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考试题以及答案
2011级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提纲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
概念: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学,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的总和。
所谓学说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运动是指各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行为,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
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包括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的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规律两大部分。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然在全世界胜利的信念。
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方法:①论联系实际②世界联系中国③成就联系挫折④现实联系历史⑤现在联系未来3、空想社会主义的概念。
定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理论和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主要贡献:一、为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料。
二、对资本主义尖锐而深刻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地研究资本主义极为宝贵的材料。
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根本缺陷:一、他们基本上坚持唯心史观,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二、他们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三、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向统治阶级呼吁,主张以和平示范和宣传的形式建立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越”。
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至多国,并进入了科学模式的探索时期。
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为现实:(1)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4)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一系列根本缺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1、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在推进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使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以及其他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当时形成的诸多的社会主义思潮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石?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三页
二、如何认识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社会主义设想和现实不一致的问题)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五页
三、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性?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六页
四、如何理解俄国从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新经济政策的实践)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七页
五、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列宁思想)
答案是老师上课补充内容,列宁的九条思想,
六、如何认识在斯大林时代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地位的转化?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十页
七、苏联七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结论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十页
八、没有记下,欢迎大家补充
九、改革开放30年的十条经验。
答案:(此为网络搜索结果,和老师补充的内容大体一致)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3、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4、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5、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6、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7、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
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8、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9、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10、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十、三次飞跃的认识(意义)
答案在复习资料的第十六页。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总结
《一》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是什么?2.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4.“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4. 列宁“新经济政策”对今天的启示4、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8、新经济政策的特征?主要精神?5.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再认识的主要观点。
6.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崇拜”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7.中国共产党在50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哪些成果。
8.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基本内容是什么?9.“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和观点。
10.苏东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是什么?9.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1.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基本经验教训。
十四、试述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试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8.苏联模式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有哪些?2.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总体评价。
3. 对苏联模式的成就、利弊分析与评价★试述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特点和弊病。
6、试述战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多次错过改革机遇及其影响,同时分析苏联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如何认识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17、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为什么没能够全面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它是如何形成权力过度集中的体制的?3.评社会主义各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空想色彩,增加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成分的过程。
5.从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看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举例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6.浅析苏东剧变与苏联模式的联系。
7.从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分析当代社会主义改革。
9.列宁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二》1、当今科学社会主义主要面临的两大挑战是什么?应如何正确应对这两大挑战?3、科学社会主义的六项基本原则是什么?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标志是什么?1、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那些宝贵的经验和应当吸取的教训?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5、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那些要点?16、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哪些要点?其现实和理论依据是什么?6、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六、分析题试析当代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与流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的总复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复习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1、三次历史性飞跃,三个发展阶段。
三次历史性飞跃的历史背景、基本条件和主要标志。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主要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主要标志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主义从一国模式向多国模式的发展,主要标志是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
2、为什么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1)不能正确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2)找不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3)找不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缺陷,从客观上讲,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
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两大发现”对于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唯物史观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一般规律的高度,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世界观基础;剩余价值学说则从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自身,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两大发现”科学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性质和任务。
它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首先是在直接吃到它的苦头的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
因此,它的任务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社会经济过程,从中找出解决矛盾冲突的手段。
“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得到科学的证明。
它表明:(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合乎历史规律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科学社会主义历年试题 (2)
科学社会主义历年试题1. 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科学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继承和延伸。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但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学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具体探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科学社会主义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白,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支持。
其次,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规律的深入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借鉴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运用于社会领域的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对阶级斗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国家和法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加科学性和实用性。
最后,科学社会主义是对实际革命实践的总结和总结。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检验和验证了其理论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在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实践经验有效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特点之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主要是由整个社会或国家集体所有,并由劳动群众共同管理和协调。
这种公有制形式代替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使得生产资料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利用的社会财富。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经济计划来引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通过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更好地调控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方向,实现经济的合理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此外,社会主义社会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鼓励人民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发扬社会主义精神,形成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参考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参考题一.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参考教材二.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参考教材三.词条解释(共18分,每小题3分)1.苏联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由战略和体制两大部分组成,两者相互关联。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影响了发展战略的选择,重工业优先的赶超型战略要求的体制安排,又形成了以高度国有化为基本柜架的计划经济体制。
2.两次历史性飞跃我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它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开创了崭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坚持经济建设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6.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国家政权形式两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复习参考答案
1、社发展进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早起,平均和批判空想社主三个阶段;2)19世纪30-40年代。
马恩创立科社3)从科社诞生到1917年,在马恩的领导下,许多国家建立了社政党,制定纲领和政策(2)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1)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地理论,理论指导俄十月成功2)1917年十月,推翻资产政权,建新社制度。
1921年列宁提出逐步建设社(3)社会主义各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本国特色社,使社制度得到完善。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社国认识到苏弊端,改革2)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社国,不断探索,突破传统苏联模式,不断创新,2、科社在马的地位。
马恩创立哲和经不是目的,而为探讨和研究人社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产生发展和建设规律提供依据。
科社在哲和经础上研究社会尤其是资社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关于社的结论原理1)马由哲学、政经、科社组成2)马哲辩唯历唯,自然界社会思维3)政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科社是以马哲和政经,唯观和剩值为础依,论证无产人类解放发展规律,为无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并使其认识到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条件和正确途径。
5)三部分是整体不可分,没有哲础,没有政经科学依据,不会有科社;而哲、经以科社为落脚点和归宿点。
起点哲,中介经,终结科社。
科社核心。
科社指导,哲和经成为认世和改世的思想武器。
3、空社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空社是随资生产方式的出现及矛盾暴露产生,随资生产方式发展及矛盾激化而发展。
资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空社经历初、中到高。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弊端:思想与传统反封建压迫区别;文学游记的形式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私有制罪恶根源;理性主义和人性论,法律条文,暴力革命;工场手工业生产,绝对平均和禁欲3)19世纪初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家唯物论证了社取代资的必然。
提出了实现道路和方法,大工业基础,资制度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1)空社历史功绩:第一,对资制度深刻揭露和批判,提供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地研究资的材料。
辩证法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复习题
一、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1、关于唯物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以唯心史观为基础,只是从理性原则批判资本主义,没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经济根源;而科学社会主义则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彻底批判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经济根源,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使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2、关于阶级斗争(途径):空想社会主义不了解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以改良为原则,没有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认识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对资本主义以革命为原则,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3、关于无产阶级(力量):空想社会主义没能找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是从人道的原则出发;而科学社会主义发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论证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的区别本质是相同的,形式上有所区别。
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马恩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灭亡后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全面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实行按劳分配。
上层建筑是民主的健全的,人们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现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多样性的,是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的国家产生的,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实行全面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是不科学的,幻想超越任何经济历史阶段都会出现偏差,阻碍生产了的发展。
上层建筑是不健全的,需要不断改革,人们尚待全面发展。
②发展阶段:马恩社会主义是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对理想社会主义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的理论概括。
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与马恩社会主义的特定对象的不一致造成了具有多样性的表现,比如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已经遭受挫折倒退,朝鲜是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但都不是成熟的社会主义。
山东财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山东财经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一、辨析题1、科学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学。
错误。
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四大系统,不是只涉及政治规律。
当然决不是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平列起来分别研究,而是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互相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所以科学社会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而不是单一性的政治科学。
2、无产阶级通过自发地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就能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
错误。
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自发斗争并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
工人阶级单靠自己的力量不会产生出社会主义学说,只能产生诸如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工人所必要的某些法律等等信念。
自发的工人运动也就是工联主义的运动,也就是纯粹工会的运动,而工联主义正意味着工人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历史功绩就在于它促进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合流,既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物质载体,又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
工人阶级逐渐由自在的阶级变成了自为的阶级,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也逐渐由自发斗争转变成了自觉斗争。
所谓自觉斗争,是指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再是单单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和经济生活条件,而是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即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
所谓自觉斗争,还指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再是零星的、消极的、被动的个人的行动,而是有组织的、积极的、主动的阶级的行动。
工人阶级一旦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会满怀信心和决心去完成这种使命。
2、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它设想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
答:错误。
对未来的设想都是虚构的,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由其历史局限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也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设想,空想具有局限性,虚构本身不能作为充分的理由。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重点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课参考资料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P15-18答: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他们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因此,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3.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答:(1)经济条件: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发生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的转化,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但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激化,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1825年英国首先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猛烈的爆发一次。
1836年英国再次爆发了经济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危机则席卷整个欧洲和美国,形成世界性的的经济危机。
危机使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同时,工业革命在造就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它的无产阶级。
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2)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成熟,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出现,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比过去更尖锐,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中比较典型的运动有1831年和1834年英国工人掀起的宪章运动,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理论基础:1)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的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商品价值的来源,即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的劳动量,这是伟大的发现。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复习思考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共产党宣言》
2、第一国际
3、巴黎公社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两个凡是”
6、“三个代表”
7、四项基本原则
8、“八荣八耻”
9、科学发展观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简答题
1、简述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2、简述十九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特点及其历史功绩。
3、简述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历史功绩。
4、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5、简述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6、简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7、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8、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
二、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共产党宣言》的体会。
2、试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3、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谈谈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及
其伟大意义。
4、联系实际谈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2010、1。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重点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1)经济背景——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2)政治背景——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无产阶级成熟和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文化背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社会科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自然科学——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史的过程(两个必然)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5)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6)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3.空想社会主义评价:历史局限:1)空想社会主义者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2)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实社会的物质力量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只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充满幼稚的幻想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进步性:1)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但它是早期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思想的理论表现2)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1.苏联模式的特征:政治上:1)坚持一党专政2)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3)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4)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5)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经济上:1)过度集权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2)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体制3)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4)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5)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方针6)过分造成干群贫富差距的分配政策思想文化上:1)文化团体国家化2)领袖言论神圣化3)公共舆论一律化对外关系上:输出革命、大党主义、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封闭主义2.苏联模式的弊端:1)政治上过度集权,缺乏民主与法治2)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与效益3)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4)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5)斯大林模式还培植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3.苏联模式的历史贡献:1)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1)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对苏联的影响2)内因——远因(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政治上的错误得不到纠正而积累的问题和矛盾,(集权、集中、专制、霸权)近因: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促使苏联各种矛盾激化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错误路线和政策5.苏联模式的历史教训:1)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应体现在经济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2)社会主义在政治方向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比资本主义更广泛、更充分的民主上3)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解决好民族问题4)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要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新民主主义时期1)纠正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犯过的右的和“左”错误倾向2)确立新中国国体和政体的基本框架3)提出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原则4)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翻地反封建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初期1)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方式创建政治体制2)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一人民代表大会制为特征的政治体制3)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制度,而不照搬苏联的联邦制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1、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答: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点,那么,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从这个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没有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或者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因为任何科学研究,起点和中介都只反映局部进程,只有到达终点,才算结束进程,才算最后完成。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当然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同时也要明确,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的指导者我们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因为用哲学原理具体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时,还要结合甚至通过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经济学主要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从总体上全面指导社会主义建设,除经济建设外,还包括政治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社区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制度建设、人际关系建设、国际关系建设。
也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
所以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学习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也是要学习科学社会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者的历史地位。
答: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1516年托马斯。
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是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空想社会主义从莫尔开始到19世纪中叶欧文时期到达顶峰,期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资料)共同关注的问题:1、社会主义是什么?2、现实社会主义从何⽽来?是不是历史的错误选择?3、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许多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问题)4、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从改⾰⾛向改向?5、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党的现状如何?6、社会主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社会主义的星星之⽕,可以燎原吗?(敢问路在何⽅?)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A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反杜林论》)科学社会主义→核⼼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B.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义和狭义两⽅⾯含义:从⼴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是关于阶级⽃争、⽆产阶级⾰命和⽆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
”(1999年版《辞海》)“科学社会主义⼜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般规律的科学。
”(⾼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科学社会主义”--⼜称科学共产主义,专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的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最初是德国社会主义者格律恩1845年在阐述圣西门的学说时⾸先使⽤的。
1872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开始使⽤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在马恩著作中,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经常是互⽤的。
就其内容⽽⾔,社会主义有三层涵义:⼀是指社会主义学说;⼆是指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就其发展历程⽽⾔,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四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到多国→从传统到现代→思考:以何为标志?解答:1、从空想到科学(以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的发表为标志)2、从理论到实践(以列宁1917年领导的俄国⼗⽉⾰命胜利建⽴并巩固⽆产阶级政权为标志)3、从⼀国到多国(⼆战后13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从传统到现代(对斯⼤林社会主义模式反思改⾰,探索本国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1.学科性质:是⼀门综合性的学科2.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研究⽆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般⽬的等三个⽅⾯:性质:★阶级性★阶段性★特殊性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般⽬的:包括最近⽬的和最终⽬的3.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阶级性与开放性的统⼀思考:如何理解这四个统⼀?三、学习这门课程的⽬的意义和⽅法:⽬的:培养“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意义:有利于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研究⽅法:1. ⼀般研究⽅法:⼀般研究⽅法是运⽤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研究⽅法。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复习题一.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2.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4.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是如何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
5.从理论内容的角度看,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四大系统。
6〃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马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莫尔针对英国的“圈地运动”,提出了“羊吃人”的不朽名言。
8.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采用文学游记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
9.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0.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11.中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12.中期空想社会主义是带有小生产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
13〃欧文首次用经济学原理揭示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提出剩余产品的概念,初步接触到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4〃傅立叶正确指出1825年(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15〃傅立叶天才地预见到资本主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
16〃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冷酷的利已主义。
17.把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第一人是欧文。
18。
第一次把公有制同大生产联系起来的是欧文。
19〃康帕内拉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
20〃傅立叶提出每个人都有劳动的权利。
x21〃巴贝夫提出“人民革命”和“人民专政”的思想。
22〃巴贝夫最早提出消灭三大差别的观点。
23〃圣西门关于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及其实现目的手段的表述与今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极其相似。
24.第一次初步提出按劳分配思想的是圣西门。
25〃傅立叶第一个“确立了劳动和享受的同一性”这一社会哲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题名词解释:1.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是指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狭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
2.革命形势:就是革命的客观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即阶级矛盾极端尖锐化所造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总汇合。
3.战略: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所规定的革命某一阶段上,为了实现革命的总任务,应依靠谁、团结谁和打击谁的政治路线。
4.策略:是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具有局限性的指导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根据战略的要求和形势的变化所规定的行动路线,以及为实现这个行动路线而采取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和斗争口号。
5.无产阶级革命:又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伟大历史使命而进行的革命斗争,是指实现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又称社会主义革命。
6.无产阶级:是指丧失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而获得生活资料的雇佣劳动者阶级。
7.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资本家阶级。
8.物质文明: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生态文明?)9.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
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道德、理想、情操的升华。
10.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为使命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主义实行国家领导。
11.民主集中制:简言之,就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是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民主制和集中的辩证的统一。
12.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复习参考答案
1、社发展进程(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早起,平均和批判空想社主三个阶段;2)19世纪30-40年代。
马恩创立科社3)从科社诞生到1917年,在马恩的领导下,许多国家建立了社政党,制定纲领和政策(2)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1)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地理论,理论指导俄十月成功2)1917年十月,推翻资产政权,建新社制度。
1921年列宁提出逐步建设社(3)社会主义各国通过改革开放,建设本国特色社,使社制度得到完善。
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社国认识到苏弊端,改革2)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社国,不断探索,突破传统苏联模式,不断创新,2、科社在马的地位。
马恩创立哲和经不是目的,而为探讨和研究人社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产生发展和建设规律提供依据。
科社在哲和经础上研究社会尤其是资社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关于社的结论原理1)马由哲学、政经、科社组成2)马哲辩唯历唯,自然界社会思维3)政经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4)科社是以马哲和政经,唯观和剩值为础依,论证无产人类解放发展规律,为无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明并使其认识到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条件和正确途径。
5)三部分是整体不可分,没有哲础,没有政经科学依据,不会有科社;而哲、经以科社为落脚点和归宿点。
起点哲,中介经,终结科社。
科社核心。
科社指导,哲和经成为认世和改世的思想武器。
3、空社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空社是随资生产方式的出现及矛盾暴露产生,随资生产方式发展及矛盾激化而发展。
资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阶段。
空社经历初、中到高。
1)16-17世纪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弊端:思想与传统反封建压迫区别;文学游记的形式2)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私有制罪恶根源;理性主义和人性论,法律条文,暴力革命;工场手工业生产,绝对平均和禁欲3)19世纪初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空想家唯物论证了社取代资的必然。
提出了实现道路和方法,大工业基础,资制度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1)空社历史功绩:第一,对资制度深刻揭露和批判,提供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地研究资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一、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这三个概念的异同?1、社会主义是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是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理论。
3、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4、总之,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二、应当如何正确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1、空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已产生但尚不发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已经暴露但尚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尖锐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确信资本主义必然为新的社会所代替.包含了许多对新社会的天才预见.其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但其历史发展是唯心主义的.列宁说它是无产阶级的”象征,表现和先声”.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2、科学社会主义是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三、简述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四次飞跃.(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2)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4)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观念向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和观念转变.2.社会主义发展的五大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理论发展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4)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为多国实践.形成为一种世界休系的时期.(5)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新型模式转变的时期.四、联系实际谈谈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答: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利于全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有助于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3)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4)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全面地提高研究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前途有个正确的看法.第二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一、列举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家的理论创新。
答: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六和十七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即“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是英国莫尔的《乌托邦》、温斯坦莱的《自由法》、德国闵采尔的“千年太平王国”和意大利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其特点是主要用梦幻般游记文学的形式描绘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十八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这一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开始从理论上论证、法律上规范社会主义的原则。
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尔夫。
第三个阶段是十九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其特点是以系统的理论论证的形式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为什么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答: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就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第一块理论基石,奠定了世界观的基础。
唯物史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应该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中去寻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
由此得出了三个科学理论: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也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最直接的理论依据。
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润和财富的源泉。
第二,它阐明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受奴役、被剥削的地位与要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和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第三,论证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改变资本主义世界,使自己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
总起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不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理论完全建立在科学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三、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新制度。
3、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盟,建立统一战线。
4、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
5、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如下四条建党原则:第一,必须制定一个正确的理论纲领。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制定纲领和策略时,应把理论原则和各国各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第三,党只有坚持民主制的原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才能发挥好自己的领导作用。
第四,党的团结和统一是有原则的,决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6、通过各种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7、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达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最终建成共产主义。
第一,实行社会主义改造①要剥夺剥夺者,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要改造小农和其他小私有者,通过合作社吸引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第三,在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们的思想觉悟得到极大提高的前提下,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
8、为了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必须实行如下几条民主原则:第一,实行真正民主的普选制,保证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选出各级代表和国家领导人。
第二,选民对各级领导人和公职人员拥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罢免权;第三,反对特权,废除高薪,缩小工资差别;第四,实行民主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要有必要的集中,但要坚决反对个人专断。
总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以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出发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
上面这些理论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来的。
100多年来,这些基本原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指导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它仍将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答: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开放性。
1、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
2、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勇于批判的继承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采取宗教主义的态度。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
4、从理论成果上讲,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
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如何理解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性?答:1)列宁关于"一国胜利"的学说.1914年的世界大战削弱了国际资产阶级的力量,造成了帝国主义阵线的分裂和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的出现,这就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有得的客观条件,那就是如果这时有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并实行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就有可能首先突破帝国主义防线的薄弱环节.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指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可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916年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又指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2)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特殊条件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要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具备两个特定的条件:一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比较薄弱,二是无产阶级力量比较成熟.如果只有第一个条件而没有第二个条件,革命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如果在一个国家里,无产阶级力量很大,而资产阶级也不软弱,甚至很有政治斗争经验,那么,社会主义革命也难以在这里取得胜利.3)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思想,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事实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对这一原理要全面,正确地理解,虽然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这方面来看,经济发达国家应该最有可能首先进入社会主义,但是不能僵化地对待这种决定作用,同时还要看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经济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影响历史进程的因素还包括上层建筑,革命的发生和胜利,是经济,政治,军事,法律,思想,文化,传统乃至国际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历史事实证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都不是从旧制度最发达的地方开始的,一种社会制度在某个国家里发展的越充分,越成熟,越完善,越典型,新制度在这里突破旧制度就越艰难,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两个规律是:一是新制度的更替往往是在旧制度比较弱的国家或地区迈出第一步,二是就某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如果前一个制度很强,后一个就弱一些,前一个弱些,后一个就较强.二.简述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答:第一,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这个党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路线,在组织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客观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她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二,通过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劳动人民通过暴力革命取得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不拒绝和平的斗争形式,但从来不把它看成是主要的最高的斗争形式.十月革命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以武装劳动保险反对武装反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第三,无产阶级必须团结广大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里,占人中少数的工人阶级只有和占人中多数的农民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优势,战胜强大的敌人.第四,无产阶级必须加强同国际上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合,这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得到了各国无产阶级的大力支持,是国际无产阶级共同斗争胜利的产物.十月革命的这些基本经验,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一般规律,对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三.分析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答: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困难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一)客观方面第一,这些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后,面临双重历史任务,既有社会主义自身任务,还有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发主化和反对封建主义思想余毒的民主主义任务.第二,这些国家虽然在社会制度上高于资本主义,但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这个主要方面很难在短时期内出现令人信服的优越性.第三,在"一个世界,两种制度"并存与对立这个大格局中,资本主义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占有优势,并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包围.第四,当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以后,还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问题.二)主观方面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前人的直接经验可以借鉴,是个长期探索过程,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领导者,从主观指导上,往往照搬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而对社会主义所作的预测,在思想上犯教条主义和"左"的错误,甚至扭曲社会主义.第四章苏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 点评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答:新经济政策内容:第一,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粮食,每年粮食税额在春耕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