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大纲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学习知识容易,转化成为能力很难;提出问题容易,得到圆满答复很难;点评别人容易,身临其境去做很难;指责同事容易,正确评价自己很难。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第一部分《时分秒》复习内容长度单位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 、(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9.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可以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2第二部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复习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1.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2.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注意: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一定不要忘记向十位进1。
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注意: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十位退1再减。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分析:时间单位“秒”学生们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触。
1分=60秒,学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
因此知道并理解1分=60秒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不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96课时×1学期教学对象印度尼西亚三年级小学生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前言经过了两年的华文数学学习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还学会了许多华文数学用语。
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好好利用学生的特点去进行更有效率的教学。
本学期课时安排大约为96课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并会口算及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其次“万以内的加减法(二)”是二年级下学期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的延伸及巩固,需要多练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所以教师首先让学生懂得整数的概念,由浅入深进行教学。
对于已经有良好华语基础的学生,教师应该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会数学,能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并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激发他们的最大潜力。
总之,教学需要形式多变、灵活运用。
以下只是本学期课程内容的教学计划编排,也许会有其他原因出现课程的变动,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各班的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本学期教学内容如下:教学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1.毫米、分米(复习:米、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2.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3.测量与估量物体的长度4.质量单位:吨、千克(复习:克、千克)1吨=1000千克教学重点:1.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2. 会简单物体的测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概念,1千米=1000米2.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1吨=1000千克3.能够动手操作测量简单的物体及估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的加减法2. 三位数的加减法(口算、笔算)3.加减法的验算教学重点: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2.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教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递进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
绿色圃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绿色圃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一、序言绿色圃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编写而成的教材。
本教师用书的编写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师用书中,我们将为教师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安排、课堂练习和评价参考,以及教学辅助资源等。
二、教学大纲1. 数的认识1.1 0-100之间的数字认识1.2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 加法和减法2.1 加法口诀2.2 两位数的加法2.3 减法概念和计算3. 分数3.1 分数的认识3.2 分数的比较大小4. 三角形和四边形4.1 图形的边和角4.2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辨认5. 时间5.1 时间的认识5.2 时钟和时间的读法6. 金钱6.1 金钱的基本认识6.2 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和找零7. 数据统计7.1 图表的认识7.2 图表的读取和分析三、教学活动安排在教学活动安排中,我们针对每个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游戏与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 数的认识1.1 采用卡片游戏,让学生认识0-100之间的数字1.2 利用数字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2. 加法和减法2.1 利用计算器进行加法口诀的教学2.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计算3. 分数3.1 利用图形化的教具,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概念3.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4. 三角形和四边形4.1 利用图形卡片,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边和角4.2 组织学生进行室内外图形寻找比赛5. 时间5.1 利用时钟模型,教授时间的认识和读法5.2 进行时间抢答游戏,加深学生对时间的理解6. 金钱6.1 利用真实的货币进行教学,让学生熟悉人民币的面额6.2 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购物和找零练习7. 数据统计7.1 利用图表教具,让学生学会图表的读取和分析7.2 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并制作图表,锻炼学生的统计能力四、课堂练习和评价参考1. 综合练习1.1 数的认识练习题1.2 加法和减法练习题1.3 分数练习题1.4 三角形和四边形练习题1.5 时间练习题1.6 金钱练习题1.7 数据统计练习题2. 评价参考2.1 知识掌握情况考查2.2 能力运用情况评价2.3 思维能力发展评估五、教学辅助资源1. 课件2. 教学视瓶3. 教学实验器材4. 数学游戏六、结语绿色圃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旨在为三年级数学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参考和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数学教学。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11.4节)1.1 超前认识整数1.2 认识自然数1.3 认识整数1.4 数轴的认识2. 第二章:加减法(2.12.4节)2.1 100以内的加减法2.2 1000以内的加减法2.3 加减法的估算2.4 加减法的应用3. 第三章:乘法(3.13.3节)3.1 表内乘法3.2 乘法口诀3.3 乘法的应用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4.14.3节)4.1 认识时间4.2 认识长度单位4.3 认识质量单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概念的理解,加减法的估算,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
2. 教学重点:数轴的认识,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轴模型,计算器,乘法口诀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数,理解数轴的表示方法。
2. 例题讲解:讲解10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计算方法,以及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六、板书设计1. 第一章:整数的认识数轴的认识,整数的概念。
2. 第二章: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法的估算。
3. 第三章:乘法表内乘法,乘法口诀。
4. 第四章:时间与测量认识时间,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完成练习册第14页。
第二章:完成练习册第58页。
第三章:完成练习册第912页。
第四章:完成练习册第1316页。
答案:见练习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提纲
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60-61【自学提纲】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计算时间的单位?2、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认识了一个计量很短的时间的什么单位?3、观察钟表,有几根针?走得最快的是什么针?秒针走一格是多少?走1圈呢?当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这里,我们知道1分=( )秒?4、1分有多久?请你用钟表定时,看看1分能做多少事情?(如写字、跳绳等)5、尝试完成书61的“做一做”时间的计算【自学内容】教科书P62例1【自学提纲】1、你能说说1分=()秒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单位换算并说说你的想法:3分=()秒 600秒=()分3、小明7:30离家,7:45到校,从家到学校共花了多少时间?你是怎么想的?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4、你知道新闻联播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吗?请你把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记录下来,并计算出播放的时间。
5、尝试完成P62的“做一做”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自学内容】教科书P67【自学提纲】1、看看学校课程表,回忆一下自己每天要做的固定的事情,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
2、仿照书上的例子,统计你今天完成语数英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上学后与同班的同学比较所用的时间的差,想想怎样提高效率。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自学内容】教科书15-18例1【自学提纲】1、观察统计表,你能说说已知种数、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分别是多少吗?2、98+25在摆竖式计算时,你发现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当十位满十,应该怎么办?3、你能估计出376+284的和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4、摆竖式计算376+284时,出现了个位、十位都满十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5、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在进行整数加法时,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怎么办?6、你认为在连续进位加法进程中,还要注意什么?7、尝试完成P16的“做一做”减法【自学内容】教科书P22-24例1、例2、例3【自学提纲】1、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2、你能估计出517-348的差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把348看作300还是350好呢?为什么?3、摆竖式计算517-348时,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仍然不够减,又要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后时间 - 前时间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时分秒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测量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5、倍的认识6、多位数乘一位数7、长方形和正方形8、分数的初步认识9、数学广角10总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
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课程纲要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数学》三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57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认识“万”,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2.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3.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换算;4.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两面图形的周长;5.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6.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7.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9.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除法》内容标准: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1.通过摆小棒,有序的操作,掌握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2.通过有序的操作带动有条理的思考,联系分小棒的过程,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竖式的结构与算法。
3.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例如买东西付钱、找钱这些问题,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笔算。
4.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的方法。
5.与生活实际联系,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能准确地判断时一步计算还是两步计算,能熟练地解决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安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课时除法的验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1课时商末尾有零的除法1课时练习二1课时复习2课时农村新貌1课时第二单元《认数》内容标准:全单元的内容包括一千到一万间各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相应的口算与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年级数学(上册)
对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时分秒: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各自走动的时间单位。
例如,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而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
此外,还介绍了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关联,如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位置与方向: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这些知识点是构建数学基础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并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总课时数:62课时设计教师:原昌学校邓玉杰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教材,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首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要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起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更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总目标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力求体现数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八单元《认识分数》。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进度本册教材共计18周,每周4课时。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第一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二周: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三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四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周:第三单元《测量》第六周:第三单元《测量》第七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周: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九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周: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十一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二周: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十三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四周: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十五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六周: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十七周:复习第十八周:期末考试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小组合作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目录一、引言二、教材概述三、课程目标四、教学大纲五、教材内容详解5.1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5.2 第二单元:数字的组成5.3 第三单元:数的比较大小5.4 第四单元:加减法的认识和运算5.5 第五单元:加减法的练习5.6 第六单元:数字的简单应用六、教学策略七、教学评估八、结语一、引言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是针对三年级学生编写的一本数学教材。
本文档将对该教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教材概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共有六个单元,包含了数的认识、数字的组成、数的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和运算、加减法的练习以及数字的简单应用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数的概念,掌握数字的组成、比较大小以及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课程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正确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正确朗读出0-1000之间的整数;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写出0-1000之间的整数;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组成结构的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分解出各个数字的位数;4. 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认知能力,能够运用比较符号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5. 培养学生的加减法计算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6.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本教材制定了以下教学大纲:1.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学习数的基本概念和数的读法;- 能够正确朗读和书写0-1000之间的整数。
2. 第二单元:数字的组成- 学习数字的组成结构,包括个位、十位和百位;- 能够正确分解和组合各个位数。
3. 第三单元:数的比较大小- 学习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包括用“>”、“<”和“=”进行比较;- 能够通过比较符号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
4. 第四单元:加减法的认识和运算-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能够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目录及大纲要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目录及学习范围第1章除法1、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2、除法的验算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4、商末尾有0的除法(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易错题型第2章认数1、认识整千数2、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3、比较数的大小第3章千克和克1、认识千克2、认识克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物品的质量、易错题型第4章加和减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3、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易错题型第5章24时记时法1、24时记时法的认识2、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第6章长方形和正方形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认识周长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第7章乘法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5、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第6、7单元测评第8章观察物体1、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正确指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能辨认出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能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是不同的。
2、观察由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第9章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1)统计与可能性(2)第10章认识分数1、认识分数(1)2、认识分数(2)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整理复习:例题分类、常见应用题、错题复习第11章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1)整理与复习(2)整理与复习(3)整理与复习(4)。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课时:72课时设计者:课程简介: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万以内加减的书面计算、余数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四边形的理解、公里和吨、小时、分钟、秒、可能性、,数学广角、数学实践等。
万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教材是万位数以内加减法教材的重点。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次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数学探索和实际应用的乐趣,感受数学运用的乐趣,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或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法和减法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迁移和类比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的第一次接触知识,如初步理解和得分的可能性,对于这些操作性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烈,对知识的渴望会非常强烈。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目标:数字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独立探索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他可以口头将一个数字乘以十或一百;能够书面计算三位数的加减,书面计算一位数乘以两位数或三位数,并进行相应的校验计算;能熟练计算除数和商。
它是一个带余数的除法。
能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解释评估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空间和图形: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减法 目标指南 1.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具体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重点知识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3、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除数 =(被除 数 -余数)÷商;商 =(被除数 -余数)÷除数; 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3.加减法的验算
目标指南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2.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重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理解验算方法
身体健 康、万 事如意 、阖家 欢乐! 祝福您
及家人 身体健 康、万
事如意 、阖家 欢乐! 祝福您 及家人 身体健
康、万 事 如意、阖
家欢乐 !祝福 您及家 人身体 健康、 万事如
意、阖 家欢乐 !
一 测量 第 1 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 2 课时 千米的认识 第 3 课时 顿的认识 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
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理解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第 2 课时 目标指南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是实际问题 2.经历结合具体题目选择合适自己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问题。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千米的认识 吨的认识
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
重点知识
1.学生尺上每 1 厘米长度之间有 10 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 1 厘米 =10 毫米
2.10 厘米长的一段就是 1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0 个 1 分米就是 1 米,
1 米 =10 分米。 千米也叫公里,测量较远路程时,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1.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是吨, 1 吨 =1000 千克
2.通过找一找、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 特征。
3.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点:掌握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难点: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画平行四边形。
第 2 课时 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目标指南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及长方形,正方 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尝试运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小学教学资料
祝福您及家人身
体健康 、万事 如意、 阖家欢
乐!祝 福您及 家人身 体健康 、万事 如意、
阖 家欢乐! 祝福您
及家人 身体健 康、万 事如意 、阖家 欢乐!
祝福您 及家人 身体健 康、万 事如意 、阖家
欢乐! 祝福您 及家人 身体健
康、万 事如意
、阖家 欢乐! 祝福您 及家人
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难点:理解口算算理及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7
2.笔算乘法 第 1 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
目标指南: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2.经历理解乘法竖式各步含义及逐步建立乘法竖式计算模型的过程。 3.感受计算活动的现实意义,品味数学学习的成功的体验。
3.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难点:探究分和秒之间的关系。
第 2 课时 时间的计算 目标指南 1.在认识时,分、秒的基础上,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2.联系生活实际,能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时间观念。
2、减法 3、加减法的验算 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三 四边形 第 1 课时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第 2 课时 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 3 课时 估计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四 有余数的除法 第 1 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第 2 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五 时分 秒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第 2 课时 时间的计算
六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第 1 课时 第 2 课时 第 3 课时 第 4 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1
第 5 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时 几分之一 第 2 课时 几分之几
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确乘的顺序。 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 (不连续进位)乘法的笔算算理。
5
周长、 估计
等。( 2)角的区别: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长方形、正方形四角都是直角
1.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测量周长的方法: ( 1)饶绳法 ( 2)米尺或直尺测量 形物体的周长
( 3)滚动法则圆
3.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2 或长方形的周长 =长 *2+ 宽 *2 4.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 估计的意义:所谓估计,就是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 动,对一些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 估计的方法:先凭自己的感性经验,对事物进行估计,然后用具体的测量
再
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等。
2.用和减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2.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标指南
三 四边形
1.直观感知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 征,并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2.计算经过的时间: 可以看钟面, 数格后用乘法计算, 也可以用结束的时 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六 多位数乘一位数 1 口算乘法 目标指南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掌握口算方法;能结合 具体进行乘法估算。 2.经历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成表内乘法计算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及估算意识。
重点: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用不同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具体内容 秒的认识
时间的计算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
重点知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 秒。分、秒之间的关系:
1 分 =60 秒 1.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60,所
以把时化成分, 或者把分化成秒, 时(分) 前面是几, 就是几个 60 相加。
解决问题
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6
(笔算或口算)算出结果。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五 时分 秒
目标指南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秒” ,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
2.经历运用钟表模型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知道 思想。
1 分 =60 秒,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
1 的道理。
第 2 课时 目标指南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
1.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的过程,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 :能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 3 课时 估计 目标指南 1.能用估计的方法画线段和准确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建立空间观念。 2.经历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估算活动,进而培养估算意识,通过估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 3 课时 吨的认识 目标指南 1.认识质量单位吨,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观察、比较、推算等活动中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 3.培养估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重点:建立 1 吨的表象,能进行简单的质量换算。 难点:学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具体内容 毫米、 分米的认
识
重点:多位乘一位(不进行)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竖式计算的算理。
第 2 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方法
目标指南 1.经历多位数乘一位(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理解进位的道理,并尝试总结自己的计算方法。 3.培养认真、准确计算的习惯,以及抽象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2.分数的简单计算
八 可能性
九 数学广角
十 总复习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统计和可能性
一 测量 第 1 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 目标指南 1.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知道毫米,厘米, 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中,建立 1 毫米、 1 分米的长度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3.培养估算意识及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