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欧洲谚语:“光荣归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五.问题:
1.古罗马建筑的成就; 2.古罗马万神庙简介; 3.解释“巴西利卡”; 4.(选作)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关联与区别
(传承关系、建筑类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 建筑风格等)。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四.小结:
1.古罗马建筑继承了古希腊建筑,并大大向前发展, 达到古代奴隶制社会的最高峰。 2.使用券拱技术:筒形拱、交叉拱、肋架拱。 3.天然混凝土的使用,摆脱承重墙,解放了内部空 间。 4.在建筑理论方面:《建筑十书》总结了当时的建 筑经验,成为后来复兴古典的蓝本。 5.艺术成就: 建筑形式:柱式、券柱式、叠柱式、集中式构图。 审美意象:宏伟、壮观、封闭。 室内装饰: 富丽辉煌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4.柱式的发展
(1)类型: a 塔斯干柱式 b 罗马多立克柱式 c 罗马爱奥尼柱式 d 罗马科林斯柱式 e 组合柱式
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希腊柱式
罗马柱式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4.柱式的发展
(2)券柱式:
在柱式的开间中 间夹着一个券洞的基 本构图单位。即在支 撑券洞的厚重墙体或 墩子上贴上一个装饰 性的柱子,而且从柱 脚到檐部线脚统一。
三.典型实例: 2.罗马大斗兽场---公共建筑
罗马大斗兽场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三.典型实例: 2.罗马大斗兽场---公共建筑
第六讲 古罗马建筑
三.典型实例:
2.罗马大斗兽场---公共建筑
(1)概况:椭圆形平面,长轴188 米,短轴156米,周长527米。
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 观众席60排座位,分5区,等级 强 (2)结构: 底层7圈灰化石的墩子,每圈80个 1-2、2-3环形筒拱覆盖 3-4 放射形筒拱 4-5 环形拱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2· 实例 ①梅宋卡瑞神庙 · 建于公元前16年 · 平面: 门厅占1/3 · 高台基 · 假列柱围廊式
② 万神庙 ·正殿建于120-124年 ·沿革: 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雷击火毁 公元120年建圆形神庙 公元202年建希腊式门厅 ·跨度43.43M ——古代建筑跨度之冠 ·顶端高度也是43.3M ·按照当时的观念,穹顶象征天宇。它中央开一个
角斗场、神庙与浴场
纪念性建筑
帝国时期,歌颂权力、 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 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出 现了凯旋门、纪功柱和 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 等纪念性建筑
·3世纪起帝国经济衰退、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 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395年分裂为东、西 罗马帝国。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二·古罗马建筑特征与成就 1·建筑技术方面,古罗马发生了一次飞跃。它突
奥古斯都拱门型制单门洞三门洞实例泰塔斯第度凯旋门8年建于82年组合柱式完美的构图单门洞凯旋门的代表?影响?构图?法国星形广场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2年年?三门洞凯旋门的代表之一?影响构图?赛弗拉斯凯旋门?2年建于公元203年?三门洞凯旋门的?代表之一?二二纪纪功柱纪念柱?起源?实例?图拉真纪功柱?建于公元113年?位于图拉真广场?高3523m?型制?雕刻?三三广场?起源希腊化时期以市场为主的广场纪念性广场?实例?罗曼努广场?庞培广场?帝国广场?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四哈德良宫殿陵墓?哈德良离宫?占地7平方公里?四周围绕人工河?列柱式门廊和高?墙与外界隔开?118125?长水池130??哈德良墓?建于135140年?为直径732m5?高高457m的鼓?形建筑?立于90m2高?229m的台基上?中世纪用作碉堡4455威特鲁维与建筑十书威特鲁维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生卒年不详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1、《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作,在建筑学术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它十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2、帆拱:拜占庭建筑中的代表结构体系;它是指在穹顶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代表建筑为圣索菲亚教堂3、“少就是多”:1928年,由密斯提出;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代表作品有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粗野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设计倾向;其特点是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他们的粗鲁组合;代表人物有柯布西耶代表建筑有马赛公寓、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

5、雅典卫城:古希腊纪念希波战争胜利在雅典一座孤立的小山岗上修建;由卫城山门、胜利女神庙、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等建筑组成;各个建筑居于不同的位置上,考虑到游行庆典时的视线;卫城整体构图和布局自由,各建筑间形成呼应对比,突出帕提农神庙的主体地位;其中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最高成就的代表,伊瑞克提翁则其代表着爱奥尼柱式。

6、哥特建筑:中世纪西欧代表建筑形制;它的结构特点为:使用过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使用飞券抵挡中厅十字拱起脚处侧推力;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拱和尖券;代表建筑为巴黎圣母院。

7、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制品,追求自然及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在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代表作有韦布设计的“红屋”;其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8、典雅主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美国的一种设计倾向;其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物有斯通、雅玛萨奇等;代表建筑有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等。

外国建筑史图表(古代史部分)

外国建筑史图表(古代史部分)
(5)公共浴场。卡拉卡拉浴场,戴克利提乌姆浴场。内空间流转贯通丰富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6)巴西利卡(Basilica)。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厅性公建。如图拉真巴西利卡。
(7)居住建筑。一类是四合院式或明厅式,内庭与围柱院组合式如庞贝城中的潘萨府邸;另一类是城市中的公寓式。
(8)宫殿。罗马的阿德良离宫,斯巴拉多的戴克利提乌姆宫。
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
建筑空间创造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重要建筑类型:
(1)神庙。万神庙又叫潘泰翁,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
创造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办法。
(一)、山岳台,又译为观象台、庙塔。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建筑。如在乌尔的山岳台高约21米。
(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门洞处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城市广场
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
帝国时期的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的图拉真广场。
风格特征:其大型公建风格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图和谐统一。
建筑师与建筑著作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最完备的建筑专著,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ppt课件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ppt课件
口 — 对体育建筑影响深远.
·空间:超人体尺度、封闭、静态、无导向 ·形式: —椭圆造型,便于观赏,豪华辉煌 —叠柱的运用:丰富了立面,减少了建筑的沉
重感 —立面构图: 多重对比,如虚与实、方与园、
光与影、凸与凹 ·结构 —以券拱架起一圈观众席。运用了混凝土的筒
形拱与交叉拱
② 奥朗日剧场 ③ 古马采鲁斯剧场
三·浴场
浴场是古罗马时期用于沐浴、文体、商务、社交等用 途的大型公共建筑。
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中有这样的文字:
发达的奴隶制把大量自由民从生产中排挤出 来,成了无业的游氓。但他们是罗马的全权公 民,一只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奴隶们频频起义 的背景下,在奴隶主内部激烈的夺权斗争中, 他们举足轻重。执政官和皇帝不仅要用国家的 或私人的钱财养活他们,还要用各种热闹的、
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476年)
·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奥古斯都称帝。 从帝国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国的兴盛 时期
·代表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 如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的剧场、
角斗场、神庙与浴场
纪念性建筑
帝国时期,歌颂权力、 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 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出 现了凯旋门、纪功柱和 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 等纪念性建筑
古罗马剧场
·券拱结构 ·半圆平面 ·封闭 ·实例 奥朗日剧场
古罗马角斗场
·券拱结构 ·圆形平面 ·封闭 ·实例洛克希姆角 斗场
2·实例
① 洛克希姆角斗场(一称“大角斗场”) · 建于70-82年,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 · 长轴188米,短轴156米;中央的角斗区长
轴86米,短轴54米。 观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分为5个区 · 功能:交通路线分工明确,沙池有地下入
·罗马在统一半岛与对外侵略中聚集了自然资 源,有可能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 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

外国建筑史05-古罗马

外国建筑史05-古罗马

☆ interior
☆ Pantheon Rome, AD125-128
Marble, brick, concrete
☆ Monticello
Virginia, 1769-1809
home of Thomas Jefferson
brick and wood
公共浴场Baths
·关于浴场:社交场所。
凯旋门Triumphal Arch
·来自于伊达拉里亚的木结构凯旋门
☆ Arch of Titus 81AD ☆ Arch of Septimius Severus ☆ Arch of Constantine, Rome, 312-315A.D.
关于凯旋门的构图和不同评价 比例分析:课外作业
☆The Arch of Augustus Susa, 9 – 8BC
☆ Pompeii in AD79 Plan
☆ Pompeii Palaestrae
☆ Pompeii
☆ City of Timgad Plan
1 Forum 2 Theater 3 Arch established by Trajan North Afira
☆ City of Timgad
☆ Wall paintings bedroom of a villa, near Pompeii, Mid-1st century BC
☆ Main peristyle and Garden, J. Paul Getty Museum California
庙宇
·约前509年,罗马人建成卡彼托林大神庙(供奉三大神), 伊达拉里亚式,木石结构。 ·伊达拉里亚传统 前廊而非围廊 庙宇的世俗性:位于城市之中,观看面集中,故正面重要。 (与帕提侬的比较) · Maison Carree

01外建史(全)

01外建史(全)
象台则无。
2、构造: 分四级,各级土台外层用火砖砌成,而且砖色不同 第一级黑色象征地下世界;第二级红色象征人世,
第三级青色象征天堂,最上一级白色象征太阳; 塔的上层是一个小神庙祭室。
二、萨尔贡王宫(萨艮王宫)
1、坚固 2、人首翼牛像 3、观象台
4、重视装饰:有墙群,大量使用贴面 砖、琉璃砖,重点部位还做浮雕
——即“美加仑式”,在规则的长方形中,以 狭端为正面,门口设两个柱子,并且在这两端构 成三角形的山墙。
列柱式——在端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一 端或两端设一列柱(四或六根)。
列柱围廊式——在神庙四周设一圈柱廊。 假列柱围廊式——将柱演变为壁柱。 双列柱围廊式——内部为壁柱,外围一圈柱廊。
1、 实例:奥朗日剧场
2、罗马大角斗场 型制:平面采用椭圆形 结构:观众席架在环形拱和放射形拱上 功能:功能合理,疏散人流迅速;对以后
的体育馆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面:存在着多种对比
大角斗场
——外墙以灰白色凝灰岩砌筑,高50m,气势非凡
二、神庙
1、梅宋卡瑞神庙
2、万神庙(Panthon,又称潘提翁神庙) 门廊:面阔33m,正面八棵科林斯柱子;
南立面:采用一大片封闭的石墙,主要是为了起 到衬托的作用;
北立面:有意识地将门厅拉出,便于山下的观瞻
伊瑞克先神庙的西、南立面
伊 瑞 克 先 神 庙 的 女 像 柱 廊
5、雅典娜雕像
§3-5 希腊化时期建筑
一、突破了古典时期城邦的局限,随着经济的繁荣,建 筑的规模、类型、施工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 开拓了新领域:
b. 空间:内部空间简洁、多变,开创了内部 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尼姆水道
返回
四、巴西利卡:

外国建筑史6-古罗马建筑

外国建筑史6-古罗马建筑



尼姆加尔桥:下面两层大拱间距不等-韵律感。
顶层水槽则使用了规则稳定的小拱。

塞尔维亚输水道
2、罗马广场Forum:雅典Agora柱廊演变而来。

共和时期广场:市民集会和交易的场所,布局 自由,内有一到两个与市民相关的神庙。 帝国时期广场:帝王实行个人崇拜的场所,布 局严谨对称,主题建筑通常有象征与歌颂皇帝 的神庙、巴西利卡、纪功柱、凯旋门等
厅堂式巴西利卡集中式集中式十字式希腊拉丁十字式希腊拉丁古罗马历史分期古罗马历史分期世俗性公共建筑世俗性公共建筑纪念性政治建筑纪念性政治建筑神庙建筑神庙建筑早期基督教堂早期基督教堂共和时期广场共和时期广场巴西利卡巴西利卡输水道输水道竞技场竞技场浴室浴室剧场剧场公寓公寓府邸府邸皇宫皇宫帝王广场群帝王广场群凯旋门凯旋门陵墓陵墓梅宋卡瑞神庙梅宋卡瑞神庙巴勒贝克神庙巴勒贝克神庙万神庙万神庙巴西利卡式巴西利卡式集中式集中式希腊十字式希腊十字式拉丁十字式拉丁十字式三古罗马罗马建筑实例
现存最早十字式教堂―拉文纳的普拉西提阿墓 (Galla Placidia,5c)


普拉西提阿墓内部
四、古罗马建筑小结:

1、历史地位: 2、建筑类型: 3、建筑空间: 4、发展了古典柱式:五柱式、叠柱手法、 巨柱式、券柱式、连续券 5、混凝土技术: 6、建筑专著《建筑十书》:





5、凯旋门Arch

是古罗马用来纪念战役胜利的重要建筑。

典型形制:
方形立面构图,分段式,台基较高,顶 部女儿墙,一般三开间(早期单开间)。 立面刻满浮雕,门洞两则刻有主题性浮 雕;女儿墙上刻铭文,顶部还带有象征胜 利和光荣的青铜马车。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复习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复习

《外国建筑史》期末考点复习一、什么是古典建筑1. 古希腊盛期时间:前5世纪——前2世纪代表建筑: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特征:1)采用石质梁柱结构体系2)古希腊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3)立面采用视觉矫正法4)雕刻、装饰与建筑的紧密结合5)内部空间封闭简单2. 古罗马共和时期、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间:前6世纪——前30年、前30年——476年代表建筑:罗马万神庙、大角斗场、卡拉卡拉浴场特征:1)采用梁柱、拱券结合的结构体系2)古罗马五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3)使用砖、木、石、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二、辨析文艺复兴建筑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 文艺复兴建筑时间:15世纪——19世纪地点:由意大利至欧洲各国代表建筑:坦比哀多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代表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阿尔伯蒂、伯拉曼特、米开朗基罗2.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时间:15世纪中叶——18世纪初地点:法国代表建筑:凡尔赛宫、卢浮宫代表建筑师:孟莎、勒伏、勒沃、彼洛3. 关系1)文艺复兴建筑在外观上影响了法国古典主义建筑2)文艺复兴建筑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共同组成古典主义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三、辨析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1. 巴洛克建筑时间:16世纪末——17世纪末代表建筑:圣卡罗教堂代表建筑师:洛仑佐·贝尼尼、波洛米尼2. 洛可可建筑时间:18世纪代表建筑:苏俾士府邸客厅代表建筑师:勃夫杭、麦松尼埃3. 关系1)巴洛克建筑与洛可可建筑均追求奢华、虚而不实的装饰2)巴洛克建筑强调力度、变化、动感;洛可可建筑强调轻盈、华丽、精致四、探究新建筑过程中一些先驱者做的贡献1. 辛克尔柏林旧国家博物馆建筑师,对建筑进行了简化,引导建筑向新的建筑思潮发展2. 散帕尔辛克尔的继承者,推进工业与建筑的发展3. 拉布鲁斯特使图书馆建筑的功能与内部结构技术趋向现代化五、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1. 发展历程与代表建筑1)古典建筑:罗马万神庙2)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3)文艺复兴建筑:坦比哀多教堂4)巴洛克建筑:圣卡罗教堂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6)洛可可建筑:苏俾士府邸客厅7)复古主义建筑:巴黎歌剧院8)现代主义建筑:包豪斯校舍9)后现代主义建筑:悉尼歌剧院2. 总结西方在理性和浪漫之间震荡,革命时期有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六、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思想和作品1. 格罗皮乌斯思想:1)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2)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代表建筑:法比乌斯工厂、包豪斯校舍2. 勒·柯布西耶思想:1)主张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2)强调建筑平面“由内而外、功能第一”的原则3)强调建筑的艺术性4)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横向长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代表建筑: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3. 密斯·凡·德·罗思想:少即是多代表建筑:巴塞罗那德国馆、范斯沃斯住宅4. 莱特思想:建筑与环境的紧密结合代表建筑:草原住宅、流水别墅5. 阿尔瓦·阿尔托思想: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代表建筑:维堡图书馆、玛丽亚别墅七、19——20世纪探究新建筑的思潮1. 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50年代地点:英国代表建筑:红屋代表建筑师:拉斯金、莫里斯特征: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 2. 新艺术运动时间:19世纪80年代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等代表建筑:德国魏玛艺术学校、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米拉公寓代表建筑师:凡·德·费尔德、贝伦斯、麦金托什特征:反对历史样式,简化内部装饰,建筑外部简洁3. 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时间:19世纪90年代地点:奥地利维也纳代表建筑: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代表建筑师:瓦格纳、奥别列去、霍夫曼、路斯特征:主张造型简洁和集中装饰4. 芝加哥学派时间:19世纪70年代地点:美国芝加哥代表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代表建筑师:詹尼、沙利文特征: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5. 德意志制造联盟时间:1907年以后地点:德国代表建筑:法古斯工厂代表建筑师:彼得·贝伦斯特征: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坚决反对任何装饰八、二战之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1. 在设计方法上 “重理”的倾向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提高的倾向2)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3)粗野主义倾向4)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5)“典雅主义”倾向2. 在设计方法上 “偏情”的倾向1)“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2)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3)后现代主义倾向九、代表性建筑基本信息十、建筑手绘。

穹顶的发展及演变——外国建筑史

穹顶的发展及演变——外国建筑史

穹顶的发展及演变——外国建筑史穹顶的发展经历了古罗马时期、拜占庭时期、西欧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1.古罗马时期—拱的普及,交叉拱、十字拱大发展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拱顶体系。

以万神庙(又叫潘泰翁)为例,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

2.拜占庭时期—穹顶相对达到鼎盛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创造了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穹顶统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筑。

多为饱满的穹顶高举在拉长的鼓座之上,统率整体形成中心垂直轴线,形成集中式构图。

在四面对着帆拱下的大尖券砌筒形拱,于中央穹顶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长;或四臂用穹顶代替筒拱,来抵挡侧推力。

代表实例为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3 .西欧中世纪—骨架劵和独立飞劵的使用,尖拱与尖顶的崛起穹顶建筑又有了新一步的发展。

首先是骨架券的使用,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桶形拱被骨架券横分成段落,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构图上把拱顶和墙墩联系起来,并使拱顶和其余部分有共同的尺度,表现拱顶半圆形的几何形状,看上去饱满有张力。

然后是独立飞券的使用,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间十字拱的角,可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斗角的起角抵住他的侧推力,侧廊拱顶高度降低,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

最后是尖券的使用,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有利于减轻结构。

4.文艺复兴时期—借鉴和独创穹顶大致是双圆心的;用骨架券结构,穹顶分里外两层,中间为空,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

建筑初步-建筑概论-外国建筑史(1)

建筑初步-建筑概论-外国建筑史(1)
节日期间,雅典所有属地的代表都要到雅典城参加庆祝。届时,人们要向 雅典娜奉献一件崭新的绣袍和动物祭品,并举行盛大的体育竞技和音乐比 赛。其规模堪与奥林匹克竞技媲美。
雅典卫城(重建)
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79年,经历了漫长的希波战争,卫城建筑群是城邦的 象征,公元前480年,波斯大军曾经一度攻占雅典,彻底摧毁了卫城上的全 部建筑。最终希腊人获得了胜利,雅典利用战争中赢得的领导地位,在伯 里克利的领导下,希腊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既“古典时期“。
公元4世纪-11世纪是拜占庭最繁荣的时期,在西罗马残破败落的时候,保存 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后来又汲取了阿拉伯文化。
拜占庭建筑——历史背景
巴西利卡式教堂
拜占庭建筑——历史背景
查士丁尼大帝就在里面 加冕登基,他是拜占廷 的宫廷教堂,后来又是 东正教的祖堂。
早期: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历史背景
西面山花是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争夺对雅典的保护权的故事,东面是雅典娜 突破宙斯的头颅而诞生的故事
卫城的建筑单体——伊瑞克先神庙
帕提农的北面是秀美的伊瑞克先神庙,建设的时候雅典正在与斯巴达打仗, 最终导致衰落。但这座神庙仍然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建筑,是爱奥尼柱式最 杰出的代表。
卫城的建筑单体——伊瑞克先神庙
古希腊神庙的基本形制
古希腊神庙的基本形制
由大理石砌筑的墙体,围合成了建筑的内部空间,由柱式组成的柱廊形成了 建筑的外立面空间。建筑的屋顶采用木结构的人字形屋顶,上面铺设瓦片。 在建筑的正立面,采用石质的三角形山花来收头。
古希腊神庙的基本形制
古希腊
环柱式(列柱围廊式)建筑 3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克、柯林斯) 双坡屋顶(三角楣) 人体比例引入建筑 建筑雕刻化
古罗马建筑——特点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外国建筑史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建筑史名词及其解释:1. 古埃及建筑: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建筑的代表作,它们是为法老而建的巨大石质陵墓。

古埃及建筑还包括庙宇、神庙和住宅。

2.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的帕台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注重比例和美学,使用大理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3.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有斗兽场、古罗马浴场和罗马水道。

古罗马建筑具有宏伟的尺度和富丽堂皇的装饰。

4. 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它以圆顶、马赛克和封闭式空间为特点。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

5.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学习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复兴,强调对称和比例。

佛罗伦萨的圣马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

6. 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强调动感和戏剧性,使用对比和曲线形的装饰。

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圣伯多禄大殿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

7. 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追求对称和纪律性,受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启发。

巴黎卢浮宫和美国国会大厦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8. 高哥特式建筑:高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建筑风格,以尖拱和维护为特点。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高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9.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强调对称和人文主义价值观。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马利亚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

10.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拥抱新的材料和技术,追求功能性和简洁性。

法国巴黎的艺术宫和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这些是外国建筑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每个名词代表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时期。

通过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建筑发展和特点。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
书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 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 ,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物和住宅的设 计原理,建筑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建 筑构造做法,施工和操作,装修,水文和供 水,施工机械和设备,等等。
《建筑十书》的成就:
《建筑十书》的第一个成就就是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元2世纪中的古代文明世界:
罗 马 市 中 心 平 面 图
第一节 光辉的券拱技术
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 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 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同券拱结构有血肉的联 系。正是出色的券拱结构技术才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 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甚至,罗 马的城市的选址、人口规模、格局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分布等也都与混凝 土的券拱结构技术密切不可分。
拱顶体系:
玛克辛提乌斯巴西利卡平面及轴测图
4、肋架拱:
由于当时罗马已经很没落,建设规模很小,这类新技术来不及推广和改进 。后来,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大大发扬了这种肋架拱。
5、木桁架:
6、墙:
为了支承沉重的拱顶和穹顶,抵御侧推力,墙垣很厚,甚至有厚达几米 的。混凝土的墙,起初是内外两面先各砌一道石墙,把混凝土浇筑在当 中。后来,为了节约石材,混凝土用模板浇筑,表面楔一层不很整齐的 方锥形石块。
1、材料: 混凝土
混凝土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一,它的原料的开采和运输都比石材廉 价、方便;二,它可以用碎石作骨料,节约石材。用浮石或者其他
轻质石材作骨料,减轻结构的重量,三,除了少数熟练工匠外,它可以 大量脱承重墙:
筒形拱和穹顶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们很重,而且是整体的、连续的 ,需要连续的承重墙来负荷它们。这样所覆盖的空间封闭而单一,给建 筑物以极大的束缚。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

外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历史的见证。

外国建筑史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演变,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古代建筑(一)古埃及建筑古埃及建筑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中最著名的是吉萨金字塔群,包括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

金字塔的精确建造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数学和工程技术。

神庙也是古埃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

神庙的建筑特点是巨大的石柱、精美的浮雕和神秘的氛围。

(二)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风格注重比例和对称。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中的帕特农神庙是多立克柱式的典范,展现了优美的比例和精湛的雕刻。

古希腊还有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装饰。

此外,古希腊的剧场建筑,如埃皮达鲁斯剧场,展示了对声学和观众视野的精心考虑。

(三)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罗马万神庙是古罗马穹顶建筑的杰作,其巨大的穹顶内部空间开阔,令人震撼。

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的多层拱券结构和庞大的规模显示了古罗马在建筑工程方面的卓越成就。

此外,古罗马的浴场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展现了华丽的装饰。

二、中世纪建筑(一)拜占庭建筑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是穹顶和集中式布局。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巅峰之作,其巨大的中央穹顶和华丽的内部装饰令人赞叹。

拜占庭建筑还运用了马赛克镶嵌艺术,使建筑内部充满了绚丽的色彩和宗教氛围。

(二)罗马风建筑罗马风建筑是中世纪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厚实的墙壁、半圆拱和筒形拱为主要特征。

教堂建筑是罗马风建筑的主要类型,如比萨大教堂。

(三)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高耸的尖塔、飞扶壁和彩色玻璃窗为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其精美的雕刻和高耸的尖顶展现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的创新,使得建筑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内部空间更加明亮和通透。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第五章古罗马的建筑

2、角斗场:
大角斗场长轴188m,短 轴156m,中央的“表演区” 长轴86m,短轴54m。观 众席大约有60排座位,逐 排升起,分为五区。容纳 5~8万人前面一区是荣誉 席,最后两区是下层群众 的席位,中间是骑士等地 位比较高的公民坐的。荣 誉席比“表演区”高5m多, 下层群众席位和骑士席位之间也有6m 多的高差,社会上层的安全措施很严 密。总的升起坡度接近62%
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前30年),战争中掠夺和聚集了大 量财富、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从而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等方 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并发展了世俗的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 巴西利卡等。
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一公元476年),经苏拉独裁,恺撒独裁,公元前 30年奥古斯都(屋大维)称帝,共和国制瓦解,开始了帝国时期,至公元180 年为帝国兴盛期,建造不少歌功颂德的凯旋门、纪功柱和广场、神庙。公 元330年首都东迁拜占廷,公元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泰塔斯凯旋门
罗马 泰塔斯凯旋门 1、单券洞凯旋门的典型。 2、立面上使用组合式柱式是罗马现存最早的 实例。
D.拱肩上的人物 E.拱肩上的人物
F.凯旋门
C、柱式细部
罗马塞维鲁凯旋门 塞维鲁 罗马皇帝(193—211年在位)。
第四节 广场 的演变
1、名词解释 :
巴西利卡: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用作法庭、商业贸易场所或会议厅的大厅,平面 是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 柱子分成五个空间,中央比较宽的是中厅,侧廊窄,中厅比两侧高,入口通常在 长边。这种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
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前30年战争中掠夺和聚集了大量财富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从而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并发展了世俗的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古罗马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一公元476年经苏拉独裁恺撒独裁公元前30年奥古斯都屋大维称帝共和国制瓦解开始了帝国时期至公元180年为帝国兴盛期建造不少歌功颂德的凯旋门纪功柱和广场神庙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外国建筑史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
(公元前8世纪——后4 世纪)
罗马的起源

罗马城的起源青铜雕 罗马城古堡博物馆
罗马城起源青铜雕,一头母 狼下,两个婴儿吮吸乳汁。 罗马国王努米托雷被他的弟 弟驱逐并篡夺了王位,儿子 被杀死,一对刚生下来的孪 生外孙被抛入河中,幸而被 一头母狼救了上来,用自己 的乳汁哺育他们。他们长大 后杀死篡位者,迎回外祖父 重登王位。努米托雷在台伯 河畔的7座山丘上建造城市, 并以外孙的名字罗慕洛命名, 这便是罗马城的来历。
第一节、光辉的券拱技术

券拱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 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 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 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同券拱结构 有血肉的联系。正是出色的券拱结构技术才使罗马 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使罗马建筑 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甚至, 罗马的城市的选址、人口规模、格局和大型公共建 筑的分布等也都与混凝土的券拱结构技术密切不可 分。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比较

关于古罗马文化的特色,我们说实用理性或实利主义是古罗 马文化的最大特色。这从它和古希腊文化的比较中就可以看 出: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都是很有特色的。 古希腊人看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古罗马人看重的则是人与人 的关系; 古希腊人注重的是对世界追问,古罗马人注重的则是生活的 稳定与富足; 古希腊人重视的是科学理性,追求人的精神质量,古罗马人 重视的则是政治制度,追求的则是法制建设; 古希腊人生活在理想之中(仅指对理念世界的理想),古罗 马人则生活在现实之中。因而可以说,希腊文明的贡献主要 是在精神领域里,是理论理性;罗马文明的贡献就主要是政 治、法律和建筑领域,是实用理性或实利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 、券拱技术 - 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成就,对欧洲建筑 最大贡献,源于北邻,伊达拉里亚西亚的叠涩假券 • 穹顶a、筒顶拱-单一空间(侧推力大,且不灵活) a. 十字拱(交叉拱)-向复合空间发展(拱力集中在四个角柱上) 摆脱了承重墙,解决承重问题,解决了内部空间 b. 拱顶体系-复合空间产生 • 一列十字拱-形成了有轴线的内部空间,空间通畅复杂 • 为了平衡十字拱的侧推力-一列十字拱串联,互相平衡纵向的 侧推力而横向的侧推力,由两侧的若干筒形拱抵住,筒形拱 的侧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他们本身的横推力 相互抵消,只在最侧才需要的承重的墙体。 a. 肋架拱:用肋梁减轻自重,减少侧推力,摆脱承重墙。 • 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维护部分,在一系列发券之间,铺设 石板或混凝土。 • 减轻屋面荷载,并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六、代表建筑 • 1、大角斗场(大斗兽场):圆形剧场,共和末期,AD70-80年位于 罗马城,角斗场时型制服胎于剧场,两半圆形剧场相对而成。 • A、圆形:长轴100m,短轴156m,周长527m 是服务区:容栏,角斗士准备室,派水管道(坡度62%,观赏条 件好) • 表演区:地板撒砂土,a、防打滑b、吸血 • 大解场也可以从输水道引水,积水成湖,表演海战场面,AD248庆祝 罗马1000年时 • B、结构-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空间关系复杂,但井井有条,看台 架在三层放射状排列的混凝土筒型拱上,每层80个喇叭形拱,底层平 面上,结构面积只占六分之一 • C、材料-使用经济合理 • 不同部位的混凝土骨料不同,基础的骨料较重,越往上骨料越轻,基 础用火山石,墙用凝灰岩和灰华石,拱顶用浮石,柱子,楼梯,座位 等用大理石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世界建筑史上最光辉的一章,说它是 奇迹也不为过,古代建筑最高峰,最有创 造力的时代之一,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主要 集中在永恒之都罗马城。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一、自然状况:(图说p44) 称霸地中海,地跨亚,非,欧洲,本意 为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小成邦-自由民族和 政体,AD1征服整Italy半岛,最后· · · · · 古 代罗马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利岛, 希腊半岛,小亚西亚,非洲北部,西亚 洲的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区。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四、古罗马建筑的结构体系;拱券技术 • 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点,最大成就。古罗马建筑的典型 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风格等都同拱结构有着血肉的联系。 正是出色的券拱结构技术使罗马的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 的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 使罗马简化住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罗马人 继承了古希腊的建筑遗产,但由于券拱技术的改造,改变了建筑 的形制形式和风格,券拱技术保证他们不会成为简单的模仿者。 • 古罗马建设和建筑的伟大成就得力于它的拱券结构,也得力于它 的混凝土工程技术。 • 古罗马建筑的大幅度创新,前进,突破了古希腊建筑传统,简化 了建造技术就,降低了成本,加快了速度,扩大了建筑物的容积 和体量。改变了建筑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方法,重塑了建筑大形制。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文化: 古希腊、叙利亚、小亚西亚,埃及文化 古罗马人对希腊文化,十分崇拜,古罗马建 筑是在古希腊建筑上,直接发展,是古希 腊建筑的延续和发展,BC190,古罗马人 战胜马其顿,征服希腊 • 3、宗教: AD1产生基督教,基督-希腊语中的救世主。 AD4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第五章
• • • •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1 、券柱式:一个券洞和套在它外面的一对柱子,檐部,基座等所形成
的构图单元- 券十柱式(直线与曲线,方形和圆形,实体和虚实空 的绝妙组合形体变化和光影变化很丰富) • 券拱结构-罗马 • 柱式-石头的梁柱结构的艺术形式-古希腊用柱装饰券-避免整形象的 承重感,以明确的形开间解立面构图 2、叠柱式:柱式的叠合使用,解决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 • 比较粗壮的简洁的柱式放在地层,越往上越华丽,符合力学原理, 通常底层为塔斯干(罗马多立克)-爱奥尼-顶层为科林斯-科林斯的 壁柱 • 建筑构图手法多了,大型建筑的尺度准确了,但是由于多种做为风 格标志的柱式的混用,使建筑风格就不纯净了 3、巨柱式:一个柱式贯穿二三层-文艺复习时期比较流行 • 解决大尺度建筑立面构图上,水平划分的单一性 • 同叠柱式合用可以突出重点,但带来尺度失真的问题。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4、复合柱式:将Ionic的涡卷45度斜放加到科斯林柱头的忍冬草叶上去,
定型规定,量化 规定,柱式更华丽 5、淘汰了Doric产生新的Doric柱式-增加线脚,柱础 • 古典柱式:是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 Doric柱式,Ionic柱式,科斯林罗 马的塔司干柱式和复合柱式 a. 与古希腊比柱式的艺术品位降低了 b. 创造了叠柱式和券柱式 c. 适用性扩大了,造型能力丰富多样 • 一直流行到19世纪,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才得以摆脱柱式 6、古罗马的柱式的一些做法,使一些柱式建筑降低了艺术水平券柱式从 结构要求-单纯的 装饰元素,忽略结构逻辑,片面的追求装饰,堆 满浮雕,承重构件也如此,17c的英国建筑师涡顿爵士,痛斥罗马的 科林斯柱式是充满了肉欲的,总体上说,罗马人对柱式的发展有积 极贡献,尤其创造了叠柱式和券拱式,并且初步制定了它们的规范, 使柱式使用性更灵活,造型能力更丰富多样。
第五章
一 人文状况 1、历史:
古罗马建筑
罗马城起源的传说: BC8拉丁公主西拉维姬看守圣火,与战 神私通生双子,神怒弃其婴,罗摩鲁斯兄弟为母狼所 哺,长大后建罗马城。 BC8-6,王政时代,有七个部落联盟首领统治,七丘之城。 BC510-BC30,罗马共和国 -奴隶主贵族专政制,元老院(贵 族)掌权,自由民的共和政体。 BC30- AD395罗马帝国-元首制,奥古斯都称帝。军事强权专 政, AD1-3 是罗马帝国最强大时期,也是建筑最繁荣 时期,AD4 罗马分裂a、西罗马在AD5灭亡 b、东罗马拜占庭帝国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通 廊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内 景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地 下 通 道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2、万神庙 AD120---124(书79) • 是由罗马穹顶和希腊式门廊构成既是庙宇也是国家纪念物 结构简洁 形式单纯是古罗马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 形制: • 平面圆形:穹顶的长与顶高相等 43.3M,中央开洞D=8.9M 供采光用, 同时具有宗教的宁静气息,其穹顶历经两千年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 • 门廊:宽 33 米,深 15.5 米,矩形正面为 8 个科林斯柱,高 14.18 米, D=1.51米的整块的灰色花岗岩,柱廊深处是巨大的铜门,门在左右 个有一个龛,分别立着,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巴高大雄伟华丽浮艳 • 结构:穹顶覆盖的集中形制 简洁单纯 • 材料:混凝土 砖(从基础到穹顶均为混凝土浇注)墙厚6.2米为减轻 穹顶自重:穹顶从根部起渐渐减薄 穹顶上部厚1.5米,下部厚5.9米 沿墙内8个卷 7个是壁龛,一个是大门 • 骨料选用巧妙:重的混凝土岩用在下部,多孔的火山岩和砖用在中 部,浮石和多孔的火山岩用在上部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古罗马大角斗场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入 口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入 口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细 部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柱 式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柱 式
古 罗 马 大 角 斗 场 柱 式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1 、公共建筑类型增加。会场、剧场、旅馆、 浴场、码头等有固定模式。功能适应性强。 • 2 、技术手法改进。拱券,面砖,起重技术 (强有力的结构方法,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 • 3 、建筑风格(向集中式构图发展)反映东西 文化的交融。由于东方文化的融入,在纪念性 建筑中采用集中式构图。
• 五、古罗马柱式: 更华丽,稠密,复杂,继承了希腊
柱式,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柱式更华丽,更稠密,更复 杂了,因为罗马帝国的公共建筑物规模大了,作为失去建 筑物真实的尺度,也会使柱式显得更空疏,粗糙,各组成 部分,划分得更细一些,用复杂线脚代替简单线脚,用精 致的雕饰丰富他们。适合豪华的风气和审美习惯,堆砌过 分。 Doric- 希腊朴素而偏于沉重被淘汰,不太粗壮而且有线 脚和柱础,易于其他几种柱式协调,但失去了鲜明的个性 Corintio-富于装饰性,被大量采用 复合柱式-Ionic的涡券,corintio的忍冬草叶上 塔斯干-简单,接近于Doric,但没有凹槽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工程技术是一切建筑得以实现的根本。 • 1、火山灰混凝土---大大促进了券拱结构的发展,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 古罗马人以维苏威火山灰+碎石+水 • 火山会混凝土的特点: • a、易开采,运输便利,便宜 • b、节约石材,减轻自重 • c、技术性不高,节省工匠。混凝土发展的条件,大大加快了加工速度 • 技术:分格浇注:拱顶用砖券分成小格后浇注,间隔不易流动;混凝土收 缩均匀,不产生裂缝,可分段浇注:砖券不厘,摸板厚度减少 • 活性材料:天然火山灰,相当于今天的水泥,水化拌匀后,凝结耐压很高 • 骨料:碎石,断砖,砂子 • 在多层建筑中底层用凝灰岩,做骨料 • 二层 灰华石 顶层 多扎浮石 • 古罗马宏伟壮丽的城市和建筑,工程量之大,靠的是工程技术的革新 • 拱券结构也用于混凝土的使用,使施工之难度有所降低 • 混凝土的可塑性使拱券较以前节省了大量需要高技术的做工(简称拱,万 神庙顶)
第五章
古罗马建筑
• D、功能-人流组织合理,先找各区入口,再找各区楼梯 • 座位-代体育场们采用 • E、立面- 雄伟,离 48.5m分4 层,底下三层为券拱式拱部,第 层为实墙,由下而上依次为塔斯干,爱奥尼,科林斯,第4层 实墙,外饰科林斯壁柱,一圈80个开间只有长短轴两端4个大 门,稍有不同,椭圆形形体和券柱式造成了丰富的光彩变化 和对比,而它的单纯,简练使它又更显得宏大庄重 • 大角斗场壮丽的形象,给每个人的强烈印象,狄更斯,在 1846 年写道,这是人们可以想象的最具有震撼力的,最庄严 的,最隆重的,最恢弘的,最崇高的形象,又是最另人悲痛 的形象,在它血腥的时代,这个大角斗场场巨大的,充满强 劲生命力的形象,没有感动过任何人,现在成了废墟,它却 能感动每个看到它的人,感谢上帝,它成了废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