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雷雨》这部剧中,周朴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有着许多不同面孔的商人,同时也是因为他深藏不露的内心矛盾。
他的性格使他成为整个剧情生命力最强的角色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角色之一。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周朴园是一个连名字都带有“园”字的人物,这一点也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他的内心矛盾显然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他身份的初期地位使他的生活和社交圈子仅仅局限于庇护、贿赂和算计之间的“园子”里。
虽然他有本事在园子里做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他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贡献。
其次,周朴园的性格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童年经历造成的。
他曾被父亲欺骗,被梁思申嘲讽,被刘二春毒打,这些都对他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经历使他有了一种强烈的忿忿不平的情绪,也使他有了一种反抗和逆来顺受的态度。
再次,周朴园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由于他和梁思申之间的爱恨情缘造成的。
他爱梁思申,但是他又痛恨自己的爱情。
他痛恨爱情可能会带来的破坏性,并且对于女人的生理和心理一无所知,这也成为他无法解决自己内心冲突的原因之一。
周朴园无法摆脱对梁思申的思念,亦无法告诉梁思申他爱她,因此他变得矛盾而复杂。
最后,周朴园的性格也体现在他的财富观念上。
他经常透露出对财富的热爱和渴望,而这也导致了他在梁思申的眼中变得陌生和恶劣。
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贪婪和无情的商人,而这些都掩盖了他真正的人性。
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过去的人性,成为了社会、政治和商务方面的卓越人物。
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周朴园是个成功的商人,但是他已经失去了宝贵的东西,即人性。
总之,周朴园的性格复杂多样,既有他内心的矛盾,也有他追求财富的渴望。
他身上有很多让人深思的地方,值得我们反复去探究。
他的性格深刻地反应了时代背景和人性的复杂性,这也成为整个剧情中的高潮和重点之一。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首先,对于周朴园来说,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他一方面希望自己拥有更多的权
力和地位,另一方面却又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走上这条路。
这一点在剧中的表现十分明显,他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周军,在抗议活动中干涉警察的执法,却又在他的朋友面前表示反
对暴力。
这一矛盾性也体现在他对妻子周云霞的态度上。
明明深爱着妻子,却又在某些时
候对她表现出压制和冷漠的态度。
其次,周朴园还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他拥有足够的资源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和利益。
然而,这也使得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变得不够真诚和坦率。
例如,在周军的婚礼上,他设
法安排了自己的政治盟友来“表演”,企图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最后,周朴园的个性也有一些自卑与敏感。
过去的经历让他充满自卑感,这推动着他
的工作和追求。
然而,在儿子的抗议行动中,由于怕丢面子和地位,周朴园的情绪失控,
某些情况下甚至表现出挑衅和争吵的态度。
同时,在与周云霞的关系中,他也表现出对妻
子所受的痛苦的敏感与自卑。
这种敏感让他无法充分理解妻子的想法和痛苦,进一步导致
夫妻之间的隔阂。
总的来说,周朴园作为《雷雨》中的一位典型人物,其自我矛盾与复杂性体现在他的
言行、行为和个性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朴园的形象展现了许多复杂的人性特点,这些
特点有力地提醒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矛盾性强的人物,进一步促使我们
为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多做深层次的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周朴园是一个极具权力欲望的人物。
他作为上海大亨,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却对这些还远远不满足,一直在追求更广阔的势力范围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种权力欲望体现在他对女儿翠红的婚姻上,他一心想让女儿嫁给权贵阎王爷,以此来巩固自己在上海的地位。
他甚至愿意用任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勾心斗角、背后算计等,可以说他是一个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这种对权力的渴望使他的心性变得十分复杂,既有担心自身地位的焦虑与不安,又有对他人的操控与利用。
周朴园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物。
他对自己的女儿翠红爱得深沉,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地为她谋福利。
而对待自己的妻子方焘,他也有着深深的情感,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她的行为感到恼怒,但仍然会为她着想。
在剧中,他在对抗阎王爷的时候,也是出于对翠红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这种对家庭的情感使他显得极具人情味,但又难以言喻。
周朴园是一个对正义有追求的人物。
尽管他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但在剧中他对梅儿、219事件以及阎王爷的所作所为,都坚决地表示反对和谴责。
他在剧中的表现,既是对弱者的呵护,又是对不公平的不满,这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对正义的追求。
尽管他的追求过程中有时或者是出于自身的私利,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有着良知和道德底线的。
周朴园又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物。
他在人物性格的构建上既有男性的坚强、果断,又有女性的柔情、矛盾。
这使得他的性格变得异常丰富,时而冷酷无情,时而满怀慈爱。
这种矛盾和复杂的性格,使得观众在看待他的时候不禁感到迷茫和矛盾。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复杂人物,他的性格既有权力欲望的冷酷无情,又有家庭和感情的深沉爱意,更有对正义追求的热切渴望。
这种复杂性格的构建,使得他在剧中的表现异常精彩,也使得观众对他充满了好奇和疑惑。
他的形象也再次表明了曹禺在《雷雨》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揭露。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摘要】《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表面善良,内心却充满着挣扎与犹豫。
周朴园对人情世故持一种理想主义态度,但却常常受到现实的打击。
他对女性的态度也充满着矛盾,既心怀善意又不免生出私欲。
周朴园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让他陷入内心的挣扎,他在自私与无私之间徘徊不定。
周朴园的形象展示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让人深思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
通过分析周朴园的复杂性格特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以及他所代表的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周朴园、《雷雨》、人物性格分析、复杂性格、善良、矛盾、人情世故、女性态度、梦想、现实、自私、无私、挣扎、时代背景、追求、内心。
1. 引言1.1 介绍《雷雨》中的周朴园角色《雷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该剧通过描绘上海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矛盾。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复杂性格在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既有冷静沉着的一面,又有热情善良的另一面。
他身上同时具有各种矛盾的性格特点,这使得他成为剧中备受关注的角色之一。
周朴园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对家庭和朋友都非常负责。
他为人正直,重情重义,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又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在剧中展现出对人性的信任和善良,但同时又被现实的残酷和人情世故所困扰。
周朴园的性格复杂多变,他的内心世界深受现实世界的影响,这使得他在剧中呈现出丰富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1.2 分析周朴园的复杂性格特点《雷雨》中的周朴园是一个极具复杂性格的人物,他的形象展现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人生态度。
在小说中,周朴园的性格特点不仅体现在他善良的外表下隐藏着内心的矛盾,还表现在他对人情世故的看法、对女性的态度、对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自私与无私之间的挣扎等方面。
《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
我认为,周朴园的性格具有三重性,即封建性、资本家的本性和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人性”。
1.封建性。
周朴园这一人物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与和封建阶级有着传统的血肉联系,从他迫于父母之命抛弃侍萍而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可以推断,他生长在一个封建思想相当浓厚的家庭,而在剧中他的封建性表现得最集中的就是他对待繁漪的态度。
18年前他娶了繁漪为妻,但后来并不爱她。
繁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现代美德,与他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不仅不理解,反而视她为神经不正常,是“疯子”。
他不能允许周家有这种叛逆,要“教化”她。
看起来,他似乎是竭尽忠诚地为妻子治病,但这种关心、爱护的真正意义无非是他在尽一个丈夫的责任,甚至是对繁漪的现代观念貌似合情合理地“改造”。
第一幕“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这种封建性。
当他得知繁漪竟敢违反平日的规矩把药倒掉时,便不露声色地叫四凤把剩下的药再拿来。
繁漪反复声明“不愿喝这种苦东西”,他不理;繁漪想等一会儿再喝,他不依;硬是逼着周冲劝母亲当面喝下去,又喝令周萍跪着劝母亲,用“夫权”和“孝道”这双重的论理枷锁迫使她就范。
而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要繁漪为孩子们做过“服从的榜样”。
因此可见,此时的喝药、治病只不过是表面文章,其内容实质是维护家庭的封建秩序和他本人的家长尊严。
(30年前,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来。
大儿子他留下来了,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才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就让侍萍抱走了。
可以想像得到,那情景是多么凄惨。
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侍萍急得没法,只好跳河。
跳河而又不死,连孩子也被救起,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
周萍和鲁大海,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由于社会、阶级地位和生活环境不同,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再也没有办法相处在一起了。
鲁大海对周朴园,怀着极端强烈的憎恨。
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家仇家恨,而是阶级的仇恨。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1. 引言1.1 周朴园的重要性周朴园是中国现代话剧《雷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出现为整个故事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周朴园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的行为举止常常让人难以捉摸,同时又展现出了深厚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在《雷雨》这部话剧中,周朴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配角,而是扮演着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角色。
他的冷漠和热情、勇敢和懦弱、理智和冲动以及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矛盾,都构成了他独特的人物性格。
通过对周朴园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在剧情中的作用和影响,还能够从他身上找到许多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周朴园的复杂性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周朴园在《雷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他所展现出的复杂人物性格也让我们在阅读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启示。
【2000字】1.2 复杂的人物性格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复杂人物性格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深度。
在小说中,周朴园展现了多重层次的性格特征,既有冷漠与热情的矛盾,又有勇敢与懦弱的对立,还包含着理智与冲动的矛盾。
他的复杂性格让读者产生了对他的好奇和猜测,也让整个故事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
周朴园的冷漠与热情对比鲜明,他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冷漠无情,对待他人冷淡若冰,甚至有些残忍。
但是在另一些情境下,他又展现出极度的热情和关怀,对待心爱的人表现得无微不至。
这种冷热交替的性格特征让他显得既神秘又令人难以捉摸。
周朴园的勇敢与懦弱也是他复杂性格的一部分。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可以勇敢无畏地面对,并奋不顾身。
然而在一些私人情感问题上,他又表现出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的懦弱态度,让人感到矛盾和不解。
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为《雷雨》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深度,让读者在探索他的内心世界的也不断思考关于人性和生命的深刻问题。
他的角色定位与整个故事的发展息息相关,他的复杂性格也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简析《雷雨》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在线课堂《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从1934年发表以来,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雷雨》中,作者塑造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下面,笔者就选取其中的三个主要的人物形象,谈谈他们的性格特点。
一、周朴园:独断专行、冷酷无情《雷雨》围绕周、鲁两个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展开,集中反映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
在旧新社会发生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封建礼教似乎不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般可怕,新思想也似乎不再受人们的排斥。
周朴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在家里,他是性格古板、思想落后、蛮横专断的封建大家长。
专制、自私、冷酷是他的标签。
三十年前,为了自己的前程,他遵循父母的意愿,抛弃了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的爱人鲁侍萍;三十年后,为了维护自己封建大家长的形象及家庭内部的秩序,他处处压迫妻子繁漪。
他尤其看重家庭秩序和自己大家长的地位,要求家人对他俯首帖耳,不得违抗和冲撞。
当繁漪不想吃苦药时,他就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强迫蘩漪喝药,并严厉地说:“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在外面,他是唯利是图、压榨工人、冷酷无情的大资本家。
他与工人阶级的代表鲁大海发生了冲突。
鲁大海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
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剥削工人,压迫劳苦大众,唯利益至上。
即使在后来得知了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毫无同理心,甚至纵容悲剧发生。
当亲情与利益产生了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作为封建大家长,周朴园专横独断,眼里只有冰冷的秩序而无温情;作为大资本家,他阴险狡诈,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择手段。
他的出身和经历,使其成长为一名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资本家。
二、繁漪:大胆叛逆、偏执乖戾一个被根植过自由、平等思想的人,一旦生活在现实的牢笼里,就会不断地反抗。
《雷雨》中的繁漪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进步思想,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新女性。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复杂人物性格的角色。
他是一个既文化又野蛮、既才华横溢又情感冲动、既爱国又欲望强烈的形象,因此他引人入胜,让人无法忘怀。
首先,周朴园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人物。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善于写诗、作文、画画等等。
他不仅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还具备了现代化的观念。
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为祖国民族的振兴尽了自己的努力。
在他的笔下,大自然、小生命都有了生动的形象,如同一位具有诗意的艺术家。
他的文化底蕴不仅让人感受到他的高尚品质,还塑造了他的光辉形象。
其次,周朴园的人物性格也有着极强的欲望冲动。
他是一个对于爱情和性的需求极强的人,喜欢女色、嫖娼、纵欲等等。
他的男性情欲极强烈,让他的生命充满了热情和欲望。
同时,他也有着深深的家庭责任感,放下自己的欲望去关心妻子和家庭。
他在情感上的矛盾让他成为了一个极具人性的形象,他既有着人之常情,又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都展现了他的复杂个性。
最后,周朴园是一个真正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物。
他虽然文化底蕴丰厚,但因自己的狂妄和轻佻不慎陷入了困境。
他的自负导致了他在爱情和社会上的失败,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的后悔和痛苦充满了整个作品,这个曾经被命运玩弄的人物最终在自己的错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综上,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
他的文化底蕴和热爱国家让人敬重,他的欲望冲动和狂妄自大又让他不可追捧。
他的命运和人生经历让人唏嘘不已,这个既可悲也可爱的人物将永远活在读者们的心中。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1. 引言1.1 介绍《雷雨》中周朴园的角色背景周朴园是中国现代戏剧代表作《雷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位富有权势的土豪,也是故事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之一。
周朴园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受到封建传统思想的熏陶,以权谋和利己为重。
他在社会上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财富,是一个典型的暴发户。
周朴园表面上是一个强势的人物,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他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主角的竞争对手,也是情感纠葛的导火索。
周朴园的角色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那种权谋与经济利益交织的复杂关系。
他的形象在故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也引发了一系列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周朴园这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为《雷雨》这部戏剧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思考深度。
1.2 概括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周朴园是《雷雨》中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人物性格既有善良仁慈的一面,又有冷漠无情的一面,同时还展现出权谋诡计、自私利己、矛盾内心挣扎等多重复杂性。
他的性格仿佛是一个谜团,让人难以捉摸。
在周朴园身上,既有一种善良与仁慈的品质,他对待家人和朋友都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关怀,体现出他的宽容和慈悲心。
与此周朴园又展现出冷漠无情的一面,他在权谋诡计中展现出的狡猾和残忍让人难以接受。
周朴园的自私利己也使他在面对选择时更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非他人的感受。
这种矛盾的性格让周朴园在内心挣扎中摇摆不定,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他的性格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也为《雷雨》中的故事情节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和张力。
2. 正文2.1 周朴园的善良与仁慈周朴园的善良与仁慈在《雷雨》中是其复杂人物性格的一部分。
尽管周朴园在权谋诡计方面表现出伶俐和毒辣,但他的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颗善良与仁慈的心。
在小说中,周朴园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展现出了无私的关爱和慈祥的态度。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
以下是对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分析:
1. 封建大家长: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大家长,他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对家庭成员有着绝对的权威。
他的行为和思想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他的家庭关系也充满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痕迹。
2. 伪善:周朴园在表面上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实际上他内心阴险、自私。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冷酷无情,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们的幸福。
3. 专制:周朴园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圣旨,家庭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非常严厉,甚至经常使用暴力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4. 懦弱:周朴园在面对自己的过去和错误时,表现出了懦弱和逃避的一面。
他不敢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也不敢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周朴园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和行为都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同时也有着伪善、专制和懦弱的一
面。
他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雷雨中周朴园的心理描写作文
雷雨中周朴园的心理描写作文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就如同这肆虐的天气一般,翻涌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周朴园,这位在家庭和社会中都看似高高在上的人物,当雷雨来临,他的心理防线也开始一点点地崩塌。
他坐在那间阴暗的书房里,听着窗外的雷声轰鸣,雨滴猛烈地敲打着窗户,仿佛每一滴雨都在敲打着他的心房。
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他的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和悔恨。
他想起了曾经与侍萍的那段感情,那个温柔善良的女子,被他无情地抛弃。
如今,命运的轮盘似乎又开始转动,让他再次面对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他的心里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害怕真相被揭露,害怕自己的名誉和地位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又在内心深处对侍萍有着一丝难以割舍的情感。
当他得知侍萍还活着,并且就在自己的家中时,他的内心先是一阵惊愕,随后便是深深的恐惧。
他惊愕于这个多年来以为已经消失在世界上的人竟然还活着,恐惧于这个女人的出现会打破他现在看似平静的生活。
他在心里不停地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会回来?”他的额头开始冒出冷汗,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在面对侍萍的时候,他试图用金钱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可他的内心却清楚地知道,这根本无法抹去他曾经犯下的罪孽。
他看着侍萍那沧桑的面容和哀怨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责。
他想对侍萍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口,只能尴尬地沉默着。
周朴园的心里还充满了对家庭的担忧。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周萍和后妻繁漪之间的不伦关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和耻辱。
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家之主,竟然无法掌控这个家庭的局面,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恢复家庭的秩序和尊严。
然而,随着事情的发展,他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控制局面。
繁漪的反抗越来越激烈,周萍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周朴园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一生所追求的权力和财富是否真的有意义。
雷声越来越响,周朴园的心也越来越乱。
《雷雨》人物形象
《雷雨》人物形象1、周朴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年轻时,他对侍萍始乱终弃。
年老了,他似乎在深情地“怀念”已死的侍萍,他打听侍萍的坟墓,并表示要为侍萍修墓,以表示自己的“纪念”。
成为绝妙的讽刺的是,与此同时,他还谎称侍萍是“贤慧、规矩”的“小姐”,只跟他“有点亲戚”关系。
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是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侍萍的卑劣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关系”是有损门弟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孤独、寂寞,因此怀念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得精神得到自我解脱。
其实,他的怀念是十分“廉价”的,也是十分自私的。
因此,当他知道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立即声色俱变,以至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也不许到周家来。
”他对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热忽冷、软硬兼施,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说明他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
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而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则从社会斗争的角度揭露了周朴园反动阶级的本性。
周朴园使用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买通工贼,分化瓦解工人队伍,并开除了罢工工人代表鲁大海,残忍与狡猾集于一身。
鲁大海在愤怒申斥周朴园时,揭露了其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二百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钱。
为了镇压罢工运动,他还唆使矿警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
他“绝子绝孙的昧心”的发家史,充分暴露了他的狠毒、残忍,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这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刚毅、顽强。
她尝尽了人间的辛酸。
年轻时在周家当女佣,被周朴园引诱,生了两个儿子。
雷雨中的人物关系与性格分析
雷雨中的人物关系与性格分析《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作者曹禺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悲剧。
在这部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性格特点,他们之间的关系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周朴园这个人物。
周朴园是周公馆的主人,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
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却虚伪狡诈。
他年轻时曾与侍女侍萍相爱并生下两个儿子,但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抛弃了侍萍,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
多年后,当他再次见到侍萍时,却害怕她的出现会破坏自己的家庭和名誉,表现出了极度的自私和冷酷。
周朴园的性格中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他试图掌控家中的一切,包括妻子蘩漪和儿子周萍、周冲。
他的专横和独裁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蘩漪是周朴园的妻子,她是一个性格复杂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
在周公馆这个压抑的环境中,蘩漪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她渴望自由和爱情,却被周朴园的专制所束缚。
长期的压抑使她的性格变得扭曲,她与继子周萍之间的不伦之恋既是她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她内心绝望的表现。
蘩漪的性格中有着强烈的爱恨情仇,她的反抗虽然最终以悲剧收场,但却展现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周萍是周朴园的长子,他是一个懦弱、矛盾的人物。
他在父亲的权威和继母蘩漪的情感纠葛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
周萍一方面对蘩漪的感情感到愧疚和恐惧,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她的纠缠。
他试图寻找新的出路,与四凤相爱,但这种爱更多的是一种逃避。
周萍的性格弱点使他无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四凤是周公馆的侍女,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
她出身贫寒,却有着一颗纯洁的心。
四凤与周萍的相爱是她生命中的一抹阳光,但这段爱情却因为复杂的人物关系而注定是一场悲剧。
四凤的单纯和善良在这个充满阴谋和欺骗的家庭中显得尤为珍贵,她的命运也让人感到无比的同情。
周冲是周朴园的次子,他是一个充满理想和热情的年轻人。
《雷雨》中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
争鸣《雷雨》中周朴园人物形象分析海燕摘要:《雷雨》是一代名剧大家曹禺先生的名作,开始创作至问世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雷雨》也是一部悲剧作品,更像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部缩影。
而剧中的人物周朴园,可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统治阶层的代表人物。
周朴园兼具有资本摄取者、封建大家长的双重地位。
其具有人性中的恶,即:对资本毫无人性的摄取。
但是也有存在人性中的闪光点,即:对侍萍那段感情的追忆。
本文通过分析周朴园这一人物角色,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一戏剧人物,也加深对曹禺先生的名作《雷雨》的认识、理解。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人物形象经典剧作《雷雨》的面世时间在1933年,该剧作一经面世就在话剧的舞台上经久不息、历久不衰。
第一版《雷雨》于1954年开始排演,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所主持。
经此之后,逐步开始在全国多加剧院所上演。
在创作方面,雷雨完全遵循了西方戏剧“三一律”的原则。
“三一律”即指:戏剧创作需要在时间、地点及行动丧保持一致性[1]。
《雷雨》的戏剧时间在24小时之内、时间统一。
故事产生的地点在一个城市之中,动作同样也在统一的结构中。
从《雷雨》诞生的那一刻起,剧中人物周朴园就成为了其中的典型形象,可以说是旧时代的守墓人、掘墓人。
一、周朴园——是封建制度的守墓人戏剧《雷雨》的中心人物之一就是周朴园。
通过对周朴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深入揭示出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本质。
周朴园本是封建家庭的一员,后又有德国留学的经历。
在留学期间,接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开明思想,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名“有教养”的人。
在留学结束之后,周朴园回国经营煤矿公司。
经营方式虽包裹着社会经济的外壳,但是却使用最为封建的专制大家长方式来管理公司。
并且,对家人也是此种方式,表明了封建大家长教育的蛮横、不容反抗。
例如:周朴园在会客后,听见自己小儿子周冲对罢工工人说了几句同情的话,而后立即对周冲进行了一番教训,认为他这次说的话太多了。
在对儿子的教育中,只允许其脑海中存在自己植入的思想,而对于其它任何的独立思想均不允许存在。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周朴园是中国著名作家曹禺在其代表作《雷雨》中塑造的一个复杂人物。
他是一位地主阶级的家庭成员,同时又是一个心思缜密、聪明机智的人。
周朴园的人物性格有着多重面向,既有正面的特质,也有负面的一面。
周朴园的正面特质是他智慧思维和机智应对。
周朴园是一个具有过人智慧的人,他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触觉,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每个人的心思和动态。
这使得他在与权力和利益斗争中游刃有余,能够通过一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方说,他在与小雷家农民斗争时,能够巧妙地利用各种手段分化瓦片厂工人,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一方面以道义的名义劝说谋利者移开资本,一方面主动满足工人的利益诉求,使得他能够在农民和工人之间打造出一个矛盾的关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周朴园的负面特质是他过于冷漠和无情。
周朴园来自于地主阶级,天生具有一种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特质。
他对待自己的妻子范文芳冷淡无情,喜欢将自己的丈夫身份摆在高高的位置,以独裁的态度对待她。
而对于农民和工人,他更是心如冰雪,残忍无情。
他主动“归心似箭”地去迎娶范文芳,但对于困在小雷家砖瓦厂的工人和农民却袖手旁观、冷眼相待,甚至在他们面临困境时,周朴园还对他们的遭遇不屑一顾,只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种无情的态度让人深感他的冷血和残酷。
周朴园对于权力和利益的追求也是他复杂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
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他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他通过婚姻与权力结合,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和范文芳进行利益交换,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甚至在没有任何人追求范文芳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主动去娶她。
这一点体现了他对自己利益的高度重视,并为了目标不惜一切。
周朴园是曹禺在《雷雨》中刻画的一个复杂人物。
他的智慧和机智使得他在社会与家庭中游刃有余,但他冷漠无情的态度以及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却也深刻体现了他的复杂性格。
通过对于周朴园这一复杂人物性格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曹禺创作的《雷雨》所传达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周朴园心中有没有爱——雷雨人物解读
让我们从周朴园还是一个少爷时说起,他与丫鬟相爱了,看似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但不同于其他的版本。他们是真心相爱的,而且还会爱得刻骨铭心。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周朴园第一个爱的是梅侍萍,他们在一起有了两个孩子,因此可以说他们不是偶然地一夜风流。他们之间至少过了三年感情生活美满的幸福生活。之后的两次失败的婚姻可以让我们看出周朴园对这最初的感情生活难以释怀。鄙人之见,此时的周朴园对于鲁侍萍是认真的,他的心中是爱意充盈的。谈到这里就不能不谈谈三年后的悲剧了:他们分手的时刻来临了。戏里只说这一家要娶一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在那个年代,结婚讲究门当户对,一个少爷于一个丫鬟的结合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应该看到以及想到,那个时候的周朴园也不过20多岁,在封建势力强大的家族中,他也不过是像《家》中高觉新那样的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这一次的背叛,或许更多的时无奈,我们不能因此说,周朴园的心中是没有爱的。
周朴园心中有没有爱
——试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冷血、无情之人,周朴园一出场便是封建家族家长形象,其阶级性、虚伪性一览无遗。在“仁厚”、 “教养”等外衣下掩藏着伪善、庸俗、卑劣。对于自己的家人,他从来都是死板刻薄,一切都要按自己认为合适的规则来,不允许有任何反抗。对于蘩漪,他更是没有好脸色,最多的交流便是“询问病情”,以及那句无情的“喝药”。他的心中到底有没有爱?
再看看现在,就是四幕戏为我们展现的。生活的打磨,已经让他俨然成为封建主义的卫道士,大资本家的代表。此时的他,麻木不仁,他的心中还有爱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家庭生活。周朴园保持了梅侍萍当年的所有家具和所有摆设,屋内摆放着她当年的照片,连梅侍萍当年生孩子不敢吹风要关窗这个习惯都保存下来了。好几次蘩漪说“热”。要开窗,仆人就说,“老爷说过不叫开”。这说明什么?说明时隔多年,周朴园对鲁侍萍还是难以释怀。也可以这样说,他有些“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不是见一个爱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或许生活的染缸让他失去本真,但心底的最深处,他还是有爱的。很多人说,他之所以摆出对鲁侍萍念念不忘的样子,是因为对当年冲动的歉意,以及虚伪使然。但我不敢苟同,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生活环境吧:两个儿子不能让自己满意,妻子神经兮兮,矿上又罢工不断。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他已经很累了。如果他虚伪,他根本用不着这样骗人。只有出于自己内心的爱情需要才会这样持之以恒地维护一种旧的生活习惯。最后来看一看小高潮——两人相见。周朴园并不知是自己魂牵梦绕的鲁侍萍。但她的一系列事让他忆起了侍萍,在这个两人打哑谜的阶段,我们理应品出那段沉淀了三十年的感情,这是周朴园全场戏感情迸发的时刻,那一言一语,每一个表情都仿佛让我们回望到了当年的他。虽说后来那几句“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极为煞风景,但我们完全不能因为此而抹杀前面的感情流露。三十年了,周朴园在复杂动荡的社会里摸爬滚打了三十年,封建家族出身的他,不可能单纯如以前,他说这些话,是身份使然,是地主的本性的暴露。但他阶级上的丑陋不能抹杀掉他的感情。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由曹禺创作于1934年。
该剧以当时上海的市民生活为背景,围绕着两个家庭的恩怨纠葛展开,充满了现实主义的风格和社会批判的力量。
在这部剧中,周朴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他的复杂性格使得他成为了戏剧中的一大亮点。
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不仅展示了曹禺的写作功底,更是对当时社会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雷雨”主题的发人深思。
首先来看周朴园的善良和仁爱。
周朴园是一个心地善良、宽厚仁爱的人。
在剧中,他对待家人和周遭的人都充满了关爱和宽容。
他对待妻子的态度始终保持着理解和宽容,尽管妻子对他并不忠诚,但他始终没有对她产生过多的怨恨和愤怒。
对待婆婆,他也是一直尽心尽力,关心照顾,不遗余力。
周朴园有一颗宽广的胸怀,能够宽容地面对周遭的人和事,这种善良和仁爱的性格使他成为了周边人们心目中的好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显得笃定大气。
同时周朴园的品行也展现出了他的软弱和胆怯。
在与妻子的关系中,他总是选择了逃避和妥协,这使他并没有真正地去面对和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尽管他知道妻子的不忠,但他从来没有采取过果断的行动,反而选择了容忍和姑息。
在他的性格中,胆怯和软弱的一面始终存在,这也是他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朴园还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怀。
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他对待生活、对待家庭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念和追求。
他对于家庭的期望和对待家庭的付出都带着一份理想主义的情怀,他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的生活环境。
在周朴园的心目中,家是温馨的港湾,是他心灵的栖息之所。
在现实的生活中,这份理想主义往往与实际的生活磕磕绊绊,这也使得他的内心产生了一些强烈的矛盾和冲突。
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朴园也具有一定的猜忌和阴暗的一面。
尽管他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宽厚和善良,但是在面对某些事情时,他也有可能表现出猜忌和不信任。
在剧中,他对于妻子的行为一直存在着一种疑心和不信任,这也使得他的内心时常充满了阴暗和猜忌。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周朴园作为剧中的复杂人物之一,其性格特点极为引人瞩目。
一方面,他是一个在社会上极度成功的人,有着身世显赫的家庭背景和高明的政治手腕,在商业和政治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卑鄙阴险、心思敏锐但不择手段的人,往往对他的儿子及下属采用残酷的手段,追逐权利的欲望令他变得无情而聒噪。
首先,周朴园的性格非常复杂。
他有着强大而精明的头脑,能够很好地掌握世间的一切事物。
他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所需付出的代价,同时知道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技巧去达成目的。
这也是他能够在商业和政治上全面获得成功的原因。
然而,这种精明和决策能力往往让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过于冷酷,由此产生的暴戾傲慢和冷漠使他陷入了困境。
其次,周朴园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
他往往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
无论是阴谋诡计还是报复手段,他总是会至少考虑一下这样做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
这种性格特点,让他在处理与他利益相关的事务时根本不关心别人的感受和利益,从而被视为商人道德的代表。
然而,这样的行为习惯往往会令他承受社会和家人的厌恶和痛苦,使他在随后的人生经历中陷入了迷茫。
最后,周朴园也有一些非常人性化的特征。
他在儿子和情人面前才表现出自己柔软的一面,表现出慈父的样子。
他对他们往往会毫无保留地给予自己的支持和爱护,并且在他们面前也会表现出一些仁慈的行为。
由此可见,周朴园的性格并不是一面丑陋的形象,而是一个十分立体的、充满人性的形象。
综上所述,周朴园是一个性格非常富有复杂性的人物,他的性格特征极其丰富多样,既有着冷酷无情和强势霸道的一面,也有着柔和关爱和人性化的一面。
在这种性格的深层次中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挣扎性,使《雷雨》这部经典之作更加富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引人深思。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阅读教学之《雷雨》中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周朴园这一角色的复杂性格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周朴园作为剧中的反派人物,其性格既复杂又让人深思。
在阅读教学中,分析周朴园的复杂人物性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情,深入挖掘角色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物分析能力。
周朴园的性格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
在剧中,周朴园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从他的言谈举止和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深厚内心世界的人。
他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命运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孙少平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有着深刻的不认同。
他认为“中国人天生就是被统治的,不受统治,就会稀里糊涂地混到老死”,这种思想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保守氛围而言,显得非常前卫。
这表现出周朴园内心深处的矛盾,他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怒,使他变得阴鸷且极端。
他渴望改变社会,却又无法找到途径,因此他的内心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无法释怀。
周朴园的性格还表现出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观。
他曾经在信中写道:“我出仕帝都,照样被人看不起。
你说我怎能不灰心丧气?”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观。
他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局限,他渴望改变,但又无能为力。
他在孤独无助的状态下,选择了极端的做法,去粉碎他所看不起的政治理想。
这种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观,使他在剧中变得极端和愤怒,也使他的命运最终走向了悲剧。
周朴园的性格还表现出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固执。
在剧中,周朴园深爱着阿莲,却也因为自尊心和固执,一直没有正视自己心中真正的情感。
他对阿莲的爱,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个痛苦的秘密。
他对阿莲如此的执着和固执,同时也使他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无法释怀的爱情,使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下,他对于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产生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周朴园的性格也表现出他内心的软弱和无助。
他在剧中一直扮演着一个失败者和受害者的角色,他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软弱和无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中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分析在中国,还没有哪一个剧作家的剧作,能像曹禺先生的《雷雨》一样久演不衰。
它从诞生的三十年代直至今日,依然是中国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宠儿。
剧本除了以错综复杂的矛盾、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吸引人外,更以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吸引观众。
曹禺曾在谈《北京人》的创作体会时说:“一切戏剧都离不开写人物,而我倾心追求的是把人的灵魂、人的心理、人的隐秘、内心世界的细微感情写出来。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人物的灵魂深挖一下,把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挖一下。
”正是由于曹禺以一个戏剧家的艺术眼光对人的深刻观察、用心感受,才使得他给我们展示了众多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人物。
周朴园是曹禺的戏剧中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物,其复杂在于对这个人物人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利用不同的话语进行阐释,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对其予以解读,正因如此,人们从主流政治话语的角度把他定性为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反动的资本家的形象;从道德的角度说其是“伪善的”、“虚伪的”、“无人情味的”、“自私的”家庭暴君的形象。
人们在评论周朴园时更多看到的是其反动性、阶级性,他身上丑恶的一面,而且是用放大镜去尽力对其放大、凸显。
这总让人感觉到周朴园的形象如果仅仅如此,似乎与其作为一个杰出的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难以吻合,我认为,周朴园这个形象之所以让人们有话可说,而且说起来没完,津津乐道,关键在于这个形象既是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符号化的意识形态的周朴园,又是独特的心理的情感的个性化的鲜活的周朴园。
我们不能只看到他的表面的政治的、社会的、道德的符号化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更应该深入探察其隐蔽的丰富的心理、情感世界。
对于前者,学界已有诸多论述,本文不予以过多涉及,仅从后者的角度对其进行探察、挖掘,以期能揭示其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理情感的演变轨迹及其丰富内涵。
在第一幕中,周朴园和儿子周萍谈话,说所以要把南方的家具带到北方、按照三十年前的老样子排着,夏天也总是关上屋子的窗户,都是为了纪念侍萍。
他给大儿子起名叫萍,也是为了纪念侍萍。
周朴园以此来教育儿子,给人的印象是他是个念旧情重道义的人。
在第二幕中,周朴园还未认出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他向鲁妈打听侍萍的坟墓在哪儿,想去修一修坟。
这不能不使人感到,他对于死去的侍萍有十分深切的怀念。
这种怀念之情保持了三十年之久。
应当怎样认识周朴园的这种感情呢?过去很多评论都认为,周朴园和侍萍30年后在周公馆的客厅里相遇的情景表明了周朴园的虚伪或伪善,我认为,这种解释未必充分,为什么呢? 三十年前,他与一个女仆相爱,一个大家公子,一个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现代青年,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迈出了这一步,能认为他与侍萍的爱是假的吗?三十年后,他每年都记着侍萍的生日,照着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记吗?”他保持她“生前”的习惯,表现了一种忏悔,这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具有一些道义力量和感情力量的。
甚至于在三十年之后,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还能感到熟悉,这难道不是刻骨铭心的爱吗?他的厅堂里的旧家具,他要找的旧雨衣、旧衬衣,似乎并不全是故作姿态。
在他的心灵深处,对美丽、温顺的侍萍还保留了一处思念的角落。
可以说,3O年间在周朴园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里,侍萍始终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周朴园与侍萍的婚恋情结是何等厚重,这段恋情对周朴园是何等重要,可想而知。
周朴园与蘩漪的冲突从表面上看,是周朴园按照封建传统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妻子言听计从,做一个“服从的榜样”,希望妻子能维护其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做个“贤内助”。
他们的实际矛盾冲突是,周朴园希望蘩漪是“百依百顺的旧式花瓶”,想在蘩漪身上复活30年前的那位美丽、贤惠、顺从、温柔又体贴的梅侍萍,使他对梅小姐的思念现实化。
而蘩漪是个“任性,傲慢,完全生活在爱的情感中”的决不驯服、顺从的追求人格独立、夫妻平等的接受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他无法从蘩漪那里实现自己的愿望,无法得到心理、精神、情感的满足,他失望了,才对她“冷淡”起来。
可以说导致周朴园和蘩漪发生冲突的死结是潜藏在周朴园心理深处的对侍萍的恋情而形成的心理情感情结,由于周朴园和蘩漪对对方的失望不断地激活这种情结,从而不时怂恿周朴园对蘩漪施以冷漠、专横和压抑,甚至对蘩漪的合理的心理、情感需求也置之不理,视若无睹,这样就不停地加剧两者的对抗和冲突。
三十年前侍萍的被抛弃,是因为周朴园要娶门当户对的阔小姐,不是周朴园不爱侍萍,而是与利益相比较,他便把情爱放在了其次的位置,所以,当侍萍未出现时,他便真诚地怀念她。
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当侍萍又出现在他面前时惊惶失措,声色惧厉,严厉地喝斥到“你来干什么?”极端矛盾的态度,判若两人的口气呢?曹禺先生曾谈到说“周朴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
他是封建家庭专制主义的代表,但并不是没有人性。
例如他对鲁侍萍(即鲁妈)的爱情,应该说不是虚伪的。
……既然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出于真心的,那为什么侍萍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又会露出那样的面目呢?他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心狠起来了。
他跟警察局长、英国买办来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工人,甚至不惜用工人的性命来填满自己的腰包。
侍萍的出现,使他一下子从对过去的怀念回到现实的利害关系中来了。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是他三十年来在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我这么有钱,别人怎么突然找到我的头上来。
他把别人也当成和他一样变坏了,立刻审时度势对付。
这就露出了他的资本家的面目。
”他以为鲁妈是受人指使,千方百计地寻找他,是想以过去的关系讹诈他才来的。
他是以商人的庸俗卑劣的心理来看待鲁妈出现在他面前的。
为了维护他的尊严和地位,他立刻质问鲁妈:“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立即辞退了鲁贵和四凤,提出“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的条件。
这是他害怕事态扩大,威胁到他的个人利益,妄图掩盖以往事实的真相。
这和他开始时的托物寄情、怀念故人的感情相对照,似乎判若两人。
但这种相矛盾、相对立的感情都是周朴园的真情流露,不过它们是在不同时间、地点和场合的流露罢了。
它们在维护周朴园的阶级地位、身份等问题上统一在一起了。
不难看出,怀念侍萍是为树立他的威严,提高他的地位,绝情寡义也是出于同一目的。
这是资产阶级极端自私自利阶级性的表现。
因为一个“利”字,因为侍萍可能要危及到他的家庭安全,甚至可能毁灭他一向引以为自豪的“圆满的、最有秩序”的家庭时,30年前的环境与情感状态和30年后的环境与情感状态的巨大变异,物是人非,旧情难在,周朴园与侍萍复原过去已是不可能。
所以周朴园必须在保持对侍萍真诚的怀念与保全这个家庭的声誉、社会地位不受损害之间进行选择时,“自私”的周朴园很现实地选择了后者。
因为他是一位具有封建地主阶级思想的资本家,他要做到的是一个非常“有体面”的人物。
周朴园给鲁妈一张五千元的支票(被鲁妈撕了),还想汇一笔钱给鲁妈。
这自然不能用怀念之情来解释。
他自己都明白地说,这样做是为了“赎罪”。
但是,正如鲁妈所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金钱不能赎罪。
但在周朴园看来,金钱不仅可以给他带来地位、身份和享受,而且可以赎买罪恶,以求得心灵的安宁。
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丑恶灵魂的表现。
在周朴园的哲学里,首先考虑的是利益,其次才是感情。
这一点在侍萍的身上可以印证,在鲁大海身上也可以印证。
当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时,他可以制止周萍及仆人殴打鲁大海,但他决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利益,照样开除鲁大海。
他永远不会为了感情而头脑发昏,在情与利的纠缠中,利益总是战胜了情感,所以,他注定是金钱的拥有者而不是情感的失败者。
三十年前的周朴园与三十年后的周朴园是统一的。
周朴园,一个表面上冷酷、自私、虚伪的人,是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事的,他只能在内心深处祭奠和怀念真心所爱的人,用一种悲剧形式来表达爱。
因为一个为了赚钱不惜淹死二千多名小工的资本家,难道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赎罪吗?如果不是对侍萍曾经有一份真爱,恐怕很难让这个资本家拿出一分钱来。
再看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
她恨,显而易见,自不待言。
但她的恨中有爱。
三十年前她对他的爱,正如今天四凤对周萍的爱。
三十年后第一次见面,她并没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当她在那间映照着前尘旧梦的屋子里看到那个三十年前爱过,三十年来恨着的冤家时,恍然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情境,其情感是迷离的、感伤的。
在一种不愿相认(由于志气)又不甘不认(由于情感本能)的矛盾中,她最终忍不住一步步引导着周朴园认出了自己。
她说:“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这句话合着忧愤哀怨,也合着伤感,自然也不无女性柔情。
她继续说:“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这简直是缠绵的呼唤和柔情的期盼。
她对这个有负于她的人的复杂情感由此可见一斑。
理性在她同被周萍和下人们打伤的大海离开周家时占了上风,但大海要去周家报复时,侍萍又说:“你要是伤害了周家的人,不管是那里的老爷或是少爷,你只要伤害了他们,我是一辈子也不认你的。
”可见她对周朴园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她对四凤说:“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弱,太易变了。
”她不恨周朴园是因为她爱他,自然她也曾感受到他的爱,她也便自然在这个基础之上原谅了周朴园。
我们还应该注意《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对于认识和理解周朴园这个形象的特别意味。
周朴园把周公馆卖给教堂做医院,为蘩漪在这里治病,是周朴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晚了一年把侍萍也接到这里来养病,如何解释呢?死的死了,走的走了,疯的疯了,侍萍也离开周公馆了,对于“凶残”、“自私”、“伪善”又十恶不赦、无情无义的周朴园还有必要在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一年”后把侍萍接到这里来治病吗?如果是那样一个周朴园有必要承担这种义务和责任吗?是的,可能是其有罪于前,悔罪于后吧,周朴园想以此来赎其不赦之罪,以减轻来自心灵的责难,我想如果周朴园要真是那样,他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有此善举了。
剧作中并没有对周朴园探视蘩漪的情形进行细致描述,而突出了他真切地询问侍萍吃饭怎样,大脑清醒不清醒等情状,恐怕这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心里对侍萍的爱恋情结在起作用,即使悔罪,这也是他有此行为的内在动力。
这里的情节在过去人们分析周朴园时往往被忽略,是不应该的,作者在很多文章和不同场合都谈到“序幕”和“尾声”的重要性,这里的意味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认识周朴园是一个既有地主阶级某些特点,又有资产阶级某些特点的封建性很强的资产阶级人物,同时又不能只是着眼于其阶级属性,而忽略其作为一定阶级的人的性格的丰富性;特别是他对侍萍的感情是复杂的,他确曾“爱”过侍萍,侍萍被赶走后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不能因为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为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与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