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人物分析
传说中的酒仙刘伶
![传说中的酒仙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afeac8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d.png)
传说中的酒仙刘伶刘伶曾为建威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蔑视传统“礼法”,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传说中的酒仙刘伶,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说中的酒仙刘伶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
“竹林七贤”之一。
曾为建威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史书记载于《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中。
刘伶是哪里人刘伶是哪里人呢?刘伶,大约出生于公元221年,字伯伦,是沛国人,也就是现在安徽宿州人,他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但由于刘伶话很少,不喜交流,没有做什么官职,因此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刘伶这个人,身高不到一米五,长相还极其丑陋,但是他的性格十分豪迈,胸襟开阔又不拘小节,只有和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投机,遇见就有说有笑,倘若没有看到就一直沉默寡言。
原本,刘伶还做了一个参军,主要就是协助治理“领军都督幕府”事务,既然做了总指挥部机关,就应该要给全军做表率,只不过刘伶整天蓬头垢面,衣服不好好穿还吊儿郎当,一点都没有做官的样子,不仅如此,刘伶此人特别正直,他入朝为官从来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也就导致了刘伶被朝廷所不容,同僚都被提升为高官,只有他被逐出朝廷之外,因此,刘伶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因为抑郁不得志,刘伶有点像借酒消愁的样子,每天就是和就一起作伴,排忧解难,久而久之,刘伶就已经嗜酒如命,不能自己了。
虽然之后朝廷有意让他再度为官,但刘伶已经没有做官的想法了,之后刘伶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抒发自己的这些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世事的态度,对礼法的蔑视使得刘伶彻底与朝廷绝缘,最终也是嗜酒寿终了。
传说中的酒仙刘伶的名言“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有衣库,你们为何入我裤中”,这一句是刘伶的名言。
竹林七贤鉴赏
![竹林七贤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6435c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1.png)
竹林七贤鉴赏竹林七贤是历史上一群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他们因为在竹林中隐居修行而闻名于世。
他们七人分别是刘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嗣宗、王戎。
他们在竹林中追求自由、追求真理、追求人生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以不同的角度对竹林七贤进行鉴赏。
首先是思想品质方面的鉴赏。
竹林七贤作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品质非常高尚。
他们不为名利所诱惑,选择在竹林中隐居修行,追求思想和人格的完美。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最早的一位,他以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和儿女情长的个人命运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嵇康则以他戴罪立功的气概和真理至上的思想理念受到人们的推崇。
山涛以他笃信佛教的信念和推崇人性善良的思想为人们所认可。
阮籍则通过反抗当时封建制度的思想主张和放逐之后的不屈不挠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向秀、阮嗣宗和王戎的思想品质亦是杰出的。
其次是文学成就方面的鉴赏。
竹林七贤都是文学家,他们创作的诗歌和散文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探索。
例如,嵇康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被誉为“嵇康飞仙”。
阮籍的诗歌和散文多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思考,具有浓郁的禅意和人情味。
王戎则以他深邃的思想和描绘自然景色的才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三是政治历史贡献方面的鉴赏。
竹林七贤虽然生活在东晋末年,但他们对于政治有着深入的思考,并在实际行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嵇康曾参加过王导的官方,阮籍、王戎等人也都有过一定的官职。
他们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和言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他们追求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公正,对政治上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最后是对竹林七贤精神价值的鉴赏。
他们通过竹林隐居的生活方式,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自由。
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艺术、追求人性的解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激励了后人勇于追求自我的精神,弘扬了人权意识和思想自由的价值观,对中国文化和全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潇而不洒,洒而不脱之刘伶
![潇而不洒,洒而不脱之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28a448270722192e4536f6b1.png)
潇而不洒,洒而不脱之刘伶
刘伶嗜酒如命,他的妻子非常担心,就劝解他不要在喝酒了,并且把器皿都销毁了。
刘伶说我是断不了了,非的神鬼才能帮我戒酒。
于是刘伶的妻子就在神台前摆好了酒肉供于前,让刘伶跪拜。
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解酲,五斗解酲。
夫人之言,甚不可听。
”于是又开始畅快的痛饮,以此来麻醉自己。
听完这个故事,首先感到的是滑稽可爱,感觉刘伶是个放荡不羁的人,有情趣,在神面前还说这瞎话。
但是综合刘伶生活的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朝代更替频繁,宦官把持朝政,一般的寒门世子即使在有才华也是得不到重用,所以这个乱世之中的寒门世子,就在无奈之中,寻求另一种寄托,那就是酒,酒能解千愁,然后可以短暂的忘却尘世,让自己活在虚无缥缈的境界,得到短暂的解脱。
所以说他们是潇而不洒,洒而不脱,他们无奈着,挣扎着,斗争着,矛盾着。
他们想彻底的忘却这个灰暗的社会,过着一种完全自由的生活,想要即使行乐,但是,又被传统的儒家思想所束缚,他们也想入世,为朝廷,为百姓做事,但是,当时的社会又不允许他们出世。
一边是及时享乐的道教在呼唤他们,一边又是儒家的传统思想,他们在挣扎,在矛盾,无从选择,但也无从放弃。
这个时期的人是痛苦着,但也快乐着。
他们痛苦的是不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自己的才华抱负没地施展,他们苦闷,无助。
所以是痛苦的。
他们快乐的是,他们的心灵回到了最纯真的境地,不用掩饰,完全就是自己,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真实的自己。
这个病态的社会中,造就了一代“病态”的人,完全不用考虑什么,自己想的是什么,就去做,狂傲的,滑稽的,吝啬的,这就是一种帅真。
刘伶
![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7eb7e86827284b73f24250b6.png)
醉里人生——浅论刘伶的生死观摘要:刘伶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人的觉醒”的时代。
七贤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抗着“名教”,作为“七贤”之一的刘伶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即游戏人生,超然生死,这也是他的生死观的集中反映。
他的这种对于生死的态度,是对“名教”的一种迂回的反抗,有现实的“不得已而为”,也有其受黄老思想影响的“自然而然”。
他的这种选择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刘伶;酒;生死观;游戏;超然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淮北市)人,“竹林七贤”之一,其生卒年代不可考, 约为魏黄初二年至晋永康二年间人。
他的容貌极端丑陋, 性格则豪放不羁, 纵情山水之间, 尤好老庄之学。
曾以一篇《酒德颂》, 被任命为建威参军。
在泰始初年的一次“对策论”中, 因大谈老庄“无为而治”理论而遭受罢免。
《晋书·刘伶传》载: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
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
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
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晋书·刘伶传》卷四十九)。
七贤各具个性,像一团团精神的火焰。
他们对生死的态度各异,而刘伶的体悟也堪称别具一格,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 宗白华评价刘伶生活的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社会上最苦痛的年代, 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08页)。
汉代经学的衰微,由道家思想发展而来的玄学的兴盛使得晋人精神得到空前的解放。
玄学思想冲击了当时的思想界,在窒息压抑的氛围中唤起了人们的觉醒。
“作为人的自觉的重要的重要标志,就是全社会对人的自身价值的再发现与再认识。
以及文人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个性精神的追求,对人物品行的评判,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感叹”(王守国、卫绍生《酒文化与艺术精神》第99页)。
《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许多名士的各种怪诞之举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嗜酒不羁,以酒为名的刘伶
![嗜酒不羁,以酒为名的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49c83b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6c.png)
28新悦读于平淡晓畅之中透出一股散淡意韵。
而《酒德颂》这篇文章虚构了两组对立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唯酒是务”的大人形象,另外一个是贵介公子和缙绅处士的形象,他们代表了两种处世态度。
大人纵情任性,沉醉于酒中,睥睨万物,不受羁绊;而贵介公子和缙绅处士则拘泥礼教,死守礼法,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篇文章以颂酒为名,表达了刘伶超脱世俗、蔑视礼法的鲜明态度。
好酒如命刘伶好酒,世人皆知。
“竹林七贤”都好酒,只是酒量有大小之别,酒品酒德也有高下之分。
其中刘伶,称得上“醉魁”。
刘伶嗜酒如命,狂饮无度。
山涛可以饮酒八斗,换算成今天的单位,一斗是3升,八斗就是48斤酒。
而著名的狂士阮籍,醉酒六十日不醒。
即便如此,这二人都喝不过刘伶,可见刘伶酒量非同一般。
“醉魁”之称货真价实。
刘伶常常喜欢坐着鹿车,拿着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铁锹跟随其后。
并说:“我死了,便把我埋了。
”刘伶醉酒还留有“鸡肋尊拳”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刘伶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哪有地方可以安放老兄的拳头。
”对方听完,笑了起来,最后把拳头放了下来。
刘伶终生纵酒,狂饮无度,还留下了“杜康造酒醉刘伶”的故事,说的是刘伶有一次喝了杜康的酒,回家后昏死,妻子按照他的吩咐将其掩埋,直到三年后,杜康嗜酒不羁,以酒为名的刘伶文/程新兵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他曾任建威将军王戎幕府参军,后因无所作为而被罢官。
泰始二年,朝廷再次召刘伶入朝为官,他拒绝出仕,随后选择与酒为伴,逍遥地过完一生。
世人评价刘伶,始终绕不开一个酒字,为酒生,为酒终,这大抵便是刘伶一生的写照。
气质别具刘伶自幼丧父,全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从小就为生计愁,或许是食不果腹,又或是颠沛流离,在苦难中长大的刘伶天生一副小身板。
“竹林七贤”之中,刘伶是出身最差,个子最矮的那一个,身高据称不到一米五。
刘伶天生容貌丑陋,史料和文学作品多是这样描述刘伶:“文人酒痴”“一米四几的汉子”“容貌丑陋”“与世无争”……如果单看这些描述,刘伶是很难与名士挂钩,更别说跻身“竹林七贤”之列。
竹林七贤的故事
![竹林七贤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7d097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b.png)
竹林七贤的故事古代中国历史上有一群文化名人,他们生活在东晋时期的竹林之中,被称为竹林七贤。
他们的故事和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人,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竹林七贤的故事。
竹林七贤指的是山涛、阮籍、刘伶、嵇康、阮嗣宗、王戎和向秀这七位文人。
他们后来成为了东晋末年著名的文化人物,是政治、文化和思想的积极参与者。
七人趋于追求自由和超然的生活态度,他们不甘屈从于朝廷的政治斗争,选择了隐居山林,并以饮酒游戏、吟诗作画为乐。
竹林七贤中的第一位是山涛。
他是曾经的官员,但深感朝政黑暗,遂放弃官职,投奔了竹林之中。
山涛主张忠于本心,追求真理和自由,他曾写下过“笔从夏阁一飞白,墨至江楼万水青”的诗句,表达了对杂念杂官的厌烦之情。
第二位是阮籍。
阮籍生于豪门世家,但他的性格嬉皮士且自由,不喜规矩束缚,因此被朝廷视为异类。
阮籍在竹林中孤酒自饮,用诗词表达自己对时事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的第三位。
他是一个病态的人物,生性忧郁,但也是一个酒徒和文人。
刘伶的诗作以自怨自艾、自嘲自讽为主,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厌倦和对真理的追求。
接下来的嵇康是竹林七贤中唯一一位音乐家,他擅长琴技,也精通琴曲的创作。
嵇康与山涛、刘伶等人在竹林中交往,一起饮酒吟诗,琴曲满天飞扬,成为了竹林中的一道美丽风景。
阮嗣宗是竹林七贤中的第五位。
他拥有过很高的官职,但因为对朝廷腐败现象的不满,放弃了一切。
王戎和向秀则是相对年轻一些的七贤成员。
王戎出身于名门望族,但没有被名利所迷惑,他自愿放弃朝廷官职,回归山林,并以其骨骼清明、性情豪放而受人敬仰。
而向秀则以官宦之家的身份加入竹林七贤,他以才情出众而知名,但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坎坷。
竹林七贤在山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和自由,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以诗词、音乐和绘画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荒诞现实的厌倦。
在竹林中,他们可以尽情自由地饮酒狂欢、畅谈人生,没有了朝廷的压力和世俗的约束。
酒中自有真名士——竹林七贤之刘伶简论
![酒中自有真名士——竹林七贤之刘伶简论](https://img.taocdn.com/s3/m/a95a59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8.png)
酒中自有真名士——竹林七贤之刘伶简论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位名士,其中阮籍、嵇康声名最显。
'竹林七贤'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魏纪》:'谯郡袖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与陈留阮籍,兄子咸,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特相友善,号竹林七贤,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
' 竹林七贤的出现与魏晋时期的时局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因为社会动乱,士人朝不保夕,因此常常慨叹生命无常并走向放纵;另一方面,真正的名士并非完全唾弃儒家传统,只因遵循名教礼法的多是一些博取名声的伪名士,因此他们不愿与伪名士为伍,才会有出格之举。
竹林七贤中的刘伶正以其好酒闻名于世。
一、刘伶与酒刘伶,字伯伦,沛国人。
《晋书·刘伶传》称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
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
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
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
'刘伶容貌丑陋,但放情任性、心怀宇宙万物,在朋友的选择上十分慎重,与阮籍、嵇康等名士相遇便引为知己。
此外,《世说新语·文学》引《竹林七贤论》载'伶处天地间,悠悠荡荡,无所用心。
尝与俗士相牾,其人攘袂而起,欲必筑之。
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其人不觉废然而返。
'刘伶不屑与俗士相争,他对看不起的人与事都采取了戏谑的态度,可见其十足豁达的性情。
刘伶好酒的事迹,在袁宏所著的《名士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
'土木形骸,遨游于世。
'这是刘伶最为著名的事迹,刘伶好酒到了极度沉溺的地步,面对纷繁的世事,他在醉与醒中选择了活在醉的状态中。
但于醉中其真情却表露得更加显著,能够对仆从说出'死便埋我',这是何等地洒脱。
此外,《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世说新语十个人物介绍
![世说新语十个人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8409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c.png)
世说新语十个人物介绍
好的,以下是《世说新语》中的十个著名人物介绍:
1. 刘伶:字伯伦,晋代文学家、书法家。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自然、无为,喜好饮酒,书法造诣也很高。
2. 阮籍:字嗣宗,晋代文学家、哲学家。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具有强烈的政治热情,但深受压抑,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苦闷。
3. 嵇康:字叔夜,晋代文学家、音乐家。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自然、无为,喜好饮酒,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4. 王羲之:字逸少,晋代书法家。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影响深远。
5. 王戎:字茂叔,晋代文学家、哲学家。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性格豁达,喜好饮酒,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6. 谢安:字安石,晋代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主持过“淝水之战”。
7. 裴楷:字叔则,晋代书法家。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草圣”,他的草书风格影响深远。
8.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治国良才”,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9. 陶渊明:字元亮,晋代文学家、诗人。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自然、无为,喜好饮酒,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10. 慕容垂:字永奇,前燕建立者慕容孛之子,前燕、前秦、后燕三朝元老,著名将领。
他是前燕时期最强的将领之一,曾打败过苻坚。
历史趣谈:与潘安齐名的另类美男 天字第一号酒鬼名士刘伶
![历史趣谈:与潘安齐名的另类美男 天字第一号酒鬼名士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0fbbe4d1da38376baf1faef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与潘安齐名的另类美男天字第一号酒鬼名士刘伶导语:刘伶竟能与何晏、嵇康、潘岳(俗称潘安)、卫玠、王羲之、王濛等绝世美男同列。
这样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疑地证明了刘伶的确有他的特点,并在刘伶竟能与何晏、嵇康、潘岳(俗称潘安)、卫玠、王羲之、王濛等绝世美男同列。
这样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疑地证明了刘伶的确有他的特点,并在两晋南北朝拥有一大批忠实的仰慕者,连《容止》篇这样专门记载男子“好风度,美姿仪”的地方,都破例有他的一席之地。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
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
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
”妇曰:“敬闻命。
”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
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世说新语?任诞》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在他的著作《资治通鉴?卷七十八》中写道:“刘伶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
’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可以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反讽,认为只知道喝酒的刘伶根本不配谈贤。
记得我初读到此处时,不禁大笑,然后在书中批注道:“涑水先生以刘伶百无一用,唯知嗜酒,而指其非贤,孰不知更成伯伦美名哉!”应该说,站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立场上,司马光认为一天到晚醉酒,无所事事,且在学术上也乏善可陈的刘伶称不上贤者是有理有据的。
但是,如果反过来理解,终日酣醉,且在艺术上也没有一技之长的刘伶,非但在他所处的时代被认为是最著名的贤士之一,在身后也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广泛崇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酒鬼之一,那就不得不佩服刘伶了,好歹李白、张旭之流也都还有其他看家本领,方生活常识分享。
人物素材刘伶
![人物素材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9ae97cee360cba1aa811dad6.png)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
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他身高六尺(不到一米五),容貌丑陋。
他嗜酒如命,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
”他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
白居易曾言:“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刘伶的旷达洒脱早已深入骨髓刘伶好老庄之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
刘伶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
晋朝建立后参与对策,他提倡无为而治,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
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惟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刘伶所作的《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他喝酒之后,让“醉死便埋”等等,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鬼,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理念的心神再现,都是他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
也许,刘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无论一生一世如何度过,最后终归于死。
那又何妨走到哪里算哪里,死到哪儿埋哪儿?同样,人生既然并无意义,那又何妨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实际上这也是刘伶的处世之道。
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刘伶以饮酒为常,甚至达到了“病酒”的境地。
与同样是借酒避世却“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为惊世骇俗。
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
泰始二(266)年,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
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
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
南宋·叶梦得:晋人多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
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
陈平、曹参以来,已用此策……传至刘伶之徒,遂欲全然用此,以为保身之计……饮者未必剧饮,醉者未必真醉耳!刘伶最终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竹林七贤的故事(二)
![竹林七贤的故事(二)](https://img.taocdn.com/s3/m/ad6b393b2f60ddccda38a057.png)
竹林七贤的故事(二)竹林小报最初卖的好,其实一大半功劳要属于刘伶,因为魏晋当时风气压抑,士大夫习气和连年不断的战事、加上司马一党的专权使得众多百姓敢怒而不敢言,需要一点色情庸俗文章来调节减压。
刘伶是燕人,加上为人狂妄不羁,徒有虚名,七贤中都称他为燕狂徒,刘伶的言论往往带点情色,标题比较煽情,极富挑逗力,是标题党的代表人物。
比如,《天下兮好寂寞》其实是写他自己喝酒没人陪很寂寞想女人了,和天下没啥关系;《房市兮房事》其实是炫耀自己在梁溪一带买了三间茅房,还是独门独院,和诸葛亮的隆中有一拼;还有《傻冒兮借诗兮论》骂楚诗人屈原的《离骚》反而是惹了一身骚,因为刘伶不会写诗,只会写颂。
据晋史统计刘伶用的词汇开始还很新鲜,属于时尚流行的代表,由此也吸引了不少眼球,满足了一些色情狂的窥伺欲望,特别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所以竹林小报的销量像竹子一样节节提高。
但后来,发现刘伶只会那么两句,别人就渐渐烦了,不管别人说啥,刘伶张口就是脏话啊,在魏晋当时传为笑谈,士大夫之间每天第一句话就是问你今天看到那个脏话的刘伶没有。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最喜女色的一位。
几已达无酒不欢,无美不眠的境界。
酒色穿肠毒药,刘伶其实早已自知,但苦于中毒已深,因每天在竹林中以时评为名,时刻发表他的所谓脏话言论,其实内心也很厌恶,但为了能出人头地,特别是为了优厚的稿费,他还是每天重复着他的脏话陈词滥调。
从事这种厌恶性的工作,当然需要减压,酒色就成为刘伶的必需品,但从刘伶的《酒色兮那端兮哀愁》一文可以看出其实刘伶非常空虚,越沉迷酒色越空虚,越空虚越脏话,越脏话越需要酒色,一个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刘伶看到夫人是黄脸婆,自然更没兴趣了,于是在外寻花问柳,踏遍魏晋最有名的青楼妓院,后来虽然小报销量不行了,钱也不多了。
但还好,在妓女中也有特喜欢刘伶这样脏话论调的,干柴烈火,一拍即合,那女的芳龄十八,也不嫌刘伶老牛吃嫩草,甘愿倒贴,养着刘伶,成为魏晋时期一段风月佳话,又在士大夫之间流传开来,不知怎么回事,就传到刘夫人耳中,这下刘夫人一哭二闹三上吊,总算刘伶老实安稳一点,但没过多久,他又开始脏话,又开始酒色,狗改不了吃屎就是这道理。
竹林七贤刘伶简介
![竹林七贤刘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3978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f.png)
● 以酒为名
● 刘伶被罢官后,整日驾着载有美酒的鹿车,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边走边饮,留下“鹿车荷锸” 的典故。 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当时的 士大夫们都认为刘伶的这种置生死于度外是一种豁达,认为他是贤者,并争先恐后的效仿他。 刘 伶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与他一样嗜酒的还有好友阮籍,阮籍为了三百石酒而求为步兵 校尉,得酒后与刘伶共大醉。刘伶因饮酒而出名,还留下关于酒的文学名篇——《酒德颂》。
● 刘伶戒酒
● 有一次,刘伶连续喝了几天酒,醉得病倒了。他感到身上很热,口渴得要命,妻子给他端来茶水, 他却不喝,非要用酒来解渴。妻子生气地说:“你已经病成这个样子了,怎么还要喝酒,真是不 要命啦!”说完,妻子把家里的酒都倒掉了,把喝酒用的器具都砸碎了,决定让刘伶戒酒。
● 醉酒避仕
● 泰始二年(266年),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 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他 就是一酒疯子,于是作罢。后刘伶不再出仕,最终老死家中。
● 对后代影响极大。人来自生平● 少时淡泊 ● 刘伶,字伯伦,是沛国人。他身高六尺,容貌很丑陋,放纵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
刘伶年少淡泊而沉默少言,不随便与他人交往,但和阮籍、嵇康关系不错,相遇而神解,携手共 入山林。起初不以有无家产为意。 ● 无为罢仕 ●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的泰始初,刘伶曾任建威将军参军。司马炎寻问对策时,刘伶大谈道家的无为 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唯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被罢官。
主要影响
● 文章 ● 《酒德颂》是刘伶所作文章,它是析出了幕天席地、怒目切齿、熟视无睹、大人先生、奋袂攘襟、
美酒醉刘伶
![美酒醉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8b2a17c250e2524de5187e48.png)
美酒醉刘伶——古酿坊酒业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魏晋诗人,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等齐名,被人称为“竹林七贤”。
这七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好酒贪杯,刘伶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曾为建威参军,其嗜酒如命,自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一饮一斛,五斗解醒。
”当时流行一句话:“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
”在文人雅士的笔下,刘伶几乎成了酒的代名词。
聪明的酒厂厂家,为提高自己酒品的知名度,借名人之名,为酒取名“刘伶醉”,注册商标就是“刘伶”二字,而这酒厂,干脆就叫刘伶酒厂。
酱香型白酒——古酿坊酒业我收藏了一个“刘伶醉”酒瓶,瓷质,酒瓶为一般瓶型,但瓶上有国画图案叫人心醉:远山如黛,流水叮当,树木露出新芽,花儿朵朵摇摆,一块巨石下,坐着两位穿长衫的人,正在举杯对饮,吟诗作对……这就是刘伶和他的朋友在对饮呢。
瓶上有简易商标,一个圆圈内有“刘伶”二字,这个商标好似一颗珠子,逗得巨龙飞舞,寓意着二龙戏珠。
瓶上图案中央有“刘伶醉”行书字体,整个画面仿佛飘散着浓浓的酒香。
从酒瓶的釉色、制作工艺来看,好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
造型设计虽一般,但我喜爱这个酒名,喜爱它的文化内涵,于是它成了我的珍爱。
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但性格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时沉默寡言,不懂人情世故,但遇到性格相投的朋友,便有说有笑,无拘无束,表现了天真的性格。
刘伶嗜酒成性,生活放荡不羁,关于他醉酒的轶事传闻很多,现举几例:他做官时,经常乘着鹿车出行,酒壶带在身边,想喝就喝,还叫人带把锄头,说:“如果我死了,就用这把锄头挖个坑,就地埋了,免得大家操心费事。
”罢官后,他更加纵酒放诞,蔑视礼法。
有一次,他裸着身子见人,有人责怪他,说他太放肆,而刘说:“天地是我的屋宇,居室是我的裤子,你们怎么走进我的裤裆里来了,怎么还责任我呢。
”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有一次,刘伶喝酒过多得了病,但还想喝,向妻子要求。
妻子一气之下把酒倒掉,把盛酒的器皿捣毁,流着泪说:“你喝得太多了,身体要紧,一定要把酒戒掉。
初中语文文化美文千年酒鬼醉刘伶
![初中语文文化美文千年酒鬼醉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dc002837763231126fdb1108.png)
千年酒鬼醉刘伶惟酒是務,焉知其餘——千年酒鬼醉刘伶那个荒诞的时代,他是一个卑微的、默默无为的小人物,然而,他是清醒的。
对于酒的依赖,是他寻找生命本能的一种慰藉。
是那芳香的酒,让他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在短促的瞬间成为原始生灵的本身。
他之爱酒,是对于酒本身所蕴含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的理直气壮的追求。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保留了庄子的高蹈。
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隐士……1官位不高,政治上毫无建树;懒作诗文,传世之作少得可怜。
然而,他却以他的怪诞与放纵走进《晋书》之“列传”,走进《世说新语》,走进魏晋的竹林。
直到一千多年后的21世纪,他的故事仍然在我们的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就是以豪饮、大醉而闻名于当时、闻名于历史的酒鬼刘伶。
2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对酒的嗜好与海量是我们常人所望尘莫及的。
民间传说中有一个故事:据说刘伶有一天路过杜康酒馆门前。
他一抬头,看见门上有一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还有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醉三年?刘伶想,能醉我半天就算是你的本事了。
看来杜康是不知我刘伶了!“拿酒来!”走进酒馆的刘伶,还没坐下就高声喊道。
话音刚落,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便过来斟酒。
一杯后,老翁劝他别喝了。
他不依,又要了第二杯。
老翁又说,再喝就要醉了。
他仍然不依,又要了第三杯。
三杯下肚,他只觉天晕地旋,连忙道别。
一路跌跌撞撞回到了家,对老婆交代:“我若死,就埋在酒池内,用酒盅酒壶陪葬。
”交代了后事,他便人事不知,连呼吸也没有了。
他的妻子哭的呼天抢地,三天后便照他说的办法安葬了他……屈指三年过去,杜康来到刘伶家,说是来讨要酒钱的。
刘伶的妻子又气又恨:“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人死了,还来要酒钱?我还要找你要人呢!”一边说,便一边拉杜康要去见官。
杜康笑道:“你的丈夫没有死。
他是醉了!你们赶快把棺材打开……”众人将信将疑,开棺一看,果真见刘伶面色红润,栩栩如生。
杜康高声叫道:“刘伶醒来,刘伶醒来!”棺材里的刘伶伸了一下懒腰,打个哈欠,道:“好酒,好酒!这果真是天下的好酒呀……”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竹林七贤——“酒鬼”刘伶
![竹林七贤——“酒鬼”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62cb3dd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0.png)
竹林七贤——“酒鬼”刘伶今天介绍“竹林七贤”中的“酒鬼”——刘伶。
【不愿为官】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年(266),朝廷派特使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
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
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
刘伶最终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矮穷丑】矮:他身高六尺,汉朝一尺约为23.5cm,所以刘伶身高不足1.5m穷:在“竹林七贤”中,刘伶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丑:容貌丑陋。
【醉侯】刘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醉仙”。
【刘参军】刘伶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此被称为“刘参军”。
荷锸(chā)任埋刘伶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仆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了。
”他置生死于度外就是这样。
来自百度图片侵删【刘伶病酒】刘伶因饮酒过度而导致身体不适,感到异常口渴,就向妻子讨酒喝。
他妻子把酒倒掉,把酒器毁坏,哭着劝道:“你喝酒过量,这不是养生的办法,必须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
但我不能自己禁,只能向鬼神祷告,自己发誓来戒掉酒瘾。
你就准备祭祝用的酒肉吧。
”妻子说:“我按照你交代的去办。
”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去祷告发誓。
刘伶跪着说:“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
一次喝一斛,五斗消酒病。
妇人之言辞,千万不能听。
”说完拿起酒肉就吃喝起来,颓然醉倒了。
【曝裈(pù kūn)当屋】刘伶常常纵情饮酒,任性放诞,有时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呆在屋中。
有人看到后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房子,把房屋当裤子,诸位为什么跑到我裤子里来?”来自百度图片侵删【鸡肋尊拳】“鸡肋尊拳”出自《晋书·刘伶传》:“尝醉,与俗人相忤。
其人攘袂奋拳而往。
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
’其人笑而止。
”翻译过来就是:刘伶曾在喝醉酒时与别人争执,那人扯住他的衣袖挥拳要打。
刘伶缓缓地说:“我瘦得像鸡肋不能让你的拳头打得舒服。
刘伶人物分析
![刘伶人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a9b6f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3.png)
生平简介 刘伶病酒 轶事 性格分析 酒器九品
生平简介
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 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 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 示妇捐 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 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 “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 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 :“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 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 ,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 进肉,隗然已醉矣。
轶事
• 一次,刘伶喝醉了酒,就在家 中赤裸着全身躺在床上,在那 个保守的传统社会,这样做是 不对的,他的朋友到他的家来 看望他,发现他赤裸着身子, 就问他怎么不穿衣服,刘伶答 道:我以天为衣,以房子为裤 ,我倒要问你为什么跑到我的 裤子里来呢?
性格分析
不滥与人交往 沉默寡言 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 喝酒追求酩酊大醉,放浪形骸
李适之 酒器九品
• 蓬萊盞 • 海川螺 • 舞仙 • 瓠子卮 • 幔卷荷 • 金蕉葉 • 玉蟾兒 • 醉劉伶 • 东溟样
幔卷荷 海川螺
竹林七贤之——刘伶
![竹林七贤之——刘伶](https://img.taocdn.com/s3/m/195023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c.png)
竹林七贤之——刘伶竹林七贤之——刘伶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
—— <西晋> 刘伶《酒德颂》记得大概是读小学的时候,翻阅过《世说新语》,其中内容大多都忘了,唯有一个故事,我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说有个人生平放浪形骸,不拘小节,有一次喝酒喝的酩酊大醉,赤身裸体躺在家中,忽有人来访,看到这般情形,便取笑他,他却说:天地就是我的住处,房屋便是我的内衣内裤,你跑到我内裤里来干什么?此人便是刘伶。
时代与家族背景刘伶所处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几乎跨越了三国末年,魏朝和西晋。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争不断,民不聊生。
曹操掌权之时,独揽大权,但等他一死,出现权力真空,司马家族乘虚而入,曹操花费毕生精力打下的天下,不到五十年就灰飞烟灭,被司马氏的大晋朝取代。
好景不长,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父子两代的基业,传到司马炎手里,也只维持了五十年左右。
期间,大臣们潜心于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宫廷成为玩弄权术的场所,国家政治黑暗,经济萧条。
刘伶的父亲,刘进,字文华,是汉朝末年的大臣,与孔融(字文举,因官拜北海相,也叫孔北海,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让梨就是这位老兄)同殿称臣。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大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已经沦为傀儡一个,但刘进和孔融都是大汉朝的忠臣,在朝廷上敢于面对曹操直言进谏,因此在官场上惺惺相惜,互相敬佩,在私底下,他们都酷爱喝酒,因此是至交好友。
孔融的直言进谏终于招致了杀身之祸,曹操一气之下诛灭了孔融三族,唯独其一子一女得以幸免。
好友遇难,刘进大悲,辞官不做,回到家乡潜心研究酿酒。
这时,刘伶降生了。
生平刘伶,字伯伦,天生长得矮小瘦弱,其貌不扬,唯独他的一双眼睛,明亮非常,似乎能看穿人的心思。
刘伶从小便喜爱喝酒,并跟随父亲学习了酿酒,他们家酿制的“九运春”酒,为世人赞叹不已。
但刘伶在父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不但喜欢喝酒、酿酒,而且对酒文化非常热爱,喜欢品酒,以及收藏酒具,穷其一生,著有《竹林酒经》一书,其中囊括了当时许多名酒,及其酿制方法,传说也包括葡萄酒,从西域传入我国。
壶中天地宽——略论刘伶的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
![壶中天地宽——略论刘伶的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582cb75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9.png)
壶中天地宽——略论刘伶的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绅士刘伶,相传为七公之后,更是比宋玉更嗜学的潜心书生。
他的生存观与人的普遍性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他的现实人格却又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简要地从介绍刘伶生平、解析其生存观及其现实人格三方面来论述这一话题。
从刘伶的生平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刘伶生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出身官中,但他从小就对仕途不感兴趣,只求学习,在不断学习中不断成长。
他以其非凡的智慧,备受名士所称赞,是个神童般的人物。
20岁那年,他被朝廷授于判官之职,然而他却拒绝了此职,他的拒绝绝非出于朴实素拙,而是出于其崇高的生存观。
视刘伶的生存观来看,他认为,宗教至高无上,任何一件事都要以宗教为基础。
因此他不仅拒仕,而且自己也从未尝试将其仕途才能用于自身的利益,甚至反对别人牟取私利的做法。
此外,他认为在宗教的指导下,人应当敬畏至上,恪守礼仪,保持朴素的生活,理解万物,才能够让世界更加美好,从自身的理念出发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
从实际的经历来讲,刘伶也是一位现实的人,不仅服侍过太上皇室,而且也在自己的酒楼办过偶尔的讲学,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客观观点,也有着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热衷于一切知识,乐于分享,这一点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大家的喝彩。
他的写作也不乏深度,他的文字用精湛华美的笔法勾勒出无可比拟的缤纷绮丽的场景,也用紧密的论辩勾画出智慧的思维,比如他的《梦鹤录》、《绝艺技艺词》等等。
一句话总结以上,刘伶崇尚高尚的生存观,又有着强烈的现实性,这样一种双重性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他总结道:“天地壶中宽,千里不改尝”,从中可以看出,他以自己的生存观和现实人格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完善。
至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刘伶的生平,洞察了其生存观和现实人格,认为刘伶的生存观与人的普遍性有着深刻的联系,现实人格也有着高尚的价值,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智慧的指引。
魏晋时期诗人刘伶简介,刘伶怎么死的?
![魏晋时期诗人刘伶简介,刘伶怎么死的?](https://img.taocdn.com/s3/m/2e597c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3.png)
魏晋时期诗人刘伶简介,刘伶怎么死的?人物生平家庭背景刘伶,西晋著名的名士组合“竹林七贤”之一,刘伶身高不到一米五(《晋书》载“其,身长六尺”,据《中国古代计量史》换算而得之),不仅人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
但是他的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
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机,遇上了便有说有笑,因此也加入了七贤的行列。
参军时期刘伶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时,协助治理“领军都督幕府”事务。
但身处统辖千军万马的总指挥部机关,需要给全军做表率的人,他却天天蓬头垢面不讲卫生,衣服也不好好穿,行为还吊儿郎当。
晋朝初年晋朝初年,刘伶入朝,他不趋炎附势,力陈己见,宣扬无为之化的主张,为朝廷所不容,同僚均被擢为高官,唯独他被逐出朝门。
为排泄郁闷,他常借酒消愁,久而久之,嗜酒如命,不能自已。
泰始二年公元266年(晋武帝泰始二年),朝廷派特使到杜康村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
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 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
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
从此,刘伶彻底与朝廷绝缘。
罢了官以后的刘伶,日日“醉乡路稳宜频到”,终于嗜酒寿终。
文学特点文章行文轻灵,笔意恣肆,刻画生动,语言幽默,不见雕琢之迹。
本文既是魏晋玄学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思想的集中反映,也是刘伶自身的写照;也蕴涵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
刘伶在《酒德颂》:“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意思是说:“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
”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世事的态度,思想超脱世俗、蔑视礼法的鲜明态度。
个人作品《酒德颂》《北芒客舍》《艺文类聚》泱漭望舒隐,f(yǎn)l(dàn)玄夜阴。
寒鸡思天曙,振翅吹长音。
蚊蚋(ruì)归丰草,松叶散萧林。
陈醴发悴颜,色愉畅真心。
被终不晓,斯叹信难任。
何以除斯叹,付之瑟与琴。
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
此诗选自《艺文类聚》卷七,是一篇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抒写了作者远行客居中的困顿心境以及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适之 酒器九品
• 蓬萊盞 • 海川螺 • 舞仙 • 瓠子卮 • 幔卷荷 • 金蕉葉 • 玉蟾兒 • 醉劉伶 • 东溟样
幔卷荷
海川螺
பைடு நூலகம்
刘伶
wing
生平简介 刘伶病酒 轶事
性格分析
酒器九品
生平简介
刘伶(约221年-300年),字伯伦
沛国(今安徽宿县)人
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 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
刘伶病酒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 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 ,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 :“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 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 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 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 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 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 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轶事
一次,刘伶喝醉了酒,就在家 中赤裸着全身躺在床上,在那 个保守的传统社会,这样做是 不对的,他的朋友到他的家来 看望他,发现他赤裸着身子, 就问他怎么不穿衣服,刘伶答 道:我以天为衣,以房子为裤 ,我倒要问你为什么跑到我的 裤子里来呢?
性格分析
不滥与人交往 沉默寡言 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 喝酒追求酩酊大醉,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