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模块二 专题一 政治生活主体集释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改变传统养老制度把城镇从业人员分为 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做法”。由题眼可知,传统养老制度最大的 缺点就是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利于保障 广大人民的经济权益,①②符合题意;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 利,而不是任何权利,③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保障公民的 经济权益,而④说的是政治权利,且本身说法也错误。 答案:A
[串主干知识]
[明热点考向]
1.公民的常考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的特点; 公民的监督权;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参与政治生活的 途径和方式。
2.政府的常考点:宗旨和原则;基本职能;依法行政;对权 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3.公民和政府关系的常考点: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 府;自觉接受公民的监督。
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传统养老制度把城镇从业人员分
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做法。这说明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 ②改
革有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经济权益 ③公民的任何权利都
应当受到国家保护 ④公民在政治权利方面平等地享有基
本的民主权利
A.①②
知识整合一 公 民
材料中涉及该主体常见称谓:网民、群众、老百姓、居民、 村民、专家学者、张三(某人)等。
一、高考真题分类研究——找规律
考点(一) 人民民主专政
1.(2011·江苏高考)2011 年 4 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
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
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
《政治生活》模块内容的编写突出了政治活动 参与主体这一线索。另外,高考试题对政治生活内 容的考查,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 体,考查其为何或者如何做某一件事情。因此我们 在备考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抓牢这些主体,围绕各 主体整合相关知识,便于在考试过程中快速调动和 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政治生活》常考的七 大主体为:公民、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政协、 民族和主权国家。
考点(三)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4.(2015·全国卷Ⅱ)从 2013 年开始,某市在社区推动基层党组
织和自治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相关社会组织代表等
组成民情理事会。民情理事会通过协商讨论,促进了诸如
广场舞扰民、小区乱停车等难题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
解决,得益于民情理事会
()
①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 ②完善了基层民主自治的
二、命题陷阱全部洞悉——除隐患
1.(2012·广东高考 T27)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
本保证。
(×)
指正: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2.(2013·福建高考 T25)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及
农村低保标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政治保障。 (×) 指正: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及农村低保标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该社区的几名中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 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由题眼可 知,材料中的几名中学生是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具体实践,D 项符合题意;A 项说的是民主监督,B 项说的是民主决策, 均不符合题意;舆论监督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途 径,而不是寻求政府帮助的措施,C 项说法错误。 答案:D
专题一 政治生活主体集释之(一)——公民和政府
复习本专题的内容要注意把握一个“根本原因”,即“人民 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以及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因此,我国公民才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才 能依法有序地多途径多方式进行政治参与;我国政府才能为人民 服务、对人民负责,才能依法行政、履行职能并自觉接受监督等。 另外,还要注意结合两大主体各自的知识,理解和把握公民和政 府之间的关系。
考点(二)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2014·安徽高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
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
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
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说明我国公民 ( )
①应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②合法权利受到保障 ③享有广
泛的政治权利 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组织形式 ③发挥了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 ④明
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民主协商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给我们的信息是民情理事会通过协商讨论,促进 了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主要是因为民情理事会发挥了多 方主体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利益协商渠道,①③符合题意; 民情理事会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形式,基层民主自治的 组织形式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②排除;社区居民 参加基层民主协商是行使权利,并非履行义务,④排除。 答案:A
5.(2015·江苏高考)某社区老年人较多,但没有老年人文化和娱
乐活动场所,这一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该社区的几名中
学生联名向社区居委会提交了一份“建立老年人活动站”
的建议书。同学们的做法是
()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寻求政府帮助
D.通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管理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家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 能力。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根本原因”,即 可选出 A 项;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B 项不选;C 项是 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选; 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公民。公民有 看望老人的义务,又享有探亲休假的权利,体现了公民权 利与义务的统一,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赡养人探亲休假 的权利不是公民的政治权利,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5·浙江高考)从 2014 年 10 月 1 日起,我国机关事业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