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压力传感器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2.1 两种掺杂技术对比
扩散 环境条件 破损 集中掺杂控制 掺杂深度控制 掺杂密度范围 封装 高温、孵化 无 一般 好 受限于固体溶解性 困难
离子注入 室温、真空、孵化 较大、需要退火 极好 较差 10^11~10^16/cm^2 光致抗蚀剂、硬膜封装
通过上表对比, 可以发现离子注入是制备压阻材料的最佳方法。离子注入的优点是该技术 可以精确地控制掺杂浓度和深度。缺点是晶格缺陷大,需要掺杂激活退火工艺。扩散具有批量 制造的优点,但在控制掺杂浓度和深度方面较差。
图 1.3 增加垂直压敏电阻的条数示意图
图 1.4 薄膜应力 Ansys 仿真图
3) 压敏电阻的几何尺寸,压敏电阻的长、宽等几何尺寸越大对掺杂浓度的均匀度要求越高, 若掺杂浓度增高则输出的灵敏度会随之增大。 4) 电阻位置,由 Ansys 模拟分析硅膜片受理情况如下左图。压敏电阻应尽量布置在膜片外边 缘的附近,距离外边缘越近,灵敏度就越大;同时,也可以采用电阻跨在膜片两侧部分在 体硅区的方法同时得到更高的灵敏度和较小的线性误差。
功耗以及微型化带来了挑战。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灵敏度高,适宜于进行微压测量;功耗低,电阻 是完全的耗能元件,而电容是储能元件;输出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好;微型化变的相对简单。 但其电容变化与施加压力成非线性关系;硅微结构导致感测电容非常小, 电容的变化量更小; 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受到了初始电容的限制。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图 1.1 所示,惠斯登全桥电路。
R1 R4 R2 R3
B,E 间电势差 UBE=0,电路无电压输出;
R1 R4 R2 R3
B,E 间电势差 UBE 不为零。根据此电路特性,将 R1,R2,R3,R4 制成为高精密半导体电阻应变片, 利用其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将压力造成的机械形变转化为电阻本身的阻值变化,进而改变电路 中的电势差 UBE,以此来测量出压力大小。图 1.2 为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中间紫 色部分是硅杯, 具有圆形的应力杯硅薄膜内壁,通常将惠斯登电桥刻蚀正在其表面应力最大处 刻成惠斯登测量电桥;上下玻璃体,上部为真空腔,形成绝压压力传感器。压力施加于下部, 令硅杯发生形变,从而采集压力信息。
1.4 硅电容压力传感器芯体设计的原则
利用差动电容变极间距原理, 其灵敏度比单电容原理提高, 且有利于线性指标的极大改善。
图 1.7 差动电容原理图
硅膜结构采用 E 型结构,即膜片中心具有硬芯,可进一步提高压力传感器的线性。 芯体设计尽量采用对称结构,有利于压力传感器性能稳定,有利于芯体工艺的可操作性。 上述设计原则,对制备工艺提出高要求有了理论依据。 总体上,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常通过成熟的体工艺或者面工艺制造,制造过程较为简单; 有较大的增益,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惠斯登电桥将信号引出, 有较低的 输出阻抗。 但其对温度的线性依赖使得传感器必须实行温度补偿; 压敏电阻给传感器的灵敏度、
2.3 ICP 刻蚀技术
刻蚀技术在传统 IC 工艺以及现代微电子制造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与光刻技术配 套形成的流程工艺在 MEMS 制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刻蚀分为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两大 类 。感应藕合式等离子体刻蚀(ICP)是一种干法刻蚀技术,可实现低偏压、高密度的刻蚀。 主要优点是污染小、刻蚀均匀性、垂直度好。
图 2.1 硅片上的氧化层
干法制膜结构致密,均匀性好,作为掩蔽层和钝化层效果好,且不会产生浮胶现象,但二 氧化硅生长速度慢。湿法制膜生长速度较快,掩蔽能力和钝化效果可以满足一般器件的要求, 但二氧化硅层结构比较疏松,容易产生浮胶 在制作时采用干湿氧交替氧化法生长二氧化硅:10min 干法+40min 湿法+10min 干法。氧 化过程中要及时观测氧气流量,以便及时调整。 工艺改进及发展。含氯氧化,高压氧化以及惰性气体稀释。 2.1.2 PECVD 制备氮化硅薄膜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是将化学反应与射频辉光放电技术相结合,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 来的一种旨在代替其它一些 CVD(如 LPCVD 等) 的一种新方法。工艺要求温度低、淀积的速率 高、反应气体比较简单,被广泛应用。 影响氮化硅薄膜制备的关键因素:温度(350℃~400℃) 、气体流量配比:氮化硅相对于理 论值(总气体体积的 1/5)为过量、反应压强、射频功率
MEMS 压力传感器简述
摘要:MEMS压力传感器是发展最早,且市场占有率极大的微型传感器。顾名思义,MEMS传感器是结合 MEMS相关工艺技术与传统IC技术研制出的一类压力传感器。 因而MEMS压力传感器不仅可以用类似集成电 路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进行高精度、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从而为消费电子和工业过程控制产品用低廉 的成本大量使用MEMS传感器打开方便之门, 使压力控制变得简单易用和智能化; 而且还具有MEMS的特有 材料特性与微型化等优势。目前,MEMS压力传感器综合了相对成熟的微电子工艺,如CVD技术,掺杂技 术和新型的阳极键合技术等,以及绝缘体上硅(SOI) 、碳化硅(SiC) 、氧化铝陶瓷等新材料及相关技术。 MEMS压力传感器的新技术的研发与进展使其向工业、医疗、汽车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扩展,同时也为整 个MEMS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1 基本原理
MEMS 压力传感器主要分为电容型、压阻型,压电式,金属应变式,光纤式等。其中应 用最为广泛, 技术最为成熟的是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两者都是在硅片 上生成的微机电传感器。
1.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基本原理
图 1.1 惠斯登电桥电路图
图 1.2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图
2.5 键合技术
MEMS 封装技术是 MEMS 工艺中的关键性技术,而键合技术则是 MEMS 封装中的关键技
术。 硅片键合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将硅片与硅片、硅片与玻璃或其它材料紧密地结合 起来的方法。其中阳极键合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键合技术。 2.5.1 硅-硅直接键合 两硅片通过高温处理可以直接键合在一起,不需要任何粘结剂和外加电场,工艺简单。 主要工艺流程: (1)将两抛光硅片先经含 HF 的溶液浸泡处理; (2)在室温下将两硅片抛光面贴合在一起; (3) 贴合好的硅片在氧气或氮气环境中经数小时的高温处理, 这样就 合。 技术关键: (1)在键合前对硅片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吸附是至关重要的;
2.2 溅射技术
溅射是一种纯物理工艺, 它应用辉光放电从靶上移走材料,向硅片表面扩散并被收集在表 面。是一种较新的,高技术含量的高效制膜技术。
图 2.2 平行板溅射系统简图
图 2.3 溅射模型
影响薄膜电阻相关特性的关键因素: 1) 薄膜的材料 2) 控制两极间的距离 3) 电场强度 4) 材料靶位置 5) 溅射沉积时间 同时还需控制束能量、束密度和沉积厚度等相关参数,从而控制薄膜的生长速度、质量和 厚度。 利用溅射方法制备薄膜具有可控制薄膜材料各元素组分、 可降低制备时衬底温度、 成膜质量高、 针孔少、附着力强,制成传感器的蠕变小、稳定性好等优越性。
1.2 MEMS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灵敏度和线性度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 膜片的厚度和尺寸,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大值由膜片厚度和面积决定。弹性膜片越薄、 平面尺寸越大,输出的灵敏度越大。当膜片为平膜时,薄膜形状为正方形时传感器的灵敏 度最大。 2) 电阻形状,增加垂直压敏电阻的条数,可提高灵敏度,线性度降低;另外面积越大时,灵 敏度越高,而线性度越低。
3 新材料应用与发展
科学的发展对传感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开始将一些性能更优秀的材料应用到了 MEMS 压力传感器的研制中。如 SOI(绝缘体上硅) 、SiC(碳化硅)以及氧化铝陶瓷等材料被 更广泛地应用于 MEMS 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研制中。
2 相关重要工艺技术
微机电压力传感器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且复杂的工艺技术,其中主要或关键的工艺 有:硅片清洗技术、薄膜制备技术、溅射技术、掺杂技术、刻蚀技术、键合技术、封装技术等。
2.1 薄膜制备技术
薄膜一直是在 MEMS 领域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结构,它既可以直接用于 MEMS 器件,又可以作为 再加工母体。 2.1.1 热氧化法制作二氧化硅薄膜 热氧化法制膜技术包括干法和湿法工艺。
2.4 掺杂技术
掺杂技术——硅晶片上实现压阻制备的技术。扩散和离子注入是两种主要的掺杂技术。扩 散技术,在高温条件下,杂质离子具有一定能量,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迁移,其目的是为了控 制杂质浓度和均匀性,降低生产成本,大批量生产微器件。 包括气态扩散、 液态扩散、 固态扩散。 离子注入,可以很好地控制掺杂剂量。掺杂离子被加速到高能状态并被注入基底。一个主要缺 点是注入时会在路径上对晶体结构产生大量破坏,制造大量缺陷。注入后需要进行高温激活和 退火弥补晶格的有序性。
(2)键合条件:a.温度;b.硅片表面的平整度;c.表面的清洁度:在超净环境中进行
形成了良好的键
2.5.2 静电键合(场助键合或阳极键合) 静电键合能够键合玻璃与金属、合金或半导体。具有要求温度低、键合界面牢固、长期稳 定性好等优点。
图 2.5 阳极键合示意图
静电键合的优势包括键合界面牢固、稳定;机械强度高、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好;静电键 合失败后的玻璃可施加反向电 压再次用于静电键合。 影响静电键合的因素: (1)静电键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要近似匹配; (2)阳极的形状: a.点接触电极:键合界面不会产生孔隙 b.平行板电极:键合界面将有部分孔隙,键合的速率快 (3)表面平整度和清洁度,键合压力适中 (4)电压上、下限,温度 (5)硅上的氧化层厚度一般要小于 1μm
图 2.4 ICP 刻蚀系统结构图
Leabharlann Baidu
如图 2.4 所示,ICP 的主要工作流程,首先反应室高真空状态,通入刻蚀所需气体;电极 加压产生辉光放电现象达到等离子状态;产生的等离子体轰击硅片且与硅片发生反应,生成可 挥发气态物质由真空系统从反应室抽走,达到刻蚀的目的。 影响 ICP 刻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气体流量、上下电极功率、刻蚀时间、气体流量等因素。
关键词:MEMS;压力传感器;压阻式;高温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自 20 世纪 40 年代便已开始,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发明阶段 (1945 - 1960 年) ,以 1947 年双极性晶体管的发明为标志。史密斯(C.S. Smith) 于 1945 发 现了硅与锗的压阻效应并依据此原理制成的压力传感器。此阶段最小尺寸大约为 1cm。技术发 展阶段(1960 - 1970 年) ,硅扩散技术发展、制成凹形硅弹性膜片,称为硅杯。体积小、重量 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商业化集成 加工阶段(1970 - 1980 年) ,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自动控制硅膜厚度。可在多个表面同时进 行腐蚀,数千个硅压力膜可同时生产,实现了集成化的工厂加工模式,成本进一步降低。微机 械加工阶段(1980 年-至今) ,纳米技术——使得微机械加工工艺成为可能。计算机控制—— 线度微米级结构型压力传感器。蚀刻微米级的沟、条、膜,使得压力传感器进入了微米阶段。 个人认为,MEMS 压力传的发展将进入下一个全球互联阶段,目前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传感器, 就像互联网将数以亿计的人类联系在一起一般, 传感器也将有一个物联网生态系统将它们联系 在一起,并且还会建立全球 MEMS 传感器统一标准,一次来维护和管理这个传感器系统。压 力传感器是目前传感器家族中最庞大的一支,因而这一阶段对其的意义不言而喻。
1.3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基本原理
图 1.5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图
图 1.6 电容式传感器实物图
电容式传
感器实物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力使电容极板间距改变,进而改变电容接入电路的参数,从而
获得压力大小的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常见的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图和实物图如图 图 1.5,1.6 所示。实物图中的电容传感器制成梳齿状,每两个“构成”一组横隔栅,即一个电容器, 当外界施加压力, 横隔栅极板间距改变, 电容器的电容值随之改变, 从而完成压力大小的采集。
扩散 环境条件 破损 集中掺杂控制 掺杂深度控制 掺杂密度范围 封装 高温、孵化 无 一般 好 受限于固体溶解性 困难
离子注入 室温、真空、孵化 较大、需要退火 极好 较差 10^11~10^16/cm^2 光致抗蚀剂、硬膜封装
通过上表对比, 可以发现离子注入是制备压阻材料的最佳方法。离子注入的优点是该技术 可以精确地控制掺杂浓度和深度。缺点是晶格缺陷大,需要掺杂激活退火工艺。扩散具有批量 制造的优点,但在控制掺杂浓度和深度方面较差。
图 1.3 增加垂直压敏电阻的条数示意图
图 1.4 薄膜应力 Ansys 仿真图
3) 压敏电阻的几何尺寸,压敏电阻的长、宽等几何尺寸越大对掺杂浓度的均匀度要求越高, 若掺杂浓度增高则输出的灵敏度会随之增大。 4) 电阻位置,由 Ansys 模拟分析硅膜片受理情况如下左图。压敏电阻应尽量布置在膜片外边 缘的附近,距离外边缘越近,灵敏度就越大;同时,也可以采用电阻跨在膜片两侧部分在 体硅区的方法同时得到更高的灵敏度和较小的线性误差。
功耗以及微型化带来了挑战。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灵敏度高,适宜于进行微压测量;功耗低,电阻 是完全的耗能元件,而电容是储能元件;输出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好;微型化变的相对简单。 但其电容变化与施加压力成非线性关系;硅微结构导致感测电容非常小, 电容的变化量更小; 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受到了初始电容的限制。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图 1.1 所示,惠斯登全桥电路。
R1 R4 R2 R3
B,E 间电势差 UBE=0,电路无电压输出;
R1 R4 R2 R3
B,E 间电势差 UBE 不为零。根据此电路特性,将 R1,R2,R3,R4 制成为高精密半导体电阻应变片, 利用其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将压力造成的机械形变转化为电阻本身的阻值变化,进而改变电路 中的电势差 UBE,以此来测量出压力大小。图 1.2 为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中间紫 色部分是硅杯, 具有圆形的应力杯硅薄膜内壁,通常将惠斯登电桥刻蚀正在其表面应力最大处 刻成惠斯登测量电桥;上下玻璃体,上部为真空腔,形成绝压压力传感器。压力施加于下部, 令硅杯发生形变,从而采集压力信息。
1.4 硅电容压力传感器芯体设计的原则
利用差动电容变极间距原理, 其灵敏度比单电容原理提高, 且有利于线性指标的极大改善。
图 1.7 差动电容原理图
硅膜结构采用 E 型结构,即膜片中心具有硬芯,可进一步提高压力传感器的线性。 芯体设计尽量采用对称结构,有利于压力传感器性能稳定,有利于芯体工艺的可操作性。 上述设计原则,对制备工艺提出高要求有了理论依据。 总体上,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常通过成熟的体工艺或者面工艺制造,制造过程较为简单; 有较大的增益,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惠斯登电桥将信号引出, 有较低的 输出阻抗。 但其对温度的线性依赖使得传感器必须实行温度补偿; 压敏电阻给传感器的灵敏度、
2.3 ICP 刻蚀技术
刻蚀技术在传统 IC 工艺以及现代微电子制造技术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与光刻技术配 套形成的流程工艺在 MEMS 制造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刻蚀分为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两大 类 。感应藕合式等离子体刻蚀(ICP)是一种干法刻蚀技术,可实现低偏压、高密度的刻蚀。 主要优点是污染小、刻蚀均匀性、垂直度好。
图 2.1 硅片上的氧化层
干法制膜结构致密,均匀性好,作为掩蔽层和钝化层效果好,且不会产生浮胶现象,但二 氧化硅生长速度慢。湿法制膜生长速度较快,掩蔽能力和钝化效果可以满足一般器件的要求, 但二氧化硅层结构比较疏松,容易产生浮胶 在制作时采用干湿氧交替氧化法生长二氧化硅:10min 干法+40min 湿法+10min 干法。氧 化过程中要及时观测氧气流量,以便及时调整。 工艺改进及发展。含氯氧化,高压氧化以及惰性气体稀释。 2.1.2 PECVD 制备氮化硅薄膜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是将化学反应与射频辉光放电技术相结合,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 来的一种旨在代替其它一些 CVD(如 LPCVD 等) 的一种新方法。工艺要求温度低、淀积的速率 高、反应气体比较简单,被广泛应用。 影响氮化硅薄膜制备的关键因素:温度(350℃~400℃) 、气体流量配比:氮化硅相对于理 论值(总气体体积的 1/5)为过量、反应压强、射频功率
MEMS 压力传感器简述
摘要:MEMS压力传感器是发展最早,且市场占有率极大的微型传感器。顾名思义,MEMS传感器是结合 MEMS相关工艺技术与传统IC技术研制出的一类压力传感器。 因而MEMS压力传感器不仅可以用类似集成电 路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进行高精度、低成本的大批量生产,从而为消费电子和工业过程控制产品用低廉 的成本大量使用MEMS传感器打开方便之门, 使压力控制变得简单易用和智能化; 而且还具有MEMS的特有 材料特性与微型化等优势。目前,MEMS压力传感器综合了相对成熟的微电子工艺,如CVD技术,掺杂技 术和新型的阳极键合技术等,以及绝缘体上硅(SOI) 、碳化硅(SiC) 、氧化铝陶瓷等新材料及相关技术。 MEMS压力传感器的新技术的研发与进展使其向工业、医疗、汽车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扩展,同时也为整 个MEMS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1 基本原理
MEMS 压力传感器主要分为电容型、压阻型,压电式,金属应变式,光纤式等。其中应 用最为广泛, 技术最为成熟的是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两者都是在硅片 上生成的微机电传感器。
1.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基本原理
图 1.1 惠斯登电桥电路图
图 1.2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图
2.5 键合技术
MEMS 封装技术是 MEMS 工艺中的关键性技术,而键合技术则是 MEMS 封装中的关键技
术。 硅片键合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和物理作用将硅片与硅片、硅片与玻璃或其它材料紧密地结合 起来的方法。其中阳极键合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键合技术。 2.5.1 硅-硅直接键合 两硅片通过高温处理可以直接键合在一起,不需要任何粘结剂和外加电场,工艺简单。 主要工艺流程: (1)将两抛光硅片先经含 HF 的溶液浸泡处理; (2)在室温下将两硅片抛光面贴合在一起; (3) 贴合好的硅片在氧气或氮气环境中经数小时的高温处理, 这样就 合。 技术关键: (1)在键合前对硅片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吸附是至关重要的;
2.2 溅射技术
溅射是一种纯物理工艺, 它应用辉光放电从靶上移走材料,向硅片表面扩散并被收集在表 面。是一种较新的,高技术含量的高效制膜技术。
图 2.2 平行板溅射系统简图
图 2.3 溅射模型
影响薄膜电阻相关特性的关键因素: 1) 薄膜的材料 2) 控制两极间的距离 3) 电场强度 4) 材料靶位置 5) 溅射沉积时间 同时还需控制束能量、束密度和沉积厚度等相关参数,从而控制薄膜的生长速度、质量和 厚度。 利用溅射方法制备薄膜具有可控制薄膜材料各元素组分、 可降低制备时衬底温度、 成膜质量高、 针孔少、附着力强,制成传感器的蠕变小、稳定性好等优越性。
1.2 MEMS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灵敏度和线性度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 膜片的厚度和尺寸,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大值由膜片厚度和面积决定。弹性膜片越薄、 平面尺寸越大,输出的灵敏度越大。当膜片为平膜时,薄膜形状为正方形时传感器的灵敏 度最大。 2) 电阻形状,增加垂直压敏电阻的条数,可提高灵敏度,线性度降低;另外面积越大时,灵 敏度越高,而线性度越低。
3 新材料应用与发展
科学的发展对传感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开始将一些性能更优秀的材料应用到了 MEMS 压力传感器的研制中。如 SOI(绝缘体上硅) 、SiC(碳化硅)以及氧化铝陶瓷等材料被 更广泛地应用于 MEMS 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研制中。
2 相关重要工艺技术
微机电压力传感器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大量且复杂的工艺技术,其中主要或关键的工艺 有:硅片清洗技术、薄膜制备技术、溅射技术、掺杂技术、刻蚀技术、键合技术、封装技术等。
2.1 薄膜制备技术
薄膜一直是在 MEMS 领域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结构,它既可以直接用于 MEMS 器件,又可以作为 再加工母体。 2.1.1 热氧化法制作二氧化硅薄膜 热氧化法制膜技术包括干法和湿法工艺。
2.4 掺杂技术
掺杂技术——硅晶片上实现压阻制备的技术。扩散和离子注入是两种主要的掺杂技术。扩 散技术,在高温条件下,杂质离子具有一定能量,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迁移,其目的是为了控 制杂质浓度和均匀性,降低生产成本,大批量生产微器件。 包括气态扩散、 液态扩散、 固态扩散。 离子注入,可以很好地控制掺杂剂量。掺杂离子被加速到高能状态并被注入基底。一个主要缺 点是注入时会在路径上对晶体结构产生大量破坏,制造大量缺陷。注入后需要进行高温激活和 退火弥补晶格的有序性。
(2)键合条件:a.温度;b.硅片表面的平整度;c.表面的清洁度:在超净环境中进行
形成了良好的键
2.5.2 静电键合(场助键合或阳极键合) 静电键合能够键合玻璃与金属、合金或半导体。具有要求温度低、键合界面牢固、长期稳 定性好等优点。
图 2.5 阳极键合示意图
静电键合的优势包括键合界面牢固、稳定;机械强度高、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好;静电键 合失败后的玻璃可施加反向电 压再次用于静电键合。 影响静电键合的因素: (1)静电键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要近似匹配; (2)阳极的形状: a.点接触电极:键合界面不会产生孔隙 b.平行板电极:键合界面将有部分孔隙,键合的速率快 (3)表面平整度和清洁度,键合压力适中 (4)电压上、下限,温度 (5)硅上的氧化层厚度一般要小于 1μm
图 2.4 ICP 刻蚀系统结构图
Leabharlann Baidu
如图 2.4 所示,ICP 的主要工作流程,首先反应室高真空状态,通入刻蚀所需气体;电极 加压产生辉光放电现象达到等离子状态;产生的等离子体轰击硅片且与硅片发生反应,生成可 挥发气态物质由真空系统从反应室抽走,达到刻蚀的目的。 影响 ICP 刻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气体流量、上下电极功率、刻蚀时间、气体流量等因素。
关键词:MEMS;压力传感器;压阻式;高温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自 20 世纪 40 年代便已开始,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发明阶段 (1945 - 1960 年) ,以 1947 年双极性晶体管的发明为标志。史密斯(C.S. Smith) 于 1945 发 现了硅与锗的压阻效应并依据此原理制成的压力传感器。此阶段最小尺寸大约为 1cm。技术发 展阶段(1960 - 1970 年) ,硅扩散技术发展、制成凹形硅弹性膜片,称为硅杯。体积小、重量 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集成化的优点为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商业化集成 加工阶段(1970 - 1980 年) ,硅各向异性腐蚀技术:自动控制硅膜厚度。可在多个表面同时进 行腐蚀,数千个硅压力膜可同时生产,实现了集成化的工厂加工模式,成本进一步降低。微机 械加工阶段(1980 年-至今) ,纳米技术——使得微机械加工工艺成为可能。计算机控制—— 线度微米级结构型压力传感器。蚀刻微米级的沟、条、膜,使得压力传感器进入了微米阶段。 个人认为,MEMS 压力传的发展将进入下一个全球互联阶段,目前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传感器, 就像互联网将数以亿计的人类联系在一起一般, 传感器也将有一个物联网生态系统将它们联系 在一起,并且还会建立全球 MEMS 传感器统一标准,一次来维护和管理这个传感器系统。压 力传感器是目前传感器家族中最庞大的一支,因而这一阶段对其的意义不言而喻。
1.3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基本原理
图 1.5 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结构简图
图 1.6 电容式传感器实物图
电容式传
感器实物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压力使电容极板间距改变,进而改变电容接入电路的参数,从而
获得压力大小的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常见的硅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结构图和实物图如图 图 1.5,1.6 所示。实物图中的电容传感器制成梳齿状,每两个“构成”一组横隔栅,即一个电容器, 当外界施加压力, 横隔栅极板间距改变, 电容器的电容值随之改变, 从而完成压力大小的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