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一、积累与运用。

1.读看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仿佛看到了明月升上树梢,惊飞枝头喜鹊,还仿佛听到了声声蝉鸣。

2.杜牧的《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3.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正如李纲所言:“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会迎来希望,就像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回答)二、按照要求回答。

1.《少年闰土》一课,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2.《开国大典》写的是_______年_______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其中,写“阅兵式”场面时,运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

3.《好的故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____________》,表现了鲁迅的怅惘和失望,而课文对梦境里“好的故事”的描绘,则表现了鲁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

七八个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5.写出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改写成现代汉语“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六上语文全册课文内容填空第一单元1.课文欢乐谷。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宿建德江》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淡淡的忧愁;而在《过故人庄》中,因为故人的热情相待.所以他在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___,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茶馆》等。

其中。

《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诗同作者喜欢展开想象来表达心境。

“野旷天低树,________”两句把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形象;“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两句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为夜间黄沙道上感受到的丰收景象而喜悦。

3.积累填空。

(1)“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诗句节选自古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诗句意思:________。

(2)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

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这首词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全词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________和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之情。

(4)________,邀我至田家。

(5)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在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开国大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__举行,参加典礼的总人数达________。

主席台设在________。

(3)《宿建德江》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选择正确读音填空及答案(考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选择正确读音填空及答案(考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选择正确读音填空及答案(考题)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缥.缈(piāo piǎo)急速.(sù jù)华侨.(jiào qiáo)揉.动(róu ròu)绞.住(jiǎo jiāo)徘徊.(huí huái)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疲.惫(bèi biè)敞.篷(chǎng cǎng)渲.染(xuān xuàn)遵.守(zūn zhūn)警.告(jǐn jǐng)瞟.见(piǎo piào)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狞.笑(níng nìng)勺.子(shuó sháo)搀.扶(chān cān)蹿.升(cuān cuàn)淋.雨(lín lún)蜷.缩(quán juǎn)四、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琼.浆(qiónɡqónɡ)妩.媚(wū wǔ)花苞.(bāo bào)苍穹.(qiónɡqónɡ)冠冕.(miǎn mǎn)摇曳.(yèɡē)五、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蜇.人(zēzhē)钵.子(bōbǒ)诞.生(dàn yán)鄙.夷(bǐbì)蝎.子(xiējiē)盘盂.(yúxū)俄裔.(yīyì)鸿鹄.(gào hú)六、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蜇.人(zēzhē)似.的(sì shì)钉.住(dīng dìng)纬.度(wéi wěi)盘盂.(yúxū)弓缴.(zhuójiǎo)鸿鹄.(gào hú)教诲.(huǐhuì)碱.性(xián jiǎn)七、用“√”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题汇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题汇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上古诗词试题1.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__________。

2.青鸟不传云外信,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4.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7.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9.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

10.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

11.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

-------诸葛亮1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

--------曹植1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李纲14.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____15.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

,莫知我哀。

17.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18.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

19.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

,绝胜烟柳满皇都。

,出没风波里。

2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

23.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

,山是眉峰聚。

25.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

26.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

27.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28.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习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

3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

32.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林C. 从D. 明2. 下列哪个词语的拼音是正确的?A. 青蛙(qīng wā)B. 稻田(dào tián)C. 猫头鹰(māo tóu yīng)D. 落叶(luò yè)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今天去学校了。

B. 我今天去学校。

C. 我今天去学校了。

D. 我今天去学校了。

4. 下列哪个词语是成语?A. 美丽B. 快乐C. 欢天喜地D. 美好5.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喜欢读书。

B. 我喜欢读的书。

C. 我喜欢读书的。

D. 我喜欢读书。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字是象形字。

()2. “猫头鹰”是动物。

()3. “我喜欢读书。

”是陈述句。

()4. “成语”是四字词语。

()5. “我喜欢读的书。

”是错误的句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字是________字。

2. “青蛙”的拼音是________。

3. “我喜欢读书。

”是________句。

4. “成语”是________词语。

5. “我喜欢读的书。

”是________句子。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形声字的特点。

2. 请简述拼音的构成。

3. 请简述陈述句的定义。

4. 请简述成语的来源。

5. 请简述句子的基本构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拼音写出“我喜欢读书。

”这句话。

2. 请用拼音写出“美丽”这个词语。

3. 请用拼音写出“猫头鹰”这个词语。

4. 请用拼音写出“落日”这个词语。

5. 请用拼音写出“欢天喜地”这个成语。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喜欢读书。

”这句话的语法结构。

2. 分析“成语”在语言中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拼音写出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

2. 请用拼音写出一个成语故事。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4. C5. A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填空题1. 形声2. qīng wā3. 陈述4. 四字5. 错误四、简答题1.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发音。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  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1.先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

(1)“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两句诗从视觉上突出了“江南春”___________的景象。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用“__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我能写出一句关于“知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

(6)“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_____描写。

我也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

(7)“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请写出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2.借鉴课文思路,定好中心,选取能突出中心的事例,以“悔”为题创造写作支架。

3.默读课文《盼》,用简洁的语言完成课文的写作支架4.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选段抓住了渔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写,表现了渔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2)读选段第一句,试着写写渔夫的心理活动。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通过描写万物在夏天里____________的状态,告诉我们人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地增长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否则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3、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气息;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4、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看呵!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远房亲戚的住宅。

5、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的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6、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7、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粗心大意”中是错别字?A. 粗B. 心C. 大D. 意2. 下列哪个词语的意思是“喜欢”?A. 欢喜B. 喜爱C. 喜庆D. 喜讯3.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容词?A. 快乐B. 快C. 乐D. 快乐的4. 下列哪个词语是名词?A. 跑B. 跑步C. 跑得快D. 跑得慢5. 下列哪个词语是动词?A. 美丽B. 美丽的C. 美丽地D. 美丽起来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勤奋,就能攀登到书山的高峰,只要刻苦,就能在学海中畅游无阻。

( )2. “略知一二”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对某个问题或事物了解得非常少。

( )4.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 )5. “实事求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话做事要真实,不要夸大或缩小。

(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形容事物非常美好,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词语。

2. “______”是形容事物非常丰富,无法全部列举的词语。

3. “______”是形容事物非常珍贵,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词语。

4. “______”是形容事物非常稀有,无法轻易得到的词语。

5. “______”是形容事物非常珍贵,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词语。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略知一二”这个词语的意思。

2. 简述“美不胜收”这个词语的意思。

3. 简述“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

4. 简述“实事求是”这个成语的意思。

5. 简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意思。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略知一二”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2. 请用“美不胜收”这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3. 请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4. 请用“实事求是”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造句四字词语成语填空练习(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造句四字词语成语填空练习(答案)

六年级语文造句练习班级:姓名:类型一:词语造句一、根据“成熟”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指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远看像一个个小灯笼。

2.发展完善的程度:时机尚未成熟,警察局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计划还需要再完善。

二、根据“墨水”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墨水(墨汁):今天我买了一瓶红色墨水,花了我5元钱。

2.墨水(学问):鲁迅满肚子的墨水,写出的文章不计其数。

三、根据“仿佛”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仿佛(差不多):我和闰土仿佛年龄。

2.仿佛(好像):中秋的月亮挂在天空,仿佛是一块大玉盘。

四、根据“谎言”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谎言(善意的谎言):老教授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值得学习。

2.谎言(恶意的谎言):他常常用花言巧语,编制各种谎言骗取钱财,令人憎恶!五、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大方(不小气):他待人很大方,从不斤斤计较,深得别人喜爱。

2.大方(不拘束):舞蹈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大方自然,一点儿也不紧张、拘束。

六、根据“精神”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表现出来的活力:王老师一头短发,一身西服,整个人显得很精神。

3.人的意识、思维活跃等: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七、根据“骄傲”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表示自豪的意思:我为祖国在科技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2.表示自满的意思:一考到90分,他就骄傲了,常常在同学们面前夸耀自己。

八、根据“厉害”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表示批评的意思:你真厉害!这么容易的题目你都会做错!2.表示表扬的意思:刘翔真厉害!又获得好成绩,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九、根据“毛病”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表示疾病的意思:一到冬天,爸爸的腿隐隐作痛,应该是老毛病又犯了。

1 2.活跃、有生气:你看,赛场上同学们精神抖擞,各个摩拳擦掌。

2.表示错误、缺点的意思:张明粗心马虎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掉啊?十、根据“地道”的不同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汇编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汇编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内容填空汇编课文1 草原1、本文是按顺序来叙述的,描绘了、、、、五幅画面,表现了蒙汉两民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之情。

(6分)2、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2分)3、《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老舍访问的民族是()。

(1分)A、蒙古族B、苗族C、藏族D、回族参考答案1、事情发展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盛情款待图依依话别图无限热爱2、天涯碧草话斜阳3 、A、蒙古族课文2 丁香结2、《丁香结》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联想到象征的丁香结,抒发了参考答案1、不顺心结人生中的问题平淡无味2、愁怨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积极乐观课文4 花之歌参考答案: 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课文5七律·长征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五岭逶迤_______,乌蒙磅礴_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_____,大渡桥横铁索______。

4、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参考答案课文6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叙述的,叙述的顺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情景是__________,从中感受到勇士们__________的光辉形象。

参考答案事情发展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纵身跳下深谷和痛歼敌人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课文7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一文是按_______顺序介绍了开国大典的过程,开国大典的过程是:群众入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

2、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两股“_______”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题(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题(含答案)第一单元课文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满心的()。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上了小丘,()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 ),( )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

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

在这()里,连()立四望,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课文3《古诗词三首》1.《宿建德江》作者是()代的()。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代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

卷地风来忽吹散,()。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代的()。

()别枝惊鹊,()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日积月累(一)《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

故人具(),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把酒话()。

待到重阳日,()。

第二单元课文5《七律•长征》《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三军过后尽开颜。

日积月累(二)鞠躬尽瘁,。

[三国]诸葛亮捐躯赴国难,。

[三国]曹植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位卑未敢。

[宋]陆游第三单元春日[宋]朱熹,。

,。

第四单元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

第六单元课文18(《古诗三首》1.《浪淘沙》作者是()代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2.《江南春》作者是()代的()。

千里()绿映红,水村()酒旗风。

南朝(),多少()。

3.《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代的()。

()长扫净(),花木()手自栽。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正确读音填空及答案(必考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正确读音填空及答案(必考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选择正确读音填空及答案(必考题)一、在下列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打上对号。

正.月(zhēng zhèng)提供.(gōng gòng)传.记(zhuàn chuán)飞奔.(bēn bèn)闷.雷(mēn mèn)瘦削.(xuē xiāo)二、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叱咤.风云(chàzhà)裂缝.(féng fèng)偃.月刀(yǎn yàn)土壤.(rǎng ráng)出轨.(guǐgiǔ)陨.石(yǔn yuǎn)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勺.子(sháo shuó)澎湃.(pài bài)素.养(sùsòu)山涧.(jiān jiàn)糊.涂(hú hū)流淌.(tǎng tàng)四、下列每一行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用“√”标出。

1.剥削.(xuē)一缕.(lǚ)幅.度(fǔ)哄.堂大笑(hōng)2.窜.过(cuān)瑰.丽(guī)凶悍.(hàn)卓.有成效(zhuó)3.喧哗.(huá)鼻.祖(bí)憧.憬(chōng)养尊处.优(chù)4.英俊.(jùn)侵蚀.(shì)阻.击(zǔ)积劳成疾.(jí)五、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靡(méi mí)全球一道裂(liè yě)缝一模(mú mó)一样系(xì jì)红领巾露出破绽(zhàn dìnɡ)电视荧屏(pínɡ bǐnɡ)六、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伯.牙(bái bó)绝弦.(xuán xián)善哉.(cái zāi)拊.掌(fūfǔ)谬.矣(miào miù)峨峨兮.(fēn xī)七、用“\”画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六上语文全册课文内容填空第一单元1.课文欢乐谷。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宿建德江》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淡淡的忧愁;而在《过故人庄》中,因为故人的热情相待.所以他在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他的原名是________,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茶馆》等。

其中。

《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诗同作者喜欢展开想象来表达心境。

“野旷天低树,________”两句把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形象;“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两句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画面感;“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两句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郊野,表现了词工钱夜间黄沙道上感触感染到的歉收情景而高兴。

3.积聚填空。

(1)“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诗句节选自古诗《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诗句意义:________。

(2)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

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这首词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全词散发出浓郁的生活力息,表现了词人歉收之年的________和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之情。

(4)________,邀我至田家。

(5)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__。

4.根据所学常识填空。

(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在直前的英雄气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建国大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__举行,加入典礼的总人数达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答案)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姓名:座号1.《自相矛盾》讲述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被别人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道破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矛盾相互抵触。

2、《画蛇添足》中那个先画成蛇的人做错事是:给蛇添上脚。

其中道破原因的句子是“蛇固无足,子安能为知足?”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做多与的事,否则会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_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故事中小女孩擦燃的火柴,照亮了我们关注下层人民的眼睛。

她先后看到过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文中的两个幸福分别指: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我们还知道他的童话有《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

4、《刺猬汉斯》文中的汉斯是一个坚毅、勤劳、淳朴、善良的人;《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作者是塞尔玛.拉格洛芙。

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文字选自《开国大典》,文章主要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

主要写了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面。

话中的“宣告”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表达了全国人民(无比欢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1、《开国大典》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的盛况,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大众为新中国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炽热情感。

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大会前——大典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

6、(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忘我故乡);(故乡永不见兮),永不能忘。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最新)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最新)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最新)一、课文回顾与积累填空。

1.在《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把乌蒙山比作__________,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长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_________在_________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__________________而无法参加演奏会,于是为_____________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__________。

二、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七律∙长征》中,______把乌蒙山比作____,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__________在莱茵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____________而无法参加演唱会,于是为____________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____________。

3.《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课文通过记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事,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形象。

4.读了《开国大典》一文吗,我知道了开国大典于_____年___月__日在_______举行。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看到了___笔下的《草原》,感受到了开国大典的_______;我认识了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国作家_______笔下的穷人桑娜和她的丈夫用他们的_______教会了我怎样对待弱者;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鲁迅先生。

2.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一、积累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

”写出了诗人孟浩然的“新愁”。

2.茅檐长扫净(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3.(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4.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

——《过故人庄》5.“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前半句写的是自然条件的险恶,后半句写的是红军战士的主观感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__________)。

——鲁迅《答客诮》7.从“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中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

8.《江南春》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所作,诗人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_______________三个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9.“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1.《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______和______两部分内容,_______这一部分写得详细,_______这一部分写得简略。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

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_______、______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

3.把古诗补充完整。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

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

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

4.《长歌行》中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石灰吟》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一首诗,其中抒发了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往年真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往年真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往年真题)一、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_。

文章紧扣“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

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

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_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_______的心理过程。

二、诗文积累,丰厚你的底蕴。

1.“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2.《西江月·复行黄沙道中》描写在夏夜中靠嗅觉和听觉来捕捉事物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七律·长征》是_______同志于1935年9月写的诗。

诗中与红军长征中两次战斗故事有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吟诵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_。

4.《浪淘沙》一诗中,作者借典故表达自己一往无前、逆流而上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年闰土》向我们介绍闰土时,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给我们介绍了一位______的少年。

文章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充满对底层人们的情怀,正如他自己说的:无情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英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品。

小说按照鲁滨逊历险的______顺序记叙,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情,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三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词语是()A. 江山B. 清风C. 明月D. 碧水2. 《伯牙鼓琴》中,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A. 知音难觅B. 友谊长存C. 惜别之情D. 勤学苦练3. 下列诗句中,出自《书湖阴先生壁》的是()A. 草长莺飞二月天B. 碧水东流至此回C. 两山排闼送青来D. 一行白鹭上青天4. 第三单元课文中,下列哪篇文章是讲述民间故事?()A. 《竹节人》B. 《桥》C. 《穷人》D. 《月光曲》5. 《月光曲》这篇课文中,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A. 因为盲姑娘是他的朋友B. 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C. 因为盲姑娘的哥哥请求D. 因为贝多芬同情盲姑娘6. 下列词语中,与“断肠”意义相近的是()A. 欢喜B. 伤心C. 快乐D. 安慰7. 《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体现了他们的()A. 自私B. 善良C. 懒惰D. 贪婪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太阳升起来了B. 风儿轻轻吹过C. 月亮笑眯眯地望着我们D. 小草绿油油的9. 第三单元课文中,下列哪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A. 《竹节人》B. 《桥》C. 《穷人》D. 《月光曲》10. 下列哪个字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出现了多次?()A. 山B. 水C. 云D. 风二、判断题:1. 《伯牙鼓琴》讲述的是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故事。

()2. 《书湖阴先生壁》是唐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3. 《月光曲》这篇课文中,贝多芬是在夜晚的月光下创作出这首曲子的。

()4. 《穷人》这篇课文中,桑娜和渔夫家境富裕。

()5. 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讲述古代故事。

()6. 《竹节人》这篇课文中,主人公通过制作竹节人赚了很多钱。

()7. 《桥》这篇课文中,老支书在洪水中牺牲了。

()8. 《古诗词三首》中的诗句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一、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寄托了诗人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憧憬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的《江南春》,采用了__________相衬、________结合、视觉与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等多种方法。

3. ________的《书湖阴先生壁》暗用的典故是________和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达了湖阴先生的爱美的情趣。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桥》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________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以及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_________,把_________,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____,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2.读了《桥》这篇文章,我非常激动,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______,文中的“老汉”在关键时刻_____________,行为十分感人。

他为人民___________,犹如一座丰碑,永驻在人们心中。

(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少年闰土》选自__________的短篇小说《故乡》。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些“稀奇事”是指闰土给我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件趣事。

2.刘禹锡写的《浪淘沙》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奔涌时雄伟壮观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我还积累了诗人李白描写黄河源头之高,流程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

3.五谷指的是:稻、麦、______、_____、______;五音指的是:宫、商、角、____、羽。

4.《只有一个地球》介绍了地球是________的,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________的,科学家已经证明,目前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_________星球。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考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考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考题)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满洲人,被授予________称号。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北京的春节》是描述北京风俗民情的_________(体裁),描述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________,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

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依据是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

2.《表里的生物》通过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______,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_________在里面。

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___________,是个_______,爱________的孩子。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启发我们___________。

4.《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一文中玛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三、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我们形容一个人唱歌跑调时,经常说“五音不全”,“五音指___、___、___、___、___。

农民伯伯都希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中的“五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洒满了银光。

月亮______,穿过_____轻纱似的微云。

这是皮鞋匠在听贝多芬演奏《_____》时产生的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填空题
姓名:座号
1.《自相矛盾》讲述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被别人用“以子之矛,陷
子之盾,何如?”这句话道破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
求是,不能前后矛盾相互抵触。

2、《画蛇添足》中那个先画成蛇的人做错事是:给蛇添上脚。

其中道破原因的句子是“蛇固无足,子安能为知足?”故事讽刺了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做多与的事,否则会
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
作家安徒生_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故事中小女孩擦燃的火柴,照
亮了我们关注下层人民的眼睛。

她先后看到过火炉、烤鹅、圣诞树、
奶奶。

文中的两个幸福分别指: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
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意思是
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我们还知道他的童话有《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

4、《刺猬汉斯》文中的汉斯是一个坚毅、勤劳、淳朴、善良的人;《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作者是塞尔玛.拉格洛芙。

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文字选自《开国大典》,文章主要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

主要写了典礼开始、(奏国歌)、(升国旗)、放礼炮、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场面。

话中
的“宣告”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表达了全国人民(无比欢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1、《开国大典》是一篇新闻特写,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的盛况,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大众为新中国
的诞生无比激动、自豪的炽热情感。

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大会前——大典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

6、(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忘我故乡);(故乡永不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叫《望大陆》,作者是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

(2)《望大陆》是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一首绝唱,是一首
以爱国诗人屈原的“骚体”为样式写成的诗歌,饱含着他期望落叶归
根和祖国统一的深情。

诗人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表现了他深
沉的怀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情感。

7、(1)《明天更辉煌》是为纪念香港回归而作。

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
归祖国而兴奋激动、欢欣鼓舞的浓浓深情。

本诗在写法上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拟人,把香港当作人来写,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香港与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