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合集下载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材分析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材分析
例 2 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 法,这些方法的思路都出自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 6 和 9 的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引发出来。学生可能先分别写出 6 和 9 的 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倍数需一个一个地写, 还要逐个逐个地比,所以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比较慢。学生也可 能在 9 的倍数里找 6 的倍数,只要依次想出 9 的倍数(即 9×1、9× 2、9×3„„的积),逐一判断是不是 6 的倍数,操作比较方便。尤其 求两个较小数(不超过 10)的最小公倍数时,更能显出这种方法的 优点。当然,在 6 的倍数里找 9 的倍数,也是一种方法,但没有 9 的 倍数里找 6 的倍数快捷。教材安排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方法,首先 是理解各种方法的共同点,都在寻找既是 6 的倍数、又是 9 的倍数, 而且是尽量小的那个数。然后是理解各种方法的个性特点,从中作出
自己的选择。 练习四第 5 题在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安排,两
个色块分别呈现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左边的色块里,每组的 两个数之间有倍数与因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右边的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教学时可以 按色块进行,先分别求出同一色块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找出相同 的特点,通过交流内化成求最小公倍数。要注意的是,学生有倍数与 因数的知识,能够理解同组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以及它们 的最小公倍数。由于新教材不讲互质数,也不教短除法,所以两个互 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这些特殊情况,只能在具体对象中 感受,不宜深入研究原因,更不要出结语让学生记忆。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材分析 例 1 先用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 6 厘米和 8 厘米的正方形,发现正好铺满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不能 正好铺满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并从长方形纸片的长、宽和正方形边 长的关系,对铺满和不能铺满的原因作出解释。再想像这张长方形纸 片还能正好铺满哪些正方形,从倍数的角度总结规律,为形成新的数 学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揭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 教材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是因为 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同一 张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提出“为 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 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长方形纸片,就会想 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 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 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 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 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的边 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再用“既是 2 的倍

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通分》的第一课时《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理解并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学习能力目标:通过对最小公倍数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联系、比较、发现、总结的能力。

3.思维能力目标: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意识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几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算理。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具准备】正多边形纸板。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步感知1.谈话开课: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学号吗?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向前来听课的老师打个招吧!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向后面的老师挥挥手好吗!你为什么既打了招呼,还挥手了?(因为我的学号是6,即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同学们!这两个正多边形认识吗?(出示正六边形和正方形)转过来,看看上面画了什么?(可爱的小猴子)小猴子的尾巴和身体被分开了,如果我这样转动(师演示)两个图形,猜猜看,至少转动几次,断开的尾巴又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学生猜次数)到底是几次呢?我们来一起数一数吧!(师生共同完成)原来是12次。

3.其实这种现象里面也蕴含着神秘的数学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待会只要同学们能积极动手实践,我想同学们一定会做出正确而又科学的判断。

4.接下来,我们分组进行活动,并做好记录。

请拿出你们的学具,(学生操作进行实践,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正三角形和正五边形、正四边形和正八边形)师根据学生的口述进行板书:[4,6]=12 [3,6]=6 [3,5]=15 [4,8]=85.提问:观察这些我们通过实践所得出的这些图形的边数与转动的次数,对比一下这些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我发现12是4和6的倍数,6是3和6 的倍数,15是3和5的倍数,8是4和8的倍数。

《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巩固练习
2.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10
6和15
4和15
1和7
40
30
60
7
6和9 4和10
18 20
巩固练习
3. 60 可能是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能找出几组?
示例:60 和 3、15 和 4 (答案不唯一)
巩固练习
4. 有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可能是多少? 4 和 6 或 2 和 12
3 的倍数
6 的倍数
3 9 15 21 27 …
6 12 24 18 …
3和6的公倍数
探索新知
知识点 2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重点)
2 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8,16,24,32,40,48,…
它们的公6和倍8数的为公2倍4,数4有8,很…多最。小公倍数为24。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略。(答案不唯一)
巩固练习
3.36可能是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能找出几组? 1和36 2和36 3和36 4和36 6和36 9和36 12和36 18和36 4和18 9和12 12和18 4和9 能找出12组。
巩固练习
4.五年级同学到森林公园去春游,准备乘 9人的面包车或乘 24 人的中巴 客车,不论是限乘 9 人的面包车还是限乘 24 人的中巴客车都正好坐 满。五年级至少有多少同学去春游?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 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2)筛选法。(3)分解质因数法。(4)短除法。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椰林第二小学黄金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1.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 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学生自主完成(1)4的倍数有哪些?6的倍数有哪些?(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的倍数。

2、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倍数的知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11、观察4的倍数及6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2、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4和6公有的倍数及公有的最小倍数。

3、揭示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4、质疑: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二)教学例2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帮老师找找6和8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1、课件出示例2(1)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互相启发,全班交流。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6 和8 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例举法)6 的倍数:6 ,12 , 18 ,24 ,30,36,42,48 ……8 的倍数:8 ,16,24,32,40,48 ……方法二:先写出8 的倍数,再从小到大圈出6 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筛选法)8的倍数:8 , 16 , 24 , 32 , 40 ,48 ……方法三:先写出6 的倍数,再看6 的倍数中哪些是8 的倍数,从中找出最小的。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9篇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9篇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最小公倍数说课稿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0页例3。

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活动设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在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回顾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请你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2和148和9第一组: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先写出9的倍数,再从中圈出6的倍数,其中从小到大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组:因为14是2的倍数,所以14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组:因为8和9只有公因数1,所以两个数的积72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教学例3。

这节课,我们一起利用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王叔叔在装修房子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你认真读一读,题目中有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呢?(出示例3)阅读与理解:王叔叔装修墙面用的墙砖是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要用许多块这样的长方形墙砖铺成一个正方形,而且墙砖必须用整块的,王叔叔想让我们帮着找一找,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其中最小是多少分米呢?可以怎么拼呢,一起试一试。

分析与解答:横着铺两块,我们先铺一行,铺成的图形显然不是正方形,再铺一行,也不是正方形,那么铺三行呢?铺成的图形是正方形吗?我们一起算一算,横着铺两块,它的长就是2个3,6分米,铺了这样的三行,竖着看就有3个2,它的长度也是6分米,不错,我们铺成了一个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找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利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独立思考可以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可以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教师谈话:从XX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XX月份的日历)那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讲故事的形式明确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教后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教后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教后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最大公因数以后进行教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虽然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学习方法相似。

本课设计与之前的最大公因数的教学有着相同之处,学习方法相同,并注意知识的迁移。

一、创设情境,关注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经过对倍数知识的复习后,通过创设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墙面的问题情境,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学生读题,明白题意后,便让他们四人一组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去铺这个正方形。

铺完后,都有所感悟,发现能铺完,这时问学生知道为什么能正好铺完吗?部分学生说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也是小长方形宽的倍数,是2和3的公倍数。

接着让学生思考用这个小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12、18、24......,因为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的公倍数。

”看到学生大都明白题意,我开始让学生猜测,可能铺满边长是9厘米、10厘米的正方形吗?为什么?孩子们都抢答说,不能,因为9和10都不是2和3的公倍数。

孩子们最后总结出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并说道所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6厘米。

正好是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

从而真正感受到学习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这样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也有利于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现实意义。

情境中引发的其他问题和练习作为进一步学习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发现其中的规律,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理解。

二、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发展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大胆迁移、类推、探索出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从而获得能力上的发展。

学生迁移出了四种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列举出两个数的一些倍数,从中找出他们的公倍数,并从公倍数中找出最小公倍数;2.筛选法,先写出较大数的一些倍数,从中筛选出较小数的倍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3.短除法针对每种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生边说边举例,并进行了适量的练习。

(讲义)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讲《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练习训练版

(讲义)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讲《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练习训练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精准讲练利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如铺地砖问题、学生排队问题、同一天到达问题等等。

有一条小路,左边每隔5米种一棵桃树、右边每隔6米种一棵梨树,而且两端都种上树,共有5处桃树与梨树相对。

这条路长( )米。

答案:120解析: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也就是说每30米左右两边是相对的,有5处相对,所以中间就有4个30米,这条路就是120米。

5×6=3030×(5-1)=30×4=120(米)如果a是b的5倍(0b≠),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 )答案:√解析: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据此分析。

如果a是b的5倍(0b≠),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暑假期间。

芳芳和明明去图书馆,芳芳每4天去一次,明明每5天去一次,8月2日两人在图书馆相遇,()他们又再次相遇。

A.8月18日B.8月20日C.8月22日D.8月24日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要求下一次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日,先求出4和5的最小公倍数,因为4和5是互质数,所以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8月2日两人在图书馆相遇,所以再经过20天两人会再次在图书馆相遇,据此得解。

根据分析得,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4×5=20。

即再过20天,芳芳和明明会再次相遇。

8月2日+20日=8月22日所以8月22日芳芳和明明会再次相遇。

故答案为:C在跑道两侧每隔4米种一棵树,结果第一棵与最后一棵相距48米。

现在将移栽成每隔6米种一棵,其中有几棵不需要移栽?答案:4=2×26=2×32×2×3=12(米)48÷12=4(段)4+1=5(棵)5×2=10(棵)答:其中有10棵不需要移栽。

解析:求出两次间隔距离的最小公倍数是不需要移栽的距离,总长度÷不需要移栽的距离=不需要移栽的段数,根据两端都植,棵数=段数-1,求出一侧不需要移栽的棵数,乘2即可。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共9篇)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共9篇)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共9篇〕篇1: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3~44页例1 1、例1 2和“练一练’’,第46练习七第9~10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倍数及公倍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倍数,理解公倍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究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展考虑,开展分析^p 、推理等才能。

3.使学生主动参加考虑和探究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揭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今天这节课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有哪些想法?对最小公倍数呢?引导:大家交流的想法,实际上是联络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展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

那刚刚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如今,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认识公倍数。

〔1〕出例如11,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问题。

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铺两个正方形,哪个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看图想一想是为什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算式来说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交流:哪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铺满?提问:联络铺满长方形的图形,观察列出的算式,你觉得6和3、2这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说明:6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是3和2公有的倍数。

〔2〕引导: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明确可以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你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厘米数只要满足什么条件,就能用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像这样能被正好铺满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能找得完吗?〔3〕引导:如今你发现,6、12、18、24这些数和2、3都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想法。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课件(含板书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说课课件(含板书及教学反思)
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的过程。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止是一时之效,如何从学生 的角度出发进行预案的设计,课堂中顺学而导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教师有意识让学生体会亲历知识的研究过程,如∶看到数列给学生发散的空间进行思维,但如何恢复最原始的研究状态 在课堂中再现,,怎样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发现,如∶独有倍数的出示时机,最小公倍数与质因数的关系,更需要再深入的研 究。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为探究的课堂。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 公倍数》说课及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最小公倍数》说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 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板 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 、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不再要求学生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 倍数,而是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的概念。
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 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 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充分全面 的准备。作为全新的课改内容,本课教材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改革的力度较大,体现了浓郁的课改气息。关于 例1的编题目的是在解 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概念。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哪个能正好铺满?教材以学生喜欢 的操作情景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生成问题:怎样的正方形肯定能正好铺满?怎样的不行?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 方形还能找到吗?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在充分探索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既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又 是宽的倍数。这时引入公倍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觉得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公倍数的概念也是现 实的、有意义的鲜活概念。例题1还有一个教学难点是理解集合图并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集合图既能帮助 学生对倍数和公倍数两个概念的直观理解,又是向学生初步渗透集合思想的好素材。鉴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填写集合图准确率 总是不高,出现数据重复填写等问题。所以教材先出示“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两个集合圈,再分别找出它们公有的倍数,然后再出 示韦恩图。我想如果能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把教材上静态的集合图转化成动态的形成过程,对于集合图的含义学生会理 解更深刻,也能够更准确地填写集合图。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公倍数的概念;2.能够灵活地应用公倍数求解相关问题;3.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5.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倍数的概念,求解公倍数的方法;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应用;2.难点: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和板书;2.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发现、总结规律;4.学生讲解作业,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观看教育动画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2.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公因数吗?2. 学习1.讲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让同学们尝试寻找一组数的公倍数,然后讨论公倍数的求解方法;3.引导同学们探究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讨论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

让同学们练习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3. 拓展1.发现更多最小公倍数的性质;2.应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求解更多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组数,并求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布置练习作业。

六、板书设计1.公倍数的概念2.最小公倍数的概念3.求公倍数的方法4.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准确地说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最小公倍数的概念;4.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把一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别写在小本子上;3.思考一下,最小公倍数能否大于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能,请列举出这种情况。

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小公倍数 人教版 (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最小公倍数 人教版 (3)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

知识目标: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在探究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能力目标:在探索寻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会运用公倍数,最大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谁能用因数和倍数说说这个算式中三个数的关系?(课件出示:3x4=12)2.填空:课件出示3.同学们能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得这么准确牢固,老师奖励给你们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但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听故事,要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数学信息,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探索新知(一)故事导入1.故事:从前,在美丽的梅州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渔夫。

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

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

”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

”有一位远道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看他们,叙叙旧,同时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梅州鱼宴”。

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才能碰到他俩一起休息,你能帮帮他们吗?(生思考)2.师:有答案了吗?3.生试着说,师补充分别找到老渔夫和小渔夫的休息日,然后看看哪一天既是小渔夫的休息日又是老渔夫的休息日,大家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生答好)4.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就照这个想法试试看,老师有个建议,同桌同学做一下分工,左边的同学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右边的同学找小渔夫的休息日,然后两人合起来找到他们共同的休息日,看哪张桌合作最愉快。

5.生汇报,师板书:老渔夫的休息日: 4、8、12、16、20、24小渔夫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二)探究提升1.师:我们来进一步探索上面这些数中的学问。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调整
与反思
3、学生独立做。
在小组里交流解题方法和思考过程。
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先到的方法可能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倍数。
②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10分钟)
1完成书本23页“练一练”
2、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即时点拨:我们就说6是3和2的公倍数。板书:
3和2的公倍数:6
教师追问:那像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多少的正方形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追问:这些正方形的边长都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
师手指这些公倍数,问:那最小的公倍数是几呢?
学程预设
导航策略
预习作业设计
1.写出50以内6的倍数:
2.写出50以内4的倍数:
3.准备8张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和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各一个。用小长方形分别去铺两个正方形,能正好铺满哪个边长的正方形,想想为什么?
学程预设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学生活动。
预设学生在活动中会出现争朋友的情况,如收12、24号的学号牌时。
师:你们为什么要争朋友?
师根据学生回答,谈话:像12、24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4和6的公倍数。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公倍数。
揭示课题,板书:公倍数。
【板块二】
师:课前我们将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去铺边长8厘米和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结果怎样呢?你有什么发现呢?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分第1课时最小公倍数PPT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分第1课时最小公倍数PPT

新知探究
4和6公有的倍数有哪些?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方法一 列举法。
4的倍数有: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6的倍数有:6, 12, 18, 24, 30, 36, 42, … 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 24, 36, … 其中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个数只有1个。
(√ )
5. 选一选。 (1)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B )。
A. 6 B. 24 C. 8 D. 48 (2)24是下列哪一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B )。
A. 2和3 B. 6和24 C. 18和20 D. 12和15 (3)72是8和9的( C )。
【重点】 理解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的方法。
【难点】 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的方法。
课堂导入
写一写,说一说。 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
写出4和5的倍数,再说说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4的倍数
5的倍数
4, 8, 12, 16,
5, 10, 15, 20,
20, 24, …
25, 30, …
求一一个个数数倍的数倍的数个的数方是法无:限用的这。个其数中分,别最和小1的, 倍2,数3是,它… 相本乘身,所没得有的最积大就的是倍这数个。数的倍数。
(教材第69页“做一做”)
3. 填一填。 (1)12的倍数有( 12, 24, 36, 48, 60, 72, 84,… ),9的倍 数有(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12和9的公 倍数有( 36, 72, … );最小公倍数是( 36 )。
(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2 ), 最小公倍数是( 4 )。

《最小公倍数》教案(通用5篇)

《最小公倍数》教案(通用5篇)

《最小公倍数》教案(通用5篇)《最小公倍数》篇1第一课时最小公倍数(一)一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一)教材第88 、89 页的内容及第91 页练习十七的第1 、2 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 ,宽2cm )与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实施1 .在数轴上标出4 、6 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 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

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 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 .引入公倍数。

( l )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 2 )观察:从4 和6 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

( 4 )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 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 和6 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3 .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 的倍数、6 的倍数、4 和6 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

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 .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 )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 ) 4 和6 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 )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 和6 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4 的倍数 6 的倍数4和6的功倍数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

小学数学_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一、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教学内容:课本105-106页三、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能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在探索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能用所学新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4.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难点:掌握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教学设计:【课前谈话】同学们,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他还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就是说,三个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超过我,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老师。

今天在这节课上,白老师希望你们能勇于做李老师的老师,要想做李老师的老师就必须做到什么呢?上课必须认真听老师讲课。

【教学过程】一、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前几天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认识了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关于倍数的知识。

同学们看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板书:是什么?怎么求?看来同学们问题意识非常强,刚才大家的问题集中在这么几个:公倍数是什么?最小公倍数是什么?怎么求最小公倍数?你认为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什么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借助已有的知识来迁移解释新知识,真了不起,其实就像你们说的,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叫做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3-9《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定稿

3-9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总第___27__课时执教时间: 4 月 4 日备课时间: 3 月22 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11、例12,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七的第9-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列举法找公倍数。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公因数的含义和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这部分知识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去探索和内化,也可以以具体的情境操作,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寻找的方法。

【前置研究】预习例题,完成下面预习题:1.用纸片动手制作例11中所需的一个长方形和2个正方形(1)哪个能正好铺满?哪个不能正好铺满?为什么?(2)你认为是否正好铺满与什么有关?(3)用这样的小长方形若干,还可以铺满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

2.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试找出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你能说说4的倍数有哪些吗?你是怎么找的?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最小的倍数是这个数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

)2.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你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迁移公因数进行联想,说明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学好数学。

)二、操作感知,初步认识公倍数1.操作活动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或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指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

1、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倍数. 2、再找出两个数公倍数. 3、确定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 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那么这 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在2的倍数上画“ ”,在5的倍数上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2、18,…是3和2公有的倍数,叫做它 们的公倍数;其中,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 们的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
6和8的公倍数有很多呢。
观察:两个数的 公倍数和它们的 最小公倍数之间 有什么关系?
观察法
看8的倍数中 有哪些是6的 倍数……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
我们也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比较简便地
5和6 4和9
5和6的最小 公倍数是30。
4和9的最小 公倍数是36。
两个数是 倍数关系,它 们的最小质数关系,它们 的最小公倍数就 是它们的乘积。
6和15 4和10
两个数既 不是倍数 系,也不 是互质数 关系,怎
么办?
小结 找 两 个 数 最 小 公 倍 数 的 方 法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24 。
6和8的公倍数
在表中分别写出两个数的积,再填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4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 … 5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 … 6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 … (1) 4和5的公倍数有 20、40 … … ,最小公倍数是 20 。 (2) 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 … … , 最小公倍数是 12 。 (3) 5和6的公倍数有 30、60 … …,最小公倍数是 30 。

分数的加减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ppt(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加减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ppt(五年级数学下册)

课后作业
课本: 第43页第5、6题
3和6 4和8 8和5 14和17和12
5和106和7
6、求下列各数的最小公倍数。
52和13
13 52 13 41
13×4×1=52
11和12
36和48
11×12=132 2 36 48 2 18 24 3 9 12 34
2×2×3×3×4=144
7、有一堆糖,4颗4颗地数,6颗6颗地数, 都能刚好数完。这堆糖至少有多少颗?
12和36 ( 36 )
12和4 ( 12 )
28和14 ( 28 )
35和5 ( 35 )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 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4、求5
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4×5=20 8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8 ×15=120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 因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的 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这堆糖的最少颗数是4 和6的最小公倍数。
答:这堆糖至少有12颗。
8.五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人数在30--60之间,如果 分成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兴趣 小组的学生有多少人?
先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它分别乘
2、3……符合要求的数为48,所以有48人。
24×2=48(人)
答:五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 学生有48人
五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有48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特殊关系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列举法筛选法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倍数关系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青岛版 数学 六年制 五年级 下册
3 分数加减法(一)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筛选法、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

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习教学内容:P25练习四的第5~8题。

课型:练习课课前分析:在学生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探索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左边的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有倍数与因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右边的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倍数的相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填表格、圈日期等活动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预习设计:1.完成P25第5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完成P25第7、8题,想一想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学设计:一、复习102的倍数有(),15的倍数有(),10和15的公倍数有(),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二、预习交流1. 出示第5题(1)指名汇报(2)交流:左边四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怎样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大数)右边四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怎样找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3)出示第6题: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2和10 5和8 3和67和3 8和9 10和4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2.判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

()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但不一定是最小公倍数。

()3.交流第7题1路和2路公共汽车早上7时同时从起始站发车,1路车每隔7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每隔8(1)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小学五年级《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说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是纯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抽象的概念,因此通过情景设计----让学生在寻找最佳慰问点,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在学习“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时已掌握了枚举法、分解质因数及短除法,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意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去探究新知,而且,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面来选择探究的问题,这样处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成果汇报时,让学生站到讲台前,讲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并通过实例来补充说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会求是互质数或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从我们学校到中山公园可乘坐A、B两种车,A车大约每隔400米设有一个车站, B车大约每隔600米设有一个车站。

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少先队员开展送爱心活动,在这条线路上摆几个慰问点,为驾驶员、售票员送上毛巾擦擦汗、送上凉水解解渴。

现在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慰问点设在哪里可以同时慰问两条线
路的司售人员,并且要说明你的理由。

2、在这里,我们找A、B两车的车站就是运用了有关倍数的知识,那么,你是否知道同时有两个车站的这几个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呢?出
示课题:公倍数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公倍数?这一个是最小的,我们又称它为什么?补充课题:最小公倍数谁能再来说一说什么叫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公倍
数与最小公倍数。

二、探究1、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在这节课中了解些什么?请学生写在纸上,并贴到黑板上。

2、四人一组合作解决1--2个问题,举例说明,组长笔录。

可以翻书请教,在P.69-- P.71。

3、成果汇报:(由学生任选一种方法)(1)公倍数有多少个?(2)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①枚举法:根据学生举例填写集合圈并说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内容(参见下左图):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
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②分解质因数:如:12与30的最小公倍数(见上右图)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全部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独有之因数的乘积。

[12,30]=2×3×2×5=60从这两个分解质因数的式子里你能看出12与30的最大公约数是几?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参见下左图。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最小公倍数是两
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

短除法:如求:36和45的最小公倍数,参见上右图。

讨论:与求最大公约数比较有什么异同之处?短除法与分解质因数有什么联
系?任选一种方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一组必做,其它可任选,看谁做的又快又多又正确):16和20;65和130;4和15;18和24。

得出两个特殊情况: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4、总结:今天你们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学习,每个人的研究都非常成功,对于今天所学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三、回家作业布置(感兴趣的同学做)世纪大道是浦东新区最为壮观的轴线大道,它横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起于东方明珠电视塔,止于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全长4200米。

请你当一位设计师,在大道的一旁每隔()米种一棵香樟,在大道的另一旁每隔()米种一棵银杏,那么,每()米一棵香樟和一棵银杏正好面对面,这样的情况共有()组相对的树木。

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是要真正地为学生服务,教师的职责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帮他们把好舵。

讲台不是老师的,而是师生共同的,谁都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只有在被肯定、被信任的时候,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