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损失的修复 温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讲义

合集下载

病理-损伤的修复精品PPT课件

病理-损伤的修复精品PPT课件

(2)表面上皮再生;

伤 (3)新细胞的增殖;
的 修
(4)新的上皮组织的分化。

《病理学》
2、腺上皮的再生
腺上皮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但再生 的情况依损伤的状态而异。
肝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甚至当 将近90%被切除时,仍能完全再生修复。
损 伤 的 修 复
二)纤维组织的再生
《病理学》
❖在损伤的刺激下,受损处的成纤维细

的 or amputation neuroma)。
修 复
《病理学》
三、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目前已知影响细胞再生的因素 可概括为下列三个方面:
❖ 细胞外基质
❖ 生长因子
损 伤
❖ 抑素与接触抑制



《病理学》
1、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M是填充于细胞间的物质,除水、 电解质外,主要含有胶原蛋白、弹力蛋 损 白、粘附性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层 伤 粘连蛋白)和整合素、基质细胞蛋白、
伤 的
等。


《病理学》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也称非分裂细胞。没有再生能力。
这类细胞有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
及心肌细胞。
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损 伤 的 修 复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病理学》
一)上皮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过程:
(1)损伤表面形成血栓和引发局部炎症;
损 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生殖
伤 的
道)、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病理学》
2.稳定细胞(stable cells) 在生理情况

【2017年整理】病理学课件_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2017年整理】病理学课件_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授课内容再生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的生长和调控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中的作用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前言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repair),修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修复过程起始于炎症,炎症渗出处理坏死的细胞、组织碎片,然后由损伤局部周围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过程。

修复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由损伤部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regeneration),如果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complete)再生;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fibrous)修复,形成瘢痕(scar),属不完全(incomplete)再生;在多数情况下,由于有多种组织发生损伤,故上述两种修复过程常同时存在。

第一节再生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及病理性再生。

生理性再生指在生理过程中,有些细胞、组织不断老化、消耗,由新生的同种细胞不断补充,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机体的完整与稳定。

病理性再生指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一、组织的再生能力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的时程不等长,单位时间内可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数不同,故再生能力不同。

各种组织有不同的再生能力,这是在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一般说来,低等动物组织的再生能力比高等动物强;分化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组织再生能力强;平常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以及在生理条件下经常更新的组织,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三类不同再生潜能的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1.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2.稳定细胞(stable cells) 3.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s)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病理学课件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病理学课件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当前第20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当前第21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一、肉芽组织
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以及增生的 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
鲜红色、颗粒状,湿润柔软,形如鲜嫩的肉 芽。
当前第2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肉芽组织的结构
当前第34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当前第3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创伤愈合的类型
根据创伤程度及有无感染,
分三种类型:
⒈一期愈合 ⒉二期愈合
当前第36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⒈ 一期愈合
特点: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
无感染,伤口被及时粘合或缝合。 愈合时间短,疤痕小。 过程:①血凝块填补创口; ②痂下 的上皮C再生,炎细胞浸润,纤维 母细胞、毛细血管增生;③清除、 机化渗出物;表皮覆盖,其下形成 纤维组织愈合(胶原纤维在第5~6天 时形成,故此期间可拆线)。
• 纤母停止分裂后, 合成并分泌胶原 纤维,纤维母细 胞逐渐成熟→纤 维细胞。
当前第15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㈢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为软骨膜的增生,增生的幼稚细胞形似纤维 母细胞,以后变为软骨母细胞(合成软骨基质)→ 软骨细胞
软骨的再生力弱,较大的软骨缺损一般由纤维组 织修补
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可完全修复(见后 面讲述)
当前第2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第一节 再 生
⒈definition
再生(regeneration):指组织缺损后,
由邻近相同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取代死亡细 胞、填补缺损的过程。
当前第3页\共有52页\编于星期五\20点

病理学--第二章--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病理学--第二章--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例:表皮细胞 淋巴及造血细胞 间皮细胞
呼吸道/消化道/男女生殖道管腔被覆细胞
2. 稳定细胞(Stable cell)
静止细胞(Quiescent cell):生理情况下组 织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1.5%。基本处于G0 期。无干细胞。
细胞具有复制潜能。受到刺激则进入DNA合 成前期(G1期),表现出较强再生能力。
病理性再生:组织损伤后发生。完全再生 或纤维性修复(不完全再生)。
一、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低等动物>高等动物 幼稚组织>高分化组织 易受损伤、须常更新的组织>不常更新组织
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w 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
持续分裂细胞(continuously dividing cell) ,组织中超过1.5%的细胞处于分裂期。存在 干细胞(不对称分裂)。
5. 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水合凝胶
抑制细胞间黏附,促进细胞迁移
连接蛋白 核心蛋白
硫酸软骨素
透明质酸
硫酸角质素 图 5—15 基质分子筛结构示意图
(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作用:刺激同类或同一胚层发育来的细 胞增生,并刺激细胞移动、收缩和分化。
细胞损伤
细胞因子
第二信使
细胞外基质合成
基底膜溶解
基底膜形成
高通透性 细胞管腔形成
血管生成 因子
细胞增生
细胞移动和趋化
(五)肌组织的再生 1. 平滑肌:有一定再生能力。 2. 横纹肌
肌膜保存,
残留肌细胞分裂产生肌浆
肌原纤维部分坏死
分化出肌原纤维
肌膜及肌纤维均被 破坏
纤维组织增生 (瘢痕修复)
3. 心肌:一般由瘢痕修复。

病理学基础讲义 第2章 损伤的修复

病理学基础讲义	第2章	损伤的修复

A、平滑肌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类上皮细胞
D.横纹肌细胞
E.上皮细胞
答案:B
2012‐164‐X.下列选项中符合肉芽组织特征的有:
A.较多的多核巨细胞
B.较多的内皮细胞
C.较多的成纤维细胞
D.较多的类上皮细胞
答案:BC
2016‐163‐X.发生机化时,组织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有
A. 类上皮细胞
B. 内皮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2014‐41‐A.男性,16 岁。左手烫伤,红肿,少数水泡,无感染。经治疗痊愈,局部皮肤组织的病
理变化表现为
A.纤维瘢痕形成
B.皮肤附属器破坏
C.毛细血管增生
D.正常皮肤答案:D Nhomakorabea2016‐44‐A.下列创伤中,能完全修复的是
A. 闭合性骨折
B. 一期愈合的手术切口
C. 二期愈合的手术切口 D. 三度烧伤的创面
瘢痕组织
肉芽组织 24
1996‐148‐X.肉芽组织具有如下功能
A.机化
B.修复
C.吞噬搬运
D.抗感染
答案:ABD
2009‐164‐X .肉芽组织中常见的细胞有:
A .郞罕氏巨细胞
B .成纤维细胞 C .新生的内皮细胞 D .浆细胞
答案:BCD
2006‐39‐A.下列哪种新生的细胞是机化时出现的特征性细胞?
答案:A
4. 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构成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 炎性细胞:巨噬细胞为主、分泌 PDGF、FGF、TN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
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其它异物

病理学:2_损伤的修复

病理学:2_损伤的修复

2 稳定细胞
腺或腺样器官实质细胞: 肝、胰、 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 肾小管上皮。
间叶组织:纤维、骨、软骨、平滑 肌、间叶细胞、神经纤维
3 永久性细胞
中枢神经细胞、周围神经的神经节 细胞
心肌细胞、横纹肌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一)上皮组织的再生 (二)纤维组织的再生 (三)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四)血管的再生 (五)肌组织的再生 (六)神经组织的再生
①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 及炎细胞构成;
②毛细血管向创面垂直生长,纤维母细 胞胞浆丰富,嗜碱性,核仁明显;
③炎细胞中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 不等的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新生的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
炎症细胞
(二)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
1 肉芽组织的作用 ①抗感染保护创面; 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
有利:1.保持组织完整性 2.保持组织坚固性
有害: 1.瘢痕收缩 2.瘢痕粘连 3.瘢痕疙瘩
瘢痕收缩与瘢痕粘连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 及机制
血管生成的过程
纤维化
组织重构
第三节 创伤愈合
概念: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 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 过程,它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 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 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
上皮组织的再生
纤维组织的再生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血管的再生
肌组织的再生
横纹肌:肌膜未破可再生 平滑肌:小动脉平滑肌可再生
心肌不能再生
神经组织的再生
三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一)与再生有关的几种生长因子 (二)抑素与接触抑制 (三)细胞外基质在细胞再生过程

病理学 2损伤的修复

病理学 2损伤的修复

细胞外基质及生长因子
Mechanisms by which ECM components (e.g., fibronectin and laminin) and growth factors can influence cell proliferation, motility, differentiation, and protein synthesis. Integrins bind ECM and interact with the cytoskeleton at focal adhesion complexes (protein aggregates that include vinculin, α-actin, and talin). This can initiate the pro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second messengers or can directly mediate nuclear signals. Cell surface receptors for growth factors activat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that overlap with those activated by integrins. Signals received from growth factors and ECM components are integrated by the cell to yield various responses, including changes in cell proliferation, locomo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
• 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 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 物质。 • 作用于细胞生长 (体积增大),分裂(个数增 多),抑制凋亡 (细胞生存)。

病理学-第二章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病理学-第二章损伤的修复PPT课件
2. 外周神经受损时,如果与其相连的神经细 胞仍然存活,则可完全再生。
.
22
.
23
再生的调控
细胞增殖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周期出 现的一系列变化是基因活化与表达的结果,机 体存在着刺激再生与抑制再生两种机制,两者 处于动态平衡。目前已知调控细胞再生的重要 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
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质
抑素与接触抑制
.
53
第二章掌握内容 再生、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 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
.
54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病理教研室
.
1
This is the appearance of his injuries after six weeks.
六周后
.
2
修复(repair):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 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 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前提:细胞或组织有“耗损”,“耗”指的是生理性
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
43
创伤愈合的类型 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
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期愈合 (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二期愈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 痂下愈合 (healing under scab)
.
44
1.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 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
能需要少数毛细血管管壁增厚,改建为小动脉和
小静脉
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减少,最后变为纤维
细胞。至此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且

2损失的修复 温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讲义

2损失的修复 温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病理学讲义

l 谢谢谢大谢家! 大家!
毛细血管再生模式图
正常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断离,远端及 近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
神经膜细胞
突崩解
增生,轴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轴突达末梢, 多余部分消失
l
左胫骨中下段1/3斜形完全性骨折,左腓骨上1/3骨折
骨 性 骨 痂 形 成
1.4 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关于神经干细胞研究 起步较晚,由于分离神经干细胞所需的胎儿脑 组织较难取材,加之胚胎细胞研究的争议尚未 平息,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随 着干细胞研究领域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人 们对干细胞的了解也将更加全面。21世纪是生 命科学的时代,也是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创造世 界奇迹的时代,干细胞的应用将有广阔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间叶细胞转化为成纤维细胞 产生胶原纤维再转化为纤维细胞模式图
3、血管的再生
(1) 毛细血管以生芽方 式再生:内皮生芽—细 胞索—管腔—血管—
小动脉
—改建
小静脉
(2) 大血管离断后,断 端由内皮细胞增生连接; 平滑肌层由结缔组织代 替。
血管的再生——以出芽方式再生
毛细血管再生模式图
4 肌 组织的再生 横纹肌;平滑肌;
TNF:内皮细胞
第二 fibrous repair
granulation tissue
rich in young fibro-
basts and capillaries and
Often leukocytes
gross: 为 鲜 红 色 、
颗粒状、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
肉芽组织的功能是: (1)抗感染保护创面: (2)机化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异物; (3)填补组织缺损。 结局: 细胞、血管、水分渐少; 纤维渐多,最后形成纤 维瘢痕。
皮肤附属器若完全破坏,则不能再生, 肌腱断裂,以瘢痕组织代替。
二 、 创伤愈合的类型
1. First intention healing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 如:手术切口
2. Second intention healing 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齐、伴明显感
染,常有多量的肉芽组织形成。 如:创伤伤口
1.2 成体干细胞 存在于各组织器官中的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 化潜能的不成熟细胞。
过去认为成体干细胞主要包括上皮干细胞和造 血干细胞。最近研究表明,以往认为不能再生 的神经组织仍然包含神经干细胞,说明成体干细 胞普遍存在 。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 的细胞。
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干细 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 的影响。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 由 创缘或底部的基底细胞 分裂增生,在缺损处先 形成单层上皮,以后形 成完整上皮。
(2)腺上皮再生 腺体 的基底膜完整可完全再 生,否则不完全再生。
腺器官视情况而定
2、纤维组织的再生
损伤刺激——纤维细胞 或未分化细胞——纤维 母细胞——分泌前胶原 蛋白,形成胶原纤维。
神经纤维断离,远端及 近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 突崩解
神经膜细胞 增生,轴突源自神经轴突达末梢, 多余部分消失
三、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细胞外基质 多肽类生长因子 抑素 干细胞 1 PDGF:纤维母细胞、平滑肌、单 核、
胶质细胞 2 FGF:内皮细胞、所有间叶细胞 3 EGF:上皮、纤维母、胶质、平滑肌 4 VEGF:内皮细胞 5 细胞因子(IL-1、TNF):纤维母细胞;
肉芽组织是机体最重要的损伤修复组织
Scar tissue 为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 组织。
1 有利面 : 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
与坚固性
2 不利面 : (1)瘢痕收缩 (2)瘢痕性粘连 (3)纤维化、硬化 (4) keloid
第三节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一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5 神经组织的再生 (1)神经细胞不能再生 (2)外周神经纤维可完全再生,但
神经细胞必须存活,轴突以1~2mm/天 速度生长 traumatic neuroma:再生轴突不能到 达远端,与增生的纤维组织混杂卷曲成 团。
神经纤维的再生:神经鞘细胞增生--连接毁断神经纤维处---神经轴突长入
正常神经纤维

生理性再生:
再生
完全性再生
病理性再生:
不完全再生。
一、细胞周期和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 按再生能力,可分为三类:
1 不稳定细胞 labile cells : 被覆上皮(体表、体腔、自然管道); 造血细胞;
2 稳定细胞 stable cells : 腺及 腺样器官的细胞; 间叶细胞。
3 永久性细胞 permanent cells: 神经细胞、心肌、横纹肌。
骨 性 骨 痂 形 成
三、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一)全身因素 1.年龄 2.营养状态 (二)局部因素 1.感染与异物 2.局部血液循环 3.神经支配 4.电离辐射
四、干细胞的作用
1.1 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
细胞)。
胚胎干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 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 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 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
三、骨折愈合 1 血肿形成
数小时后形成。 2 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后开始机化,1周分化出透明软骨。 3 骨性骨痂形成
纤维骨痂分化出骨母细胞形成类骨组织, 钙盐沉积形成编织骨;软骨化骨。 4 骨痂改建或再塑 编织骨形成板层骨
X线检查:
左胫骨中下段1/3斜形完全性骨折,左腓骨上1/3骨折
临床处理:术后X线报告对位、对线尚可。术 后三月复查:
1.伤口的早期变化 组织坏死、血管断裂、炎症反应、形
成血凝块、结痂。 2.伤口收缩 2-3天开始收缩,14天左右停止。是
伤口周围的肌纤维母细胞牵拉结果。
3.肉芽及瘢痕形成
第3天开始生长肉芽组织;5-6天产生 胶原纤维;1个月左右瘢痕组织形成。瘢 痕组织能增强组织的拉力
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24小时内,创口边缘基底细胞增生, 移向创口中心处,当彼此相遇时,停止 生长,形成被覆上皮。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修复: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 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 复的过程。
regeneration (parenchymal cell)
repair
fibrous repair (granulation tissue)
第一节 再 生 regeneration
再生:组织和器官损伤后所形成的缺 损,由其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 修复的过程。
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成功地在体外培 养。
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 化为其它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 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1.3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体内各种血细胞的唯一来源, 它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中。在临 床治疗中,造血干细胞应用较早,在20世纪五 十年代,临床上就开始应用骨髓移植(BMT) 方法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