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

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

“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

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

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

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

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

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

新高考全国 I 卷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高考全国 I 卷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新高考全国I 卷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是诗人心灵的映照。

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梅花常被赋予高洁、坚贞的品质;菊花象征着淡泊、隐逸;杨柳则代表着离别、思念。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意象的组合也能创造出丰富的意境。

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不同的意境。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等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

此外,意象还可以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现力。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雪花比作梨花,生动地描绘出了雪景的美丽。

材料二:在现代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现代诗人常常通过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感悟。

与古典诗歌相比,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现代诗人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中选取意象,如汽车、高楼、电脑等。

同时,现代诗歌中的意象也更加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挖掘和表达。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也更加自由和灵活。

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随意组合各种意象,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然而,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意象都是诗歌的灵魂。

它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1. 下列关于材料中“意象”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意象是诗人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能使诗歌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

B. 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象征意义,如梅花代表高洁坚贞,菊花象征淡泊隐逸。

C. 现代诗歌中的意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从日常生活事物中选取,也更注重内心世界表达。

D. 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都很自由灵活,能创造出独特意境,激发读者联想想象。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 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 I 卷)首次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7分)“江南”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24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订正、汲取教训、锲而不舍、撒手锏B. 修茸、一筹莫展、越俎代庖、狙击手C. 针砭、明察秋毫、咎由自取、口头禅D. 矍铄、言简意赅、气冲霄汉、洗脚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既要传承传统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B.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恶化导致生物灭绝,人类要善待大自然。

C.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民的意见,以确保“禁烟令”的顺利实施。

D. 即使生活再艰辛,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3、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是:()A. 《孔乙己》B. 《背影》C. 《荷塘月色》D.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未几,夫恬上前,问所欲言。

王曰:“吾欲言南尚可斗太守恶其无状。

”恬曰:“前日恬罪甚重,郎中令劳赐如令,是恬与并得罪。

”夫恬曰:“死未晚也。

”恬闻天下之至苦也莫苦于狱吏而吏道也莫患于无文而止在促捕之众也幸而道不携犹破折锐首而折左股而话之犹无所羞而夫恬为上相与为朝廷之法而以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窃见郡县之吏徒以阿坐为毕能郡之大者也吏安得不悉虎狼还以道为尚父且父之不德而咎若曹罪乃大矣陷乃公独痴牧羊而道苦索则何?”恬不为理,引首以塞其气。

相与营当引太守舍,驾不能过半涂,良市卒正言于从者曰:“可与杀牛茵茵也。

”而恬得兵甚备,因恬请曰:“窃闻恬为人臣,佞而无骨,畏强怀弱,以货自免。

骄君甚则贵而求逆,暴君甚则利而求逆。

恬不知为死计,而尚与贾竖受货。

”恬得死诚节矣!4、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前日/恬罪甚重B. 贾竖/受货为资/而挛拘牵张于辞语者/恶独安C. 引首以塞/其气D. 可与杀牛茵茵也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夫恬认为自己的罪行很重,所以觉得自己应该被处死。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2024年语文考前模拟卷一(原卷版和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2024年语文考前模拟卷一(原卷版和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卷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

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之、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

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

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

“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心” 与“匠心”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诗心” 与“匠心” 常常被提及。

“诗心” 强调的是创作者内心的情感、灵感和想象力,而“匠心” 则侧重于创作过程中的技艺、精细和严谨。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

“诗心” 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灵魂。

没有“诗心”,作品就会缺乏情感的深度和感染力。

创作者以一颗敏感而富有诗意的心去感受生活、体验世界,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感悟融入作品之中。

从古代的诗人墨客到现代的作家艺术家,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品无不是源于创作者内心深处的“诗心”。

例如,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情感和奇幻瑰丽的想象,正是他那颗不羁的“诗心” 的体现。

然而,仅有“诗心” 是不够的,还需要“匠心” 来将其完美地呈现出来。

“匠心” 代表着创作者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和对细节的执着追求。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需要运用精湛的语言技巧、巧妙的结构布局来展现自己的“诗心”;在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艺术家则要通过细腻的笔触、精准的造型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是“诗心” 与“匠心” 的完美结合。

“诗心” 与“匠心” 的融合并非易事,需要创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磨练。

一方面,创作者要保持内心的敏感和诗意,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又要刻苦钻研技艺,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情感深度又有艺术高度的作品。

总之,“诗心” 与“匠心” 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心” 强调情感和想象力,“匠心” 侧重于技艺和严谨,二者相互独立。

B. 没有“诗心” 的作品缺乏情感深度和感染力,不会成为优秀的作品。

C.“匠心” 代表着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体现为语言技巧和结构布局。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卷)与答案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卷)与答案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全国乙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全国通用)(解析版)

(全国乙卷)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 (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黄金卷02(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

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

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

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

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发生。

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

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

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

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

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

所谓“同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全国乙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在农村的实施和体现。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乡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点,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归宿,是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内涵。

从内容上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而美丽乡村建设则着眼于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从发展秩序来看,二者都是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GDP 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转到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摘编自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材料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在这春风激荡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黔西南,共同拉开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序幕。

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法则,借力一年一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加强生态保护,深挖民族特色,有效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山地旅游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冲刺语文试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姓名:成绩: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舌尖上的基因①世界上哪种食品最好吃?这个问题貌似是无解的,因为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很难达成共识。

再问一个问题:一个人对某种食品的喜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上一个问题的变体。

②可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对食品的喜好并不完全是后天培养的,而是和他的基因型有很大的关系。

更准确地说,不同人种“舌尖上的基因”是不同的,这才是不同地区有不同食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案例了。

最有名的例子是香菜,喜欢的人把香菜的味道描述成“清新的嫩芽味”,讨厌的人则认为香菜的味道和肥皂没有区别。

2012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了不同地区的人对香菜的好恶,发现讨厌香菜的人在不同人种之间的比例是有差别的,其中东亚人最高,有21%的人讨厌香菜,拉丁裔和中东地区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的人讨厌香菜。

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人对香菜的好恶和1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位点有关,如果某人在这个位置上携带的是一个突变体,那么他肯定会讨厌香菜。

④当然,香菜的味道太特殊了,只能算是一个特例。

已知人的舌头可以辨别5种基本的味道,对这五味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对食物的口感到底是怎样的。

研究表明,对这5种味道的感受分别由一组基因负责控制,其中科学家对苦味的控制基因研究得最为透彻,已经找到了一个名为TAS2R38的基因突变与此有关,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对苦味更加敏感。

⑤为了彻底揭开人类对食品的偏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意大利里雅斯特大学启动了一个“马可·波罗计划”,打算沿着古丝绸之路,对至今仍然生活在那里的古老部落居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

之所以选择古丝绸之路,是因为这条路上生活着的人种异常复杂,文化多样性很丰富,而且自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这条路就被世人遗忘了,很多古代部落从此与世隔绝,很少和外界发生基因交流,特别适合用来研究基因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⑥该计划的负责人是里雅斯特大学遗传学系的教授保罗·加斯帕里尼,他和同事们已经找到了1500个志愿者,采集了他们的DNA样本,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他们对不同食品色香味的偏好,甚至还包括对食品的声音和质感的偏爱。

⑦通过对这批数据进行的初步研究,加斯帕里尼教授再次证明一个人对食物的喜好和基因关系密切。

比如,一个人是否喜欢喝酒,尤其是伏特加和白葡萄酒,与一种名为TAS1R2的基因密切相关。

⑧但是,这项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证明了一个人对食品的偏好不光和他对味道的敏感度有关,还和这种食品(包括色香味,以及其他各种性状)所刺激的神经回路有联系。

换句话说,一个人也许对甜味很敏感,但他如果不喜欢甜味的话,还是不会喜欢甜食。

但是,如果甜味能够直接刺激他神经中枢中的奖励回路,让他产生愉悦的心情,那他就会对甜食毫无抵抗力。

⑨“事实上,本次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对食品偏好的基因中只有一小部分和味觉有关。

”加斯帕里尼教授对记者表示,“另有一部分基因和嗅觉有关,但大部分此类基因都是直接作用于神经回路的,负责调节一个人的高兴程度。

”⑩这项研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关系极大,但很多人意志力薄弱,没法控制自己对某些不健康食品的食欲,比如那些见了甜食就不要命的人。

另有一些人则对某些味道过于敏感,比如有些人受不了苦味,像花椰菜这样的健康食品在他们嘴里如同毒药。

如果能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事先知道这些人的弱点在哪里,就有可能针对他们的口味,制定出相应的菜谱,帮助他们战胜自己的口味偏见,健康而又快乐地生活下去。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12期1.第②段中“舌尖上的基因”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①段方框中,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3分)①假如一个人对食品的喜好是后天培养的②第一个问题就有正确答案了③所有人都能随意地吃到全世界所有种类的食品④那么如果将来有一天世界大同了A.①②④③B.③②①④C.①④③②D.③④①②3.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问题切入,不仅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而且还引起读者的兴趣。

B.只有甜味可以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中的奖励回路,让人产生愉悦心情。

C.作为科普小品文,本文受众大多是普通读者,故语言表达通俗易懂。

D.基因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可能有助于意志薄弱者战胜口味偏见。

5.补充“马可·波罗”研究计划的相关内容。

(3分)6.简析本文行文思路和特点。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2分)在冬天,怀念梅志李辉①狂风一夜,落叶满地。

说是北京今年的冬天来得慢,但还是在大风之后携着寒意来了。

②在初冬,我怀念梅志先生。

③怀念梅志,很自然想到了毛泽东著名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想起它,不只是因为恰是词的作者1955年大笔一挥,在周扬呈送的即将发表的胡风书信大样上,加上了“胡风反党集团”几个字,随即一场暴风雪突然降临在胡风、梅志夫妇及其朋友们身上;更是因为,词中傲雪挺立的梅花意象,总让我联想到梅志生命的美丽。

历史竟有如此巧合!悲哉?幸哉?④几年前,我曾为丁聪先生画的梅志肖像画写了这样一句话:“她让我想到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美丽、坚韧、勇敢。

”与毅然前往西伯利亚,在冰天雪地里陪伴丈夫的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一样,梅志陪同丈夫胡风奋斗、漂泊、受难,逆境中表现出惊人的坚毅与沉静――这就是她的生命的美丽。

⑤第一次见到梅志,是在一九八一年,我还在复旦大学念书。

先生贾植芳告诉我:过几天梅志会来他家里吃饭。

他要我到时也来。

走进客厅,见到了梅志和女儿晓风。

我吃惊地看到,年近古稀的梅志在历尽牢狱磨难之后竟无一点衰老迹象。

个子不高,身材苗条,没有多少皱纹,也没有什么长吁短叹。

她的语调柔和,但说话简捷明了,透出精干、果断与沉静。

最美的是眼睛,有脱俗的清澈。

这些,与整洁合身的浅色便装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有意无意之间用女性的美丽为她经历的纷乱动荡的时代提供了强烈的反差。

我注目她,听她和先生、师母闲谈。

⑥几个月后,一九八二年二月,我毕业来到了北京。

稍事安顿,便去看望胡风、梅志。

当时他们还住在北京有名的“前三门”大街上的临街楼房里。

房间不大,大约是个两居室。

胡风病情已有所好转,可以进行简单对活。

家里主事的当然是梅志。

⑦不久,得到政治上平反的他们,新分到一套住房。

搬家那天,我去帮忙。

记忆中,除了几书架书之外,没有太多家具,一辆卡车还没有装满。

可惜胡风在这里只生活了三年就在一九八五年逝世。

梅志晚年的最后二十二年则一直在这里度过。

在这里,她撰写《胡风沉冤录》和《胡风传》;在这里,她写下一篇篇感人的散文;在这里,她看着小孙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这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安稳、最有家庭气氛的日子――只可惜胡风早早离她而去。

⑧二○○四年十月,梅志去世,永远离开了他和胡风最后的家。

而他们那年搬进新居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⑨拥有稳定而平静的家,是梅志期盼一生的梦想!⑩一九八四年,我在《北京晚报》编副刊时,请梅志为“居京琐记”专栏撰文,她写来的第一篇散文《四树斋》,就是描写他们五十年代在北京的家。

一九五三年,胡风用稿费在北京买下一个小四合院。

为妻子和孩子安排一个舒适安稳的家,是已经受到批判的胡风此时最大的愿望。

他自己张罗着将房子修葺一新。

又买来四棵树种上,分别是:梨树、紫丁香、蟠桃、白杏。

胡风高兴地将书房命名为“四树斋”,但第一次标明“写于四树斋”,就听到文艺界一位领导惊呼:“什么?四树斋?你还要四面树敌吗?”一九五五年五月,风暴突如其来,梅志在胡风被捕几个小时后,也被从家里带走。

他们再也看不到这个只住了一年多的新家了。

几年后,这一带被拆除,盖起了一个部队机关的大院。

房子被拆时,她和胡风都正在狱中度日如年。

他们又没有了家!从结婚那年开始,漫长的四十几年,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家庭主妇的人生就是这样走过……⑪幸好,在晚年梅志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终于享受到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在他们的细心照顾下走到生命终点。

诗人牛汉也为丁聪画的梅志肖像写过一段话。

其中写道:“胡风和梅志坐在一起,我在心里构思过两行诗:梅志是胡风的花朵,胡风结出了梅志的果实。

”真是精妙的诗句。

⑫二○○二年十月,胡风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等部门联合在上海举行,年近九旬的梅志应邀参加。

⑬我们找到了一九五三年她和胡风搬到北京前在上海住过的最后一个家――永康路文安坊6号。

走进弄堂,老房子依旧,几位老邻居竟然认出了梅志。

他们惊讶八十八岁的梅志,还是显得如此精神,记忆还是这样好。

谈到往事,谈到变迁,感慨无限。

⑭走出弄堂,前行几百米,就到了三角花园里的普希金纪念碑。

当年梅志和胡风常常散步走到这里。

又一次来到铜像跟前,梅志看着,说铜像是重塑的,但基座未变。

说完,她拄着拐杖,一个人慢慢地围着铜像走,然后,在石阶上坐下。

⑮我注目她,如同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

她老了,但她以生命书写的美丽,连同她的回忆录,永远带给人对历史的无限感慨。

⑯她在回想什么,我没有问。

⑰她还记得普希金赞美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那些诗句吗?“在西伯利亚矿山的深处,保持住你们高傲的耐心……”早年她曾把它们吟诵,此刻,伫立于此,她还会在心底把它们吟诵吗?7.第③段中的“巧合”具体指。

(2分)8.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3分)9.第⑤段和第⒂段作者都写到“我注目她”,辨析蕴含在其中的作者情感。

(4分)10.文中多次提到的“家”对刻画梅志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11.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写北京初冬的环境,凸显了萧索的气氛,为全文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

B.第⑦段用排比写出梅志晚年的丰富生活,也体现出梅志在逆境中造就的坚韧。

C.第⑾段中引用牛汉的诗句,是为了表现梅志和胡风的恩爱以及互相成就。

D.第⒀段写老邻居是为了从侧面衬托梅志历经风霜以后还十分精神。

12.有人认为文章到第⒂段就可以结束,第⒃⒄段可以删去?请结合全文加以评析。

(5分)(三)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欲投人处宿,。

(王维《终南山》)(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3),断桥头卖鱼人散。

(《远浦帆归》)(4)君子固穷,。

(《<论语>七则》)(5)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6),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7)靡不有初,。

(《诗经》)(8)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四)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金陵驿二首(其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