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课件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根据地区和人群需求,合理分配卫生资源, 避免浪费。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 通。
加强卫生服务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卫生人才素质,提升服务能力。
01
卫生服务的需求与 供给
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与特点
公平性评估
评估卫生政策在不同人群中的公平性和可及 性。
卫生政策的制定过程
问题识别
识别存在的卫生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和 原因。
效果评估
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 训。
目标设定
根据问题性质和原因,设定卫生政策的目 标和优先级。
方案实施
将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并进行实 施和监督。
方案制定
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考虑各种可 能性和可行性。
卫生服务市场的均衡与失衡
市场均衡
在一定时期内,当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市场失衡
当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时,市场 出现失衡。
均衡与失衡的影响因素
价格、政策、技术、人口等因素都会影响卫生服务市场的均衡与失衡状态。
01
卫生费用的核算与 分析
卫生费用的概念与分类
01
通过经济分析,为卫生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
01
卫生资源的配置与 利用
卫生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卫生资源
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用于疾病预防 控制、卫生保健、医疗服务和健康保 障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 的总和。
特点
有限性、多样性、区域性和动态性。
卫生资源的配置原则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将不断拓展, 从单一的医疗领域向预防保健、公共 卫生、健康保险等领域延伸,为政策 制定提供更为全面的经济分析和评估 。
卫生经济学将与心理学、社会学、医 学等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研究人类 健康与卫生服务的规律和特点,提高 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卫生经济学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健康需求与健康行 为的经济分析
福利制度等方面。
卫生开支与效益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在卫生领域的 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包括医疗资 源的分配、医疗技术的进步、卫 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等方面。
卫生政策
比较不同国家卫生政策的目标、措 施和实施效果,包括医疗改革、公 共卫生、健康保险等方面。
国际卫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际卫生合作组织
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医疗保险组织等国际卫 生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
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手段,包括合理利用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医 疗卫生机构的布局等。
卫生事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卫生事业的经济贡献
研究卫生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包括卫生服务的需求与消费、医疗卫生机 构的投资与产出、卫生事业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医疗质量评价等方面。
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创 新和完善,包括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质量调整生
命年等评估方法的应用。
卫生经济学与医学、社会科学 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
学科发展。
02
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卫生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定义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投资项目或政策的经济效益的方法,它通过比较项目或政策实施所需的总成本和产生的总效益 来评估其经济价值。
卫生经济学课程
卫生经济学课程摘要:1.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定义与重要性2.卫生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3.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实际应用4.我国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正文:一、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定义与重要性卫生经济学课程,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卫生领域经济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率、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等方面的问题,以期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质量。
在当前全球卫生资源紧缺、卫生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卫生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卫生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卫生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基本经济学理论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2.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研究如何在有限的卫生资源下,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3.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探讨影响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因素,以及如何实现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
4.卫生政策与制度:分析卫生政策与制度的经济效应,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三、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实际应用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2.帮助卫生机构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3.为公众提供卫生经济学知识,提高其对卫生服务的认识和需求。
四、我国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卫生经济学课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卫生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都已将卫生经济学课程纳入教学和培训体系。
展望未来,我国卫生经济学课程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将更加完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课程内容将更加贴近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3.课程教学手段将更加现代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课程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
总之,卫生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研究卫生领域经济问题的学科,对于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经济学
43公平包括:健康状况公平、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卫生筹资公平。
44应用成本效果分析应具备条件:目标必须明确、备选方案必须明确、备选方案必须具有可比性、每个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果都是可以测量的。
25市场基本要素:商品交换的场所、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市场需求和供给、以价格为核心的各种市场信号、以及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商品提供者和消费者。 制约市场机制形成三要素:供求状况、价格水平、市场上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市场机制最主要功能: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使之趋于合理和优化。
26卫生服务分为: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必需消费、特需消费品。
36医疗保险供给者行为的决定因素:供给价格、融资收益、承保能力。
37保险供给弹性原则:受该商品生产规模伸缩难易程度的约束、受商品储备及对价格预期的约束、受边际收益规律的约束。
38供给保险单的特征:保险业是低资本低技术构成产业、保险商品的投入与产出同步、保险商品的金融性。
38医疗保险市场的特点:契约性、期限性。
名词
1 卫生服务需要:需要是指人们对获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愿望。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2 效用:用于衡量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的指标。
3 边际效用:卫生服务消费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减少)量。
6某医院病人住院的天数,高点为10万,低点为5万;水电费高点1000元,低点为700元,则住院天数的差额为5万,水电费的差额为300元,每一住院天数的单位变动成本为:单位变动成本=高低点成本差额/高点点业务量差额=300/50000=0.006,变动成本=低点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50000*0.006=300,固定成本=低点混合成本-低点变动成本=700=300=400,变动成本=100000*0.006=600,固定成本=1000-600=400。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特点:1、即时性 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准确性与高质量性 6、供给者的主导性7、外部经济效应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6.卫生服务产品的总类和特点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3个人物品:1;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2;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7.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形态,公共性,产出的特殊性2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3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4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5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存在垄断和诱导需求6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小7医疗服务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8提供者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8.卫生服务市场的失灵表现在那些方面1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2效益的外在性影响市场调节对资源最优配置的效力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4市场调节带来不公平的问题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9.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1政府决策失误:信息的有限性、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决策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2官僚主义: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竞争,提供和使用效率低下;政府官员缺乏追求公共利润的动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乏力3特殊利益集团作用: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存在两种情况:A:提升公众利益B:保护利益集团的利益人类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分两类:A:生产性的,寻利活动B: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寻租活动它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也影响了政府干预目标的实现,不仅对资源配置起到了恶化作用,而且还直接消耗了社会资源用于偏离社会目标的地方;10.卫生服务领域中政府与市场机制如何结合1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2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3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在其他领域中的结合11.疾病经济负担的定义和分类,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和疾病间接经济负担分别包括哪些定义:也称疾病成本/费用 cost of illness, 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分类:包括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1直接经济负担:是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两个部分: 购买卫生服务的费用,为获得卫生服务的费用2间接经济负担:因疾病引起劳动力有效工作时间减少或工作能力降低给社会经济或社会生产造成的产出损失,或由于发病、失能等缺勤造成的生产力损失、收入减少和因早亡造成收入减少的现值:包括以下方面:1.因疾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所损失的工作时间;2.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3.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4、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生活能力降低造成损失;5.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精神负担等;12.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定义: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13.疾病经济负担的发质趋势;详细见P4581对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2疾病社会负担的多维研究3寻找影响疾病负担的因素14.健康投资的基本意义1健康投资广义讲:是社会为了恢复和提高人民的健康、发展各种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事业而投入的全部经济资源;狭义讲: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经济资源;2保护健康是政府的责任,健康投资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强调了政府向健康投资的责任,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3政府向健康投资的理论基础:一穷人通常无力承担提高自身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医疗保健,国家对穷人的健康投资能够减少贫困或削弱其后果;二有些促进医疗卫生发展的行动完全是公共货物,或能创造重大的外部有利条件,私营市场根本或几乎无力承担;三医疗保健和医疗保险方面的市场缺陷意味着政府干预可以通过改善这些市场的运营来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15.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的定义指卫生机构根据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附表展示其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成果的说明;16.卫生事业单位收支预算中收入包括哪些方面1财政补助收入: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定额和定项补助2上级补助收入:从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取得的非财政性补助收入3卫生事业收入: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收入 ;4经营收入: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5附属单位上缴的收入;6其他收入: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废品变价收入、不受用途限制的捐赠和对外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17.零基预算法和基期预算法的优缺点;1零基预算法的优缺点优点: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项目;真正实现公共支出的“目标、有效和效率”原则缺点:时间长,工作量大2基期预算法的优缺点优点:简单,易操作缺点:合理性、科学性问题;单位内部各部门争经费;18.当前卫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法1、不再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2、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内外收支统管;3卫生单位实行统一的“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新的管理办法 ;19.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定义和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是应用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目的:1.论证某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实施方案的可行性;2.比较改善同一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3.比较改善不同健康问题的各个方案;20.卫生经济学评价有哪几种评价方法成本-效果分析:1、成本相等,比较效果2、效果相等,比较成本3、成本和效果都不同,比较单位效果的平均成本4、成本、效果都可以变化时,计算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成本-效益分析:1净现值法2效益-成本比法3年当量净现值法4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成本-效用分析:1 生命为效用指标2 生命年为效用指标3 质量调整生命年4 伤残调整生命年21.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较的计算,净现值法计算,增量效益成本比率的计算1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较增加一个病人的边际成本,从方案1到方案2为1300元/人,从方案2到方案3为1900元/人;由查出1例病人的成本来决定方案的选择净现值法计算:1①净现值法是按照一定的年利率,计算规划期内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成本现值总和之差,记为NPV;②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其中:B表示所有效益现值和;Bt 表示在第t年发生的效益;C表示所有成本现值和;Ct表示在第t年发生的成本;i表示年利率;n表示规划或活动实施周期③净现值法的评价原则:a 论证某一方案的可行性:NPV > 0,可以接受该方案;NPV < 0,不可以接受该方案;b比较多个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NPV最大例1:某医院拟购买一台核磁共振,表为预计今后4年内各年的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试用净现值法评价该医院是否应该购买一台核磁共振;按照年利率为10%计算第0年现在的成本现值为当年发生的实际数额2000万元第1年成本现值=F1+i-1=5001+0.1-1=454.5万元第2年成本现值= F1+i-2=5001+0.1-2=413.2万元第3年成本现值= F1+i-3=5001+0.1-3=375.7万元第4年成本现值= F1+i-4=5001+0.1-4=341.5万元各年发生的成本现值和=2000+454.5+413.2+375.7+341.5=3584.9万元第0年现在的效益现值为当年发生的实际数额0元第1年效益现值= F1+i-1=15001+0.1-1=1363.6万元第2年效益现值= F1+i-2=15001+0.1-2=1239.7万元第3年效益现值= F1+i-3=15001+0.1-3=1127.0万元第4年效益现值= F1+i-4=15001+0.1-4=1024.5万元各年发生的效益现值和=0+1363.6+1239.7+1127.0+1024.5=4754.8万元净现值NPV=效益现值和-成本效益和=4754.8-3584.9=1169.9万元例2方案初始投资成本现值效益现值净现值A 20 8 110 82B 19 6 165 14C 22 12 125 91在没有资金预算约束时,比较方案的净现值,选净现值最高的方案;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用于某项规划的可以用于别的净效益为正的规划,常采用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法来进行分析;22.质量调整生命年与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区别1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是计算不同生命质量的存活年数相当于多少生命质量为完全健康的存活年数;2卫生经济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是综合评价各种非致死性健康结果包括各种伤残状态与早死的效用指标;3QALY计算的是健康的获得;DALY计算的是健康的损失23.卫生经济政策的目标效率,公平, 稳定, 质量, 可持续性24.卫生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1筹资:融资过程包括公共筹资和个人筹资方式有:政府预算、社会保险、使用者付费和社区筹资;2支付对医疗服务供方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各种资源的补偿方式,包括支付单元和补偿程度;3管制医疗市场缺陷,政府有责任利用卫生经济政策对医疗保险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进行监管;包括:法律干预,行政干预,社会干预25.卫生经济政策的重要措施1、基本卫生服务的转移支付:目标是扶贫、保证公平性2、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补偿3、外部效应的补偿4、干预医疗保险市场5、规范医疗市场行为26.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我国卫生经济政策的建议主要问题1、价格上涨快,个人疾病负担加重2、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3、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建议1、拓宽融资渠道2、健全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3、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4、加强卫生防疫工作5、完善政府对药品和卫生服务价格的管理6、完善税收政策27.卫生总费用的定义定义:total expenditure on health,TEH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包括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总额;28.卫生筹资的定义定义:1.狭义概念:指卫生资金的筹集,包括卫生资金的来源渠道,各渠道具体内容、数量、比例等;2.广义概念:不仅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还包括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29.卫生费用核算基本概念定义:national health accounts, NHA是采用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以整个卫生系统为核算对象,建立卫生费用核算指标和核算框架,专门研究卫生系统的资金运动过程;30.卫生总费用对GDP的弹性系数弹性系数=THE增长率/GDP增长率主要用来比较卫生总费用和GDP的增长速度:弹性系数>1,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弹性系数<1,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弹性系数=1,卫生总费用与GDP保持同步增长31.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的相关内容及实际评价指标相关内容:1定义:按照卫生资金的筹集渠道与筹集形式收集整理卫生总费用数据、测算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的方法;是NHA体系的第一个层次;2指标分类: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实际评价指标:1卫生总费用2人均卫生总费用3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4卫生总费用构成5卫生总费用发展变化趋势32卫生资源:用于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者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33卫生资源配置具体定义:指根据一定原则,通过一定方式,对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进行分配和组合,对卫生资源的存量进行重组和转移,具体包括卫生机构的合理设置、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和卫生经费配置五个方面;34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一定时空范围内,区域内全部卫生资源在总量、结构与分布上,与居民的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组合状态;35.卫生资源配置三个要素什么方式筹资 ,什么要素组合 ,多大水平产出36.卫生资源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体现整体性和公平性市场配置方式:体现效率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配置方式利用区域卫生规划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37.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以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重点倾斜兼顾全局的原则成本效益原则38.卫生资源配置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公平与效率以需要和需求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39.卫生资源配置内容卫生物力配置机构,床位卫生设备配置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卫生经费卫生技术40.卫生机构配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改善措施机构配置存在问题城乡配置上,卫生资源过多集中在城市,乡村卫生资源相对贫乏;区域配置上,大中城市卫生机构重叠,功能交叉,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卫生机构配置改善措施存量调整:结构调整和资源重组;以转移资源、合并、兼并、撤销或规模建制的压缩等方式调整一部分效率低下或重复建设的卫生机构;增量配置:供给大于需求地区,严格控制增量;供给小于需求的地区,采取适宜政策促进机构发展,同时注重合理规划;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41.卫生服务系统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等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42.医疗服务系统医疗服务体系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4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发展与完善的措施1医疗机构服务效率不高A.县级医院:政府投入不足,县级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交叉,床位设置重复B.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不足C.村卫生室:资源浪费与资源不足并存2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水平低3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关系松散,功能减弱4预防保健任务繁重,投入不足5常规设备条件缺乏,人员技术不配套44.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完善措施见课本45.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本章只考计算题,详细课件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分摊方法间接成本分摊的第一步:将管理费用分摊到直接服务科室和辅助科室中、一般可按工作人员人数或服务量比例分摊如:甲科室管理费用分摊系数=甲科室工作人员数/全体职工人数-管理科人数甲科室分摊的管理费用=管理费用×甲科室管理费用分摊系数第二步:是将接受了管理科室分摊的辅助科室费用分摊到直接成本中心,可按辅助科室提供给各科室的服务量来分摊;如:甲科室辅助费用分摊系数=提供给甲科室的工作量/辅助科室总工作量甲科室分摊的辅助费用=辅助费用×甲科室辅助费用分摊系数某医院科室成本分摊资料间接科室成本向直接科室的分摊2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分解:例:分解混合成本的简便方法通常有:散点图法最大最小值法直线回归法最小平方法散点图法见课件12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08某医院6个月住院床日数和水电费支出住院床日数床日水电费元1 100000 10002 75000 8703 50000 7004 79000 9005 88000 9106 67000 800最大最小值法:是分解混合成本的另一个简便方法,首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等于成本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相应的产出量之差, 例子里的单位变动成本为:单位变动成本=1000-700/100000-50000 =300/50000=0.006 5月的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88000×0.006=528元5月的固定成本=5月混合成本-5月变动成本=910-528 =382某救护车公司有两辆救护车;对每公里的收费为0.5元;一号救护车每年服务60000公里,二号救护车每年服务30000公里;每公里的可变成本为0.2元;成本和收入如下:项目一号救护二号救护共计问题:二号救护车出现亏损,如果停止二号救护车的业务,该救护车服公司的盈利状况是否会好转假定其它条件不变①总收入为0.560000=30000总支出为间接成本+可变成本+司机工资=10000+0.260000+5000+5000×2=37000总收入-总支出=30000-37000=-7000所以公司盈利状况不会好转3医疗机构成本核算过程详见课件12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08 • 1.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单位,并建立成本中心• 2.对医疗机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并归集计算各成本中心全部费用;权责发生制• 3.分摊各类公共成本间接成本;“谁受益、谁负担”• 4.计算医疗核算单位成本4收支平衡分析CVP•收支平衡分析的方法•1.方程式法2.图示法3.边际贡献法方程式法1、基本公式:•结余= 收入 - 成本•结余=业务收入+经费补贴-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业务收入=单位服务收入×业务量•变动成本=单位服务变动成本×业务量2、为了保本,必须收支平衡,即结余s = 0 ,则:•保本业务量=固定成本-经费补贴/单位服务收入-单位服务变动成本•保本业务收入=单位业务收入×保本业务量•方程式法举例1•某门诊部某年度经费补贴为5万元,每门诊人次的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为20万元,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为18元,请计算该门诊部全年必须完成多少门诊人次,才能达到收支平衡按照计算公式:门诊人次保本量=20万-5万/18-12=2.5万人次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该门诊部年门诊人次超过25000人次就会有结余,如果少于25000人次将会出现亏损;保本业务收入=25000×18=450000元••很多情况下是在已知目标结余数的前提下测算目标业务量,所谓目标结余数,是指在会计年度结束时要求获得的结余数;如上例中,假设目标业务量为3万元,则:•目标业务量= 20万-5万+3万/18-12=3万人次•即当该门诊部全年业务量达到30000人次时可获得3万元的结余;••边际贡献法 Marginal Contribution边际贡献是指单位服务业务收入与单位服务变动成本之差额,反映每多提供一单位的医疗服务而使总收益增加的量•其意义在于当边际贡献能够补偿医疗机构的固定成本时,即可达到收支平衡,超出部分即为结余;边际贡献法公式•边际贡献=单位服务业务收入-单位服务变动成本,结合前面公式可得:保本业务量=固定成本-经费补贴/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与单位业务收入之比为边际贡献率,它是指增加每一单位的业务收入所获得的收益,则: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单位服务业务收入•又有:保本业务收入=保本业务量×单位服务收入业务收入=固定成本-经费补贴/边际贡献率仍用上例:•边际贡献=18-12=6元•门诊人次保本量=200000-50000/6 =25000人次•边际贡献率=6/18=33.3%•保本业务收入=200000-50000 /33.3% =450000元多种业务的收支平衡分析•业务收入额=Σ平均单位收入×各项业务量•边际贡献总额=业务收入额-Σ平均单位变动成本×各项业务量•平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业务收入额•保本业务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经费补贴/平均边际贡献率•再按照业务收入的比例,分解成门诊和住院收入额,根据门诊和住院日的单位收入数计算出收支平衡点的门诊、住院业务量•如果该医院明年经费补贴为280万元,固定成本为1500万元,求该医院门诊和住院的保本业务收入和保本业务量解:根据以下公式可得:保本业务收入=固定成本-经费补贴/边际贡献率=1500-280/25.7%=4747.1万元将保本业务收入按门诊和住院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解,得:门诊保本业务收入为:4747.1×100/2084=227.8万元住院保本业务收入为:4747.1×1984/2084=4519.3 万元门诊保本业务量为:227.8万元/5.0=45.56万人次住院保本业务量为:4519.3/62.0=72.9万床日5.成本差异计算。
卫生经济学 就业
卫生经济学就业卫生经济学就业引言: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卫生保健系统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以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的增加,卫生经济学相关职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探讨卫生经济学就业的现状、前景和相关职业发展路径。
一、卫生经济学就业现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卫生保健需求大幅增加,这为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目前,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主要在以下领域就业:1. 政府部门: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可以在卫生部门、卫生规划部门、卫生政策制定部门等从事政策研究、决策分析等工作。
他们可以评估卫生项目的经济效益,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方案,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2. 国际组织: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可以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从事卫生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全球卫生政策的制定,推动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
3. 医疗机构: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卫生经济学研究和医疗资源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评估医疗项目的经济效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研究机构: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可以在大学、研究机构从事卫生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他们可以开展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培养卫生经济学人才,推动卫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5. 咨询公司: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可以在咨询公司从事卫生经济学咨询工作。
他们可以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提供卫生经济学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卫生政策和战略。
二、卫生经济学就业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的增加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增长,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以满足卫生保健政策制定和卫生资源管理的需求。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对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对卫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稳步增长。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卫生部门和卫生服务领域的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即卫生生产力和卫生生产关系,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也是分析和评价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制定卫生政策和解决政策的工具之一。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家庭企业和市场,研究的内容包括投入、产出、供给、价格、行为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政府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中各相关总量及其变化规律等。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任务:1.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生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3研究卫生资源的最优使用4.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6研究卫生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辩证唯物辩证法是卫生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卫生服务要求是指居民希望获得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卫生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需求的形成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去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主教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水平,是依据人们的实际的健康水平和和理想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客观需要。
卫生服务利用: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卫生服务需求需要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要的前提,当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装全部转化为卫生服务需求,且所有的需求都是满足居民合理的健康需要,这时候达到卫生服务需求是通过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而得到满足,同时有没有资源浪费的状态,但现实中这种存在着几种状态造成造成有限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部分卫生服务需求需要的胃得到满足同时又没有资源浪费的状态,但现实中存在几种状态,造成有限卫生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及部分卫生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卫生服务的替代品获得的难易程度,2.卫生服务的费用水平在消费者收入或总预算支出中的比3.卫生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必要性,4卫生服务持续时间长短、病程的迁延性。
卫生经济学课件
的百分比
点弹性 弧弹性
点价格弹性
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即价格变动无 限小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图形
计算公式:
ε 点价格弹 p
= lim
△P 0
△Q △P
P
●
Q
dQ
P
=
●
dP
Q
举例分析
例1: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为:
Q=30-5P,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
性。
点价格弹εp
卫生事业地位和作用
卫生事业是提高全体居民素质的重要条件
卫生发展水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 水平的重要标志
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 基本要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研究的理 论基础有哪些?
2 卫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有哪些应用?试举例 说明。
卫生经济学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卫生经济学思想的萌芽阶段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和爱德文.查特维克
传统的卫生经济学 产生时间:20世纪50、60年代
现代卫生经济学
问题
1、卫生经济研究的先驱者是谁? 2、卫生经济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是在什么时间 ? 3、标志着卫生经济学的形成的事件是哪些? 4、第一届国际卫生经济学会大会是什么时候
求、利用?
主要就是为了对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为我们国家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针、 政策以及加强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高医疗需求
卫生服务利用
高资源
低资源
A型
B型
高
资源分配适宜 资源利用率高
卫生经济学(整理)
一、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二、卫生经济研究的的对象和任务:1.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生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3.研究卫生资源的最优使用4.卫生服务产出评价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6.研究卫生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三、新医改四梁八柱四、卫生服务需要的定义: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消费者个体或医学专业人员分析判断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以及获得卫生服务的数量。
即:个人觉察到的需要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由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五、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有购买能力的愿望)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患者)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
实现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1)消费者的购买愿望;2)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六、卫生服务利用的定义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应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应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门诊服务利用指标2)住院服务利用指标3)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指标七、卫生服务需求、需要及利用的关系: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前提。
当人们的卫生服务需要全部转换成卫生服务需求,且所有的需求都是满足居民合理的健康需要,这时达到卫生服务需要通过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而得到满足,同时又没有资源浪费的状态。
八、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九、弹性及需求弹性:例:某种卫生服务产品的价格为50,需求量为500,其价格弹性等于2,当产品的价格下降10%时,供方的总收入是多少?若其价格弹性等于0.5,当这个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供方的总收入是多少?解:原收入=50*500=25000若弹性=2,价格下降10%,需求增加20%总收入=45*600=27000若弹性=0.5,价格下降10%,需求增加5%总收入=45*525=236251、某种卫生服务产品X,X的价格为50,需求量为500,其互补品Y价格150,X 对于其互补的产品Y的价格弹性等于1.2,当这个互补产品Y的价格下降10%时,会对产品X的供方的总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析:通常互补品Y的生产为相同提供者。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和产出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配置。
二.卫生经济学的特征:1)•不确定性存在及其程度:需求、供给2)•保险的显著作用:改变价格杠杄3)•信息问题4)•非营利机构的巨大作用5)•对竞争的限制6)•公平不需要的作用7)•政府补劣不公共提供三.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卫生服务市场;b.卫生服务体系;c。
卫生筹资;d。
卫生利用与费用控制;e.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评价;f。
医疗保障制度;g.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h。
卫生经济学评价;i。
卫生经济研究与卫生改革。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稀缺:一种商品或服务无论何时都有非零的机会成本,称之为稀缺。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的资源去获得某项收益(货币的与非货币的),所放弃的以同样的资源从事其他而获得的相应的收益。
1.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
3.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的卫生服务量。
4.需要与需求的区别及联系:⑴。
过度需求:及没有需要的需求,如保健品、整形美容、抗生素等。
⑵.有需要的需求: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量。
⑶.潜在需求:个体没有认识到就不会去利用的服务或认识到的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求。
(计划经济缺陷:消费不足,激励不够)5.卫生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需要的政策意义:⑴.根据需要为基础的分配倾向于以公平为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对市场分配结果地肯定。
⑵.根据需求为基础的分配倾向于市场的手段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但导致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降低。
6.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⑴.消费信息缺乏。
卫生经济学名词解释全集整理
卫生经济学名词解释全集整理一.名词解释1.卫生经济学:是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发、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3.卫生服务要求:是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4.卫生服务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5.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士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6.卫生服务利用: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可以直接反应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应卫生服务系统通过卫生服务队局面健康状况的影响7.卫生服务供给: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
8.卫生服务市场: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9.基本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提供者给的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自己写的)10.基本药物:指的是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11.卫生筹资:就是研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下卫生领域的资金筹集、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12.卫生总费用TEH:即卫生保健总支出,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13.卫生总费用核算nha:也称国民卫生账户,是采用国名经济核算方法,以整个卫生系统为核算对象,建立卫生费用核算指标和核算框架,专门研究卫生系统的资金运动过程。
14.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从全社会筹集到的卫生资金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分配。
(卫生经济学)专题1卫生经济学概述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采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定性研究
采用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对少数个体或小样本进行深入探究,以理解和解释现象。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01
成本效果分析
比较不同方案或技术的成本和效 果,选择最优方案或技术,以最 小成本获得最大效果。
02
成本效益分析
03
成本效用分析
将成本与效益直接货币化并进行 比较,计算净效益和成本效益比。
将成本与效用进行比较,计算效 用增量和成本效用比,以评估不 同方案或技术的相对价值。
04
卫生经济学在决策中的应用
卫生经济学在医疗保险中的应用
卫生经济学在医疗保险中主要应用于评估不同医疗保险方案的效率和效果,以制定出更符合成本效益 的保险政策。
详细描述
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和可及性差,导致部分地区和人群无法获得必要 的卫生服务,从而影响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解决方案
政府应制定公平的卫生资源分配政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问题
总结词
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问题也是 卫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详细描述
卫生经济学概述
目录 Contents
• 卫生经济学定义 • 卫生经济学发展历程 • 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 卫生经济学在决策中的应用 • 卫生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01
卫生经济学定义
卫生经济学的概念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卫生领域经
济现象和问题的学科。
它旨在评估卫生服务、医疗 保健和公共卫生的成本、效 果和价值,为政策制定和资
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领域内的经济问题的学科,致力于分析卫生资源的配置、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卫生政策的制定与评估等方面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在卫生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实现研究目标的关键工具。
一、定量研究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用于评估卫生干预措施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卫生干预措施的成本和产生的效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优先级排序。
2. 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生存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群中特定事件(如死亡、复发、康复等)发生时间的统计方法。
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生存分析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从而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3.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探究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或者评估卫生政策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二、定性研究方法1. 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深度访谈是一种用于获取个体观点和意见的研究方法,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常被用于了解患者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或者了解医务人员对卫生政策的看法和体验。
2. 焦点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FGD)焦点小组讨论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半结构化讨论,用于获取不同参与者之间观点和意见的共识。
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焦点小组讨论可以用于探究卫生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3.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是一种系统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方法,用于总结和分析已有研究的结论和发现。
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特定主题的研究状况,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卫生经济学
四、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
• EI=需求量变动率/收入变动率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一般会引起需求 的增加,所以 EI>0的物品通常称为正常物品, EI < 0的物品通常称为低档品或劣质品 • 其中EI >1的物品为奢侈品;EI <1的物品为必 需品 • 对卫生服务而言,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其卫 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有所不同: 低收入消费者: EI <1;高收入消费者EI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城市地区门诊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0.518, 收 人弹性系数,0.600。在a=0.05水平上, 价格和收人在模型 中均有显著性意义。R2=0.550, 说明尚有影响门诊医疗 服务需求的因素未进入模型。门诊医疗服务需求的价 格弹性系数表明需求与价格呈负相关,在收入不变的 情况下, 价格每升高或降低10.00%, 需求相应地降低或 升高5.18%,收人弹性系数表明, 需求与收人呈正相关, 若价格不变, 则收入每增加或减少10.00%, 需求也相应 地增加或减少6.00%。从模型的标准化系数看, 价格对 门诊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大于收入的影响。
• 在a=0.05水平上, 价格和收人对农村地区门诊医疗服务 需求均具有显著性的影响。R2较小, 说明尚有许多其他 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0.498, 表明在收人不 变的情况下, 价格每升高或降低10.00%, 门诊医疗服务 需求相应地降低或升高4.98%,收人弹性系数0.298, 表明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收人每增加或减少10.00%, 需求 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2.98%。模型的标准化系数提示, 价格的影响大大高于收人的影响。
需求富有弹性 |Edp| > 1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卫生经济学
1.卫生经济学●定义: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特殊分支,是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如何配置的学科。
●特征: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外延性;政府的参与●目的:最优化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象:卫生经济学是揭示卫生服务过程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统一的关系中,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客观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优化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2.我们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1)这是卫生事业的本质属性2)所谓“公益”是泛指公众的公共利益,或使公众共同受益,公益事业是种行业界限3)卫生事业的设施和提供的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体现了发展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
●福利性政策:1)福利性是卫生事业的社会性质,体现我国卫生事业承担一定社会分配职能的特性2)福利是经济学中分配概念,是按劳分配之外的物质帮助和照顾。
●公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2)卫生事业享受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殊权利3)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卫生服务4)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政策干预和法制管理5)医疗机构的经营运行主要靠收费维持,收费标准由政府制定●福利性体现:1)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卫生投入,用于卫生服务的补偿和基本建设投入2)确保卫生公平性3)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4)政府不举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3.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卫生事业满足人们防病治病的需要●卫生事业保护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事业参与人口生产和再生产●卫生事业参与环境保护●卫生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4.卫生为第三产业Q门类第85大类。
卫生经济学已知重点加答案
卫生经济学已知重点名词解释:1.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它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
2.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保健总支出,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3.卫生筹资:卫生筹资是指为购买卫生服务而进行的资金筹集活动。
4.卫生服务需求:人们根据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服务数量。
5.卫生服务需要: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消费者个体和医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为了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4.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5.公共产品: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财政掌握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
6.诱导需求: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又是病人的顾问(代理人),当医生滥用这种双重角色的作用,创造出病人有充分信息时不会发生的需求,这称为医生的诱导需求,或称为供给者诱导的需求7.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是由于发病、伤残以及过早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消耗的总和,即从经济学研究的视角,研究者关注疾病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和给人群带来的经济消耗。
8.灾难性卫生支出:对家庭生活构成灾难性影响的卫生支出。
9.健康贫困陷阱:因贫致病,因病致贫。
10.全球(民)健康覆盖:每个人都可获得质量良好的卫生服务,而不会面临因付费带来的经济困难风险。
11.技术效率(不晓得写错没,听清楚的同学纠正哈):生产的组织实现了以最小投入生产出了规定的产出。
12.配置效率:指用于生产的资源,若按下述方式配置,则称实现了配置有效,即每一种产出达到“最适”水平,并按消费者认定的“价值”来分配这些产品。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一、绪论1.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e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属于部门经济学范畴,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2.卫生经济学的迅速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适应卫生事业社会化需要而产生的,是在提高和解决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经济问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近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卫生事业社会化的产物。
发展较快的根本原因:卫生产业的兴起,各国卫生福利和医疗保险的发展。
二战后,交叉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及国际交流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也极大地促进了卫生经济学的建立和完善。
3、卫生事业的性质的内涵:①公益性的本质属性②福利性的社会属性③生产性和产业性的基本属性。
4、了解其产生和发展情况及其在中国的兴起5、卫生经济学研究对象:西方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围绕如何优化使用稀缺的卫生资源极其效果评价上展开的。
我国对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从卫生生产关系和卫生生产力统一的关系中去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起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
简言之,是研究卫生服务中经济和经济活动的关系。
6、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需要需求与供给分析。
7、学习卫生经济学的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在卫生领域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经济观念;2、有助于提高认识,跟新观念,提高执行正确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搞好卫生改革;3、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二、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需求:人们根据卫生服务收费水平和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需求的不确定性,被动性,差异性,发展性,外部关联性。
3、卫生服务需求的弹性:1、价格弹性2、收入弹性3、交叉弹性4、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差别是什么卫生服务需求:人们根据卫生服务收费水平和经济负担能力,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根据流行病学、健康普查及临床诊断判定的有必要实施的卫生服务,它强调的是必要性主体不同:需求的主体是消费者,需要的主体是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支付能力不同: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没有5、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1、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一个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卫生经济学
名词解释1、卫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交叉或综合性学科性质的医学社会科学。
2、卫生系统:所有致力于卫生行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统称为卫生系统.3、卫生行动:凡是对个人的卫生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其他非卫生部门与改善人民健康有关的活动,统称为卫生行动。
4、卫生系统的合理融资:根据支付能力而非疾病的风险来分散每个家庭因支付卫生系统的花费而面临的风险。
5、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6、卫生服务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7、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要保持或达到某种健康状况所必需获得的卫生服务数量。
8、需求表:某种商品或服务在每一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其需求量的对应表。
9、需求函数:用函数形式表达的价格、收入、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个人偏好等影响因素与需求量的关系。
10、需求曲线:用图形表示的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1、需求定理:一般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12、弹性:是指反应性。
是经济学对经济活动变化进行分析的常用工具。
它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应变化的反应程度。
通常用弹性系数来反映弹性的大小.13、弹性系数:是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灵敏程度的指标。
公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自变量的相对变化14、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
公式: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价格弹性是负数,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
15、需求的收入弹性: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经济学定义: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特殊分支,是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如何配置的学科。
特征: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外延性,政府的参与。
目的:最优化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象:卫生经济学是揭示卫生服务过程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统一的关系中,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客观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优化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
研究的内容: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卫生保障制度、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意义: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
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发展过程中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1.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艾德文·查特维克参与了济贫事业,认识到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的恶劣所造成的疾病与死亡,提出“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2.1853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经济价值,这是西方卫生经济学家至今仍然通用的生命价值概念。
3.1952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世界卫生记事》上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的论文。
他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经济和社会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论述卫生事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这些研究标志着西方卫生经济学的产生。
4.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在华盛顿《公共卫生报告》上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一文。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需要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指标:两周发病率;两周应住院率;人口出生率。
卫生服务需求1.概念: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患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指标:两周就诊率;两周住院率。
2.构成卫生服务需求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有消费欲望,有支付能力。
3.卫生服务的需求规律:卫生服务的需求量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下降而上升。
4.特点:卫生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不确定性、差异性;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5.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a,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年龄、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的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医疗需求。
b,经济因素:经济收入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和医疗制度,也会影响医疗需求。
c,物质技术因素:医疗技术设施、手段是提供医疗服务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医疗需求获得的前提。
d,就医的方便程度:一,就诊过程是否简便、省时、省力;二,医疗服务网点的布局与居住区的集中程度是否相适应。
6.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d=-△Q/Q / △P/P=-△QP/△P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d|=0,称为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变动无影响,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d|=∞,称为需求弹性无限大,表示在既定价格水平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而一旦价格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0(极为罕见)。
③|Ed|>1,称为需求富有弹性,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较平坦。
④|Ed|<1,称为需求缺乏弹性,与③相反,需求曲线较陡峭。
⑤|Ed|=1,称为需求单位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比等于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曲线为直角双曲线。
卫生服务供给1.经济学中的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包括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
2.构成供给的条件:生产单位愿意提供;生产单位能够提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卫生服务供给概念: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卫生服务提供者愿意提供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4.卫生服务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卫生服务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正向依存关系,即卫生服务价格上升,就会刺激卫生服务供给量的上升;相反,卫生价格下降,就会刺激卫生服务供给量的下降。
5.影响因素:卫生服务成本;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水平;卫生服务价格;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医疗保险制度。
6.特点:专业性,技术性,垄断性,即时性,不确定性,主导性,外部性,公益性。
卫生事业的地位卫生事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卫生事业的作用1.卫生事业满足人们防病治病的需要。
2.卫生事业保护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卫生事业促进民族繁荣昌盛。
4.卫生事业参与生存生活环境的保护。
5.卫生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卫生列入第三产业为Q门类第85大类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医务劳动的性质:是生产性质的劳动。
1.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公益性是卫生事业本质属性;所谓“公益”是泛指公众的公共利益,或使公众共同受益,公益事业是一种行业界限;卫生事业的设施和提供的服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共同需要,体现了发展卫生事业是广大人民、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共同受益的本质特性。
2.公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卫生事业享受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殊权利;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卫生服务;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政策干预和法制管理;医疗机构的经营运行主要靠收费维持,收费标准由政府制定。
3.卫生事业定性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卫生事业要办成福利事业,国家是承受不了的;同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必须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把卫生事业办成公益性事业符合我国国情。
4.福利性政策:福利性是卫生事业的社会性质,体现我国卫生事业承担一定社会分配职能的特性;福利是经济学中分配概念,是按劳分配之外的物质帮助或照顾。
5.福利性体现: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卫生投入,用于卫生服务的补偿和基本建设投入;确保卫生公平性;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政府不举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
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市场既是提供卫生服务和接受卫生服务的场所,也体现了医疗卫生机构将卫生服务商品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交换关系。
卫生服务产品的特点:外部性,竞争性,排他性。
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第一,卫生服务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是特殊的:卫生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
第二,卫生服务市场的结构也是特殊性:供方和需方之外还存在付费的第三方,即医疗保险方。
第三,卫生服务市场的运行也是特殊的:市场机制优点与缺陷并存。
同时,卫生服务市场供需存在特殊性,卫生服务服务供给垄断性;卫生服务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缺乏费用意识,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需求的弹性小;提供者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卫生领域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结合1)市场机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1.发挥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但要注意其存在的问题)。
2.发挥其在卫生机构内部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适当下放权力;改变支付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增加消费者选择权。
3.发挥其在卫生服务筹资中的作用:使用者付费;多种筹资模式并存。
2)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作用1.政府的作用:提高效率(反对不正当竞争、防止垄断;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产品的生产;处理外部性;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有关政策);促进公平;确保稳定(经济、社会、政治等)。
2.政府在增进效率方面的干预策略:反垄断策略,提供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市场信息,消除外部影响。
3.政府在维护公平方面: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
4.政府在保持稳定方面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收缩性);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工资和物价)。
5.政府失灵的矫正:在公共部门引进竞争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适度引入利润动机。
3)卫生领域中政府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的条件;政府做宏观控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布局等资源引导;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
政府干预的合理性:出资占用卫生总费用中很大部分;参与卫生服务;制定制度与政策,合理规划卫生资源;立法规范服务供给方的行为;促进市场信息传递。
政府干预的失灵:政府决策能力;政府的决策行为发生偏移;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政府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政府官员追求政府规模的最大化,政府官员的行为不受产权的约束,政府官员的行为不受利润的支配,政府机构的高度垄断性,缺乏对政府官员的有效监督);分配的不公平(“寻租”现象)。
医疗服务成本:医疗卫生单位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由c+v构成。
医疗服务的价值同样包括三部分内容:已消耗的劳动资料的价值(c),医务人员为自己劳动(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医务人员为社会劳动(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
对医疗机构来说,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只消耗了劳动资源的价值和相当于职工工资部分的医务人员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这两部分价值(c+v)属于补偿价值。
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成本。
医院经济管理1.概念:医院管理者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力求以尽可能小的劳动消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医疗服务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的总称。
2.必要性:医疗活动社会化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需要。
3.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基本经济规律,勤俭节约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按劳分配原则)。
4.内容:医院经济管理是围绕着医院经济资源而展开的活动,医院经济资源主要由以下构成:①人力资源②资本资源③信息资源④自然资源⑤时间。
5.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健全组织与完善制度相结合,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加强成本管理,建立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医疗保障制度1.概念: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如生育、伤残等)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