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习题3电子教案
(完整word版)工厂供电电子教案
§2。4
课题
低压一次设备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了解各低压一次设备的结构
能力目标
掌握各低压一次设备的用途及使用场合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低压一次设备的用途及使用场合
教学难点
低压一次设备的用途及使用场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考勤
2、复习上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
2。4低压一次设备
关键词:低压熔断器、低压开关设备、低压断路器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为主
2.4。2低压开关设备
1、低压到开关、刀熔开关和负荷开关
2、低压断路器
又称空气开关,具有良好的灭弧性能,它既能在正常条件下断开负荷电流,又能依靠电流脱扣器自动切断短路电流;它既能依靠热脱扣器自动断开过载电流,靠失压脱扣器在线路电压严重下降或失压时自动跳闸,还可实现远距离跳闸。
(1)万能式低压断路器
DW系列低压断路器,因其保护方案和操作方式多变,装设地点灵活,可敞开装在金属框架上,故称为“万能式”或“框架式”。
(2)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其全部结构和导体部分均封装在一个塑料外壳内,仅在外壳中央露出操作手柄,供手动操作之用,通常应用在低压配电分支路上。
2。4.3、复习总结
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教学难点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考勤
2、复习上节内容
二、讲授新课
2。5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关键词:互感器功能、互感器种类、互感器接线方案、注意事项
《工厂供电》教案3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班 级: 工厂供电 05 电气 1-2 班 2006 年至 2007 年第 1 学期第 17 次课 编制日期: 年 11 月 12 日 编制日期:20 06
教学单元(章节) :第三章 教学单元(章节) 第三章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 短路的原因、 第一节 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 第二节 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物理量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1. 了解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 2. 了解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及其物理量
第
页
教
学
内
容
板书或旁注
例 3-1 某工厂供电系统如图 3-4 所示。已知电力系统出口断路器 为 SN10-10Ⅱ型。试求工厂变电所高压 10kV 母线上 k-1 点短路和低 压 380V 母线上 k-2 点短路的三相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1. 2. 3. 4. 技能要点: 技能要点:
欧姆法 电力系统的阻抗计算 电力变压器的阻抗计算 电力线路的阻抗计算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1. 概述短路电流的计算 2. 欧姆法的概念 3. 采用欧姆法进行电力系统、电力变压器及电力线路的阻抗计算 教具及教学手段: 教具及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教学;讲述、分析、举例。
作业布置情况: 作业布置情况:思考题 2、3、4
课后分析与小结: 课后分析与小结: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陈剑
授课日期: 2006 授课日期:
年 11 月 15 日
第 页
教
学
内
容
板书或旁注
二、短路有关的物理量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假设在电压 u=0 时发生三相短路,如图 3-3 所示。短路电流周期 分量为 (3-1) 式中, 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幅值,其中 为短路电路的总阻抗[模] ; 为短路电路 的阻抗角。由于短路电路的 ,因此 。故短路初瞬 间(t=0 时)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为 (3-2) 式中,I″为短路次暂态电流有效值,即短路后第一个周期的短路电流 周期分量 ip 的有效值。 (二)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由于短路电路存在电感,因此在突然短路时,电感上要感生一个 电动势,以维持短路初瞬间(t=0 时)电路内的电流和磁链不致突变。 电感的感应电动势所产生的与初瞬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反向的这一电 流,即为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 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初始绝对值为
《工厂供电(第3版)》刘介才(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工厂供电》第三版刘介才主编课后习题解答实用文档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试确定图1-25所示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图1-25 习题1-1的供电系统解:1.变压器T1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即为10.5kV。
变压器T1的二次侧额定电压应比线路WL1末端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高10%,即为242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10.5/242kV。
2.线路WL1的额定电压:应与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相同,即为220kV。
3.线路WL2的额定电压:应为35kV,因为变压器T2二次侧额定电压为38.5kV,正好比35kV高10%。
1-2 试确定图1-26所示供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实用文档图1-26 习题1-2的供电系统解:1.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比6kV线路额定电压高5%,因此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为6.3kV。
2.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因此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6kV。
T1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220/380V线路额定电压高10%,因此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0.4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6/0.4kV。
3.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6.3kV。
T2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10kV电网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21kV。
因此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应为6.3/121kV。
4.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与110kV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110kV。
T3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0kV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1kV。
因此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应为110/11kV。
实用文档实用文档1-3 某厂有若干车间变电所,互有低压联络线相连。
其中某一车间变电所装有一台无载调压型配电变压器,其高压绕组有+5%、0、—5% 三个电压分接头,现调在主接头“0”的位置(即U 1 N )运行。
工厂供电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
工厂供电技术第三版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工厂供电技术原理、发展历程、技术规范、实际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在讲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并应用供电技术,提高其能力和技术水平。
教学目标1.了解工厂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规范。
2.熟悉各种工厂供电系统的构造、原理和特点。
3.掌握电力设备的选型和运行调试技术,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供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节:工厂供电技术的概述本节课将介绍工厂供电技术的概念、分类、常用标准和应用范围等。
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工厂供电的发展历程。
时间安排:2学时第二节:设备选型和构造本节课将介绍工厂供电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包括变压器、发电机、开关设备、电缆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设备选型和运行调试技术。
时间安排:4学时第三节: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本节课将讲解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原理和保护方式。
通过分析实际故障案例,让学生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时间安排:4学时第四节:工厂供电系统的优化本节课将介绍在现有的工厂供电系统中进行优化的方法和技术。
包括电力负荷分析、设备效率评估、系统改进和节能措施等。
时间安排:2学时第五节:实验操作本节课将是本课程的实验操作环节,将安排学生实际操作设备,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和排除,熟悉设备的运行参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等。
时间安排:6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交流:通过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工厂供电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1.考勤:出席率达到80%以上。
2.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回答问题。
3.实验操作:熟练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诊断和排除,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等。
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子教案第5章-3
• 通常在变压器开始运行时,应将变压 器空载投入几次。以检验按式(5—46) 整定的速断保护装置是否动作,如果 动作,应将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适当 增大,直到使速断保护不动作。运行 经验证实,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只要 大于变压器一次额定电流的3—5倍, 即可避免流过励磁涌流时错误地断开 变压器。
工厂供配电技术
第五章 短路和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 3、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的组成、工作原理 与线路过负荷保护的组成、工作原理 完全相同,动作电流整定计算公式与 线路过负荷保护基本相同,动作电流 整定按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整定, 动作时间取1.0~1.5s。
工厂供配电技术
第五章 短路和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 灵敏度按变压器低压侧母线在系统最小运 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电流换算到高压侧 来校验。 •
KS
I
( 2 ) K . min
• (5-45) ( 2 ) I K . min 为变压器二次侧在系统最小运 • 式中, 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时一次侧的穿越电 流。
I op1
≥1.5
工厂供配电技术
第五章 短路和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工厂供配电技术
第五章 短路和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 (4)过电流保护 用来防变压器内部和外部 故障。作为纵联差动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 后备保护。带时限动作于跳开各电源侧断路 器。 • (5)过负荷保护 用来防御变压器因过 负荷引起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只接在某一相 的电路中,一般延时动作于信号,也可以延 时跳闸,或延时自动减负荷(无人值守变电 所 )。 •(6)单相接地保护 对低压侧为中性点直接 接地系统(三相四线制),当高压侧的保护灵 敏度不满足要求时装设专门的零序电流保护。
工厂供配电技术
习题参考答案 《工厂供电(第3版)》课件
返回
第七章 工厂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
7-1 PA1:1-X∶1;PA1:2-PJR∶1; PA2:1-X∶2;PA2:2-PJR∶6; PA3:1-X∶3(X∶3与X∶4并联后接地);PA3:2-PJR∶8;PJR:1-PA1∶1; PJR:2-X∶5;PJR:3-PJR∶8;PJR:4-X∶7;PJR:6-PA2∶2;PJR:7X∶9;PJR:8-PJ∶3与PA3∶2;X:1-PA1∶1;X:2-PA2∶1;X:3-PA3∶1; X:5-PJR∶2;X:7-PJR∶4;X:9-PJ∶7;X∶4左端与X∶3左端并联后接地, 右端空。
5-3 按经济电流密度可选LJ-70,其Ial =233A > I30=90A,满足发热条件; ΔU%=2.01% < ΔUal% =5% ,也满足电压损耗要求。
5-4 按发热条件选BLV-500-1×25mm2的导线,其Ial =233A,ΔU%=2.06%。
返回
第六章 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六章
第二章 第七章
第三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九章
第五章 第十章
返回
第一章 概 论
1-1 T1,10.5/242kV; WL1,220kV;WL2,35kV。 1-2 G,6.3kV; T1,6/0.4kV;T2,6.3/121kV;T3,110/11kV。 1-3 昼夜电压偏差范围为-5.26%~+9.21%;主变压器分接头宜换至“-5%”的 位置运行,而晚上切除主变压器,投入联络线,由邻近变电所供电。 1-4 由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IC =24.1A<30A,因此无须改变电源中性点运行 方式。
电子教案-工厂供电技术(3版_陈小虎)ppt-《工厂供电技术》电子教案说明-电子课件
电子教案目录
➢ 第一章 绪 论 ➢ 第二章 负荷计算 ➢ 第三章 供电系统 ➢ 第四章 变配电实用技术 ➢ 第五章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 第六章 供电系统的保护 ➢ 第七章 供电系统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 ➢ 第八章 供电系统电压质量 ➢ 第九章 电气照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
电子教案说明
本电子教案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为蓝本而编写、 制作的。该电子教案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实现多媒 体教学。内容忠实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有拓展又 有外延,使该门课程的教学系统化。该课件只是 一个参考,使用该电子教案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 实际教学情况对本电子教案进行修改使用。在使 用过程中有任何建议或意见,烦请发送电子邮件 至zhangjian_6098@,以便今后更加完善。
《工厂供电(第3版)》刘介才(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工厂供电(第3版)》刘介才(课后习题详细答案)《工厂供电》第三版刘介才主编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习题解答11-1 试确定图1-25所示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图1-25 习题1-1的供电系统解:1.变压器T1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即为kV。
变压器T1的二次侧额定电压应比线路WL1末端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高10%,即为242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242kV。
2.线路WL1的额定电压:应与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相同,即为220kV。
3.线路WL2的额定电压:应为35kV,因为变压器T2二次侧额定电压为kV,正好比35kV高10%。
1-2 试确定图1-26所示供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1-26 习题1-2的供电系统解:1.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比6kV线路额定电压高5%,因此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为kV。
2.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因此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6kV。
T1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220/380V线路额定电压高10%,因此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6/kV。
3.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kV。
T2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10kV电网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21kV。
因此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应为/121kV。
4.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与110kV 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110kV。
T3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0kV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1kV。
因此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应为110/11kV。
1-3 某厂有若干车间变电所,互有低压联络线相连。
其中某一车间变电所装有一台无载调压型配电变压器,其高压绕组有+5%、0、—5% 三个电压分接头,现调在主接头“0”的位置运行。
工厂供电电子教案
2.7.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结构 2.7.2干式变压器的结构和特点
1、空气绝缘干式变压器 性能、特点 2、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 结构、特点
2.7.3电力变压器的连接组别
第3章教学纲要
工 厂 供 配 电 系 统 的 接 线 和 结 构
第 3 章
教学要求:
1、理解工业企业变配电所的典型接线方案,了解其结构与布置。 2、理解高低压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了解其结构与敷设。 3、理解各种线路敷设的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
教学要求:
第4章教学纲要
负 荷 计 算 教学重点: 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和尖峰电流计算方法。 和 教学难点: 短 短路电流的相关概念。 路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共有6节,主要讲述:电力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负荷曲线的绘制方法 概 及其作用;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尖峰电流的定 义及其计算方法;三相电路的短路形式及相关概念,描述短路电流的相关物 念
工 厂 供 配 电 系 统 的 主 要 设 备
第 2 章
2.4.1低压熔器
1、密封管式熔断器 3、aM系列熔断器 2、螺旋管式熔断器 4、低压自复式熔断器
2.4.2低压开关设备
1、低压到开关、刀熔开关和负荷开关 2、低压断路器 (1)万能式低压断路器 (2)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2.5电流互感器户电压互感器
工 厂 供 电
第7章 防雷、接地、接地及电气安全 7.1 过电压与防雷 7.2 电气设备接地 7.3 电气安全 第8章 工厂的电气照明 8.1 常用的电光源和灯具 8.2 照明供电系统及其导线截面的选择 第9章 工厂的电能节约 9.1 电能节约的意义 9.2 工厂电能节约的一般措施 9.3 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 第10章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10.1 工厂变配电所的运行维护 10.2 工厂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 10.3 变配电所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试验 10.4 工厂电力线路的检修、试验 10.5 电工安全用具
17810-工厂供配电-电子教案-模块3
任务一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2.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 工厂的电力负荷,按GB 50052—1995规定,
根据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所造 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以下三级: ➢(1)一级负荷 ➢(2)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
任务一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二、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的绘制 2.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无功功率补偿原理图
任务五 尖峰电流及计算
一、单台用电设备尖峰电流的计算
Ipk Ist Kst I N
二、多台用电设备尖峰电流的计算
n1
Ipk K IN i Ist max
i 1
Ipk I30 (Ist I N )maxBiblioteka 模块三 工厂电力负荷及计算
教学目标
▪ 本模块内容是工厂供电系统运行分析和设计计算的基 础,讨论和计算供电系统正常状态下的运行负荷,是 正确选择供电系统中导线、电缆、开关电器、变压器 等的基础,也是保障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必不可 少的环节。
▪ 本模块首先简介工厂电力负荷分级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及有关概念,然后重点介绍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和工 厂计算负荷的确定,最后讲述尖峰电流及其计算。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逐级计算法示意图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并联电容器在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装设位置和补偿效果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高压集中补偿电容器组的接线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低压集中补偿电容器组的接线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感应电动机旁就地补偿的低压电容器组的接线
教学内容
➢ 任务一 电力负荷和负荷曲线 ➢ 任务二 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 ➢ 任务三 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 任务四 全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任务五 尖峰电流及计算
《工厂供电》教案3.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17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15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18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17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19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20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20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22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21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24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22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27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23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1 月 29 日第页第页第页第页第页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课程名称:工厂供电 2006 年至2007 年第 1 学期第 24 次课授课教师:陈剑授课日期:2006 年 12 月 1 日第页第页第页。
《工厂供电(第3版)》刘介才(课后习题详细答案解析)
《工厂供电》第三版刘介才主编课后习题解答2014年8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试确定图1-25所示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图1-25 习题1-1的供电系统解:1.变压器T1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即为10.5kV。
变压器T1的二次侧额定电压应比线路WL1末端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高10%,即为242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10.5/242kV。
2.线路WL1的额定电压:应与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相同,即为220kV。
3.线路WL2的额定电压:应为35kV,因为变压器T2二次侧额定电压为38.5kV,正好比35kV高10%。
1-2 试确定图1-26所示供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1-26 习题1-2的供电系统解:1.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比6kV线路额定电压高5%,因此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为6.3kV。
2.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因此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6kV。
T1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220/380V线路额定电压高10%,因此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0.4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6/0.4kV。
3.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6.3kV。
T2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10kV电网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21kV。
因此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应为6.3/121kV。
4.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与110kV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110kV。
T3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0kV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1kV。
因此变压器T3的额定电压应为110/11kV。
1-3 某厂有若干车间变电所,互有低压联络线相连。
其中某一车间变电所装有一台无载调压型配电变压器,其高压绕组有+5%、0、—5% 三个电压分接头,现调在主接头“0”的位置(即U1 N )运行。
2020年工厂供电教案(20页)
教案教案授课顺序第 #次课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授课日期教学内容0003 班级05G67 专业机电1电力系统概述及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供配电的基本概念,理解电力系统结构图难点电力系统中各段电网的额定电压的确定作业布置P12 1 9其它记载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概念,对电力系统中供配电有一定的了解本次课主要内容: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供电系统、发电厂、电力系统、电能生产的特点电力系统对额定电压的要求第一节电力系统概述生活生产中使用的电能都需要经过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这几个环节。
下面介绍各个环节的基本概念及电能生产的特点。
一、发电厂发电厂(发电站)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
有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
--讲解不同发电厂之间的优缺点。
二、变电所变电所变化电能电压、接受与分配电能的场所。
组成变压器、母线、开关等。
分类升压型和降压型三、电力网定义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
用途联系发电厂和用户,担负输变电任务。
四、电力系统定义发电厂部分+电力网+电力用户所组成的整体讲解图1电力系统示意图图2电力系统的系统图讲解要点1、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压等级的变化及其原因。
2、电能在电力系统中流向的成因。
五、电能生产的特点1、同时性电能发、供、使用同时进行,始终同步。
2、集中性统一调度3、快速性改变过程非常短促,包括故障的发生。
(强调安全性)4、先行性必须先于经济的发展第二节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1、额定电压等级(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显然,对用电设备来说,它的额定电压应和电网的额定电压一致。
电网的额定电压线路首端与末端的平均电压。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由于同一电压线路允许偏差为土 5%,且发电机视为线路首端,因此高于电网额定的5%。
(3)电力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一次部分可视为用电设备,与电网电压相同;若与发电机组相连,则等于发电机电压。
工厂供电电子教案
工厂供电电子教案第一章:工厂供电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
3. 熟悉工厂供电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2. 工厂供电系统的分类3. 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4. 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5. 工厂供电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工厂供电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1.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工厂供电系统的重要性。
2. 讲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3. 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分类。
4. 分析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5. 讲解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
6. 讨论工厂供电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二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与规划2.1 教学目标1. 掌握工厂供电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了解工厂供电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流程。
3. 熟悉工厂供电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 工厂供电系统规划的内容3.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和规划的相关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实际案例。
2.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和规划的重要性。
2. 讲解工厂供电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介绍工厂供电系统规划的内容。
4. 分析工厂供电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5. 讨论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实际案例。
第三章:工厂供电设备的选型与安装3.1 教学目标1. 掌握工厂供电设备选型的依据和原则。
2. 了解常见工厂供电设备的性能和应用。
3. 熟悉工厂供电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流程。
3.2 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设备选型的依据和原则2. 常见工厂供电设备的性能和应用3. 工厂供电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流程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介绍工厂供电设备选型和安装的相关知识。
工厂供电课程教案
工厂供电课程教案第一章:工厂供电概述1.1 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1.2 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1.3 工厂供电的重要性1.4 工厂供电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工厂供电设备2.1 变压器2.2 开关设备2.3 配电设备2.4 电缆与电线第三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3.1 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3.2 供电系统的电压选择3.3 供电系统的电源选择3.4 供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第四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1 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4.2 供电设备的维护与检修4.3 供电系统的故障处理4.4 供电系统的节能与优化第五章: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与防护5.1 触电防护5.2 电气火灾防护5.3 雷击防护5.4 电磁兼容与干扰防护第六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自动化与监控6.1 供电系统自动化的意义6.2 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6.3 常用监控设备及其应用6.4 供电系统自动化的未来发展第七章:工厂供电系统的改造与升级7.1 供电系统改造的必要性7.2 改造与升级的原则与步骤7.3 改造与升级的技术方案7.4 改造与升级的案例分析第八章:工厂供电系统的环境保护8.1 供电系统对环境的影响8.2 环境保护的原则与要求8.3 环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8.4 环保意识的培养与提高第九章:工厂供电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9.1 供电系统的经济性评估9.2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9.3 提高供电系统经济性与可靠性的措施9.4 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的案例研究第十章:工厂供电系统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0.1 工厂供电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10.2 工厂供电的标准与规范10.3 法律法规与标准的执行与监督10.4 违反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相关后果与处理第十一章:工厂供电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11.1 故障类型及其特征11.2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术11.3 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工具与设备11.4 故障处理案例分析第十二章:工厂供电系统的优化与节能12.1 节能的意义与重要性12.2 节能技术与策略12.3 节能评估与监测12.4 节能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工厂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发展13.1 智能化供电系统的概念13.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13.3 智能化供电系统的优势与挑战13.4 智能化供电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四章:工厂供电系统的项目管理14.1 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14.2 工厂供电项目管理的特点14.3 项目管理工具与技术在工厂供电中的应用14.4 项目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工厂供电系统的培训与教育15.1 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15.2 培训内容与目标的设定15.3 培训方法与手段的选择15.4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工厂供电课程的全面知识体系,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原理、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工厂供电》教案
0100 1100
6
0110
1001
0110
01111 1001
1101
7
0111
1010
8
1000
1011
9
1001 1100
权
8421
0111 1110 1111 2421
00111 00011 00001
1100 1101 1111 5211
1111 1110 1010
1.3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学习方法提示 强调基本概念的掌握。
2 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难度和复杂程度 都不是很大,以例题、作业为准。
3 以说明问题为目的,为减少记笔记对听课的影 响,使用书上的例题,图表。要合理的记笔记, 提纲携领。不可不记,不必全记。
4 许多考试内容,都会在讲课中提及、强调。
第一章
0
0000
0011
0000
00000
0000
0010
1
0001 0100
0001
10000 0001
2
0010
0101
0010
11000 0100
0110 0111
3
0011
0110
0011
11100 0101
0101
4
0100
0111
0100
11110 0111
5
0101
1000
0101
11111 1000
1.3基本和常用的逻辑运算 一、基本逻辑
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只有三种,即:与 或 非
比如要办成一件事的条件:
每个人都完成才算完成---与 任一人完成即算完成------或 完成的反面是没完成------非
工厂供电教案
《工厂供电》课程教案授课专业:自动化课程名称:工厂供电主讲教师:张军国院系名称:工学院自动化系2006.11.6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工厂供电二、总课时数:50学时三、先修课程:电路、电力电子、电机学等四、使用教材:苏文成.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第三届机械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五、教学参考书:刘介才.工厂供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耿毅.工业企业供电.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余健明编.供电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课时教案须先转换到一个统一的ε下。
)4负荷曲线(25minutes)➢负荷曲线的意义:一般说来,同类型的系统有着相似的用电规律,因此进行负荷计算时,会参考已运行的同类型系统的用电规律。
用电规律通常以负荷发生的时间和负荷的大小之间的规律来表达,根据该关系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曲线即为负荷曲线。
➢日负荷曲线——两种画法(平滑曲线+阶梯曲线)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给出的阶梯型的日负荷曲线取得△t不是30minutes。
是多少呢?可以提出来让学生思考。
该部分重点和难点所在是P max=P30以及年负荷曲线的绘制。
tIQRRtIQ12∝=一定时,、,当Θ,,同一周期的而tIP∝∝εε1∝P因此✓阶梯型负荷曲线的绘制: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t读取功率表的读数,对应相应的时间段绘制在直角坐标系。
✓提问:课件中给出的阶梯型负荷曲线所取的时间间隔△t为多少?✓利用阶梯型负荷曲线求计算负荷(重点)✧以半小时为时间间隔,取P max=P30。
✧取△t=30min?(需要解释)(该处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当正常工作电流通过载流导体时,导体经过(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发热达到某一热平衡状态。
τ一般为10~30分钟,(参见PPT所示表格)因此达到稳定温度需30~120分钟。
✧思考:△t取值跟得到的计算负荷之间有什么关系?(给学生留出少许思考时间,然后给出学生不同时间间隔下作出的负荷曲线比较图),最后得出结论:取△t=30min其实还是比较保守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供电》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对称性短路的故障是()。
A、三相短路
B、两相接地短路
C、两相短路
D、单相接地短路
2.不属于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时须满足的条件是()。
A、电阻最小
B、电压损耗条件
C、机械强度
D、发热条件
3.电焊机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时的有功功
率。
A、15%
B、25%
C、50%
D、100%
4.吊车电动机组的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时的有功
功率。
A、15%
B、25%
C、50%
D、100%
5.在计算高压侧短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计电容
B、计算电抗和电阻
C、不计电抗,只计电阻
D、一般只计电抗,不计电阻
6.在无限大电力系统中,同一地点两相短路电流为三相短路电流的()倍。
A、0.5
B、0.667
C、0.75
D、0.866
7.车间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一般不宜超过()KV·A。
A、1200
B、1000
C、800
D、630
8.对住宅小区变电所内的油浸式变压器,其单台容量不宜超过()KV·A。
A、630
B、800
C、1000
D、1200
9.尖峰电流指单台或多台用电设备持续时间为()左右的最大负荷电流。
A、1~2s
B、5~6s
C、15~20s
D、30~40s
10.用电设备台数较少,各台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宜采用(),一般用于干
线.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A、二项式法
B、单位面积功率法
C、需要系数法
D、变值需要系数法
11.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悬殊时,国际上普遍采用()来确
定计算负荷。
A、二项式法
B、单位面积功率法
C、需要系数法
D、变值需要系数法
12.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时产生危害的效应有()。
A、电磁效应、趋肤效应
B、趋肤效应、热效应
C、电动效应、热效应
D、电动效应、电磁效应
13.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额定电压为______,使用时要注意二次侧不能______。
()
A、50V ,短路
B、100V,开
C、100V ,短路
D、50V,开路
14.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额定电流为______,使用时要注意二次侧不能______。
()
A、50A ,短路
B、5A,开路
C、5A ,短路
D、50A,开路
15.高压电力线路接线方式中,由变配电所高压母线上引出的每路高压配电干线
上,沿线支接了几个车间变电所或负荷点,以上所述的接线方式为()。
A、放射式接线
B、树干式接线
C、环状式接线
D、开环式接线
16.常见的高压开关设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必须和高压熔断
器配合来切除短路故障。
()
A、高压隔离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
B、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自动空气开关,高压断路器
C、自动空气开关,刀闸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负荷开关
D、自动空气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隔离开关,高压隔离开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互感器使用时其二次侧不得开路
B、电压互感器的使用时其二次侧不得短路
C、电压互感器能够隔离高压电路
D、电流互感器可以降低电力系统成本
2.单相短路电路可用于下列哪些用途?()
A、相间短路的灵敏度校验
B、单相短路保护的整定
C、电气设备的选择
D、电气设备的校验
3.要使电路元件能承受短路时最大电动力的作用,电路元件必须具有足够的
()。
A、热稳定度
B、机械强度
C、抗压能力
D、电动稳定度
4.工厂变电所分哪几种类型?()
A、车间附设变电所
B、总降压变电所
C、车间变电所
D、车间内变电所
5.按绝缘及冷却方式分,变压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干式变压器
B、油浸变压器
C、封闭式变压器
D、充气式变压器
6.短路计算方法一般采用()。
A、伏安法
B、控制变量法
C、欧姆法
D、标幺值法
7.电气设备中常用的灭弧方法有()。
A、冷却灭弧
B、SF6灭弧
C、增大供电容量
D、真空灭弧
三、判断题
1.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
2.工厂供电系统运行时的实际负荷等于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
()
3.单相用电设备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平均分配,以使三相负荷尽量平衡。
()
4.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应将单
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
()5.工厂供电系统要求正常地、不间断地对用电负荷供电,以保证工厂生产和生
活的正常进行。
()
6.短路点距电源越近,造成的停电范围越小。
()
7.计算负荷是按发热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负荷。
()
8.工厂供电系统不要求对第一类负荷装设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
()
9.在电源进线的专用计量柜上,必需装设计算电费用的三相(有功和无功)电
度表。
()
四、简答题
对继电保护装置有哪些要求?
五、计算题
已知某一班电器开关制造工厂用电设备的总容量为4500kW,线路电压为380V,试估算该厂的计算负荷P30,Q30,S30和I30。
(需要系数K d=0.35、功率因数cosφ=0.75、tanφ=0.88)。
《工厂供电》习题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ADBD DBAAA CCCBB A
二、多项选择题
ABCD、B、D、BC、ABD、CD、ABD
三、判断题
TFTTT FTFT
四、简答题
答案:
(1)选择性:故障时离故障点近的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2)速动性: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尽快动作,可提高稳定性;(3)可靠性:保护装置在应该动作时动作不应该拒动或误动;(4)灵敏度:输出增量/输入增量。
五、计算题
解:P30 =Kd Pe=0.35×4500=1575 kW
Q30= tanφP30=0.88×1575=1386 kvar
S30= P30 /cosφ=2098 KVA
I30= S30/(3U)=2098/(0.383)=3187.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