要求从业者既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又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是职责,也是成才的内在要求。
②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人类共同遵循的普遍价值观,它既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
2024职业道德-1-15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属于( A)层面的内容,A.职业态度B.职业操守C.职业本质D.职业情感2.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属于(B )层面的内容。
A.职业态度B.职业操守C.职业本质D.职业情感3.奉献社会属于(C )层面的内容。
A.职业态度B.职业操守C.职业本质D.职业情感4.(D)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涵,是对从业入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A.诚实守信B.热情服务C.奉献社会D.爱岗敬业5.( A)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立足点,也是行业树立形象的根本A.诚实守信B.热情服务C.奉献社会D.爱岗敬业6.( C)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更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A.诚实守信B.热情服务C.为人民服务D.爱岗敬业7.(D )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公民的立业之本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A.服务B.奉献C.爱岗D.敬业1.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的五个主要内容大体上可从(ABD)层面来划分。
A.职业态度B.职业操守C.职业精神D.职业本质2.培育敬业价值观,要从以下(ABCD)方面做起A.要树立爱岗意识B.要树立职业责任意识C.要树立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D.要树立勤奋实干的精神和就业高效的工作态度3.下列关于劳动观念表述错误的是(BCD)A.“崇尚劳动”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B.“热爱劳动”是对劳动者品德的客观规定C.“诚实劳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D.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4.践行新时代职业道德规范,做合格建设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A.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B.培育和践行办事公道职业道德规范C.培育和践行敬业奉献职业道德规范D.培育和践行诚实守信职业道德规范5.下列关于”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内容的逻辑联系”描述正确的是(ABCD)A.职业态度层面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两个方面的内容B.职业操守层面包括办事公道、热情服务两个方面的内容C.职业本质层面即奉献社会方面的内容D.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本质三个层面承上启下、相互融会贯通的统一体。
常州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附答案)1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1.“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获取什么,而看他贡献了什么”,这句话出自(C)。
(A)恩格斯(B)马克思(C)爱因斯坦(D)托尔斯泰2.从事不同职业的单位、部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带有强制性的条例、章程、制度、规定等准则是指(A),它是职业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A)职业纪律(B)职业道德(C)职业技能(D)职业义务3.下面选中,没有体现出社会信用制度的特征的是(C)。
(A)道德为支撑(B)产权为基础(C)诚信为根本(D)法律为保障4.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形成友善的人际关系。
那么社会关系的主体是(C)。
(A)社会(B)团体(C)人(D)以上都是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包含所有社会主义职业的各自道德规范,从下列选项看,不能够适用于社会主义各种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有(D)。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以权谋私7.深化(D)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A)社会体制(B)文化产业(C)文化事业(D)文化体制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的是(B)(A)敬业(B)乐业(C)勤业(D)专业9.做人的最高标准是(D)。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理想1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目标,是(C)。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体系(C)最终谋求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D)为国家和集体利益做贡献11.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其低层次的要求是(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为人民服务(C)人人为党(D)坚持集体主义12.要不断培育科学的和谐发展文化,以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B)。
教师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作业(1)一、简答题1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答:基本内容: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2、教师职业道德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区别: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有所不同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
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情操等。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言行示范的自觉性等。
4、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蕴含。
答:(1)伦理价值p21-22 (2)教育价值p22-23 (3)文化价值p23-245、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答:(1)教书育人原则(2)乐教勤业原则(3)人格示范原则6、简述乐教勤业和人格示范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1.乐教勤业原则是指教师要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勤奋地进行工作。
这是对教师在对待自己职业方面所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
乐教勤业原则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 热爱教育,乐于从事教育事业。
①不断深化对教育价值的多方面认识,增强自身的教育责任感。
②不断深化教师社会作用的认识,增强教师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③善于从复杂的育人工作中,去体验艰巨劳动中的欢乐,强化乐于从教的情感体验。
④不断增强热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勤于功业,勤奋工作①勤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开阔知识视野。
《职业道德》一,二,三章课后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职业道德》第一、二、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职业,准确的说法是(B)A、职业也俗称为工作B、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C、职业永恒存在不会消失D、职业可以脱离社会的发展而独立存在2. 关于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C、道德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目标3. 道德的三大领域分别是(A)A、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集体道德C、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和集体道德D、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4. 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D)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是无助于促进企业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荣誉和形象D、职业有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5.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利己主义6.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D)A、爱岗敬业B、艰苦奋斗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8. 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既包含基础性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基本要求是(A)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奉献社会D、办事公道9.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全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是(C)A、职业道德B、家庭美德C、社会公德D、个人道德10. 为了弘扬家庭美德,我们要大力提倡的主要思想道德是(D)A、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B、诚实守信、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爱岗敬业C、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爱岗敬业D、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 职业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A、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来源,是赖以生存以及维持家庭生活的手段B、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特定工作,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手段C、职业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从事劳动的体现,是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途径D、职业是个人获得非经济收入(如:名誉、地位、权利)的只要来源E、职业生活使个人进入某种社会情境F、职业只与个人利益有关,与他人利益无关2.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论述主义包含(ACD)A、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性质、内容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决定的B、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不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C、道德是以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D、道德不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和强制实施的,而是依赖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力量来调节的3.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BCD)A、行业性和公共性B、适当范围有限性和多样性C、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D、利益相关性4. 职业道德有什么作用(ABDEF)A、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其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B、有助于维护和提高行业的信誉,促进行业发展C、与个人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对个人发展没有促进作用D、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E、有助于调节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F、承载着职业所赋予的特殊作用5.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ABCDE)A、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人民性C、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D、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树立新的劳动态度E、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B)A、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会因为社会的性质不同而不同B、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职业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C、在相同社会的不同阶段,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演变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和要求D、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长久存在的,不因社会的改变而改变2. 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原则C、忠于职守的原则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 关于集体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A、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B、在处理各种不同利益关系中,应该坚持个人利益的原则C、集体主义的实质就是个人在坚持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携手维护集体的根本利益D、集体主义与平均主义是完全相同的4. 下列不属于职业理想的作用的是(C)A、导向作用B、调节作用C、升职作用D、激励作用5. 下列关于职业态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职业态度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以及表现得行为举止B、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它与从业人员对社会及对其他社会成员履行职责义务没有关系C、职业态度包括选择方法、工作取向、独立决策能力与选择过程的观念D、职业态度就是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6. 关于职业义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职业义务与职业环境、职业实践和各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没有关系B、职业义务是普遍存在的道德要求C、职业义务是道德关系的客观反映D、职业义务具有利他性和无偿性两个基本特性7. 下列不属于职业义务含义的是(D)A、职业义务是指公民和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B、职业义务是指在道德方面应尽的责任C、职业义务是指不要报酬的奉献D、职业义务是指从业人员一定要履行的责任8. 职业义务的核心是(A)A、职业责任B、无私奉献C、忠于职守D、工作能力9. 下列不属于职业纪律的是(B)A、职业性B、创新性C、安全性D、自律性10. 下列不属于职业良心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是(A)A、职业良心具有促进作用B、职业良心具有动机定向的作用C、职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D、职业良心具有评价作用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 集体主义的科学含义包含哪些(BCD)A、坚持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利益,一切言论和行为都要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B、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以这个社会的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C、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尽可能保证和满足成员的个人利益D、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发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E、在处理各种不同利益关系中,应该坚持个人利益的原则3.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主要范畴包含(ABDE)A、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B、职业义务和职业纪律C、职业职责和职业态度D、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E、职业尊严和职业作风4. 如何正确树立职业理想(ABCDE)A、坚持科学的世界观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C、树立正确的职业观D、前面地认识自己D、前面地了解社会5. 下列属于职业纪律的是(BCD)A、时间纪律和合作纪律B、时间纪律和组织纪律C、岗位纪律和协作纪律D、安全卫生纪律和品行纪律E、组织纪律和合作纪律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关于职业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职业技能就是从事某行业所具有的能力B、职业技能是一组动作序列的组合,是指能使人们顺利完成某项职业活动的程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C、按照所涉及的技能的类型不同,职业技能可以看作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复合体D、按照所涉及的宽度和深度不同,职业技能是具有分层结构的2. 下列不属于职业技能层次体系的是(D)A、基础技能层B、专业技能层C、特定技能层D、高级技能层3.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层的是(D)A、正常的体力和智力水平B、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C、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D、创新能力4.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技能层的是(B)A、知识处理能力B、写作能力C、教学组织能力D、多媒体应用能力5. 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的特定技能层的是(B)A、相应的专业知识B、教学组织能力C、写作能力D、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6. 下列不属于职业能力的层次的是(C)A、职业特定技能B、行业通用技能C、高级技能D、核心技能7. 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不包括的是(C)A、职业技能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B、职业技能优劣是体现劳动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条件C、职业技能是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评估标准D、搞好技能培训是国家和学生的统一要求8. 下列属于德国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形式的是(A)A、双元制B、蓝领工人白领化制度C、脱产研修制度D、技能竞赛9. 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D)A、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相互依存B、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前提和条件C、职业技能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D、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相互独立,互补依存10. 要想立足社会并成就一番事业,从业人员除了要刻苦学习现代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C)A、搞好人际关系B、得到领导的赏识C、加强职业道德修养D、创立自己的小集团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1. 关于职业能力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有(ABCD)A、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技能B、基于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知识C、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职业潜能D、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职业能力内涵─职业能力即情境性的综合能力E、传统的科学体系认为,职业能力与生俱来2. 职业技能的特征有(ABCDE)A、技术的先进性B、知识的密集性C、技能的综合性D、信息的开放性E、更新的快速性3. 职业技能培训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有(BCDE)A、职业技能的培训重要性在于组织保持和组织发展B、学习者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C、学习者通过培训机会来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得以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D、个人和团体得以学习如何有效道德地发挥集体作用,从而强化组织功能E、个人和团体通过培训改变态度和行为,从而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4. 吸取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来培训职业技能(ABCDE)A、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法律保障机制B、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C、职业教育要体现终身教育思想D、完善的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制度E、注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5. 职业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特点(BCE)A、宽基础单一型的教学内容B、优势互补的教学场地C、协调一致的教学文件D、刚性的层次结构E、平等合作的办学方式。
职业道德概述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1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概述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 1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概述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1.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根据职业特点确定的,它是指导和评价人们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
每个从业者既有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又有自身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品质是通过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在社会和环境影响下逐渐养成的,它是将从业者向善发展的职业道德意识、意志、情感、理想、信念、观念(精神)固化的结果。
职业道德的特征。
2.主要特征有七个方面:1)职业性。
职业道德必须通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
主要体现在工作的人群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
2)普遍性。
职业道德具有从业者共同遵守基本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普遍性特征。
3)鲜明的行业行和多样性。
职业道德与社会职业分工紧密联系,各行各业都有适合自身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4)自律性。
即具有自我约束控制职业行为的特性。
5)他律性。
即具有舆论影响的特性。
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随时都受到所从事职业领域的职业道德舆论的影响。
6)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职业道德反映职业关系时往往与社会风俗、民族传统相联系,许多职业道德跨越了国界和历史时代作为人类职业精神文明传承下来,这就是它的继承性;职业者一经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并影响他人的职业行为,这就是它的相对稳定性。
7)很强的实践性。
一个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觉悟、良心、行为规范等都必须通过职业的实践活动,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并且接受行业职业道德的评价和自我评价。
二、职业道德的形成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不断发展,经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更加完善。
职业道德(1)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概述1. 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B )。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职业规范2.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 D )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A、纪律约束B、理想目标C、评价标准D、内心信念3. 道德是通过( ACD )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社会舆论B、强制手段C、传统习俗D、内心信念4. 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B、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C、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D、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5 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D )。
A、任何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都是普遍的B、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目标上,都是完全一致的C、职业道德不具有连续性D、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6、某一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这体现了职业道德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B )。
A、形式上的多样性B、范围上的有限性C、功能上的普遍性D、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7 ( 对 )一般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行业,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道德。
8. ( 错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缺乏连续性。
9. 有些职业道德千百年来为从事相关行业的人们所传承和遵守,这体现了职业道德( )A、范围上的有限性B、内容上的稳定性C、内容上的连续性D、形式上的多样性10 职业道德可的特征有( ACD )A、范围上的有限性B、执行上的强制性C、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形式上的多样性11. 关于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员工接受并履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顺利实现发展目标的前提B、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没有太多的关联性C、员工的文化素质是在上学期间习得的,与企业文化无关D、企业形象是外在现象,与企业文化没有内在联系12、一般来说,有多少种不同的行业,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职业道德,体现了职业道德的( D )。
2024职业道德-1-5吸收借鉴优秀的道德成果

单选题:1.( C)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活水之源。
A.中华传统文化B.中华传统道德C.中华传统美德D.人类优秀文明2.清代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强烈的(D)精神,A. 廉洁自律B.不怕牺牲C.办事公道D.为国家、民族献身3.推崇仁爱、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表现在民族关系上应该(A)。
A.主张各民族互相交融、和衷共济B.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C.主张与人为善、推已及人D.主张亲仁善邻、邻里团结4.(B )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A.中华传统文化B.中华传统美德C.中华传统思想D.人类文明5.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
A.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B.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没有多大意义C.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D.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6.任何道德都是具体(C )的产物。
A.人类智慧B.阶级C.历史时代D.劳动多选题:1.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即(CD)A.批判性B.科学性C.精华部分D.糟粕部分2.下列能够表达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的是(ABCD)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注重人伦关系,重视道德义务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按照(ABCD)A.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B.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C.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4.下列能体现“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思想的是(ABC)。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B.与人为善、推已及人C.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5.下列关于中华传统美德表述正确的是(ABC)A.中华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B.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活水之源C.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传统美德在市场信息时代已经过时了6.中华传统美德主张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最高层次的需要,下列能够表述道德理想的是(ACD)。
职业道德概论1

职业道德概论11道德的本质: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
特殊本质表现在: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规范;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其次:种实践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2道德的基本功能道德的功能指道德的社会作用即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最重要最突出的社会功能,即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道德的论证功能,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都是论证道德的教育功能,通过教育使成员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必须提倡什么必须反对;道德的导向功能,道德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即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4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练业务5、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6、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广大青少年即使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
主体性;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这一劳动对象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主动性的人在教师的劳动加工过程中,学生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
道德: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以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人们的行为。
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德”即“得”,指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外施于人称为“德”。
《论语》中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的“德”指人的品质,“以德报德”指人的行为;“为政似德”指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
中国最早把“道”与“德”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按“礼”的规定,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有时指人的思想品质,修养程度,善恶评价;有时指风尚习俗和道德教育活动,但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西方的古代文化中,“道德”指风俗、习惯,也含有原则、规范、品质及善恶评价的意思。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鼓吹超阶级的、虚伪的道德,把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说成是全民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思想家虽然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探讨了道德、道德起源、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评价等问题,但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局限,都未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只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出发,才科学地解释了“道德”的含意。
认为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力量,以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为标准去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导、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道德与法不同,它没有强制性。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
道德由一定的社会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阶级服务。
任何道德都具有历史性,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的道德是没有的。
在阶级社会和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道德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
一切剥削阶级所提倡的道德都是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的反映,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高尚的道德。
职业道德: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6页)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的特殊形式。
职业道德的出现,与社会分工的发展相联系。
原始社会的大分工,是原始职业分工的雏形,包含了职业道德的萌芽。
随着奴隶社会职业分工的日益发展,使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调整不同职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以及每个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职业道德。
由于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而职业道德比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德更能反映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和道德面貌。
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我国战国时的《周礼》、《考工记》中就已提出了职业道德的规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一定的生活活动方式,就形成一定的职业活动。
职业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的、阶级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反映着行为的道德调解的特殊方向,又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活动的特点,是一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
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必然受阶级道德的制约。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以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制约。
决定了职业道德的时代性。
职业道德包含对整个人类都有利的一些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即社会公德。
但当这个公德违背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时候,就要受到统治阶级的限制。
只有在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职业道德才能
与社会公德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确立后,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职业道德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型的职业道德。
各行各业共同遵循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在范围上,它存在于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中间,是家庭、学校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内容上,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在形式上,它具有具体、多样和较大的适用性。
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干部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
党和国家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原始部落氏族首领以来,各种社会就逐步有了对领导者的道德要求。
在剥削阶级社会中,这种道德要求是为剥削阶级的狭隘利益服务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较之旧社会,有着不同的本质和全新的内容。
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独具特色的道德规范。
干部职业道德所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干群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各级干部在处理公与私、得与失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高尚的思想道德风貌。
它同其他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一样,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
干部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1)要有牢固的“社会公仆”意识,正确运用手中权力,一切向人民负责,为社会整体谋利益;(2)要有强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心;善于学习,勤奋工作,信念坚定,开拓前进;(3)要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4)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5)最重要的一条,要自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我们的事业永不变色的根本保证。
在全国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中,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最为重要。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因此,加强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整个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键。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所谓道德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以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
正义、公正与偏积、诚实与虚伪为评价标准。
以法律为保障,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信念来维系
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
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
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的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
德既是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同时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和义务。
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范围和方
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
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1)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以恭敬、严肃的
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忠于职守,为实现职业的目标而奋斗努力。
一个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是做不好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是分工
不同,职业无贵贱之分,这是职业道德所要倡导的首要规范。
(2)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为人做事,讲信用、守诺言,这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
(3)办事公道就是指处理各种职业事务时要公道正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公开公平;对不同的对象一视同仁,秉公办事;不因职位高低、贫富、亲疏的差别而区别对待。
(4)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服务态度,改进2008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07年12月版第81 页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原则。
(5)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职业义务,自觉地努力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当社会利益与分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