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高中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1篇)
![高中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161c2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c.png)
高中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1篇)高中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精选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防溺水主题班会活动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资料,明白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潜力。
4、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二、活动准备1、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2、收集有关防溺水事故发生的资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资料。
三、活动资料1、导入:教师讲述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溺水死亡事故。
听了这件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简单。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就应珍爱生命。
这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2、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
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
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因此,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要求学生务必做到这几点: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②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⑤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熟知自己的水性⑥游泳前先理解正规的培训。
3、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介绍。
四、活动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
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精选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 (5篇附目录)
![精选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 (5篇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a786c2884b73f242326c5f99.png)
精选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5篇附目录)目录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 (1)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第二篇 (4)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第三篇 (8)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第四篇 (11)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第五篇 (13)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课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 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 人扮演救护者。
高中防溺水主题教案
![高中防溺水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5a2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5.png)
高中防溺水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溺水的相关知识,提高防溺水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防溺水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
2. 防溺水的措施和方法。
3. 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4. 自救互救技巧。
5. 安全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
2. 防溺水的措施和方法。
3. 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应对。
四、教学难点1. 自救互救技巧的掌握。
2. 安全法律法规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防溺水知识,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防溺水的措施和方法等。
2. 演示法:展示溺水事故案例,示范自救互救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防溺水经验。
4. 实践法:开展防溺水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溺水事故案例视频或图片。
2. 准备自救互救技巧的示范道具。
3. 准备防溺水宣传资料。
4. 准备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文件。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溺水事故案例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防溺水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认识防溺水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讲解防溺水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4. 演示环节:示范自救互救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5. 实践环节:开展防溺水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自救互救技巧。
6. 总结提升:强调安全法律法规在防溺水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演练表现:评估学生在防溺水演练中的表现,了解自救互救能力的提高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防溺水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游泳池,了解游泳池的安全设施。
2. 邀请专业游泳教练进行讲座,分享游泳安全知识。
3. 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防溺水意识。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8328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0.png)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5篇)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教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学教案1活动背景: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头等大事。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六月中旬我校各班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在主题班会上,各班主任向学生介绍了预防溺水常识和溺水救护方法等各类安全知识。
同时为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我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要求家长注重对孩子游泳技能的培养,提醒学生家长强化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在节假日期间特别注意对孩子加强管理与监督,防止孩子私自下水事件发生,切实肩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活动过程:一、导入1、大家听一听有关溺水事件的报道。
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
今天这节班会我们就来学习“珍爱生命,防止溺水”的安全教育。
二、探讨溺水的原因1、什么是溺水?讨论,归纳: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引导:溺水已成为我们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
2、问:溺水原因主要有哪几种?学生讨论,小结: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引导: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
3、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我们不要擅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沟渠、溪边、池塘、水库、海边、在建工地的积水坑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戏水,洗手。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7篇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8291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8.png)
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7 篇高中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篇 1教学目标: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现在是夏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小溪里经常会涨水,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溪边玩水,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而发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妈妈很伤心、老师也很伤心。
二、防汛知识教育1、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以免滑落水中。
2、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3、尽力躲避大浪;4、尽量抓住浮托物;5、挥动鲜艳衣物呼救;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7、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
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教学目标:1、用血的教训,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无常,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2、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防溺水安全的有关意识。
3、培养学生养成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习惯。
教学重点:溺水安全自救与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溺水安全自救方法的指导。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溺水的文字、图片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开展岸上急救的措施。
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对在我们身边去年发生的青少年游泳溺水事故了解多少呢?谁愿意说说?向学生展示身边的一些血淋淋的溺水事件及一年来溺水事件的数据统计,说说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看到这些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防溺水安全教育高中教案
![防溺水安全教育高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0dfc8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3.png)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进行自救和互救。
2.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溺水事故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溺水事故的危害。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溺水事故的危害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溺水事故发生?二、讲授新课1.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通过数据展示溺水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死亡率。
- 分析溺水事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 强调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引起学生的重视。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溺水的原因:不熟悉水性、戏水、游泳技能不足等。
- 防溺水的基本原则:远离危险水域、不单独游泳、不擅自下水救人等。
- 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如何识别溺水者、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三、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防溺水的方法和经验。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家人的安全意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防溺水知识?谁能分享一下?2. 学生分享所学知识,教师进行点评。
二、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溺水自救和互救的实践操作。
- 教师示范溺水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模拟溺水救援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救援演练。
- 学生扮演溺水者和救援者,进行实战演练。
- 教师点评演练过程,指出不足之处。
三、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高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5050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7.png)
高中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溺水的危害和溺水的原因;
2.掌握预防溺水的方法和技能;
3.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溺水概念和危害;
2.学习预防溺水的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防范溺水的事故,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溺水的危害:
阐述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溺水带来的生命危害、心理影响,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
2.绍防溺水的方法:
(1)遵守规章制度,不越过警戒线;
(2)不在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擅自下水;
(3)如果水深超过身高,要佩戴救生衣或救生圈;
(4)不要在水中逆流而游或与他人玩水;
(5)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老人或体弱者应该尽量避免在水中游泳。
3.防范溺水的技巧:
(1)避免谈论、嬉笑等行为,使脑袋直立或保持头部位置相对于水面较高的方向,将身体呈“十”字浮于水面;
(2)不要深呼吸,以免带入过多空气而导致身体浮得过高;
(3)如果突然坠水,沉下去后要尽快控制好自己的呼吸,保持镇静,努力向水面靠近。
4.提高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自我保护能力:
(1)在学校、家庭、游泳池等场所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学习基本的水上自救技能,培养良好的游泳习惯和水上技能;
(3)学会怎样呼救,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教学,希望同学们能够意识到溺水带来的危害和后果;了解防范溺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切实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切实保障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
高中生防溺水教育教案(通用13篇)
![高中生防溺水教育教案(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2dde3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f.png)
高中生防溺水教育教案高中生防溺水教育教案(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防溺水教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防溺水教育教案篇1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强化防溺水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根据各级领导的指示和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预防学生溺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学生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宣传、教育和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学生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学生溺水零事故。
三、主要措施(一)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学生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宣传板报、宣传标语、家校通平台短信等方式,广泛开展学生安全管理和防范学生安全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家长对学生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校会、校园广播、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定期开展对学生的防溺水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私自下水危险性的认识。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通过校讯通以及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学生家长广泛深入开展防范学生溺水的宣传,切实提高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
在学生放假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有关防范措施。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对学生上下学路途和学校周边地区可能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地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马上建立台帐,做到“一隐患一台帐”,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并第一时间向阳西县教育局汇报。
(三)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治理。
根据排查结果,结合实际,制订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管理制度,对存在隐患的山塘、水库、江河湖海、建筑工地水坑等,要在醒目位置树立警示标志,设立安全隔离带、围栏等防护设施。
高三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高三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2544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6.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爱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及原因。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溺水事故的危害认识不足。
2. 学生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技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溺水事故案例、自救和互救视频。
2. 学生准备:认真学习防溺水知识,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溺水事故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身边发生的溺水事故案例,增强安全意识。
二、溺水事故的危害及原因1. 教师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分析溺水事故的原因,如游泳技能不足、缺乏安全意识、盲目自信等。
三、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教师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1)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2)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4)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等地方游泳;(5)游泳时要注意安全,不单独行动,不擅自下水救人;(6)学习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2. 学生讨论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记忆。
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1. 教师讲解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包括:(1)自救方法:保持冷静,尽量抓住漂浮物,寻求救援;(2)互救方法: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呼救,寻找救生圈、绳索等工具进行救援。
2. 学生观看自救和互救视频,学习具体操作方法。
五、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自救和互救演练。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安全教育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了防溺水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高中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高中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30b0e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6.png)
高中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危险性,认识到预防溺水的重要性。
2. 教授学生基本的水上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溺水知识普及
- 讲解溺水的原因,包括不会游泳、体力不支、水域环境不熟悉等。
- 分析典型溺水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发生的共性问题。
- 强调预防措施,如不独自一人游泳、不在无监管的水域游玩等。
第二部分:水上安全知识
- 教授如何识别安全和危险的水域。
- 讲解在不同水域游泳时的注意事项,如河流、湖泊、海边等。
- 强调穿戴救生衣的重要性,并指导正确穿戴方法。
第三部分:自救互救技能
- 演示并练习在水中遇险时的基本自救动作。
- 教授简单的救生圈投掷技巧和救援方法。
- 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应急处理流程
- 讲解发现溺水时应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
- 教授心肺复苏(CR)等急救技能。
- 强调报警和寻求专业救援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视频、图片等直观材料。
-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见解。
-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学评估
- 通过问答和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应急处理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以促进持续学习。
结语。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高中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e5686b3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4.png)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高中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溺水的危害性和常见的溺水原因;2.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和施救技巧;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溺水事故的视频或者分享真实的溺水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溺水的关注和思考。
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溺水的危害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以PPT或黑板为媒介,向学生介绍溺水的危害性和常见的溺水原因。
重点讲解溺水的危害、游泳技巧和不能靠近水域的情况。
3.自救方法介绍(25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自救方法,比如躲开溺水者、游到浮物或岸边、利用生活救生器材等。
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模拟自救场景,让全班学生观察和分析正确的自救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的自救方法。
4.施救技巧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施救技巧,比如使用救生圈救人、救人时避免直接接触溺水者等。
然后请几位学生上台模拟施救场景,让全班学生观察和分析正确的施救技巧。
最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的施救技巧。
5.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提供几个溺水事故案例,请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可能的自救和施救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和讨论。
6.活动与总结(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溺水有关的小活动,比如实地考察学校附近的水域安全、制作安全宣传海报等。
最后,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引导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享和故事情节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示范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正确的自救方法和施救技巧。
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积极思考、提问、回答问题、模拟演示等。
高中防溺安全教育教案
![高中防溺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70da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e.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增强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难点:1.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 自救、互救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防溺水宣传视频、溺水事故案例。
2. 学生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溺水事故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溺水事故如此严重?我们该如何预防溺水事故?二、防溺水基本知识和技能1. 教师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包括:(1)什么是溺水?(2)溺水的原因有哪些?(3)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事故?(4)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溺水?2. 教师演示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包括:(1)如何正确游泳?(2)如何正确穿戴救生衣?(3)如何进行人工呼吸?(4)如何进行心肺复苏?三、自救、互救能力培养1. 教师讲解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包括:(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尽量抓住漂浮物。
(3)尽量保持呼吸顺畅。
(4)尽量寻找救生设备。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救、互救的演练,包括:(1)模拟溺水场景,让学生体验自救、互救的过程。
(2)分组进行自救、互救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溺水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
2. 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防溺水建议。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了安全意识。
2. 学生掌握了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了自救、互救能力。
3.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家附近的危险水域,提醒学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高中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
![高中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2562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2.png)
高中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相关推荐青少儿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期望。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异常是少年学生的学习本事、生活本事、生存本事,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宝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重了。
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十分重要。
(一)我们身边的溺水事故暑假是广大师生团体外出旅游、夏令营、游乐、疗养活动的高峰期,也是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尤其是溺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
据了解,去年暑假,我省、我市发生了多起学生溺水事故。
据某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该中心去年4月1日至6月9日,共接到溺水求救电话15个,平均每4天半就有一宗溺水事故发生,其中急救车到现场后,患者已死亡的达10人,占67%。
事故现场多为农村水塘,溺水者多为初中、小学学生。
(二)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很多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掉、窒息死亡。
(三)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
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四)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坚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
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
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
![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a4bb2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d.png)
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高中生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1、进步平安意识,学习溺程度安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理解溺程度安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步平安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程度安的不良习惯,进步对生活中违犯平安原那么的行为的区分才能。
活动时间:202_年5月28日活动地点:XXX活动主持人:班主任活动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程度安知识。
学生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
进步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少年学生的学习才能、生活才能、生存才能,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如今的社会里,车祸、中毒、溺水……剥夺了许多珍贵的生命,尤其是溺水最为严重了。
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
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二、防溺水知识讲解1、教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⑴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黑河、月牙湖等处戏水、游泳。
不能单独或结伴到湖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⑵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⑶我们是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假设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箭来相助或拨打“110”。
2、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不会游泳;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如何保证游泳的安康和平安,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首先应打110报警,然后积极自救:⑴对于手脚抽筋者,假设是手指抽筋,那么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⑵假设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⑶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方法解决。
高中防溺水主题教案
![高中防溺水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fdaf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f.png)
高中防溺水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溺水的知识,提高防溺水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溺水情况时的自救互救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珍爱生命。
二、教学内容1.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2. 遇到溺水情况时的自救互救方法3. 安全游泳的注意事项4.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自救互救方法、安全游泳的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中预防溺水、自救互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溺水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自救互救方法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溺水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预防溺水的心得体会。
4. 实践操作法: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溺水事故新闻,引起学生对防溺水的关注。
2. 讲解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树立防溺水的意识。
3. 分析溺水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遇到溺水情况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4. 讲解安全游泳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游泳过程中注意安全。
5.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预防溺水的心得体会。
6. 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巧。
7. 总结本次课程,强调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防溺水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预防溺水的理解和思考。
3. 模拟演练: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自救互救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溺水事故新闻视频:用于引起学生对防溺水的关注。
2. 溺水事故案例:用于分析和学习自救互救方法。
3. 自救互救模拟器材:用于进行实践演练,让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巧。
4. 防溺水知识PPT:用于讲解和展示防溺水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主题共安排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高三防溺安全教育教案
![高三防溺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cc93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b.png)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3. 使学生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1.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遇到溺水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防溺水宣传资料3. 实物演示道具(如救生圈、救生衣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引起学生重视。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防溺水知识讲解1. 溺水的原因:如游泳技巧不足、水草、暗流、水下物体等。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a. 学会游泳:提高游泳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b. 不到危险水域游泳:如水库、河流、深水区等。
c. 不会游泳者不擅自下水: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
d. 不单独行动:游泳时要有同伴或家长陪同。
e. 发现溺水者,及时呼救:学会基本的救生方法。
三、防溺水技能演示1. 教师演示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救生工具的使用。
四、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真实的溺水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如何预防溺水事故?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六、总结1. 教师总结防溺水知识,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防溺水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防溺水的宣传稿。
2. 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加深了对防溺水知识的理解。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高中安全教育课溺水教案
![高中安全教育课溺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9a1a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0.png)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识。
2. 掌握预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学习溺水时的自救方法,提高生存技能。
4.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
2.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1. 溺水时的自救技巧。
2. 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相关视频资料。
2. 安全教育课教材。
3. 模拟溺水场景的道具(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4. 演练场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关注安全问题。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溺水吗?溺水有哪些危害?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溺水事故的定义、原因及危害。
2. 分析溺水事故的常见原因,如:游泳技能不足、不熟悉水域环境、盲目下水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溺水的经验和方法。
2.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以下几点:a. 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b. 了解水域环境,避免盲目下水。
c. 遵守游泳规则,不单独行动。
d. 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播放溺水事故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教训。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溺水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预防溺水。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掌握了预防溺水的知识了吗?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包括:a. 保持冷静,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b. 面朝上漂浮,尽量保持呼吸。
c. 寻找救生工具,如救生圈、浮板等。
d. 尝试抓住漂浮物,等待救援。
2. 教师演示溺水时的自救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进行溺水自救演练,互相评价。
高三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高三溺水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a2b2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a.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自救和互救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和原因。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自救和互救方法。
教学难点:1. 深水区与浅水区的自救方法。
2. 遇到他人溺水时的互救方法。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溺水事故案例、防溺水知识、自救互救方法等。
2. 演示道具,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
3. 水池或模拟水域,用于演示自救和互救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溺水事故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溺水事故的危害吗?为什么溺水事故会发生?二、新课讲授1. 溺水事故的危害和原因a. 溺水事故的危害:失去生命、身体残疾、家庭破碎等。
b. 溺水事故的原因:缺乏安全意识、不熟悉水性、盲目下水、不懂得自救互救等。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a. 不私自下水游泳。
b.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c.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d.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e.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f. 学会基本的游泳技能。
3. 自救和互救方法a. 自救方法:保持冷静,放松身体,深呼吸,尽量将头部露出水面,寻找漂浮物或树枝等,呼救。
b. 互救方法:利用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援工具,或将身边可漂浮的物品扔给溺水者,同时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自救和互救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自救和互救方法。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方法?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讲解1. 深水区与浅水区的自救方法a. 深水区自救方法:尽量保持冷静,放松身体,深呼吸,寻找漂浮物,等待救援。
高中夏季防溺水暑假安全教育教案
![高中夏季防溺水暑假安全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81e8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c.png)
高中夏季防溺水暑假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
3.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
2. 防溺水安全知识。
3. 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
2. 教学难点: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防溺水安全知识,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溺水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溺水自救和施救场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溺水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防溺水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溺水事故的原因及危害。
3. 知识讲解: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包括如何预防溺水、遇到溺水如何应对等。
4. 技能训练:教授溺水自救和施救方法,并进行模拟演练。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溺水,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邀请专业救生员或消防员进行防溺水安全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防溺水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模拟演练:评估学生在模拟溺水自救和施救场景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防溺水措施的实施情况。
八、教学资源1. 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
2. 溺水事故案例资料。
3. 防溺水安全知识手册。
4. 救援器材:救生圈、救生衣等。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确保课堂教学的安全。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防溺水技能。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满意度。
高中安全教育教案防溺水
![高中安全教育教案防溺水](https://img.taocdn.com/s3/m/7e919b8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帮助学生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溺水事故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溺水事故的危害。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溺水事故如此严重?我们该如何预防溺水事故?二、讲授新课1. 溺水事故的危害(1)教师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溺水事故,我们应如何珍爱生命?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教师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包括溺水的原因、溺水的症状等。
(2)教授学生防溺水的技能,包括如何自救、如何施救等。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组溺水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救和施救的过程。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改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
2. 结合实际,制定一份家庭防溺水计划。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在讲解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在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关注家庭安全,提高家庭防溺水意识。
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安全,珍爱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如何预防溺水,提高安
全意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
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溺水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游泳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溺水时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教学难点]:积极避险、自救方法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结合、重在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
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1. 2013年1月7日15点30分,河南光山县天灯小学4名学生被发现溺水死亡。
光山县委、县政府已成立事故善后处理小组,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2.2013年 5月12日14时,信阳固始县沙河铺乡七一大桥附近发生四名儿童溺水死亡事件。
当天下午,该乡相邻村街的五名儿童从家中到附近的史河边游玩时不慎落入河中,其中一名儿童许某被路过的行人救起,其余四人则不幸溺水身亡。
老师:听了这个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师:请大家记住这样一句话: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1、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2、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
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
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游泳要严格遵守“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3、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
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总之,要求同学们能够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游泳要严格遵守“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五、课后作业
遇到有人溺水怎么办?如何开展溺水救护?。