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滥竽充数》教案4篇(全文)

《滥竽充数》教案4篇(全文)

《滥竽充数》教案4篇(全文)《滥竽充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发挥想象,给故事续写结尾。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难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今天,我就要考考大家。

看图猜成语,不用举手,直接喊出来就行!看看哪位同学积累最多,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ppt出示图画)2、大家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这些成语都是寓言,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3、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已经相当盛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滥竽充数》,来,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4、齐读课题,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5、你是怎么知道的?(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二、初读课文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认真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品读故事1、聆听课文朗读,思考:文章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2、在文中哪一个字,可以概括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行为?生思考回答师板书:(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个“混”字来深入理解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是描写南郭先生混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2)同学们,你认为这个句子中,最能体现南郭先生混的词语是哪一个?(装腔作势)(3)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描写南郭先生装腔作势样子的句子。

(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4)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来模仿一下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样子呢?同桌间互相做一做。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掌握《滥竽充数》的故事内容。

1.2学习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及用法。

1.3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3.2教育学生不要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故事内容的理解。

1.2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及用法。

1.3生字词的学习。

2.教学难点2.1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分析。

2.2如何将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1.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故事讲解2.1按照故事情节,逐段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2.2强调故事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成语学习3.1讲解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

3.2举例说明成语的用法。

3.3鼓励学生运用成语进行造句。

4.分析讨论4.1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2讨论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角色扮演5.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5.2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故事情节。

5.3教师对各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堂小结6.2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作业布置1.根据故事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2.运用成语“滥竽充数”,写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在角色扮演环节,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对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入。

3.在分析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对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进行思考。

4.作业布置能够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比赛,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滥竽充数”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滥竽充数》;(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了解“滥竽充数”的成语意义及其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格;(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理解课文大意。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成语讲解:“滥竽充数”的成语意义及其用法,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 文化背景:介绍成语的来源,让学生了解古代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以趣味故事或图片引出成语“滥竽充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或网络资源,了解课文背景及作者。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课堂所学。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培养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4.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的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滥竽充数》原文及注释;2. 教学课件:课件及动画素材,辅助课堂教学;3. 相关资料:关于古代音乐文化的资料,拓展学生视野;4.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滥竽充数》。

(请学生注意“滥”和“竽”字的写法。

)1、板书课题。

2、什么叫寓言?(指名说)3、师小结:寓言这种文学作品形式我们以前已经接触过,它往往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隽永的道理,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1)认读生字寓言滥竽充数南郭先生腮帮讲排场捂着装腔作势混(2)文中需要注意的字音:齐湣王竽眼儿脾气2、齐读读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1)指名读文。

(2)指名说故事。

(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报酬,齐湣王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偷偷逃走。

)3、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的表面含义。

(1)指名说说。

(2)归纳字的含义: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充数:凑数。

(3)连起来说一说。

4、快速浏览课文,你觉得哪个字最能表现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吹着不成调的竽凑数。

(混)三、理解课文。

1、看到这个“混”字,你能结合上下问提出哪些问题呢?1(为什么能混?怎样混?最后结果如何?)2、解决问题。

(1)为什么能混?读读第一段吧。

A讲排场你能说说讲排场是什么意思吗?B出示句子并比较:他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他有时让三百人吹竽给他听。

(“常常”能否换成“时常”或“有时”?)C小结:从“三百人”这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对,人很多。

“常常”又怎么理解呢?常常是经常这样,很少改变。

齐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他是一个爱讲排场的人,所以我们在读这一段时就要把齐宣王讲排场的气势读出来。

谁能试着读一下。

是啊,正是齐宣王的.爱面子,喜欢讲排场给了南郭先生机会。

但他根本不会吹竽,他又是怎样蒙混过去的呢?(2)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谁能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滥竽充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滥竽充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滥竽充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滥竽充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滥竽充数》优秀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大家有没有兴趣?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滥竽充数》。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3)了解“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背景,理解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敢于面对自己不足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滥竽充数》。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3)了解成语“滥竽充数”的背景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成语“滥竽充数”的用法和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滥竽充数”的由来和寓意。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和表情。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难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成语“滥竽充数”的用法和含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5.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练习,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对成语“滥竽充数”的记忆。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滥竽充数》并背诵。

2. 运用成语“滥竽充数”写一个句子,明天课堂上分享。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滥竽充数》。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滥竽充数》。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2)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滥竽充数》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僻字词。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探究学习:(1)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深入探究。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联系现实生活。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滥竽充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搜集与《滥竽充数》相关的文化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3. 背诵与理解评价:检查学生对《滥竽充数》的背诵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故事是《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板书:滥竽充数)。

2、理解题目: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谁能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古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

充数:凑数。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2)思考:《滥竽充数》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学情况。

(1)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朗读课文。

(3)交流故事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3、小结。

这则寓言说的是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而南郭先生不会吹,于是他混在吹竽的队伍中充数,齐泯王即位后,他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

1、默读课文,说说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你能想象他是怎样滥竽充数的?说话练习:每逢吹竽,他()。

3、过渡:像南郭先生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难道真能永久地混下去吗?4、南郭先生后来为什么逃走了?他听到了一个什么消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5、想象南郭先生逃走时的样子,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练习说话: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6、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揭示寓意: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

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滥竽充数》的作者刘向及其创作背景。

(2)学会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滥竽充数》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滥竽充数》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滥竽充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滥竽充数》的作者刘向及其创作背景。

(2)学会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滥竽充数》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滥竽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滥竽充数》的优美意境。

(2)介绍《滥竽充数》的作者刘向及其创作背景,使学生对《滥竽充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滥竽充数》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滥竽充数》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滥竽充数》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学生对《滥竽充数》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滥竽充数》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及用法。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阅读,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成语的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滥竽充数”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不欺骗、不做假的思想意识。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吸取教训,懂得真实才华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成语“滥竽充数”。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成语故事。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成语背后的道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滥竽充数”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查找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和用法。

5.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运用“滥竽充数”进行口语表达。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成语“滥竽充数”的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学生运用“滥竽充数”成语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故事。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成语“滥竽充数”的起源和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成语“滥竽充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在学习成语“滥竽充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成语“滥竽充数”。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是否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从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滥竽充数》二、教学目标:1、理解成语“滥竽充数”的意义和用法。

2、增强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使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素材,引起学生对竽(一种古代乐器)的兴趣。

2、解释成语:(1)向学生介绍成语“滥竽充数”的字面意思,并解释其真实含义:指无所长或能力不足的人参与到某项活动中,只是为了凑数或追求外表的繁荣,而不能真正为其做出贡献。

(2)通过例句和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3、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滥竽充数”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情况的例子。

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观点和案例。

(2)引导学生思考:“滥竽充数”在团队合作、社交场合和学习等方面的应用。

讨论这种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或解决这种情况。

4、创作活动:(1)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以“滥竽充数”为主题展开思考和创作。

可以鼓励他们写故事、演绎小剧场、设计漫画等形式表达。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对现实生活中“滥竽充数”现象的看法,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5、呈现与分享:(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可以通过朗读、演出、展览等方式进行。

(2)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和评价,分享彼此对于“滥竽充数”的理解和见解。

四、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强调成语的学习和运用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真实、诚实和有价值的参与。

五、拓展活动:(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并记录类似“滥竽充数”的案例,通过班级讨论或写作的形式分享。

(2)探索其他有关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并进行相关的创作和讨论。

滥竽充数寓言教学设计(集锦8篇)

滥竽充数寓言教学设计(集锦8篇)

滥竽充数寓言教学设计(集锦8篇)作为人民教师,经常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撰写,通过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滥竽充数寓言教学设计,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滥竽充数寓言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背景由于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中心,开展课内拓展阅读等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竽眼儿”“齐湣王”等词的.字音。

2、通过对课文前后描述的对比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相对应的古文,并能根据古文复述故事。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方法从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发,链接古今文化,构建立体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寓言学习的特质,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流程一、看图写词1、在祖国的语言宝库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为数不少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看图写成语”。

请同学们准备好本子,等会儿出示的每幅画面只停留10秒钟,同学们得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然后快速地写下来。

2、(课件逐幅出示相关画面)学生看图写成语。

3、交流。

(出示答案: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滥竽充数)齐读成语。

4、学生较对并订正。

(采访全部正确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成语的。

)二、揭题解“竽”1、揭题。

会写“滥竽充数”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滥竽充数》(板书课题)2、理解“竽”。

“竽”指的是什么?学生猜想,教师简介。

(出示“竽”图,播放用竽吹奏出的《凤凰展翅》片段)这就是竹做的乐器——竽,我们听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来的名曲《凤凰展翅》的片段。

3、设疑。

那么“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读完一遍后把手举起来继续读。

三、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检查交流。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通过讲解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自主学习成语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语,不滥用、不误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培养学生通过故事了解成语来源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2)引导学生理解成语背后的道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成语的生动形象。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滥竽充数”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滥竽充数”的来历。

(2)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内涵及其用法。

2. 讲述故事:(1)讲述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

(2)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3. 讲解成语:(1)详细讲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运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否运用了“滥竽充数”成语。

(2)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滥竽充数”成语的用法及背后的道理。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滥竽充数”成语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滥竽充数》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滥竽充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分析《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分析《滥竽充数》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掌握小说阅读技巧和文学欣赏方法。

三、教学内容1.《滥竽充数》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小说作者、出版时间和社会背景;–分析小说题材和主题的隐含意义。

2.《滥竽充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分析小说中提到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权力腐败等;–探讨小说对道德观念的探讨和批判。

4.小说阅读技巧和文学欣赏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推理、比喻、隐喻等技巧进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读文本,介绍《滥竽充数》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对《滥竽充数》这个标题进行解读,引发学生对于滥竽充数行为的思考,并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行为进行对比。

第二步:讲授《滥竽充数》的背景和意义(15分钟)通过讲解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和意义,并探究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第三步:介绍《滥竽充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20分钟)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让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个大致了解。

同时,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引发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四步:分析《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2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权力腐败等,以及小说对于这些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同时,探讨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如诚信、责任等,引发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思考。

《滥竽充数》优质教案

《滥竽充数》优质教案

《滥竽充数》优质教案《滥竽充数》优质教案导语:《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的是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取报酬,齐宣王的儿子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逃走的一件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住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写故事。

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成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学生说后教师叙述(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有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2.读题:成语故事三则就是什么?成语故事三个,成语故事三篇3.谁能来读读这三则成语故事的题目?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第二则:滥竽充数。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认真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请同学们回到课本中,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齐读句子。

你能结合这个句子来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结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说)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混1.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让学生谈:(1)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打听情况: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感到有机可乘(外部环境) 跟随别人一起蒙混进去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本人心术不正)(2)混的情况: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学生做做样子,用词来形容: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还会有什么表现?(3)混的结果: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来源。

2. 学习运用这个成语进行造句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滥竽充数”的含义和用法。

2. 难点:运用“滥竽充数”进行造句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述“滥竽充数”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课题《滥竽充数》。

2. 新课讲授
(1)讲解“滥竽充数”的含义: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生活中有哪些“滥竽充数”的现象。

(3)讲解“滥竽充数”的用法,并进行造句练习。

3.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4. 布置作业
让学生用“滥竽充数”写一篇短文。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教案名称:滥竽充数教案一、教案概述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滥竽充数”这一成语的含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滥竽充数”这一成语的含义。

2. 能够正确运用成语“滥竽充数”来描述和评价特定情境或行为。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加强对现实生活中表面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成语“滥竽充数”的意义及其背后的蕴含。

2. 通过实例分析,运用成语“滥竽充数”进行评价和评论。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名词解释:成语“滥竽充数”——形容某人没有真才实学,却参与其中,只是充数,并不起实际作用。

(2)成语运用: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探讨成语“滥竽充数”的适用情境,并展示学生对不同情境的理解和评价。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解释并讨论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其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案例,并运用成语“滥竽充数”来描述和评价。

(3)展示与总结: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案例及相关观点,老师引导全班总结案例,扩展对成语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有人滥竽充数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 你怎样理解成语“滥竽充数”?2. 概念讲解(10分钟)老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对成语“滥竽充数”进行解释,并提供相关例子进行说明。

3. 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案例,讨论涉及滥竽充数的情境,并运用成语进行描述和评价。

4. 展示与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案例和相关观点,全班共同讨论和总结。

5. 拓展活动(1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其他与成语“滥竽充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集思广益,拓展对成语的理解。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2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2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能读通古文,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对应的古文。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练习题的拓展延伸,使学生掌握滥竽充数的几种意思,从而把课文学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掩耳盗铃》,谁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2、师:什么叫寓言?3、师:列举你们所知道的寓言故事?4、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篇《滥竽充数》(师板书课题:滥竽充数)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读的要求)2、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3、理解词语“竽眼儿”。

4、再次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老师读,学生思考课文中都讲了谁,他们有什么喜好?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理解词语“排场”)(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男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2、看图,图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们觉得他的样子可笑在哪?(不会吹、装腔作势、照样子学、作假)3、随机问: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4、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要装腔作势的混在队里充数?(女生读课文)5、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待遇?6、一个不会吹竽的人,却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还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是为什么?(会作假、在三百人的乐队里、齐宣王选拔人才时制度不严格)7、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吗?(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男生读课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滥竽充数》是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南郭先生假装吹竽,结果混进了乐队,骗了齐宣王。

直到齐湣王继位,他因不喜欢排场和吹捧而逃走的故事。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能混水摸鱼,否则迟早会露出马脚。

以下是一份《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阅读课文并理解其含义。

2、学生能够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个故事并有自己的见解。

3、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阅读和理解课文。

2、讲述故事。

3、讨论故事寓意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介绍寓言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阅读课文:学生先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然后大声朗读,注意断句和语气。

3、课文理解:学生分组讨论,解释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他们的关系。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理解。

老师引导全班一起探讨和纠正误解。

4、讲述故事:挑选几个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老师鼓励他们用现代汉语,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5、讨论故事寓意及应用: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寓意,他们认识到南郭先生为何失败,这个故事对他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个故事的教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老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总结:老师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故事寓意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述这个故事给家人和朋友听,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滥竽充数》的短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优秀7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优秀7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优秀7篇《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二)过程方法:通过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运用交流、合作、讨论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课文的寓意。

(三)情感态度: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成语故事中的《滥竽充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读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竽是什么东西吗?师: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竽的成语故事。

二、出示目标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了课文的体会。

师:我相信,咱们五三班的学生一定可以顺利达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自学导航一:请同学们自己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注意在朗读时,同桌要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二)学生先学学生自由读,同桌读。

(三)老师后教1、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大家听听字音读准了吗?)2、师评: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起来读读?3、全班读读。

4、师范读: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5、同桌互读。

(一回生。

二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6、师:想读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自学导航二:以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二)学生先学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看书,以小组为单位,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师巡视,了解学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无德无才、招摇撞骗的骗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骗子就难行骗。

告诉人们: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时,一定要在多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在理解寓意上下功夫。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懂
得: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行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朗读并背诵寓言。

难点:了解寓言的寓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看完后请你们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播放动画片《滥芋充数》)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古文和译文,对照译文逐句理解古文的意思。

2.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3.你能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
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充数:凑数
整个词的意思: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凑数
三、理解课文
1.齐宣王听竽,有什么特点(必三百人)
2.南郭先生会吹竽吗?为什么能“请为王吹竽”?
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知道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等,感到有机可乘,可以跟随别人一起蒙混过去。

3.南郭先生加入吹竽队伍,齐宣王有什么反应?(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齐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多的口粮
4.每次演奏时,南郭先生会怎样表现呢?想象一下,说一说
(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5.可世事难料,齐宣王死了。

南郭先生还能“混”吗?请读读下文,用一个字来说说?(生读、交流后板书“逃”)
对于这个“逃”,读了文章,你有话要说吗?
(1)逃的原因:一一听之(外部环境不适合“混”了)
(2)其他人为何没“逃”呢?
(3)想象:逃之前会有些什么表现?会想些什么?
6.“混”得像模像样的南郭先生最后不得不逃之天天,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四、指导行为
1.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这样的事呢?
2.生活中:假冒伪劣商品害人,还影响声誉
校园里:听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害人又害已
3.一个学生不好影响的是他自己和一个班级,一个班级不好影响的是一个学校,一个学校不好影响的是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声誉,一个社会不好影响的是整个国家。

4.你愿意做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那么我们应怎样做?
5.理解“滥竽充数”的另一种用法,
出示句子:李强擅长打乒乓球,当大家推选他参加区乒乓球队时,他说:“我只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表示自谦)
五、创设情境表演
1.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有怎样的对话?(学生表演后评议)
2.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