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八十,月告存。

九十,日有秩。

”材料旨在说明西周A.确立了血缘纽带的宗法制度 B.弘扬了儒学的孝悌文化C.强化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 D.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风尚2.唐代郑熊《番禺杂记》载,“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

人与交易,多得异物。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又载,“务本坊西门有鬼市,冬夜尝闻卖干柴声。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鬼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官府逐步放松对市的管制C.唐代的市已有了突破性发展D.明代的坊市界限开始消失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

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

”材料意在说明心学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权威D.蕴含了民主平等的理念4.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

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

”太平天国时期的这些举措A.表达了农民阶级的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了“师夷长技”主张6.徐珂《清稗类钞》:“上海繁华甲于全国,一衣一服,莫不矜奇鬬(斗)巧,日出新裁。

吉林省2021版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C卷

吉林省2021版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C卷

吉林省2021版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12题;共48分)1. (4分)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 周朝王室的衰落B . 礼乐制度的崩溃C . 铁犁牛耕的出现D . 宗法关系的疏远2. (4分) (2017高一上·唐山月考)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秦汉是如何践行的?()A . 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B . 经常巡游天下C .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D . 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3. (4分)《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 . 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B . 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C . 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D . 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4. (4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B . ②③④C . ③④⑤D . ①③④5. (4分)(2020·河北模拟) 美国军事学家马汉在研究甲午战争时强调,“日本似乎充分掌握了海军的目的就是控制海洋这一原理,并依此进行活动”,“舰队总是以攻击行动去达成战役目的”。

2021年高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12.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其主要意图是A.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B.确保国家的税收C.抑制诸侯王国的势力 D.维护农民的利益13.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4.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来明理学危机B.王阳明主张“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盂儒学D.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巨大15.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16.毛泽东曾写道:“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以上内容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17.20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政治家在一次会议后说:“会议的结果是对印度支那、东南亚和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贡献,这些结果令人信服她证实了国际上的一切分歧是可以通过和平协商得到解决的。

”这次会议A.中国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指导B.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重大转交C.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18.19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历史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历史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2.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

读图9,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3.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

这主要说明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4.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

”这说明A.《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5.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6.下表为1688—1863年英国的财富结构,反映的本质是注:“可再生资本”包括住房及其他社会设施建筑、工商业设备投资与建筑、运输系统线路与工具等。

(资料引自C.H.范斯坦《大不列颠的资本形成》)A.工业革命使英国财富结构发生变化B.产业结构的变化C.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7.“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2021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xx.0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14.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 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

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威15.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各种新报刊纷纷应时而出,其中有《晨报》《国民公报》《新生活》《觉悟》《新社会》等,形成报刊业繁荣的局面。

这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A.鸦片战争后士大夫开眼看世界的愿望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五四时期追求真理和个性解放的潮流D.九一八事变后救亡运动的空前高涨16.1935年12月,国民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规定:“在目前国际情况下,凡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

”计划旨在A.缓和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B.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C.改变工业分布不均衡的状况D.备战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7.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

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A.法家、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墨家2.《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

”汉成帝此举意在A.提升御史地位B.提高行政效率C.抑制丞相职权D.完善监督体制3.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的声明。

这说明当时A.活字印刷得到推广B.书商版权意识明显C.民间文化市场繁荣D.通俗文学作品普及4.明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龙川,剿灭山中之贼后,告谕百姓:嫁娶之家,丰俭称赀,不得计论聘财妆奁,不得大会宾客,酒食连朝……街市村坊,不得迎神赛会,百千成群。

凡此皆靡费无益。

有不率教者,十家牌邻互相纠察;容隐不举正者,十家均罪。

此举根本目的是A.严禁聚会,避免盗贼再起B.提倡节俭,形成淳朴民风C.推行连坐,维护社会稳定D.教化百姓,挽救封建危机5.《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

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

”这反映清政府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6.下图是1870—1911年晚清时期金融类文章发表的数量统计图,其内容涉及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证券和保险等多方面。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人类已经经历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

考古学者观察其间的变化,可以运用哪类发掘作为社会进步分期的历史标准()A.遗址的周边环境B.遗址动植物残留C.发掘的人类遗骸D.人类使用的工具3.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宗法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贵族权力制约的君主政体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你从中得到有关秦朝的哪些结论( )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①创立皇帝制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在南方推行分封制④活字印刷术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5.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6.汉武帝时期,“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这种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分封制的巩固D.中央集权的加强7.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田产的唯一途径B.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C.宋朝土地兼并现象的频繁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土地兼并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8.“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门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2021年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阶段历史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王利国杨熙铭总分:100分xx.1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载:“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采邑)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这反映了西周土地制度的特点是()A.土地国有制B.土地私有制C.等级占有制D.家族占有制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千耦其耘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D.集约经营3.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以尚书与三公对言,三公权不及尚书;以尚书与中书对言,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A.权力重心在中书B.三省已具雏形C.外朝受内朝牵制D.皇权逐步加强4.曹魏末年,颁布《魏官品令》,规定父辈的中正之“品”(现在的官品),成为其子弟起家任官的“资品”。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选官的依据是()A.个人品质B.官位品级C.家世门第D.知识才能5.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

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城镇经济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6.明代张履祥曾记载:一般人家“女工勤者,其家必兴,女工游惰,其家必落;正与男事相类……男治田可十亩。

女养蚕可十筐,日成布可二匹,或纺纱八两,宁复忧饥寒乎?”反映出当时农村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B.以织助耕是主要经营方式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D.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7.明末清初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知识分子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讲“经世致用”,这种现象()A.是专制政治暂时弱化的结果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C.是知识分子反思晚明理学空谈心性之弊端的结果D.是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的结果8.下表是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统计表它从本质上反映出()A.中国茶叶产量和出口大幅增长B.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程度加深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事实上.中国妇女自我意识觉醒之初,首先不在‘权力意识’,而是‘义务意识’,戊戌时期的维新派妇女首次提出‘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

2021-2022年高三3月高考模拟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3月高考模拟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高考模拟文综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右图为游客在台湾东北沿海拍摄的“女王头”照片,上部为颜色较深硬度较大的钙质砂岩,下部为黄褐色硬度较小的砂岩。

读图,回答1-2题。

9.据《左传》记载,成公十二年,楚国与晋国订立盟约:“凡晋楚无相加戎……交贽往来,无壅。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晋楚重视商贸往来`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D.晋楚重商违背时代潮流10.《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

”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11.下面是近代我国各年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单位%),该表表明①殖民地贸易性质的格局仍然未变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器工业相对发展最快③中国在经济上已经独立自主发展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2.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这期画报出版的时间应该是A.1915年B.1927年C.1931年D.1949年13.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吉林省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图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生动写照,使用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A . 先秦时期B . 隋唐时期C . 宋元时期D . 明清时期2. (2分)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说明科举制度()A . 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 .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 . 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 . 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3. (2分) (2017高二下·南阳期末) 汉代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不仅监察中央及地方政府,还监察皇宫。

唐代设御史台,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所谓三省六部一台,御史台成为独立机构。

材料表明,唐代()A . 官僚机构、官员数量更多B . 进一步弱化专制C . 更加注重分权、加强皇权D . 国家体制更健全4. (2分)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 .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 . 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 . 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 . 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5. (2分)图一与图二中的两个企业相比,二者相同点是①都采用机器生产②其产品都直接投入市场③都雇佣工人进行生产④资金都很充足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④D . ②③6. (2分) (2020高一下·开封月考) 毛泽东说:“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剩下的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

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长期存在 B.行政效率的低下C.中央集权的削弱 D.官僚政治的弊端25.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

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26.“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

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A.正确,因为符合社会史观B.正确,因为符合全球史观C.错误,因为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D.错误,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27.史学研究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表l史实和结论之问逻辑关系正确的是表128. 布政使一职始创于北宋赵匡胤统治时期,是为了分拆节废使,的财政大权,以此削弱割据势力。

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1853年湖南巡抚骆秉章在长沙开设厘局(税务机关),“以亲信裕麟总之,藩司(布政使)列衔画行,莫能问其数。

”布政使被督抚“一脚踢开”意味着A.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削弱 B.中央掌握了地方财政权力C.现代财政制度的正式建立 D.地方权力制衡制度的建立29.读图5,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3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12.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

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 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13.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

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致14.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15.19世纪60年代的“体用之争”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体上局限于“是否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B.冲击传统“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C.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D.促使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16.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盂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

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17.xx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革命委员会”的成立C.村民委员会成员不得连任D.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18.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早在商朝时期中国人就将外国人看成文化低劣的野蛮人,并认为由诸国家组成的家庭,自然须以天子为首,中国为处劣势的纳贡国所围绕,这些纳贡国都被看作了子女。

这反映了当时A.家庭道德渗透到政治外交B.中华文明处于领先地位C.宗法分封制已经正式确立D.天朝上国思想开始出现25.古代书院从诞生开始便向社会下层和民间士子开放。

即便如元明清时期好多书院改为“官办”也没有改变这一特点。

书院招生不设门槛,入学无户籍限制,只要有志于学业的,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

这表明古代书院A.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B.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C.反对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D.承担了传承国家学术文化的责任26.史书记载明朝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

”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B.宗法血缘关系的破坏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儒家重义轻利的理念27.1930年美国著名剧作家怀尔德在纽约观看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京剧后,深受影响,后来他在创作《我们的小镇》时采用了京剧艺术的手法。

这表明京剧艺术A.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B.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思维C.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D.代表了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28.1840年后在中国城乡出现了大批教民,这些教民的社会地位很不相同:在农村,他们往往是为舆论所鄙视的社会下层人物,缙绅之流几乎以异类观之,而城市里的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

这表明A.基督教更能适应社会上层的精神需求B.城市知识分子以平和心态对待基督教C.封建传统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厚薄不均D.农民的排外情绪比城市居民更加强烈29.马建忠特别强调外贸在国家经济中占头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外贸是国家财富的来源,而外贸顺差就是财富增殖。

他分析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船坚炮利”,而是在于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度发展上。

这一观点A.带有浓厚的重商主义色彩B.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C.没有突破重农抑商的思想D.改变了中国在外贸中的不利地位30.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控制奖学金和资助实现“不鼓励学习文学、艺术、法律、社会、教育和商学,而强调学习实用性课程,即科学、技术、农业和医学”的政策。

2021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2.右图所示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其走向成熟时期可追溯至( )A.明末清初B.元末明初C.清同治、光绪年间D.清乾隆、雍正年间【考点】京剧的形成及发展【解析】右图反映的是京剧脸谱。

京剧形成时期是道光年间,故A、B、D项错误;京剧走向成熟时期是清同治、光绪年间,故C项正确。

【答案】C13.下表呈现的是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经济现象。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历史研究应坚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③农民经济负担沉重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材料一强调了当时江南纺织业显著发展,成为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材料三、材料四从南浔镇“烟火万家”、王江泾镇“居者可七千余家”等材料信息中可得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的繁荣,从材料二“苏州府”中的“计日受值”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①④正确;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农业,纺织业是手工业,故②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农民经济负担沉重,故③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14.某中学的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用到右图。

下列诗句可能与该研究性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是( )A.“金田号吹响,遍地义旗扬”B.“师洋技望制洋夷,撼树岂能借其枝”C.“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华东战场捉笼鸟,沂蒙山区似虎牢”【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解析】从图片中“安庆保卫战”可以判断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斗争。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48分)1.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2.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

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3.“唐朝(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

”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A.扬州地处交通要道B.扬州市场受官府控制C.扬州是繁华的都市D.扬州出产精美工艺品4.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

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

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

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

由此可知A.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B.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C.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2.有学者评论认不,“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该评论意在说明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D.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

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

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

这表明古代雅典A.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C.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4.美国学者芬利指出,在雅典“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没有任何行动或个人行动的范围是国家不能合理干涉的——只要公民大会认为这一干涉是正确的。

自由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和参与决策过程,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这表明雅典A.国家权力制约个人自由B.主张法律至上C.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D.强调主权在民5.《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

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

(历史答案)2021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历史答案)2021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2021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41.(1)共同点: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发展学校教育,使培养和使用相结合;设有专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不断发展完善。

(4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设监察机构严密督查;以回避制度防止结党营私(健全官吏回避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规范。

(4分)英国:职务常任制;政治“中立”;注重知识化和专业化;待遇优厚;法律保障。

(5分)(2)背景:原有体制的弊端(国王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的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提高政府效能的现实需要;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启蒙思想的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克里米亚战争引发不满。

(7分)认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社会形态不同,政治体制不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也不一样;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英国探索建立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5分)42.示例一改革;市场;合作中国的和平崛起之路近代以来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发展,均建立在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基础之上。

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坚定地选择了和平崛起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逐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中国始终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积极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在上海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了“上海共识”,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高xx届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4.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

材料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2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限制君权C.民主共和D.民为邦本26.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27.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28.深圳市于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

材料反映了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29.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

2021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三模试题

2021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三模试题

2021届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三模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如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疾疫暴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 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 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2.“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

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

“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 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 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3.秦律中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有具体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接受处罚。

这些规定()A.反映出秦律的严苛残暴B.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C.推动秦朝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逐渐普及4.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

这·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 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5.《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己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文臣高锡上疏称南朝武将王僧辩另立君主,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这反映出()A.受前世影响B.当时政治文化取向6.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清六中2021届三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如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资治通鉴》(周瑜)进,与操遇于赤壁。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A.疾疫暴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B.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C.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D.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2.“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

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贴”。

“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3.秦律中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有具体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接受处罚。

这些规定()A.反映出秦律的严苛残暴B.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C.推动秦朝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逐渐普及4.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

这·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5.《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己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文臣高锡上疏称南朝武将王僧辩另立君主,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这反映出()A.受前世影响B.当时政治文化取向C.宋代中央集权加强D.儒家礼制观念淡化6.宋代皇帝不可未经中书门下(三省)和枢密院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救令,审度可否,还要付录门下省审读,然后行下。

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8.下表为1920一一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构成统计表(%)据表可知()A.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B.工业化抵制西方经济侵略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9.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

”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

这主要得益于()A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B.掌握了有利地形C.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 D.贯彻了群众路线10.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

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 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B. 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C. 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 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11.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A. 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 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 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 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2.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还要承担诚实、善意的义务。

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丰要任务,而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来裁决案件的胜L败。

这反映出()A.司法审判具有较强随意性 B.公民个人权力不受重视C.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 D.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13.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中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说明罗马法()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14.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

图中现象的出现A.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作用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加剧D.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优势15. 1964年,我国经济建设转向战备轨道,中央做出调整工业由沿海向内地,由东部向西部纵深发展的部署。

到1965年,在西北、西南建设项目达300多个;东北迁往西部的企业及技术支援项目就有140个,涉及多个行业,调出约8万人左右。

这些举措()A.体现了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扭转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状态D.调整了工农业发展比例16. 1979年,中央文件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在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

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

支援设备、指导技术。

”这反映出当时()A农村改革出现新动向 B.城市国企改革启动C市场经济的取向明确 D.人民公社即将废除17.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久益烟公司立即生产出“三省”烟,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

由此可知( )A .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B .国民政府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C .日本全面侵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D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18.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中共中央下发了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B .深化了体制改革C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 .冲破了思想樊篱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不久,毛泽东就发出开展地质普查工作的号召;1954年,地质部提出要有目标、有重点地扩大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勘查;1956年初,毛泽东强调地质工作必须先行,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前面。

建国初期重视地质工作( )A .主要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条件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 .脱离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 20.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南海市逐步在农村推广土地股份制。

即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为基础,将集体所有的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这一做法( )A 否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C.恢复了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D.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21. 20 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政府除制定法律保护垄断性企业外,还通过贷款、津贴、补助、减免税、利息率等办法帮助这些企业发展生产。

这些举措有利于( )A.促进欧洲各国产业结构合理化B.缓和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C.化解企业对生产的盲目性追求 D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2.日本国营NHK 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它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A.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B. 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曾子四吾日三省吾身!10 S,SHEN CIGARETTESC. 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D.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23.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

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

这表明( )A. 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 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C. 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D. 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24.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52分;其中两个27题任选一道)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中世纪的时候,尽管乳制品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

在许多人眼里,这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

直到19世纪末期的欧洲,乳品的饮用还并未普及,还是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幼儿来说。

因为它们是微生物的温床,有“变质”的缺点。

当时的医生甚至指责奶类会散播麻风病。

19世纪末期,由于对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也间接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更何况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

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推广也大大促进了对奶类的消费。

一战期间,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

1950年3月23日,法国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

从此,瓶装或纸盒装牛奶的销售日渐普及。

一一摘编自邸笑飞《牛奶:被塑造的白色神话》材料二19世纪后期,英、法、俄分别将奶牛带入中国。

1923年,我国最早的牛奶业同业工会“上海牛奶业同业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

当时的牛奶消费依然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

改革开放后,牛奶的消费才开始普及。

上世纪90年代,瑞典利乐公司把无菌复合纸包装从北欧带到了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乳业“黄金10年”的到来,让牛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食品。

年来,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转变,与此同时,高铁、互联网购物等消费方式的普及,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5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一一摘编《搜狐·历史》、《中商情报网》(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到现代人们对牛奶的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