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单向分录是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既有优点 ,

也有缺点。在会计核算中 ,仍应以双向分录为主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可适当采用单向分录 ,以使核算简单、明了。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增加,同时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而账户的"贷方"则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减少,同时还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记入账户借方的数额合计,称为借方发生额虻入贷方的数额合计,称为贷方发生额。

对于一个账户来说,记入该账户增加方的数额一般都要大于或等于记入其减少方的数额,所以账户正常的余额应在记录增加额的那一方。也即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费用和收入类账户一般无余额。根据这个,我们可以从账户余额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各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

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第二,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再结合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必然要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并且借方与贷方的数额必然是相等的。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大致可分为奖金流入企业的业务、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权益转化的业务和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 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 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 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 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三,在借贷记账法下,由于"借"和"贷"两个记账符号对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及费用表示了不同的含义,因此,除了可以设置这几类账户外,还可设置既可核算资产、费用,又可核算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双重性质的账户。

例如"预提费用"即可作为负债类账户,也可作为资产类账户;"投资收益"既可作为资产类账户,又可作为负债类账户;企业往来账户既可作为资产类账户,又可作为负债类账户,等等。双重性的账户可根据账户期末余额的方向来判断账户的性质,即如果是借方余额,则为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果是贷方余额则为负债类、收入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这样既增加了账户运用的灵活性,又不影响对账户的确认。

第四,定期试算平衡比较简单。根据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1 发生额平衡法:当我们要检验所有账户在某一期间内对各项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时,可用这种方法,其平衡公式是: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 余额平衡法:当我们要检验所有账户记录的内容经过一个时期的增减变动之后,在某一时点上期末其结果是否正确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其平衡公式是: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可以说明账簿记录基本正确,但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因为如果一笔业务重复记录了两次,或者漏记后,试算仍然平衡。

运用复式记账法处理经济业务,一笔业务所涉及到的几个账户之间必然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对应关系,能够正确地反映奖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清楚地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便于进行监督。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方法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

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形式

借贷记账法应用的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

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利润的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利润减少以及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借贷记账法起源

借贷记账法起源

借贷记账法起源 学习会计不懂得借贷记账法,你就永远游离于会计大门之外,无法得到会计的真谛。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从贷主处借入款项,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还记借方;将款项贷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过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

卡·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知识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 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财务记账借贷怎么理解

财务记账借贷怎么理解 财务记账借贷怎么理解 借、贷"只是会计记账符号,表示记账的方向,并没有具体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会计科目而言都有借贷两个方向,一般来说,资产类科目、费用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负债类科目、权益类科目、收入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登记帐簿是也是一样,左借右贷。 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以下是详细解释: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特点如下: (1)记账符号 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账户的左 边;“贷”表示账户的右边。借和贷与不同的账户相结合,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一: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的部位。如前所述,一切账户均需设两个部位记录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其中,左方一律称作借方,右方一律称作贷方;

第二:与不同类型的账户相结合,分别表示增加和减少。借和贷本身不等于增和减,只有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后才可以表示增和减,如对资产类账户来说,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对负债类账户正好 相反,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 第三:表示余额的方向。通常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都有余额,其中,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 (2)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表现在: 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或者说,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至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账户中相互进行联系地记录; 第二:在记入有关账户时,有的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同时有的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不能全部记入借方或全部记 入贷方,即有借必有贷; 第三: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即借贷必相等。 (3)账户结构 将所有账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 类账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账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 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4)试算平衡 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在会计上称之为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会计中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会计中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从贷主处借入款项,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 还记借方;将款项贷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 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 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 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过 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 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 方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 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 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帕乔利被称为 “近代会计之父”。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 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 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 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明细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 为负债类账户。如“应收账款”账户为资产类账户,“预收账款” 账户为负债类账户,如果企业预收账款业务不多,可将其合并在 “应收账款”账户中反映,这时“应收账款”账户则是一双重性质 的账户。双重性账户的总账余额没有经济意义,即它既不表示资产

借贷记账法借贷含义

要弄明白借贷方,你先弄明白会计六要素 资产,成本,费用借方是增加,贷方是减少 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借方是减少,贷方是增加 浅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 摘要:作为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却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为此,文章从借贷记账法的产生过程来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使初学者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的含义。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借”;“贷” 一、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遇到的问题 我们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无一例外地回避触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借”与“贷”说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都规定:“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这样的规定很复杂,很繁琐,学生也不易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会计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后的会计业务处理学习设置了障碍。而且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 其一是一些特殊账户无法用此规定来解决,如“累计折旧”这个账户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计提折旧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对“累计折旧”这个账户,“贷”却表示折旧增加,而不是表示折旧减少;又如“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也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在盘盈原材料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贷”既不表示增加,也不是表示减少,“借”也同样如此,在这里“贷”表示材料盘盈,“借”表示材料盘亏;再如“利润分配”这个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但在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利润分配;贷:应付利润”,对“利润分配”这个账户,“借”却表示分配利润的增加,而不是表示分配利润的减少。

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含义

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含义

借贷记账法中借贷含义 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起缘进行诠释更加直观,也便于理解。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1、借贷记账法下,"借"和“贷”都是记账符号,在记账时用来表示某类账户金额的增加或减少,但记账时,,"借"和“贷”究竟表示增加还是表示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对资产类和费用类账户来说,记"借"表示增加,记“贷”表示减少;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来说,记“贷”表示增加,记"借"表示减少。 2、负债的增加应记“贷”。 借贷记账法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主要优点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 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 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 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可以看出,借和贷两个符号规定了相反的含义:借对于会计等式左边的账户是表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对于会计等式右边的账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减少。贷正好相反。因此有了上述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借贷记账法主要特点 单向分录是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既有优点 , 也有缺点。在会计核算中 ,仍应以双向分录为主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可适当采用单向分录 ,以使核算简单、明了。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增加,同时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而账户的"贷方"则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减少,同时还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记入账户借方的数额合计,称为借方发生额虻入贷方的数额合计,称为贷方发生额。 对于一个账户来说,记入该账户增加方的数额一般都要大于或等于记入其减少方的数额,所以账户正常的余额应在记录增加额的那一方。也即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费用和收入类账户一般无余额。根据这个,我们可以从账户余额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各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

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第二,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再结合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必然要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并且借方与贷方的数额必然是相等的。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大致可分为奖金流入企业的业务、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权益转化的业务和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 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 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 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浅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

浅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 摘要:作为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却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为此,文章从借贷记账法的产生过程来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使初学者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的含义。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借”;“贷” 一、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遇到的问题我们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无一例外地回避触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借”与“贷”说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都规定:“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这样的规定很复杂,很繁琐,学生也不易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会计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后的会计业务处理学习设置了障碍。而且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其一是一些特殊账户无法用此规定来解决,如“累计折旧”这个账户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计提折旧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对“累计折旧”这个账户,“贷”却表示折旧增加,而不是表示折旧减少;又如“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也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在盘盈原材料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贷”既不表示增加,也不是表示减少,“借”也同样如此,在这里“贷”表示材料盘盈,“借”表示材料盘亏;再如“利润分配”这个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但在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利润分配;贷:应付利润”,对“利润分配”这个账户,“借”却表示分配利润的增加,而不是表示分配利润的减少。其二是账户之间余额(发生额)的结转也难以用此规定来解释,如月末(或年末)必须把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转给“本年利润”,但是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等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又如月末应把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转给“库存商品”(即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但“生产成本”却没有减少,前面的规定根本就说不通,学生也很难去理解。二、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产生问题的原因我们大家都知道,借贷记账法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当时的记账符号是dare、avere,后来又经过发展,流传到英国,形成欧文簿记,用的记账符号是debit、credit,后来又流传到日本,记账符号被分别翻译成“借”和“贷”两个汉字,最后才流传至中国,我们现在用的借贷记账法是经过“三传手”才传到中国的,我国从日本引进这种记账方法时仍然使用日文中的两个汉字“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所以才称为借贷记账法,至于作为记账符号的两个汉字“借”和“贷”是什么含义也就无从了解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不像我国本土的增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增”和“减”以及收付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收”和“付”那么简单明了,那么通俗易懂,“增”和“减”、“收”与“付”都是一对反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记账符号:电子讲义 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大约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沿海城市的商品经济特别是海上贸易已有很大的发展,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这种记账方法。 “借”“贷”两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借贷资本家以经营货币资金为主要业务,对于收进来的存款,记在贷主(creditor)的名下,表示自身的债务即欠人的增加;对于付出去的放款,则记在借主(debtor)的名下,表示自身的债权即人欠的增加。这样,“借”“贷”两字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的债权(人欠)、债务(欠人)及其增减变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化,会计记录的经济业务也不再仅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而逐渐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这时,为了求得账簿记录的统一,对于非货币资金的借贷活动,也利用“借”“贷”两字来说明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这样,“借”“贷”两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字面含义,演变为一对单纯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门术语。到15世纪,借贷记账法已逐渐完备,被用来反映资本的存在形态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会计学者提出了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即所谓“资产=负债+资本”的平衡公式(亦称会计方程式),并根据这个理论确立了借贷的记账规则,从而使借贷记账法日臻完善,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新中国成立以前,借贷记账法就已传入我国,为一部分企业所采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会计工作者在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记账方法,

会计的借贷记账法定义

会计的借贷记账法定义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最初,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从贷主处借入款项,并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 还记借方;将款项贷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 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 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 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又经过 了热那亚阶段和威尼斯阶段,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 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记账 方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 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 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帕乔利被称为 “近代会计之父”。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分析经济业务,加强经济管理; (2)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3)在账户设置上较为灵活; (4)有利于会计电算化。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 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 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之前为:资产+ 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可以看出,借和贷两个符号规定了相反的含义:借对于会计等式左边的账户是表示资产费用类账户的增加,对于会计等式右边的账 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减少。贷正好相反。因此 有了上述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 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 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 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 不同的。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基础的重点和难点,理解透彻才能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 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帐户的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 借方" 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增加,同时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减少; 而账户的"贷方" 则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减少,同时还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记入账户借方的数额合计,称为借方发生额; 记入贷方的数额合计,称为贷方发生额。 对于一个账户来说,记入该账户增加方的数额一般都要大于或等于记入其减少方的数额,所以账户正常的余额应在记录增加额的那一方。也即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费用和收入类账户一般无余额。根据这个,我们可以从账户余额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各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结合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必然要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并且借方与贷方的数额必然是相等的。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大致可分为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权益转化的业务和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 借方' ,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 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与贷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与贷的含义 一、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遇到的问题 我们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无一例外地回避触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借”与“贷”说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都规定:“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这样的规定很复杂,很繁琐,学生也不易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会计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后的会计业务处理学习设置了障碍。而且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 其一是一些特殊账户无法用此规定来解决,如“累计折旧”这个账户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计提折旧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对“累计折旧”这个账户,“贷”却表示折旧增加,而不是表示折旧减少;又如“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也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在盘盈原材料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贷”既不表示增加,也不是表示减少,“借”也同样如此,在这里“贷”表示材料盘盈,“借”表示材料盘亏;再如“利润分配”这个账户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但在给投资者分配利润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利润分配;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历史起源 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 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主要内容

借贷记账法主要内容 借贷记账法是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 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来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 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四项。 1.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来记录会计要素项目的增减变化。借贷记账法就因此而得名。“借(Debit简写Dr)”、“贷(Credit简写Cr)”二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 的角度来解释的,即用来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增减 变动。借贷资本家把吸收的存款称为“贷”,表示“欠人”;把贷出 的款项称为“借”,表示“人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 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借”、“贷”就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成为会计学中的一对纯粹用以标明记账方向的符号。日本在引 进复式记账法时,将Debit和Credit翻译成“借”和“贷”,我国 在从日本引进时,援引了日本的这种译法。 2.账户结构 在前一章中,已经说明了账户的基础结构和基本内容,并指出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账户的具体结构有所不同。在借贷记账法下,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究竟哪一方登记 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金额的减少?则应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 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性质而定。 在借贷记账法下,应按照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设置账户,账户应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六 大账户。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共同性(双重性)账户。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类账户的结构 (2)收入、费用和利润类账户的结构

【复式记账概念】 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

【复式记账概念】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 采用复式记账法时,其核算效果同表内调整账户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概念,希望能帮到你。复式记账概念 “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基本等式。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最复杂、当今运用最广泛的复式记账法也是目前中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至于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 以会计方程式作为记账基础。 会计方程式是将会计对象的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学方程式的原理进行描述而形成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经济现象,同时也是资金运动规律的具体化。为了揭示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复式记账必须以会计方程式作为其记账的基础。 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要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而这种变动势必导致会计方程式中有两个要素或同一要素中至少两个项目发生等量变动。为反映这种等量变动关系,会计上就必须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经济业务记录的结果应 符合会计方程式的影响类型。尽管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但对会计方程式的影响无外乎两种类型: 一类是影响会计方程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化的经济业务。这类业务能够改变企业资金总额,使会计方程式等号两边等额同增或等额同减。 另一类是影响会计方程式等号一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经济业务,这类经济业务不会影响企业资金总额变动,是会计方程式等号一边等额的增减。 这就决定了会计上对第一类经济业务,应在方程式等号两边的账户中等额记同增或同减;对第二类业务,应在方程式等号一边的账户中等额记录有增有减。复式记账的主要优点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中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基本原理 “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反映的资金平衡关系。复式记账的经济内容是会计要素,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并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着,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会引起每一个具体形式的价值数量变化,因而设置相应的账户进行登记,就使复式记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记账组织体系。有了这样一个记账组织体系,不仅反映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而且还能确知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额及其形成原因。这是复式记账能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复式记账通过价值形式的计算和记录,为经济管理提供核算指标,因而,复式记账必然有一定的记账技术方法。它是以记账内容之间所表现出的数量上的平稳关系,作为记账技术方法的基础。会计恒等式即是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它不仅是价值数量的关系表现,而且也有经济性质上的说明。会计恒等式的等量双方,必然要求经济事物发生相互联系和等量的变化,为此,必须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相互联系地作双

正确理解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讲课讲稿

正确理解会计中的“借贷记账法” 要义:用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或者说现金流量方向来理解“借贷记账法”中的“借”与“贷” 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出,记入借方,反之记入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导致现金的流入,记入贷方,反之记入借方。(注:对于现金资产的增加,解释为现金流出很别扭,另外个人觉得现金流量方向用来最终确定容易混淆的经济业务时好用一点,而写会计分录时不如下面的解释来的直观方便) “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 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 借”和“贷”是一对反义词。借贷最早是用于记载现金流量的方向的,现金流量方向体现了人们最初设计借贷记账法则的依据和前提。 借——指借出款项,即债权增加(应收款),表示现金流出。 贷——指收入款项,即债务增加(应付款),表示现金流入。 浅谈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 义→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 ~~~~~~~~~~~~~~~~~~~ 摘要:作为会计最重要的核算方法,可以说没有借贷记账法就没有会计核算,但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却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为此,文章从借贷记账法的产生过程来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使初学者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的含义。 关键词: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借”;“贷” 一、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遇到的问题 我们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无一例外地回避触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本来含义,几乎异口同声地将“借”与“贷”说成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含义,会计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时都规定:“对于资产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负债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对于收入类账户而言,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这样的规定很复杂,很繁琐,学生也不易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会计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后的会计业务处理学习设置了障碍。而且即使这样,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其一是一些特殊账户无法用此规定来解决,如“累计折旧”这个账户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计提折旧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对“累计折旧”这个账户,“贷”却表示折旧增加,而不是表示折旧减少;又如“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也是标准的资产类账户,但在盘盈原材料时我们写的会计分录却是:“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对“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个账户,“贷”既不表示增加,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 内容】 借贷记账法是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以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 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来登记经济业务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 法的基本内容包括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四项。 1.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来记录会计要素项目的增减变化。借贷记账法就因此而得名。“借(Debit简写Dr)”、“贷(Credit简写Cr)”二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 的角度来解释的,即用来表示债权(应收款)和债务(应付款)的增减 变动。借贷资本家把吸收的存款称为“贷”,表示“欠人”;把贷出 的款项称为“借”,表示“人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 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借”、“贷”就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成为会计学中的一对纯粹用以标明记账方向的符号。日本在引 进复式记账法时,将Debit和Credit翻译成“借”和“贷”,我国 在从日本引进时,援引了日本的这种译法。 2.账户结构 在前一章中,已经说明了账户的基础结构和基本内容,并指出在不同的记账方法下,账户的具体结构有所不同。在借贷记账法下,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究竟哪一方登记 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登记金额的减少?则应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 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性质而定。 在借贷记账法下,应按照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设置账户,账户应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六 大账户。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共同性(双重性)账户。 (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类账户的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2)在借贷记账法下,任何账户都可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部分。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要按相反的方向记录,即一方登记增 加金额,一方登记减少金额,而不是所有账户的增加或减少的金额 都登记在一个方向上。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 金额,则取决于账户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是资产与成本费用支出,还是负债、所有者权益与收入。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如有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资产余额。 成本费用类支出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一致,但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有余额,必定为借方余额,表示期末资产余额。 负债类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如有期末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结构相同。 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的结构一致,但在期末时,将本期收入增加额减去本期收入减少额后的差额,应转入有关所有者 权益账户,所以期末没有余额。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和权益两大类账户的结构是相反的,账户余额的方向,表示账户的性质,因此,可以通过账户的余额来判断 账户的性质,这是借贷记账法的一个特点。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和权益之间的平衡关 系来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用来检查全部账户的借贷发生额是否相等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是用来检查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和贷方期末余额是否相等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这两种方法通常是月末结出各个账户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后,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明细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负债类账户。如“应收账款”账户为资产类账户,“预收账款”账户为负债类账户,如果企业预收账款业务不多,可将其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反映,这时“应收账款”账户则是一双重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