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一二)知识点.资料

合集下载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区域概况1.江苏省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南濒长江,西部与安徽、浙江两省接壤,北部与山东、淮河流域相接。

2.江苏省自然地理特征:江苏省地形复杂多样,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分布有丰富的山地、平原、湖泊和海岸线资源。

3.江苏省气候特征:江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3-17℃,降水分布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二、地形地貌1.长江流域地形地貌:由山地、平原、湖泊、水系和河流构成,特点是南部山地丘陵起伏,中部为淮河平原,北部为沿海平原。

2.淮河流域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势逐渐向南较高、向北较低,从北向南梯度明显。

3.海岸线地形地貌:江苏沿海线长约1000多公里,形成了鲜明的海岸线地形地貌,有沙滩、沙丘、红树林等特点。

三、河流湖泊1.长江:贯穿江苏全境,是中国第一大河,全程约6300千米。

2.淮河:江苏省西北部,是江苏主要的内陆河流,流经江苏全境约722千米。

3.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处。

4.洞庭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和湖北省武汉市交界处,面积较大,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四、经济发展1.江苏省工业: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基地之一,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

2.江苏省农业:江苏省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棉花和油料作物等,同时养殖业也发展良好。

3.江苏省服务业: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较快,主要包括金融、商贸、旅游和科技服务等领域。

五、城市与交通1.南京市:江苏省省会,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交通枢纽。

2.苏州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园林和古典建筑闻名世界,近年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3.扬州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扬子江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4.高铁和高速公路:江苏省的交通网络相当发达,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铁路线贯穿全境,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快速流动。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学生,参加江苏小高考地理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这场考试,以下是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

地球有两个极点——北极和南极,以及一个赤道。

地图是地球的平面映射,有不同的投影方式。

常用的地图投影有等经纬度投影和等面积投影。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通过经纬度来测量位置。

二、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地图,还可以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这项技术的核心,它可以整合图像、地理数据和地图,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现象和问题。

三、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包括大陆壳和海洋壳。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的。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构成。

四、板块构造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不是固定的,而是以板块的形式漂移。

板块是地球上大片的陆地和海洋地壳,它们不断移动和碰撞。

板块运动引发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五、地球的表层风化与侵蚀地表风化是指地表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及岩石颗粒的破碎和溶解。

侵蚀是指自然界中,水、冰、风等外力将风化产物、碎屑、土壤层移动并转移的过程。

六、地貌与环境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

地貌的形成受到气候、地质构造、河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貌的类型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台地等。

不同的地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有影响。

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和能源。

常见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环境保护是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全球变暖、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八、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地球月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地表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

自身条件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的大气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自转3600,23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为一太阳日。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0/小时。

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高中地理鲁教版 江苏小高考 第一二讲

高中地理鲁教版 江苏小高考 第一二讲
高中地理鲁教版 江苏小高考 第一 二讲
1.方向

从北极上空俯看地球自转 逆 时针。 从南极上空俯看地球自转 顺 时针。
2.周期
参照物
恒星日 恒星 太阳日 太阳
时间

23时56分4秒 24时
1、自转线速度规律是: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2、自• 转角速度规律是: 除两极外,各地角速度都 相同,约150/小时
自转,经过它后由• 黑 夜进入白天
昏线 地球上的点随着地
球自转,经过它后 由白天进入黑夜
(昏线)
如何区分晨线和昏线?


判断下列日照图中晨线和昏线
6.22的俯视图•
P
0 30
Q
N
R
2.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转
(北右南左)
想一想?
看图示思考,为什么长江北岸与江心沙
1.概念:黄道平面与 赤道平面 的夹角。 2.大小: 23°26'

一轴两面三角度
【活动2】二分二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情况
春分日(3月21日)

夏至日 6月22日
太阳
冬至日 12月22日
秋分日(9月23日)
日照图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 黄赤交角 的存在和地球的 公转 ,使得太
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其运动周期 为 365日5时48分46秒 ,又•叫做1个 回归年 。
②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
1800
00
时区划分: •
12区 东11区
东一区 0时区 西一区
西11区 12区

地理考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

地理考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

地理考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地理考前必背知识点(必修1、2、3)
1. 必修1
- 地球的形状为近似的椭球体,由于自转而呈稍扁球状。

- 地理经度是指通过北、南两极和某一地点成圆形排列所得到的直线,用来表示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东西方位置。

- 地理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上由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构成的半圆形排列,用来表示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南北位置。

-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其中地壳最薄,地核最热。

2. 必修2
-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人口的多少,通常以人/平方千米为单位进行计算。

- 社会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 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和
贫富差距等指标来衡量。

- 工业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包括农业的机
械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3. 必修3
-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给人类使用的物质和能源,包括水
资源、矿产资源、土壤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 可再生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不断恢复和更新的资源,如太
阳能、水能和风能等。

-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一旦使用完毕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包括自然
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是地理考前必背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助您备考地
理考试。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万平方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运动。

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

3.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以东经为正,西经为负;纬度是指南北方向的角度,赤道为0度,南北极分别为-90度和90度。

4. 地球自然环境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括臭氧层、对流层、平流层、成层和对流层;水圈包括海水、淡水和冰川等;岩石圈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空间。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邻西域地区,北界阿尔泰山脉,南靠南海。

中国东部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和低山地带,西部为高山和高原地区。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中国的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西北季风气候等。

3.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包括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其中有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1. 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中国、印度和美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2. 中国的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西部地区人口较少。

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挑战。

3. 城市化进程世界各国都在经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第四章农业1. 农业资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适宜发展农业。

2. 农业区划中国的农业区划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

江苏小高考地理考点总结

江苏小高考地理考点总结

江苏小高考地理考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江苏省小学升初中考试(小高考)地理科目的考点内容,帮助考生进行备考。

自然地理
地球与地图
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以及地球上各种地形的分布,了解地球经纬度、地球仪使用等基本知识。

生物地理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域动植物的适应特征,并掌握江苏省内一些典型动植物的分布情况。

地貌与水文
了解江苏省的地貌类型、地貌发展过程和主要的水文地理现象和地貌区划。

掌握江苏省的地貌和水文要素,例如:太湖、长江、秦淮河等。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掌握江苏省的人口分布趋势和城市的特点,了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问题,并掌握江苏省的典型城市,如南京、苏州等。

农业与工业
了解江苏省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掌握农业和工业在江苏省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包括江苏省的主要农作物、典型特色工业等。

交通运输
掌握江苏省的典型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掌握江苏省的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地理
地理环境与保护
了解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掌握一些环保措施。

城市规划
掌握一些基本的城市规划知识,了解江苏省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情况。

结论
江苏省小学升初中考试(小高考)地理科目以江苏省的地理为主要考点,考察对江苏省地理的掌握情况。

对于考生而言,要注重理论学习,结合实地考察,遵循考纲并加强自身的思维能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料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料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料江苏小高考地理科目是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科目之一。

它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地理研究的基础。

在地球的表面,有五大洲和七大洋。

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七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阿拉伯海和加勒比海。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自身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式。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一天。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一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人们制作了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是一个模拟地球形状的球体,能够观察到地球的各个方面。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进行的放大或缩小的平面图,能够显示出地球的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信息等。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气候、生态和资源等。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形特征。

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以平原为主,但也有一些小山丘地形。

气候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江苏省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生态是指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地球的重要任务之一。

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包括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并且还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总数。

江苏省是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农业是江苏省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以稻谷、小麦、棉花、油料、蔬菜等为主要农作物,而渔业和畜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高二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点

高二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点

高二江苏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地理小高考是高二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它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以及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二江苏地理小高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与地图(约200字)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对于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江苏地理小高考中关于地球的考点主要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外部形态等内容。

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地球的外部形态则涉及到大洲、大洋和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观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

二、中国地理概况(约300字)江苏地理小高考中对于中国地理概况的考察较为广泛,学生需要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条件等基本信息。

其中,地理位置包括中国的纬度和经度,以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接壤情况。

行政区划主要涉及中国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等,学生需要了解各个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此外,还需要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山脉、河流和气候特点等。

三、江苏地理概况(约300字)江苏是中国的东部沿海省份,是高二地理学习的重点之一。

江苏地理小高考对于江苏地理概况的考查较为详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点等。

江苏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地势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主要河流有长江和淮河。

江苏的气候特点为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较多,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四、经济地理(约200字)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学生需要了解江苏的经济地理情况。

江苏的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特别是制造业和汽车产业发达;同时农业和服务业也有一定的地位。

江苏的交通便利,拥有发达的港口和铁路网络,有利于经济发展。

此外,江苏还有一些特色产业,如苏绣、苏州园林等,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约200字)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江苏地理小高考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江苏的环境保护状况,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版

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版

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版江苏版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省地理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地理知识点是必备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江苏版地理小高考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的东部,东临太平洋,东北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南界北部湾,西南与印度支那半岛接壤。

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东临大海,西濒高山,自然环境多样。

2. 中国主要山脉中国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山脉,并且拥有许多世界级珍稀动植物资源。

3. 中国主要河流中国主要河流包括黄河、长江、珠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区域建设等。

二、经济地理1. 中国资源分布中国资源分布广泛,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其中,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2. 中国主要农业区中国主要农业区包括东北黑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这些地区具有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3. 中国主要工业区中国主要工业区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

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4. 中国交通运输中国交通运输发达,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以及发达的河流运输和航空运输。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特点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

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地理条件较差。

2. 南京与苏州南京和苏州是江苏省的两个重要城市,南京是江苏省的首府,也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江苏省地理小高考知识点

江苏省地理小高考知识点

江苏省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省地理小高考是每年的一项重要考试,作为对学生地理知识的一次检验,其考点将会涵盖各个地理知识领域。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总结和归纳一些江苏省地理小高考的知识点。

一、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工具的应用。

在江苏省地理小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内部结构等。

此外,地球的水资源和陆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二、江苏省的自然地理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纬度在北纬30°45′-35°20′,东经116°18′-121°57′之间。

这个区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江苏省境内有长江、黄海、太湖等重要水域。

这些特征将会成为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

此外,江苏省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稀土等,在考试中也会提及。

三、江苏省的经济地理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江苏省地理小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江苏省的经济布局和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苏南、苏北地区的经济差异等。

此外,江苏省还有一些特色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四、江苏省的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地表特征的影响以及人地相互联系的模式。

在江苏省地理小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江苏省的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重要内容。

江苏省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如南京的明清古建筑、苏州的园林艺术等,这些也是考试的考点。

五、地理技能和方法地理技能和方法主要是指地图的阅读和解读,包括地图的标志和符号的理解,通过地图判断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特征等。

在江苏省地理小高考中,地图解读将是必考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正确读图和解读地图的信息。

六、地理案例分析地理案例分析是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方法。

在江苏省地理小高考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3.目前,欧洲、大洋洲和北美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保持在较低水平,其中德国和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4.人口自然增长的原因:①文化教育②社会保障体系③社会经济的发展7%以上为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1.5%)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1%即10‰为界)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相关。

5.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传统型。

从总体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6.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的迁移1.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人口迁移类型:①国际人口迁移②国内人口迁移3.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年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原因: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4.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之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80年代后,受到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差异,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

流向: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到沿海吸引人口迁移的原因:①经济水平高②就业机会多③医疗教育生活条件好④基础设施完备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②经济因素③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

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6.美国的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原因: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因素)●7.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①缓解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②增加当地收入,促进当地发展不利:①劳动力和人才流失②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对迁入地,有利:①带来丰富的劳动力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③加快城市化进程不利:①资源问题②环境问题③社会问题(就业、交通、住房)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化)的大小受资源(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影响,其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其中,资源是制约人口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

3.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城市与城市化1.功能区形成的原因: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2.城市功能区类型: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注:①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②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3.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原因:①接近最大消费群体②交通便利4.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

●布局:①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②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③城区河流下游④靠近河流⑤远离城区(地价低)●工业区纷纷向外搬迁的原因:降低成本,保护环境5.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分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7.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离市中心远近。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收入、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经济、行政、环境9.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10.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该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布局适当的卫生防护带。

11.高级住宅区布局的原因:①环境优美②远离城区③交通便利1.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城市人口规模3.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4.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通常是不固定的,也没有明确的界限。

5.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少;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6.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一般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像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可扩展至全国。

7.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①资源②交通③地理位置8.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9.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10.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

什么是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表现: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②城市用地扩大③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④城市数量上升。

3.城市化水平是由城市人口比重来表示的。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的初期阶段(30%以下):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迅速,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城市化的后期阶段(70%以上):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趋势甚至停滞。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空洞化。

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市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②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3.郊区城市化影响:①劳动力过剩②环境质量下降③住房紧张、交通拥挤④社会秩序混乱4.城市人口减少问题解决对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5.发达国家大多数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或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

6.城市化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的影响:①热岛现象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城市内涝④水循环⑤水质下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交通拥挤②住房紧张③社会秩序混乱●热岛现象原因:人口集中,生活排放废热,工业排放废热。

7.城市化问题对策: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②合理规划城市③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环境④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第三单元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上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中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①气候②地形③土壤④水源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②交通③劳动力④政策⑤科技●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水热组合(雨热同期)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水文要素包括:流量(气候)、水位的季节变化(气候)、流速(落差)、含沙量(植被)、结冰期(温度)●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例:①气候(温室大棚)②地形(梯田)③水源(水资源的扩流域调配,喷灌滴管技术)④市场(扩大)⑤交通(更便捷)4.农业地域类型⑴混合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分布:澳大利亚、中国珠江三角洲等地(基塘产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ⅰ.分布:东南、西南沿海地区ⅱ.区位条件,自然:①气候适宜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社会经济:①市场广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政策支持ⅲ.生产特点:①机械化水平高②生产规模大③商品率高ⅳ.优点: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充分利用农时③对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⑵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ⅰ.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亚洲季风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集中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ⅱ.区位条件:自然: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④土壤肥沃社会经济:①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②劳动力丰富③饮食习惯④历史悠久ⅲ.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①水利工程量大②小农经营③单位面积产量高④机械化水平低⑤科技水平低⑥商品率低ⅳ.合理化建议,问题:①水旱灾害频繁②机械化科技水平低③生产规模小④工业化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对策:①兴修水利工程②加大科技投入③扩大生产规模④保护耕地⑶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ⅰ.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中国东北地区ⅱ.区位条件,自然:①气候温和②地势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丰富社会经济: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先进ⅲ.生产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高④专业化程度高————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中部平原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同上)中国与美国区别美国热量充足,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家庭经营为主。

⑷大牧场放牧业ⅰ.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ⅱ.生产特点:①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专业化程度高————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区位条件,自然:①气候温和②地形平坦社会经济:①市场广阔②交通便利③地广人稀④科技先进⑸乳畜业ⅰ.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主导因素为市场)ⅱ.区位条件,自然: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地形平坦社会经济:①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大②饮食习惯ⅲ.特点:①商品率高②机械化水平高③集约化程度高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1.工业的区位条件: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水源、工业基础、科技、政策、个人情感2.工业类型:①原料导向型工业(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②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家具制造业)③动力导向型工业(电解铝工业)④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服饰工业、电子装配工业)⑤技术导向型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3.相关的污染工业:4.工业之间的工业联系: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5.工业集聚的优势(目的):①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取得规模效益6.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工序+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7.工业城市形成的条件:①内部工业联系比较复杂②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8.工业分散的优势(目的):①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强地域之间的联系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①历史比较悠久②以丰富的煤铁资源为基础③传统工业为主④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⑤原料和能源消耗大⑥运输量大⑦污染严重2.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①煤铁等资源②市场③交通④水源● 3.传统工业区的问题:①产品结构单一②环境问题③资源问题●4.对策: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③改善环境④跨区域调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⑤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德国鲁尔区ⅰ.区位条件:①水源充足②煤炭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ⅱ.衰落的原因:①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②世界性钢材过剩③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④产业结构单一⑤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ⅲ.对策: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③优化环境④跨区域调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⑤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辽中南工业区ⅰ.区位条件:①煤炭石油资源丰富②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ⅱ.问题:①产业结构单一②“三废”排放大,污染严重③资源枯竭,水资源严重短缺④技术落后,设备陈旧ⅲ.对策: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③改善环境④开源节流⑤加大科技投入6.轻工业的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生产高度专业化④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⑤生产过程分散7.工业小区的优势:①有助于加强专业化②提高生产效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8.高科技工业区的特点:①从业人员水平高②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9.高科技工业区一般条件:①科技先进②环境优美③交通便利10.硅谷(地中海气候)的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布局及其影响2.交通运输方式正在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